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国养牛回国了吗(泰国养牛哪个城市好)

泰国养牛回国了吗(泰国养牛哪个城市好)

今天给各位分享泰国养牛回国了吗的知识,其中也会对泰国养牛哪个城市好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春秋时代人物

春秋时代人物

春秋战国时期有许多脍炙人口的故事流传至今,也有许多

成语典故跟这一时期的人物有关,除了

以下故事,你还知道吗

燕王喜二十八年(公元前227年),燕

太子丹派荆轲刺杀秦王.荆轲出发时,太

子及宾客都穿白衣戴白帽到易水边为他饯行

.高渐离击筑,荆轲慷慨悲壮地唱到:"风

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唱完

上车离去,头也不回一下,表示了他义无反

顾的决心.

燕太子丹曾与秦王政一起为人质,两人

同甘共苦,但随着泰国的势力日盛,便对燕

国开始轻视.燕太子丹怨恨秦王政不念友情,

傲然无礼,与鞠武共谋报复秦王之事.鞠武

劝太子丹西约三晋,南连齐楚.而太子丹认

为这乃长久之计,不如找人行刺秦王.鞠武

推荐田光,田光说自己已老,不能胜任,他

推荐荆轲后自刎而死.太子丹与荆轲纵论天

下形势,再三请求荆轲担任刺杀秦王的重任,

荆轲答应了.太子丹于是尊荆轲为上卿,派

其出使秦国,乘机刺杀秦王政.荆轲到了秦

国,买通秦王宠臣中庶子豪嘉,以得秦王在

咸阳宫召见.荆轲献呈燕国地图,展开地图

时,卷在里面的匕首露了出来.荆轲左手抓

住秦王衣袖,右手持匕首刺去.秦王急退,

匕首将秦王衣袖划断,秦王所佩之剑长,惶

恐之中未能拔出,绕殿柱而跑,荆轲紧追不

舍.群臣惊愕,不知如何是好.秦王绕柱奔

逃,将长剑移至背后,拔出,猛刺荆轲,断

其左腿.荆轲负伤,便将匕首掷出,未中.

秦王又击了荆轲八剑.荆轲倚柱长笑,大骂

秦王,后被杀.(803倪娟侦供稿)

:

杜牧在诗《题乌江亭》中写道"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辱是男儿.

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南宋词人李清照也在《夏日绝句》

中说"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无疑,这

是对项羽,尤其是对项羽不肯过江东一事的高度评价.

曾有人说,或许项羽少那么一点霸气,少那么一点高傲,就能渡过乌

江,待他日东山再起,正所谓"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是的,项羽

有这个能力.他破釜沉舟,一举解巨鹿之围.楚汉相争之际,更是显示了

自己的卓越军事才能,刘邦曾趁项羽在齐地苦战彭城空虚之时,纠合56万

人马,迅速攻占彭城,项羽得知这一消息后,命令其部将继续平定齐地而

亲率3万精兵星夜回城.当时刘邦正陶醉于胜利的喜悦之中,结果56万大

军在楚军的猛攻下一败涂地,他的父亲太公及妻子吕雉全部作了楚的俘虏.�(802黄燕提供)

如果项羽只是单纯地作为一名战将,无疑是当时最杰出的人才,他临危不乱,行事果断,可是他却具有不善于用人,轻信多疑的致命弱点,而又不幸地带着这个致命伤坐上了楚军统率宝座.自古君王将相多疑,像秦始皇,李斯,曹操,朱由检,一个个都整天疑神鬼担心别人夺取他的皇位,他的地位,他的兵权,项羽当然也如此,因为轻信多疑,盲目听信谣言,范增因平白无故地受到项羽猜忌而悲愤出走,因为不善用人,难得的良将像韩信,陈平,还有英布纷纷从项羽的麾下转而投向刘邦.

轻信多疑,妇人之仁,所以,即使正如一些人说的如果项羽少一些霸气,少一些高傲,渡过了乌江,也未必能东山再起,更何况项羽又拥有别人不所有的残暴,攻襄城之余,项羽屠杀全城,巨鹿一战,秦将章邯已率军投降,可仍下令坑杀20万秦军降卒,入咸阳,又杀秦降王,火烧秦宫室,劫掠妇女宝货.项羽如此残暴,百姓又怎能信服于他,纵使他有卓越的才能,纵使他能效仿勾践卧薪尝胆,试想如此一个出尔反尔的"膘悍祸贼"到了江东,江东百姓还会真心辅佐他,依然替他出谋划策,他日伺机东山再起吗"百战疲劳壮士哀,中原一败事难回,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与君王卷土来"王安石这首诗一点不错.与其屈天下,不如惊天动地刎于乌江,让天地为之动容!�

我欣赏项羽,因为项羽的豪迈性格,我敬重项羽,因为项羽的傲气和霸气,我赞赏项羽,更因为李清照的点评,"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项羽也算是其中折腰的一位英雄了,却是一位带有浓厚悲壮色彩的失败的英雄,用他自己的话说乃"天亡我,非用兵之罪也".

