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第二大养牛老板,谁知道一些地方过春节的习俗

江西第二大养牛老板,谁知道一些地方过春节的习俗

大家好,今天给各位分享江西第二大养牛老板的一些知识,其中也会对谁知道一些地方过春节的习俗进行解释,文章篇幅可能偏长,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就马上开始吧!

在农村拥有多少存款才叫有钱人

在农村拥有多少存款才叫有钱人

在过去农村,如果谁家是万元户那么就是有钱人,后来随着经济条件越来越好,收入越来越高,能买得起车就叫有钱人。现如今在农村拥有多少存款才叫有钱人呢?

先给大家讲一个小故事吧,我家有一位亲戚,也是农村的,在给儿子找对象的时候特别挑剔,因为他觉得自己家在农村算得上是条件好的,也就是“有钱人”,所以在给儿子找对象的时候挑挑拣拣。她们家在农村干点小买卖,以前一直住着小破土房,最近几年,随着儿子年龄越来越大,到了娶媳妇的年纪了,于是就把小破土房给翻新了,盖起了大新房子,花了大概有十多万,儿子也算争气,专科毕业后找了一份还算稳定的工作,家里又花了二十多万元的首付,为儿子在城里贷款买了套房子,至此,家里不欠外债,但也没有一分存款了。亲戚两口子今年60岁了,照这样算下来,到现在家里存了一共30多万全都盖房买房了,这种条件在农村就算是比较不错的了。

其实农村也并不像大家想象的那么穷,住在农村的,户口是农村的这些人也有可能通过种点经济作物,或者是做点小买卖挣钱。我觉得到底算不算得上,有钱人也要根据年龄来区分。年轻一点的,如果拥有了三十万二十万的存款,已经算是比较有钱了。岁数较大的,由于他们的劳动能力有限,而且大多数是没有退休金的,能拥有十万八万的存款,也绝对算得上是农村的“土豪”了吧。

其实,住在农村真的花不了太多钱,也不需要拥有太多的存款,只要健健康康,有吃有喝,儿孙满堂,家人平安就是最大的财富了。

这个标准很难确定,中国区域这么大,各个不同的地方差别太大了。

或许在东部地区的农村,家里有个50万的存款也只能算个穷人,而在中部地区的农村或许就是小康水平,到了西部地区的农村,50万的存款说不定就是个富人了。

我老家属于中部地区,东西不靠,如果非要严格的划分的话,应该更靠近西部地区的水平,离东部沿海农村的水平还差得远。

农村长期以来的收入渠道都很单一,种庄稼、搞养殖、外出打工、在家做生意、当村干部。(对,你没看错,当村干部在农村绝对是致富的好渠道)。

种田自不用说,成本高、人辛苦,靠天吃饭,关键是还卖不出好价钱。

搞养殖成功的概率有,但是在农村,除了天灾,还有人祸(人红眼病一犯,往你的鱼塘撒药,你一年的心血就白费)。

那些生意做的好的人,有个几十万的存款应该很正常。

旱涝保收的自然是那些村干部了,几十万,几百万的存款都不是大事。

对于普通的农民来说,光是儿子结婚,前后至少要出去30~50万(彩礼20万左右,车10万左右,房子至少出20万),这么算来,儿子没有结婚之前50万的存款充其量只是个数字,跟财富无关。

如果有幸家里有两个或者三个儿子,那至少得准备150万才行,如果还能多出个几十万,那应该算是个富人了。

前提要先设定好,是哪儿的农村。

是东北的农村,还是西北的农村,还是东南的农村,这之间差别很大的。其他地方不太知道,就随便说说自己所熟悉的农村。

说的是东南沿海一个偏远农村,辖区的县级在整个省里,属于排名非常靠后的一个县。但就在我们村庄,如果你说有几百万存款就算很牛了,抱歉,真的不算。

简单说一个小时侯的玩伴,初中没有毕业的那样,也没有外出做生意,就是早期淘了一艘旧船,然后一年就买新船,第二年(算是第三年)就买更大的新船,花落1000多万。现在究竟有多少钱就不清楚,但几千万身家还是有点。请注意,这些旧船新船,没有一分钱贷款,都是自有资金,当然包括兄弟姐妹亲朋好友之间凑有一点股份。

这是单纯在农村生活、在农村做事业、在农村发财的一个。

还有一个,做养殖的,最早是做浮箱养殖,运气不错赚了一些钱。然后围海养殖,水面有70亩左右,规模更大,现在什么事儿也不管,就是靠这个每年都收入不菲。

更奇迹的还有。一位老同志在1989年就开始做生意。做生意赚了一点钱,然后就开厂子。早期开厂子差点破产,因为没钱赚,很多原始股东都退股,他就全部吃下来,后来环境好转,爆赚。最高峰时候,一个人拥有9个厂子。在农村别墅盖楼可能有六七栋,银行3年期定存至少1千万,不包括外面给予朋友的民间借贷。现在“退休”在家,天天忙着种地。

还有一个早期的哥们,职业技术学校毕业的,跑外地做贸易,然后在省会城市买了两套别墅(多年以前),当时买两套别墅花了1600万,现金支付,不搞房贷。

还有一个赚钱之后,在省会城市买了1000多平方米的写字楼,用于出租,买了有10多年了。

有一个做工程的,有做几十年来,十年前就有几千万。不过他基本上很少会回农村,就不算在内的。

而有劳务出国的,因为做的好,然后自己在国外承包工程,准确点说,是转包工程,一年也是几百万收入。

所以,不要问农村存款多少算有钱人,现在农村有钱人不会太少。反正一两百万的,肯定是排不上号。千万级别的那是真有钱人。因为他们赚的钱,除了在生产之外,没有炒股,不做互金,不追热点,都搁在银行账户上呐。

