老挝养牛羊的人多吗?老挝是中国什么民族

老挝养牛羊的人多吗?老挝是中国什么民族

大家好,今天来为大家分享老挝养牛羊的人多吗的一些知识点,和老挝是中国什么民族的问题解析,大家要是都明白,那么可以忽略,如果不太清楚的话可以看看本篇文章,相信很大概率可以解决您的问题,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吧!

娶老挝女人好处

娶老挝女人好处

中国男人娶老挝的女孩子也有众多的好处,比如老挝的女孩子是十分传统的,她们对婚姻也比较忠贞。

一旦遇到自己心仪的对象,会结婚生子,踏踏实实地过日子。

其次我国的男子在老挝女孩子心目中是比较好的,有魅力。

因为中国男人不仅顾家,而且还比较有钱,因此老挝的女孩子嫁给中国男人以后,日子过得都非常的好。

今年养牛能致富吗?

今年养牛能致富吗?

今年养牛能致富吗?

我认为,今年养牛能致富,为什么呢?这要从牛的出栏和出栏说起,从2008年至2016年,牛的存栏量从高峰时期的1.06亿头下降到如今的1.00亿头,降幅达5.35%,能繁母牛的数量从1560万头下降为1400万头。目前是牛的存栏量减少了,特别是能繁母牛8年减少160万头,而牛肉的需求量是逐年增加,2018年出栏牛4397万头,比上年增加1.3%;牛肉产量9万吨,增长1.5%。牛肉的增加量是各类肉中增加最多的,牛肉的需求量增加,价格攀升。鉴于能繁母牛的数量减少,去年肉牛出栏增加,那么今年存栏的牛犊、架子牛数量不多,牛的繁殖是很缓慢的,如果进口牛肉数量不增加,那么今年市场牛肉价格就会继续攀升,今年养牛是有利可图的,利润是丰厚的。

养牛能致富,怎样养牛,今年养牛方式有两种,一个是养繁殖母牛,一个是养育肥牛。养繁殖母牛收效时间比较长,要一年,养繁殖母牛是放牧加补料,利润比养育肥牛的高。

养育肥牛有两种育肥方式,一是直线育肥,一个是放牧加补料养育。直线育肥牛收效时间短,3—6个月收效,但是投资大,利润没有放牧加补料育肥的高。放牧加补料育肥就是5月开始放牧育肥,直到9月底结束,日增重没有直线育肥的高,利润比直线育肥的高。

老挝是中国什么民族

老挝是中国什么民族

老挝位于东南亚,和云南接壤,面积23.68万平方公里,和广西面积大小差不多。人口却只有723万人,分为50个民族,其中苗族57.8万人,占老挝人口的8%,为老挝第三大民族。

老挝民族构成

苗族是中国非常古老的民族,相传蚩尤就是苗族的祖先,苗族先祖九黎最早生活在黄河中下游至长江中下游一带,在逐鹿之战之后,炎黄部落联盟击败蚩尤,苗族先祖九黎及以后的三苗开始向南迁徙。经过多次迁徙,苗族在唐宋时期已经到达现在的云贵高原,因为迁徙地已有土著,苗族大多居住在无人居住的山上,成为独特的山地民族。

苗瑶语族

老挝苗族的由来

明清时期,受到改土归流等影响,苗族继续向南迁徙,走出国门。1800年以后,苗族开始大规模进入越南和老挝。云南的苗族直接进入老挝,广西的苗族借道越南进入老挝。苗族最早达到老挝北部山区。

到达老挝的苗族击败本地民族,在老挝北部站稳了脚跟。进入老挝的苗族主要生活在北部山区,早期从事刀耕火种,狩猎等维持生计。

经过数代繁衍,现在老挝有苗族57.8万人左右,占老挝总人口的8%左右,为老挝第三大民族。

老挝苗族

1858年,法国人进入中南半岛,1893年,爆发法暹战争,泰国战败,泰国无奈把老挝割让给法国。老挝苗族和法国殖民者矛盾不断,1896年,苗族爆发起义反抗法国征收苛捐杂税。后经多次起义,法国被迫同意苗族内部自治。

