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场散养牛水槽设计(养牛圈怎么设计)

牛场散养牛水槽设计(养牛圈怎么设计)

大家好,今天小编来为大家解答牛场散养牛水槽设计这个问题,养牛圈怎么设计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养牛圈怎么设计

养牛圈怎么设计

1、封闭式牛舍封闭式牛舍多采用拴系饲养。又分为单列式和双列式两种。

(1)单列式只有一排牛床。这类牛舍跨度小,易于建造,通风良好,适宜于建成半开放式或开放式牛舍。这类牛舍,适用于小型牛场。

(2)双列式有两排牛床。一般以100头左右建一幢牛舍,分成左右两个单元,跨度12米左右,能满足自然通风的要求。尾对尾式中间为清粪道,两边各有一条饲料通道。头对头式中间为送料道,两边各有一条清粪通道。

2、塑料暖棚牛舍属于半开放牛舍的一种,是近年来北方寒冷地区推出的一种较保温的半开放式牛舍。就是冬季将半开放式(或)开放式肉牛舍,用塑料薄膜封闭敞开部分,利用太阳能和牛体散发的热量,使舍温升高,同时塑料薄膜也避免了热量散失。

修筑塑膜暖棚牛舍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问题:

(1)是选择合适的朝向,塑膜暖棚牛舍需坐北朝南。

(2)是选择合适的塑料薄膜,应选择对太阳光透过率较高,而对地面长波辐射透过率较低的聚乙烯等塑膜,其厚度经以80—100微米为宜;三是要合理设置通风换气口,棚舍的进气口设在棚舍顶部的背风面,上设防风帽、排气口的面积以20厘米X20厘米为宜,进气口的面积是排气口面积的一半,每隔3米远设置一个排气口。

3、装配式牛舍这种牛舍以钢材为原料,工厂制作,现场装备,属敞开式牛舍。屋顶为镀锌板或太阳板,屋梁为角铁焊接;U字形食槽和水槽为不锈钢制作,可随牛只的体高随意调节;隔栏和围栏为钢管。

装配式牛舍室内设置与普通牛舍基本相同,其适用性、科学性主要体现在屋架、屋顶和墙体及可调节饲喂设备上。屋架梁是由角钢预制,待柱墩建好后装上即可。架梁上边是由角钢与圆钢焊制的檩条。

屋顶自下往上是由3毫米厚的镀锌铁皮,4厘米厚的聚苯乙烯泡沫板和5毫米厚的镀锌铁皮瓦构成,屋顶材料由螺丝贯串固定在檩条上,屋脊上设有可调节的风帽。

墙体四周60厘米以下为砖混结构(围栏散养牛舍可不建墙体)。每根梁柱下面有一钢筋水混柱墩,其他部分为水泥沙浆面。墙体60厘米以上部分分为三种结构:两屋山及饲养员住室、草料间两边墙体为“泰克墙”,它的基本骨架是由角钢焊制,角钢中间用4厘米厚泡沫板填充,骨架外面扣有金属彩板,骨架里面固定一层钢网,网上水泥沙浆抹面;饲养员住室,草料间与牛舍隔墙为普通砖墙外粉水泥沙浆;牛舍前后两面60厘米以上墙体部分安装活动卷帘。卷帘分内外两层,外层为双帘子布中间夹腈纶棉制作的棉帘,里边一层为单层帘子布制作的单帘,两层卷帘中间安装有钢网,双层卷帘外有防风绳固定。

装配式牛舍系先进技术设计,采用国产优质材料制作。其适用性,耐用性及美观度均居国内一流,且制作简单,省时,造价低。

牛舍应该怎么建

牛舍应该怎么建

肉牛棚:

肉牛棚是一个双排的牛棚。牛舍的长度可以根据牛的数量或地理条件来确定。在走道的中间,走道的两边有喂食槽和饮水器。牛倒立着收集食物。

牛舍可以有一到两层。上层与饲草堆叠,饲草可直接放入进料器。这种牛棚具有良好的保温和防冷性能,适合北方地区肥育牛的饲养。牛要养在床上,牛犊要用栅栏圈起来。

牛棚棚:

这是温暖的南方的一个露天棚屋,用篱笆和牛棚建成。内部结构与牛棚相同或相似。但成本低,经济。

肉牛棚:

牛棚结构简单,成本低,通风良好。牛棚旁边的一个大体育场。牛棚适合冬天不太冷的南方地区。牛棚的面积应该允许所有的牛在雨天站着睡觉。梭口的一侧设有给料槽和给料机。另一边是草架。

