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录养牛人真实生活的电影 求一部电影的名称

记录养牛人真实生活的电影 求一部电影的名称

大家好,感谢邀请,今天来为大家分享一下记录养牛人真实生活的电影的问题,以及和求一部电影的名称的一些困惑,大家要是还不太明白的话,也没有关系,因为接下来将为大家分享,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解决大家的问题,下面就开始吧!

求一部电影的名称

求一部电影的名称

很经典的

中文片名

走出非洲

原片名

OutofAfrica

更多中文片名

远离非洲

非洲之旅

更多外文片名

JenseitsvonAfrika.....Austria/WestGermany

MemòriesdÀfrica.....Spain(Catalantitle)/Spain(Galiciantitle)

MittAfrika.....Finland(Swedishtitle)/Sweden

ÁfricaMinha.....Portugal

Áfricamía.....Argentina

Africamía.....Venezuela

BenimAfrikam.....Turkey(Turkishtitle)

MemoriasdeÁfrica.....Spain

MiaAfrica,La.....Italy

MinunAfrikkani.....Finland

MitAfrika.....Denmark

OutofAfrica-SouvenirsdAfrique.....France

PeraapotinAfriki.....Greece

PozegnaniezAfryka.....Poland

SouvenirsdAfrique.....Canada(Frenchtitle)

TávolAfrikától.....Hungary

影片类型

爱情/剧情/传记

片长

150分钟/美国:160分钟(TCMprint)

国家/地区

美国

对白语言

英语斯瓦希里语

色彩

彩色

混音

Dolby70mm6-Track

级别

Singapore:PGArgentina:AtpSweden:BtlAustralia:MChile:TEFinland:K-12UK:PGUSA:PGFrance:USpain:TWestGermany:12Norway:11

制作成本

$31,000,000(estimated)

演职员表

[编辑本段]

导演

西德尼·波拉克SydneyPollack

编剧

卡琳·布里克森KarenBlixen.....(books"OutofAfrica","ShadowsontheGrass"and"LettersfromAfrica")(asIsakDinesen)

JudithThurman.....(book"IsakDinesen:TheLifeofaStoryteller")

ErrolTrzebinski.....(book"SilenceWillSpeak")

KurtLuedtke.....(screenplay)

演员

梅丽尔·斯特里普MerylStreep.....KarenChristenceDinesenBlixen

罗伯特·雷德福RobertRedford.....DenysGeorgeFinchHatton

克劳斯·马利亚·布朗道尔KlausMariaBrandauer.....BaronBrorBlixen/BaronHansBlixen

苏珊娜·汉密尔顿SuzannaHamilton.....Felicity

莱斯利·菲利普斯LesliePhillips.....SirJoseph

MichaelKitchen.....BerkeleyCole

MalickBowens.....Farah

JosephThiaka.....Kamante

StephenKinyanjui.....Kinanjui

MichaelGough.....LordDelamere

RachelKempson.....LadyBelfield

GrahamCrowden.....LordBelfield

制作人

西德尼·波拉克SydneyPollack.....producer

AnnaCataldi.....associateproducer

TerenceA.Clegg.....co-producer(asTerenceClegg)

KimJorgensen.....executiveproducer

JudithThurman.....associateproducer

原创音乐

约翰·巴里JohnBarry

非原创音乐

WolfgangAmadeusMozart.....(from"ConcertoforclarinetandorchestrainA","SonatainAmajor'Rondoallaturca","SinfoniaconcertanteinEflatmajorforviolin&viola"and"Threedivertimenti")

摄影

DavidWatkin

剪辑

PembrokeJ.Herring.....(asPembrokeHerring)

SheldonKahn

FredricSteinkamp

WilliamSteinkamp

选角导演

MarySelway

艺术指导

StephenB.Grimes.....SecondCommissioner(asStephenGrimes)

美术设计

ColinGrimes

CliffRobinson

HerbertWestbrook

布景师

JosieMacAvin

服装设计

米兰拉·坎农诺MilenaCanonero

副导演/助理导演

RoyButton.....secondassistantdirector

JackCouffer.....secondunitdirector

PatrickKinney.....assistantdirector

制作发行

[编辑本段]

制作公司

MirageEntertainment[美国]

环球影业UniversalPictures[美国].....(2006)(USA)(theatrical)

发行公司

ArgentinaVideoHome(AVH)[阿根廷].....(Argentina)(video)

CICVídeo[巴西].....(Brazil)(VHS)

哥伦比亚三星ColumbiaTriStar[巴西].....(Brazil)(DVD)

MCA/UniversalPictures[美国].....(Brazil)(DVD)

特技制作公司

EffectsAssociatesLtd.[英国]

工业光魔公司IndustrialLight&Magic(ILM)[美国]

MakeupEffectsLaboratoriesInc.[美国]

其它公司

Ker&DowneySafaris[肯尼亚].....locationcampsandsafaritransport

LeeLightingLtd.[英国].....gripandlightingequipment

MCASoundtracks[美国].....soundtrack

MayflowerRecordingLtd.[英国].....adrrecording

PacificTitle[美国].....titles

UniversalTitle[美国].....opticals

上映日期

美国

USA

1985年12月10日.....(LosAngeles,California)(premiere)

美国

USA

1985年12月18日

阿根廷

Argentina

1986年2月20日

丹麦

Denmark

1986年2月21日

西班牙

Spain

1986年2月21日.....(Madrid)

瑞典

Sweden

1986年2月21日

西班牙

Spain

1986年2月24日.....(Barcelona)

挪威

Norway

1986年2月27日

芬兰

Finland

1986年2月28日

英国

UK

1986年3月4日

澳大利亚

Australia

1986年3月6日

西德

WestGermany

1986年3月13日

法国

France

1986年3月26日

丹麦

Denmark

1992年3月23日.....(re-release)

法国

France

1999年11月17日.....(Paris)(re-release)

剧情介绍

[编辑本段]

第五十八届奥斯卡最佳影片(1986)。

《走出非洲》是一部表现得而复失-丧失了像田园诗一般美好、质朴生活的影片。它是以追溯往事的倒叙手法开始的:梅丽尔.斯特里普扮演的女主人公艾萨克.丹森已届垂暮之年,且已成为小说家,但她在丹麦故居终日缅怀往昔在东非肯尼亚度过的十几个春秋。当画面上出现她已故的情人芬奇.哈顿持枪行猎的身影时,艾萨克以低沉的声音述说过去。

