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化养牛产业园建设情况(畜牧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现代化养牛产业园建设情况(畜牧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大家好,关于现代化养牛产业园建设情况很多朋友都还不太明白,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分享关于畜牧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的知识,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

小农生产情况调研报告

小农生产情况调研报告

要实现农业工业化、农村城市化和农民工人化,就要转变传统的经营方式,引进先进科技,发展现代农业。下面是我搜集的2017小农生产情况调研报告,欢迎大家参考!

【2017小农生产情况调研报告1】

构元镇位于旬阳县城东部,距旬阳县城14公里,地处汉江北岸,境内交通便捷,316国道贯通东西。东与关口镇相连,南与棕溪镇一水相邻,西接城关镇,北与白柳、双河镇接壤,镇域总面积161.5平方公里,属北亚热带湿润气候区,平均海拔920米,平均气温15℃,平均降雨量800毫米,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光照充足、四季分明。镇内辖7个行政村,30个村民小组,3397户,11959人,均为汉族居民,耕地总面积18634亩,森林覆盖率达68%,2014年人均纯收入9729元。

一、农业产业发展现状。近年来,构元镇把农业产业发展工作放在经济工作的首要位置,坚持科技兴农,突出农业结构调整,进一步优化区域布局,着力培植优势特色产业,按照“稳粮、强烟、壮畜、扩芋、兴药和优果”的发展思路,以现代农业园区建设为依托,在稳定粮油种植面积的基础上,重点发展烟草、畜牧、中药材、枇杷、柚子、狮头柑、蔬菜等产业,着力培育核桃、油桐、金银花、油牡丹、皂角后续产业,培育壮大龙头企业,大力发展家庭农场和各类合作社,促进农业产业转型升级。一是建设现代农业园区。按照“高标准建园、高质量建设、高效能管理、高水平经营”的要求,坚持一次规划,分步推进的办法,重点以群旺养殖专业合作社为牵总的羊山市级生态农业园区、万阳公司为龙头的清明河现代渔业园区,以谷多公司为引领的羊山特色种植酿造园区,以庆丰油脂为龙头的芝麻种植园区,以羊山民俗文化村建设为龙头的磨沟河特色农产品种植开发园区。二是大力发展烟草产业。抓住放开烟叶收购价格上调的机遇,加大对村级烟草生产扶持力度,严格考核奖惩等措施,保持特色优质烟叶发展、烟农收入稳步增长和财政增税“三个不动摇”目标,加快推进全镇烟草产业稳步发展,抓好林相烤烟千亩村、每个村各建2个百亩以上烤烟生产小区,年种植烟草3000亩,实现产值780万元以上。三是积极发展畜牧业。把畜牧业列为主导产业,突出规范、生态发展,重点以生猪养殖、林下养鸡和养羊为主,以大鲵、甲鱼、山鸡、网箱养鱼等特种养殖为辅,已建成千头生猪养殖场9个,发展100头以上养猪大户60余户,121循环经济示范户512余户,实现年出栏商品猪3.8万头。发展林下养鸡1000只以上大户6户,存栏5000羽以上蛋鸡养殖大户2户。养羊大户50-100只的12户,存栏820只。养牛大户10-20头的3户。渔业生产势头良好。在万阳大鲵养殖水产公司的带动下,初步形成了磨沟流域为核心区的水产养殖基地,主要水产有大鲵、金樽、银樽、中华鳖、鲤鱼、草鱼等,大鲵产出8吨,产值1280万元,全镇实现渔业产量230吨,产值1642万元。四是注重打造林果产业品牌。充分利用优势资源,大力发展山林经济。在构元社区发展柚子、枇杷、狮头柑系列产品和羊山村、林相村核桃等果品,截至目前,核桃种植面积达3000亩,枇杷面积500余亩,建成枇杷示范园1个、核桃示范园2个、柚子示范园1个。示范园严格按照绿色无公害农产品的生产要求,运用“畜沼园”循环农业发展模式,果树采用沼液沼渣施肥,果实采用套袋防病防嗮等一系列先进科学栽培技术,确保了园区内产品的品质。构元社区万花果园盛产的枇杷、柚子口感好,绿色、无公害、无污染、2011年注册了“万花”果品商标,在全县已小有名气。五是努力发展蔬菜产业。以磨沟河流域的设施蔬菜和羊山高山露地蔬菜基地为依托,充分利用当地地理优势、大力发展黄瓜、辣椒、莲菜、甘蓝、四季豆、马铃薯等为主的蔬菜产业。近年来,年种植蔬菜4000亩,发展商品蔬菜1000亩。六是着力发展特色产业。把油桐、魔芋、中药材等产业列入全镇重要特色产业加以发展,已发展油桐3万亩、黄姜7000亩、魔芋2000余亩、金银花800亩、牡丹600亩。庆丰油脂有限公司发展订单种植芝麻6000亩,年加工“庆丰源”牌小磨香油150吨,还加工有花椒油、辣椒油、芝麻酱等产品,在国内市场销售供不应求。“秦蕾”牌金银茶已注册上市,提高了金银花附加值,实现年产值300余万元。目前,魔芋、中药材、皂角等产业虽然规模小,但发展前景较为可观。

二、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虽然我镇农业产业发展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当前农业产业发展也面临着不少困难与问题。

(一)农业产业化水平较低,农业基础设施不能满足产业发展需要。近年来,我镇虽然在农村基础设施上投入了不少资金,建设了一大批基础设施工程,但从现代农业生产来看,基础设施薄弱,大部分耕地为陡坡地,水田旱地仅占1.8万亩耕地的30%左右,土地抗旱保土和生长能力差,水利设施不到位,存在靠天吃饭的现状。加之我镇山大人稀,通过历届党委、政府和各级各部门的努力,全镇入村公路虽然覆盖了100%,但到组路未硬化路况条件差,许多地方无法正常通行,生产出来的农产品无法运输出来,严重制约了我镇农业产业健康快速发展。

(二)科技水平低,技术力量薄弱,无法适应产业发展要求。当前农业产业虽然在向园区化、科技型、现代化产业方向发展,但由于自身技术力量薄弱、劳动者素质较低及技术服务体制不健全,新型科学化耕作很难代替传统耕作手段,有机无公害促产增产方法很难替代化肥农药极端增产方式,修田造地以土养地的优良传统无法战胜急功近利人为降低土地地力的行为,导致产业发展科技含量低,无法适应产业发展要求,仍无法摆脱天气、气候等自然因素对产业发展的影响。加之目前我镇产业发展正处于升级转型期,科技对产业发展的推动作用就显得更为重要。

(三)部分农户思想相对保守,创新能力差,进入市场的主动性不强。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群众思想观念的不断转变,实施连片种植和规模养殖成为了产业发展的一种必然趋势。但受传统思想和观念的影响,部分群众接受新事物、新知识能力不强,缺乏创新能力。对引进的新品种和新技术,有畏惧和排斥心理。同时小农思想观念强烈,缺乏诚信经营理念,一些食用性农业产品在生产过程中,超标使用化肥、农药,非法添加激素等有害物质,直接降低产品内在质量,转基因技术的无序利用直接影响到农产品生产、经营和销售,阻碍了产业健康发展。农业经营主体素质偏低,农民组织化程度不高,接受新品种新技术能力较差;农业产、供、销、储、运一体化程度低,农产品科技含量、附加值偏低。农产品规模偏小,市场竞争力不强。