公元前663年,北方的山戎国(在今河北省东北部)侵略燕国.燕国的国君向齐国求救,齐国的国君齐桓公亲自率领大军去救助.齐桓公的军队赶到燕国时,山戎国的军队已带着掠夺的财物,逃到东部的孤竹国去了.齐桓公命令军队继续追击敌人.山戎国和孤竹国的军队听说齐国的军队打来了,就吓得躲进了深山荒林中.齐桓公顺着敌人的踪迹攻进深山.最后,把敌人的军队打得四散逃奔.齐桓公取得了胜利,并把敌人掠夺的财物也夺了回来.当他们要返回齐国时,这时他们却迷了路.因为齐军来的时候是春天,山青水绿,道路容易辨认.而返回去时已是冬天,山野白雪皑皑,山路弯曲多变.所以,走着走着就辨不清方向了.这时,齐桓公手下的谋士管仲说:"大王,狗,马都有辨认道路的本领.我们挑几匹老马,让它们在前边引路,就可以走出山谷."齐桓公立刻让人挑选了几匹老马,放开缰绳,让它们在前随意地走,军队跟在马的后边.没有多久,在马的带领下,齐国的军

队果然走出了山谷,找到了回齐国的

路.(802吴海康推荐)

学习中转站.3.

.2.历史大观园

◆油车港镇中学历史小报第一期(2004.12.12)

主办:八年级历史与社会兴趣小组

主编:黄燕徐发徐强王伟

创刊序

中华上下五千年,世界灿烂文明史,如浩浩江水奔流不息.翻开历史长卷,大浪淘沙,留下多少千古佳话,风流人物.记住过去,才能更好地立足未来.

为了增强大家的学习兴趣,扩充历史知识,开拓历史视野,提高历史分析能力,在老师的指导下,我们创作了属于我们历史爱好者的刊物-----《历史小报》.虽然不成熟,不丰富,希望能够对大家的历史学习有所帮助.

本小报共有四个版块,第一版为历史综合,介绍史学动态和史料信息;第二版为历史大观园,介绍历史典故和名人趣事;第三版为学习中转站,介绍学习方法和各类学习资料;第四版为煮酒论英雄,进行历史人物的评价.在此我们热切欢迎广大同学和老师为我们提供稿件,使本报的质量越来越好.

兴趣小组组长:徐发

古代中国(从先秦到1840):

一,春秋战国时期: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21年

1: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易经》

2:发奋忘食,乐以忘优,不知老之将至.《论语》

3: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

4: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大学》

5: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

6: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

7: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庄子》

8: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离骚》

9: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史记·滑稽列传》10: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屈原《离骚》

二,秦汉时期:公元前221年-公元220年

11: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史记·陈涉世家》12: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后汉书·陈蕃传》

东汉名臣陈蕃少时独居一室而院内龌龊,薛勤批评他:"孺子何不洒扫以待宾客"陈蕃答道:"大丈夫处世,当扫天事,安事一屋乎"薛勤当即反驳:"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

13:有志者,事竟成.——《后汉书·耿弇传》14: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后汉书·广陵思王荆传》15: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长歌行》

三,三国魏晋南北朝:公元220年-公元581年

16: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曹操《龟虽寿》

17: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曹植《白马篇》18: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诸葛亮《后出师表》

19: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北齐书·元景安传》

四,隋唐宋:公元581年-公元1271年

20:天生我材必有用.—李白《将进酒》21: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王安石

北宋神宗时期,王安石力主变法,反对因循保守,提出这一著名的"三不足"论断.

22: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李清照《夏日绝句》23:位卑未敢忘忧国.—陆游《病起书怀》

五,元明清:公元1271年-公元1840年

24: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过零丁洋》

25: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顾宪成

26: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明日歌》

27: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顾炎武

28: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郑板桥《竹石》

29: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郑板桥《对联》

.4.煮酒论英雄

申无守大喜,方知庄王并非庸主

,庄王果然一改过去的做法,罢歌舞,亲政事,任用贤臣,诛杀奸佞,选拔良才,国人为他的所作所为欢声高呼.周匡王二年(公元前611年),楚庄王开始听政.周匡王王年(公元前608年),楚庄王亲率大军伐陈,宋,与晋师战于北林(今河南新郑),掳晋大夫解扬,晋师大败而返.周定王九年(公元前598年)春,楚庄王率军攻郑,夺取郑国的栎(今河南禹县).于是郑国转而成为楚国盟国.夏,楚庄王召集郑襄公,陈成公会盟于辰陵(今河南淮阳县西),郑,陈表示依附于楚国.后来,郑叛楚与晋结盟.周定王十年(公元前597年)春,楚庄王率军攻郑.楚军包围郑都.经过3个月的围攻,终于破城.郑又向楚投降言和.六月,晋军出发救郑.晋军到达黄河岸边时,知道郑已与楚媾和,中军统帅荀林父想率晋军还归,但副帅先榖不听从他的命令,独自带着中军渡过黄河,与楚军作战.经过一天交战,晋已溃不成军.楚军取得胜利后,楚庄王命令在黄河边上祭祀河神,修建先君神庙,报告战争的胜利,然后回国.楚庄王的霸权由此建立.