接着影片以闪回镜头表现1913年年轻时代的艾萨克。那时她名叫卡伦·布里克森,是丹麦一个富家女,她美丽、聪颖、性情深沉、感情丰富、但虚荣心较强。为了博得一个男爵夫人的称号,她不惜远离丹麦故乡而到东非肯尼亚去找在那里定居的表哥、瑞典男爵布罗布里克森,并和他结婚。布罗是个不务正业的浪荡子,终日热衷于狩猎和谈论当时已发生的第一次世界大战,另外还玩弄女人。因而,卡伦的婚后生活并不愉快。她与布罗共同经营了一家咖啡园,雇佣了一千多当地农民。卡伦对非洲的原始森林、野生动物十分感兴趣,因此也常常外出打猎自娱。有一次她在行猎中,遇到一头猛狮,卡伦险被吞噬,幸得一青年男子营救。这位青年英俊潇洒,也是英国得贵族子弟,名叫芬奇.哈顿,曾参加过战争,当过飞行员,但由于对战争反感,退伍归来即到非洲狩猎。寂寞、空虚的卡伦对他一见倾心,但性格孤僻、固执的芬奇对她却若即若离。此后两人经常结伴狩猎,有时还露宿林中。两人谈时论问,但由于观点不同,时而发生争论。

不久,卡伦发现从丈夫布罗那里传染上了梅毒,遂急回丹麦医治,归来后仍与芬奇时有来往。布罗后因负债累累,离家出走,这名存实亡的婚姻终以离异告终。从此,卡伦一人独自经营庄园,她与非洲土人的感情先是格格不入。经过多年相处,她感到土人十分纯朴、尤其是她的仆人和种植园农工,和他们的感情日益亲密。而她与芬奇保持着一种两心相印时合时分的关系,始终没有结合。不幸的是在1930年左右,她惨淡经营的咖啡园遭到火灾,几乎烧成灰烬。因这里经济拮据,她不得不卖出庄园。祸不单行,与此同时,她心爱的好友芬奇因驾机失事坠入山谷而丧生。在经济和感情上的双重打击下,卡伦不得不告别度过了她青春岁月得非洲,满怀哀怨怅惘离开了她喜爱的非洲。

相关评论

[编辑本段]

Basedonatruestory.

《走出非洲》是一部伟大的电影,值得一看。该片复杂的情感世界足见西德尼·波拉克的勇气。

——芝加哥太阳时报

在非洲,她拥有农场,拥有足迹,也拥有一段可歌可泣的爱情。

——电影批评家

一种普遍的抱怨,《走出非洲》缺乏情节,但这又有什么呢?它简单。

——电影人

在我看来,这是奥斯卡最佳影片中最差的一部。

——经典电影导航

幕后制作

[编辑本段]

【占有与失去】

电影开始于凯伦到非洲寻找新的环境,躲避自己令人沮丧的爱情命运。她嫁给了自己情人的弟弟,布利森公爵。而后,夫妇二人准备进入东非养牛。然而,在布利森的坚持下,他们在种植园中栽培起了咖啡,布利森也离开了家,沉迷于打猎。不久之后,凯伦碰到了迷人的丹尼斯和他的朋友伯克利·科尔。在她的家中,在烛光的照耀下,她向丹尼斯敞开了心扉,诉说自己的故事。

布利森总是沉迷于自己的事情,这给了凯伦和丹尼斯足够的空间去激发爱情。生性自由的丹尼斯喜欢莫扎特,并为凯伦播放唱碟。他带着她远赴草原,保护她免遭一头狮子的攻击,为她洗发。他们在篝火旁跳舞,而后,在帐篷中做爱。凯伦此时告诉丹尼斯:“我需要搞清楚这件事。”“为什么?”丹尼斯回答,他们顿时陷入了沉默。

不同的期望导致了凯伦和丹尼斯之间的冲突。就像她试图在非洲留下自己的脚印,走出一条自己的路来一样,她也试图占有丹尼斯。但是她的占有欲不能征服丹尼斯,丹尼斯是一个极端自我拒绝任何不自由的人。从这个角度来看,《走出非洲》是一部最不平常的爱情故事,它优雅,抒情,复杂,说出了一个关于爱和占有的故事。最终,不可避免的,这也是一部关于失去的电影。

【非洲之歌】

《非洲之歌》是一部记录片。这部纪录片把电影制作过程和真正的凯伦与丹尼斯的故事混合在了一起。这是一部迷人的短片,记录了这些演员历史性的一刻。纪录片导演瑟曼把这些时刻微妙的记录了下来,把我们带回那段令人着迷的时光。她说:“在非洲,你有很多第一手的经验,这些经验都是最原始的,最动人的。可能你的理性层面已经准备好去接受这些东西了,但是,当时,你所有的意识全都是本能性的。”

这部纪录片另一个吸引人的地方是记录了几位主要演职人员的轶事,这包括波拉克和斯特里普之间关于女演员和狮子顺序的争论。还有,斯特里普,这个欢快的女星,描述了她在拍摄洗头发时的紧张情绪,因为附近有很多的河马。她还表达了自己对《走出非洲》浪漫结尾的厌倦,当凯伦被邀请参加一个完全由男性组成的组织去喝酒时,斯特里普咒骂道:“太蠢了!”最后,她爆料称波拉克起先并不想让她出演这部电影,因为她不够性感,所以,在她去见导演时,她穿了一件低胸衫,还把胸罩顶了顶。她笑着说:“真羞人,我这么做,不过确实起作用了。”她停了一下,又说,“那真是一个悲伤的时刻。”

【波拉克谈《走出非洲》】

波拉克曾小心解释过怎样处理有关丹尼斯的一些逸闻趣事,因为这些并不全是真的。他把电影非常六幕,用凯伦的七段独白串联:她不断用读信的方式向观众传达信息。他还说,他花了两年研究这个故事的核心,这让他的主题鲜明,并得出这样一个问题:爱一个人需要你放弃多少?