二战期间,苗族和法国殖民者一起抵抗日本入侵。在抗日及独立战争期间,老挝苗族首领王宝,组建了一支地方武装力量。

王宝

1945年,老挝独立,苗族将领王宝向老挝政府效忠,成为唯一一位老挝苗族将军。但是王宝依然拥有自己的军队,只是名义上效忠老挝。

老挝独立后,美国为了控制老挝和越南,扶植亲美政府,防止老挝变成社会主义国家。拉拢王宝对抗老挝爱国战线领导的“寮国战斗部队”。王宝得到美国中情局的大力支持,不光拨发美式装备,还派美国顾问训练这支部队,老挝苗族部队鼎盛时期约4万余人。60%的老挝苗族协助作战。

老挝苗族士兵

战争历时20年左右,导致老挝约20万人死亡。约有4万老挝苗族在战争中死亡,约占老挝苗族总人口的10%。

1975年,老挝人民革命党夺取老挝政权,美军撤出老挝,老挝苗族为了防止被报复,15万苗族难民经泰国逃往西方国家,90%的苗族难民进入美国,王宝也潜逃到美国。现在美国约有苗族31万人。

泰国清迈苗族

还有相当一部分老挝苗族滞留泰国,时间最长的达到了三四十年,泰国和老挝因难民问题一直没能彻底达成协议,只能分多次遣返。2009年,泰国一次遣返4000名老挝苗族回老挝。也有少部分老挝苗族归化泰国。

现在的泰国有各时期迁居到泰国的苗族12.5万人。

老挝苗族

新时期的老挝苗族

老挝苗族主要分布在老挝中北部省份,分为:白苗、绿苗等支系。

早期的老挝苗族居住在北部山区,从事刀耕火种的耕作方式,种植玉米和旱稻等农作物,也种植罂粟,后来老挝政府禁止毁林开荒和禁止鸦片,苗族才开始改变耕作方式。

老挝的苗族还从事养殖业,因地处山区,主要养殖马牛羊等食草类动物和家禽。农闲时节,老挝苗族还会上山打猎。

老挝苗族过新年

1986年之后,老挝实行经济改革,经济开始发展,一部分苗族下山进入平原从事农业耕种,一部分苗族开始进城谋生。首都所在的万象省有2万多苗族。城市的苗族主要做小生意和开出租车。

现在的苗族也开始和周边民族通婚,因为苗族重视教育,大部分老挝苗族会说苗语,过半人认识苗文。苗族分布于多个民族之间,通晓多种语言。

和苗族先后进入老挝的还有汉族。

老挝

贺族/和族—老挝的汉族

早期移民的汉族被老挝人称作贺族/和族(Ho),因为移民老挝的汉族自称为汉族或汉家。被老挝人拼写为Ho,这就是老挝贺族的由来。早期进入的汉族被称为贺族,后期进入的华人被称为华族。贺族农耕水平比较高,到达老挝之后继续开荒种地,主要种植水稻和玉米。农闲时节从事纺织及打铁等手工业。关于贺族的资料匮乏,人数未知。

老挝现在经济虽然落后,但政局已经比较稳定,历经磨难的苗族和汉族在老挝终于可以安居乐业了

蒙古族的起源在何处?

蒙古族的起源在何处?

我是旅行者说文史,这个问题我来回答!

每一个民族的起源都有一个美丽的传说,比如,契丹族的起源来自一位骑着白马的仙人和一位骑着青牛的仙女;女真人的起源则来自一位美少女吞食了神鹊衔来一枚红果。同样,蒙古族也有一个极具创意的传说:

上古的时候,盘古开天辟地以后,他的右眼化为了太阳,右眼化为了月亮,四肢五体化为了四极五岳,血液化为了江河湖泊。再后来,太阳还有了两个女儿。有一天,姐妹俩乘坐一叶小舟,一路观赏着琼花瑶草,来到了古老的中国。姐姐嫁到了山清水秀的南方,而妹妹则嫁到了牛羊遍地的草原之上。