(803王伟供稿)

周顷王五年(公元前614年)楚穆王死,其子旅即位,是为楚庄王.楚庄王开始即位的几年,不问国事,终日于宫中饮酒嬉戏,并下令:有敢谏劝者斩.大臣申无守问他说:"楚国的山上有一只大鸟,一连3年不飞不叫,这是一只什么鸟呢"楚庄王答曰:"三年不飞,一飞冲天,3年不鸣,一鸣惊人."

历史知识竞赛答案

1.程长庚2.3月12日,纪念孙中山先生;3

朱耷,朱耷4,"奇松""怪石""云海""温泉"

5,新加坡6,八公山的豆腐,淮王鱼7,金字塔8,00,200W)

9,1970;10,能,不能;11,上弦月;12,云雾;13,天安门广场14,故宫;15,永乐大钟;16,山海关;17,方苞,刘大櫆,姚鼐;18,晋朝;19,韩非;20,武)

21,魏晋南北朝;22,指南针;23,南京;24,邓稼先;25,汉成帝;26,阿基米德;27,夏;28,经,史,子,集./《论语》,《孟子》,《大学》,《中庸》,/.《诗经》,《尚书》,《周易》,《礼经》,《春秋》.

1.誉为"京剧鼻祖"的是谁2,我国的植树节

定在每年什么时候3,中国绘画史上的"八大山

人"是谁中国古代有位书法家,画家自称自己为

"驴"的是谁4,黄山四绝是5,有"花园之

国"美称的是哪个国家6,淮南物产两绝是

7,世界上最大的坟墓是什么8,若某点以东为

东半球,以西为西半球,以南为南半球,以北为

北半球,则该点地理经纬度是多少9,我国第一

颗人造卫星"东方红"号于哪年发射成功10,在

地球上,向东能绕地球一圈吗向北能绕地球一

圈吗11,"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鱼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指的月相是

12,"蜀犬吠日"指的是四川盆地多什么13,世

界上最大的广场是什么广场14,世界上最大,最

完整的古代木结构建筑群是15,距今年代最久远,

且享有"钟王"称号的是16,"天下第一关"指的是

17,桐城派是在清代很有影响的散文流派,主要代表"桐城三祖",分别指的是谁18,附马是古代的一种官职简称,全称是附马都尉.后来,"附马"成了皇帝女婿的别称是在哪个朝代19,世界上最早提出人口论的思想家是我国战国时期的思想家是谁20,首创密封试卷的是谁21,"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说的是我国什么时期的选官制度.22,"水手之友"指的是什么23,"六朝古都"指的是哪里

24,"两弹元勋"指的是谁25,"楚王好细腰,宫中多饿死"中的"楚王"指的是谁26,"给我一个稳固的支点,我就能把地球挪动"的科学家是谁27,世界天文学史上最早的关于流星雨的记录,是在我国的哪朝28,"四库"是指哪些"四书"是指哪些"五经"是指哪些(倪娟侦收集)

图书馆历史图书推荐

1.《中国历史故事集》

全书共有远古,春秋战国,秦汉,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宋辽,元,明,清十册.以故事的形式呈现了悠悠华夏文明的发展历史,看此册书,既了解了中国历史,又拓宽了视野,学习了许多课外历史知识和典故.同学们可以借来一读.

2.《中国古代十子精华丛书》

全书共分十册,主要介绍孔子,孟子,荀子,老子,管子,韩非子,庄子,公孙龙子的事迹和思想.

3.《中国传统道德中学读本》既有历史故事,又能提高道德修养.

从封邦建国到一统天下

说出夏,商,西周,东周,秦等王朝的起讫时间及建立者或都城.