(四)农业投入和产业扶持力度不够。近几年,虽然各级各部门都出台了关于对种养业发展的奖励政策,但仍没有形成一个长效的制度,造成一段时间产业发展较快较好,一段时间又停滞不前的局面,甚至存在借发展项目套取政府发展资金的现象。当然,农业产业的发展离开项目的支撑,没有资金的投入农业产业的发展也上不了规模、档次,也只是小打小闹。镇财政也只是保机构运转,对农业产业的的投入有限。

三、对策与建议

农业产业发展,应立足现有基础,依托市场需求,科学制定农业产业发展规划,本着区域化布局、标准化生产、规模化经营的原则,优化生产要素,加大全社会投入和财政扶持力度,集中发展适宜的优势产业。

(一)转变观念,推动发展。一方面,决策层和领导层要牢固树立“农业优先、产业支撑、园区引领、企业拉动、合作共赢”的理念,农业企业、合作社要树立“顺应市场、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的理念,农业产业生产者和农民要树立“以农为本、依托市场、科技先行、守土生财”的理念,从思想上为农业产业科学发展准确定位,为转型升级铺路奠基。另一方面要大力实施“走出去、引进来”战略,积极学习和借鉴先进的经验做法,结合我镇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发展战略,实现全镇农业产业的跨越发展。同时要紧盯市场,提升市场意识。要以市场为导向,弄清所经营的产业和产品的市场需求、市场环境、市场条件和市场风险,做好产业规划和产品的现实规模和发展前景,牢固树立因地制宜,规划在先,市场需求为导向的发展理念,把农业产业规划作为“十三五”规划的重点,确保农业产业速转升级,科学有序发展。

(二)强化基础,促进发展。一是加大扶持力度,推进产业发展。结合产业发展实际,合理确定扶持重点和发展方向,积极向相关涉农部门争取资金和项目支持,制定出台相关的产业发展扶持政策,扶持农业产业发展,促进转型升级。二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要进一步加大以40度以下耕地坡改梯、土地复垦、流域治理、基本农田保护为主的修田保地工程,以造林护林、保土涵养水源、节雨水窖、渠道、池塘、防护堤为主的水利工程,以机耕路、通户路为主的农业生产通达工程等基础设施建设。切实提高村组公路通行能力和水利化程度,不断改善生产条件,提高综合生产能力,促进农业产业发展。三是积极引进和培育创新型科技人才,为农业产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撑。采取“大力引进、就地培养、搭建载体、建好平台”等措施,以培养职业农民为抓手,建立一支适应转型升级,促进农业产业发展的人才队伍。同时,对适宜发展的.优势项目,要组织专门的科技队伍和人员,做好全程的技术指导和服务,及时解决生产经营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促进优势产业规模发展。推行科技特派员制度,构建政府推动、技术服务组织拉动,专家、技术人员示范带动、农户参与互动的新型农业科技网络。

(三)树立品牌,拉动发展。对发展前景好,群众发展热情高的产业进行重点扶持和培育,按照“公司+专业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强力推进以群旺养殖专业合作社为引领禽类产业发展,做优构元土鸡蛋,羊山山鸡品牌,以羊山无公害露天蔬菜和磨沟河设施蔬菜品牌,以万阳特种养殖为引领的特色产业品牌,以谷多产业园为引领的种植养殖酿造品牌,以羊山清泉为引领的工业牌品,以庆丰油脂为引领农业产品深加工品牌,以万花果品为引领干鲜果品牌,以“秦蕾”金银花为引领的中医药品牌。同时要积极培育和引进农产品加工企业,推动农产品由初加工到深加工、精加工的发展转变,不断延长产业链,整体推进全镇农业产业化向范围更广、深度更深的方向发展,让优势产业做强做优。强力引导企业、专业合作社及协会注册商标,加大品牌包装和营销,打响绿色生态品牌,提高市场竞争率。同时依托现代农业园区,打造羊山休闲农业和观光农业,推动农业产业化快速发展进程。

(四)强化服务,提升发展。一是拓宽融资渠道。加大小额信贷支持力度,放宽担保条件,简化贷款手续。积极争取信贷、财政等部门的资金支持。协调农业银行、农商行等金融组织积极支持种植、养殖大户和头龙企业优先发展。二是抓好重点帮扶对象,有计划、有步骤、有重点地扶持特色基地建设,促进农业产业转型升级。抓好重点户建设,发挥他们的辐射示范带动作用,使之做大做强,成为为民增收、行业增收、财政增收的支柱型产业。三是改善投资环境,引进有一定知名度的加工企业入驻我镇,加快全镇农业产业快速发展。四是加强培训,提高科技含量。劳动者文化水平不高,整体素质普遍偏低,是制约全镇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为切实提高产业科技含量,需要通过培训,切实加强劳动者的技能和劳动水平,增强农产品的科技含量。五是强化引导和管理,发挥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作用。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是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的有效载体,也是解决当前农业科技力量薄弱的有效方法。政府要积极引导和支持农民自愿成立专业合作组织和中介服务组织,大力发展营销大户和农村经纪人队伍。同时切实加强对专业合作组织和协会的引导和管理,让专业合作组织和协会切实发挥在宣传培训、技术推广、经营管理、市场营销等方面的主导作用。鼓励专业合作组织和协会按照市场需求组织农民发展特色产业。引导专业合作社与龙头企业、农产品批发市场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大力发展“订单农业”,着力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发挥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和中介服务组织对市场信息的掌控能力,及时为企业和农户提供准确的市场信息。六是加快土地规范流转。镇、村两级干部无偿进行土地流转服务,当好土地“媒婆”,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土地流转方式,把一家一户的土地合理地流转出来,为农业产业转型升级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加强领导,保障发展。一是加强组织领导。成立农业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加强各部门之间的合作,统筹安排工作,落实建设计划,注重农业项目建设的整体性、系统性、协调性、时序性。明确责任人员,同步制定年度计划和实施方案,切实抓好工作落实,构建产供销“一条龙”的新型农产品生产经营服务体系。二是上下联动,部门协调。政府要从宏观着手,对农业产业发展、品牌打造、市场运营等生产要素进行整合,合理配置农业生产资源,有计划地组织生产,有组织地包装推介,有重点地培育名牌,打造构元品牌农业形象。各涉农部门要充分发挥技术推广体系的作用,将畜牧干部驻场包抓、农技干部抓点示范等工作机制引入农业产业建设中,夯实包抓责任和目标任务,确保培育任务高质量完成。各经营主体要建立健全现代管理制度和运行机制,进一步强化与农户之间的利益联结,从经营主体内部做好纵向技术指导和产业帮扶,奠定产业发展基础。三是科学规划,分步实施。组织编制农业产业发展规划,科学制定“十三五”农业产业发展计划,编制规划时要注重产业现状、发展潜力、提升空间等要素,体现前瞻性、可行性、特色性等特点;制定计划必须实事求是,要与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指标紧密结合。四是科学评估,严格考核。制定考核办法,把发展情况、干部科技人员是否抓到户、服务到户作为评定工作实绩的主要内容。对抓好龙头企业、园区建设、大户发展、招商引资、市场销售成绩突出的有关人员,给予物质上的奖励,开展农业产业转型升级创先争优,把农业产业发展纳入对单位和村绩效考核,以严格的考核奖惩助推农业产业转型升级。