从技术角度,他也解释了为什么使用那样使用斯特里普和雷德福:雷德福本来要讲一种英式口音的,但是被波拉克否决了。他还说了一些如何与那些动物拍摄的经验,包括如何让那些狮子不乱跑等等。

【波拉克的风格】

在好莱坞,西德尼·波拉克被广泛认为是一个能够激发演员才华的导演。他和许多好莱坞巨星有过合作关系,像罗伯特·雷德福(他曾在五部波拉克的电影中出现过)、简·方达、芭芭拉·史翠山、达斯丁·霍夫曼,还有保罗·纽曼。尽管波拉克拍摄过各种类型的电影,但是,他的电影似乎可以分为两类:男性动作片和女性剧情片。前者包括:《荒野两匹狼》,《基堡八勇士》,《杰里迈亚·约翰逊》,《英雄不流泪》和《高手》。后者包括:《细线》,《蓬门碧玉红颜泪》,《往日情怀》和《夕阳之恋》。在这些作品中,男英雄经常会信任另一个个体,并且改变自己的孤立处境。大部分的女英雄则是聪慧的,她们有自己的生活,拥有道德力量,尽管有几个是情感衰弱的牺牲品。波拉克喜欢描绘对立。他的作品主题集中在文化冲突上,如种族问题、宗教、地缘政治冲突,还有国家主义。

波拉克的电影没有稳定的视觉风格。但是,他的作品的视觉效果还是值得注目的。他经常使用直升飞机进行拍摄。在结构上,他经常制造一个圆环:结尾的地方往往是电影开始的地方。

近年来,波拉克在好莱坞电影史上的地位愈来愈高。他不是一个偶尔去一下好莱坞打短工的纽约导演,而是真正的和好莱坞融合在了一起。他的电影可以赚钱,也可以拿到奥斯卡提名,是少数能做到在商业和艺术之间游刃有余的导演。

【演员】

梅丽尔·斯特里普扮演的凯伦非常美妙。她很好地把凯伦的丹麦口音诠释了出来,且没有给角色造成破碎感。甚至在她最低潮的时刻,在那个男性殖民地,她也试图获得尊严。她的绝望显而易见,但是我们丝毫感觉不到她有耻辱感,就好像她正在做她必须要做的事情,而这些事情不是因为她的存在。

相反,雷德福则完全失去了魅力。可能是与斯特里普缺乏化学反应,他看起来很难推动剧情:如果他的场景中不出现斯特里普,那我们会感觉缺点什么。

克劳斯·玛丽亚·布朗道尔的表演则更可信,他把一个为利益结婚的男人那种视女人如工具的性格敷衍的惟妙惟肖,让我们印象深刻。

【电影与原著】

·电影引用了原著的开头,“我在非洲有一个农场,就在贡嘎山下。”

·电影和原著有显著的不同,姑且不提成群的蝗虫和地方狩猎,只因为德国军队,她就不得不缩减了4000英亩的土地,800名雇工还有18辆运输车。

·电影粗暴地修改了凯伦和丹尼斯的恋情。他们相遇在狩猎俱乐部,而不是草原之上;丹尼斯因为要去埃及,离开凯伦达两年之久,这些在电影中都没有提到。

·电影还忽视了凯伦怀孕的事实,不过在书中,她流产了。进一步讲,丹尼斯是一个英国人,但是电影中使用的演员是美国人雷德福,他的口音完全不符合事实。

精彩花絮

[编辑本段]

·奥黛丽赫本本来是要演凯伦这一角色的。

·尽管影片是在非洲拍的,但是拍摄用的狮子必须从加利福尼亚运过去,因为当地法律禁止用野生动物拍摄电影。

·梅丽尔·斯特里普为了改变她的口音,专门听了真正的凯伦朗读自己的作品的录音带。

·电影拍摄中使用了很多布利森真正的家具。

·莱斯利菲利普斯因为拍摄中脱水患上了肾病。

·在电影中,有一幕是凯伦穿过危险的地域给丈夫送马车,被狮子攻击,但是狮子没有被拉住,差点咬到斯特里普。斯特里普惊恐的表情被摄影机记录了下来。

·在丹尼斯为凯伦洗头时,他说的话出自"古代水手的白发"

·肯尼亚基库尤人在书中做了真实的描写。在电影中,也做了真实地描写。

·在剪辑影片时,波拉克选用了约翰·巴里的音乐。

·电影正式放映室在1985年,凯伦的生日。

·电影百分之七十的场景是在非洲拍摄的。

·电影中丹麦冬天的景象是在英国北部拍摄的。

精彩对白

[编辑本段]

KarenBlixen:Heeventookthegramophoneonsafari.Threerifles,suppliesforamonth,andMozart.

凯伦·布利森:他竟然在旅途中带了留声机,三支步枪,一个月的给养,还有莫扎特。

KarenBlixen:IhadafarminAfrica.

凯伦·布利森:我在非洲有一个农场。

Denys:Thinkofit:neveraman-madesound...andthenMozart!

丹尼斯:想想看,从没有一个男人发出这样的声音……莫扎特能!

KarenBlixen:Perhapsheknew,asIdidnot,thattheEarthwasmaderoundsothatwewouldnotseetoofardowntheroad.

凯伦·布利森:可能他知道,但是我不知道,地球之所以是圆的是为了不让我们在路上看得更远。

Denys:You'veruineditforme,youknow.

KarenBlixen:Ruinedwhat?

Denys:Beingalone.

丹尼斯:你毁了我,你知道吗?

凯伦·布利森:毁了什么?

丹尼斯:我的独处。

BaronBrorBlixen:Youcouldhaveasked,Denys.

Denys:Idid.Shesaidyes.

布利森男爵:你应该问问的,丹尼斯。

丹尼斯:我问过了,她说可以。

穿帮镜头

[编辑本段]

·连续性:迪耐斯的水果从一个苹果变成了一个橘子。

·连续性:盘子里的水果份量在镜头之间变化着。

·在植物里面可以看到扩音麦克风。

·连续性:当凯伦开枪打狮子,她嘴唇右边有血渍,后来,迪耐斯替她擦拭嘴巴的时候,血渍变成了在左边的位子。

·当和迪耐斯谈论他的疾病时,伯克力肩膀上的围巾总是变化着位子。

·时代错误:在新年晚会上,那个时代的鼓手使用的棒子顶端应该是尼龙的。

·连续性:新年晚会上,凯伦打了一个粗鲁的男人,她的香槟酒杯是空着的。迪耐斯抓起她的胳膊突然把她推进舞池。当他们跳舞的时候,她的酒杯里有香槟。

导演其他作品

悉尼.波拉克:冷山双面情人命运交错大开眼界大玩家射马记往日情怀忘我奇缘杜丝先生泳池情人禁止的真

急寻一部关于非洲的电影的名称

急寻一部关于非洲的电影的名称

走出非洲

[编辑本段]基本信息

中文片名

走出非洲

原片名

OutofAfrica

更多中文片名

远离非洲

非洲之旅

更多外文片名

JenseitsvonAfrika.....Austria/WestGermany

MemòriesdÀfrica.....Spain(Catalantitle)/Spain(Galiciantitle)