什么是分封制,宗法制和礼乐制它们起到什么作用

礼乐文明是在哪个朝代确立的周朝时一个人的社会地位和权力由什么决定

春秋时期出现王室衰微,诸侯争霸的根本原因是什么,你知道吗

齐桓公成为春秋首霸有哪些原因什么是尊王攘夷和葵丘会盟

"废井田,开阡陌"是战国时期哪国的什么变法这一变法的内容和意义是

百家争鸣中孔子,孟子,老子,墨子,韩非子,孙子有哪些主张和思想

说说秦朝的建立者和时间.秦始皇采取了哪些巩固中央集权国家的措施

秦朝的疆域四至你知道吗怎样评价秦始皇的历史作为

10,"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反映了西周的什么制度

11,你知道春秋和战国名称的由来吗你知道吴越争霸的历史典故吗

12,你知道对联"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归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包含了哪些历史典故和历史人物

13,秦朝得以统一天下和灭亡的主要原因各有哪些(李老师提供)

李贽《藏书·卷二目录》中盛赞他为"千古一帝";章太炎《秦政记》说"虽四三皇,六五帝,曾不足比隆也";李白的《秦王扫六合》这样歌颂秦始皇的统一事业:"秦主扫六合,虎视何雄哉!"他们都高度评价秦始皇的功绩,肯定其对历史的作用,是一个伟大的历史人物.另一些人则咒骂秦始皇"怀贪鄙之心,行自奋之智""以暴虐为天下始"(贾谊《新书·过秦论》);"始皇暴虐,至子而亡"(《贞观政要》卷八);"始皇刚毅戾深,乐以刑杀为威,专任狱吏而亲幸之,海内愁困无聊"(引自陈登原《国史旧闻》).他们都指斥秦始皇统治的残酷,是暴君.这些看法都有一定的道理,但由于评论者的立场和出发点不同,也都有其片面性.我们的观点是:秦始皇是对中国历史发展有巨大贡献的杰出的历史人物,同时也是一个残酷的暴君.他的功绩是主要方面,但不能因此掩盖罪恶;他的罪恶是深重的,但也不应因此抹煞其巨大的历史功绩.

秦始皇的最重要历史功绩,在于完成了统一事业,建立了历史上第一个封建的中央集权的国家.秦始皇的贡献还在于奠定了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基础.秦统一后实行的各种政策和措施,有的不仅影响至以后二千年的封建社会,而且及于现在,如文字的统一就是一例.秦始皇采取的各种统一措施和制度,对当时的历史发展来说,是一种大胆的革新,表现其政治眼光较为远大.从秦代制定的一些制度大部分为后来所继承,可以证明:这些制度和措施是适应当时历史形势的.

但秦始皇还是一个稀世的暴君.他不仅穷侈极欲,大兴土木,奴役百姓,还颁布严刑酷法,实施暴政;就是施行的一些有利于统一的措施,虽然从长远来看有利于社会发展,而在当时则成了一场浩劫,如修长城,经年累月征发数十万人进行着极为沉重劳动.它反映了秦始皇的作为都是建立在对广大劳动人民残酷剥削和压榨之上的,而这种剥削和压榨远远超过社会所能承担的程度,致使社会简单的再生产都难以维持下去,所以就连对历史发展有利的一些措施,也给当时的人民造成灾难.

泰国养牛哪个城市好

泰国养牛哪个城市好

清迈府。清迈府位于泰国北部山区,盛产农牧产品,其中农民们自养的牛羊猪鸡,肉质与口感都很好。飞扬牧场的玉米黄牛,更是清迈一绝、泰北一绝。

春秋五霸之一的秦穆公,为秦始皇统一六国打基础

春秋五霸之一的秦穆公,为秦始皇统一六国打基础

秦穆公,名任好,羸姓,秦国历史上一位有作为的君主。他在位期间,励精图治,总想干一番大事业,于是网罗人才,重用贤臣,让他们成为自己的左右手,这些能人是让秦国逐渐强大起来的重要棋子。他还内修国政,外图霸业,统一了今甘肃、宁夏等地,开始了秦国的崛起。正是因为他打下的基础,才有了后来的秦始皇灭六国,一统华夏的千秋大业。

一、奋发图强,重用人才

为了能使更多的贤才为自己效力,秦穆公求贤人,从西方的戎人那里请来了由余,从东方的楚国请来百里奚,从宋国请来蹇叔,任用从晋国来的丕豹、公孙枝。秦穆公用了这五个人,兼并了二十个国家,称霸西戎。秦孝公重用商鞅,实行新法,移风易俗,使国家强盛,打败了楚国和魏国,扩地千里,秦国逐渐强大起来。

关于秦穆公善于纳贤才《史记·秦本纪》记载:穆公任好五年,晋献公灭、虢,虏庚君与其大夫百里奚。既虏百里奚,以为秦穆公夫人媵(ying)于秦。百里奚亡秦走宛,楚鄙人执之。秦穆公闻百里奚贤,欲重赎之,恐楚人不与,乃使人谓楚曰:‘吾媵臣百里奚在焉,请以五段羊皮赎之。’楚人遂许与之。

秦穆公认为要做大事得有大批人才,他想尽办法满天下去搜罗。秦穆公与众不同的是,不重用本国的贵族。他怕本国贵族权大势大,国君反倒受了他们的牵制。他宁可重用外来的人才。外来人才不像本国的豪门大族割据地盘,建立自己的势力,威胁国君。

