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河养牛牧业 内蒙古禁牧政策2022

黑河养牛牧业 内蒙古禁牧政策2022

大家好,今天给各位分享黑河养牛牧业的一些知识,其中也会对内蒙古禁牧政策2022进行解释,文章篇幅可能偏长,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就马上开始吧!

内蒙古禁牧政策2022

内蒙古禁牧政策2022

2022内蒙古禁牧政策:

1、禁牧范围:

禁牧范围为玉泉区行政区全域。以街道、乡镇、村委为单位,主要包括:行政区域范围内涵盖的小黑河镇、西菜园街道办事处、鄂尔多斯路街道办事处、昭君路街道办事处等的乔灌木林地、草地及湿地边缘等重点区域和城区,中、幼林内严禁放牧;

2、休牧范围:

未纳入禁牧范围的草地区域可依法采取休牧的生态保护措施。除禁牧区外,国土三调中的其他草地划定为休牧区;

3、禁牧休牧期限:

(1)禁牧期限:

五年,即2022年10月1日-2027年9月30日,期限届满,重新确定新的禁牧期限;

(2)休牧期限:

休牧期2022年--2027年,每年3月20日--5月20日。根据实际情况,可对休牧区域及期限予以适当调整;

4、禁牧方式:

在禁牧区域和休牧期内禁止下列行为:

(1)放养牛、马、羊等牲畜;

(2)擅自移动、盗窃、破坏禁牧休牧标志等设施;

(3)其他违反禁牧休牧规定的行为。

法律依据:《内蒙古自治区草畜平衡和禁牧休牧条例》第二条

在自治区行政区域内利用天然草原从事畜牧业生产经营活动,开展相关监督管理工作,应当遵守本条例。

世界上最大的火山口

世界上最大的火山口

火山是一种常见的地貌形态。大多数人都像我一磁不怎么了解火山吧。下面我整理出了世界上最大的火山口——阿苏山的很多知识,跟我一起来看看吧。

世界上最大的火山口是阿苏山

阿苏山地理环境:

1、位置境域

阿苏山(Aso-san;Aso,Mount),世界上具有最大破火山口的活火山。位于日本九州岛熊本县东北部,九州岛的中央,北纬32.88,东经131.10,海拔592米。是横跨熊本县和大分县的阿苏国立公园的中心,包括周长为128公里的辽阔的外轮山,分布着7个村镇及阿苏五岳。阿苏五岳中心就是现在仍间歇喷火的中岳。阿苏山为世界上少有的活火山,也是熊本“火之国”美称的由来。

2、地形地貌

阿苏火山阿苏山略呈椭圆形,南北长24千米,东西宽18千米,面积250平方千米。阿苏山高1,592公尺(5,223呎),阿苏山由周长128公里的外轮山包围,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火山口,周长114公里(71哩),南北27公里(17哩),东西16公里(10哩)。在大火山口内有10余个喷火口(故又称复式火山),大火山口内多温泉、瀑布,风光绮丽,辟有阿苏国立公园。其破山口为一巨碗形火山凹地,标志著原火山口的所在。

阿苏山位于日本熊本县东北角,由中岳、高岳、杵岛岳、乌帽子岳、根子岳五座火山组成,并形成中央火口丘群,称为“阿苏五岳”,东西宽十八公里、南北长约廿四公里。由北端的大观峰向南望去,有绝佳的视野一览五座外型完整的火山锥,相当壮观。

高岳最高,海拔1592米。中岳位于大火山口中央,是正在活动着的活火山,其喷火口南北长约1100米,东西宽约400米,火口深达160米,有7个喷火孔,西北面的第一喷火孔目前正在冒着浓烟,为一大火山奇观,现仍有火山活动。阿苏山大破火山口的外轮山海拔约1000米,相对高度南部为400~800米,北部为300~450米。外轮山内侧多悬崖陡壁,熔岩裸露,层次分明;外侧地势缓倾,向四周逐渐扩展,形成波状高原,多为牧场、林地和旱田,仅河谷低处可种植水稻,登上外轮山北侧的大观峰可眺望阿苏山全景。