冬天温暖的牛棚:

这是一个塑料薄膜绝缘和牛棚在北方的组合。塑料薄膜覆盖了牛棚三分之二的面积。选用的塑料薄膜为白色透明塑料薄膜,无水滴,厚度为0.02~0.05mm。覆膜棚的坡度在40°到60°之间。坡度是根据地形、面积等实际情况确定的。封箱时间从11月到次年3月,根据当地气候条件适时封箱。

暖棚的塑料膜要拉得又紧又平,不能通风,北方的天气太冷甚至要盖上草帘,以保证保温。白天,南壁上的进、排风口用于1~2次通风,将棚内的湿气和有毒气体排出。育肥牛的密度应为4平方米。

农村仓库牛棚:

在农村地区,未使用的仓库或其他闲置的房屋可用作养牛场,饲养肉牛。然而,由于这些房子不是按照牛舍的要求建造的,它们不能简单地用作牛舍。他们必须被改造。

根据当地冬季寒冷、夏季通风的要求,首先进行门窗的改造和安装。再次使地面不滑、不渗透水泥或土壤表面。建设投料槽、渠道等设施,使投料和管理措施能正常实施。

太阳能牛棚:

这是北方在屋顶为双坡的牛舍的基础上,用双层塑料薄膜封住太阳半坡。同时,将太阳的外墙涂成黑色,然后搭建一个倾斜的木制框架,用双层塑料薄膜封闭。

这样,形成三角形太阳能接待室外阳光明媚的墙,和一个对称的上部和下部气孔打开在墙上的一个相等的距离与牛的房子,这样太阳能加热的热空气的三角形接待室将流到牛家通过高空洞不断,扮演一个保温的作用。

扩展资料:

设施:

牛床宽度和长度根据牛的体型、饲养方式及饲养头数确定:短牛床的长度一般为1.6~1.8米,长牛床的长度一般为2~2.4米,有较大的活动范围。牛床的宽度除取决于牛的体型外,还应便于挤奶操作,一般为1.1~1.3米。

牛床应有适宜的坡度,以利冲洗和保持地面干燥,常用1~1.5%的坡降。奶牛的拴系方式很多,有固定颈枷、直链式颈枷和横链式颈枷等。牛床前面设饲料食槽,其表面应光滑,不透水,且耐酸耐磨。食槽底部要平整,两侧带圆弧形,以适应奶牛采食。

槽顶内宽一般为0.5~0.6米,靠近奶牛一侧的沿高为0.25~0.3米,另一侧沿高为0.6~0.8米。清粪通道宽度除满足两头牛并行及车辆回转要求外,还要考虑2名工作人员能提桶并行,或放在通道上的奶桶不致溅入污物,常用的宽度为1.8米。

粪沟一般宽度为0.3米(根据铁锹宽度取定),沟深约0.05~0.1米,沟底带坡以便排尿。送料通道应使小车能回转,并高出牛床地面0.1~0.2米,宽度约为1.5米。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牛舍

肉牛场建筑的配置有哪些要求

肉牛场建筑的配置有哪些要求

(1)设计原则

修建牛舍的目的是为了给牛创造适宜的生活环境,保障牛的健康和生产的正常运行。花较少的资金、饲料、能源和劳力,获得更多的畜产品和较高的经济效益。为此,设计肉牛舍应掌握以下原则。

①符合牛舍环境质量要求:一个适宜的环境可以充分发挥牛的生产潜力,提高饲料利用率。一般来说,家畜的生产力20%~30%取决于环境。不适宜的环境温度可以使牛的生产力下降10%~30%。如果没有适宜的环境,即使喂给全价饲料,饲料也不能最大限度地转化为畜产品,从而降低了饲料利用率。由此可见,修建牛舍时,必须符合牛对各种环境条件的要求。牛舍生态环境质量要求见表7-3。

表7-2牛舍生态环境质量要求

表7-3牛舍空气环境质量要求

*:PM10为直径≤10微米的可吸入颗粒物;TSP为总悬浮颗粒物。

②符合生产工艺要求:肉牛生产工艺包括牛群的组成和周转方式,运送草料、饲喂、饮水、清粪等,也包括测量、称重、采精输精、防治、生产护理等技术措施。修建牛舍必须与本场生产工艺相结合。否则,必将给生产造成不便,甚至使生产无法进行。

