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盛夏怎么养牛狗呢英语(中考英文中关于牛的谚语)

进入盛夏怎么养牛狗呢英语(中考英文中关于牛的谚语)

大家好,如果您还对进入盛夏怎么养牛狗呢英语不太了解,没有关系,今天就由本站为大家分享进入盛夏怎么养牛狗呢英语的知识,包括中考英文中关于牛的谚语的问题都会给大家分析到,还望可以解决大家的问题,下面我们就开始吧!

非洲人一般都吃什么呢?

非洲人一般都吃什么呢?

一个在非洲工作的朋友说,周边山上总是看到羚羊,有天那位非洲小哥请假,说是最近家里缺少食物了,想晚上去山上打猎。当天晚上那位小哥就打到了几只羚羊和一只猴子,东西太多,把羚羊带下山,把猴子丢山上了。

有个司机是当地人,他听说有只猴子在山上丢着呢,连夜带几个人上山,把丢掉的猴子找到,就地生火,愉快地吃了一顿烤肉大餐。不过非洲人并不是只吃野味的,他们吃的食物也是各种各样的。

玉米、高粱、木薯、香蕉都是非洲人常吃的食物。我刚去非洲的时候,坐了一天飞机,吃的是简单的飞机餐,没什么胃口,也吃不下。到达非洲机场就饿坏了。

来接我的中国同事用保鲜盒带来了水饺,是当天周末大家一块包的。我在机场大厅里打开就吃,机场工作人员路过的时候都盯着我碗里的水饺看,眼神里带着好奇。

一路上同事开车带着我,虽然是埃塞最大的城市,周边的荒凉和落后起码相当于中国30年前的感觉。快到公司的建筑基地了,我还看到山下一处稀稀拉拉的村落,七八个树叶做屋顶的圆形茅屋坐落在草地上,有种直接回到原始社会的感觉。

刚开过这个村子,我就看到一片碧绿色的香蕉林旁,两个小伙子在路旁边烧着一小堆柴火,用木棍穿着白色的“黄瓜”在烧烤呢。开车的同事瞟了一眼,对我说这是当地没有地没有家没有牛的年轻人,他们烤的不是黄瓜,是在烤当地产的一种假香蕉树的芯。

这种假香蕉树长得和香蕉树一样,只是不结果,香蕉树的树芯富含淀粉,把里面的淀粉刮出来发酵后,一勺勺放到加热的牛奶中,搅拌粘稠,可以当“粥”吃。这个假香蕉树在有1.1亿人口的埃塞俄比亚,养活着1500万人口。

那几个小青年大概是连家都没有的城市流浪者吧,可能没有找到工作,饿了就在山上找到这种植物,把树芯取出来,也没有趁手的厨具使用,就地点火烤一下,吃了个热乎的香蕉树芯,就相当于他们的一顿饭了。

一路上看到最多的就是咖啡树了。咖啡是埃塞俄比亚最大的经济作物,种出来后加工成咖啡豆出口到西方,创造该国1/4的外汇收入。咖啡树原产地就在在埃塞,当地人也有种这个的习惯,就像咱们在村里种几棵枣树是一样的。一位当地女孩还请我喝过她自己炒制的咖啡,味道很不错。

突然走到一片平地,地里长着很多画眉草,整整齐齐的一大片,一看这就是农田。同事说这是当地人的主粮,叫苔麸,另一个更接地气的中文译名叫“埃塞俄比亚画眉草”,是当地的原产农植物,有3000年历史了,产量比小麦低了一大半,不过当地人就喜欢吃这个。

到了基地,先安排我倒时差。那几天我就不用上班,就在基地转悠着休息。中国大厨做饭的时候,我去找他闲聊,顺便帮忙。厨房里的香料大包大包的,像八角、花椒等等配料都是从国内买的,还有一些我也不认识的调料是四川同事带过去的。

最惊奇的是厨房里的牛肉羊肉放了两大冰柜,还有一头刚处理干净的整牛就在厨房里放着,我在国内也没见过哪个公司这么吃过牛肉,这得多少钱啊,太奢侈了吧!大厨还给我打趣说:国内没见过这么吃牛肉的吧。这里的牛羊肉和国内猪肉价格差不多,一斤大概是人民币十四五块钱的样子。