3、水文特征

火口原与外轮山之间以中央火口丘群为界分为南北两部分,北名阿苏谷,南名南乡谷,有黑河和白河分别流经阿苏谷和南乡谷。两河合流前黑河有数鹿流瀑布、白河有鲇返瀑布垂悬谷壁,飞流直下,景色壮丽。在立野附近两河汇合后切穿外轮山奔腾西下,注入熊本平原。

4、气候状况

阿苏山年平均气温9.4℃,1月-1.8℃,8月20.1℃,年降水量3255毫米。火山口大、喷火孔多和多温泉瀑布,风光奇异,是日本“阿苏国立公园”的核心部分,为著名的旅游胜地。公园除阿苏山外还包括东北面的九重火山群、别府温泉附近的鹤见岳和由布岳等钟状火山群,以及大分县的高崎山(有野生猿猴栖息)等地区,面积共734平方公里。

阿苏山的交通状况:

阿苏山有居民,公路和铁路交织如网。交通便利,有国营丰肥铁路干线和支线高森线通过,并有公共汽车和空中索车从阿苏车站和宫地车站直达阿苏山的大火山口。阿苏山缆车是活火山缆车,1958年完成。由登山游缆车终点到火山口,高低差108米,要4分钟。是可乘坐91个人的大型缆车,每隔15-20分钟运行,客人拥挤时每隔6-15分钟运行。

阿苏山的管辖范围:

阿苏山周围有7个町村,位于火口原上的宫地、内牧、高森3镇及其周围的11个村,约有8万居民,农耕、养蚕和畜牧业都很兴盛。山上牧场用於养牛和生产乳品。此火山为阿苏国立公园的主要景观。在大火山口的西面有内牧、阿苏、垂玉等多处温泉,为著名浴场。

阿苏山的爆发历史:

现代阿苏山形成于距今约27万年前、14万年前、12万年前、9万年前的四次大规模火山爆发。

阿苏火山其中以9万年前的第四次火山爆发规模最为大,喷发出来的火山溶岩堆积物在隔海之远的岛原、天草、甚至山口县的秋吉台都可以找到;而火山灰则飘至北海道东部,厚达10厘米的堆积物至今仍在。

一系列的火山喷发活动使地下的岩浆大量涌上地面,地下空间拗陷,因此形成了阿苏地区巨大的破火山口洼地地形。

破火山口形成后约7万年前,中部形成了中央火山丘群,这就是现在五岳并存的阿苏山。

阿苏山从公元553年有喷发记录以来已喷发和显著活动100余次。九万年前阿苏火山群结束猛烈喷发後,火山熔岩覆盖整个区域,在众多的层状火山和火山渣锥中只有中岳的火山活动有历史记载。在日本第一次有文字记载的火山爆发是在中岳,爆发时间为553年。从那以后,中岳已经爆发了167次。中岳火山口直径600米、深度则为130米。磙烫的溶岩温度高达摄氏1000度,相当炎热,火山口周围是寸草不生,与周边高原一片葱绿形成强烈对比。

2014年11月27日,日本熊本县,日本最大的活火山、阿苏火山喷发出大量火山灰,高达1500米,附近三十多个航班被迫取消。

2015年9月14日,阿苏山海拔1506米的中岳火山1号火山口发生喷发,喷出的浓烟高达2000米。当地政府在火山爆发后疏散火山口附近景点大约30名游客。一部分游客在山顶停车场附近,也被安全疏散。全日本航空公司已取消在熊本机场起降的6个航班。[1]

2016年10月8日凌晨,位于日本九州岛上的阿苏山火山喷发,火山灰云高达1.1万米。[2]

阿苏山火山鉴别:

只有活火山才会发生喷发。正在喷发和预期可能再次喷发的火山,可称为活火山。而那些休眠火山,即使是活的但不是就要喷发,而在将来可能再次喷发的火山也可称为活火山。那些其最后一次喷发距今已很久远,并被证明在可预见的将来不会发生喷发的火山,称为熄灭的火山或死火山。