二三十年前,万元户成为社会追求的目标。当时的农村别说有一万,只要顿顿有米饭吃,过年有猪杀,那就是过的地主逍遥生活。

时过境迁,如今吃米吃肉不再成为向往,大家开始规划饭菜,吃什么白菜果蔬才能减肥,吃什么五谷杂粮能够延年益寿。以前的万元户,如今却见怪不怪。

可以这样说,别说一万元,哪怕一百万,现在在农村也是很正常的。我一位陇南的朋友,他老家在离县城不远的农村,前年年底他跟我说他们村里有十几千万富翁,大家都在做物流运输的生意,前些年狠狠赚了一笔。

所以,农村到底有多少存款才算有钱人,关键得看你们村是什么情况。如果在天下第一村--华西村,那就人人都是有钱人,换个角度来说没有谁是有钱人,因为都有钱。中国进入了新时代,赚不赚钱已经不分城市和农村,只要抓住社会某一个需求,做点生意就能让你富起来。

农村也分地方,比如全国千强镇排名第一的昆山市玉山镇,2018年一个镇子就创造了650亿的GDP,是整个昆山收入的五分之一,而且玉山镇的人均GDP更是可怕,达到17万之多,甚至碾压了上海,可以说玉山镇直接秒杀了我国最少一半的县城,因此在玉山镇没有个三五百万的存款不能算有钱人,而如果你在西部地区很多贫困县里的城镇,有个三五十万的存款,甚至都可以称之为有钱人。所以这个农村首先要看你定位是哪里。

在农村要被称之为有钱人,第一点,一幢小别墅或者三层的小洋楼肯定是需要的,没有房子都不用说有钱了,以我们当地为例(福建省东部沿海地区),建一套三层小洋房,内外中档装修+家具电器设备等,需要小一百万。

第二点,作为一个有钱人,最少要有一辆代步车,不要求你要奔驰宝马,但是档次也不能太差,以合资车中的中档B级车为例,全部落地大概需要25万元左右。其实一辆还不够,一个有钱人的家庭,一般需要2辆车,这就是50万元。

第三点,作为一个有钱人,身边不能没有一点点存款,最少要做到别人找你募捐时,随便都能拿出几千元甚至上万的资金;要做到,自己想要出去旅游一趟,不用犹豫个三天三夜,因此我认为最少还要有50万元的存款或者理财产品。

综上所述,在东部沿海的乡镇上,要被称之为有钱人,你最少需要拥有:100万(房子)+50万(车子)+50万(存款或者理财),且没有任何负债。而且这个只是暂时的有钱人,如果你没有其他的收入来源,你会慢慢的沦为没钱的人,所以200万元是基础,除此之外你还要有一个处于全镇前20%水平的收入(正常年纯收入不低于15万元),这样在福建东部沿海,你差不多算是一个别人眼中的有钱人。

农村人,并不单单只有种田的,还有其他干各种各样营生的。

如果大家都是一样种田的,大概10万元就算富裕家庭了。

但是,就个人感受,在我们鄂东地区这块,资产过亿的也不少。

①房子。很多家庭在武汉、县城、本村(镇)都至少各一套房子。这起码得300万以上:180w+80w+40w

②车子。很多家庭有两台甚至两台以上车子。估计在40w以上吧。

③存款。马太效应,越是有钱的家庭,银行存款越多。

④收入。N多所谓的农村人,收入根本不在种田。各种不能说的收入,恐怕其他人种一万辈子田也抵不上他一天的收入。

所以综合考虑,一个家庭要说有钱,起码得有个几百万才能谈“有钱”两个字吧。

放在40年前,有1万元存款存款可以说是有钱人。这么多年过去了,货币总量翻着跟头上涨,当年的一万元,几乎相当于今天的一百多万元。

今天在农村有100万元存款,似乎还是可以说是有钱人的,但是百万存款作为有钱人的衡量标准似乎还是有点低了。

财智成功认为,如果在当地县城全款买了一套房子,精装修后再全款买一辆十几万的汽车,最后还能剩下50万元存款,就可以说是有钱人了,保守点说起码要有150万元存款。

用这个标准,放到全国也都说得过去。

众所周知,如今国民80%的财富都集中在房产上,为了买一套房就要掏空家庭全部积蓄,还要背负上二十年以上的房贷。买房,成为家庭返贫的主要原因。

如今的农村,高房价下婚姻观念也大幅改变。起码我的老家这边,如果县城没有一套房子,儿子结婚是非常困难的。有房有车,还要有个年轻的婆婆好到时候给带孩子,这是我们这边的结婚条件。

如果有一个儿子,结婚彩礼15万元左右,买房起码付个首付。县城房价已经接近6000元一平米,还都是大户型,一套房子七八十万元,买下来装修也要十几万,加上家具电器,20万元轻轻松松就出去了。再买一辆10万元左右的车,几万元摆摆婚宴,100万元存款也不够折腾的,仅这些就要125万以上,结完婚手里存款耗尽显然不行。

如果是更富裕的地区,显然结婚的标准会更高。

所以综合来说,在农村有150万元以上的存款,基本就可以说是有钱人了。存款三五十万元就说是有钱人,显然这个标准太低了,有儿子的家庭还不够娶媳妇的。

符合这种条件的,无非几种人,一种是村里负责人,一种是拆迁户,一种是做生意赚到钱的,还有靠种植养殖发财的。

这个还是要区分区域,我个人觉得,中国农村分发达农村、一般农村和欠发达农村,毫无疑问,沿海边上的江南经济带如苏锡常农村和浙江一带的农村,为中国最发达的农村。

在湖北、河北、河南、山东、东北、广东、江西等一些农村,算是经济发展一般的农村,在西南的云贵川渝及湖南、广西等地,以及西北五省区农村,则是欠发达农村,每个区域农村经济发展不一样,存款不一样,是否有钱人,或者有多少钱,才算是有钱人的标准也不一样。