【2017小农生产情况调研报告2】

根据县人大常委会2016年工作要点安排,为进一步了解我县农业产业化发展情况,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县人大常委会成立调研组深入各乡镇和有关部门开展实地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凌云县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主要包括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一乡一业”、“一村一品”以及种养大户等。截止2016年8月,全县有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15家,其中,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1家,即浪伏茶叶公司;区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1家,即宏鑫茶叶公司;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3家,其中茶叶企业6家,缫丝企业1家,中药材企业2家,木材加工企业2家,油茶加工企业2家。有农民专业合作社181家。其中种植类98家(茶叶22家,中草药20家,果蔬28家,桑蚕9家,烟叶2家,油茶6家,其他种植9家);养殖类60家(养牛8家,养猪22家,养羊5家,养鸡19家,养鱼4家,其他养殖2家);农机服务类3家;其它20家。有家庭农场13家。其中泗城镇3家、下甲镇2家、逻楼镇1家,加尤镇4家、玉洪乡3家。有“一乡一业”乡镇1个,即加尤镇获得市级“一乡一业”(茶叶)称号。有“一村一品”专业村4个,其中,获国家级“一村一品”称号2个,一个是沙里乡浪伏村(茶叶专业),一个是加尤镇百陇村(茶叶专业),市级“一村一品”称号2个,一个是下甲镇平怀村(桑蚕专业),一个是玉洪乡那力村(茶叶专业)。有区级现代农业核心示范区1个(茶叶专业)。全县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固定资产总值47822.06万元,经营总收入预计64160.31万元,带动农户12000多户。

畜牧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畜牧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畜牧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范例

篇一:畜牧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畜牧业是现代化农业的重要标志,加快畜牧业发展,对于促进农民增收、加快农民致富奔小康、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以及加快城乡一体化建设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局对全区畜牧业发展情况进行了深入调研,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全区畜牧业发展的基本情况

近年来,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促进农民增收为目标,以提质增效、增强产业竞争力为主线,经过全区上下共同努力,使全区畜牧业得到了协调、稳定、持续发展,龙头企业和养殖小区规模不断壮大,养殖户收益不断提高,畜牧经济总量再上新高,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40%。截止到目前,全区生猪饲养量62万头;牛

1.8万头;羊饲养量4.4万只;禽饲养量163万只。畜牧业发展主要体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畜牧业主导产业地位初步确立

畜牧业在农村经济发展中的主体地位又有新提高。今年全区畜牧业总产值将占农业总产值40%,畜牧业在农业总产值中的比重将越来越大。畜牧业在加速农业结构调整,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增加农民和地方财政收入,保障市场供给和社会稳定等方面都将做出越来越多的贡献。另外,大用集团、华英集团

均已落户我市,投资成立综合性龙头企业和大型家禽养殖小区,这更将推动我区畜牧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二)、饲养规模上水平,基地建设发展迅速

2008年新建养殖小区19个,其中生猪养殖小区6个,肉牛养殖小区5个,蛋鸡养殖小区3个,肉鸡养殖小区5个,这些小区的建成不仅使我区畜牧业发展上了新台阶,同时又带动周边养殖的积极性。

(三)、建立完善疫病防控监测体系

一是建立了区动物疫病建设中心化验室,并通过了省市项目组的验收,近期将投入使用。化验室的建成将迅速提高了我区动物疫病的诊断能力,为全县养殖户的发展提供了技术保障。二是通过实施4个乡镇防检站建设项目,提高乡级动物疫病的防控能力。三是加强村级动物防疫员队伍建设。目前全区聘任村级防疫员名,通过村级防疫员队伍建设,完善了县、乡、村三级动物疫病防控与服务体系。彻底解决了养殖农户的技术服务之忧。四是认真落实春秋两季重大动物疫病集中免疫和免疫监测工作,保证了动物疫病防控工作的各项措施落实到位,近年来全区没有重大动物疫情发生。

(四)、建立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

畜产品质量安全关系到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国内外畜产品市

场发展。近年来,我们在加大对畜产品质量安全宣传的同时,严格了饲料、兽药执法监管。每年开展了两次畜产品质量安全拉网式大检查,严肃查处违法案件,重点打击了无证经营及生产经营假冒伪劣饲料、兽药的行为,杜绝了使用瘦肉精、苏丹红等违禁药品的现象,从源头上保证了人民群众吃上“放心肉”,保障了群众的肉食品安全和畜牧业的健康发展。

(五)、积极争取项目资金稳步推进发展

2008年我区共争取生猪标准化建设项目3个,资金万元。母猪补贴万元。基层乡镇项目个,资金万元,这些项目的引进,有力的推进了我区畜牧业的快速发展。

(六)、建立合作组织,带动产业发展

为了提高专业化规模化养殖户的素质,创立品牌形象,提高产业的综合竞争力,区委、区政府及畜牧等部门积极引导,成立了由养殖大户为主的`产业合作社6个,他们在防疫、引种、饲料、销售、价格等形成合力,并定期开展培训和座谈。目前,参加产业合作社的会员已达500多户,这些会员既是科学养殖的示范户,又是自治组织的带动人,通过他们宣传,示范带动了我区养殖业健康有序发展。

二、我区畜牧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区委、政府的正确领导和畜牧部门的努力下,我区畜牧业协调发展,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在有些方面还存在很多问题。

(一)、产业化结构有待完善

目前,我区的畜牧业产业化水平较低,特别是能形成一定规模和带动效应的加工龙头企业数量较少。农民与企业间大多是单纯的买卖关系,尚未形成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共同体,养殖户受市场影响的因素较大。行情好时,都抢着饲养;行情不好时,又都放弃生产,造成了产品的“短缺”和“过剩”的交替出现,市场难以搞活,产销衔接不畅,市场竞争力弱,影响了畜产品的附加值和综合效益,制约了畜牧业的快速长远发展。

(二)、发展资金较为短缺

畜牧业同种植业一样,属弱质产业,自身积累能力差。农民收入水平较低,对发展畜牧业投入能力较弱,所以很难满足畜牧业发展的需要。很多农民对奶牛、生猪、蛋鸡等畜禽的养殖愿望非常迫切,已有养殖场的还想再扩大规模,但资金不足,只能到农村信用联社贷款。而农村信用联社发放贷款时需要担保,散户一般经济实力较差,很难找到人来担保,影响了养殖户的正常经营和发展。另外,信用社对养殖户的贷款利息高、周期短(利息超过一分,周期一般不超过1年),对见效周期较长,一般要一年以上才能见成效的产业不适用(例如:养牛户往往没等到有收益时就需偿还信用社的贷款),这也制约着畜牧业的发展。