③符合卫生防疫要求:流行性疫病对牛场会形成威胁,造成经济损失。通过修建规范牛舍,为牛创造适宜环境,将会防止或减少疫病发生。此外,修建牛舍时还应特别注意卫生要求,以利于兽医防疫制度的执行。要根据防疫要求合理进行场地规划和建筑物布局,确定牛舍的朝向和间距,设置消毒设施,合理安置污物处理设施等。

④做到经济合理:在满足以上3项要求的前提下,牛舍修建还应尽量降低工程造价和设备投资,以降低生产成本。因此,牛舍修建要尽量利用自然界的有利条件(如自然通风、自然光照等),尽量就地取材,采用当地建筑施工习惯,适当减少附属用房面积。

(2)肉牛场建筑物的配置要求

肉牛场内各建筑物的配置要因地制宜,有利于生产,便于防疫、安全等,做到整齐、紧凑,土地利用率高和节约投资,经济实用。

①牛舍:我国地域辽阔,南北、东西气候相差悬殊。牛舍的建筑也要求不同,北方要求防寒,南方要求防暑,中部地区既要考虑冬季防寒,又要考虑夏季防暑,因此,牛舍的建筑形式也不一样。

牛舍的形式依据饲养规模和饲养方式而定。牛舍的建造应便于饲养管理,便于采光,便于夏季防暑,冬季防寒,便于防疫。修建多栋牛舍时,应采取长轴平行配置,当牛舍超过4栋时,可以2行并列配置,前后对齐,相距10米以上。

②饲料库:饲料库建造位置应选在离每栋牛舍的位置都较适中,而且位置稍高,既干燥通风,又利于成品料向各牛舍运输的地方。

③干草棚及草库:干草棚及草库尽可能地设在下风向地段,与周围房舍至少保持50米距离,单独建造,既防止散草影响牛舍环境美观,又要达到防火安全。

④青贮窖或青贮池:青贮窖或青贮池建筑选址原则同饲料库。位置适中,地势较高,防止粪尿等污水污染,同时要考虑进出料时运输方便,降低劳动强度。

⑤兽医室:隔离牛舍应设在牛场下风头,而且相对偏僻一角,便于隔离,减少空气和水的污染传播。

⑥办公室和职工宿舍:设在牛场之外地势较高的上风头,以防空气和水的污染及疫病传染。养牛场门口、办公室和职工宿舍应设消毒室或消毒池,并由专人看管。

(3)饲养工艺及设计参数

①肉牛饲养方式:包括拴系饲养和不拴系饲养。当前多采用拴系饲养,饲喂、刷拭、清粪等作业,都在牛舍内进行,舍外设运动场和饮水装置,供牛自由运动和饮水。这种牛舍的优点是,能个别饲养,分别对待,母牛发情容易观察,如有疾病或不正常现象,容易发现,及时处理或治疗,可以做到冬季防寒、夏季防暑。缺点是造价较高。

②分群管理:肉牛一般分为3个饲养阶段:第1阶段为6月龄以前的犊牛阶段;第2阶段为7~18月龄的育成阶段;第3阶段为18月龄以后的生产阶段(或育肥生产或繁殖生产)。各阶段分群分舍饲养。育成阶段和生产阶段还要考虑公母分群饲养管理。

③牛舍形式:按牛舍的使用要求和围护结构,可分为封闭式、半开放式和开放式棚舍等。按牛床在舍内的排列可分为单列和双列、对头和对尾式。20头以下一般采用单列式,20头以上宜采用双列或多列式。育肥牛舍可以采用双列开放式,1栋牛舍50~100头饲养规模。另外,根据牛舍饲养对象不同又可分为种公牛舍、繁殖牛舍、育成牛舍、分娩牛舍等。

④饲养密度:采用散放饲养方式,每头牛所需牛舍面积(包括舍内和舍外场地)见表7-4。

表7-4每头肉牛所需的面积

注:引自国外标准。

散放饲养的育肥牛,每圈宜养10~20头。

拴系饲养肉牛牛床占用面积,6月龄以上育成母牛1.4~1.5米2/头,成年牛2.1~2.3米2/头。

⑤环境因素:牛的耐热性差,耐寒性强,在适宜的温度范围之外,其生产性能降低。防寒温度界限为4℃,防热温度界限为25℃。

(4)牛舍建筑

①建舍要求:牛舍建筑要根据当地的气温变化和牛场生产用途等因素来确定。建牛舍要因陋就简、就地取材、经济实用,还要符合兽医卫生要求,做到科学合理。有条件的,可建质量好的经久耐用的牛舍。

