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年代可以养牛嘛(奶牛有公的么)

70年代可以养牛嘛(奶牛有公的么)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70年代可以养牛嘛,以及奶牛有公的么对应的知识点,文章可能有点长,但是希望大家可以阅读完,增长自己的知识,最重要的是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可以解决了您的问题,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谁能帮我介绍一下美国牛肉的好处

谁能帮我介绍一下美国牛肉的好处

好处一,(来自网友)保护我们的大草原、草场。

草原沙漠化是北方沙尘暴的原因之一,保护的大草原就是使得草原免于过度放牧而造成沙漠化。这个好处非常大,对北京环境的贡献也会非常大,想想治理北京沙尘污染要花多少钱?而这个多买点美国牛肉就可以改善,何乐而不为呢?况且人们吃得高兴就更拥护你共产党啊!

好处二,刺激产业升级。

现在欧美的养牛业非常发达,而我们的养牛业却非常原始,那我们要么就大规模引入先进的养牛技术以提升产业,要么就适当放开牛肉进口以刺激产业发展。要知道,任何东西有竞争才有活力,你不引入竞争,不刺激它,它就这样要死不活的赖着,这样赖着既苦力人民也拖垮了自己啊!所以为了不苦了人民也不垮了自己,引入先进的养牛技术、适当放开牛肉进口就是很有必要的了。

好处三,可以把污染留给美国,人们又能吃到便宜肉。

我们知道现在有些城市禁止养猪,说养猪是高污染行业,那么我想养牛也差不多,那么为什么我们不把污染留给美国?让美国人来帮我们养?现在据网友提供的数据,美国去掉头尾的猪肉离岸价只有每公斤1.9美元,合人民币每公斤12块。可如此便宜,只听说前年闹猪荒的时候进口了一点,那为何不多进口呢?而牛肉、据多位身在美国的网友提供的数据,精瘦的牛腱肉零售价每磅2.99美元,也就是在美国的零售价不超过每斤20人民币。那么如此便宜、进口是有利可图的啊!为什么不呢?

好处四,平抑物价让人们欢喜,提升人们的身体素质让人民强健。

众所周知,中国的物价很高,而且越来越高,中国政府总在想尽千方百计要平抑物价,但是收效甚微。那么如果放宽进口国际上的低价商品,补充国内需求,是不是会起到平抑物价的作用?现在的物价使得民众生活步履维艰、民怨沸腾,政府如果放宽限制多进口一点便宜东西满足一下民众,取悦一下民众,顺便强健一下民众的体魄,这又有何不可!

好处五,提升中国人的饮食文明。

中国人用筷子,一盘子菜你插过去、我插过去,你吃我的口水我吃你的口水,大家想想,这该多恶心啊!那么如果牛肉普及了,伴随着是不是吃牛肉的文化也要慢慢的进来,你不可能老用中国人的方法搞牛肉吧!你是不是也该讲点情调,装装素质用用刀叉。我认为如果中国人的家庭里能够普遍准备刀叉,那就说明中国已经离世界不远了,中国有希望了。

好处六,缓解与美帝的关系。

中美之间摩擦不断,美帝忘我党之心不死,这已经是人尽皆知。中国自邓小平以来,就一直将对美关系视为最重要的对外关系,(没有之一),中国人清醒的认识到,只要搞定了美国我们就等于搞定了全世界,你如果搞不定美国、你花再多的钱搞再多的国家也是白搞。所以我们一直以来的外交,别看它搞得天花乱坠,其实一切的目的都是为了搞定美国。说句大白话,只要搞定美国,我党就可以放心睡大觉,美国搞不定、我党就睡不着。当然了,买美国牛肉肯定搞不定美国,不过虽然搞不定,但是可以缓解嘛!贸易摩擦也是摩擦,我们多买点他的牛肉,取悦一下他的农民,这对政治还是有帮助的,矛盾虽然解不开但是能稍微缓一缓,这对我党的好处也是大大的。

进口美国便宜牛肉好处非常的多,既好了我们的环境,提升了我们的产业,还解了民众的口水,壮了我党的声威,最后还缓解了与美国的关系,如此一举多赢何乐而不为?

人在囧途影评700字

人在囧途影评700字

题目:如何从细节打造一部好电影

最近看了,谈谈。

镜头

你为什么要动摄像机?