(三)、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矛盾亟待解决

目前,畜牧业正由分散经营向集约经营转变。随着专业化水平的提高,规模越来越大,一个村里每家都养,或者一户养上千头猪、万只鸡,仍然作为庭院经济,所产生的大量粪尿等排泄物如不及时处理,随时都能对人类和畜禽环境造成严重污染;农业上由使用有机肥逐渐转向使用化肥,使大量畜禽粪便等有机肥积压浪费、造成公害;由于规模化、集约化畜牧业的发展,使用抗生素、维生素、激素、金属微量元素已成为畜禽防病治病、保健促长的需要,经济利益驱动和科学知识的不足,滥用上述药物的现象普遍存在,造成畜产品的药物残留及环境污染。同时由于城区发展迅速,原来的饲养区很多变成了市区,不再适合养殖。

三、加快畜牧业发展的几点建议

(一)进一步提高认识,大力营造现代畜牧业发展环境发达的畜牧业是现代农业的重要标志,是现代农业建设的突破口。大力推进现代畜牧业发展是高层次、高起点、高水平、战略性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和切实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举措,是延伸农业产业链条,增加农业附加值,就地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促进农民增收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途径。当前,我区的畜牧业已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副业,而是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支撑产业,它已撑起了农业经济的半壁河山。当前要进一步加大畜牧业在农业中所占重要地位、重要作用的宣传,营造现代畜牧业发展

篇二:畜牧养殖情况调查报告

放假时间,对农户养殖情况进行了一个调查,现将调查情况总结如下:

一、农户养殖的现状和特点

(一)养殖现状

去年在市场价格大幅回升的强劲拉动下,农户蓄牧业生产还是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

(二)养殖特点

1

自去年上半年以来,随着生猪价格的大幅回升,调动了一些农户的生产积极性,生猪生产得到一定发展。通过村支部书记介绍和部份农户走访,去年,农户生猪出栏比上年有所增长。

2、农户基本上没有规模化养殖

由于受前年猪流感等动物疫情的影响,养殖业风险增大,使得一些准备投资养殖业的养殖户失去信心,而转入其他行业发展。

3、耕牛养殖一使役为主

二、农户畜牧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调查过程中,通过调查和询问,了解到当前影响农户畜牧业发展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农户饲养方法落后,畜牧业生产的技术有待进一步提高当前我村散养农户饲养牲畜、家禽仍以传统方法为主,饲养时间长,养殖成本高,群众对畜禽防疫观念不强,特别是对家禽忽视疾病防疫,死亡率极高。在走访询问中了解到,由于散养农户轻视对家禽疾病防疫,导致个别农户家禽死亡率高达50%—60%。

此外,农村生猪散养户饲养的本地母猪,并没有采取科学的人工授精技术,而采用公猪配种自然繁殖,增加了一定的成本。

篇三:畜牧业发展状况调查报告

为了全面了解**县畜牧业发展现状,我近期深入**县各乡镇,以入户调查、座谈、实地考察等形式对全县畜牧业现状进行了一次深入的调查分析。现将本次调查的基本情况及本人对我县畜牧业的前景和看法报告如下:

一、****县畜牧业发展现状

畜牧业是**县的传统产业,有较好的自然条件和基础,老百姓积极性较高。目前我县主要是大力发展肉鸭、生猪、奶牛三大现代畜牧业,政府大力支持推广标准化养殖之路,已初具规模,基本上走出了一条以“公司+农户”为模式的现代畜牧业发展之路,呈现出“村组有大户、乡镇上规模、全县创特色”的良好态势,成为农民增收的良好产业。具体特点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畜牧业养殖势头强劲。我县是农业大县,畜牧业是农村经济支柱产业,畜牧业收入是广大农民现金收入的主要来源。目前,全县大力推广生猪150、250、550养殖模式、肉鸭156养殖模式、养牛165模式、养羊1235养殖模式和蛋鸡153养殖模式。2010年全年全县生猪出栏54.46万头,肉鸭出栏1099万羽,禽出栏1714.2万只,牛出栏8.12万头,羊出栏15.253万只,禽蛋2.053万吨全年实现牧业总产值34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53.8%,人均牧业纯收入达到2250元。

2、大力引进龙头企业,增强带动性。我县为做强“公司+农户”的模式,大力引进了汉口精武、正大集团、南方牧业等畜牧业龙头企业,让知名企业和农民群众开展友好合作,树立“全进全出”的养殖理念,带动全县千家万户开始走上规模化养殖的道路,大大激发了畜牧产业新的活力。同时这些龙头企业还在全县各乡镇建有自己的生产基地,并与农民、营销大户、业主之间签订了产品产销合同,联结成紧密的利益共同体,真正成为了带动企业增效、农民增收、畜牧业增产的“龙头”。

3、规模化养殖发展较快。○1生猪养殖方面:为实现年养殖生猪百万头、建成全省生猪大县的目标,我县引进泰国正大集团成立正大畜牧有限公司**分公司,大力推广“150”、“258”、“550”生猪标准化养殖模式。****镇后溪村率先同正大集团合作,投资2500万元建成“正大***花庙父母代种猪场”,常年存栏父母代种猪4800套,配套标准化代养户50户,年可出栏生猪5万头。同时,我县还扶持养猪大户和养猪专业合作社发展壮大。目前,全县万头养猪场达到4个。○2肉鸭养殖方面:2010年全县建标准化鸭小区67个,鸭舍650栋,养殖规模达1000万羽。2011年我县继续推进肉鸭标准化养殖小区建设,新建标准鸭舍800个,使全县鸭舍达到1800个,养殖规模达到2000万羽。

4、抓机遇,全力打造“中国鸭都”。**县抓住全省亿只鸭核心基地建设的机遇,引进国家重点龙头企业——汉口精武食品公司落户我县,全力打造“中国鸭都”。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成立了鸭产业发展办公室及工作专班,出台了《关于加快鸭产业发展的意见》,在全县广泛宣传发动,大力推广肉鸭标准化养殖模式,向年出栏5000万只肉鸭的目标迈进。精武公司投资3.8亿元在**经济开发区建设集饲料厂、屠宰厂、有机肥加工厂、鸭食品加工厂、羽绒加工厂、鸭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鸭文化主题公园、五星级鸭文化酒店于一体的国际鸭产业文化城,目前已完成投资1.5亿元。

5、林牧结合,打造生态养殖。我县畜牧业养殖虽然起步较晚,但起点高,着眼长远,大胆引进现代化养殖技术,与其它产业相结合,实行生态养殖。2011年**县与南方牧业达成合作意向,规划投资15亿元,在我县建设3万头奶牛标准化养殖场。养殖场按照国际最先进的散栏式饲养方式、水幕式牛舍、全自动粪污处理系统进行建设,使现代牧场成为集种植、养殖、加工、有机肥、沼气发电于一体的现代循环农业生产模式。我县把发展畜牧业与林果业结合来抓,通过种养结合,延伸产业链,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全县大力推进“规模化养猪上山”、“规模化养鸭上山”,实行标准化养殖与水果基地建设配套。目前,全县已形成“10万头生猪配套10万亩精品水果、1000亩果园配套建设10万羽精武鸭场”