MittAfrika.....Finland(Swedishtitle)/Sweden

ÁfricaMinha.....Portugal

Áfricamía.....Argentina

Africamía.....Venezuela

BenimAfrikam.....Turkey(Turkishtitle)

MemoriasdeÁfrica.....Spain

MiaAfrica,La.....Italy

MinunAfrikkani.....Finland

MitAfrika.....Denmark

OutofAfrica-SouvenirsdAfrique.....France

PeraapotinAfriki.....Greece

PozegnaniezAfryka.....Poland

SouvenirsdAfrique.....Canada(Frenchtitle)

TávolAfrikától.....Hungary

影片类型

爱情/剧情/传记

片长

150分钟/美国:160分钟(TCMprint)

国家/地区

美国

对白语言

英语斯瓦希里语

色彩

彩色

混音

Dolby70mm6-Track

级别

Singapore:PGArgentina:AtpSweden:BtlAustralia:MChile:TEFinland:K-12UK:PGUSA:PGFrance:USpain:TWestGermany:12Norway:11

制作成本

$31,000,000(estimated)

[编辑本段]演职员表

导演

西德尼·波拉克SydneyPollack

编剧

卡琳·布里克森KarenBlixen.....(books"OutofAfrica","ShadowsontheGrass"and"LettersfromAfrica")(asIsakDinesen)

JudithThurman.....(book"IsakDinesen:TheLifeofaStoryteller")

ErrolTrzebinski.....(book"SilenceWillSpeak")

KurtLuedtke.....(screenplay)

演员

梅丽尔·斯特里普MerylStreep.....KarenChristenceDinesenBlixen

罗伯特·雷德福RobertRedford.....DenysGeorgeFinchHatton

克劳斯·马利亚·布朗道尔KlausMariaBrandauer.....BaronBrorBlixen/BaronHansBlixen

苏珊娜·汉密尔顿SuzannaHamilton.....Felicity

莱斯利·菲利普斯LesliePhillips.....SirJoseph

MichaelKitchen.....BerkeleyCole

MalickBowens.....Farah

JosephThiaka.....Kamante

StephenKinyanjui.....Kinanjui

MichaelGough.....LordDelamere

RachelKempson.....LadyBelfield

GrahamCrowden.....LordBelfield

制作人

西德尼·波拉克SydneyPollack.....producer

AnnaCataldi.....associateproducer

TerenceA.Clegg.....co-producer(asTerenceClegg)

KimJorgensen.....executiveproducer

JudithThurman.....associateproducer

原创音乐

约翰·巴里JohnBarry

非原创音乐

WolfgangAmadeusMozart.....(from"ConcertoforclarinetandorchestrainA","SonatainAmajor'Rondoallaturca","SinfoniaconcertanteinEflatmajorforviolin&viola"and"Threedivertimenti")

摄影

DavidWatkin

剪辑

PembrokeJ.Herring.....(asPembrokeHerring)

SheldonKahn

FredricSteinkamp

WilliamSteinkamp

选角导演

MarySelway

艺术指导

StephenB.Grimes.....SecondCommissioner(asStephenGrimes)

美术设计

ColinGrimes

CliffRobinson

HerbertWestbrook

布景师

JosieMacAvin

服装设计

米兰拉·坎农诺MilenaCanonero

副导演/助理导演

RoyButton.....secondassistantdirector

JackCouffer.....secondunitdirector

PatrickKinney.....assistantdirector

[编辑本段]制作发行

制作公司

MirageEntertainment[美国]

环球影业UniversalPictures[美国].....(2006)(USA)(theatrical)

发行公司

ArgentinaVideoHome(AVH)[阿根廷].....(Argentina)(video)

CICVídeo[巴西].....(Brazil)(VHS)

哥伦比亚三星ColumbiaTriStar[巴西].....(Brazil)(DVD)

MCA/UniversalPictures[美国].....(Brazil)(DVD)

特技制作公司

EffectsAssociatesLtd.[英国]

工业光魔公司IndustrialLight&Magic(ILM)[美国]

MakeupEffectsLaboratoriesInc.[美国]

其它公司

Ker&DowneySafaris[肯尼亚].....locationcampsandsafaritransport

LeeLightingLtd.[英国].....gripandlightingequipment

MCASoundtracks[美国].....soundtrack

MayflowerRecordingLtd.[英国].....adrrecording

PacificTitle[美国].....titles

UniversalTitle[美国].....opticals

上映日期

美国(USA)

1985年12月10日.....(LosAngeles,California)(premiere)

美国(USA)

1985年12月18日

阿根廷(Argentina)

1986年2月20日

丹麦(Denmark)

1986年2月21日

西班牙(Spain)

1986年2月21日.....(Madrid)

瑞典(Sweden)

1986年2月21日

西班牙(Spain)

1986年2月24日.....(Barcelona)

挪威(Norway)

1986年2月27日

芬兰(Finland)

1986年2月28日

英国(UK)

1986年3月4日

澳大利亚(Australia)

1986年3月6日

西德(WestGermany)

1986年3月13日

法国(France)

1986年3月26日

丹麦(Denmark)

1992年3月23日.....(re-release)

法国(France)

1999年11月17日.....(Paris)(re-release)

[编辑本段]剧情介绍

第五十八届奥斯卡最佳影片(1986)。

《走出非洲》是一部表现得而复失-丧失了像田园诗一般美好、质朴生活的影片。它是以追溯往事的倒叙手法开始的:梅丽尔.斯特里普扮演的女主人公艾萨克.丹森已届垂暮之年,且已成为小说家,但她在丹麦故居终日缅怀往昔在东非肯尼亚度过的十几个春秋。当画面上出现她已故的情人芬奇.哈顿持枪行猎的身影时,艾萨克以低沉的声音述说过去。