我当时有种时空错乱的感觉,仿佛是回到了小时候的物价,当时牛肉也就是十来块一斤,可是当时一月能赚100块就不错了。在非洲工作的国内工人工资一月一万多点,牛肉却这么便宜,一天工资可以买三十斤牛肉了,大家都能实现牛肉自由和羊肉自由。

后来我才知道,埃塞的人均GDP还不到600美元,一个人一天收入也就2美元不到,够买一斤牛肉,实现一家人的大米自由就不错了,更不可能实现牛肉自由。牛肉对当地的普通人来说也是奢侈品,他们平时虽然养牛放牛,还指望用牛换媳妇呢,三头牛可以换一个媳妇,所以平时只舍得喝牛奶和牛血,不舍得杀牛吃肉。

我出去工作的第一天,修的路段从当地一个小镇通过,小镇也就几百户人家,据大厨说还有个小型的农贸市场,不过怎么看都像个大农村。我开挖机,另一个同事开拉土车。远处不断有小孩和大人往这边看,都稀罕我开的挖机。

还有当地男人来问我们头儿还要不要工人,我们尽量雇佣当地人,比西方人给他们的照顾和待遇要高不少,只是在国内一抓一大把的技术类工人,在当地不好找。中午休息的时候,我看到一个大人手里拉着一个小男孩来问工作。

那个小孩手里拿着一个东西在啃,走近了才看清楚是一个半生不熟用火烧过的牛蹄,上边能看到火焰烧黑的表皮,啃一口结实无比,咬过的地方还能看到血丝,小孩子可能好久没吃肉了,吃得依然香甜无比。

那个大人说他最后一头牛死了,不找个工作没法养活一家人了,说着说着眼泪都掉下来了。最后他说他会开车,我们头儿让他试开一下车,果然会开,然后公司就用他了。他们当地人找个工作一月四五百块都算多的,公司给他开到月薪1000块。拿这个工资在当地找媳妇都容易得多呢。

有个小伙子没爹没娘,他是从别的国家来这边投亲的,最后没找到自己姐姐,在埃塞住了下来。东非人不像西非人那样有得天独厚的资源条件,同纬度下西非还有雨林呢,大平原也多,东非这边的人就得靠双手吃饭,自然勤快得多,小伙子是外地人,入乡随俗只能比本地人更勤快。不过他们和我们比,那就显不出勤快来了,所以当地女人都想嫁给中国人。

那个小伙子到我们公司找工作,开始是不要的,他看我们有什么活,就主动帮忙干,要是有跑腿的活,他老勤快了,最后公司看小伙子确实是个实在干活的人,就把他招聘进来了,教他怎么干,最后他在这边干得不错,还在当地取了个本地姑娘,比他老家的姑娘漂亮多了,埃塞俄比亚在非洲是有名得出美女的国度。

有个休息天,这个小伙子来公司找我说他岳父快去世了,之前我们这蒸米饭他把自己米饭带回去半碗,让家人尝尝我们吃的东西。岳父快去世了,说还想吃一口中国人的大米。本地人也种大米的,他们那儿的米可能是淀粉含量不一样吧,不好吃,都是做饲料用。本地人也只吃进口的大米,只是非常贵,有些人一辈子都没吃过进口大米。

我给厨师说了一下,买了几斤大米给他,他要给我钱,我不要,他让了几让也要给我。小伙子也没说感谢的话,能看出来他感动了,可能是想更好地报答我吧。厨师也说这个小伙子不简单,不像非洲人,有点像我们中国人。

我开车送他回家,七八公里路,小伙子每天步行上下班,不过路边自然风光比较好,不感觉无聊。到他家,看到他岳父躺在地铺上。几个小孩子围着一个铁罐一样的锅,里面是用玉米面和着高粱面做的西玛。

西玛怎么做呢?烧半锅水,水开后,往里面加玉米粉,搅拌,再加,再搅拌,做出来又粘又白的玉米粉面团,吃着是没什么味道,不过特别顶饱,一天一顿饭就行。是南部非洲人喜欢吃的主食,尤其是赞比亚玉米种植比较多,这个更普遍。南部非洲以前都是英国殖民地,说英语,埃塞尔比亚也是通用英语,所以小伙子到埃塞没多少语言障碍。

埃塞人最喜欢吃的主食是用苔麸研磨后做成的一种黑褐色的薄饼,上边带气孔,看着像是牛肚,入口酸酸的。苔麸的产量只有小麦的1/4,特别低,价格就比较贵。他们这个家庭应该不是吃不起苔麸,估计是小伙子想念家乡的食物,也想给小孩子们换一下口感吧。