影片一开始镜头就往上摇,第二个镜头,还是往上摇,第三个镜头,换了固定机位,还没放弃摇。第二场戏一开始,王宝强看个电视,你也往下摇。你不嫌烦吗?很多人喜欢在开场摇啊摇,说是这样“大气”。可你并没关心镜头本身的实际用途,是不是需要摇。王宝强看电视,你就让他看电视好了,你摇他干嘛。半主观角度,看电视,挖耳屎,画外音,给一个固定镜头,什么都有了,镜头冷,还有冷幽默的效果,观众想,这王宝强干嘛呢,还能抓住观众往下看。如果你是怕转场太突然,想稍微带点起幅,那种起幅也没什么意义,两场戏之间你完全可以给一个空镜头来转场,比如给养牛场一个固定镜头。装修华丽的大楼内一段精彩的颇带调侃的驯人完毕后,切到草地上牛们没事儿吧唧吧唧嚼点草,再搞几声若无其事的牛叫,再切到王宝强瞪着大眼挖耳屎,冷不。这叫啥,这叫风格统一。当然,这只是随便设想,调侃一下,好的分镜头方案还有很多。镜头乱了,故事再好,电影档次也上不去。

我知道商业片要的是实用,不偏向任何一种风格,只要是电影本身能用的到的,照单全收,既会用现实主义的长镜头,也会用形式主义的超现实等手法,什么巴赞啊、爱森斯坦啊,统统可以拿来赚取票房,美国人最喜欢干这个,不光电影,整个国家都是讲效率、讲实用的,现实的很,所以人们会爱看好莱坞,因为别人是诚心诚意地想赚你的钱,所以也会诚心诚意地弄出来东西给你看。他们多年的片厂制度和经验告诉我们,他们每个镜头都会力求用得恰倒好处。即便再怎样不限风格,镜头也不会用的毫无道理。

来看看《无耻混蛋》的第二场戏的第一个镜头,固定机位,俯视镜头,全景别,士兵列队,军官入画站定,马上切,第二个镜头,近景,军官开始说话。干净利落。即使在整个电影里,摇臂镜头也很少,只有一两个,而且具有它的实际作用。要是碰上这种场景,我们中国导演肯定是不用摇臂死不罢休的,我们来试想一下,首先,高角度镜头,振奋人心的音乐起,镜头往下摇,一排士兵坚厚的背影,导演心想,嘿,这一摇的气势是多么他娘的恢弘。然后切到一个低角度镜头,队列最后一位士兵侧面拿枪的手,镜头开始右45度角上摇到军官四分之三侧面的脸,军官说话。镜头再切到一个个士兵脸上坚毅的表情。镜头继续切换,一个高角度镜头,下摇到军官的主观近景镜头,军官继续说话……。在任务开始前的这段训话,摇的是多么地荡气回肠,绝对的主流,绝对的正义之师。

有次跟一哥们聊天,老叹没资金。我说你要拍什么国际大片,他说拍多小的片也要资金啊,机器、摇臂、轨道……这些,总得租吧。我说,你要那么多玩意干嘛,一台机器一个角架可以解决基本问题。他便与我争论起很多设备的用途,比如摇臂。我说,你摇臂也不是天天用,最多用个回把两回就差不多了,租金也就是一两天的事,几百块钱,如果你的片是现实主义,这些东西就更加用不到了。他说了一句令我很无奈的话:我认为现在流行的就是镜头的运动组合,有时候镜头组合需要复杂一些。

很多人就是这种想法,包括做独立制作的,总认为凡是与电影有关的,一切都是必要的。那是辅助设备,辅助什么意思懂不懂,是自然机位达不到了才用,画面需要了才用,没事就不用它。镜头花哨,也要花哨的有道理。好电影完全是靠才气的东西,并不是靠一堆设备来支撑的。你还不如把钱花在制片上。别人有钱都不这样搞,你没钱搞那么大架势干什么。小制作,靠的就是打游击,这才是王道。跑远了。当然,《人在囧途》的投资再不多,弄点摇臂还是绰绰有余的。

