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州养牛工厂?锦州养牛一年能赚多少钱养牛能挣钱吗

锦州养牛工厂?锦州养牛一年能赚多少钱养牛能挣钱吗

大家好,锦州养牛工厂相信很多的网友都不是很明白,包括锦州养牛一年能赚多少钱养牛能挣钱吗也是一样,不过没有关系,接下来就来为大家分享关于锦州养牛工厂和锦州养牛一年能赚多少钱养牛能挣钱吗的一些知识点,大家可以关注收藏,免得下次来找不到哦,下面我们开始吧!

凌源县的地理条件

凌源县的地理条件

凌源有耕地76万亩,坡地约占总耕地面积70%。由于植被遭到破坏,生态失去平衡,水土流失严重,加上六灾俱全,产量低而不稳。建国以来出现三次周期性的起伏,基本每隔10年左右为一个周期,总的发展趋势是上升。在一个周期内,由低产上升为高产,然后又下降为低产。

为了改变这种状况,一直坚持农田基本建设,逐步改变农业生产条件。截至1985年底,农田建设总用工2643万个工日,动土石1.1亿立方米,修水平梯田25.2万亩。同时,采用新的农业技术,增施化学肥料,改良种子。

在推广当地优良品种基础上,1969年开始自繁杂交玉米种,有6428、旅北等。玉米播种面积逐年扩大,1979年最多达41万亩,平均亩产394公斤。玉米面积占当年粮豆播种面积的51.8%,产量则占当年粮豆总产量的68.2%。高粱品种已由晋杂一号、6A×晋幅1号代替了晋杂5号,谷子种植面积已趋向合理。

1975年引进冬麦,一茬变两茬。平均每年种冬麦13700亩,亩产109.85公斤,最多年份种4.9万亩,最高亩产400公斤。1981年以后引种“铁春一号”成功,1985年种春麦9.444万亩,平均亩产260.5公斤。全县宜林地250万亩,到1985年底,有林面积达150万亩,森林覆盖率达29.7%。木材总蓄积为136万立方米。在现有林中,人工林122.6万亩,天然林27.4万亩。其中,国有林26.3万亩,国合林21.1万亩,集体林102.6万亩,防护林80万亩,薪炭林22万亩,经济林41万亩,“四旁”植树425.9万株。1982年,国家将凌源列入“三北”防护林建设重点县。

从1955年开始,在全县范围内培育果树,至1978年,建成果园1200个,有果树263万株,年产水果830万公斤(其中,苹果174万株,年产455万公斤)。到1985年,实有果树278万株,总产量1250万公斤。凌源苹果以酸甜适度,色泽鲜艳,耐贮藏而著称,1973年打入香港市场,一直为出口水果的热门货。凌源“十年九旱”,水利在农、林、牧业和果树生产中,占有特殊重要地位。1955年以后开始兴修水利,至1985年,累计国家补助投资5121.51万元,地方筹资350万元,群众自筹资金3500万元,修建中小型水库30座,灌地300亩以上的水渠27条,提水站38座,总装机1160马力,配套机电井3340眼。有效灌溉面积25.86万亩,占总耕地面积的33%。1984年,由于地下水位下降,河水断流,在抗旱中,水库、水渠、提水站仅灌溉耕地6600亩,机电井灌溉14.49万亩。

全县原有水土流失面积379万亩。由于采取山、水、林、田、路综合治理,至1985年统计,控制水土流失面积已达230万亩。以养猪最为普遍,1985年,全县养猪331835头,出栏130615头,出栏率提高到39.4%。每头商品猪重量由集体饲养时平均60公斤增加到90公斤。从1952年开始引进良种猪,到1984年,先后引入巴克夏、新金、内江、长白、苏白、克米、杜洛克等良种,利用了人工授精与本配相结合的改良方法,使生猪品种趋向改良化。

养牛由单纯役用转为役、肉、奶兼用,1985年牛存栏43735头,是1949年的4.8倍。从1974年开始,利用冷冻精粒,采用人工授精方法进行黄牛改良,现在改良牛占60%。

