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盛牧业养牛是真的?技术要求高吗风险怎么样

首盛牧业养牛是真的?技术要求高吗风险怎么样

大家好,首盛牧业养牛是真的相信很多的网友都不是很明白,包括我想养牛,技术要求高吗风险怎么样也是一样,不过没有关系,接下来就来为大家分享关于首盛牧业养牛是真的和我想养牛,技术要求高吗风险怎么样的一些知识点,大家可以关注收藏,免得下次来找不到哦,下面我们开始吧!

怎样养奶牛

怎样养奶牛

(1)饲喂次数

乳牛的饲喂次数,我国各地比较一致,采用3次饲喂、3次挤奶。也有人建议3000~4000千克的奶牛可实行2次饲喂、2次挤奶的制度,因为2种制度的平均产奶量没有显著差异。但对于超过5000千克的奶牛,应采取3次饲喂、3次挤奶的制度,否则产奶量平均下降16%~30%。每次间隔的时间大致相等。但是如果遇到高产乳牛、泌乳盛期或夏天等情况,要适当延长饲喂时间和增加饲喂次数,以保证采食到足够的营养物质。试验表明,粗饲料日喂3次或自由采食,精料少喂或多次饲喂,可降低奶牛酮血症、乳房炎、产后瘫痪等发病率。

(2)饲喂方式

饲喂要定量定时,先粗后精,少喂勤添、以便使乳牛形成一个良好的条件反射。条件反射形成后不要轻易变动,否则将影响消化,降低饲料的利用效果,饮水多在饲喂后进行。

(3)饲料要相对稳定

选用的饲料要保持相对稳定。冬季和夏季日粮变化不宜过于悬殊,青粗饲料要做到:青中有干,干中有青,青干搭配,饮水充足。

(4)粥料

粥料饲喂乳牛,对提高产奶量十分明显,具体做法是:在供乳牛的精饲料中,抽出一些玉米面、胡萝卜、麸皮、豆皮、豆腐渣等,夏天按精料总量的1/4,冬天按1/3的数量,加热做成粥料,在每次饲喂时、单喂或拌草喂,对高产乳牛增强食欲与产奶量,有良好效果。

(5)产犊季节及外界温度

在我国目前条件下,母牛最适宜的产犊季节在冬、春季。夏季饲料条件虽好,但气温太高,高温对乳牛生产能力的不利影响,会超过饲料条件好对乳牛生产能力的有利作用,即可以这样认为:夏季对乳牛生产能力的影响既有利也有弊,弊大于利,并且对高产牛的影响比低产牛大。据研究,荷斯坦乳牛的适温范围是0~20℃,生产环境上限是27℃,下限是-13℃。若超出适温范围对荷斯坦牛开始有不利影响,若超出生产环境界线,会导致产奶量明显下降,甚至危及健康。夏季气温超过27℃的情况是常见的,冬季在北方低于-13℃的情况也不鲜见,但牛舍只要门窗关闭好,无贼风,加之牛只本身的散热,牛舍内温度一般也不会低于-13℃。因此,夏季的产奶量往往低于其他季节。试验表明温湿指数(THI)超过70时,对奶牛的产奶量开始产生影响。夏季所产牛乳的乳脂率、乳蛋白率亦下降。高湿会加重高温的危害。因此,牛场周边可设置场界林带,种植乔木和灌木的混合林带(如属于乔木的各种杨树、旱柳、榆树等,灌木有河柳、紫穗槐等),该林带应加宽(宽10米以上,至少种树5行);夏季防止阳光直射,在运动场搭简易凉棚;牛舍设地脚窗(形成穿堂风和扫地风)、屋顶设天窗、通风管;采用纵向水平强力吹风,同时适当喷洒效果更好。乳牛场可采取每年的10、11月份2个月停止配种的做法,以避开7、8月份产犊。

(6)刷拭与护蹄

经常性地、认真地刷拭牛体,可促进皮肤呼吸,促进血液循环、保持牛体清洁,防止体表寄生虫的滋生,有利于牛的健康和产奶量的提高。乳牛场还要坚持定期修蹄,保持正常蹄形,否则易形成变形蹄。变形蹄的严重性在于初期不立刻产生危害,容易被人忽视,但一旦发展到严重变形,使肢轴和肢势异常或出现跛行时,产量就会突然下降,有的甚至不能站立与运动,食欲减退,日渐消瘦,致使生产性能低下,只好被迫淘汰。而削蹄则可增加产奶,据研究,中等变形蹄削蹄后产奶量增加5.1%~7.1%,在伴有跛行的变形蹄组,其效果达12.4%~17.3%。据统计蹄病淘汰率可占总淘汰率的19%。每年削蹄1~2次,就可使牛群基本上保持正常的蹄形。

同时还要注意:

①保持地面、运动场干净、干燥

地面污物要及时清除,铺垫运动场时应选择垫料。

②保持牛蹄清洁

经常清除趾间污物,冬季用干刷,夏季用清水。每天坚持不断。

③坚持蹄浴

用硫酸铜溶液经常给牛群消毒浴蹄,可减少发病率。发病率高的牛群可接种疫苗预防腐蹄病。

④及时治疗

发现蹄病应及时治疗,治疗无效或严重者应予以淘汰。

(7)初产年龄

母牛初次产犊年龄的迟早,对其头胎和终生产乳量有一定影响。一般情况下,育成母牛体重达成年母牛体重的70%时、14~16月龄配种,23~25月龄首次产犊为宜。

(8)产犊间隔

乳牛最理想是一年泌乳10个月,干乳2个月,产犊间隔为12个月。据研究,生产潜力相同的个体,往往是产犊间隔短的牛,可望获得高的产奶量。若产犊间隔由12个月延长到14个月,则平均产奶量由6864千克下降到6123.5千克。经产母牛一般产后60天就要抓紧配种,争取3个月内妊娠。乳牛产后60天,特别是76~85天,配种受胎率最高,超过90天则明显下降。