牛舍内应干燥,冬暖夏凉,地面应保温、不透水、不打滑,且污水、粪尿易于排出舍外。舍内清洁卫生,空气新鲜。由于冬春季风向多偏西北,牛舍以坐北朝南或朝东南好。牛舍要有一定数量和大小的窗户,以保证太阳光线充足和空气流通。房顶有一定厚度,隔热保温性能好。舍内各种设施的安置应科学合理,以利于肉牛生长。

②基本结构

A.地基与墙体:基深80~100厘米,砖墙厚24厘米,双坡式牛舍脊高4.0~5.0米,前后檐高3.0~3.5米。牛舍内墙的下部设墙围,防止水汽渗入墙体,提高墙的坚固性、保温性。

B.门窗:门高2.1~2.2米,宽2.0~2.5米。门一般设成双开门,也可设上下翻卷门或推向墙体一侧的单边门。封闭式的窗应有一些,高1.5米,宽1.5米,窗台高距地面1.2米为宜。

C.屋顶:肉牛舍最常用的是双坡式屋顶。这种形式的屋顶可适用于较大跨度的牛舍,可用于各种规模的各类牛群。这种屋顶既经济,保温性又好,而且容易施工修建。

D.牛床和饲槽:肉牛场多为群饲通槽喂养。牛床一般要求长1.6~1.8米,宽1.0~1.2米。牛床坡度为1.5%,牛槽端位置高。牛床建筑材料可以用水泥、砖或直接用土。水泥地面不能光滑;砖地是用砖立砌;土质牛床是把地面铲平,铺砂石之后,再铺一层三合土,夯实即可。小规模牛场以土质牛床为好。

饲槽设在牛床前面,以固定式水泥槽最实用,其上宽0.6~0.8米,底宽0.35~0.40米,呈弧形,槽内底高出牛床0.2~0.3米,槽内缘高0.4米(靠牛床一侧),外缘高0.6米(靠走道一侧),槽上装有横柱,距地面165厘米,供拴牛用。为操作简便,节约劳力,应建高通道,高出牛床0.3米,低槽位的道槽合一式为好。即槽外缘和通道在一个水平面上。

E.通道和粪尿沟:对头式饲养的双列牛舍,中间通道宽1.4~1.8米。通道宽度应以送料车能通过为宜。如果建道槽合一式,道宽3米为宜(含料槽宽)。粪尿沟宽应以常规铁锨正常推行宽度为宜,宽0.25~0.3米,深0.15~0.3米,倾斜度1∶50~100。

F.运动场、饮水槽和围栏:运动场的长度应与牛舍长度一致对齐为宜,这样整齐美观,充分利用地皮。宽度应参照每头牛10米2(育肥牛5米2)设计而计算得出。运动场要有一定坡度,便于排水。运动场可采用一半水泥或砖地面,一半泥土地面,中间设隔离栏。土质地面在干燥时开放,下雨或潮湿时关闭。牛随时都要饮水,因此,除舍内饮水外,还必须在运动场边设饮水槽。槽长3~4米,上宽70厘米,槽底宽40厘米,槽高40~70厘米。每25~40头牛应有一个饮水槽。运动场周围要建造围栏,可以用钢管建造,也可用水泥桩柱加刺线建造,高1.5~1.8米,要求结实耐用。

(5)牛舍建造

①封闭式牛舍:多采用拴系饲养。又分为单列式和双列式2种。

A.单列式:只有一排牛床。这类牛舍跨度小,易于建造,通风良好,适宜于建成半开放式或开放式牛舍,这类牛舍适用于小型牛场。

B.双列式:有两排牛床。一般以100头左右建一幢牛舍,分成左右2个单元,跨度10~12米,能满足自然通风的要求。尾对尾式中间为清粪道,两边各有一条饲料通道。头对头式中间为送料道,两边各有一条清粪通道。对于封闭式牛舍,这2种排列方式以尾对尾的排列方式应用较广。因牛头对窗,有利于呼吸新鲜空气,冬季易于照射阳光,减少疾病的传染,还可避免粪尿污染墙壁,保持墙壁清洁,比较卫生,但分发饲料时稍感不便。头对头式的优缺点正好与尾对尾式相反。

②半开放式牛舍:半开放式牛舍三面有墙,向阳一面敞开,有顶棚,在敞开一侧设有围栏。这类牛舍的开敞部分在冬季可以遮拦形成封闭状态。从而达到夏季利于通风,冬季能够保暖,使舍内小气候得到改善。这类牛舍相对封闭式牛舍来讲,造价低,节省劳动力。