1985年底,养羊数发展到126725只,出栏率占10.2%。1985年,养鸡存栏569785只,家兔存栏41万只。铁路

县境内有锦州至承德、魏杖子至塔山两条铁路,绕经东北、西、南16个乡镇,设有车站(点)18个,全长141.5公里。东通朝阳、锦州,西达承德、北京。

公路

现有国家干线2条,全长117.8公里;有县级公路7条,共长2142公里;有乡级公路9条,共长213公里。大小桥梁84座,全长3545米,涵洞854道,铺黑色路面106公里。全县公路纵横交错,客运班车从南到北,由东到西循环对开运行。县城与乡镇间,各乡镇之间,部分乡镇与邻县乡镇之间公路四通八达,晴雨通车。1985年,全县共有客运车辆204台,有货运车辆1176台,其他机动车辆1848台。建国后35年来,基本建设总投资12815万元,年平均366.14万元。在总投资额中,用于工业5445万元,占42.5%;交通邮电761万元,占59%;农林水利2687万元,占20.97%;商业、粮食、外贸1849万元,占14.43%;文教、卫生、科研1144万元,占8.9%;城市建设284万元,占2.2%;其他645万元,占5.1%。这些投资为本县经济打下了坚实基础。

1985年基本建设投资474万元,用于工业173万元,交通邮电15万元,农林水利41万元,商粮财贸18万元,文教卫生138万元,其他89万元。县城经过多次整修扩建,由原来3平方公里,扩大到8平方公里。东区有凌源钢铁厂、汽车铸造厂。北区有汽车总装厂、轧钢厂、钢管厂。西区有化肥厂、橡胶厂、造纸厂。南区有汽车发动机厂、农具修造厂、棉纺厂。镇内有汽车前桥厂、工具厂、针织厂等。城内人口由建国初期1.5万人,增加12万人。到1985年,住宅面积由建国初期的78580平方米增加到295077平方米。

城市主要街道铺上黑路面,至1985年修成暗渠23条,总长14136米;管涵13条,总长5739米;明沟8条,总长3180米。1980—1981年,修筑环城防洪堤3095米,堤顶作环城公路,并造出公园用地108亩。1979年,开始兴建城镇居民用水工程,打大井两眼,日产水能力5000吨。铺设供水管道70030米,形成3.5平方公里供水管网,现有25%居民用上自来水,街道清洁绿化也有很大改进,东西大街被朝阳市人民政府命名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先进街”。解放后,开始组建凌源贸易公司,后来由一个国营贸易公司划分成百货公司、土产公司、粮食公司。同时创办供销合作社商业,1956年有600多家私营商业和十几家工业实行公私合营。商业网点由少到多,至1985年已达4170个,从业人员12857人,其中,国营和供销商业人员8653人。社会商品零售总额,1949年400万元,1985年达到18879万元。1985年末个体商业达到2658户,从业人员3543人,商品零售额1365万元,占社会商品零售总额的7.6%。

1957年至1976年,商品零售额平均每年增长123万元。1979年至1985年,商品零售额平均每年增长近1000万元。1985年底,金融系统共有职工629人,城镇设两个办事处、10个储蓄所,农村设18个营业所、27个信用社。全县现金收入22971万元,货币投放18.6万元,现金支出24836万元,城乡储蓄金额7093万元,存款余额14196万元。贷款金额,工商银行贷款17929万元,农业银行贷款8512万元,农村信用社贷款2630元。

中国建设银行凌源县支行一直围绕基本建设投资开展业务,共经办固定资产投资19310万元,其中,工业11751万元(包括部、省、市营企业基本建设投资和县内基本建设投资)。1949~1978年间,基本建设投资总额19480万元。