阿苏火山根据哪些准则来判断一座火山的“死”或“活”,迄今并没有一种严格而科学的标准。在火山下面,是否存在活动的岩浆系统,就成为判断一座火山“死”或“活”的关键,一般可根据以下现象作出初步判断:

(1)在活火山区存在水热活动或喷气现象;

(2)以火山为中心的小范围内,微震活动明显高于其外围地区;

(3)火山区出现某些可观测到的地表形变。上述现象都是由于火山下面岩浆系统具体活动情况,则必须在该火山区布设长期地震-地形变观测台网,以及其他多种地球物理物理、地球化学方法进行探测。这是当该火山已被确认为危险的火山之后应当进行的基本监测和探测研究。

根据以上所述,活火山就是正在喷发的或历史时期及近10000年来有过喷发的火山称为活火山。当火山下面存在活动的岩浆系统或岩浆房时,这个火山被认为具有喷发危险性,应置于现代的火山监测系统之中。

阿苏山的形成原因:

火山的形成涉及一系列物理化学过程。地壳上地幔岩石在一定温度压力条件下产生部分熔融并与母岩分离,熔融体通过孔隙或裂隙向上运移,并在一定部位逐渐富集而形成岩浆囊。随着岩浆的不断补给,岩浆囊的岩浆过剩压力逐渐增大。当表壳覆盖层的强度不足以阻止岩浆继续向上运动时,岩浆通过薄弱带向地表上升。在上升过程中溶解在岩浆中挥发份逐渐溶出,形成气泡,当气泡占有的体积分数超过75%时,禁锢在液体中的气泡会迅速释放出来,导致爆炸性喷发,气体释放后岩浆粘度降到很低,流动转变成湍流性质的。如若岩浆粘滞性数较低或挥发份较少,便仅有宁静式溢流。从部分熔融到喷发一系列的物理化学过程的差别形成了形形色色的火山活动。

东西十二区的分界线

东西十二区的分界线

(一).有关地球的分界线

1、赤道——南北纬度数、南北半球的分界线

赤道是地球上最长的纬线,长约4万千米。它与两极之间的距离相等,把地球分为南、北两个半球。赤道是地球仪上的零度纬线。赤道以北的纬度,叫北纬,习惯上用“N”作代号;赤道以南的纬度,叫南纬,习惯上用“S”作代号。

2、南北纬30°和南北纬°60——低纬、中纬和高纬的分界线

北纬30°~南纬30°:低纬度

北纬30°~北纬60°和南纬30°~南纬60°:中纬度

北纬60°~北纬90°(北极)和南纬60°~南纬90°(南极):高纬度

3、本初子午线——东、西经度数的分界线

1884年国际经度会议上确定通过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旧址的经线为地球仪上的零度经线,即本初子午线。从本初子午线向东、向西,各分作180°,以东的180°属于东经,习惯上用“E”作代号;以西的180°属于西经,习惯上用“W”作代号。

4、西经20°和东经160°——东、西半球的分界线

国际上习惯用20°W和160°E的经线圈,作为划分东、西半球的分界线,因为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基本上在大洋上通过,这样可以避免把非洲和欧洲的一些国家分在两个半球。从20°W经0°经线至160°E属于东半球;从20°W经180°经线至160°E属于西半球。

5、180°经线——地球上“今天”和“昨天”的人为分界线,即国际日期变更线,简称“日界线”。180°经线的西侧是东十二区,是全球最早的一个时区,而180°经线的东侧是西十二区,是全球最晚的一个时区,所以日界线是地球上新的一天的起点和终点。由于在任何时刻,东十二区总比西十二区早24小时,即一天,因此自东十二区向东进入西十二区,日期要减去一天:自西十二区向西进入东十二区,日期要增加一天。