可是秦国地处西部,人才难觅,于是他就打算到其他国家去搜寻。当时他还没有娶妻,于是就派公子絷到晋国求亲,一方面可以结交晋国这个中原大国,另一方面可以顺便寻访贤人。公子絷出发前,秦穆公特意嘱咐他:我国国小,人才罕见,晋国是大国,必有奇才。你这次去一则替寡人求亲,如果成功,我们就不用担心东边的威胁了(晋国在秦国的东面):二来就要为寡人寻访贤士,有愿意来我国效力的,就一定把他给寡人带回来。

没过多久,秦穆公听说公子絷求亲成功,很高兴。又听说访得贤人公孙枝,秦穆公更是喜出望外,急忙召来公孙枝相见,和他谈论国家大事,发觉其果然是很有才华的人,就拜公孙枝为大夫。又派公子絷带上聘礼到晋国去迎娶伯姬。

十多天以后,公子絷带了伯姬和晋国陪嫁的奴婢、彩礼回来见秦穆公。秦穆公打开晋国陪嫁奴婢的名单看了一遍,又核对了一下,就回过头问公子絷:卿此去功劳甚大,不过这个百里奚是个什么人啊?怎么只有名字,不见人啊?公子絷赶紧回答说百里奚原先是庚国的臣子,后来虞国被灭,他可能是不想为奴,逃跑到楚国了吧。

秦穆公听到这里,又问道:百里奚是人才啊,怎么晋国没有留住他,反倒把他当成了陪嫁的奴隶了呢?

公孙枝说道:虞公和百里奚成了晋国的俘虏后,虢国有个大夫叫舟之侨的投降了晋国,他知道百里奚有才能,就想把他推荐给晋献公。晋献公派舟之侨去说服百里奚,结果被百里奚给拒绝了。百里奚说:‘君子才能不能施展,也不去敌国的土地,更何况是到敌国做官呢?

百里奚,姓百里,名奚,是虞国(今山西平陆北)人。他的儿子叫孟明视,后来也是个出名的人物。百里奚在三十多岁娶妻生子后,离开国到齐国,但找不到出路,靠要饭过日子。后来四十多岁他到了宋国,碰见一个隐士叫蹇叔,两人成了知心朋友,都想找一个出路,可是找不到主儿。没办法,百里奚打算回到虞国去。蹇叔说:虞国的大夫宫之奇倒是我的朋友,咱们不妨找找他去。就这样,百里奚又回到了虞国。蹇叔带着百里奚去见大夫宫之奇。m之奇要带他们去见虞君。蹇叔摇了摇头说:君爱贪小便宜,不像有作为的人物。于是,蹇叔就离开了百里奚。临别时他对百里奚说:以后您要瞧我,就上鸣鹿村好了。打这儿起,百里奚跟着宫之奇在虞国做了大夫。

果然不出蹇叔所料,虞君爱贪小便宜。晋国(都城在今山西翼城东南)派使者到虔国,送上一匹千里马和一对名贵的玉璧,作为礼物买通虞君说:我们打算攻打虢国(又叫北虢,都城在今河南陕县东南),为行军方便,想跟您借一条道儿从您的国土过去。虞君瞧瞧手里的玉璧,又瞧瞧千里马,连连答应:可以,可以!大夫宫之奇拦住他说:不行!虢国跟虞国贴得那么近,好像嘴唇跟牙齿一样。俗语说:‘唇齿相依,唇亡齿寒’,我们这两个小国相帮相助,还不至于给人家灭了。万一虢国被晋国灭了,国也一定保不住。

虞君说:人家晋国送来了千里马和无价之宝跟咱们交好,咱们连一条道儿都不准人家走?再说晋国比虢国强上十倍,就算失了一个小国,可是交上了一个大国,还不好吗?百里奚拉住宫之奇退出来说:跟糊涂人说好话,就好像把珍珠扔在道儿上。宫之奇知道澳国一定灭亡,就带着家人跑了。不久,晋献公派大将率领大军经过庚国去灭了虢国,回头顺便也灭了虞国,取回了千里马和玉璧。虞君和百里奚都做了俘虏。

听到公孙枝说,百里奚逃到楚国去的消息,这时的秦穆公愿以重金赎回百里奚,又怕楚人不给。于是派使者到楚,说:我国的奴隶百里奚逃到贵国,请允许我方用五张公羊皮将他赎回。楚国一看此人如此不值钱,也就答应了秦的要求。当七十余岁的百里奚被押回秦国时,秦穆公亲自为他打开桎梏,与他商谈国事。百里奚说:我是亡国之臣,哪里值得君公垂询!穆公说:虞君不用你,才使你被掳,并不是你的过错。坚持向百里奚讨教,两人一直谈了三天,穆公十分高兴,拜百里奚为国相。