1982年恢复了保险事业,凌源县保险公司从1983年至1985年,计投保114900万元,保险费收入386.8万元。赔案747件,理赔金额达215.6万元。

西瓜可以和白薯重茬连种吗

西瓜可以和白薯重茬连种吗

这件事情说起来,可以算是历史及文学中一个大笑话。前边所谈之谷,这个谷字在文字中已用了四千年,且已普遍全国,可是绝对没有作小米讲的地方,然而全国都算小米叫做谷。这里所要谈的高粱,全国人民都吃他,且已吃了三四千年,尤其是华北的居民,更离不开他。全国中这样一种重要的民食,可是古来书籍中关于农业及民食的名词,哪一个字指的是他,到现在还没有定论,这岂不是一件大笑话呢?这在不尚考据的民族,还算不了什么,吾国的学者向以考据为重,竟会有此现象,此无他,乃是重文学轻实业的毛病。不要以为此事不关紧要,吾国这些年来诸事落后,其弊病全在这些地方。

程瑶田《九谷考》,以为高粱即是古之稷。王念孙的《广雅疏证》,亦曰今之高粱,古之稷也。秦汉以来,误以粱为稷,而高粱遂名木稷。朱骏声说,木稷今之高粱,三代时其种未必人中国,亦谓之蜀黍,又曰蜀秫,其实与粱秫黍稷,均无涉也云云。按王念孙为经学大家,程瑶田对于《九谷》尤下过一番苦工夫,所说当然有些道理;朱骏声为《说文》大家,尤其是讲转注、假借的专家,乃是不能否认的,但是对于谷类的考据,可以说是毫无研究:以后来之名词,骤与经书中的古名词相比拟,未免不伦,他干脆说代未必有高粱。此语更离奇,大概他以为蜀黍乃蜀中之黍。其实汉唐以后的文字中,用此蜀字,多当大字解。蜀黍者大黍也,非四川之黍也。这就仿佛说,金陵叫做南京,并非石头城一样:按他叫做南京是不错的,但他是否即石头城,却与叫做南京毫无关系。据我研究,以稷为高粱,很有道理,尤其与《诗经》“彼黍离离,彼稷之苗”之诗义相合,诗义是神经不常,故误认黍为稷,此稷当然不应是糜子。因糜与黍是一种,虽老农亦难分辨,则错认者不得谓之神经不常,而与黍样子不同的谷类,如稻麦菽蓏麻等等都有专名,则稷与这几种无干,而又万不能是糜,则只好是高粱了。且《诗经》此章黍字下之注,完全是高梁的情形,或者应该在稷字下,误书于黍字下,也未可知。此不过随便谈谈,并不以为确是如此。然黍字在经书中,是极常见、极普通的字,何以有此误注呢?以上种种的情形,前边已经谈过,此不过补充着又说了一些。

元朝王桢所著的《农书》米中云,蜀黍一名高粱,一名木稷,一名狄粱。按元朝人著书,多偏重北方的情形,可是这些名词,除高粱二字外,北方都不风行。蜀黍二字,尚有时单独用之,如高粱秸,通称秫秸。高粱米,通称秫米。高粱粒之蒂,乃曰高粱帽,但多数人称他为蜀秫帽。按此虽写为秫字,大致是由蜀黍两字而来,因黍字太普通,都知他不是高粱,故不愿写耳;然或者应写作秫,亦未可知。

_____________________

*王桢《农书》二十二卷。其中《农桑通诀》六卷,《谷谱》四卷,《农器图谱》十二卷。言农事极详,且有本有据,切合实用。另有《农书》,为宋人著,农事、养牛、养蚕共三卷,也本实切实。——编注

《尔雅·释草》,众秫,疏曰:“众一名秫,谓黏粟也……北人用之酿酒,其茎秆似禾而粗大者是也。”《本草》也说秫,北人呼为黄糯,亦曰黄米。两书都以为可以酿酒,《本草》则直以为是黍。按黍固然是黏的,且可以酿酒,但高粱中也有黏的一种,也可以酿酒,则也不能说秫一定就是黄米。且《释草》注,茎秆似禾而粗大一语,固然不能一定说是高梁,但万不是黍,因为黍绝对不会粗大于禾也;此语惟高梁足以当之。又有人说,凡谷类之黏者,皆名曰秫,然则又何必说他比禾粗而大呢?这当然是有所指,足见古人的解释也未能一致。