的格局。

6、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县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畜牧业的发展,组织专班,分项管理。为了全力打造鸭都,县委县政府成立了鸭产业发展办公室及工作专班。同时,县委、县政府积极支持本地企业——碧云牧业、泉韵生态农庄、珍昌养殖场、成功养殖场等标准化万头养猪场在县委、县政府的积极支持下,都已顺利建成投产。为打造畜牧大县,**县还出台了一系列相关优惠政策法规,大力发展畜牧业。近几年来,全县先后整合涉农项目资金2亿多元,结合板块农业、旅游观光农业,制定项目规划,优先修建通往基地的机动车道。筹集资金2.5亿元,硬化通村公路1390公里,大大改善了农业资源开发的环境条件。

二、畜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几年来,我县畜牧业通过各级各部门和广大牧农的共同努力,虽然取得一些明显的进步和成功的经验,但还存在一些不可忽视的主要问题。

一是畜牧基地管理措施不到位,导致牲畜产品产量参差不齐,效益不均衡。全县部分畜牧户(场)负责人对畜牧产品缺乏科学的认识,实行粗放管理,导致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基地收益功能,浪费了大量的资源,产量效益低。二是销售网络不够健全,服务体系不够完善。由于我县畜牧业发展过快,服务体系有些滞后,严重地阻碍全县牲畜业的全面

发展,挫伤了一部分农户的积极性。三是畜牧产品质量保障体系不够健全,导致一些畜牧户对产业前景有些信心不足,同时也影响了畜牧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四是技术力量投入不够,现有的技术人才不能满足全县大力发展畜牧业的现状。

三、对策建议

针对我县畜牧业发展现状,为使**县畜牧产业走上标准化养殖和规模化经营之路,真正实现“畜牧大县”的目标,根据本人近期的调查研究,有以下一些建议:

1、依靠科技兴牧,坚持标准化养殖。标准化养殖是现代畜牧业发展的必由之路。全县应按照“六化”创建要求,通过创新模式,大办园区,广建基地,加快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提升畜牧产业标准化发展水平。

2、大力培植龙头企业,促进产业发展。我们要继续对全县畜牧龙头企业和基地、承包基地的老板和各类典型示范户,加大技术指导和协调服务的工作力度,发挥典型的示范辐射效应,带动畜牧养殖户依靠畜牧业增收致富。

3、强化工作责任,健全服务体系。我县畜牧产业化建设是一项促进农民增收,发展县城经济的朝阳产业和系统工程,需要通过全县上下长期坚持不懈的艰苦努力,才能实现这一产业的优质高效。一是要加强领导,形成共识,坚定抓好畜牧产业的决心和信心。二是政府要科学引导,干部指导,建立健全服务体系。三是要规范管理,充分调动畜牧养殖户

;

四平旅游特色乡村

四平旅游特色乡村

四平旅游特色乡村大全

四平有很多值得一去的旅游特色乡村,下文是为大家精选的四平旅游特色乡村大全,喜欢就先收藏起来吧。

1.梨树县梨树镇八里庙村

梨树镇八里庙村北倚昭苏太河及韩州偏脸古城。是一个集农业风情种植文化、科普教育、休闲娱乐等多功能为一体的现代农业生态旅游观光村庄。

1、八里庙村农场:农场始建于2014年3月,分2部份,一部份叫开心农场、另一部份叫生态农场。开心农场位于梨树县城经开大路北段东侧,占地面积5万平方米,内分上百块菜园,每块100平方米,块与块之间用木栅栏围成,当年每块菜园以500元的价格全部包给城里人,城里人亲手种菜、亲手摘菜、吃放心菜,其乐融融,农场有专人管理,采用太阳能喷灌,免费提供水电,可谓乐了城里人,富了乡下人。生态农场占地面积17万平方米,种绿色杂粮,2014年8月农场生产小麦通过吉林省质监局检测,达到绿色标准,2016年8月产品还在农博会上展销,得到消费者们的好评。

2、八里庙村合作社:八里庙村合作社以2社社主任卢伟牵头,于2009年吸纳部份村社干部及村民入股建立的农机专业合作社,队部坐落在八里庙辖区内梨郭沿线南侧,占地面积4000平方米,拥有大型收割机4台,免耕机8台,高架车4台,大中型拖拉机40台,每年经营土地200多公顷,近年来以大垅双行、秸杆全覆盖等技术闻名全国,每年接待学习参观上千人次。

3、农民创业园:2015年八里庙村两委会争取资金,在原村部旧址建718平方米的农民创业园,该园采用框架结构建成的2层小楼,外形美观,室内宽敞明亮,设大小会议室,办公大厅和电商服务站,目前电商服务站人员到设备,业务熟练,设备齐全,均达到全县一流,现已接待来访客商上百人次。

4、美丽乡村建设:2015年我村被县里列为美丽乡村示范村。

2.梨树县梨树镇霍家店村

霍家店村位于二人转艺术之乡梨树县城北郊,辽金古城脚下,昭苏太河南岸。全村幅员面积10平方公里,耕地面积762公顷,辖10个自然屯,16个村民小组,1123户,3876口人。近几年来,霍家店村不断创新思路,走出一条“以特色产业促进休闲农业,以特色产业带动旅游业,以生态旅游推动新农村建设”发展之路。

近年来,霍家店村把旅游产业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打造四梨后花园。2011年,霍家店村被评为全国最有魅力魅力休闲乡村,为发展旅游产业增添了新的活力。目前,霍家店休闲旅游度假村以一定规模的工业区、农业区和现代高档居住区、游乐区以梨树旅游文化产业基础为背景,以兴旺大舞台,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偏脸城遗址,徽宗、钦宗二帝坐井观天的传奇故事和二人转之乡的美誉为依托,以丰富城乡居民业余和假日生活为目的,形成可游、可览、可观、可看、可居的环境景观。

截止目前已建成的旅游设施有:兴旺休闲酒店,生态园餐厅100桌,包房50间,可一次性容纳1000人就餐,并设有健身房、浴室、商务会议室等;北方巴厘岛水上乐园,年接待人数40万人次;北方巴厘岛游乐园、采摘园,占地面积40万平方米,设有景观花海、拓展训练营、跑马场、蒙古风情园、婚礼广场等,年接待50万人;有兴旺休闲广场、二人转剧场、商服一条街等服务项目。

今年霍家店村在完善北方巴厘岛游乐园的同时,开发建设室外水上乐园、温泉项目,建设韩州风情古街,谋划韩州古城以及温泉小镇项目。霍家店村2015年接待游客60万人次,营业收入4000万元,带动2000多劳动力就业,为当地居民每年增加收入5000元以上。形成幅射东北三省及内蒙部分区域的独立旅游目的地,成为霍家店可持续发展,最具生机与活力的支柱产业。