这个小伙子以前在赞比亚南部生活,估计见过邻国的博兹瓦纳生活的布须曼人吧,就是《上帝也疯狂》中那个非常擅长狩猎的民族。后来我回国内了,听朋友说小伙子有天给他说家里没有粮食了,最近看到老有羚羊在山上走动,想打一些羚羊给家里人吃。

大家都觉得这太儿戏了,他怎么可能打到奔跑如飞的羚羊呢!还以为它就是想请假办别的事情呢。小伙子当天晚上就上山了,打了四只羚羊和一只猴子,太多了,带不下来,就把猴子扔山上了。前边说的那个会开车的当地人,听说小伙子真打到猎物了,连夜带着几个朋友上山把那只死去的猴子捡到,支起火堆吃了顿烤肉。

有天几个本地的猎人,到山上打了一头巨大的山地大羚,200多公斤,像一头驴这么大,还拉到我们这边,想卖给我们。开始不明白他们什么意思,好一会才整明白,原来他们看到小伙子去山上打那种小体型的羚羊了,还以为是为了卖给我们吃野味呢,他们就打了只大羚羊,也想卖给我们。

气得我们队长把那几个猎人赶走了,还交代我朋友以后不能让这个小伙子去打猎了,没粮食哪怕借给他点呢。是啊,国内野生动物保护都深入人心了,都有保护意识。当地人连吃饭都不能保证的情况下,让他们像中国人这样都知道保护野生动物是比较难的,当地也有保护的法令,可是执行不到所有地方。

那个会开车的当地人,他比小伙子年龄大,胆子自然也大,有天他也说自己家里没什么吃的了,一家人都在吃木薯,想让小伙子带着他到山上打一只猴子吃。木薯是个神奇的东西,原产地在南美洲,种在小树林里都能长大,块根巨大,富含淀粉,生长纬度广,缺粮食的地区喜欢种这个。改革开放前中国两广地区种过,好多人都吃过呢,现在只做木薯淀粉用,烧仙草里那个珍珠就是木薯粉做的。

不过木薯有毒素,需要把皮削掉在水里泡一晚上,毒素消除后才能吃。放在锅里煮熟吃,或者磨成桨汁,在盆里沉淀后,把淀粉晒干,再和面烙木薯饼吃。这个东西算是最便宜的食材了,那个会开车的当地人说吃木薯,就是想表达他家里太困难了。

小伙子不敢去了,毕竟这边队长都说他了。我朋友说:你家里没吃的了,我先借给你100块钱,你们买粮食吃,等你发了工资再还给我就是了。那个会开车人本地人笑着说:你借给我钱,不怕我死了吗?

我朋友很奇怪,一个好好的人,怎么能说死就死呢!在国内就是一个老头子借钱也不会说自己死了怎么办。朋友当他是开玩笑呢,对他说没事没事。发了工资那人也没还钱,估计家里孩子多,经济紧张吧。朋友是个小领导,一月一两万,也不在乎这一百块钱,就当是帮助他了。

过了一段时间公司这边的路修完了,要换到两百多公里外的另一个地方修路了,这边的本地工人去那边上班就太远了,他们好多都不愿意去呢,只有本来就算外地人的小伙子跟着去了。小伙子放假了会回家看媳妇,两百公里路有时候回家一趟就得两天才到家,和咱们这儿从新疆到广州打工有一拼了。

有一天小伙子说那个会开车的司机死了,从我朋友借给他一百块钱算起,还不到一年时间呢。后来他在非洲待的久了才知道,当地人人均寿命很短,也就三四十岁,他们说借给我钱你不怕我死了吗?其实是发自内心说的,根本不是开玩笑的。朋友心里挺有触动的,说不出来的感觉。

我没去过当地的农贸市场,朋友在那边待得久,后来路修到海滨的时候,他和那个小伙子到海边的农贸市场采购。烧烤摊上摆放的鱼头、麻虾、螃蟹,都出奇得大。麻虾肉多,价格比较贵,矿泉水瓶子这么大的麻虾,一斤70元人民币左右;螃蟹肉少,当地人都讲究肉多实在,对螃蟹不感冒,盘子这么大的螃蟹不到20元一斤,他们买了两麻袋螃蟹带回基地,厨师加工后大家吃得很过瘾。