高梁乃谷类中最高最粗者,高者丈余,粗可径寸余。苗出后最喜耪,耪的回数越多,则粒实越坚硬而好吃。且耪的回数越多,则包粒之蒂,包的越紧,粒不能自己坠落。耪的回数越少,则蒂越松。农人云,一年不耪,次年之粒实,便有自落者;三年不耪,则粒实完全自落,无一存者。自落之粒,次年自生者,名曰稆生。自古时到现在,都是如此说法。还有一层,耪固然重要,但雨后一伸水根,便不能再耪。因为高粱扎根太远,大致土上一尺余高之节,还可由节处出根,深入地下;此根周围半径,可以到六七寸,乃至一尺余,此时再耪,便要伤根,便吃大亏了。

高粱最怕重茬,此田今年种了高梁,明年还种高粱,便名曰重茬。又曰犯重茬,亦曰忌重茬。也应该谈一谈所谓忌重茬者,当然是田中所有该植物应用的材料今年都被吸收去了,明年再种这种,田中的材料当然不够用,则该植物营养不足一定长不好,这也是毫无疑义的。不过有的加用肥料,便可再长,有的虽加肥料,亦不会长好,大致可分三种,略举如下:

一是绝对忌重茬的,如西瓜今年种了之后,十年之内,便不许再种。若第二年便种,连瓜蔓都长不好;六七年后再种,亦可长瓜,但不熟就自落了(其余详后西瓜条下)。

二是不怕重茬的,如棉花、白薯等,农人说越连种越好,就是稍稍用点肥料,也所费不多,不加亦可。再如麦子,倘一年种一次,其中不种别的,则连肥料都不必用。又如稻子,每年可种两三次;固然需用肥料,但其他的谷类虽有肥料亦不能如此种法。

三是中性者,误种犯了重茬,虽不至全无收获,但也一定歉收,如高粱、谷子等,都是这种。高梁则多生黑丹,北平曰乌丹,即是穗不结实而变成内黑外白小槌状之菌*,收获当然减少矣。这种菌颇可食,嫩时生吃颇甜,儿时最喜食之,稍老便可炒食。不过北方有一种不成文的习惯法,就是此菌乃是公共之物,无论谁家田中有此,则大家都可采摘。采此名曰打黑丹,都在含苞时摘之,该苞是菌是穗,农人都分的很清。不过当然也有误摘之时。按大众来采,田地已经受伤,若再误摘实穗,则更不幸中之不幸矣,然不能禁止,习惯然也。有时因重茬生菌,也有时因雨水空气关系而生菌,所以有时一洼地之高粱,都有菌者,则其过当然不在重茬了。种高粱还有一种庄稼没有的情形(北方管所有谷类之禾苗,都叫做庄稼),就是高粱既秀,谷粒已红之时,有擘**叶子的规矩,此亦如同黑丹,须任人来擘,不分尔我。据老农云,叶太多不通空气,倒是应该擘去几叶,以便通风,不过应该擘中腰之叶,上边近穗之四五叶则不许擘,因为擘去则粒实便灌不好。可是擘叶之人,多不甚注意,随便擘去,本株便要吃亏。每年在乡间,这是一种极大的事情,地主乐意晚擘,以免受伤;所有农人之无高梁者,则乐意早擘,因为叶太老,牲畜不吃,便成无用之物。每年各村庄都有禁擘及开禁的日期,这个名词就叫禁叶子,开叶子,倘有不遵擅擘者,则可由会中抓来惩罚,可也往往因此闹出斗殴或人命来。以上这些情形,只吾乡方圆几百里地有之,大致是柴草缺乏之处始有此,若山海关左右以及东北,所有高粱叶都是在田中烧去,因其无用也,则万不会有这样的情形了。此事也是研究农业者应该知道的,高梁叶若嫩时擘下晾干,乃是牲畜极好的饲料,牛羊等反嚼之兽,尤为欢迎。牛最爱吃的当然是豆饼,吾乡一带叫做麻趁,乡间有一句极流行的解后语曰:

__________________

*因大多寄生在禾本科植物穗部而通称黑穗菌。菌种含多种氨基酸。如菰黑粉菌刺激菰茎,形成肥嫩茭白可入菜。——编注

**擘,用于以手裂物时读pì;读pǐ则写作“擗”或“劈”。同时,以手分物之擘又读bò读bǎi,可能由于历史和地域关系以及汉字假借或通用的原因,“擘叶子”在华北方言土语中还有辟(pǐ,bì)、捭(pì,bǎi)、搿(bǎi,běi)等种种不同字符和读音。综见《现代汉语词典》、《辞海》、《辞源》等常见工具书。——编注

隔着麻趁偷叶子吃——混牛

意思是牛固然爱吃叶子,但麻趁更好吃,然此足可形容牛之爱吃叶子了。请想,不必远说,就吾乡几百里地之内,若擘叶子,则可以出产多少饲料;倘若不擘,则所有叶子,可以算是一点用也没有,因为叶干又薄,一着着火立刻就燃完,是想做燃料亦无用也,所以说研究农业者应该知道。

高粱秸秆,用项极多,可以算是工艺品,其穗不轧而摔,把粒实摔掉,原穗无伤,用以捆为笤帚、炊帚等物,乡间极为普通。北平炊帚则用马兰根捆之。秆之尖上一节,名曰莛秆,或曰箭秆,用以做各种盒匣,又结实又美观,北平花儿市卖花所用之匣子,尽是此物所制。秸秆细者则用以扎顶隔。北方屋室多用纸糊,顶上承尘,则用秫秸扎成糊以纸,亦可用几十年。粗者用项更多,最普通是打箔,这种箔在农场中是离不开的,遮阳,避雨,架在板凳上晾物尤佳,因下边可通风也。悬于檐下窗前,亦可遮阳避雨。最简单者为夹篱笆,虽然简单,而几几乎家家用之。劈刮成篦,用项更大,华北蒸馒头盖锅之排子,都是用此扎干草而成。用以织席者也很多,虽不及苇席好,但另有他的用途。总之高粱秸秆(又名秫秸)做工艺品的地方极多,最末才当做燃料,然也是民间离不开的。

全中国种高梁最多的地方,大概以山海关内外及东北各省为第一。因为这些地方,都宜于高粱,农家有一句谚语曰,“经旱经涝不怕冻”或“担旱担涝不怕冷”。因为高粱扎到地下很深,偶旱一个时期,于他没什么大损失,自然太久了是不成的,所以说经旱。高梁秆之皮有竹性,玻璃料很多,秸秆长成之后,或秀穗结实之后,有一尺明水,浸十天半月,还不至受大伤,若几寸水泡几天,那是毫无关系的,其他谷类均无此能力。华北的气候,往往骤冷,尤其是近山一带,还不到冷时,忽然来一次西北风,这个名词叫做山风,便将谷类冻伤,惟高粱则不十分怕。而且这种风过去之后,还要回暖,有的谷类不能接续生长及灌足粒实,惟玉米太弱,不能再长,而高粱则虽把叶冻伤,而粒实仍可灌足,所以说不怕冻。有这三种长处,所以东北一带最爱种,年产也非常之多。在前清时代,每遇河北、河南、山东等省荒年,则全靠东北高粱为生活。最初稍带着种些黄豆,因黄豆可销国外,后便逐渐发达。到日本占据东北后,因黄豆可换外汇,遂极力提倡,于是高粱便减少了许多。此以往之情形也。