接着影片以闪回镜头表现1913年年轻时代的艾萨克。那时她名叫卡伦·布里克森,是丹麦一个富家女,她美丽、聪颖、性情深沉、感情丰富、但虚荣心较强。为了博得一个男爵夫人的称号,她不惜远离丹麦故乡而到东非肯尼亚去找在那里定居的表哥、瑞典男爵布罗布里克森,并和他结婚。布罗是个不务正业的浪荡子,终日热衷于狩猎和谈论当时已发生的第一次世界大战,另外还玩弄女人。因而,卡伦的婚后生活并不愉快。她与布罗共同经营了一家咖啡园,雇佣了一千多当地农民。卡伦对非洲的原始森林、野生动物十分感兴趣,因此也常常外出打猎自娱。有一次她在行猎中,遇到一头猛狮,卡伦险被吞噬,幸得一青年男子营救。这位青年英俊潇洒,也是英国得贵族子弟,名叫芬奇.哈顿,曾参加过战争,当过飞行员,但由于对战争反感,退伍归来即到非洲狩猎。寂寞、空虚的卡伦对他一见倾心,但性格孤僻、固执的芬奇对她却若即若离。此后两人经常结伴狩猎,有时还露宿林中。两人谈时论问,但由于观点不同,时而发生争论。

不久,卡伦发现从丈夫布罗那里传染上了梅毒,遂急回丹麦医治,归来后仍与芬奇时有来往。布罗后因负债累累,离家出走,这名存实亡的婚姻终以离异告终。从此,卡伦一人独自经营庄园,她与非洲土人的感情先是格格不入。经过多年相处,她感到土人十分纯朴、尤其是她的仆人和种植园农工,和他们的感情日益亲密。而她与芬奇保持着一种两心相印时合时分的关系,始终没有结合。不幸的是在1930年左右,她惨淡经营的咖啡园遭到火灾,几乎烧成灰烬。因这里经济拮据,她不得不卖出庄园。祸不单行,与此同时,她心爱的好友芬奇因驾机失事坠入山谷而丧生。在经济和感情上的双重打击下,卡伦不得不告别度过了她青春岁月得非洲,满怀哀怨怅惘离开了她喜爱的非洲。

[编辑本段]相关评论

Basedonatruestory.

《走出非洲》是一部伟大的电影,值得一看。该片复杂的情感世界足见西德尼·波拉克的勇气。

——芝加哥太阳时报

在非洲,她拥有农场,拥有足迹,也拥有一段可歌可泣的爱情。

——电影批评家

一种普遍的抱怨,《走出非洲》缺乏情节,但这又有什么呢?它简单。

——电影人

在我看来,这是奥斯卡最佳影片中最差的一部。

——经典电影导航

[编辑本段]幕后制作

【占有与失去】

电影开始于凯伦到非洲寻找新的环境,躲避自己令人沮丧的爱情命运。她嫁给了自己情人的弟弟,布利森公爵。而后,夫妇二人准备进入东非养牛。然而,在布利森的坚持下,他们在种植园中栽培起了咖啡,布利森也离开了家,沉迷于打猎。不久之后,凯伦碰到了迷人的丹尼斯和他的朋友伯克利·科尔。在她的家中,在烛光的照耀下,她向丹尼斯敞开了心扉,诉说自己的故事。

布利森总是沉迷于自己的事情,这给了凯伦和丹尼斯足够的空间去激发爱情。生性自由的丹尼斯喜欢莫扎特,并为凯伦播放唱碟。他带着她远赴草原,保护她免遭一头狮子的攻击,为她洗发。他们在篝火旁跳舞,而后,在帐篷中做爱。凯伦此时告诉丹尼斯:“我需要搞清楚这件事。”“为什么?”丹尼斯回答,他们顿时陷入了沉默。

不同的期望导致了凯伦和丹尼斯之间的冲突。就像她试图在非洲留下自己的脚印,走出一条自己的路来一样,她也试图占有丹尼斯。但是她的占有欲不能征服丹尼斯,丹尼斯是一个极端自我拒绝任何不自由的人。从这个角度来看,《走出非洲》是一部最不平常的爱情故事,它优雅,抒情,复杂,说出了一个关于爱和占有的故事。最终,不可避免的,这也是一部关于失去的电影。

【非洲之歌】

《非洲之歌》是一部记录片。这部纪录片把电影制作过程和真正的凯伦与丹尼斯的故事混合在了一起。这是一部迷人的短片,记录了这些演员历史性的一刻。纪录片导演瑟曼把这些时刻微妙的记录了下来,把我们带回那段令人着迷的时光。她说:“在非洲,你有很多第一手的经验,这些经验都是最原始的,最动人的。可能你的理性层面已经准备好去接受这些东西了,但是,当时,你所有的意识全都是本能性的。”

这部纪录片另一个吸引人的地方是记录了几位主要演职人员的轶事,这包括波拉克和斯特里普之间关于女演员和狮子顺序的争论。还有,斯特里普,这个欢快的女星,描述了她在拍摄洗头发时的紧张情绪,因为附近有很多的河马。她还表达了自己对《走出非洲》浪漫结尾的厌倦,当凯伦被邀请参加一个完全由男性组成的组织去喝酒时,斯特里普咒骂道:“太蠢了!”最后,她爆料称波拉克起先并不想让她出演这部电影,因为她不够性感,所以,在她去见导演时,她穿了一件低胸衫,还把胸罩顶了顶。她笑着说:“真羞人,我这么做,不过确实起作用了。”她停了一下,又说,“那真是一个悲伤的时刻。”

【波拉克谈《走出非洲》】

波拉克曾小心解释过怎样处理有关丹尼斯的一些逸闻趣事,因为这些并不全是真的。他把电影非常六幕,用凯伦的七段独白串联:她不断用读信的方式向观众传达信息。他还说,他花了两年研究这个故事的核心,这让他的主题鲜明,并得出这样一个问题:爱一个人需要你放弃多少?