由于百里奚是用五张公羊皮赎回来的,所以人称其为五羧大夫。百里奚辞让道:我不如我的朋友蹇叔。蹇叔贤能而不为世人了解。当年我在外漫游受困于齐,不得已向别人乞讨,是蹇叔收留了我。我因此想到齐君无知那儿做事,是蹇叔阻止了我,使我幸免与无知一起被杀。我到周地,见王子颓喜欢牛,就以养牛去接近他。后来,王子颓想用我,又是蹇叔阻止了我,使我免于被诛。我到庚君手下做事,蹇叔又阻止我。我也知道虞君不会信用我,只是为了那一份俸禄和爵位,暂时留下来,想不到就当了俘虏。从这三件事,我深知蹇叔的贤能。

秦穆用五张羊皮把百里奚从楚国赎回来《东周列国志》云:百里奚到了秦国,穆公见他年纪很大,问他。百里奚对曰:才七十岁。

穆公叹曰:惜乎老矣!

奚曰:使奚逐飞鸟,搏猛兽,则臣已老。若使臣坐而策国事,臣尚少也。昔吕尚年八十,钓于渭滨,文王载之以归,拜为尚父,卒定周鼎。臣今日遇君,较吕尚不更早十年乎?。让我去搏击猛兽呢,那我年纪的确是老了;不过如果让我论国事呢,则比八十岁才遇到周文王的姜太公则还年轻十岁。

秦穆公与百里奚畅谈三日,颇为其才能所动,于是拜为上卿(即相国之职)。

秦穆公能够积极大胆地举贤用能,关键在于他具有爱才之心。为了访求贤才,他想方设法用五张羊皮换来百里奚,并能大胆起用,让其辅佐国政。同时,穆公还能客观公正地分析人才,认识人才,使用人才。他对百里奚的选用,并不以虞国的灭亡而认为百里奚无能,而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认为虞君不用子,故亡,非于之罪也。

为了能够得到人才,秦穆公不放过任何一个机会。自己国家没有人才,就到别的国家去挖,先在晋国挖来公孙枝,又从楚国挖来百里奚。只要是人才,无论大才还是小才,他都不放过。正是因为他开创的这种风气,使秦国成了吸引人才的乐土。秦穆公求贤若渴,并且为能人提供充分发挥自己的空间,同时也利用他们的智慧成就了自己的事业,真可谓最大的能人是把能人组合在一起的人。秦穆公的这种思想和做法,都是值得现代人所借鉴的。

韩愈在《杂说四?说马》一文里,用识马的道理表明识别人才的重要性。他说: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这告诉我们一个道理:识马者难得,有识马者然后才会发现千里马,不识马,即使有千里马也会被埋没。人才总是有的,关键在于能否加以识别和扶持。虽有名马,而不以千里称也。由于不识马就不能饲养马。马虽有千里之能,但待遇不公,不能满足它起码的生活要求,因而不能发挥它的才能。只有善于鉴别而又培养得当,人才才会大量地涌现出来。

韩愈这种爱才、选才、用才的思想,是对封建贵族那种选人唯贵、用人唯亲的腐朽思想进行的有力批判,也是对封建统治阶级那种埋没人才、摧残践踏人才的辛辣讽刺,同样也是我国历史上尚贤思想的新发展。韩愈四试于礼部,三试于吏部,十年犹布衣。他才高受屈,又几经贬谪,对于如何善于识别人才和培养人才有其真切感受。他说:大凡物不得其平则鸣。《说马》就是他结合自己早期不得志的遭遇,而为广大中下层知识分子所作的不平之鸣。这在中国古代教育史上也是有价值的。对于我们今天的领导者认真识别和积极培育人才也有很大的启发意义。

在重用人才方面,三国时期的曹操表现得尤为突出。早在创业之初,曹操就非常重视网罗人才,建都许昌之后,又一再下达求贤令,以朝廷的名义招纳贤士,试图把散落在民间的人才都聚集起来。

在选择人才的标准上,曹操以其政治家的独特气魄,一反过去以门阀和名气取人的传统标准,主张不拘一格,唯才是举。著名的《八月令》竟然明确地提出要起用那些负污辱之名、见笑之行,或不仁不孝,而有治国用兵之术的人才,这是对以门阀品第为惟一标准的传统人事制度的一次猛烈冲击。对于曹操识拔人才,不拘微贱,随能任使,皆获其用的选才标准,连宋代的政治家司马光也给予了积极的评价。

曹操在创业之初,需要人才帮助打天下时,他更是虚心纳士,和刘备、孙权一样对有用之才极尽礼遇。曹操厚待刘备、关羽的事情是尽人皆知的,其实他给予自己重要的谋臣将士的优待远在刘、关二人之上,故大多能得人心。

更为难得的是,曹操在创业之初能用度外之人,即对有用的人才做到不计前嫌,即使是仇敌也不念旧恶,不加报复,表现了一个政治家的博大胸怀和恢弘大度。

因此,将曹操对人才既任用又猜疑的态度比照起来看,他在人才问题上奉行的其实是实用主义的方针。为了建立统一天下的霸主事业,他重视人才、礼遇人才,表现了他有囊括英才的雄才大略和容纳人才的恢弘大度。