因为全国人吃高粱,已有四千年之历史,种的区域也极广,由土脉气候的关系,变化极大,所以种类极多,于是粒实的吃法,秸秆的用法,也就有了分别,兹大略谈谈如下。

长莛穗这种尖上长穗之一节极长,最长者可到三尺,为工艺品之最贵重者;粒实亦好吃,秸秆亦长。

白高粱这种米最好吃,秸秆每节长约一尺四五寸,亦占工艺品中最要地位。因节长节处不易折,故各种工艺皆乐用之,如砌排子则非此不可。

棒槌穗这种粒实较细,穗如棒槌形,所有穗之码,互抱的相当紧,用做笤帚、炊帚,非此不可。因有这种需要,所以多乐种之。

披头驴儿这种穗之各码,都往外披散下垂故名。农夫云,这种秸秆虽无特别用处,但粒实好吃。

锦州白这种是由锦州传到各处。米好吃,秸秆亦条直,用项极大,六七十年以来,各处多乐种之。如果粒实灌的足,则碾出米来,几乎等于台湾之在来米,形式、颜色、口味,都差不了多少。说见后。

锦州红情形与锦州白差不了许多,粒实稍坚硬,口味不及锦州白,据云产量较多,所以人多乐种。

疙疸穗身量较短,肥料较少之地乐种之。且种可少密,亦不少见粮实。

竹叶青粒实发白,身量亦短小,然有一种较大。亦名曰竹竿青。

叶儿七此乃晚高粱之一种,收了麦子然后才种,生七个叶便秀穗,熟的最快。麦收后倘落雨稍晚,则多种此,因他种需时较长,恐怕天寒较早则粒实灌不足,不但歉收且亦不好吃。此则需时较短,不易受凉。然如雨水调和,则都不种此,因为身短穗小,得粮实总比他种较少也。

黑老婆翻白眼这种粒实是白色,而蒂帽是黑色故名。据云米很坚硬可口。

矮脚高粱不知其真正名词,听到农人这样叫法。这种从前在乡间未见过,民国后始见到,不知是中国研究改良之种,或系由国外传来。台湾亦有之。身矮而穗大,确是极好之种,口味如何,尚未知清。

高粱,小米,在玉米未兴开之时,乃是华北的两种基本食品,几几乎是一日不能缺。玉米畅行以后,小米吃的较少多了,可是高粱则少不了多少。大众的理想,说玉米性宽肠,吃了不经时候,不久就可饿,高粱则否。再者大众以为他颜色红,就以为他能养血,妇人女子尤其爱吃。例如有玉米面窝窝头、高粱面饼两种,则男子一定吃窝窝头,女子一定吃高粱面饼。华北多是如此,或者有生理的关系。吃法也分四种。

米好的白高粱,碾米的技术再好,则米之口味、颜色,几与大米相似,蒸干饭、焖干饭、煮稀饭均可。出产多而好的,要数锦州白高粱为最,惜乎本地碾米的技术不佳,所以口味稍差。余家有一种栈,名曰大和恒,永往各省贩运粮实售卖。民国初年北五省大旱灾,大和恒经理韩君因往奉天去运赈粮,与张作霖之粮业生意同事交往很多,乃把北平碾高粱米之法教给他们。其实也没有什么特别之法,只是碾成米后,再加麦麸合碾之,米经麸子磨擦,于是又光又亮。该机构碾了数袋,送给张作霖,张一吃极为赞美,遂命碾了许多,各处送礼,北平都有得者,自此阔人才注意。“九一八”日本占据东北后,特用机器碾制,也非常美观,特名曰文化米,遂大风行,然口味则不及石碾所碾者,或因机器旋转太快,发生热力,米因热力太强,味道有了变化。按西洋兴出来的机器面粉,就远不及从前石磨所磨者,因机器发热,以致麦子本身之香,损失太多也。高粱米,通呼为秫米,华北乡间贫乏人家有婚丧事恒用此蒸干饭待客,然小户人家平常则吃不起,惟稍富之家才能吃此干饭,稍贫之家则用以煮稀饭。即北平所谓粥,加上一些黄豆、绿豆、豇豆等,味亦颇美,若再加大麦米,更加红糖,那就是阔人的食品了。北平街头有卖此者,叫卖日大麦粥,其实其中是高粱米多、大麦米少,因大麦米较贵,故特标明之。然有时高粱贵,则用此白米。