3.梨树县十家堡镇上三台村

被省文明办评为省级精神文明先进村、被省爱卫会评为省级卫生村、被吉林省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委员会办公室和吉林省妇女联合会评为“三零示范村屯”、被四平市委市政府评为农村人居环境建设先进单位、被四平市委市政府评为“四平市安居乐业美好家园十星级村”,生态文明村的建设已经初具规模。

从2010年开始,上三台村的新农村建设从无到有、逐步推进,共新修村屯水泥路6.8公里,新修统一围墙10000延长米,新修排水沟5000延长米,栽植各类景观树2万株,栽植草坪8000平方米。2012年新建高标准的村部一处,占地面积8000平方米,建筑面积750平方米,打造新型农村社区综合服务平台;新建1处群众健身广场,占地2000平方米,全部彩砖硬化,配套各种健身器材,极大地活跃了群众农闲生活。

上三台村旅游资源丰富,这里有风景宜人的上三台水库、千亩采摘果园、清代柳条边遗址,辅之以附近营城子村300余年的古榆树以及营城子为古时屯兵兵营历史以及特有的半山区地貌,具有极佳的乡村旅游开发资源。另外这里人文旅游资源丰富,先后有《阳光路上》、《追求幸福的日子》二部电视剧和电影《巢》作为拍摄主场地,在此拍摄完成,并先后在央视播出。

下步计划围绕上三台水库做好生态湿地建设和休闲荷花池建设,全力打造人文景观,为来参观的游客提供更加优美的环境。

4.梨树县十家堡镇靠山屯村

靠山屯村曾连续三年是省级新农村建设示范村,2015年被列为美丽乡村建设试点村。几年来在新农村建设和美丽乡村建设中共投入资金1000多万元,使全村的基础设施、村容村貌、人居环境彻底改变。

靠山屯村全村主干路、街巷路都修成了水泥路,总里程达20公里,水泥路达户户通,配套设施也紧随其后,修路边沟5000米,路两旁实现了美化、绿化、亮化,路旁栽植银中杨5000株,金叶榆1500棵,林下花圃5000平方米,安装太阳能路灯100盏。新建棚模园区20公顷,有2000平方米大棚60栋,采取定单式生产。有牧业小区两处,其中养鸡小区实现全自动化生产,建休闲广场三处,总面积2000平方米,配有健身器材,供人们休闲娱乐。

进入靠山屯村境内,映入人们眼帘的是,一条干净宽敞的水泥路,路两旁是整齐的边沟,笔挺的树木,林下是盛开的花卉,紧挨花圃的是农户美观一致的院墙,错落有致的院落。

靠山屯村沿102公路建有蔬菜水果大棚数十栋,这里生产的香瓜、葡萄、豆角、黄瓜等水果和蔬菜都采用无公害化生产方式,每年销售季节,远近居民和过境车辆纷纷前来购买。

5.梨树县梨树镇高家村

高家村是地处梨树县城西五公里处,全村共有符原面积4.7平方公里,耕地380公顷,人口1032人302户,现在温室大棚930栋,人均收入两万元左右,今年新建温室36栋。

我村是棚膜蔬菜园区,建于2000年开始建大棚,到现在已建大棚930栋,规划在三年内达到1200栋,建农家采摘园,正在建设中,利用新建的36栋温室用来各地和城市的市民来到我村观光采摘各种绿色无公害蔬菜瓜果,建设餐饮一体、一条龙服务,使路远的可以在这里住宿、参观、采摘,让城市市民在这里过田园生活。享受大自然的美丽风光。

6.梨树县蔡家镇蔡家村

清代柳条边等为蔡家镇留下灿烂的关东文化。蔡家镇利用这一夺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和历史文化资源,以关东农耕文化为主线,打造乡村文化旅游产业。目前已经建成关东农耕博物馆,位于蔡家村,建于2016年初,占地面积45000平方米,由五大部分构成:

1、博物馆室内展区:2016年年初,蔡家镇党委、政府提出了“百名机关干部百日建馆”的目标,协调社会各界募捐各种展品2500多件。博物馆位于蔡家镇蔡家村,展厅400平方米,现已建成4个室内展厅,分为生产展厅、生活展厅、民俗展厅和精品展厅。馆内收藏了当地民间古老农用生产工具、古老生活用品、古老民俗器具等展品,每个物件都代表了当时特定历史时期的文化物证、生活影像、故事传说。

2、石器长廊展区:占地面积10000平方米,陈列着1800件农耕加工石器。所有石器均来自民间的真品,原汁原味地反映传统农耕风貌。有各个年代石磨、石碾子、石滚子等;在石器中心展区有清朝皇帝御赐的贞洁牌坊(局部),有500多年前的舂米石臼,有200多年前官宦宅院门基石,有200多年历史关东特色酸菜缸,有生产队喂牲口的石槽子。

3、工匠文化园展区(特色采摘体验区):由露天根雕展示群和室内棚膜特色农业采摘体验区两部分组成,占地面积20000平方米。露天根雕展示群占地面积10000平方米,园内有138个雕塑,分为7个展示区,即:十二生肖区、森林野兽区、六畜兴旺区、水陆两栖区、百鸟争鸣区、神奇怪兽区、能工巧匠区等。

4、清代柳条边展区:新建柳条边按照一比一比例复原,占地面积5000平方米。复原柳条边长80米,复修赫尔苏边门两座。到目前为止关东博物馆是全国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重建柳条边的地方。

5、现代农业示范园:实现秸梗全覆盖,条带轮休耕,土壤常培肥,保水永保墒,提高生产力,有利于现代农业科技的运用,促进农科教相结合,成为各级农业科研、推广、教育部门科技实验示范的场所和基地。

从4月6日开馆至今,已吸引2500余人次到馆参观,日均接待游客近100人次。

7.梨树县白山乡岫岩村

梨树县岫岩村位于梨树县城北4公里处,金代古城《偏脸城城址》就坐落在岫岩村北侧。古城是金代时期的韩州治所,金代人是现在满族的先人,他们的历史文化传承发展到现在,岫岩村这个汉族人聚居村落仍然有满族人生活习俗。婚嫁前的姑娘喜欢用“吉纳衣尔哈”(满语,凤仙花)的液汁儿,调上白矾,染红指甲(说这样可以除瘟祛病,月月吉庆)。男方把新娘娶进门后,先要“坐床”。结婚前三天要杀猪,餐饮方面,在岫岩村民间盛行满族八大碗系列。有“红白”事情时更显地方民俗特色。以前乡村建筑多为青砖瓦房,最近乡村改造后老旧青砖瓦房才逐渐减少见。

遗址公园将使人们多方位地重新认识金代盛世时期巅峰风貌,"走进历史,感受人文",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和先进性,既符合遗址保护原则又体现国际遗址保护的先进理念。同时将遗址上方建成100万平方米的园林绿化工程,极大地改善了区域生态,提升了国家级开发区的品位,为梨树镇民众提供了休养和娱乐的场所,营造了人与自然和谐的区域环境。