注:日界线并不完全在180°经线上,而是稍有曲折,这主要是为了照顾180°经线附近居民生活方便起见,绕过陆地所造成。

地方时0:00经线——地球上“今天”和“昨天”的自然分界线,0:00经线以东进入新的一天,0:00经线以西是旧的一天。

地方时0:00经线向东至180°经线是新的一天的范围,新的一天的范围=180°经线的地方时×15

6、回归线——热带和温带的分界线

极圈——寒带和温带的分界线

根据太阳热量在地球表面的分布状况,把地球表面划分为五个热量带:热带、北温带、南温带、北寒带和南寒带。北回归线是太阳直射的最北界线,南回归线是太阳直射的最南界线。

(二)、有关大洲、大洋及部分国家间的分界线

1、各大洲的分界线

①乌拉尔山、乌拉尔河、大高加索山脉和土耳其海峡——亚洲和欧洲的分界线

亚洲大陆和欧洲大陆紧密相连,成为地球上一块最大的陆地,叫亚欧大陆。人们习惯上把乌拉尔山、乌拉尔河和大高加索山脉一线作为欧、亚两洲大陆的分界线。

②苏伊士运河——亚洲和非洲的分界线

苏伊士运河沟通了地中海和红海,连接大西洋和印度洋,使得亚洲通往欧洲各国的航线比绕道好望角缩短8000千米~10000千米。

③巴拿马运河——北美洲和南美洲的分界线

巴拿马运河是人们在中美地峡最窄处开凿的一条运河,它的开通,大大缩短了大西洋和太平洋之间的航程,使巴拿马运河成为世界重要的海洋航运的枢纽。

根据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等方面的相似性,美洲也可分为北美洲和拉丁美洲。它们两者之间的分界线是美国和墨西哥的国界线,即美国以北的美洲(含美国)称为北美洲,美国以南的美洲称为拉丁美洲。

④白令海峡——北美洲和亚洲的分界线。白令海峡是沟通太平洋和北冰洋的狭窄水道

⑤德雷克海峡——南美洲和南极洲的分界线。德雷克海峡是沟通太平洋和大西洋的狭窄水道

⑥丹麦海峡——欧洲和北美洲的分界线。丹麦海峡位于冰岛与格陵兰岛之间,沟通了北冰洋和大西洋。

⑦直布罗陀海峡——欧洲和非洲的分界线

直布罗陀海峡是地中海沿岸各国通往大西洋的必经之地,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这里的表层海水,从大西洋经直布罗陀海峡流入地中海,地中海海水下沉,再沿海峡底部流向大西洋。

2、四大洋的分界线

①太平洋与北冰洋西起俄罗斯东北部的杰口尼奥夫角,经白令海峡中的大、小代奥米德岛,至美国阿拉斯加西端苏厄德半岛的威尔士王子角一线,为白令海峡最窄处。

②太平洋与印度洋北起马六甲海峡北口,沿苏门答腊岛西海岸、爪哇岛南海岸,经阿拉弗拉海、托宙斯海峡,再沿澳大利亚东海岸和通过塔斯马尼亚岛东南角的东经146°经线至南极大陆。

③太平洋与大西洋在德雷克海峡处,大致以通过南美洲南端合恩角的西经67°经线为界。

④大西洋与北冰洋西起哈得孙湾东口,经戴维斯海峡、丹麦海峡、冰岛—法罗海槛、威维尔一汤姆森海岭、设得兰群岛的马克尔—弗拉格岛,到挪威西南沿海的塔斯德角一线。

⑤大西洋与印度洋自通过非洲大陆南端的厄加勒斯角的东经20°线至南极大陆。

3、世界上每个国家与邻国之间的界线,即国界。国界都是国家间经过谈判商定后,人为划分的。有以自然的山脉、河流、湖泊为界;也有以直线为界,在一定地段设立界碑、界墙、栅栏作为标志。如:

①黑龙江主航道的中心线——中国和俄罗斯的国界线

②安第斯山脉——南美洲的阿根廷和智利的国界线

③北纬38°线——朝鲜半岛上朝鲜和韩国的军事分界线

(三)、中国地理界线

1.我国人口分布的地理界线:

大体以黑龙江的黑河市和云南省腾冲市划一条直线为界,该线东南部人口多,该线西北部人口少。

2.地势阶梯界线

(1)第一级阶梯和第二级阶梯的界线:西起昆仑山脉,经祁连山脉向东南到横断山脉东缘。

(2)第二级阶梯和第三级阶梯的界线:由东北向西南依次是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3.地形区界线

(1)内蒙古高原和东北平原界线:大兴安岭。

(2)黄土高原和华北平原界线:太行山脉。

(3)四川盆地和长江中下游平原界线:巫山。

(4)云贵高原和青藏高原界线、四川盆地与青藏高原界线:横断山脉。

(5)准噶尔盆地和塔里木盆地界线:天山山脉。

(6)青藏高原和塔里木盆地界线:昆仑山脉。

(7)黄土高原和汉水谷地界线:秦岭。

(8)河西走廊和柴达木盆地界线:祁连山脉。

(9)四川盆地和汉水谷地界线:大巴山脉。

(10)内蒙古高原和黄土高原界线:古长城。

(l1)长江中下游平原和华北平原界线:淮河。

(12)云贵高原与东南丘陵界线:雪峰山

4.气候界线

(1)l月0℃等温线(也是亚热带与暖温带及高原气候区分界线):大体沿着青藏高原东南边缘,向东经过秦岭一淮河一线。

(2)800毫米等降水量线(湿润区和半湿润区界线):沿着青藏高原东南边缘,向东经过秦岭一淮河一线。

(3)400毫米等降水量线(半湿润区和半干旱区界线):从大兴安岭西坡经过张家口、兰州、拉萨附近,到喜马拉雅山脉东部。

(4)200毫米等降水量线(半干旱区与干旱区界线):大致通过阴山、贺兰山、祁连山、巴颜喀拉山到冈底斯山一线。

(5)湿润区与干旱区的分界线,即年平均降水量400毫米的分界线。从大兴安岭西麓-燕山-大青山-六盘山-巴颜喀拉山-唐古拉山-念青唐古拉山连线。此分界线以东降水丰富,为湿润区;此分界线以西,除天山、祁连山、阿尔泰山等山地降水量稍多外,其它地区都比较干旱。

(6)季风气候区与非季风气候区的分界线:从大兴安岭-阴山山脉-贺兰山-乌鞘岭-巴颜喀拉山-唐古拉山-冈底斯山连线。此分界线以东为季风区,在季风区中,冬季近地面受高压系统控制,盛行偏北风,气候干冷,夏季受低压系统控制,盛行偏南风,气候湿润。此分界线以西为非季风区,气候干旱

5.河流界线

(1)外流区和内流区的界线:北段大体沿大兴安岭一阴山一贺兰山一祁连山(东端)一线,南段比较接近200毫米等降水量线。

(2)长江水系与黄河水系分水岭:巴颜喀拉山脉一秦岭。

(3)长江水系与珠江水系的分水岭:南岭。

(4)澜沧江与怒江的分水岭:怒山。

(5)长江流域与东南沿海诸河流域的分水岭:武夷山。

(6)汉水与渭河的分水岭:秦岭

6.三大自然区界线

(1)东部季风区与西北干旱半干旱区的界线:400毫米等降水量线。

(2)青藏高寒区与东部季风区的界线:3000米等高线。

(3)青藏高寒区的北部与西北干旱半干旱区的界线:大体从昆仑山向东经过阿尔金山、祁连山一线。

7.自然地区界线

(1)东部季风区内部自然地区界线

①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界线(华北暖温带湿润地区与华中亚热带湿润地区):秦岭一淮河(1月0℃等温线,日平均气温>10℃积温4500℃等值线)。