在江南经济带和浙江经济带农村,一家存款普遍在三五十万或者七八十万,所以,在这些区域的农村,要算得上有钱人,存款需要达到200万+,如果存款能够达到五百万,那就是真正的有钱人了。在存款达到500万的话,至少有豪车、豪宅,以及一些实体的经济,大多数是开厂子的,经济条件不错,总资产应该是上千万或者过亿元了。这些地方的村委会书记、主任,基本是有钱人,存款普遍能够达到200万+

第二个区域,即经济一般发达的农村,中南一带、东北一带,存款一般在十几二十万,50万以上的,是不错了,如果存款达到80万到100万+,可以说,是有钱人了。他们的存款能够达到八十万或者一百万,一般也同样有实体经济,资产差不多超过500万,在当地农村,算是有钱人、富豪。

第三类,西南山区或者西北的甘肃、新疆南部(北部农村经济还算不错)、宁夏、青海一带的农村,整个经济欠发达,农村收入比较低,存款少,有个十万块,就不错了,所以,这些地方,存款达到50万,算是有钱人了。

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迅猛发展,广大农村人的钱包越来越鼓起来,现在农村有大房子住,有轿车出行的家庭不在少数。而且,还有富裕起来的农村家庭都在附近的县城里买上一二套商品房,过着富足的生活。难怪一些城里人也羡慕,农村人小日子过得越来越红火。这也是更多农村人口不愿意进入大城市的原因。

对此,一些专家认为,大城市的居民的财产都集中在房产上,为了一套房就要掏空家庭全部积蓄,还要背负上二十年以上的房贷,城里人存不起钱,都是高房价惹的祸。而在农村自家宅基地上盖幢楼房三十万就能敲定,所以农村人口不用把太多的资金用在买房上,所以,农村富裕起来的人会有更多的资金存在银行里面。

而我们认为,各地农村的情况不同,差异也很大,可能对于西北、东北地区的农村来说,在县城里有套房,出行有小车,若能有100万存款,就算是有钱人了。但是对于东南沿海地区,要说拥有100万就是有钱人,这个标准太低了,保守点说起码在县城里有房有车,还要有150万存款以上,那才能叫有钱人。

其实,近年来农村人口致富的速度要比城里人快,因为城里人要还房贷,而且致富的机会没有农村里多。当然,农村人口要想成为“有钱人”,如果光靠打工,或种地那肯定是不行的。现在问题是,很多农村为啥近年来越来越有钱了呢?在农村致富是哪些群体呢?

首先,村里的负责人。一个村子管着千把号人,负责人当然不会很差钱。因为村里负责人往往就是村办企业的主要领导,下面职工收入不高,但负责人的收入还是不低的。现在就连村委书记出行,也要坐上价格几十万的高档小车,以示身价和排场。所以,村里的负责人,这些年来越来越有钱。

再者,城中村的拆迁户,反正市政动迁到他们家,他们就可以坐享其成。像深圳这样的大城市搞城中村拆迁,往往给拆迁户数百万的补偿金。这些人自己也不用太努力,就拿着补偿款,安享太平日子。所以,大城市周边的农村要是遇到拆迁这样的好事,几乎家家户户都能成为“有钱人”。

再次,通过做生意赚到钱的家庭。一些人在家乡开厂办企业,哪怕办个手工作坊,几年下来也成为了“有钱人”。还有就是包工头,就是组织当地一批农民工外出接工程。这些年,包工头们也都发家致富了,有房有车有几百万存款不稀奇。还有的人就拿家乡的特产拿到全国各地去卖,创业虽然不易,但也有人获得了成功。

最后,还有一部分农村人口搞种植养殖业发了财的。本来种植和养殖是农村人的“老本行”。如果是单打独斗,肯定发不了财,但是一些农民承包了当地大片果园、茶园、菜园等,搞现代化农业经营,还有一些农民擅长养殖业,养鱼养鸡鸭、养牛等,这些人都走上了致富的道路。所以,农村人口比城里人的机会更多一些。

在中国农村到底有多少钱才算是有钱人?这个判断标准真的不太好说,总体来说,有房有车,外加一百万以上存款,在农村就算是有钱人了。而这样的有钱人占农村人口比重是很低的。一般都是村干部、拆迁户、开厂的中小老板、农村种植和养殖户。如果纯粹靠在家乡附近打打工,或者种种地,那肯定是不可能成为有钱人的,能填饱肚皮就不错了。

现在,农村买车的也多起来了,那这样算不算有钱呢?有多少存款才算有钱呢?

农村大大小小的事都需要用到钱,所以农民也会有自己的变现方式以获得收入。那如何才能判断出一个农村家庭到底算不算有钱呢?刺楸以为光看存款已不足以作为一个判定标准,因为存款可能只是多年来为办某件事(比如修房)而慢慢存起来的,所以必须从多方面来衡量。

(1)卖粮食。在农村,一年种的粮食除了吃之外,最多的就是喂畜禽了,在此之外也剩下不了多少拿去卖了。

(2)卖畜禽。农民一般会养几头生猪,除了留一两头做年猪外,能卖的也就一两头吧。按照生猪市价,出去喂养成本,一头猪估计也赚不了一千元吧。而平时的土鸡土鸭几个月就可售卖,目前刺楸这里的土鸡在二十元左右,一只鸡可卖一百元左右。

(3)卖鸡蛋鸭蛋。鸡蛋鸭蛋这个可以当成纯收入了,因为剩蛋的鸡鸭也没比其他鸡鸭多吃多少粮食,但鸡蛋鸭蛋卖的钱也就够平时的油盐酱醋钱吧。

虽然有收入的渠道,但在农村生活也有许多支出,最常见的就是人情钱(份子钱),特别是腊月和正月那一大堆酒席,也许就是一个普通农民全家一年的收入。除了份子钱,日常的生活用品、农资购入以及其他不可遇见的支出也是不小一个数目,如果用本子真专门记账,一年的总支出甚至有点吓人。

减去一年的支出,能结余存起来的才算农民真正的收入,毛收入再多也是空欢喜一场。以刺楸所在的家乡农村为例,一个农业家庭如果仅靠种庄稼,再养点土鸡土鸭,一年能存一两万就算不错了。