8.孟益村

孟益村历史悠久,这里曾发现辽金时代的古墓群,古墓的`遗址就在孟益村东的坨子上,收藏陈列于郑家屯博物馆。孟益村土质肥沃,物产丰富,确为地灵之宝。北有冈峦依托,丘陵连绵,绿荫叠嶂,居高临下,呈蓄势待发之体势,林深草茂,为自然生态之屏障。前有平原铺展,万千景象,尽收眼底,东西辽河,如祥瑞玉带紧系,南北国道,似运财长龙往来,春有百鸟嘻林之趣,夏有蛙声悦耳,秋有稻谷飘香之惬,冬有瑞雪兆丰之欢。

孟益村实为人杰之山,这里曾走出过很多人才,民风淳朴,以仁义礼让忠信为尚,真待人,诚处世,得分寸惠,则尺寸还,勤劳智慧,时逢国策英明之天时,展宏图,兴百业,村富民裕之势初现。

9.双辽市永加乡忠信村

双辽市永加乡忠信村有2个自然屯,其中忠信屯在清末由高丽人居住命名,曾发现高丽文化遗址现存文物有高丽锅、米摏、石撵石磨及朝族三彩双耳瓶、朝族腰鼓等娱乐器具。现在该村有303户,总人口1032人。2003年被吉林省委评为五好村党支部,2004年被省文明办评为文明村,2005年被中央文明办评为全国文明村,2006年被确定省级新农村建设首批试点村,2008年被全国妇联、文化部评为“全国巾帼”示范村,2009年被吉林省林业厅评为绿化美化吉林大地先进村,2008至2010年被评为吉林省文明村,首批新农村建设示点村,“千村示范,万村提升”工程示范村等荣誉称号。全村早已过上了小康生活。具备打造双辽市乡村休闲农业旅游村条件。

忠信村是双辽市发展乡村旅游的第一村。现有旅游景点:文化主题公园占地1.2公顷;大棚采摘园占地4公顷(20栋大棚)里面有香瓜、黄瓜、西红柿、油桃和各种蔬菜;可从三月份到十月份供游客采摘;忠信村木耳产业园占地4公顷,辐射3个重点贫困村,3个贫困村发展大棚60栋,木耳活菌棒70万棒,年产干儿20吨,年经济效益200万元。正在建设中的景点有高丽民俗文化馆、东北农耕文化体验园,计划投资50万元;明年将建成垂钓园2万平方米、滑雪场5000平方米、滑草场400平方米、滑沙场400平方米。冬季可以引来游人观光旅游娱乐。

10.双辽市王奔镇宝山村

宝山村位于双辽市王奔镇北部,东与东明镇相望、南与王奔镇为邻、西与光明村接壤、北接一马树森林公园。全村幅员面积为10.3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为600公顷,林地面积95.5公顷,有行政屯4个,自然屯2个,总户数260户,总人口1069人,村民以种养业为主,劳务输出等行业为辅。

本村历史悠久,收藏陈列于郑家屯博物馆的宝山一号、二号墓遗址出土文物昭证,辽金时期之前此地已有人居住,清代为科尔沁草原,属温都尔郡王领地,宝山地处东西辽河冲击平原,土质肥沃,物产丰富,确为地灵之宝。北有冈峦依托,丘陵连绵,绿荫叠嶂,居高临下,呈蓄势待发之体势,林深草茂,为自然生态之屏障。前有平原铺展,万千景象,尽收眼底,东西辽河,如祥瑞玉带紧系。古往今来,宝山实为人杰之山,民风淳朴,以仁义礼让忠信为尚,真待人,诚处世,得分寸惠,则尺寸还,勤劳智慧,时逢国策英明之天时,展宏图,兴百业,村富民裕之势初现。

11.双辽市卧虎镇白山村

白山村位于卧虎镇东北部,百年村庄,是由当年山东移民和闯关东人员组成,由于都是山东人,故该村又名山东屯,白山村现有人口760人,166户,耕地面积360公顷,除农业外,畜牧业发展很好,80%以上农户养驴、羊、猪。白山村面临260公顷原始草原,2016年由吉林省青年旅行社开发,现在出具规模,是休闲、文化、度假的理想去处。

卧虎湿地草原风景区位于双辽市卧虎镇白山村,占地面积约260公顷,工程总投资预计2.2个亿。

卧虎湿地草原开发项目是由吉林省青年商务卧虎旅游开发有限公司投资建设,公司在对草原保护的前提下对周边的盐碱地及湿地进行有序的开发,力争将此地打造成东北三省最耀眼的风景区之一。

一期开发主要是基础建设,以休闲观光娱乐为主,项目有:草原拓展训练、草原CS真人野战、草坪婚礼、骑马射箭区、草原灯光秀、儿童游乐区、草原垂钓区、草原足球、草原汽车影院、草原木屋、草原树屋、蒙古包、星空营地共计13项,一期总投资约4500万。

卧虎大草原旅游脱贫项目将成为吉林省西南部娱乐休闲、乡村旅游产业带的重要节点,可以为贫困人口提供200余个稳定就业岗位,并带动周边乡镇形成一个完成的乡村旅游线路,为拓展双辽旅游业、延伸民生产业链,推进双辽市经济社会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12.双辽市卧虎镇协力村

卧虎镇拥有“万亩玉米高产示范田”项目,双辽市协力村学文农机合作社,被农业部授予“国家农机合作社示范社”光荣称号。

经济发展情况

协力村现有耕地798公顷,年经济总量为6384万元,农业总产值6384万元。2014人均纯收入11000元。拥有专业农机合作社11个,万亩高产示范园区10000公顷。

基础设施和公益事业建设情况

2015年,作为镇人居环境精品带建设村,年初预计总投资800万元,资金来源为项目政策资金支持一点,市镇财政补助一点,包扶部门扶持一点,农民投工投劳和出资筹措一点。其中,修路1.5公里,修建院墙9公里,墙体喷漆1.4万平方米,修建排水沟4公里,道路两侧铺彩砖2万平方米。植树1万株,种植花草7千平方米。建设文化广场1个,占地面积3000平方米。截止目前,修建道路1.5公里,新建院墙4公里。绿化、美化工作全部完成。整个项目预计9月末完工。村内设有图书室、文化健身娱乐场地,并且实行“一站式”办公。新建村级办公场所及文化室526平方米,普及农民新的科学技术知识和及时掌握新的致富信息。全村电话入户率98%;有线电视入户率98%,宽带入户率62%。新村布局日渐合理,功能逐步完善,真正达到了新农村。

13.四平市铁东区石岭镇哈福村

哈福村隶属铁东区石岭镇,四平市区东面,距市区7公里,距石岭镇20公里。哈福村2011年被省确定为社会主义新农村推进村。全村幅员面积18.6平方公里,辖8个村民小组13个自然屯,有农户538户,总人口1842人,另有驻村人口2240人。被省委、省政府评为“新农村建设示范村”,被四平市委,市政府评为“精神文明先进村”“五好村”等称号。