二、积极为民,强秦基霸

每个领导都希望自己的下属忠于自己,希望下属能积极地工作。要想达到这个目的,领导首先要做的就是付出,特别是情感上的付出。所谓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处处以情感待人,将心比心,必然会得到下属真诚的支持和帮助。

对于感情上的投人,重要的一点是有的放矢。如果能够知道下属的期望,然后投其所爱、解其所困,那是最好不过的了。人在生活中不免要遇到林林总总的困难,面临这些困难时总想有人能给予帮助,如果在其山重水复疑无路之时,使得柳暗花明又一村。此人一定对你感激涕零。

当一个人能在组织中体会到如家庭般的温暖,他就会感到十分安心,士气在无形中自然也就增高了。这样的公司,在广大的求职者心中,当然是充满魅力的公司了,也只有这样的公司才能够吸引更多的优秀的员工,让员工最大限度的发挥潜能,从而在商海中搏浪击水。

为了自己的事业,秦穆公纳了很多贤才。但人才有了,要完成霸业,还一定要得到民心。秦穆公很重视民心的作用,他实行了一些缓和阶级矛盾的措施,减轻百姓的负担。他强调取信于民。晋国闹饥荒,向秦国求援,他不计过去的恩怨,把大批粮食运到了晋国,说不能让百姓受罪。晋国臣民都称颂他的大德,他的威信大大提高。这使他深受下层群众的支持和拥戴,有了争霸的基础。在百里奚和蹇叔的辅佐下,秦穆公将注意力集中于晋。晋献公晚年,骊姬之乱,公子重耳和夷吾出逃。穆公九年(前651年)晋献公死,骊姬子奚齐继位,随即被其臣里克杀死。秦穆公派百里奚带兵送夷吾回国继位,为晋惠公。夷吾事先答应将河西八城割给秦作为谢礼,但继位后却毁约。晋臣丕豹逃到秦国,受到穆公重用。

前648年晋国旱灾,秦穆公运了大量粟米给晋。前646年,秦国发生饥荒,晋国不仅不给秦国粮食救灾,反而乘机出兵,于次年攻秦。双方在韩原大战,秦军最终生俘晋惠公。在周襄王和穆姬的请求下,秦穆公与晋惠公结盟后,将其放回。晋惠公送太子圉到秦国为质子,并将黄河以西的地方献给秦国,秦的东部疆界扩至龙门。二十三年(前637年),晋惠公死,其子子圉逃回国继位,为怀公,继续迫害逃亡的公子重耳。秦穆公于是将重耳从楚国迎来,以极为隆重的礼节接待,将女儿文A及四位宗女嫁其为妻,然后于次年送重耳回国为君,是为晋文公。晋文公杀死子圉,在秦的参与下,尊王攘夷,败楚城濮,成为霸主。

前630年,秦又出兵帮助晋文公围郑。郑老臣烛之武夜里从围城中绳出,见秦穆公说:郑国灭亡,于秦不利。晋人这次开拓了东边的领土,下次就会向西边的秦国用兵。大君何必损害自己国家的利益,共帮助晋国呢?秦穆公于是与郑结盟,留杞子、逢孙、杨孙戍守,罢兵而还。这就是秦穆公在外交上的谋略。

晋文公死后,秦穆公认为时机已到,想取代晋成为霸主,但在肴之战中败于晋,暂缓了东进的步伐。

晋文公的夫人文A,是秦穆公的女儿,她对宋襄公说:这三人挑拨我们两国国君的关系,穆公对三人恨人骨髓。你何必自己去杀他们呢?不如放他们回去,让穆公去将他们煮死!晋襄公同意了。秦穆公穿了素服,哭看到郊外迎接孟明视等人,说:我不听从百里奚和蹇叔的话,使你们三位遭受耻辱,你们有什么错?你们要专心谋划报仇雪耻,不可懈怠!恢复了三人的官职,对他们更加信任了。

但不幸的是,秦穆公三十二年(前628年)冬,晋文公死。这时,杞子从郑国派人送信回国,说:郑人将北门的钥匙交给了我,如果悄悄地派军队来,郑国就能得到。秦穆公问蹇叔和百里奚,两人回答道:经过几个国家几千里路去袭击别人,很少有成功的。我军的行动郑国一定会知道,不能去!秦穆公说:我已经决定了,你俩不必再说。于是派遣百里奚的儿子孟明视、蹇叔的儿子西乞术和白乞丙三将带兵出发。百里奚和蹇叔哭着为军队送行,秦穆公很生气,说:我出兵,你们却哭着沮丧我军的士气,这是为什么?二老答道:我们并不敢沮丧士气。只是我们年纪大了,儿子要出征,怕以后再也见不看了!二老对其儿子说:你们的军队一定会吃败仗,晋人将在崤山阻击。

上述百里奚和蹇叔哭着为军队送行这段就是有名的《蹇叔哭师》。《左传》记载,(鲁僖公三十二年)杞子自郑使告于秦曰:郑人使我掌其北门之管,若潜师以来,国可得也。穆公访诸蹇叔。蹇叔曰:劳师以袭远,非所闻也。师劳力竭,远主备之,无乃不可乎?师之所为,郑必知之:勤而无所,必有悖心。且行千里,其谁不知?