*[米+查]亦曰*[米+查]子。用以蒸窝窝头、贴饼子都可。这确是贫寒人家的食品,稍富之家食时甚少。然五百人家中,恒食此者也有二百多家,富家则用此熬粥喂猪。不过其中要分两种,一是高粱*[米+查],乃是用高粱直接磨成*[米+查]者,这种是富家喂猪所用,贫寒之家亦用以熬粥人食。二是秫米*[米+查],把高粱先碾成米,再碾成*[米+查],口味就好多了。熬成粥后,加糖食之,也可以算是解馋之品。

糁*[米+查]之小者曰糁。这种可以说是专为熬粥吃的,亦只贫寒家食此,然用以熬河南山东等处之迷糊、糊涂等食品,亦颇可口。这种*[米+查]子、糁子,固然不能说是高尚食品,但烹调的果能精致,亦极好吃。不过因为他出产多,价值便宜,于是阔人就不屑吃他了,这也是研究民食者所应知道的。

面亦名秫面。这种确是吃法极多,包饺子、擀面、轧和乐、发面馒头、烙饼等等,总之凡白面所能制者,用他都能制。不过如和乐、面条等,则须加入些榆皮面,否则他黏性小,容易断烂,不但不好吃,且消化于水中者太多也。榆皮面一物,也值得谈一谈。北方刨榆树,其根最重要,把根取出剥下皮晾干洗净,碾成面,黏性极大;如无根皮,则树身之皮亦可,但须把外层之粗皮尽行刮去,只留里层之红膘碾面方可,而其黏性则仍不及根皮之面。此物乡间多有之,亦有售此之小商,故北方榆树根,最为贫家重视。所以被重视者,因为乡间贫苦人家,解馋之品只有饺子、面条两三种,白面、绿豆面都可以包饺子擀面,但太贵;次者为荞麦面,但此物不恒有;其他如玉米、小米等面则不能用;可以做此两种食物,而价钱又便宜者只有高粱面,但无榆皮面则不能做,于是饺子面条便很难得吃一顿了,所以大家特别重视。此外有些种白面不能制者,他亦能制,如滩炉糕、泼茶汤、熬迷糊、糊涂等物便是。炉糕虽系发面,但白面制者稍凉则坚韧咬不断了。因为白面黏性太张,倘用以泼茶汤,则等于糨糊,糊嘴不能吃了。

粉亦曰粉子,又名团粉,也写粉团。粉者乃面质去纤维,纯净淀粉也。此字来源很远。《篇海》云,粉,米粉也。《释名》曰,分也,研米使分散也。不过这还是面的性质,未成淀粉耳。后来就有了分别,大致是平常就叫做面,去纤维者就叫做粉。例如绿豆磨成面,便叫做绿豆面;滤去纤维渣滓者便叫绿豆粉,绝对没有人管他叫做绿豆面。造粉之发明,不知起自何时,然字书中有粕字,即是制此之器,《集韵》云,*[米+刍]音*[艹+刍],取滤粉也,当然是制此所用,若只是说面,则无需滤矣。此*[米+刍]字似与制酒之*[米+刍]同一作用。古人制粉,虽有此字,但其制法,则不十分明了;后来的制法,是把绿豆破开,入冷水浸透,连水磨极细,过布袋滤净渣滓纤维,稍加酸粉,使之微酸沉淀,挤干便成。吾国用此极多,烹饪尤离不开他,制成粉丝粉坨,可以制造出许多种果品来。最好的是用绿豆制成的游丝粉(即极细之粉丝),便非真绿豆粉不能制,次者即为高梁所制,再次者为玉米,再次者为白薯,近年来则用土豆。绿豆价值向来较高,故完全用绿豆制者绝少,大多数都搀杂高粱,所以高粱电算是制粉的原料。