姐姐的儿子出生时,不停的发出“唉咳”的哭喊声,妈妈就给他起名叫“海斯特”,意为“汉族”。婴儿出生时手里就紧握着一把泥土,所以长大了就擅长种植五谷。

妹妹的儿子出生时,不停的发生“安呀”的哭喊声,妈妈就给也起名叫“蒙高乐”,意为“蒙古”。婴儿出生时手里就紧握着一把马鬃,所以长大了就擅长放养牛羊。

蒙古人的传说不仅富有创意,在蒙古族人民心中可信度也很高。我们虽然不会去考证这个远古传说的真实性,但是,我们又不妨拨开历史的迷雾,走进草原那段挥马扬鞭的光辉岁月。

东胡人的故事

就在秦始皇在中原大地南征北战,一统六合的时候,在中国北方草原上的游牧民族也没有闲着,到了西汉初期,从西到东逐渐形成了月氏、匈奴、东胡等多个原始部落。

我们在讲东胡人故事之前,我们不妨先从匈奴开始说起。匈奴第一个首领叫头曼,他被秦朝大将蒙恬从河套地区赶跑后不久,就在头曼城(今内蒙古包头境内)重组人马,并建立了像模像样的匈奴政权。头曼自称“匈奴单于”,就是相当于汉语中的“天子”,所以,我们不妨就称呼他为“头曼单于”。

自从夏启从父亲手中接过了部落首领的权力以后,“禅让制”就成为了历史上遥远的传说。从此,世袭制就成为了历代君王权利转移的法器。为了使世袭制更加科学与完美,他们又制定出了“立嫡立长"的宗法制度,也就是说,在选择王位继承人的时候,只有正妻所生的长子才最有资格。但是,历史上总会有那么一部分人,想挑战这一制度。比如,那个烽火戏诸侯的周幽王,当然,还有我们今天要说的头曼单于。

头曼单于晚年时候,想把爱妃所生的幼子立为继承人。于是,他就在爱妃的教唆之下,把长子冒顿送到月氏国当做人质。当冒顿到了月氏不久,头曼单于随之发动了对月氏国的战争,以此激怒月氏王,他想借月氏王之手将冒顿杀掉。

冒顿洞悉了父亲的用意,趁月氏王还没有动手之际,偷了一匹良马逃出了月氏国。当头曼单于正得意洋洋与爱妃交杯换盏,庆贺计划成功的时候,冒顿瞪着血红的眼睛,满身风尘出现了他的面前。

也许出于悔意,头曼单于仍然保留了冒顿单于继承人的位置,并分配给了他一万多人的兵马,可是在冒顿心里,早已恨死了这个要置自己于死地的父亲。

终于,在一次狩猎途中,冒顿带领自己的亲信,果断地将鸣镝射向了自己的亲生父亲。

接下来就说说那个差点被我们遗忘的东胡部落了。匈奴在战国的时候,被中原人称之谓“胡人”,把居住在匈奴以东的另一支游牧民族而称之谓“东胡”。当冒顿弑父自立的消息传到东胡后,以长辈自居的东王大人派出使臣向冒顿兴师问罪,并公开索要头曼单于生前的千里马。冒顿就在自己的大帐里商量对策,群臣都说:“这是一匹千里马,不能给!”冒顿说:“我们怎么会因为一匹马而失罪于邻居呢?”于是,冒顿就把千里马送给了东胡大人。

过了一段,贪得无厌的东胡大人再次派使臣来到匈奴,公开索要冒顿最宠爱的阏氏(正妻)。冒顿再次找到众人商议此事,群臣怒道:“东胡欺人太甚,请单于出兵征讨!”冒顿说:“我们怎么能因为一个女人而得罪邻居呢,把阏氏送给他好了!”

在匈奴与东胡之间,有一块空地,方圆数千里无有人烟。东胡大人想将这块空地吞并,再次派出使臣来到匈奴,说:“这块地方,你们也无法管理,不如送给我们东胡好了!”冒顿再次召集众人前来商议此事。经过前面两次与东胡的交涉,群臣都以为冒顿是一个贪生怕死,软弱无能的人,于是有人想拍冒顿的马屁,说:“反正是块遗弃的土地,想给就给吧。”不料,冒顿却勃然大怒:“土地是国家的根本,怎么能随意割让?”说罢,就将主张割让土地的大臣推出帐外斩首。

在一个风高月黑的晚上,伸手不见五指。东胡大人坐在自己温暖的帐篷里,搂着曾经是冒顿的阏氏正在寻欢作乐,突然,四周杀声四起。东胡大人还没有反应过来怎么回事的时候,冒顿已经拎着寒光闪闪的马刀站在了眼前。