(9)干乳期的长短

为了使乳腺组织获得一定的休息时间和母牛体内贮存必要的营养物质,为提高下一胎产奶量和使胎儿更好的生长,必须让母牛在分娩前有2个月左右的干奶。

(10)挤奶技术和乳房按摩

正确的挤奶技术和乳房按摩是提高乳牛产奶量的重要条件之一,而合理安排挤奶次数可大大提高产奶量和奶的质量。一昼夜产乳量在15千克以下者,可采用二次挤奶制。产奶量为15~30千克,每天挤3次;30千克以上则挤4次;同样情况下的初产母牛则要多挤一次,因为初产母牛乳房仍处于生长发育阶段,容量较小,因此增加一次挤奶,另外,也是为了增加乳房的按摩刺激,促进乳房进一步生长发育。挤奶前,用45~50℃的温水擦洗乳房,引起血管反射性扩张,使乳房血流量增加,擦洗与按摩乳房能通过神经中枢促使垂体后叶增加催产素的释放量,使乳腺产生强烈的排乳反射,再加以熟练的挤奶技术,可获较高的奶量,通常当乳房接受刺激(45秒)后,乳房开始发胀,偶尔乳头有乳漏出,说明奶牛已开始排乳。因此在擦洗和按摩乳房60秒(最多不超过90秒)后,必须开始挤奶。充分擦洗按摩乳房,不仅可使产奶量提高10%~20%、而且乳脂率提高0.2~0.4个百分点。若挤奶前不按摩乳房,乳腺泡的乳只有10%~25%进入乳池,而经充分按摩进入乳池中的乳腺泡可达70%~90%。乳池中乳的乳脂率仅为0.8%~1.2%,输乳管中乳的乳脂率为1.0%~1.8%,而腺泡中乳脂率高达10%~12%。乳房中积存的奶不仅不能成为下次挤奶量的积存量,并且对奶的分泌来说是一种阻碍,影响泌乳速度,因此每次挤奶不彻底,会降低平均乳脂率,还易造成乳房炎。

挤奶后,让母牛站立1小时左右,以使乳头括约肌完全收缩,可防止乳头过早与地面接触,能减少乳房疾病。

(11)体形大小

同一品种、同一年龄的乳牛,在一般情况下,体形大者,消化器官容积大,采食量多,产乳量较高。一般情况下,乳牛体重为600~700千克时,产奶量相对较高。在计算体形与产奶量的关系时,荷斯坦牛通常每100千克体重产奶量应达到或超过1000千克。在乳牛育种工作中,体形的大小作为重要的育种指标。任何品种的乳牛,在不同的自然条件下,都有一个理想体重。在一般情况下,同一品种、同一年龄的乳牛,要选择体形大者。

此外,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如定时、定位(挤奶牛的排列顺序。先挤第一胎无乳房疾病的初产母牛、其次挤无乳房炎病的经产母牛、然后是历史上曾患过乳房炎但现在无症状的母牛,最后挤各乳区产生不正常奶的母牛)、定人员,认真擦洗按摩乳房,工作时间不准大声喧哗等,均有利于乳的分泌与排出。反之若人声嘈杂,噪声不断、挤奶时间与位置不固定、常换挤奶员等均可对奶牛的乳分泌与排出产生抑制作用,从而减低产奶量。

奶牛养殖怎么养

奶牛养殖怎么养

(1)泌乳初期的饲养管理

这个时期母牛刚刚分娩,机体软弱,消化机能减退,产道尚未复原,乳房水肿尚未完全消失,因此,此期应以恢复母牛健康为主,不得过早催乳,否则大量挤奶极易引起产后疾病。

分娩后要随即驱赶母牛站起,以减少出血和防止子宫外脱,并尽快让其饮喂温热麸皮盐水10~20千克(麸皮500克,食盐10克,骨粉或磷酸氢钙50克)以利恢复体力和胎衣排出(因为增加了肠压),为了排净恶露和产后子宫早日恢复,还应饮热益母草红糖水(益母草粉250克,加水1500克,煎成水剂后,加红糖1千克,水3千克,温度以40~45℃为宜),每天1次,连服2~3天。在正常情况下,母牛分娩后胎衣8小时左右自行脱落,如超过24小时不脱,不可强行拖拉,对体弱和老年母牛可肌内注射催产素或与葡萄糖混合做静脉注射,但剂量为肌内注射的1/4,以促使子宫收缩,尽早排出胎衣。产后不能将乳汁全部挤净,否则易引起高产乳牛的产后瘫痪。一般产犊第1天以挤出的奶够哺喂犊牛即可(3~4.5千克)、第2天可挤出日泌乳量的1/2,第3天挤出日泌乳量的3/4,第4天将奶全部挤出。对乳汁不正常或患有乳房炎的乳室必须及时挤尽。低产牛或产后乳房没有充分膨胀的牛,产后当天应立即挤尽。

分娩后乳房水肿严重、要加强乳房的热敷和按摩,并注意运动,促进乳房消肿。在本期内如食欲好、消化机能正常、不便稀、乳房水肿消退、恶露排干净,可逐渐增加精料,多喂优质干草,对青绿多汁饲料要控制饲喂,切忌过早催奶,引起体重下降,代谢失调。

(2)泌乳盛期(泌乳高峰期)的饲养管理

此期体质已恢复,乳房软化,消化机能正常,乳腺机能日益旺盛,产乳量增加甚快,进入泌乳盛期。此阶段是指产犊后2周至产奶高峰,包括奶量尚未下降的一段时间,整个时期80~90天,饲养目标是在保证奶牛健康的情况下,充分发挥产奶潜力,延长产奶高峰期时间,使产奶量达到全期产奶量的40%~45%,并于产后60~110天配种受孕。从产后奶牛的产奶规律看。最高日产奶量一般出现在产后4~8周。而饲料采食量的高峰却在产犊后11~12周才能出现,两者相差4~5周(图6)。产奶量增加,对能量需要特别多。如果饲料供给的营养不能满足合成奶的能量消耗时,只能动用体内贮存的营养,使机体出现负平衡。据试验。泌乳性代谢类型奶牛,产后56~70天常减轻体重35~55千克,初产母牛体重下降15~25千克,以此换来330~500千克奶量。因此,在此期间采用高能量、高蛋白质的日粮,让母牛尽可能多地吃进些干物质(占体重的3%~4%)。日粮中蛋白质的含量应占干物质总量的16%以上。按干物质计,精料与粗料之比应为55~60∶40~45,粗纤维不低于15%。