②东北温带湿润、半湿润地区与华北暖温带湿润、半湿润地区界线:日平均气温>10℃的活动积温3200℃等值钱。

③华中亚热带湿润地区与华南热带湿润地区界线:日平均气温>10℃积温7500℃等值线

(2)西北干旱半干旱区内部自然地区界线。

内蒙古温带草原地区与西北温带及暖温带荒漠地区的界线:贺兰山一线,相当于200毫米等降水量线。8.农业活动界线

(1)牧区与农耕区的界线:大体接近400毫米等降水量线。从东北松嫩平原西部-辽河中上游-阴山山脉-鄂尔多斯高原东缘(除河套平原)-祁连山山脉(除河西走廊)-青藏高原东缘连线。此分界线以东为农区,种植水稻、小麦、玉米、大豆、高粱等作物;此分界线以西为牧区,放养牛、羊、马等牲畜。

(2)水田区与早作区的界线:秦岭一淮河。

(3)我国天然草场分界线:大兴安岭--阴山--吕梁山--横断山。此线东南部分是我国农区畜牧业分布区,此线西北部分是我国牧区畜牧业分布区。

(4)冬小麦与春小麦的界线:长城

9.行政区界线

(1)南疆与北疆的界线(流动沙丘与固定、半固定沙丘界线):天山。

(2)湖北省与重庆市的界线:巫山。

(3)福建省与江西省的界线:武夷山。

(4)广东省与湖南省的界线:南岭。

(5)西藏自治区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界线:昆仑山脉。

(6)甘肃省与青海省的界线:祁连山脉。

(7)四川省与陕西省的界线:大巴山脉。

10、大海的分界线

渤海与黄海的分界线——以老铁山角、庙岛群岛与蓬莱角连线为界。

黄海与东海的分界线——以长江口北岸(启东角)与济州岛的西南角的连线为界。

东海与南海的分界线——南澳岛经台湾浅滩至台湾岛南端鹅銮鼻的连线为界。

如果不需要这么精确的话,也可以记个大致的位置:

渤海与黄海的分界线——辽东半岛和山东半岛顶端连线为界。

黄海与东海的分界线——长江口北岸为界。

东海与南海的分界线——台湾岛南端和闽粤两省交界处的连线为界。

11.综合地理界线

(1)秦岭一淮河一线是我国的一条重要地理分界线,这条线的南北景观有很大的差异:

地区地区

项目秦岭——淮河以北秦岭——淮河以南

纬度位置32°N~34°N以北32°N~34°N以南

主要地形以平原为主以丘陵为主

气候

一月平均气温0℃以下0℃以上

温度带暖温带亚热带

年降水量400mm~800mm之间,800mm以上,

雨季短,降水少,雨季长,降水多,

集中于夏季。降水季节变化较小。

干湿状况半湿润地区湿润地区

河流

流量流量较小,季节变化大流量丰富,季节变化小

含沙量含沙量多含沙量少

汛期汛期短汛期长

结冰期冬季结冰冬季不结冰

农业

耕地类型以旱地为主以水田为主

粮食作物以小麦为主以水稻为主

油料作物以花生为主以油菜为主

糖料作物以甜菜为主以甘蔗为主

耕作制度二年三熟至一年两熟一年二熟至一年三熟

自然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植被温带落叶阔叶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水系黄河水系(渭河)长江水系(汉水)

(2)大兴安岭也是我国一条重要地理分界线,其东西两侧的景观也有较大差异:

①400毫米等降水量线通过的地方

②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分界线

③内流区与外流区的分界线

④牧区与农耕区通过的地方的界线

⑤内蒙古高原和东北平原的界线

⑥我国地势第二级阶梯与第三级阶梯的界线通过的地方

⑦森林景观与草原景观界线通过的地方。

(3)、长城

①我国古代牧业文化与农业文化分界线

②冬小麦与春小麦分界线

③暖温带与中温带分界线

④年降水量400mm线

⑤半湿润区与半干旱区分界线

⑥森林与草原分界线

⑦年积温3500℃线

OK,关于黑河养牛牧业和内蒙古禁牧政策2022的内容到此结束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本站所发布的文字与图片素材为非商业目的改编或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权或涉及违法,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