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机械化养牛场有哪些,印度拖拉机质量排名

印度机械化养牛场有哪些,印度拖拉机质量排名

很多朋友对于印度机械化养牛场有哪些和印度拖拉机质量排名不太懂,今天就由小编来为大家分享,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印度陆军的战斗力怎么样?

印度陆军的战斗力怎么样?

大家恐怕不知道,就在俄乌打得热火朝天时,印度最近又开始在班公湖附近增兵,而且还动用了不少卡车,往这一地区的前线哨所运输物资。可以说,印度已经做好了天气转暖后继续推进的准备。

那么印度为什么就这么“顶”,这么多年了还不松劲?恐怕印度最大的底气,就是他们有一支看上去很强大的陆军。印度陆军光看纸面实力的话,绝对在全球前3位,拥有T-72B主战坦克2700辆,T-90S主战坦克690辆,阿琼主战坦克200辆,合计3600多辆第3代主战坦克。并且还拥有各类型装甲战车4000多辆,陆军总规模125万人,动员后接近200万人。

图为800万美元1辆的印度陆军阿琼MK2主战坦克。

从人数来看,印度陆军冠绝全球,军改之后的我国陆军都没有这么多人。印度陆军规模庞大,编制复杂,军、师、旅、团、营等一应俱全,保留了典型的大规模机械化陆军特征。总而言之,印度陆军是一支规模庞大的部队,也正是因为人数多、坦克多,印度陆军总认为自己集中力量的话,在地面可以对抗任何对手。

图为印度陆军T-90S主战坦克部队。

但是实际上,印度陆军的战斗力却一直被人诟病,这似乎和其陆军的规模不匹配。原因在于,印度陆军作战思想比较落伍,军事理论发展缓慢,军事改革一直没有彻底完成,没有打造出一支机动、灵活、精悍的陆军部队。还是以我国为例,我国曾有一支200多万人的陆军,其中还包括甲种集团军、乙种集团军,很多装备都性能参差不齐,实际上也是一种大规模的机械化陆军特征。

图为我军士兵观看印度士兵训练。

但是军改之后,我国陆军变成了13个合成集团军,实现了从大规模到高质量的转变,成为一致信息化、合成化为主的先进陆军,其总规模也实现了缩小,淘汰了大量不适合现代战争的老旧装备。除了印度陆军编制大、繁杂、效能低之外,印度陆军还有一个问题,那就是保障能力不足。这个保障可不光是吃吃喝喝的后勤保障,还有更重要的机械保障、装备保障、技术保障、情报和电磁保障等。

图为印度陆军BMP-2步兵战车。

印度陆军规模大,但是质量低,莫说是建立有效的作战保障体系,就连装备统一的制式化武器装备都做不到,同一支部队的印度士兵,总是穿着不同的军装、拿着不同的武器,更不要说印度全军的差异了,很难想象为这样的部队提供后勤是多么庞大且复杂的工程。印度陆军保障能力差的最大体现,就是印度陆军极度缺乏重型卡车,使用重卡运输重型装备、物资的能力较差。

另外,印度的主战坦克虽然多,但因为并非印度国产,因此平时的维护保养难免做不到位,妥善率较低。有人统计,俄罗斯在乌克兰作战中,在100公里的机械化行军后,大约装备的妥善率只有75%,而印度就更低了,在和平时期,其装备妥善率都只有50%左右,战时真的难以想象印度会自己抛弃多少坦克、车辆。

图为印度陆军K-9自行火炮。

再者,印度陆军联合作战能力、信息作战能力很差。印度陆军和俄罗斯一样,装甲机械化部队以履带式车辆为主,这样的部队不但保障复杂,且机动性不足,战时妥善率差,信息化程度低。像中美这样的陆军强国,已经开始广泛装备斯特赖克旅这样的部队,在我国叫中型合成旅,都是以“大八轮”战车为主,形成步兵战车、突击炮、自行火炮、自行防空导弹等为一体的大八轮部队。印度没有这样的部队,也没有足够数量的察打一体无人机、侦察无人机为其陆军提供支持。

图为印度米-17直升机。

总而言之,印度陆军还是一支作战思想停留在二战时期的大规模陆军,行动能力较差,保障体系复杂,且印度又并非苏俄,没有足够的工业能力去支持这样的部队,因此在战时,印度陆军总是反应缓慢、动作笨拙,无法把规模优势发挥出来。因此,印度陆军虽然大,但是战斗力却并不强。

印度拖拉机质量排名

印度拖拉机质量排名

答:1,印度拖拉机质量在印度排名第9名。

2,马恒达集团生产的拖拉机是该公司开发最早的产品,对促进印度农业机械化起了重要作用。其拖拉机产量世界第一,美国人也爱用。

印度国土面积能养活多少人口?

印度国土面积能养活多少人口?