图6高产奶牛泌乳期产奶量、采食量和体重变化

①随着产奶量的增加而增加精料的喂量

日产奶20千克给精料7.0~8.5千克,日产奶30千克给精料8.5~10.0千克,日产奶40千克给精料10.0~12.0千克。谷物饲料最高喂量不应超过15千克。含碳水化合物多的精料喂量过高时,瘤胃内pH显著下降,形成酸性环境,加上粗饲料进食少,唾液分泌少,久而久之,会造成牛消化不良,食欲不振,乳脂率下降。同时易引起真胃移位、酮病等。严重时,可引起酸中毒和胃臌胀。为防止上述疾病的发生,每天可加喂120克小苏打和30克氧化镁,以平衡瘤胃pH,每天补充维生素E500国际单位。可降低乳房炎发生率,增强对大肠杆菌的抵抗力。对于产奶量高于35千克的高产牛,无论是平日还是夏季,均应添加缓冲剂。

②供应优质粗饲料

每头每天供青贮料20千克,优质苜蓿干草3~5千克,棉籽0.5千克,其他干草任其自由采食,以维持瘤胃正常消化功能。

③供给多汁和糟渣类饲料

此类饲料适口性好,能增进牛采食量,每天每头供给块根类饲料3~5千克,糟渣类饲料10~12千克。

另外,日粮中注意矿物质和维生素的供应。

泌乳盛期的营养水平为:干物质食入量2.5%~3.5%(占体重),日粮中产奶净能大于2.2NND/千克,含粗蛋白18%~19%,含钙0.7%,含磷0.45%,含粗纤维15%。

混合精料组成(参考):玉米35%,大麦15%,豆粕16%,棉粕10%,麸皮18%,碳酸钙2%,骨粉2%,食盐2%。

(3)泌乳中期的饲养管理

泌乳中期指产后101~200天的一段时间。此阶段奶牛的食欲旺盛,采食量达到高峰后,开始缓慢下降,产奶量以每月7%的速度下降,体重、膘情逐渐恢复。在此期间能使母牛仍保持较高的产奶量,减慢下降速度,就可以获得较高的产奶量,产奶量要力争达到全期产奶量的30%~35%。精粗饲料干物质之比为40∶60。饲养方案按“料跟着奶走”的原则,在精料逐渐减少的同时,尽可能增加粗料的喂量,以满足奶牛营养需要。对于过于瘦弱的牛应增加精料喂量,以利于恢复体况,对中等以上体况奶牛应减少精喂量,以免体况过肥。

①精料喂量标准

日产奶15千克喂给精料6~7千克,日产奶20千克喂给精料6.5~7.5千克,日产奶30千克喂给精料7~8千克。

②粗料喂量标准

青贮料15~20千克,块根料5千克,糟渣类10~12千克,干草自由采食,但最少量也应保证4千克以上。

泌乳中期的日粮营养水平为:干物质食入量3.0%~3.2%(占体重),日粮含产奶净能2.1NND/千克,含粗蛋白14%,钙0.7%,磷0.4%,粗纤维17%。

混合精料组成(参考):玉米38%,大麦10%,豆饼17%,棉粕12%,麸皮18%,碳酸钙1.5%,骨粉1.5%,食盐2%。

(4)泌乳后期的饲养管理

一般认为,产犊后的第201天至干奶这段时间为泌乳后期。在此阶段,母牛需大量营养供应体内快速生长发育的胎儿,同时受胎盘及黄体分泌的孕激素含量不断升高的影响,催乳素的分泌减少,产奶量以每月8%~12%的速度急剧下降,营养有所剩余。此阶段以粗料为主、适当搭配精料,同时还要做好保胎防流产的工作。

在此阶段应当特别注意的是:

①加强对乳房炎的治疗,以防止干奶不能正常进行,或不能彻底治愈,扰乱乳房的正常功能。

②切实加强对肢蹄病的治疗。以防因肢蹄不良造成消瘦的牛无法恢复体况、影响复膘进度。

③尽一切可能把体况差的牛恢复到七成半的膘情。但也要防止奶牛过肥,即体况超过八成膘的现象。

泌乳后期的日粮营养水平为:干物质食入量3.0%(占体重),日粮含产奶净能1.9~2.0NND/千克,含粗蛋白13%,钙0.5%,磷0.38%,粗纤维20%。精、粗饲料的干物质比为30∶70。

混合精料组成(参考):玉米40%,麸皮22%,豆饼10%,棉粕13%,碳酸钙1.5%,骨粉1.5%,食盐2%。

中国西门塔尔牛百科

中国西门塔尔牛百科

西门塔尔牛原产于瑞士,并不是纯种肉用牛,而是乳肉兼用品种。但由于西门塔尔牛产乳量高,产肉性能也并不比专门化肉牛品种差,役用性能也很好,是乳、肉、役兼用的大型品种。从1990年山东省畜牧局牛羊养殖基地引进该品种。此品种被畜牧界称为全能牛。我国从国外引进肉牛品种始于20世纪初,但大部分都是新中国成立后才引进的。西门塔尔牛在引进我国后,对我国各地的黄牛改良效果非常明显,杂交一代的生产性能一般都能提高30%以上,因此很受欢迎。

目录

1品种介绍

1.1原产地及分布

1.2外貌特征

1.3生产性能

1.4肉用特点

1.5黄牛杂交

1.6评价与展望

1.7防疫保健

2牛舍建设

2.1场址选择

2.2设计原则

2.3牛场配置

1品种介绍

原产地及分布

西门塔尔种公牛

世界上许多国家也都引进西门塔尔牛在本国选育或培育,育成了自己的西门塔尔牛,并冠以该国国名而命名。中国西门塔尔牛品种于2006年在内蒙古和山东省梁山县同时育成。中国西门塔尔牛由于培育地点的生态环境不同,分为平原、草原、山区三个类群,种群规模达100万头。该品种被毛颜色为黄白花或红白花。三个类群牛的体高分别为130.8、128.3和127.5厘米;体长分别为165.7.147.6和143.l厘米。各类群核心群种牛的遗传基础已达到遗传同质化水平。犊牛初生重平均41.6千克,6月龄体重199.4千克,12月龄重324千克,18月龄434千克,24月龄592千克。产奶量平均4300千克,乳脂率4.0%。屠宰实验结果,屠宰率平均61.4%,净肉率50.0%,眼肌面积90.5平方厘米。早期生长快是该品种的主要特点之一。因此,将成为我国未来牛肉生产的重要利用品种。

外貌特征

该牛毛色为黄白花或淡红白花,头、胸、腹下、四肢及尾帚多为白色,皮肢为粉红色,头较长,面宽;角较细而向外上方弯曲,尖端稍向上。颈长中等;体躯长,呈圆筒状,肌肉丰满;前躯较后躯发育好,胸深,尻宽平,四肢结实,大腿肌肉发达;乳房发育好,成年公牛体重乎均为800--1200千克,母牛650——800千克。