(1)房子。在农村,有价值的财产多了去了,除了少数外出务工而疏于管理老家农村的自建房外,绝大多数农民应该都是有房子住的。既然房子是农村的标配,那也就不再讨论范围之内。

(2)畜禽。农民常说「家里财产看着多,然而带腿的和长毛的都不算」,也就是家里养的畜禽在变现前都不算财产,毕竟要是哪天来一场突如其来的遭遇也不好说。家里的畜禽每天都要吃粮食,一年的粮食也没多少结余。

(2)车子。当然,现在农村买车的农民也多了起来,虽然可能只是普通的车,但好歹也算是车了。除了轿车,三轮车、摩托车也算是车吧。

一文说明白碳中和

一文说明白碳中和

水要是生命之源的话,那碳就是生命之基了,我们是碳基生命,各种含碳的有机分子作为基础构成了我们的肉体。气态的二氧化碳是个大被子让我们地球妈妈有一个合适的气温,然而,现在被子太厚了。

碳惹谁了

地球每天都会接受太阳辐射的能量,地球的地表热了以后也会向外辐射能量(任何物体都向外辐射能量)。地球辐射出去的能量是长波,很容易被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甲烷这些带碳的气体也可以)吸收,地球大气中的二氧化碳量刚好比较适中,这样我们的空气就是温暖且相对比较恒定的,不太高也不太低,这个气温人类刚好舒服。这个二氧化碳能温暖地球的效应就是温室效应,二氧化碳这些气体就是温室气体。

或许有人要问,为啥我们的运气那么好呢,地球和太阳距离适中,地球带磁场屏蔽宇宙射线,地球自转轴带个角度产生四季,地球空气中各种气体比例还刚好,随便差一项我们人类都有灭顶之灾,其实这也是幸存者偏差,如果不是这些条件都满足了,我们也没机会问这些问题,我们都是宇宙中的幸存者。

如果你把房子租给了一个不爱干净的人,家里卫生比较差,等你回到这个房子里,你发现家里有了一个蟑螂群,可能有一只蟑螂说为啥我们运气这么好呢,这里有吃的,有水,温度也合适,其实是刚好有这样的条件触发了这里生成了一个蟑螂群落,这群蟑螂只是这个房子的匆匆过客而已,智人虽说存在了几万年了,和宇宙一多百亿年比起来也是如同屋子里的一群蟑螂。

工业革命以后,人类开始大量烧煤了,又烧石油和天然气了,这些燃烧排放了大量的二氧化碳,最近几十年科学家就发愁这么多二氧化碳会不会导致地球气温升高,然后他们研究了一下,发现还真是升高了,而且速度很快,带来的结果会是灾难性的,于是气候问题就出现了。后来就是我们熟悉的各国的领导人聚在一起开会指定减少碳排放的协议,从京都议定书到巴黎协定。

还是有一些人反对减少碳排放的,质疑者分三种,第一种是压根没有全球变暖,第二种是地球变暖变冷是一直在进行的,地球有他自身的规律,人类活动几乎没有影响,我们属于庸人自扰,第三种是阴谋论,认为这是发达国家的阴谋,用来限制不发达国家发展的一种手段,毕竟,不排放碳就没法炼钢,不大炼钢铁怎么赶英超美。

这些质疑者还是少数的,第一种第二种基本被最近的科学研究和事实打脸了,至于第三种嘛,我们中国也不是不发达国家了,所以说呢,为了人类命运共同体,我们对减碳是认真的。

这里要澄清一个概念,我们平时深恶痛绝的雾霾啊,PM2.5啊其实和温室气体没关系,欧美国家每天蓝天白云的,但他们排出的温室气体一点不比中国少,美国人均碳排放是中国的4倍,二氧化碳无色无味无毒,和大家平时感知的空气污染没什么关系。天然气燃烧只排放二氧化碳,但它算是清洁能源。

怎么中和

今年的两会报告提出到2030年,我国实现碳达峰,到2060年,实现碳中和。碳达峰就是到2030年以后,我们国家碳排放就不增加了。碳中和就是到2060年,我们国家排放的碳和吸收的碳就要平衡,净碳排放是0。

其实已经有两个国家已经实现了碳中和,这两个国家一个是不丹,一个是苏里南,这两个国家一个在喜马拉雅山南麓,一个在南美亚马孙雨林边上,他们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没啥人,也没啥工业,而且都是森林,他们国家的森林吸收了他们国家排放出来的二氧化碳。

吸收碳就是气态的二氧化碳中的碳固化,这里的固化不是冻起来(如果以后有了黑科技可以低成本冻起来也可以),是变成碳的固态化合物,最简单的固碳技术就是植树,一棵树里面有至少三分之一都是碳元素,根据质量守恒,种一棵树可以固化不少的碳。植树固碳最大的问题是太慢,而且占地方,这就好像你家里面有装修污染,可以种绿植来吸收,但是你要是就靠它来吸收污染了,你一间屋子都放满了绿植可能都不够。固碳还可以使用化学的方法把碳固化,根据热力学第二定律,这些方法肯定需要消耗大量的能量(树也是靠光合作用使用太阳能固碳的),而产生能量的过程同时也会产生碳排放,这样干不就成了制造一个在日光下可以使用太阳能充电的手电筒了嘛。光靠这些技术手段来固碳达到碳中和是不可能做到的。

要开源也要节流,要想做到碳中和,最主要的事情是要做到不要排放二氧化碳了,或者排放尽可能的少,但咱也不能像不丹和苏里南那样没有工业,要是所有国家都像这俩国家一样,那样咱们人类就喝西北风去了。碳排放最大的就是化石能源的使用,所谓的化石能源,古代动植物变成的尸体慢慢演化得来的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目前大部分的能源获得方式还都是化石能源,人们在逐渐用没有碳排放的能源取代化石燃料。