从技术角度,他也解释了为什么使用那样使用斯特里普和雷德福:雷德福本来要讲一种英式口音的,但是被波拉克否决了。他还说了一些如何与那些动物拍摄的经验,包括如何让那些狮子不乱跑等等。

【波拉克的风格】

在好莱坞,西德尼·波拉克被广泛认为是一个能够激发演员才华的导演。他和许多好莱坞巨星有过合作关系,像罗伯特·雷德福(他曾在五部波拉克的电影中出现过)、简·方达、芭芭拉·史翠山、达斯丁·霍夫曼,还有保罗·纽曼。尽管波拉克拍摄过各种类型的电影,但是,他的电影似乎可以分为两类:男性动作片和女性剧情片。前者包括:《荒野两匹狼》,《基堡八勇士》,《杰里迈亚·约翰逊》,《英雄不流泪》和《高手》。后者包括:《细线》,《蓬门碧玉红颜泪》,《往日情怀》和《夕阳之恋》。在这些作品中,男英雄经常会信任另一个个体,并且改变自己的孤立处境。大部分的女英雄则是聪慧的,她们有自己的生活,拥有道德力量,尽管有几个是情感衰弱的牺牲品。波拉克喜欢描绘对立。他的作品主题集中在文化冲突上,如种族问题、宗教、地缘政治冲突,还有国家主义。

波拉克的电影没有稳定的视觉风格。但是,他的作品的视觉效果还是值得注目的。他经常使用直升飞机进行拍摄。在结构上,他经常制造一个圆环:结尾的地方往往是电影开始的地方。

近年来,波拉克在好莱坞电影史上的地位愈来愈高。他不是一个偶尔去一下好莱坞打短工的纽约导演,而是真正的和好莱坞融合在了一起。他的电影可以赚钱,也可以拿到奥斯卡提名,是少数能做到在商业和艺术之间游刃有余的导演。

【演员】

梅丽尔·斯特里普扮演的凯伦非常美妙。她很好地把凯伦的丹麦口音诠释了出来,且没有给角色造成破碎感。甚至在她最低潮的时刻,在那个男性殖民地,她也试图获得尊严。她的绝望显而易见,但是我们丝毫感觉不到她有耻辱感,就好像她正在做她必须要做的事情,而这些事情不是因为她的存在。

相反,雷德福则完全失去了魅力。可能是与斯特里普缺乏化学反应,他看起来很难推动剧情:如果他的场景中不出现斯特里普,那我们会感觉缺点什么。

克劳斯·玛丽亚·布朗道尔的表演则更可信,他把一个为利益结婚的男人那种视女人如工具的性格敷衍的惟妙惟肖,让我们印象深刻。

【电影与原著】

·电影引用了原著的开头,“我在非洲有一个农场,就在贡嘎山下。”

·电影和原著有显著的不同,姑且不提成群的蝗虫和地方狩猎,只因为德国军队,她就不得不缩减了4000英亩的土地,800名雇工还有18辆运输车。

·电影粗暴地修改了凯伦和丹尼斯的恋情。他们相遇在狩猎俱乐部,而不是草原之上;丹尼斯因为要去埃及,离开凯伦达两年之久,这些在电影中都没有提到。

·电影还忽视了凯伦怀孕的事实,不过在书中,她流产了。进一步讲,丹尼斯是一个英国人,但是电影中使用的演员是美国人雷德福,他的口音完全不符合事实。

[编辑本段]精彩花絮

·奥黛丽赫本本来是要演凯伦这一角色的。

·尽管影片是在非洲拍的,但是拍摄用的狮子必须从加利福尼亚运过去,因为当地法律禁止用野生动物拍摄电影。

·梅丽尔·斯特里普为了改变她的口音,专门听了真正的凯伦朗读自己的作品的录音带。

·电影拍摄中使用了很多布利森真正的家具。

·莱斯利菲利普斯因为拍摄中脱水患上了肾病。

·在电影中,有一幕是凯伦穿过危险的地域给丈夫送马车,被狮子攻击,但是狮子没有被拉住,差点咬到斯特里普。斯特里普惊恐的表情被摄影机记录了下来。

·在丹尼斯为凯伦洗头时,他说的话出自"古代水手的白发"

·肯尼亚基库尤人在书中做了真实的描写。在电影中,也做了真实地描写。

·在剪辑影片时,波拉克选用了约翰·巴里的音乐。

·电影正式放映是在1985年,凯伦的生日。

·电影百分之七十的场景是在非洲拍摄的。

·电影中丹麦冬天的景象是在英国北部拍摄的。

[编辑本段]精彩对白

KarenBlixen:Heeventookthegramophoneonsafari.Threerifles,suppliesforamonth,andMozart.

凯伦·布利森:他竟然在旅途中带了留声机,三支步枪,一个月的给养,还有莫扎特。

KarenBlixen:IhadafarminAfrica.

凯伦·布利森:我在非洲有一个农场。

Denys:Thinkofit:neveraman-madesound...andthenMozart!

丹尼斯:想想看,从来没有人为的声音……然后忽然出现了莫扎特的乐曲!

KarenBlixen:Perhapsheknew,asIdidnot,thattheEarthwasmaderoundsothatwewouldnotseetoofardowntheroad.

凯伦·布利森:可能他知道,但是我不知道,地球之所以是圆的是为了不让我们在路上看得更远。

Denys:You'veruineditforme,youknow.

KarenBlixen:Ruinedwhat?

Denys:Beingalone.

丹尼斯:你毁了我,你知道吗?

凯伦·布利森:毁了什么?

丹尼斯:我的独处。

BaronBrorBlixen:Youcouldhaveasked,Denys.

Denys:Idid.Shesaidyes.

布利森男爵:你应该问问的,丹尼斯。

丹尼斯:我问过了,她说可以。

[编辑本段]穿帮镜头

连续性:在约00:32:33处,丹尼斯送给卡伦了一个礼物,卡伦一直拿在手中,但切换镜头之后却没了。当时穿的衣服明显是没有袋子的。

·连续性:迪耐斯的水果从一个苹果变成了一个橘子。

·连续性:盘子里的水果份量在镜头之间变化着。

·在植物里面可以看到扩音麦克风。

·连续性:当凯伦开枪打狮子,她嘴唇右边有血渍,后来,迪耐斯替她擦拭嘴巴的时候,血渍变成了在左边的位子。

·当和迪耐斯谈论他的疾病时,伯克力肩膀上的围巾总是变化着位子。

·时代错误:在新年晚会上,那个时代的鼓手使用的棒子顶端应该是尼龙的。

·连续性:新年晚会上,凯伦打了一个粗鲁的男人,她的香槟酒杯是空着的。迪耐斯抓起她的胳膊突然把她推进舞池。当他们跳舞的时候,她的酒杯里有香槟。

导演其他作品

悉尼.波拉克:冷山双面情人命运交错大开眼界大玩家射马记往日情怀忘我奇缘杜丝先生泳池情人禁止的真

刘德东《老人泉》以及其他

刘德东《老人泉》以及其他

6月12日,冒着淅淅沥沥的雨,急急忙忙赶到三峡大学电视演播中心,这里正在展映刘德东纪录片《老人泉》。这并非刘德东纪录片在三大的第一次展映,上一次展映时,因工作关系错过了《老人泉》,一直心心念念,这次有机会,立刻赶过去了。