生产性能

西门塔尔牛乳、肉用性能均较好,平均产奶量为4070千克,乳脂率3.9%。在欧洲良种登记牛中,年产奶4540千克者约占20%。该牛生长速度较快,均日增重可达1.35-1.45千克以上,生长速度与其他大型肉用品种相近。胴体肉多,脂肪少而分布均匀,公牛育肥后屠宰率可达65%左右。

成年母牛难产率低,适应性强,耐粗放管理。总之,该牛是兼具奶牛和肉牛特点的典型品种。

西门塔尔牛分布,北在我国东北的森林草原和科尔沁草原,南至中南的南岭山脉和其山区,西到新疆的广大草原和青藏高原等地。各地的自然环境变化极大,夏季平均最高气温中南地区的30℃,到东北的0℃,冬季最低平均气温从南方的15℃到北方的-20℃,绝对最高最低气温则变化更大。各地的年平均降水量,自200mm到1500mm不等,海拔最高的达3800m,最低的仅数百米。因此,土壤、作物、草原草山的植被类型差异悬殊,西门塔尔牛均能很好适应,除西藏彭波农场地处3800m以上宜从犊牛阶段引种以外,各地均可自群繁殖种畜。

肉用特点

体格大、生长快、肌肉多、脂肪少:西门塔尔牛公牛体高可达150-160厘米,母牛可达135-142厘米。腿部肌肉发达,体驱呈圆筒状、脂肪少。早期生长速度快,并以产肉性能高,胴体瘦肉多

西门塔尔牛

而出名。在杂交利用或改良地方品种时的优秀父本。

具有典型的肉用性能:不同品种的牛,在体格、体型方面是不同的,这使牛的生长率、产肉量和胴体组成方面表现出较大差异。西门塔尔牛在育肥期平均日增重1.5-2公斤,12月龄的牛可达500-550公斤。而地方品种的牛日增重仅有0.7-1公斤,可见差距之大。肉的营养价值高:肉牛蛋白质含量高达8%-9.5%,而且人食用后的消化率高达90%以上。牛肉脂肪能提供大量的热能。牛肉的矿物质含量是猪肉的2倍以上。所以牛肉长期以来倍受消费者的青睐。

肉品等级高:西门塔尔牛的牛肉等级明显高于普通牛肉。肉色鲜红、纹理细致、富有弹性、大理石花纹适中、脂肪色泽为白色或带淡黄色、脂肪质地有较高的硬度、胴体体表脂肪覆盖率100%。普通的牛肉很难达到这个标准。

黄牛杂交

我国自20世纪初就开始引入西门塔尔牛,到1981年我国已有纯种该牛3000余头,杂交种50余万头。西门塔尔牛改良各地的黄牛,都取得了比较理想的效果。山东省畜牧局牛羊养殖基地实验证明,西杂一代牛的初生重为33千克,本地牛仅为23千克;平均日增重,杂种牛6月龄为608.09克,18月龄为519.9克,本地牛相应为368.85克和343.24克;6月龄和18月龄体重,杂种牛分别为144.28千克和317.38千克,而本地牛相应为90.13千克和210.75千克。在产奶性能上,从全国商品牛基地县的统计资料来看,207天的泌乳量,西杂一代为1818千克,西杂二代为2121.5千克,西杂三代为2230.5千克。

评价与展望

西门塔尔牛早在二十世纪初就参与我国三河牛的形成。建国以来,我国从五十年代有计划地引进西门塔尔牛,经40多年的繁育对比,尤其在乳、肉生产性能和役用性能方面,发现西门塔尔牛在较大范围内有良好效果。西门塔尔牛的产乳潜力很大,目前尚未得到正常的发挥,如果扩大纯种繁育,对巩固乳品基地有极大好处。在东北、西北和四川盆地边缘地区以及内地某些山区将可发展成纯种繁育体系。在农区,对乳肉、乳役兼用牛的培育已在山西、浙江等省取得明显效果,一代杂种在农区利用作物秸秆的情况下,一天可挤乳3.15kg。在饲草条件不够充足的地区,杂交代数不宜过高,杂交体系将是值得研究的问题。

防疫保健

西门塔尔牛的防疫保健,西门塔尔易地育肥的特点之一,是架子肉牛的流动性大,几百千米,几千千米距离当今公路交通条件下,1~2天内便可到达。西门塔尔牛易地育肥技术的推广打破了原业一家一户小农经济经营及省,地,县的西门塔尔牛养殖格局。大大促进了我国肉牛饲养业的发展,大大提高了我国肉牛养殖的饲养水平。架子肉牛的流带来的负面影响。就是感染有害病菌的机会也增加了。因此,要十分重视和做好架子肉牛的防病保健。才能确保架子肉牛易地育肥的健康发展。提高西门塔尔的饲养效益的重要技术措施是实施现代化的肉牛育肥技术,如高密度饲养,围栏育肥,自由采食与自由饮水等,每一头西门塔尔牛占有的围栏面积仅4平方米左右。在这样的密集的环境条件下,如何使西门塔尔牛少生病。不生病。只有加大力度做好育肥肉牛的防病保健,,才能确保育肥肉牛健康生长。

在最短暂的时间里,获得最高的肉牛养殖效益。这是肉牛养殖户的最大心愿。育肥肉牛没有健康壮实的身体很难达到肉牛养殖者的期盼的要求。只有主动做好育肥肉牛的防疫保健,才能确保较高的西门塔尔肉牛效益

刚开始发展西门塔尔牛生产,规模很小,产奶量少,往大型乳品加工企业送划不来,有些养牛户干脆不挤奶,只供犊牛饮用,孰不知这样会影响西门塔尔牛以后的产奶性能。因此,西门塔尔牛散养户应积极开辟当地的牛奶销售市场,坚持正常挤奶,维持西门塔尔牛的正常产奶水平。