机会在哪里

节能技术。钢材水泥化工这些行业是耗能大户,又是基础性行业,只要有人类就不会消失,这些行业的耗能量巨大,如果把耗能减下来,就等于是减碳了,这些行业的设备供应商如果能提供节能技术,比如说热的循环再利用,那就会很有竞争力。

新能源。主要是太阳能,风能。现在风电和太阳能发电技术都已经比较成熟了,而且之前一直说的风电和太阳能发电成本高的问题也在逐渐解决,目前风能和太阳能的每度电成本已经接近于火电了,但最大的问题就是说这俩发电都不稳定,风电没风时候就歇了,太阳能晚上和下雨天也没法发电,这样就需要储能技术。核能和水能对环境的潜在影响比较大,很多国家都限制它们的发展。

储能。储能技术也是很早就有了,一个典型的方法就是抽水电站,这种电站有两个高低不一样大水池,如果把那个低的水池的水抽到高的水池中,就是实现了把电能储存成水的势能,然后反过来就可以用高的水池的水来冲发电机发电,这看起来好像有点原始,但确实是很多地方在用的储存电能的方法,这种方法两个很大的缺点就是第一是响应比较慢,不够灵活,第二是对地形和土地要求高,找两个大水池还高低不一样本来没那么容易。对于风能和太阳能这种不稳定的能源来说,最好的储能方式还是用动力电池,说白了就是在电网中放很多大的充电宝,电多了给它充电,点不够用它放电,现在动力电池的成本在逐渐降低,以后会有大量的太阳能或者风能配套储能的这种电厂。

电动汽车。很多欧洲国家已经制定了停止销售燃油汽车的时间表,基本上都是在2030年左右。汽车的电气化和智能化已经是必然的,现在的问题是智能电动汽车蓬勃发展后已经产生巨大的泡沫,就像之前的文章说的,如果电动智能汽车不能突破车的边界,就算把丰田大众这些都搞倒闭了,他们也还是汽车而已,他们的市值还是有巨大的泡沫,迟早破。至少到目前为止,我们都看不到特斯拉或者蔚来的车的使用边界突破了车的边界,如果不能突破,他们最多是佳能取代柯达一样,而不是苹果取代诺基亚。

低碳畜牧业。出乎好多人认知的是畜牧业也是碳排放很高的行业,特别是养牛,牛每天吃草,这些纤维不太好消化,于是牛就有了好几个胃来轮着咕噜咕噜消化这些草,牛叫反刍动物,他们的肚子就像一个大的沼气池,所以他们一天到晚的都在放屁或者打嗝,屁里面有大量的甲烷,而甲烷的是比二氧化碳温室效应强30倍的气体,养猪的碳排放也比较大。这个领域的碳中和不太好办,毕竟人不能不吃肉,有这方面的研究是利用生物科学的方法让这些牲畜多长肉少放屁。

总结起来就是以后人类是要构建一个全电社会,而且电的来源是非化石能源,而且是大家能够消费的起的非石化能源。

风险在哪里

碳中和是一个典型的重要不紧急问题,说是2030年碳达峰,2060年碳中和,推迟10年又能怎样呢,又不会马上就死。

说个题外话,看这个时间管理四象限表,其实衡量一个人一个企业甚至一个国家有没有大的前途的一个重要指标就是看他怎么处理重要不紧急问题,最难处理的就是重要不紧急问题。对于重要紧急问题,一个人不会处理可能活不到20岁,很少有这样的人;对于紧急不重要问题不会处理可能就是损失一个快递(典型紧急不重要场景:开会时候接到快递电话);对于不重要不紧急问题,怎么处理都无所谓。人和人的最大区别其实就是看怎么处理重要不紧急的问题,比如说好好学习争取考个好大学就是个典型的重要不紧急问题。回到碳中和这个话题,如果操之过急,则可能投资过热,最后一地鸡毛,如果患上了拖延症,各项措施不到位,则可能迟迟达不到目标,可能真的会有灭顶之灾。国家的政策制定者必须要很好的控制这个节奏。

另外一个问题是对大气的碳排放是一个典型的经济学上的公地悲剧,公地悲剧说的是如果一块草地没有主人,任由一些牧民过来放牧,大家都想多放点牧,最后的结果一定是草皮完全退化,对于公地,为了防止它退化,必须要有制度来管理。我们的大气也是这样,对每个国家都是公地,大家一起高高兴兴的制定了巴黎协定,相当于规定了每家只能养几头牛,然而国际间的条约是没有约束力的,懂王上台不久就退出了巴黎协定,自由的去放牧了,还好睡王上台后马上又加入了,要是一直是懂王这样,其他国家是跟还是不跟呢。

对于个人投资来说,减碳二十年前都开始都是热点了,相关的概念都已经炒了很久了,就拿太阳能发电来说,现在已经是第四波了,第一波是无锡尚德,破产了,第二波是江西赛维,破产了,还有赞助过世界杯的英利,破产了,第三波是汉能集团,破产了,现在是第四波,来自西安的企业隆基股份(这家企业老板性李,总部在西安,名字叫隆基,让人浮想联翩啊),这行都出了几个首富(首负)了。

气候变化是可以说人类第一次遇到的共同问题,之前的人类的大问题都是一拨人联合起来打另一拨人,总有赢的一拨人,这次是要么都赢要么都输。这次重大问题又叠加了能源革命,也是人类的一次重大机会。碳中和这个议题已经炒作很多年了,以前叫节能减排,现在换了个名字,叫碳中和,本质没变。这个议题虽然炒作了很多年,但这次应该是来真的了。

谁知道一些地方过春节的习俗

谁知道一些地方过春节的习俗

春节习俗

春节是我国一个古老的节日,也是全年最重要的一个节日,如何过庆贺这个节日,在千百年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一些较为固定的风俗习惯,有许多还相传至今。