在埃塞蔬菜比价少,受阿拉伯和西方影响比较大,当地人也不怎么喜欢吃带叶蔬菜,他们吃块根块茎西红柿这类型的菜,叶菜比较贵,都是国内人过去买些蔬菜种子在院子里种植,当地工人也跟着吃,慢慢也喜欢吃了。

非洲是一个比较原始的大陆,有330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生活着13亿人口。赤道横跨非洲,当地气候比较热,物产比较丰富,以前并不是一个饥饿大陆。只是西方人殖民统治后留下了许多动乱,也没有像中国这样的原住民国家几千年来形成的四通八达的灌溉系统,缺水又是限制农作物的一大原因,近代非洲人口暴涨后,生存压力大,喜欢种植一些木薯、玉米这类型的口感不好但是高产的农作物。就像咱们在富裕之前也以红薯和玉米作为接济口粮的农作物一样,只是富裕后,红薯和玉米成了生活的点缀,主粮成了大米和小麦这样的精粮。感谢祖先,感谢爸爸妈妈那辈人,给了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

请问各位宝妈,奶粉怎么选择呢?

请问各位宝妈,奶粉怎么选择呢?

每个孩子的休质不一样,同一个牌子的奶粉,有的孩子吃就很好,有的孩子吃了容易上火,有的会拉肚子。而且不同的奶粉不同的口味,有的喜欢这种、有的又喜欢那种,所以要根打舌自己的小孩选适合的奶粉。

中考英文中关于牛的谚语

中考英文中关于牛的谚语

1、养牛无巧,圈干食饱。

Cattleraisingisnotcoincidental,andthepenisdryandfulloffood.

2、家牛要过冬,草料必须充。

Cattlehavetobefedforwinter.

3、吃的是草,挤出的是奶。

Grassiseatenandmilkissqueezedout.

4、牛跑一趟,一天白放。

Thecattlerunonceandletgoallday.

5、冬冷皮,春冷骨。

Coldskininwinter,coldboneinspring.

6、要想畜牲钱,要同畜牲眠。

Ifyouwantlivestockmoney,sleepwiththem.

7、不怕千次使,就怕一次累。

Notafraidofathousandtimes,butafraidofatired.

8、牛皮不是吹的,火车不是推的。

Thecowhideisnotblown,thetrainisnotpushed.

9、牛有千斤力,不能一时逼。

Acowhasakiloofstrengthandcan"tbepushedforamoment.

10、耕牛农家宝,定要照顾好。

Cattlefarmtreasuresmustbetakengoodcareof.

11、牛有千斤之力,人有倒牛之方。

Cattlehavethepowerofakilo,andpeoplehavethepowertopourcattle.

12、牛耕田,马吃谷。

Cattleplowthefieldsandhorseseatthegrain.

13、一头牛,半个家。

Acow,halfafamily.

14、家牛要过冬,草料第一宗。

Domesticcattlearegoingtospendthewinter,andthegrassisthefirst.

15、每天三个饱,膘往牛上跑。

Everydaythreefull,fatrunningto

为什么感觉英语有那么多固定搭配?

为什么感觉英语有那么多固定搭配?

汉语学得还不错的老外问,“养牛”为了吃牛肉或喝牛奶;“养病”是为啥呀?想把病养???更厉害早死早超生吗?结果,他的老师也被问懵圈了,就糊弄他说,这是固定搭配![抠鼻]@英语影视配音员孙志立@摩威英语@薛非英语@英语老师David@英语学人@海涛英语@摩威英语@单词速记达人@英语铺子@晓莉英语lily老师@?晓莉英语lily老师

那些过度存钱的人,现在过得怎么样?

那些过度存钱的人,现在过得怎么样?