西门塔尔牛

喂草料时间

西门塔尔牛犊喂料过早或过晚,对其生长发育和健康都不利。实践证明,牛犊3周龄开始喂给草料最为适宜。

西门塔尔养殖区

西门塔尔牛犊在3周龄以内,前胃(瘤胃、网胃、瓣胃)都很小,不具备消化草料的能力,也没有微生物和纤毛虫存在,只能靠吃乳汁进入真胃供吸收利用。此时喂给草料,会加重牛犊前胃的负担,引起疾病。如果喂草料过晚,胃肠得不到锻炼,前胃生长发育慢,容积过小,也会影响生长发育和健康。西门塔尔牛犊3周龄以后,前胃迅速增大,而且由于接触少量食物和饮水,微生物随着口腔进入前胃,这时,牛犊开始出现反刍。此时开始喂鲜嫩的青草、野菜、优质干青草、粉碎的精饲料等,并随着周龄的增长增加喂量及粗饲料的数量,既可避免引起疾病,又可使前胃发育加快,促进瘤胃内微生物和纤毛虫的繁殖,使其消化饲草和饲料的功能逐渐加强,为牛以后采食大量的粗饲料,长大个、多增重打下良好基础。

2牛舍建设

场址选择

牛场要(绿色环保生态)

牛场场址的选择要有周密考虑,统盘安排和比较长远的规划。必须与农牧业发展规划、农田基本建设规划以及修建住宅等规划结合起来,必须适应于现代化养牛业的需要。所选场址,要有发展的余地。

1、地势高燥。肉牛场应建在地势高燥、背风向阳、地下水位较低,具有缓坡的北高南低,总体平坦地方。切不可建在低凹处、风口处,以免排水困难,汛期积水及冬季防寒困难。

2、土质良好。土质以沙壤土为好。土质松软,透水性强,雨水、尿液不易积聚,雨后没有硬结、有利于牛舍及运动场的清洁与卫生干燥,有利于防止蹄病及其他疾病的发生。

3、水源充足。要有充足的合乎卫生要求的水源,保证生产生活及人畜饮水。水质良好,不含毒物,确保人畜安全和健康。

4、草料丰富。肉牛饲养所需的饲料特别是粗饲料需要量大,不宜运输。肉牛场应距秸秆、青贮和干草饲料资源较近,以保证草料供应,减少运费,降低成本。

5、交通方便。架子牛和大批饲草饲料的购入,肥育牛和粪肥的销售,运输量很大,来往频繁,有些运输要求风雨无阻,因此,肉牛场应建在离公路或铁路较近的交通方便的地方。

6、卫生防疫。远离主要交通要道、村镇工厂500米以外,一般交通道路200米以外。还要避开对肉牛场污染的屠宰、加工和工矿企业,特别是化工类企业。符合兽医卫生和环境卫生的要求,周围无传染源。

7、节约土地。不占或少占耕地。

8、避免地方病。人畜地方病多因土壤,水质缺乏或过多含有某种元素而引起。地方病对肉牛生长和肉质影响很大,虽可防治,但势必会增加成本。故应尽可能避免。

设计原则

牛舍设计图

修建牛舍的目的是为了给牛创造适宜的生活环境,保障牛的健康和生长的正常运行。花较少的资金、饲料、能源和劳力,获得更多的畜产品和较高的经济效益。为此,设计肉牛舍应掌握以下原则。

1、为牛创造适宜的环境。一个适宜的环境可以充分发挥牛的生产潜力,提高饲料利用率。一般来说,家畜的生产力20%取决于品种,40%-50%取决于饲料,20%-30%取决于环境。不适宜的环境温度可以使家畜的生产力下降10-30%。此外,即使喂给全价饲料,如果没有适宜的环境,饲料也不能最大限度地转化为畜产品;从而降低了饲料利用率。由此可见,修建畜舍时,必须符合家畜对各种环境条件的要求,包括温度、湿度、通风、光照、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氨、硫化氢,为家畜创造适宜的环境。

2、要符合生产工艺要求,保证生产的顺利进行和畜牧兽医技术措施的实施。肉牛生产工艺包括牛群的组成和周转方式,运送草料,饲喂,饮水,清粪等,也包括测量、称重、采精输精、防治、生产护理等技术措施。修建牛舍必须与本场生产工艺相结合。否则,必将给生产造成不便,甚至使生产无法进行。

3、严格卫生防疫,防止疫病传播。流行性疫病对牛场会形成威胁,造成经济损失。通过修建规范牛舍,为家畜创造适宜环境,将会防止或减少疫病发生。此外,修建畜舍时还应特别注意卫生要求,以利于兽医防疫制度的执行。要根据防疫要求合理进行场地规划和建筑物布局,确定畜舍的朝向和间距,设置消毒设施,合理安置污物处理设施等。

4、要做到经济合理,技术可行。在满足以上三项要求的前提下,畜舍修建还应尽量降低工程造价和设备投资,以降低生产成本,加快资金周转。因此,畜舍修建要尽量利用自然界的有利条件(如自然通风,自然光照等),尽量就地取材,采用当地建筑施工习惯,适当减少附属用房面积。畜舍设计方案必须通过施工能够实现的,否则,方案再好而施工技术上不可行,也只能是空想的设计。

牛场配置

牛场内建筑物的配置要因地制宜,便于管理,有利于生产,便于防疫、安全等。统一规划,合理布局。做到整齐、紧凑,土地利用率高和节约投资,经济实用。

牛舍设计图

1、牛舍。我国地域辽阔,南北、东西气候相差悬殊。东北三省、内蒙古、青海等地牛舍设计主要是防寒,长江以南则以防暑为主。牛舍的形式依据饲养规模和饲养方式而定。牛舍的建造应便于饲养管理,便于采光,便于夏季防暑,冬季防寒,便于防疫。修建牛舍多栋时,应采取长轴平行配置,当牛舍超过4栋时,可以2行并列配置,前后对齐,相距10米以上。

2、饲料库。建造地位应选在离每栋牛舍的位置都较适中,而且位置稍高,即干燥通风,又利于成品料向各牛舍运输。

3、干草棚及草库。尽可能地设在下风向地段,与周围房舍至少保持50米以远距离,单独建造,既防止散草影响牛舍环境美观,又要达到防火安全。

4、青贮窖或青贮池。建造选置原则同饲料库。位置适中,地势较高,防止粪尿等污水入浸污染,同时要考虑出嵙时运输方便,减少劳动强度。

5、兽医室,病牛舍。应设在牛场下风头,而且相对偏僻一角,便于隔离,减少空气和水的污染传播。

6、办公室和职工住舍设在牛场之外地势较高的上风头,以防空气和水的污染及疫病传染。养牛场门口应设门卫和消毒室、消毒。

3效益分析

简介

一:幼牛期,每天每头牛需要青贮玉米杆5--8斤,可以少量用一些酒糟或其他一些杂草。需精细料3--5斤,包括玉米面60%,麦麸30%(豆饼或棉籽饼、菜籽饼)任选一样10%。30头牛每天需一市斤食盐,每隔两星期牛舍消毒一次,定期预防免疫。牛进圈后间隔一周开始驱虫,初次与第二次要间隔四天,两次可以用驱虫净去清。