扫尘

“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据《吕氏春秋》记载,我国在尧舜时代就有春节扫尘的风俗。按民间的说法:因“尘”与“陈”谐音,新春扫尘有“除陈布新”的涵义,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穷运、晦气统统扫出门。这一习俗寄托着人们破旧立新的愿望和辞旧迎新的祈求。每逢春节来临,家家户户都要打扫环境,清洗各种器具,拆洗被褥窗帘,洒扫六闾庭院,掸拂尘垢蛛网,疏浚明渠暗沟。到处洋溢着欢欢喜喜搞卫生、干干净净迎新春的欢乐气氛。

贴春联

春联也叫门对、春贴、对联、对子、桃符等,它以工整、对偶、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时代背景,抒发美好愿望,是我国特有的文学形式。每逢春节,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家家户户都要精选一幅大红春联贴于门上,为节日增加喜庆气氛。这一习俗起于宋代,在明代开始盛行,到了清代,春联的思想性和艺术性都有了很大的提高,梁章矩编写的春联专著《槛联丛话》对楹联的起源及各类作品的特色都作了论述。

春联的种类比较多,依其使用场所,可分为门心、框对、横披、春条、斗方等。“门心”贴于门板上端中心部位;“框对”贴于左右两个门框上;“横披”贴于门媚的横木上;“春条”根据不同的内容,贴于相应的地方;“斗斤”也叫“门叶”,为正方菱形,多贴在家俱、影壁中。

贴窗花和倒贴“福”字

在民间人们还喜欢在窗户上贴上各种剪纸——窗花。窗花不仅烘托了喜庆的节日气氛,也集装饰性、欣赏性和实用性于一体。剪纸在我国是一种很普及的民间艺术,千百年来深受人们的喜爱,因它大多是贴在窗户上的,所以也被称其为“窗花”。窗花以其特有的概括和夸张手法将吉事祥物、美好愿望表现得淋漓尽致,将节日装点得红火富丽。

在贴春联的同时,一些人家要在屋门上、墙壁上、门楣上贴上大大小小的“福”字。春节贴“福”字,是我国民间由来已久的风俗。“福”字指福气、福运,寄托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对美好未来的祝愿。为了更充分地体现这种向往和祝愿,有的人干脆将“福”字倒过来贴,表示“幸福已到”“福气已到”。民间还有将“福”字精描细做成各种图案的,图案有寿星、寿桃、鲤鱼跳龙门、五谷丰登、龙凤呈祥等。

年画

春节挂贴年画在城乡也很普遍,浓黑重彩的年画给千家万户平添了许多兴旺欢乐的喜庆气氛。年画是我国的一种古老的民间艺术,反映了人民朴素的风俗和信仰,寄托着他们对未来的希望。年画,也和春联一样,起源于“门神”。随着木板印刷术的兴起,年画的内容已不仅限于门神之类单调的主题,变得丰富多彩,在一些年画作坊中产生了《福禄寿三星图》、《天官赐福》、《五谷丰登》、《六畜兴旺》、《迎春接福》等精典的彩色年画、以满足人们喜庆祈年的美好愿望。我国出现了年画三个重要产地:苏州桃花坞,天津杨柳青和山东潍坊;形成了中国年画的三大流派,各具特色。

我国现今我国收藏最早的年画是南宋《随朝窈窕呈倾国之芳容》的木刻年画,画的是王昭君、赵飞燕、班姬和绿珠四位古代美人。民间流传最广的是一幅《老鼠娶亲》的年画。描绘了老鼠依照人间的风俗迎娶新娘的有趣场面。民国初年,上海郑曼陀将月历和年画二者结合起来。这是年画的一种新形式。这种合二而一的年画,以后发展成挂历,至今风靡全国。

守岁

除夕守岁是最重要的年俗活动之一,守岁之俗由来已久。最早记载见于西晋周处的《风土志》:除夕之夜,各相与赠送,称为“馈岁”;酒食相邀,称为“别岁”;长幼聚饮,祝颂完备,称为“分岁”;大家终夜不眠,以待天明,称曰“守岁”。

“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天”,除夕之夜,全家团聚在一起,吃过年夜饭,点起蜡烛或油灯,围坐炉旁闲聊,等着辞旧迎新的时刻,通宵守夜,象征着把一切邪瘟病疫照跑驱走,期待着新的一年吉祥如意。这种习俗后来逐渐盛行,到唐朝初期,唐太宗李世民写有“守岁”诗:“寒辞去冬雪,暖带入春风”。直到今天,人们还习惯在除夕之夜守岁迎新。

古时守岁有两种含义:年长者守岁为“辞旧岁”,有珍爱光阴的意思;年轻人守岁,是为延长父母寿命。自汉代以来,新旧年交替的时刻一般为夜半时分。

爆竹

中国民间有“开门爆竹”一说。即在新的一年到来之际,家家户户开门的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以哔哔叭叭的爆竹声除旧迎新。爆竹是中国特产,亦称“爆仗”、“炮仗”、“鞭炮”。其起源很早,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放爆竹可以创造出喜庆热闹的气氛,是节日的一种娱乐活动,可以给人们带来欢愉和吉利。随着时间的推移,爆竹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品种花色也日见繁多,每逢重大节日及喜事庆典,及婚嫁、建房、开业等,都要燃放爆竹以示庆贺,图个吉利。现在,湖南浏阳,广东佛山和东尧,江西的宜春和萍乡、浙江温州等地区是我国著名的花炮之乡,生产的爆竹花色多,品质高,不仅畅销全国,而且还远销世界。

拜年

新年的初一,人们都早早起来,穿上最漂亮的衣服,打扮得整整齐齐,出门去走亲访友,相互拜年,恭祝来年大吉大利。拜年的方式多种多样,有的是同族长带领若干人挨家挨户地拜年;有的是同事相邀几个人去拜年;也有大家聚在一起相互祝贺,称为“团拜”。由于登门拜年费时费力,后来一些上层人物和士大夫便使用各贴相互投贺,由此发展出来后来的“贺年片”。