若干年前,夷陵中学田径场,球场的草坪已被塑料假草代替,一边的树荫下,一蓬蓬疯长的杂草鲜嫩多汁。一个逃课的高中生躺在草堆里,草里的汁液挤压渗透,污了衣服很难洗净,但是少年并不在乎,他专心感受着草叶拂过肌肤时的麻痒,心思飘浮在微风里,轻飘飘的,晃悠悠的。

那时候的少年觉得,草长在球场,能成为人们踢球的场所,创造了价值。草长在路边,毫无价值,只有被铲除的命运。少年感到惶恐,害怕自己成为路边的杂草,于是去思考:人生的意义是什么?

《老人泉》展映之后的座谈会,刘德东说,一个导演或摄影,必然要是敏锐的,然而敏锐必然导致痛苦,这是无法解决的矛盾。刘德东说他自己因为这样的矛盾,处在了一种沟通的障碍之中,无法走出。

叔本华说:一切在政治哲学诗歌以及艺术上有突出贡献的人都具有忧郁的气质。

可能也正因为,这些人文学的贡献者,必然是敏锐的。他们能从一颗枯叶的飘落,感受到秋天的悲凉、光阴的流逝、天地的不仁、宇宙的浩瀚;能从一朵花的胜放,体悟到春天的美好、青春的短暂、情感的脆弱、生命的易逝……他们是那样精细地感受着生命中一切,又是那样浩大地思考着宇宙的无垠,不断的自我拉着中,精神变得脆弱不堪。梵高、芥川龙之介、川端康成、蝌蚪、海子、戈麦、顾城……自杀了。

这个名单如果静下心来列,可以列很长很长。对世界的敏锐和思考,是一件很危险的事情,很容易触及癫狂、甚至是死亡的领域。

我在读大学时候,近现代文学史的老师,花了整整一个学期讲“自杀”这个题目。也正那时候,我意识到生命本身,是可以和精神、灵魂、道德、伦理等等所有一切割裂开来的,它是一个偶在个体最内核的存在,如果一旦一个人的精神、灵魂、道德、伦理等等一切被剥离开,其最内核的生命,就将露出一点点边角。

作家、编剧,总爱把人放在困境里,让人物被迫放弃和否定一些东西,从而展露最原始的人性。

然而我觉得,更进一步,应该绕过人性,把人物扒光了、解剖了,露出最原始的生命。

我一向认为,人不止是由肉体和灵魂组成的。生命,独立于肉体和灵魂,三者共同构成一个个体。

而生命本身是如此野蛮、荒诞、璀璨、矛盾,带给人蓬勃的生长,同时带来撕裂般疼痛。肉体、灵魂,都是很容易消亡的,而生命本身,却顽强的没有任何道理可言。

若干年后,那个曾经躺在田径场边杂草里的高中生,因为肉体的病痛,躺在了手术台上,无限接近死亡领域的那一刻。精神、灵魂、道德、伦理、梦想、信念、知识、教养、感情等等所有的一切,都被剥离开来,生命,开始绽放。

以上,大概就是我观看《老人泉》的体验吧。《老人泉》记述的是一对在“尖山”上住了一辈子的夫妻,山下县城的灯火可以望见,却65年未涉足县城一步,住在山上养牛、养鸡、耕地。生了八胎孩子,却有六个孩子夭折,而长大成人的两个女儿,甚至女婿,也都相继亡故。孤苦伶仃的两个老人,在杳无人迹的大山之上,活着。

我很难给“活着”这个词加上状语,顽强?孤独?有限篇幅,不想将整部片子详细展开。看片过程里,我脑子里突然想到王小波的那段话,生命或许根本没有什么目的,也没有什么意义,就像“草长马发情”,存在即存在。

我没有现场录音,也未做笔记,所以凭借印象整理吧。这不算“问&答”的整理,也不止是这次展映后座谈会的整理,也有上次刘德东、许杨纪录片联展后座谈会的整理。

关于长镜头。

现场不少人问了关于“长镜头”这样的话题。长镜头是和蒙太奇相反的一种电影语言,长镜头有长镜头的审美,蒙太奇也有独属于蒙太奇的审美。不过现场没有人问到“蒙太奇”。这里不展开,不过我是觉得这完全算事个人风格吧。

有次金行征导演来公司,播放他的纪录片《消失在黎明前》和《罗长姐》。《消失在黎明前》里老头吃饭的一个镜头,几乎记录了一整碗饭缓缓吃完的全过程。导演说,就是想要展现这个人吃饭的认真,再没有别的人,会像他一样那么全神贯注,甚至忽略掉镜头的存在,专心致志在他的饭上面,仿佛整个世界都只有这一碗饭以及独一碗淡水煮的菜。

《老人泉》里,印象最深的长镜头,是那只濒死的小鸡。一个生命,出于生命本身的力量,和死神抗争着,老人用火烤,用胸口捂,用太阳晒,让小鸡同伴陪伴……镜头里,一次次艰难地想要站起来,一次次归于寂静,又一次次挣扎,最终死去。一如这两位老人。

关于选题。

《老人泉》的选题,于刘德东来说,基本算是缘分,但同时也来自于一份敏锐,敏锐地发见了这个故事背后的张力。

刘德东说也担心公众对长镜头无法接受,但是,自己看的时候,觉得很爽,这就够了。我觉得,这话听着任性,但这也正是一个艺术家对于自己的“忠诚”。

忠诚于自己,忠诚于当下的感受,这应该是艺术家都有的品质。但是,电影创作不同于文字和绘画,除了保持独立的思想,不随波逐流,还需要一定话语权,不然自己的想法无法贯彻到作品里。因为电影,每一个镜头都意味着成本,特别是其中的金钱成本,让艺术家无法真正贯彻自己的想法,大概每一部电影都有导演和投资方的博弈。