谢谢你的邀请,个人对这一问题相当感兴趣,因为小时挨过饿,知道以食为天的重要。

对是一问题,网上讨论激烈,早已口沫四溅,先来看这张截图,一目了然,美俄不消说得,地盘大人烟稀,农业技术又发达,横竖饿不着,日子打着滚来过,地多人少成为典型优势,至少保证不会挨饿,堪谓得天独厚,所以再穷再困难不能崽卖爷田心不疼,卖地等于卖国,喜来乐讲话,这是断子绝孙的玩意,做不得。

现在看看印度,也清楚,平原约2/5,其次高原约1/3,山地1/4,无论高原还是山地,海拔大致在千米以下,这就是印度耕地多的原因,比中国还多。还有一样要比中国好,印度是热带季风气侯,这农作物一年四季都可种,种不停,收不停,不像我们北方,一年两季。我们可以这样算一笔帐,中国近14亿人耕地才18亿亩,一年熟两年吃不完,印度24亿亩,比中国多了6个亿,这道算术题的结果,印度24亿亩耕地养活全球50亿人口吃饭没问题。实事上不是,印度产值不高,不足中国一半,产出效率奇低,水利设施少之又少,水浇地不足20%,真要弄到50亿,结果是,挨饿吧就。目前条件下,印度人口再多个十亿八亿没压力,生就是了。再说了,印度农业差,也是可以进步的嘛,呵呵。

网上人抬杠,什么热带农作物光合作用好啊云云,就连化肥农药都干出来了,你信哪,印度人不打农药,这么多人口耕地会不过于利用,说这些都不靠谱,完全是站着说话不腰痛。

印度的军队是如何组成的?

印度的军队是如何组成的?

印度有四多,多宗教、多民族、多语言、多种姓,从而导致不同人群的隔阂很深。印度军队的组成是两种模式,一种是“联队制度”,一种是“混合制度”。各有利弊,其中的苦,只有三哥能明白。

印度的联队制度,继承英属印度的军队编制,简单来说就是按照族群,把同乡放在同一联队。这样组建能够避免内部矛盾,联队里的人都是自己人,容易被上级管理。万一个体发生矛盾,不会演变为群体事件,解决起来也方便。

但是,联队制度的弊端也很明显,各个不同联队不仅不团结,还会因民族、宗教等问题而互相敌视。如1962年西段战事里,中国军人围剿“锡克邦联队”,附近的“喜马偕尔邦联队”当起吃瓜群众,坐观锡克兵被消灭殆尽。

那么,印度联队制度到底是怎么操作呢?印度联队,你可以视为加强版的“中国地方人武部”,我们主要是负责征兵,三哥还需要训练新兵。

地方联队负责人先在自己辖区征兵,然后对他们进行军事训练,这些新兵随后被编号,比如锡克邦联队第1营、锡克邦联队第2营、阿萨姆邦步兵营等等。此后,这些组建的营就被输送到各个部队,因为印度军队没有“团”级单位,他们直接归属于“旅长”指挥。

事实上,印度联队不属于作战单位,只是那些派出去的营,还保留联队的称呼。现在的印度步兵里,还有大量“联队制度”下的官兵,客观的存在必然有其合理性,至少还没有其他模式可以取代。

显而易见,“混合制度”是印度改良的产物,但是不能取代“联队制度”。混合制度,把不同民族、不同宗教、不同地方的士兵混编在一起,有点像“鸡兔同笼”。

这种制度的优势很明显,不同属性官兵的整体协调性被强化,相互之间也都能配合。但是,弊端也是很明显,毕竟鸡是鸡、兔是兔,管理的难度大大增强。个体间的冲突,很容易导致两个民族的冲突,或者是两个宗教的冲突。

所以,印度的特殊国情,导致军队的组成很有难度。“联队制度”不完美,“混合制度”也不行,极大影响军队的实战能力。

印度解决粮食生产的措施是什么

印度解决粮食生产的措施是什么

在20世纪60年代,印度实行了"绿色革命",改进了粮食生产技术,粮食供应状况逐步得到改善,现在印度农业生产技术有了很大改进,粮食不仅能够自给,而且还有一定的余粮可供出口,现在印度粮食能够自给还要归功于20世纪60年代推行的绿色革命,印度的绿色革命首先从引进墨西哥的矮株小麦和东南亚的水稻开始,农业科学家们将引进的小麦和水稻杂交,培育成新品种,由于新品种生长期短,产量高,很快在全国范围内得到推广,配合新品种的使用,印度还用化肥代替了传统的粪肥,引进了灌溉技术,推广了机械化生产,绿色革命取得了显著成绩,现在,印度的粮食产量比独立初期翻了几番。

扩展资料:

粮食安全(或食物安全)指保证任何人在任何时候能买得到又能买得起为维持生存和健康所必需的足够食品。这一概念主要涉及粮食的供给保障问题,它经历了一个较长时间的演变过程。1974年,联合国粮农组织对粮食安全的定义为:粮食安全从根本上讲指的是人类目前的一种基本生活权利,即“应该保证任何人在任何地方都能够得到未来生存和健康所需要的足够食品”,它强调获取足够的粮食是人类目前的一种基本生活权利。1983年,联合国粮农组织对这一定义作了修改,提出粮食安全的目标为“确保所有的人在任何时候既能买得到又能买得起所需要的基本食品”。

END,本文到此结束,如果可以帮助到大家,还望关注本站哦!

本站所发布的文字与图片素材为非商业目的改编或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权或涉及违法,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