烧酒吾国酒的种类,自然也很多,但大致可以分为两种。一是浊酒,即糯米、黍米等所制者。说到这个浊字,喜好绍兴酒的人,或者不爱听,但此非贬词,他有颜色且有沉淀,唐诗中“浊酒近*[艹+刍]谋共醉”,及“浊醪谁造汝”等等,都是指此。一是清酒——即高粱所制。浊酒的制法是酿或滤,清酒的制法是烧或蒸。饮酒的意义,虽然相同,但亦稍稍有点分别,即是饮烧酒偏于御寒的时候多,因此一饮入腹,顿时即觉发热,黄酒则缓的多。所以烧酒又名曰烧刀子,喝到喉中,有时其似刀削,故有此名;亦曰白干,乃形容其清冽之意。若歉之年,粮实出产少,人民自然穷,产粮少则高粱贵,人穷则饮酒者少,所以酒出产的就少。若丰年则烧酒之处多的多。烧酒之工厂,名曰烧锅,华北何处有烧锅,便是大镇市,据云丰年所产之高梁,有十分之一用以烧了酒,此数真不算少。烧酒最出名者为山西。河北省所产,也有几处很好,北平所销之酒,分东南两路,东路即通州,南路即容城县等处,各有好处。从前定州所产者,名曰中山酒,也很出名,后来衰微了。

醋世界上的醋,多是由水果酿造,惟吾中国则多用谷类。亦分两种,一是用大米所制,特名曰米醋;一是用高梁所制,乃最普通的一种。西洋之醋,只是以酸为重;吾国之醋,则酸之外,须有香味,米醋自是优于高粱醋。但产米之区,容易得到米醋,无米之处,见到米醋之人就很少,何能得吃呢?且米之价远高于高粱,于是全国吃高梁醋者,占大多数,所以每年消耗于造醋之高粱,亦不算少数。

总之高粱一物,因历史已久,且秸秆高,粒实大,所以用项极大,出产的东西极多。由粒实所造出之食品,大约总有百余种,用秸秆制成之物,也有几十种,最末用以做燃料,然也是家家不可缺少的东西。所以无论贫富都要种些高粱,为华北极重要的谷类,这也是研究民食者必要知道的。

锦州养牛一年能赚多少钱养牛能挣钱吗

锦州养牛一年能赚多少钱养牛能挣钱吗

现在养牛每头牛一天投入大约在5-7元钱山东富康牧业集团总经理高级畜牧兽医师:赵希瑞座谈中央7套农村致富经栏目,就养牛发表了建议。农村剩余劳动力可以就当地的资源在家饲养20-50头肉牛其经济效益还是蛮高的。平均养殖一头牛可以创造2000-3000元的利润,也就是说50头牛就可以达到10万元的收入。赵总讲:我们富康养牛场风风雨雨走过来现在国家的政策好了,肉牛的市场稳定了老百姓的生活水平提高了我们养殖的肉牛也走向了广大人民的餐桌了。今年养牛前景如何未来几年养牛养羊效益如何我国是养牛养羊大国,牛羊及产品的数量居世界首位。近年来,随着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西部大开发步伐的加快,人们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意识不断加强。为了实现生态环境的改善和畜牧业的持续发展,各养殖地区政府制定了封山禁牧,退耕还林、还草及实行舍饲的畜牧政策,舍饲畜牧成为畜牧业的发展方向。山东富康畜牧养殖总场大型牛羊养殖销售基地:养牛,养羊,品种有:鲁西黄牛、西门塔尔牛、夏洛莱牛、利木赞牛、海福特、肉牛犊、育肥牛犊及小尾寒羊、波尔山羊等。货源充足,品种优良,全国第一。

关于锦州养牛工厂和锦州养牛一年能赚多少钱养牛能挣钱吗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本站所发布的文字与图片素材为非商业目的改编或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权或涉及违法,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