公辞焉,召孟明、西乞、白乙,使出师于东门之外。蹇叔哭之曰:孟子!吾见师之出,而不见其入也!

公使谓之曰:尔何知!中寿(六七十岁。此时蹇叔大约八十岁),尔墓之木拱矣!

蹇叔之子与师。哭而送之曰:晋人御师必于ァ0阌卸陵焉。其南陵,夏后皋(皋,夏朝桀王得祖父。后,古代得天子何列国诸侯都称为后)之墓也:其北陵,文王之所辟(通‘避’)风雨也。必死其间,余收尔骨焉!

意思是:鲁僖公三十二年,杞子从郑派人告知秦国国王说:郑国人派我掌管他们的北门钥匙,如果隐蔽地派军队来,郑国可以得到啊。秦穆公就此事问大夫蹇叔。蹇叔说:劳动军队去袭击远方的国家,没有听说过啊。军队劳累精力衰竭,远方的国家已经有防备了,恐怕不行啊?军队的行动,郑国必定知道,辛辛苦苦却没有收获,大家必定会有怨恨的心理。况且军队行走千里,那还有谁不知道?

穆公不听,召集孟明、西乞、白乙,派他们从东门之外出兵。蹇叔对他们哭道:孟将军啊!我看着军队出发,却看不见他们进城啊!

穆公派人对他说:你懂什么!如果你只活六七十岁的话,你的墓地的树都有一抱粗了啊!

蹇叔的儿子跟随军队一起。蹇叔哭着送他道:晋国人防御的军队必定在崤山。崤山有两座山峰。它的南峰,是夏朝君王皋的墓;它的北峰,是周文王避风雨的地方。你必定死在它们之间,我到那里收你的尸骨吧!

三十四年(前627年),秦穆公又派孟明视等带兵东向,秦军东去,经过成周北门时,车左、车右都脱去头盔下车致敬,随即跳上车去的有三百辆战车的将士。王孙满看了以后说:秦军轻佻而无礼,一定会失败!秦军经过滑国时,郑国的商人弦高正贩了牛准备到周去卖,见秦军,就将所带的十二头牛全部送给秦军,说:听说大国将要诛灭郑,郑君已经作好迎战的准备,派我先送十二头牛犒劳贵军士卒。秦军三位将军商量道:郑国已经知道我军要去袭击,去了也没有用。于是灭了滑国,往回撤兵。滑是晋国的同姓之国。当时,晋文公还没有下葬。太子襄公愤怒地说:秦国欺侮我丧父,乘机攻灭我的同姓之国。于是,将丧服染成黑色,出兵在崤山阻击,大败秦军,将三位秦将全部俘获。秦东进的路被晋牢牢地扼住,只得转而向西发展。

当时,在今陕甘宁一带,生活着许多戎狄的部落和小国,如陇山以西有昆戎、绵诸、翟,泾北有义渠、乌氏、朐衍之戎,洛川有大荔之戎,渭南有陆浑之戎。他们生产落后,披发衣皮,各有君长,不相统一。他们常常突袭秦的边地,抢掠粮食、牲畜,掳夺子女,给秦人造成很大的苦难。秦穆公认真检讨了自己的过失,进一步整顿内政,及时改变战略方向,全力进攻西戎。西戎泛指泰国西边散布于广大地区的戎族国家。他通过投奔来的由余了解了西戎各国的山川形势,兵力部署,采用离间计、美人计等策略,突出奇兵,发动全面攻击,征服了这些国家,扩地千里。这样,东从陕酉、山西交界的黄河起,一直到遥远的西方,都为秦国所控制,秦穆公终于成为西方的霸主。这对中国社会的发展有着积极的作用,加速了民族融合,发展了秦国经济。秦穆公开创的霸业,为战国末年秦统一整个中国打下了基础。

三十九年(前621年),秦穆公死,安葬于雍(今陕西凤翔东南),殉葬而死的有一百七十七人,其中包括子舆氏的三个儿子奄息、仲行、针虎。这三人十分善良、勇武,国人对此悲痛万分,赋《黄鸟》之诗,唱道:彼苍者天,歼我良人:如可赎兮,人百其身!意思是,青天呵,怎么将这么善良的人给殉葬了?如果可以赎命,我们宁愿出一百条命将他们换回来!

OK,本文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本站所发布的文字与图片素材为非商业目的改编或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权或涉及违法,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