育肥期:每天每头牛需草8--12市斤,精细料5--8斤,后期追肥每天需草12--15斤,精细料8--10斤,青草加量30%。

二:一头体重300斤左右的改良肉牛公牛牛犊,需投资1900--2100元左右,每月平均用草300斤左右,折现金30元上下。精细料每月240斤左右,折现金150元上下。如牛有各种疾病的预防与食盐,每月按30元计算。饲养200头牛需饲养员2人,筹备草料与管理2人。人均工资每月按600元计算,饲养半年总计工资一万四千四百元。每头牛合工资费用不过80元。如每月平均生长120斤那么半年就可以生长720市斤,加上原来买的300斤总计就可以达到1000斤以上。就可以算出每头牛的饲养成本如下(一):每头有牛需投资1300元左右(二):运输、检疫等各种费用预计100元左右(三):饲养与管理工资100元左右(四):草加精细料共计1100元左右(五):疾病预防与食盐200元左右(六):每头牛到出栏总计费用4600--4800之间

三:饲养六个月加上买牛时的体重按1000斤计算每头牛可卖到6800--7100元左右,除去上述每头牛的全部费用4600--4800元那么一头牛的纯利润就是2200-2300元,在管理不好的情况下也不低于饲养半年也不低于2000元。

食牛肉十大裨益

1.牛肉富含肌氨酸

山东梁山县畜牧局牛羊外调基地--改良种公牛

牛肉中的肌氨酸含量比任何其它食品都高,这使它对增长肌肉、增强力量特别有效。在进行训练的头几秒钟里,肌氨酸是肌肉燃料之源,它可以有效补充三磷酸腺苷,从而使训练能坚持得更久。

2.牛肉含维生素B6

蛋白质需求量越大,饮食中所应该增加的维生素B6就越多。牛肉含有足够的维生素B6,可帮你增强免疫力,促进蛋白质的新陈代谢和合成,从而有助于紧张训练后身体的恢复。

3.牛肉含肉毒碱

鸡肉、鱼肉中肉毒碱和肌氨酸的含量很低,牛肉却含量很高。肉毒碱主要用于支持脂肪的新陈代谢,产生支链氨基酸,是对健美运动员增长肌肉起重要作用的一种氨基酸。

4.牛肉含钾和蛋白质

钾是大多数运动员饮食中比较缺少的矿物质。钾的水平低会抑制蛋白质的合成以及生长激素的产生,从而影响肌肉的生长。牛肉中富含蛋白质:4盎司瘦里脊就可产生22克一流的蛋白质。

5.牛肉是亚油酸的低脂肪来源

牛肉中脂肪含量很低,但却富含结合亚油酸,这些潜在的抗氧化剂可以有效对抗举重等运动中造成的组织损伤。另外,亚油酸还可以作为抗氧化剂保持肌肉块。

6.牛肉含锌、镁

锌是另外一种有助于合成蛋白质、促进肌肉生长的抗氧化剂。锌与谷氨酸盐和维生素B6共同作用,能增强免疫系统。镁则支持蛋白质

的合成、增强肌肉力量,更重要的是可提高胰岛素合成代谢的效率。

7.牛肉含铁

铁是造血必需的矿物质。与鸡、鱼、火鸡中少得可怜的铁含量形成对比的是,牛肉中富含铁质。

8.牛肉含丙胺酸

丙胺酸的作用是从饮食的蛋白质中产生糖分。如果你对碳水化合物的摄取量不足,丙胺酸能够供给肌肉所需的能量以缓解不足,从而使你能够继续进行训练。这种氨基酸最大的好处就在于它能够把肌肉从供给能量这一重负下解放出来。

9.牛肉含维生素B12

维生素B12对细胞的产生至关重要,而红细胞的作用是将氧带给肌肉组织。维生素B12能促进支链氨基酸的新陈代谢,从而供给身体进行高强度训练所需的能量。

10.牛肉的食用多样化

如果连续几周甚至几个月日复一日地食用,鸡胸显得令人生厌。牛肉则不同,后腿肉、侧腹肉、上腰肉和细肉片在滋味和口感上都有所不同,与单调乏味的鸡胸肉的确不可同日而语。

精心喂养

母牛怀孕后,一般表现性情温驯,行动稳重,食欲旺盛,被毛光亮,容易上膘。怀孕初的1月~2月龄,很容易受外界的影响,若喂给变质、发霉或有毒的饲

料,容易引起胚胎早期中毒死亡;母牛的日粮营养不全面,缺乏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等,也可能引起胚胎中途停止发育,所以母牛怀孕初的1月~2月龄的饲

养管理是保证胎儿正常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此时胎儿所需营养物质必须相对地全面,一般来说母牛可从采食幼嫩青草中得到满足,但在秋后、冬季和早春,牧