至于那每次定格时画面上伴随着BBB的声音打出的几行字,这绝对是毋庸质疑的败笔,就好比《杜拉拉升职记》里频繁的伴随着唰唰声的快速分屏一样,还自以为特炫特时尚。简直土到了极点,品位问题。拜托,这么山寨的小特效,就不要这么老用了,现在就连拍婚庆、业余DV都不玩这些招数了。BBB,唰唰唰,掉份。你完全可以切个黑屏,给一行字,这样都比BBB要好的多。你就是不交待,那也没什么影响,台词里不都道明了到哪哪哪吗。你给不给那几行BBB都没人管你几点几分到了哪,观众只知道他们辗转到很多地方,很费周折。至于前面人物出场介绍那几行BBB,更是多余。低级伎俩。

导演得到一个故事,变成画面的时候首先就要知道该如何取舍,这部电影的镜头衔接至少还是流畅的,但光流畅是远远不够的。

调度

我一直认为,喜剧片和恐怖片是最难调度的,因为这两种情感都是人类最极端的情感之一,一个是极度喜悦,一个是极度恐惧。放在中国如何,喜剧片倒还好,你还可以用台词滥竽充数去代替调度,制造一些只有中国人自己才看得懂的笑料出来,比如冯导的一些电影(这里的台词笑料还不算低级),又比如越南宝盒、熊猫大厦、十全多美之类(这确实就没法笑了)。我不否认台词的重要性,毕竟自从电影里有了声音问世之后,电影也不再是视觉本体单方面的事了,而形成了视听。可你还是不能偷工减料、用台词代替实质性的内容,还是得老老实实地场面调度不是。刚才说的是喜剧片,你还能偷懒,到恐怖片,我看你怎么偷懒,你不可能写得出一句即使忽略镜头也能让观众感到毛骨悚然的台词来,你没法写出视觉上恐怖的气氛,这里有很多纯调度的成份要去做,这些东西才能激发观众的心理感官,可见场面调度在里面有多重要。内地还没有一部上档次的恐怖片,所以从这个侧面去印证我上一个观点,也可以说成,还没有一个会调度的导演。因为没人重视,或者说,没人精通。除了这两种类型片,其他类型的故事片就更别提了,这种现象无处不在。很多电影都能把故事说通顺,但光能说通顺是不够的,我们有时候可以忍受一个故事的简单平淡,但就是无法接受它镜头调度处理上的平淡无奇,你得把一个故事灵光闪现地转换成视觉上的东西。这部电影就属于这种的,不缺故事,但作为导演来说,拿得出手的东西不多。

同样是喜剧电影,在法国喜剧《我一直想成为一名歹徒》里,从影片开始一直到进屋抢劫,都是没有台词的,但笑料不断。一间郊区咖啡店外,劫匪从汽车里出来,由于丝袜颜色太深看不清路,撞到电线杆,回到车内摘下丝袜出来,发现车钥匙忘在车里,一阵抓狂,不得以,空手入咖啡店,入室后手插在衣兜里作手枪状开始行劫,谁知店里人各忙各的,根本没人看到他……。用的都是最基本简单的镜头,这才是喜剧,全世界都能看得懂的喜剧,中国导演除了用编剧给你组织的剧情和台词素材直接生硬的换成镜头去填补电影,难道就不能干事了吗。

也同样是喜剧,即使是周星驰的电影,也不全是取决于演员的表演的,精彩的调度也一样不少。我就随便举一段,《破坏之王》里周星驰向吴孟达拜师交学费,只用了一个普通的固定镜头:

一只手拿着钱从左边入画(周星驰的),画外音:师傅,学费!

另一只手从右边入画正想接钱(吴孟达的),画外音(以下都为画外音):恩。。。

周星驰的手迅速收回:慢着!

吴孟达的手一颤:干什么。。

周星驰的手将钱握紧:这些都是我的血汗钱!

吴孟达的手拍了拍周星驰的手,将周星驰的手指一个一个掰开,将钱拿过:哎呀,你放心,我明白的,我很快把你训练成才的。

周星驰的手又将钱从吴孟达的手中抢回:慢着!

吴孟达的手又一颤:又什么事啊。。

周星驰的手继续将钱握紧:你不是说有潜力的不收学费吗!

吴孟达的手竖起大拇指:问的好!继而伸出食指,指着周星驰:你等一等啊。吴孟达的手出画,一个纸箱入画:其实这些钱不是我收的,是捐给中国万千苦难同胞,使人人不止有书读,还可以人人有功练!

周星驰的手松开:啊,原来这么有意义啊!