春节拜年时,晚辈要先给长辈拜年,祝长辈人长寿安康,长辈可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分给晚辈,据说压岁钱可以压住邪祟,因为“岁”与“祟”谐音,晚辈得到压岁钱就可以平平安安度过一岁。压岁钱有两种,一种是以彩绳穿线编作龙形,置于床脚,此记载见于《燕京岁时记》;另一种是最常见的,即由家长用红纸包裹分给孩子的钱。压岁钱可在晚辈拜年后当众赏给,亦可在除夕夜孩子睡着时,由家长偷偷地放在孩子的枕头底下。现在长辈为晚辈分送压岁钱的习俗仍然盛行。

春节食俗

在古代的农业社会里,大约自腊月初八以后,家庭主妇们就要忙着张罗过年的食品了。因为腌制腊味所需的时间较长,所以必须尽早准备,我国许多省份都有腌腊味的习俗,其中又以广东省的腊味最为著名。

蒸年糕,年糕因为谐音“年高”,再加上有着变化多端的口味,几乎成了家家必备的应景食品。年糕的式样有方块状的黄、白年糕,象征着黄金、白银,寄寓新年发财的意思。

年糕的口味因地而异。北京人喜食江米或黄米制成的红枣年糕、百果年糕和白年糕。河北人则喜欢在年糕中加入大枣、小红豆及绿豆等一起蒸食。山西北部在内蒙古等地,过年时习惯吃黄米粉油炸年糕,有的还包上豆沙、枣泥等馅,山东人则用黄米、红枣蒸年糕。北方的年糕以甜为主,或蒸或炸,也有人干脆沾糖吃。南方的年糕则甜咸兼具,例如苏州及宁波的年糕,以粳米制作,味道清淡。除了蒸、炸以外,还可以切片炒食或是煮汤。甜味的年糕以糯米粉加白糖、猪油、玫瑰、桂花、薄荷、素蓉等配料,做工精细,可以直接蒸食或是沾上蛋清油炸。

真正过年的前一夜叫团圆夜,离家在外的游子都要不远千里万里赶回家来,全家人要围坐在一起包饺子过年,饺子的作法是先和面做成饺子皮,再用皮包上馅,馅的内容是五花八门,各种肉、蛋、海鲜、时令蔬菜等都可入馅,正统的饺子吃法,是清水煮熟,捞起后以调有醋、蒜末、香油的酱油为佐料沾着吃。也有炸饺子、烙饺子(锅贴)等吃法。因为和面的“和”字就是“合”的意思;饺子的“饺”和“交”谐音,“合”和“交”又有相聚之意,所以用饺子象征团聚合欢;又取更岁交子之意,非常吉利;此外,饺子因为形似元宝,过年时吃饺子,也带有“招财进宝”的吉祥含义。一家大小聚在一起包饺子,话新春,其乐融融。

春节的习俗

春节是我国一个古老的节日,也是全年最重要的一个节日,如何过庆贺这个节日,在千百年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一些较为固定的风俗习惯,有许多还相传至今。

扫尘

“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据《吕氏春秋》记载,我国在尧舜时代就有春节扫尘的风俗。按民间的说法:因“尘”与“陈”谐音,新春扫尘有“除陈布新”的涵义,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穷运、晦气统统扫出门。这一习俗寄托着人们破旧立新的愿望和辞旧迎新的祈求。每逢春节来临,家家户户都要打扫环境,清洗各种器具,拆洗被褥窗帘,洒扫六闾庭院,掸拂尘垢蛛网,疏浚明渠暗沟。到处洋溢着欢欢喜喜搞卫生、干干净净迎新春的欢乐气氛。

贴春联

春联也叫门对、春贴、对联、对子、桃符等,它以工整、对偶、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时代背景,抒发美好愿望,是我国特有的文学形式。每逢春节,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家家户户都要精选一幅大红春联贴于门上,为节日增加喜庆气氛。这一习俗起于宋代,在明代开始盛行,到了清代,春联的思想性和艺术性都有了很大的提高,梁章矩编写的春联专著《槛联丛话》对楹联的起源及各类作品的特色都作了论述。

春联的种类比较多,依其使用场所,可分为门心、框对、横披、春条、斗方等。“门心”贴于门板上端中心部位;“框对”贴于左右两个门框上;“横披”贴于门媚的横木上;“春条”根据不同的内容,贴于相应的地方;“斗斤”也叫“门叶”,为正方菱形,多贴在家俱、影壁中。

贴窗花和倒贴“福”字

在民间人们还喜欢在窗户上贴上各种剪纸——窗花。窗花不仅烘托了喜庆的节日气氛,也集装饰性、欣赏性和实用性于一体。剪纸在我国是一种很普及的民间艺术,千百年来深受人们的喜爱,因它大多是贴在窗户上的,所以也被称其为“窗花”。窗花以其特有的概括和夸张手法将吉事祥物、美好愿望表现得淋漓尽致,将节日装点得红火富丽。

在贴春联的同时,一些人家要在屋门上、墙壁上、门楣上贴上大大小小的“福”字。春节贴“福”字,是我国民间由来已久的风俗。“福”字指福气、福运,寄托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对美好未来的祝愿。为了更充分地体现这种向往和祝愿,有的人干脆将“福”字倒过来贴,表示“幸福已到”“福气已到”。民间还有将“福”字精描细做成各种图案的,图案有寿星、寿桃、鲤鱼跳龙门、五谷丰登、龙凤呈祥等。

年画

春节挂贴年画在城乡也很普遍,浓黑重彩的年画给千家万户平添了许多兴旺欢乐的喜庆气氛。年画是我国的一种古老的民间艺术,反映了人民朴素的风俗和信仰,寄托着他们对未来的希望。年画,也和春联一样,起源于“门神”。随着木板印刷术的兴起,年画的内容已不仅限于门神之类单调的主题,变得丰富多彩,在一些年画作坊中产生了《福禄寿三星图》、《天官赐福》、《五谷丰登》、《六畜兴旺》、《迎春接福》等精典的彩色年画、以满足人们喜庆祈年的美好愿望。我国出现了年画三个重要产地:苏州桃花坞,天津杨柳青和山东潍坊;形成了中国年画的三大流派,各具特色。