地草质粗糙,多数农户以晒干草和农作物秸秆等粗料补喂母牛,放牧不足,则应适当地补喂精料。母牛怀孕3月龄后,胎儿发育逐渐增快,应逐渐增加精料的饲喂

量,可用黄豆40%、玉米30%、大麦20%、小麦10%,用温水浸泡6小时~8小时,磨成浆,再添加相当于黄豆等饲料总量10%~15%豆饼、5%~8%糠麸、1%

食盐、3%~5%骨粉,每天给孕牛补喂2次~3次,每次喂给混合精料0.5公斤~2公斤,青年母牛还应适当地增加精料喂量。母牛怀孕6月龄后,孕牛喂料(包括

粗料)的总容积不宜过大,应少喂勤添。母牛临产前两个月,胎儿增重达到犊牛出生时体重的60%~70%,母牛还要积贮一定量营养物质以备产后哺乳。此阶段

精料喂量应增加到怀孕前期的两倍左右,而且饲料要力求新鲜、多样化,幼嫩的青菜、胡萝卜等青绿多汁饲料则可多喂。禁止喂给马铃薯、酒糟和未经去毒处理

的棉籽饼或菜籽饼,禁喂霉烂变质、过冷、酸性过重或掺有毒角、毒草(如闹阳花、无刺含羞草等)的饲料。母牛产前一个月,应适当控制粗料的喂量,尽可能

喂给些质地柔软的饲料,如氨化或盐化秸秆、青绿多汁饲料,精料中增加麸皮喂量,以利通肠利便。母牛分娩前10天左右,应根据牛的消化、食欲状况,减少饲

料的喂量。产前2天~3天,母牛体质好,乳房膨胀大并伴有腹下水肿,应减少原日粮1/3~1/2的喂量,以防母牛分娩初期乳量过多和乳汁过浓而引起母牛乳房

炎、回乳和犊牛消化不良而下痢;对于比较瘦弱的母牛,若在产前一星期乳房干瘪,除减少粗料喂量外,还应适当增加麻饼、豆饼、豆浆或豆渣等富含蛋白质的

催乳饲料,以及青绿多汁的轻泻性饲料,以防母牛产后缺奶。另外,怀孕母牛的饲料和饮水要保持清洁卫生。

二、细心管理

怀孕2月~3月龄时,由于胎儿胎盘和母体胎盘没有完全形成、结合,而较易引起流产,因此在放牧时应防止母牛跑跳、急走;怀孕5月~6月龄的母牛应逐渐

安排轻役,停止打场等转圈劳动,尽可能不下水田耕作,以防折伤腹部引起动胎流产。天气过冷或过热不要使役;使役时切忌打冷鞭、走陡坡或转急弯;一般使

役1.5小时~2小时应休息10分钟~15分钟,每昼夜保证有16小时~18小时的休息和反刍时间。母牛怀孕最后一个月应停止使役,放牧时切忌把牛赶到过高过陡

的山坡或崎岖不平的山岗处,注意防寒风暴雨侵袭。初产母牛和乳房发育不良的母牛,产前20天左右,可每天早晚用40℃~50℃的温水热敷乳房,这样不仅有利

于母牛乳房发育,有利于产后进行人工辅助犊牛哺乳。孕牛圈舍要保持通风干燥,光线充足,并勤除粪便,天天换垫草。母牛进出栏舍要防止挤迫。母牛产前7

天~10天,牛舍应彻底清扫干净,地面挖换新土,然后用2%~3%烧碱水喷洒消毒,墙壁用20%石灰乳粉刷消毒,牛床上垫以软短垫草。如母牛产期未到意外地

发生胎犊动荡,腹痛不安,时起时卧,拱腰努责,小便频繁,阴道内流出粘液或血水等,即为动胎表现产犊症兆,须紧急治疗。其治疗方法是:①内服烧酒250

毫升~500毫升,给予轻度麻醉抑制努责和阵缩;②轻症动胎者,肌肉注射黄体酮10毫升~15毫升;③如因血热官燥,母牛阴道内流出血水,配合内服苎麻根安胎

物,即鲜苎麻根90克、仙鹤草120克、艾叶30克,煎水内服;④呈习惯性流产的母牛,为达到预防和治疗目的,可在母牛怀孕5个月后,每隔一月内服一付保胎安

全散,即全当归30克、川芎15克、菟丝子30克、炒白芍15克、川贝母15克、黄芩30克、荆芥9克、原朴12克、艾叶9克、炒枳壳15克、羌活9克、甘草9克、黑杜仲

15克、续断30克、故纸18克,共为细末,生姜15克为引,同调内服。

种公牛使用

西门塔尔牛利用年限为6-8年左右。只有正确使用公牛,才能延长公牛的利用年限。

当种公牛长到16-18月龄、体重达到560千克以上,就可以开始调教配种或采精,青年牛每周两次,到2岁时再转入正常配种或采精,每周2-3次。

密度在8亿/毫升以上可适当采3回。

养牛经验

西门塔尔种公牛

(一)买牛先看相如到集市买肉牛时,首先应选购嘴大、鼻孔大、眼有神、体型较长、腿粗,尾巴有力的牛,这样的牛吃得好,健康无病。另外,还要结合毛皮和臀部,要求皮肤轻有弹性,臀的毛皮多而软,一抓一大把,这样的牛长肉多,育肥快、经济效益高。

(二)“三定三看”饲养法三定是:一定专人饲养。以便掌握牛吃料情况,观察有无异常现象发生,有利于及早采取措施;二定饲喂时间。一般是早上5时、上午10时、下午5时,分3次上槽,夜间最好能补喂1次,每次上槽前先喂少量干草,然后再拌料,2小时后再饮水,夏季可稍加些盐,以防脱水;三定喂料数量,不能忽多忽少。三看是:看吃食状况;看粪便,掌握消化是否良好;看反刍。

(三)抓好三项管理措施一是夏季喂完牛后,要把牛拴在通风的树荫下,或背荫、凉棚下,以防中暑;冬季要拴在背风向阳处,牛舍要采取保暖措施。二是要经常刷试牛体,能促进血液循环多增膘。三是拴牛绳要短,减少运动量,最好一牛拴一桩,以利增重育肥。

(四)粗粮细喂,科学搭配盛产玉米地区,牛的主要饲草可以是玉米秸,非玉米产区,因地制宜。铡草时要求是寸草铡四刀,原则是越细越好,草细牛爱吃,易消化、省饲料。精料喂的数量和品种比例要因时适当掌握。新购进的架子牛,一般都是长时间少喂或不喂精料,如果精料突然饲喂过多,牛容易消化不良,反而长膘慢。因此,刚买来的牛日食量一般在1.5-2千克精料为宜。各种料的比例是:玉米面30%、麦麸60%、豆饼面10%、食盐1-2钱,用水化开拌在料内。10天后再逐渐加精料,出栏前半月,精料量加到每头牛日粮5-7千克。冬春两季的料比可适当调剂一下。

4良种养殖

为贯彻落实中央1号文件精神,组织实施好2009年全国畜牧良种补贴项目工作,2009年9月3-5日,农业部畜牧业司、农业部奶业管理办公室和全国畜牧总站于吉林省长春市联合举办了全国畜牧良种补贴项目管理与技术培训班。

出席开班典礼领导和专家有农业部畜牧业司王智才司长、陈伟生巡视员、全国畜牧总站谷继承站长、郑友民副站长,吉林省畜牧业管理局贾涛局长、鲁俊副局长,中国农业大学张沅教授等。参加培训班的还有来自各个良种补贴项目省级畜牧兽医部门的相关负责同志,部分种公牛站站长与技术人员,以及中央电视台、吉林省电视台、《农民日报》、《中国饲料》、《饲料广角》、《中国牧业通讯》等新闻媒体的记者共计150余人。

西门塔尔饲养区

最后全国畜牧总站谷继承站长作培训班总结讲话,他首先肯定了此次培训班的成效,并就做好2009年畜牧良种补贴项目提出具体要求: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健全目标责任制,不断提升项目实施的执行力;二是规范操作程序,严格管理,不断提升项目实施的推动力;三是抓好技术培训,发挥专家指导作用,不断提升项目实施的创新力;四是广泛宣传,增强工作透明度,不断提升项目实施的引导力;五是强化监督检查,注重项目实效,不断提升项目实施的督查力;六是加强标准化种公畜站建设,发展配套服务网络,不断提升项目实施的支撑力!