吴孟达的手扬了扬捐款箱:是呀,放下去吧!

周星驰的手将钱从箱口放进去。

这一段绝对是视听结合的最好体验的例子,画面空间和信息量延伸到画面以外。而这种镜头在中国现今绝对是没有的。

黑泽明说:“我要把《乱》拍成全电影!”。即能不用台词代替的地方,尽量完全用镜头表现出来。三个字,一句“全电影”就全部概括了调度的重要性,多伟大的导演。场面调度是服务于电影的叙事形式的,医生的叫医术,画家的叫美术,场面调度就是导演术。国际上曾有人说:一部电影,如果去掉声音后,还能让人看懂,那才是一部好电影。这句话放在视听结合的今天来看,虽然有点偏极端,重视的只是视觉本体,但一定程度上解释了纯调度的重要性,能拍出这种片的人全中国可能只有杜琪峰。镜头有条理,调度有考究,风格自然就会统一。

《无耻混蛋》地下酒吧那场戏,乱战过后,我方与德军士兵对峙时候,一直只给了德军士兵的镜头和地下室入口的镜头,只给了我方军官的画外音,并没有交待我方是如何在另一边互相使眼色、打手势暗号、小声商量着对策……。从这点可以看出,昆汀是一个懂风格的导演,相当会取舍,虽然也是商业片,但不随好莱坞大流。这一段的调度就利用了一些现实主义里的特点,也可以说,比较的Dogma95。Dogma95的规则就是十分现实主义的,其中第3条就包括“影片的故事不必在摄影机在场的情况下发生,但影片的拍摄须在故事的发生地点进行”。很显然,这段用这种偏现实的手法要比信息量多的手法效果要好的多,从取舍的角度来讲,用的是减法。

说到这方面,《人在囧途》里比较好的一段就是旅馆里进错房间被捉奸那段,我想很多人也一样喜欢这段。为什么这段能达到这种效果。这就是调度的功劳,如果按部就班的把他进错房间,还有把他如何从窗帘后爬到门后拍出来,那肯定是失败的,效果大打折扣。取舍就在这里。当然,这有可能是编剧的想法,也有可能是导演的想法。

美国一个电影工作者说过:“一部电影的前10分钟很重要,过了前10分钟还没能让人有耐心看下去的话,那么这部电影就是失败的。”虽然没有道明,但我觉得应该是单指商业片。商业片的目的就是要抓得住观众。话虽稍片面,但很实用,直截了当。

我记得《僵尸肖恩》的第一个镜头就非常有才气,西蒙•佩吉的主观镜头,边拿起杯子喝酒,边瞪着屏幕发愣想事,画外音起,有人叫他,他脸再转向一侧,开始答话,镜头后拉,其他信息入画,原来他对面坐了个人。导演就这样一步步的调着观众的胃口,一直在给观众问号,这个人为什么一直看着屏幕,他要做什么,镜头里没有其他人,谁在说话……。此片作为一部商业喜剧片,有才气的地方还有很多,当我把这部《僵尸肖恩》放到我的豆列里,当然豆列里还继续添加着不少这类片,引来如下不屑,原话是:越后面越扯了(指我豆列里的电影)。言下之意就是,《僵尸肖恩》这类片如果当作一部有思想和文艺性的好片放在豆列里是严重不靠谱的。我想,这便是典型文青通常的思维方式了。无奈之极。我的回答如下:也许100部烂片至少有100个亮点,而100个牛片可能只有1个亮点。你要做的是,你该取舍什么,而不是光想着去得到什么。而《僵尸肖恩》作为一部商业片无论如何也不能算作是一部烂片的。你硬要说中心思想,别人也不是没有,一个在生活中并不起眼的既平凡又失败的小人物,要是生在乱世,那可能就是个英雄,别人连闹剧都是闹的有道理的。

以色列电影《乐队造访》,也是带有喜剧元素的文艺电影。我们来看电影第一个镜头,固定镜头,全景别,长途汽车站,周围没有一个人,画面中间一辆中巴汽车的侧面,司机从驾驶台下车走到车尾,从车箱里抱出一个大气球,再走到驾驶台把气球放到后座,关门,汽车发动,从左边驶出画,一行人呈现在我们面前,数名身穿制服着装整齐的人站在站台上,原来汽车另一边一直有一群人,看来他们刚从这车上下来。多有才气,导演并没有去拍这些人是如何到站如何下车的。这段在剧本中根本没办法表现,可能剧本中这个镜头只有一行字:警察乐队来到以色列的车站。好在编剧是导演本人,颇有喜感的镜头与调度早已想好,这段写不写进剧本都无所谓了。若是你从别处拿到的一个剧本,光这个到站下车,你就得拿出多少个镜头方案,拍出来俗不俗就看你的才气了。