我国现今我国收藏最早的年画是南宋《随朝窈窕呈倾国之芳容》的木刻年画,画的是王昭君、赵飞燕、班姬和绿珠四位古代美人。民间流传最广的是一幅《老鼠娶亲》的年画。描绘了老鼠依照人间的风俗迎娶新娘的有趣场面。民国初年,上海郑曼陀将月历和年画二者结合起来。这是年画的一种新形式。这种合二而一的年画,以后发展成挂历,至今风靡全国。

守岁

除夕守岁是最重要的年俗活动之一,守岁之俗由来已久。最早记载见于西晋周处的《风土志》:除夕之夜,各相与赠送,称为“馈岁”;酒食相邀,称为“别岁”;长幼聚饮,祝颂完备,称为“分岁”;大家终夜不眠,以待天明,称曰“守岁”。

“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天”,除夕之夜,全家团聚在一起,吃过年夜饭,点起蜡烛或油灯,围坐炉旁闲聊,等着辞旧迎新的时刻,通宵守夜,象征着把一切邪瘟病疫照跑驱走,期待着新的一年吉祥如意。这种习俗后来逐渐盛行,到唐朝初期,唐太宗李世民写有“守岁”诗:“寒辞去冬雪,暖带入春风”。直到今天,人们还习惯在除夕之夜守岁迎新。

古时守岁有两种含义:年长者守岁为“辞旧岁”,有珍爱光阴的意思;年轻人守岁,是为延长父母寿命。自汉代以来,新旧年交替的时刻一般为夜半时分。

爆竹

中国民间有“开门爆竹”一说。即在新的一年到来之际,家家户户开门的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以哔哔叭叭的爆竹声除旧迎新。爆竹是中国特产,亦称“爆仗”、“炮仗”、“鞭炮”。其起源很早,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放爆竹可以创造出喜庆热闹的气氛,是节日的一种娱乐活动,可以给人们带来欢愉和吉利。随着时间的推移,爆竹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品种花色也日见繁多,每逢重大节日及喜事庆典,及婚嫁、建房、开业等,都要燃放爆竹以示庆贺,图个吉利。现在,湖南浏阳,广东佛山和东尧,江西的宜春和萍乡、浙江温州等地区是我国著名的花炮之乡,生产的爆竹花色多,品质高,不仅畅销全国,而且还远销世界。

拜年

新年的初一,人们都早早起来,穿上最漂亮的衣服,打扮得整整齐齐,出门去走亲访友,相互拜年,恭祝来年大吉大利。拜年的方式多种多样,有的是同族长带领若干人挨家挨户地拜年;有的是同事相邀几个人去拜年;也有大家聚在一起相互祝贺,称为“团拜”。由于登门拜年费时费力,后来一些上层人物和士大夫便使用各贴相互投贺,由此发展出来后来的“贺年片”。

春节拜年时,晚辈要先给长辈拜年,祝长辈人长寿安康,长辈可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分给晚辈,据说压岁钱可以压住邪祟,因为“岁”与“祟”谐音,晚辈得到压岁钱就可以平平安安度过一岁。压岁钱有两种,一种是以彩绳穿线编作龙形,置于床脚,此记载见于《燕京岁时记》;另一种是最常见的,即由家长用红纸包裹分给孩子的钱。压岁钱可在晚辈拜年后当众赏给,亦可在除夕夜孩子睡着时,由家长偷偷地放在孩子的枕头底下。现在长辈为晚辈分送压岁钱的习俗仍然盛行。

春节食俗

在古代的农业社会里,大约自腊月初八以后,家庭主妇们就要忙着张罗过年的食品了。因为腌制腊味所需的时间较长,所以必须尽早准备,我国许多省份都有腌腊味的习俗,其中又以广东省的腊味最为著名。

蒸年糕,年糕因为谐音“年高”,再加上有着变化多端的口味,几乎成了家家必备的应景食品。年糕的式样有方块状的黄、白年糕,象征着黄金、白银,寄寓新年发财的意思。

年糕的口味因地而异。北京人喜食江米或黄米制成的红枣年糕、百果年糕和白年糕。河北人则喜欢在年糕中加入大枣、小红豆及绿豆等一起蒸食。山西北部在内蒙古等地,过年时习惯吃黄米粉油炸年糕,有的还包上豆沙、枣泥等馅,山东人则用黄米、红枣蒸年糕。北方的年糕以甜为主,或蒸或炸,也有人干脆沾糖吃。南方的年糕则甜咸兼具,例如苏州及宁波的年糕,以粳米制作,味道清淡。除了蒸、炸以外,还可以切片炒食或是煮汤。甜味的年糕以糯米粉加白糖、猪油、玫瑰、桂花、薄荷、素蓉等配料,做工精细,可以直接蒸食或是沾上蛋清油炸。

真正过年的前一夜叫团圆夜,离家在外的游子都要不远千里万里赶回家来,全家人要围坐在一起包饺子过年,饺子的作法是先和面做成饺子皮,再用皮包上馅,馅的内容是五花八门,各种肉、蛋、海鲜、时令蔬菜等都可入馅,正统的饺子吃法,是清水煮熟,捞起后以调有醋、蒜末、香油的酱油为佐料沾着吃。也有炸饺子、烙饺子(锅贴)等吃法。因为和面的“和”字就是“合”的意思;饺子的“饺”和“交”谐音,“合”和“交”又有相聚之意,所以用饺子象征团聚合欢;又取更岁交子之意,非常吉利;此外,饺子因为形似元宝,过年时吃饺子,也带有“招财进宝”的吉祥含义。一家大小聚在一起包饺子,话新春,其乐融融。

OK,本文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本站所发布的文字与图片素材为非商业目的改编或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权或涉及违法,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