至于其他商业片,我出了策划、想了点子,甚至画了分镜头,还现场拍摄,后期制作,但是依然不能贯彻自己最初的想法。团队的想法、客户的想法、自己的想法,在博弈中求得某一种平衡。近期总想自己拍片,甚至投入了目前无法负担的经济成本,我一直搞不懂自己为什么要做这件事,也没有想好做的到底是一件什么事情,然而座谈会上突然明悟:我只是,心里住了一头渴望表现的狮子,不甘蛰伏罢了。

商业的东西,不能用长镜头,那是需要给大量观众看的。刘德东说,总的有些时候,拍点儿东西给自己看吧。其他人,不重要。

所以,选题什么的,不要追随别人的路吧,艺术这条路上,随众,同时意味着平凡。但,与众不同也不一定意味着伟大,跟随自己的内心最重要。

刘德东说,要留点儿时间给自己。他也有跟团的时候,“我的电影”(大概在他心里,作为摄影师跟团拍摄的没有自己想法的电影不能称之为‘我的电影’)都是自己一个人拍的。摄影、录音,现场的拍摄,只要找到自己拍东西的节奏和习惯,自己也能搞定。刘德东说他拍《新离骚》,一个人在山里玩到天亮,觉得很high,觉得自己快死了,但是相当享受。热爱自己工作,投入进去。

管他火不火,至少,自己很爽啊!

关于“瑕疵”镜头。

镜头前人物走动的时候,摄影机摇过去有滞后,其实在我看来并不是瑕疵镜头。纪录片是真实记录,不像电影那样会有现场的调度。恰恰是这种镜头的滞后,甚至是晃动等等,更能展现“真实”。而“完美的镜头”,却呈现出调度的痕迹,记录者可以参与进来,但应该是旁观者甚至是偷窥者,而不可以成为坐在导演椅上喊action的控制者。这是我的观点。

刘德东的回答是镜头的滞后,真实记录了包括摄影师、人物、环境,整个当时的状态,应该保留。

收音的噪声。

整部片子在我看来,收音非常厉害。刘德东用了单独的机头麦还有录音机。他还有个“秘密武器”,用小蜜蜂加指向麦,绑在一个类似不倒翁的桩子上,来不及的时候直接往人物面前一丢。

现场有学生提到收音有杂音……说实话我一愣一愣的。也许他们说的是一些环境噪音吧。刘德东回答说噪声也是细节,应该保留。

我也始终赞同“噪点也是细节”的观点。很多“无用”的东西或“失误”,有时候恰恰代表着真实。以前教书时候,陆老师跟我说“教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我想这句话可以扩展到所有行业。拥抱不完美,承认遗憾。哪怕是完美主义者,追求的也不该是无缺,“缺失”有时候才是真义。

另外,还是那个观点,环境噪声正好是现场感,而太过干净的声音只会提醒观众这是在“演”。而脱离了对“真实”的尊重,纪录片意义何在?

关于真实。

说一说“真实”吧。其实这个问题上,根本没有必要进一步讨论。“真实”和“事实”,在文艺里是两个概念,早有相对的定论(我是学文学的,文无第一,我也始终认为文学里没有所谓公理、定论,顶多只有被广为接受的观点)。

刘德东举了一个例子印象比较深:如果你记录一个人走路回家,一路跟拍,这是事实。如果你每天都记录这个人回家,一年甚至几十年记录,记录下每次回家的脚步、频率、情绪、变化、呼吸……那就是“内心的真实”,唯有内心的真实才是真实。

关于沟通。

他的每一部纪录片最大的成本都花在沟通上。当年拍摄《小儿国》,总共14个月拍摄,在开始拍摄前,剧组带着摄影机,不开机,和孩子们一起玩儿,和孩子们建立沟通。

沟通是痛苦的,但是是必要的。

关于虐猫和裸体。

现场有人问到为什么要保留片中虐猫和女人裸体的镜头。刘德东说他其实也和副导演讨论过,最终还是保留下来。

他说他的片子本来就是拍给少数人看的,一些镜头不被大众接受不重要。

其实我觉得,这些镜头有着极大的冲击力。多数时候,我们在生活里是麻木的,只有“刺激”的镜头,才能直击心灵。

商业片是要直达观众钱包,艺术片是要直达观众灵魂。两码事。

关于纪录片和电影的选择。

现场有学生谈到现在多数人在拍微电影,很少人纪录片,想请老师给建议。我记一下许杨的回答吧。

大多数电影在两三年甚至几个月时间里就过时了,而纪录片,却是一个时代的印记。过了几十年后,人们会忘记这个时代的电影,但是会记得这个时代有一批纪录片人为这个时代留下了完整的影像。

刘德东说很期待影视人聚在一起的时候不是在讨论镜头、摄影机等等设备和技术问题,而是讨论镜头怎样建构人和人、人和环境关系等艺术的问题。

我的认识是,技术进步太快,现有的技术,很快会超越会摒弃,唯有艺术才是永恒。哪怕现在有3D、AR、VR,有120Pimax……但是50年代那些黑白的镜头里,经典依旧是经典,无可超越,无可覆盖。

我觉得我以往有的时候,总想把一些艺术的东西放进商业里,当然商业片也要有艺术的手法,但是它的商业价值必须得到呈现。

策划前期就应该审慎地思考一个问题:客户想通过这条片子获得的核心价值是什么?

商业就是商业,商为主。

艺术的追求,就留到其他时间吧。

忽然想到广告界常常纠结的东西:飞机稿。

飞机稿,不会出街,但获奖的好多都是飞机稿。获奖了,客户认同这个奖项,于是达成合作。飞机稿的认同,不在于出街面向大众的展示,而在于换回奖项赢得客户信任。

飞机稿无用,但是,还是得做啊!

纪录片,目前在中国并没有特别广阔的市场,不如电影、电视剧、网大、网综等,但一方面是自己艺术追求的体现,艺术实践的达成。搞不好,得个奖,也能出点儿小名不是?

虽然目前的环境,对纪录片来说,太不友好。但是不反映社会问题,还有别的路啊!

比如,刘德东关注的是自身,是反求诸己。

许杨关注的是社会学,是学术的。

金行征是弘扬主流价值观的。

但都是别人的路,找找自己的路吧。

自己的路不是研究出来的,是走出来、试出来的。

道阻且长,行则将至。

好了,关于记录养牛人真实生活的电影和求一部电影的名称的问题到这里结束啦,希望可以解决您的问题哈!

本站所发布的文字与图片素材为非商业目的改编或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权或涉及违法,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