村两委因势利导为农民拓宽增收渠道。一是发展棚膜经济。成立专业合作社、协会,引导农民进行产业结构调整,领办创办了哈福村蔬菜农民专业合作社,流转5社土地150亩,3社土地30亩。建温室大棚82栋,注册资金118万元,棚内种植各种蔬菜及食用菌10多种,年产值90余万元,农户每年增加收入2万余元。二是发展生态养殖。领办创办的哈福村养鹿协会,入会农户50户,养殖梅花鹿4000余只,每户增加收入5万余元。2012年中国叶赫梅花鹿节在哈福村召开。三是特色产业蓬勃发展。牧业以梅花鹿、牛、羊、鸡养殖为主,规模饲养户35户。种植业以玉米种子繁育和大田玉米为主,玉米种子繁育面积70公顷,促进了特色农业的发展。四是大力推进特色精品农业发展。突出效益农业建设,发展特色规模农业。通过几年的发展。哈福村“含笑山庄”绿化苗木合作社年净利润达到400万元。“乐购天地间杂粮”、“卧龙人家”等特色品牌已经形成,经济效益逐年提高。

14.叶赫镇永合村

本村具有特色,春天可以观赏梨花,夏天来到农家乐边吃边看二人转,到秋天满山硕果累累,游客任意采摘各种水果,来到我们上坎屯能吃到丰盛的农家饭菜:铁锅炖(酸菜炖大鹅、小笨鸡炖蘑菇)、玻璃叶饼、梳耗子、粘火勺、油炸糕,这些都是纯绿色无公害的,吃着放心。我们每家农家乐以诚待人,以最低的消费吃到最好的农家菜。

15.河源镇保南村

河源镇保南村位于伊通县城东南90华里,距磐石市40公里,距长营公路朝阳山入口处5公里。交通顺畅。村级水泥路四通八达。

总人口3270人,人均收入13000元。

保南村不但地理环境优越,最大的特色是景色优美,山清水秀,空气清新。山水格局清晰。村容村貌整洁。公路边榆树墙整齐划一,路旁鲜花盛开。屯屯路面整洁干净。

至2007年修筑水泥路开始,先后建起了村委会办公大楼,文化广场、游乐场、停车场、标准宴席大厅、标准娱乐室。有线电视,电话入户,各屯饮用了自来水,各屯安装了路灯。被评为国家级生态村,吉林省新农村建设示范村。

16.靠山镇姜家村

位于靠山镇东部六公里处,全村516户,八个自然屯,人口1953人,耕地面积700公顷,以耕种玉米为主,土地肥沃,是主要产量区域,是广大村民收入的一个良好保障,现人民生活富裕,身心健康,为早日实现小康社会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在2013年辈县列为新农村建设重点村,在这三年中,建设文化广场两处,面积达5000㎡,文化广场内有各种体育器材,雕塑凉亭长廊甬道,还有草坪,四周全栽上了金叶榆树,水泥路边沟,屯内已修水泥路户户通,并且门前街道都砌上了水泥路边沟,环境优雅是一个美丽的健身场所。

发展经济方面,村召开了两委会,村主任刘义同志对我村今后经济发展作了全面布置和安排,号召全村人在农闲时去外地打工,并且村主动提供信息,在发展养殖业狠下功夫,养牛羊猪养禽。

经济建设是精神文明建设得以顺利开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和保障,在多年的工作实践中,我们村党委和村委会认识到,经济是形,文化是神,只有形神结合,才能建设好现代化新农村,为此,村两委班子制定了,以经济建设为基础,以思想道德为突破口,以文明建设为最佳载体,全面提高宽裕型小康村建设水平,进一步提升村民道德素养,丰富群众精神生活,全力以赴建设现代化新农村。

17.四平市铁西区平西乡獾子洞村

獾子洞村是四平市经济和社会发展“一核三带”战略布局的核心地带。国家农业部投资2000万元项目“四平市兴牛牧业有限公司”落户该村。苹果梨基地,特色乡村旅游项目“赵家大院”。四平市放心菜基地吉府源采摘地。特色产业粘豆包畅销东北三省及北京、上海等大城市。苹果梨也是特色旅游亮点。品种好,果实大、口感好,引无数有人来此采摘。2016年7月开业的赵家大院成为铁西区乡村旅游亮点,它是及旅游、观光、餐饮、住宿、采摘、垂钓、娱乐为一体的综合性旅游场所。

18.叶赫风景名胜区

叶赫风景名胜区坐落在四平市铁东区叶赫满族镇中心腹地,距四平市30公里,地处半山区,属长白山余脉大黑山系,景区内群山环抱,冈峦起伏,苍松翠柏,绿柳成荫,是国家级100个“天然森林公园”之一,集满族历史文化特色与自然山水风光于一体的旅游景区,是中国北方的旅游胜地。

19.伊通满族博物馆

通满族博物馆坐落在伊通满族自治县伊通镇人民大路1129号,占地10000平方米,建筑面积5800平方米,主楼五层,仿古建筑。馆藏文物近千种,5000余件。2008年,由国家民族博物馆将伊通满族博物馆确定为国家民族博物馆·伊通满族分馆。

20.南山旅游风景区

南山旅游风景区是国家3A级风景区,座落在伊通满族自治县二道岭子村,占地18平方公里。是集民俗旅游、自然生态游、休闲度假、礼拜佛佗于一体的风景区。

21.一马树森林公园

一马树森林公园位于双辽市红旗镇,属吉林省西部边陲、内蒙古科尔沁草原南端,省级森林公园。公园占地8000亩,森林覆盖率95%,园内动植物种类繁多,针、阔、乔、灌木遍布其中,松鼠、狼、獾等10余种野生动物和30多种鸟类在此繁衍生息。

22.拓展:四平市简介

四平市,是吉林省地级市,地处松辽平原中部腹地,辽、吉、蒙三省区交界处。四平是吉林、黑龙江及内蒙古东部通向长三角和京津冀必经之地,是东北地区重要的交通枢纽和物流节点城市。全市幅员1.03万平方公里。辖梨树、双辽、伊通三个县(市),铁东、铁西两个区,1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6个省级经济开发区。截至2020年11月1日,四平常住人口为1814733人。

四平历史悠久,距市区50公里的二龙湖畔燕国古城遗址,是汉民族最早开发东北的见证;历史留下了诸如辽代韩州、金代信州、明代叶赫部落等文化古迹,存有大青山村文化遗址,叶赫古城遗址,辽、金时代的昭苏城遗址等古迹多处;叶赫满族镇是清代孝慈高皇后的出生地,慈禧、隆裕两皇后的祖籍地。

2019年7月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环境部公布了2019年统筹强化监督(第一阶段)黑臭水体专项排查情况,四平被列入“黑臭水体消除比例低于80%的城市名单”,消除比例为0%。2019年10月23日,被确定为“第三批城市黑臭水体治理示范城市”。2020年,四平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26.6亿元,比2019年增长3.3%。2020年10月,被评为全国双拥模范城(县)。2021年,被评为第三批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示范区。

;

文章到此结束,如果本次分享的现代化养牛产业园建设情况和畜牧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的问题解决了您的问题,那么我们由衷的感到高兴!

本站所发布的文字与图片素材为非商业目的改编或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权或涉及违法,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