③塑膜暖棚牛舍:塑膜暖棚牛舍属于半开放式牛舍的一种,是近年来北方寒冷地区推出的一种较保温的半开放式牛舍。就是冬季将半开放式或开放式肉牛舍用塑料薄膜封闭敞开部分,利用太阳能和牛体散发的热量,使舍温升高,同时塑料薄膜也避免了热量散失。

阳光是暖棚的主要热源,因此,设计建设暖棚时首先要解决好采光问题,特别是冬季,阳光弱,气温低,应最大限度地使阳光透射到暖棚内部。

修筑塑膜暖棚牛舍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A.选择合适的朝向:塑膜暖棚牛舍应采用坐北朝南,东西延长的方位。早晨严寒和大气污染严重、阳光透过率低的地区,以偏西为好,这样可以延长午后日照时间,有利于夜间保温。早晨不太严寒、大气透明度高的地区以偏东为宜,以便于早晨采光。偏东和偏西以5°左右为宜,不宜超过10°。

B.选择合适的塑料薄膜:应选择对太阳光透过率较高,而对地面长波辐射透过率较低的聚乙烯等塑膜,其厚度以80~100微米为宜。

C.合理的屋面角:屋面角是指暖棚屋面与地面的夹角。不同纬度的最佳采光屋面角不同,见表7-5。

表7-5不同纬度的最佳采光屋面角(°)

D.合理设置通风换气口:棚舍的排气口设在棚舍顶部的背风面,上设防风帽、排气口的面积以20厘米×20厘米为宜。进气口设在暖棚舍内墙1/2处的下部,面积是排气口面积的一半,每隔3米远设置一个排气口。

④装配式牛舍:装配式牛舍以钢材为原料,工厂制作,现场装备,属敞开式牛舍。屋顶为镀锌板或太阳板,屋梁为角铁焊接;U形食槽和水槽为不锈钢制作,可随牛只的体高随意调节。

装配式牛舍室内与普通牛舍基本相同,其适用性、科学性主要体现在屋架、屋顶和墙体及可调节饲喂设备上。

屋架梁是由角钢预制,待柱墩建好后装上即可。架梁上边是由角钢与圆钢焊制的檩条。

屋顶自下往上是由3毫米厚的镀锌铁皮,4厘米厚的聚苯乙烯泡沫板和5毫米厚的镀锌铁皮瓦构成,屋顶材料由螺丝贯串固定在檩条上,屋脊上设有可调节的风帽。

墙体四周60厘米以下为砖混结构(围栏散养牛舍可不建墙体)。每根梁柱下面有一钢筋水泥柱墩,其他部分为水泥沙浆面。墙体60厘米以上部分分为3种结构:屋顶两端的月牙部分及饲养员宿舍、草料间两边墙体为“泰克墙”,它的基本骨架是由角钢焊制,角钢中间用4厘米厚泡沫板填充,骨架外面扣有金属彩板,骨架里面固定一层钢网,网上水泥沙浆抹面;饲养员宿舍、草料间与牛舍隔墙为普通砖墙,外墙水泥沙浆;牛舍前后两面60厘米以上墙体部分安装活动卷帘。卷帘分内外2层,外层为双帘子布中间夹腈纶棉制作的棉帘,里边一层为单层帘子布制作的单帘,两层卷帘中间安装有钢网,双层卷帘外有防风绳固定。

装配式牛舍系先进技术设计,适用、耐用和美观,且制作简单,省时,造价适中。

A.适用性强:保温,隔热,通风效果好。牛舍前后两面墙体由活动卷帘代替,夏季可将卷帘拉起,使封闭式牛舍变成棚式牛舍,自然通风效果好。屋顶部安装有可调节风帽。冬季卷帘放下时通风调节帽内蝶形叶片使舍内氨气排出,达到通风换气效果。

B.耐用:牛舍屋架、屋顶及墙体根据力学原理精心设计,选用优质防锈材料制作,既轻便又耐用,一般使用寿命在20年以上(卷帘除外)。

C.美观:牛舍外墙采用金属彩板(蓝色)扣制,外观整洁大方,十分漂亮。

D.造价适中:按建筑面积计算,每平方米造价为砖混结构、木质结构牛舍的80%左右。

E.建造快:其结构简单,工厂化预制,现场安装。因此省时,一栋标准牛舍一般在15~20天即可造成。

关于本次牛场散养牛水槽设计和养牛圈怎么设计的问题分享到这里就结束了,如果解决了您的问题,我们非常高兴。

本站所发布的文字与图片素材为非商业目的改编或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权或涉及违法,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