我爸妈是过度存款的60后,他们现在的生活超过了身边大部分同龄人。

30年前,爸妈和叔婶分家,爸妈分得4000元现金,叔婶分得一处房,从此我爸妈便开始了他们的奋斗之路。

我爸妈带着我们兄妹住在临时搭建的房子里,所以他们的第一个愿望就是攒钱建新房。

那时,我们村以种菜为生,为了多卖钱,我爸妈会去离家60里地的集市卖菜,来回推着平板车步行,经常浑身湿透,饿了就找人家讨个馒头吃,渴了讨点水喝。

我爸抽烟选最便宜的,我妈的标准就是:让我们吃饱穿暖就行,至于喜好不重要,终于在1995年,我爸妈攒够了盖房子的钱。

我爸25岁时,我爷爷偏瘫,生活处于半自理,我爸妈不仅要养育我和哥哥,还要赡养爷爷奶奶。

我和哥哥从小到大从未因为钱犯过愁,我爷爷奶奶也是我们村相对幸福的老人,即便现在还有很多农村老人冬天无法供暖,而我爷爷在25年前就用上了暖气。

我爸妈外出打工后,更是把生活节俭到极致。

租房:我爸妈外出打工20年,没有租过一间带厕所的房间,一开始,租的房子仅仅100元/月。

后来我爸妈两个人一个月能赚1万多,他们租了一间月租300元的房子,依旧不足10平方,能放两张床,一个小桌子及简单的餐具。

我曾经埋怨爸妈太抠门,为什么不租一间大房子?

我妈说:“穷人过日子就是一点一点攒出来的,我们省着花,你们将来的日子就能好过一点。”那时的我并不能体会爸妈的良苦用心。

衣服:我必须要吐槽一下我爸的一段短袖衬衫。

这件衬衫本是别人穿过的衣服,送给我爸的当工作服,晚上洗一下,第二天接着穿,我爸整整穿了这件衬衫15年,直到一次意外刮破了,我爸才让它下岗。

20年前,爸妈舍得花300元给我买件羽绒服,但他们自己却很少买新衣服。

在我们家过年,我和哥哥的新衣服是两年一买(买的大号,第二年穿正合适),我爸妈过年几乎没有买过新衣服。

爸妈过度存钱带给我们什么?

我爸抽烟比较厉害(工作需要经常熬夜),这也是他除吃饭外的最大开销,但一般都会选劣质烟。

我妈则除了必要的生活开销,没有其他额外支出。

我爸妈租的所有房子没有置办过任何家具,就连冰箱、洗衣机都是在我的多次督促下才买的。

这样节俭的生活,我爸妈并没有感到不适,反而乐在其中。

2010年爸妈给我哥在某二线城市买房子,付了30万的首付,我们家成为亲朋好友中第一个在外买房子的。

后来,我哥创业,我爸妈又拿出来30万资金帮助他,这也让我哥比同龄人多了更多的机会。

最终经过不懈努力,我哥创业成功,靠自己的能力买了两套新房和车,而且早已经把父母的创业资金还给他们。

我结婚的时候,婆家给的彩礼,爸妈凑够20万作为陪嫁,婚礼的所有准备都由爸妈一手操办,尽量不给我留下遗憾。

如果没有爸妈当初的过度存钱,我哥哥就不会有第一笔创业资金,他的创业路就不会如此顺利;

如果没有爸妈当初的过度存钱,我可能在婆家不会有足够的底气。

过度存钱的爸妈,现在过得怎么样?

爸妈带着他们所有的存款,回到了农村老家养老,他们依旧节俭却很快乐。

我们家的房子还是原来的老房子,就连沙发也是20多年前的沙发。

我妈刚回家的时候,家里没有冰箱,她把亲戚送的海鲜之类的放在了邻居家(后来被邻居吃了。)

我哥给爸妈置办了热水器、电视、空调,我送给爸妈一台冰箱。

值得一提的是爸妈的衣橱,还是我妈结婚时的嫁妆,看样子我爸妈并不打算换掉它。

我爸抽的烟变成了中档烟,但依然不爱买衣服;我妈虽然比之前爱买衣服,但依然理性,至于吃的还是粗茶淡饭。

我爸妈觉得他们现在生活的已经非常幸福。

一屋两人,三餐四季,身体健康,儿女孝顺,内孙外孙都有,有存款无负债,可以按照自己喜欢的方式过完余生,这应该就是很多人想要的生活。

对于我们一家来说:

正是我爸妈的过度存钱,让我和哥哥有资格选择自己喜欢的人和工作。

是我爸妈的过度存钱,减轻了我和哥哥的压力,让我们把更多的精力放在自己的小家上。

对于农村出身的我们来说,这样的生活已经是我们能力范围内最好的安排。

图片来源网络侵权必删。

好了,文章到此结束,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本站所发布的文字与图片素材为非商业目的改编或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权或涉及违法,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