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养牛的历史?东北养牛的利润与成本真实

人类养牛的历史?东北养牛的利润与成本真实

很多朋友对于人类养牛的历史和东北养牛的利润与成本真实不太懂,今天就由小编来为大家分享,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如今农村里面,养牛人还多吗?为什么?

如今农村里面,养牛人还多吗?为什么?

现在农村养牛的人已经越来越少了。在我的家乡大西北河西走廊的一个小山村的一个小队,队里一共50几户人家,现在养牛的人已寥寥无几,算来算去也只有我的邻居一户养殖西门塔尔肉牛。

之所以造成农村里面养牛的人越来越少这种现象,我认为主要由以下几点原因造成:

一、村里年轻人不愿意搞养殖业。

现在的农村里面人口本来就已经很少,只剩下些留守老人和儿童,他们想养牛已经力不从心。而村里的年轻人宁愿在外面打工,也不愿意回家搞养殖。他们认为养牛这个行业又脏又累还不挣钱,怎么比较都不如出外打工。

二、养牛风险大,前期投入很高。

所有的养殖业都是高风险行业,现在的基础母牛好点的一头都要1.6~1.7万,如果饲养管理不当生病死亡,这笔损失非常严重。同时养牛前期的投入很高,养10头西门塔尔基础母牛前期大概需要投资25万以上,成本太高。

三、养牛的牧草饲料不太好解决。

以前都是自己种小麦和玉米,牛的牧草饲料完全可以自给自足。现在我们这边的土地都被别人承包种上了紫花苜蓿,要想养牛就得买草买料,这样下来养殖成本太高,没有多少利润,自然养牛的人越来越少。

四、牛的繁殖慢,见利周期太长。

牛的妊娠期是280天左右,虽然理论上可以做到一年一胎,但是农村散养户能做到三年两胎就已经很不错了。一头母牛的回本期起码要3~4年,这个周期太漫长,好多人不愿意等。

最后总结:现在的农村真实情况就是养牛的人越来越少,出外打工的人却非常多。上面的四点原因就是农村人不愿意养牛的根本所在,若朋友们还有补充可在下方留言!

中国何时有肉牛的?发展历史如何?

中国何时有肉牛的?发展历史如何?

20世纪70年代开始有肉牛的

我国肉牛产业发展历程

20世纪50年代,全国牛的存栏数量不足4500万头,当时我国的农业机械很少,农耕主要靠人力和畜力,牛作为主要的耕畜受到了政府的保护;并规定禁止屠宰青壮年牛。

20世纪60年代,国家对牛的品种进行改良,并加强牛的疾病防治和禁止屠宰役牛,到20世纪60年代末,全国牛的总量突破7000万头。

20世纪70年代,我国的农业机械化水平有了很大的发展,国家开始引入一些专门化的肉牛品种以改良本地品种。

自从1978年实行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农民生产积极性提高,牛作为主要劳动力之一,养殖数量也得到了明显提高。1985年,国家全面放开畜产品的市场价格,牛的价格上涨,牛价格的上涨,刺激牛的养殖,到20世纪80年代末,我国牛的存栏量1超过1亿头。

20世纪90年代,国家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发展经济,市场经济逐步走向繁荣,牛肉价格得到快速上涨。1997年牛肉价格开始超过猪肉价格,牛的役用养殖逐步转向肉用养殖,并且,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都增加了对肉牛养殖业的资金和物质投入,在农区推出了“秸秆养畜”项目,重点发展肉牛生产。

进入21世纪,随着务工潮兴起,大量的农村青壮年进城打工,农村劳动力减少,加之农机的普遍使用,养牛做役用的农户减少,役用牛的存栏量降低,肉用牛存栏量增加。I2006年全国牛的存栏量达1.39亿头,年出栏肉牛5288万头,牛肉产量达到750万吨。12007年,牛肉价格5元/千克,随着饲料、劳动力价格的提高,肉牛养殖成本在不断增加,牛的存栏量在不断减少。从2008}年开始,牛肉价格快速上涨,价格升至6.5元/千克。在牛肉价格上涨,外出务工人员增多,农村劳动力只有留守老人和小孩的情况下,养牛反成为农村家庭的一种负担,养牛的农户越来越少,牛的存栏量仅靠养殖场支撑。

东北养牛的利润与成本真实

东北养牛的利润与成本真实

相对其他地方而言,东北养牛的利润与成本大约是1头牛,每年纯利润能够挣1万元,也就是说,养牛1年之后出售,可以赚1万元

OK,关于人类养牛的历史和东北养牛的利润与成本真实的内容到此结束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本站所发布的文字与图片素材为非商业目的改编或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权或涉及违法,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