冒顿一声令下,匈奴骑兵的马刀高高扬起,东胡大人顿时身首异处。即便如此,冒顿仍不解恨,将东胡大人的脑袋镶上牛皮,制成了自己专用的尿壶。

东胡大人死后,东胡人不愿意在匈奴人的奴役下生存,兵分两路,继续向东逃窜。一部分逃到乌桓山(今内蒙古赤峰市阿鲁科尔沁旗的罕山),故称之谓“东桓”;一部分逃到鲜卑山(今内蒙古兴安盟科尔沁右翼前旗一带),故称之谓“鲜卑”,这一部分人就成为了后来契丹人和蒙古人共同的祖先。

蒙古人的崛起

蒙古人虽然和契丹人同宗同源,属于鲜卑人两个不同的分支,但是,史书关于蒙古人的记载远不如契丹人那么久远。记载的时间晚,并不等同蒙古人出现的时间晚于契丹人,而是缺少一个举足轻重的草原领袖。

蒙古人最早记载的一个英雄人物叫室韦,室韦的意思就是森林,这是一个发源于额尔古纳河边丛林中相当古老的渔猎民族。直到今天,在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额尔古纳市的北端还有一个叫室韦的小乡镇,当然,今天的室韦反而成为了中国唯一一个俄罗斯民族乡。

室韦部落经过漫长的发展,虽然一直默默无闻,但是也逐步发展了南室韦、北室韦、钵室韦、深末怛室韦、大室韦等多个部落。到了公元7世纪,唐朝中期的时候,室韦的一个分支,蒙兀室韦在首领孛儿帖·赤那的带领下,离开了祖源地额尔古纳河,西迁到斡难河源头,开创了后来的蒙古民族蓬勃发展之路。

孛儿帖·赤那就是成吉思汗铁木真的二十二世祖。孛儿帖·赤那虽然离开了苦寒之地,来到了水草丰满的新牧地,但是,也随之被迫卷入了战争的漩涡。在接下来的岁月的,他们先后被突厥、回纥、黠戛斯、契丹的统治,直到那个叫铁木真的天之骄子的出现。

蒙古人崛起了!

老虎的生活习性

老虎的生活习性

老虎的生活习性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1.领地

虎常单独活动,只有在繁殖季节雌雄才在一起生活。每只虎都有自己的领地。当雄虎和雌虎巡视领地时,会举起尾巴将有强烈气味的分泌物和尿液喷在树干上或灌木丛中,界定自己的势力范围。有时也会用锐利的爪在树干上抓出痕迹,或在地上打滚,留下虎毛,以界定自己的势力范围。

2.行为

无固定巢穴,多在山林间游荡寻食。能游泳,不会爬树。基本上是夜行动物,不过在有些远离人类的保护区里,这些家伙们白天也出来溜达。在寒冷的北部居住的虎有时在白天也得出动四处捕食。虎不喜欢炎热的天气,因为它们缺少汗腺,夏季到来之后它们总会四处找树阴躲着。由于游泳技术高超,它们更是十分热爱游水,炎热地区的虎特别喜欢在水塘泡澡嬉戏。不过它们的爬树本领就远比不上游泳技能了,估计这是体型太大太重所致。

3.捕食

虎最精良的攻击武器就是粗壮的牙齿和可伸缩的利爪。捕食时异常凶猛、迅速而果断,以消耗最小的能量来获取尽可能大的收获为原则。老虎遇到猎物时会伏低,并且寻找掩护,

慢慢潜近,等到猎物走近攻击距离内,就突然地跃出,攻击背部,这是为了避免遭到猎物反抗所伤到。老虎会先用爪子抓穿猎物的背部并且把它拖倒在地,再用锐利

的犬齿紧咬住它的咽喉使它窒息,直到猎物死亡才松口。这种攻击方式也是猫科动物最典型的攻击方法。老虎特殊的攻击手段是咬断对手的脊椎,在大型猫科是较常见。

4.食性

通常捕食大型哺乳动物,包括各种野鹿、野羊、野牛、野猪,野猪、马鹿、水鹿、狍、麝、麂等有蹄类动物,偶而亦捕食野禽,秋季亦采食浆果和大型昆虫等。每次食肉量为17-22千克,体形大的每顿可达30千克,然后6天里不用吃肉。有时也捕捉各种小动物,像鸟类、猴子、鱼等等。为了帮助消化,它们也会偶尔啃点草。

关于老挝养牛羊的人多吗到此分享完毕,希望能帮助到您。

本站所发布的文字与图片素材为非商业目的改编或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权或涉及违法,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