我想养牛,技术要求高吗风险怎么样

我想养牛,技术要求高吗风险怎么样

希望你能把分给我,牛没有瘟疫,不需要特殊的饲料,很好养殖更没有什么风险养牛经验:

(一)买牛先看相如到集市买肉牛时,首先应选购嘴大、鼻孔大、眼有神、体型较长、腿粗、尾巴有力的牛,这样的牛吃得好,健康无病。另外,还要结合毛皮和臀部,要求皮肤轻有弹性,臀的毛皮多而软,一抓一大把,这样的牛长肉多,育肥快、经济效益高。

(二)“三定三看”饲养法三定是:一定专人饲养。以便掌握牛吃料情况,观察有无异常现象发生,有利于及早采取措施;二定饲喂时间。一般是早上5时、上午10时、下午5时,分3次上槽,夜间最好能补喂1次,每次上槽前先喂少量干草,然后再拌料,2小时后再饮水,夏季可稍加些盐,以防脱水;三定喂料数量,不能忽多忽少。三看是:看吃食状况;看粪便,掌握消化是否良好;看反刍。

(三)抓好三项管理措施一是夏季喂完牛后,要把牛拴在通风的树荫下,或背荫、凉棚下,以防中暑;冬季要拴在背风向阳处,牛场要采取保暖措施。二是要经常刷试牛体,能促进血液循环多增膘。三是拴牛绳要短,减少运动量,最好一牛拴一桩,以利增重育肥。

(四)粗粮细喂,科学搭配盛产玉米地区,牛的主要饲草可以是玉米秸,非玉米产区,因地制宜。铡草时要求是寸草铡四刀,原则是越细越好,草细牛爱吃,易消化、省饲料。精料喂的数量和品种比例要因时适当掌握。新购进的架子牛,一般都是长时间少喂或不喂精料,如果精料突然饲喂过多,牛容易消化不良,反而长膘慢。因此,刚买来的牛日食量一般在1.5~2千克精料为宜。各种料的比例是:玉米面30%、麦麸60%、豆饼面10%、食盐1~2钱,用水化开拌在料内。10天后再逐渐加精料,出栏前半月,精料量加到每头牛日粮5~7千克。冬春两季的料比可适当调剂一下。

牛仔是什么训牛的吗

牛仔是什么训牛的吗

无法忍受了二楼你看好问题再复制不行吗

“Cowboy”这个词实际上来源于西班牙语,是西班牙语“Vaquero”直译而来。“Vaquero”发展于词根“vaca”,意思是“牛”,因此“Vaquero”(Cowman)翻译成英语就是“Cowboy”。最早的牛仔是那些来美洲居住的欧洲人后裔。登陆到美国东海岸的英国和法国殖民者根本不熟悉西班牙人的畜牧方式,他们开始只会采用圈养的方式养牛。当围栏里的草被牛吃完后,牛群就被赶到一个新的有草的地方继续放养。这样的牧牛人在英语称为“Driver”。而西班牙人不像其他殖民地的殖民者一样因躲避政治、宗教迫害而来,他们是贵族、冒险家,他们严谨、聪明、有绅士风度、有胆识、富于野心、爱冒险、喜欢表现自己……他们把“ICan”的精髓融入到“AmericaCan”中。他们养牛的方式是真正的放牧,把牛放到没有边际的草原中,牛仔们骑马随牛群驰骋。这些西班牙人的精神代表了传统的牛仔精神。在新墨西哥州的乡下居住着这样一些顽固的传统牛仔,他们就是遍布美国的西班牙人后裔,他们的血统和文化一直很好地保存了下来。

1846年,美国与墨西哥开战。战争中美国人打败了墨西哥人,建立了新墨西哥州。但是非常具有讽刺意味的是,新墨西哥州的牛仔文化却彻底地征服了美国。没有任何区域能像新墨西哥州那样对美国牛仔文化的发展产生如此重要和深远的影响。

事实上,牛仔们并不像电影中反映的那样带有强烈的英雄主义色彩。据一位牛仔专家劳恩·泰勒说,现实中的牛仔就是骑在马背上的农场工人,负责看管奶牛。他们在户外的时间一天长达12到14个小时,工作既沉重又危险,报酬又低。一到冬天,大多数的牛仔都不得不再找其他的工作。1865年到1895年是牛仔的鼎盛时代,新的肉类保鲜办法的出现、市场对牛肉的需求急剧增长,同时铁路延伸到大多数村落,使得牧场经营业在美国西南部非常兴盛。放牧业、牧场经营业主们用较低的成本在西部饲养大批的牛群,然后通过铁路把它们运到东部的市场。而牛仔们就在户外放养牛群,然后把他们运到最近的铁路上。

然而就是这些处在社会最底层、充满着美国开拓精神的西部牛仔们,形成和完善着自己的牛仔文化,并且身体力行地把牛仔文化发扬光大。他们通常穿着的“制服”——牛仔裤,与牛仔们身上蕴涵的独立、自由、叛逆、粗犷、豪迈的精神相得益彰、交相辉映。牛仔裤后来几乎完全脱离了一条裤子的原始意义,特别是蓝色牛仔裤,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文化符号,持续地嵌入西方工业革命之后高度发展的“现代”社会中。

平地而起的美国牛仔文化,有别于欧洲文化和印第安文化,又吸收了多种文化的精华,使自身得到发展。随着美国的强大,美国的文化开始风行世界。牛仔文化更是随电影中的牛仔形象一起深入民心。通过许多事实和传奇故事,牛仔已经成为美国文化的伟大代表。而牛仔裤及牛仔服饰,就成了美国牛仔文化的一个鲜明符号

OK,关于首盛牧业养牛是真的和我想养牛,技术要求高吗风险怎么样的内容到此结束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本站所发布的文字与图片素材为非商业目的改编或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权或涉及违法,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