这些都是影片的开场镜头,创意很重要。甚至在整段戏中,你的叙事都要有创意,不按传统套路出牌是信条,有才气,定要使出来。在好莱坞电影中,很多也会事先把偷听的人就安排好在镜头中,然后再给另一边被偷听人物的戏,再切回到偷听人的表情或眼神,来回切换,为了增加气氛或紧张感。《无耻混蛋》中昆汀就没这么做,地下酒吧里,大家谈话谈到差不多了才掉下巴,里面还藏着个盖世太保,换作是有些导演,肯定事先就把这个给交待清楚了。在《低俗小说》中那更别提了,整个电影就是玩这些的。其实早年的时候,昆汀就在做这种事了。两个劫匪,冲进一家加油站便利店,杀了店员和一名警察,然后把加油站烧了。换了是你,你会怎么拍,你会先拍哪?老老实实按顺序拍?我老说《杀出个黎明》的片头戏看100遍,你能事有所成。很多人看不到这个亮点。要么说够B级啊,要么说够烂啊,这个片历来是两极分化的,昆汀成名后倒向另一极的多一些。不过这是另外一个话题了,这里不谈。以上我们可以看出,大到整部电影结构,小到一场戏,甚至一个镜头,你的调度都要有创意。罚导演把《人在囧途》的片头重新拍一遍。

剧情

这不是一部现实主义电影。商业片要的就是戏剧冲突,利用现实素材去重新塑造,何况这些内容和现象在现实生活中都是存在的,剧本里只是把这些现象都编在了一起,用春运这条线串起来,形成一部电影。我不觉得有什么太夸张的地方,国外把现实用夸张手法处理的电影多的是,你要做的是如何处理得自然,不显得刻意而为之。

先来说说被女教师骗钱那段,很多人只从一个角度去看问题,我们来设计一下两个编剧之间的对话。

甲:接下来怎么办?

乙:接下来碰到了一名女乞丐,要给孩子动手术需要2000块。开始他们不相信,最后发现是真的。

甲:这太主旋律了吧,世上还是好人多啊?不行,还是得让这两人被骗。

乙:好吧,那这场怎么收尾,骗完就这么算了?

甲:那不行,还是得绕回来,不过得来点狠的。这女乞丐是一位教师,学生没有饭吃,还有一个要动手术。于是她到街上来乞讨行骗。

乙:这个太狠了,广电通不过的。

……

我记得前两年有个广告:“我是103个孩子的爸爸……。”在上广告前,我想这位乡村教师过的并不比影片中这位女教师好,这种事情还有很多。呼吁一下社会关注教育状况有什么不好,能通过审查已经是好现象。老师到处找不到钱,上面的人也不作为,没钱下来,外面你跟人明说也没人信,没人管,于是只能出来乞讨、行骗了。这样的夸张手法去处理,我觉得挺合理的。这是另外一个话题了。

还有说长途汽车乘务员的,这里已不是个体小巴,在长途汽车站买的票,下车的时候,他是最后一个,能捡到钱包的陌生人都早下车了,就是不记得乘务员的长相,也有发车时间车次登记,跑的了人还跑的了单位么。你能找到一切理由说乘务员私吞,我也能说难道全国十几亿人就没一个像电影里的这种人么。别说全国了,信佛稍微虔诚点的就可能把这事给干了。存在的就是合理的,关键是要把事情给说通,不要给人感觉为什么别人没遇到,就你遇到这么个好人,尽量处理好这种刻意安排的感觉。不自然的地方是,乘务员折腾一晚上到处找旅馆来送钱包,别人就是个上班的,再好也只是上交公物,最多单位根据钱包里的信息通知家属前去领取,通过电话的形式才算靠谱,这样前面有些细节就要改动一下了。故事在大环境下来说,很多都算合理的,只是细节上不自然的地方还有很多,比较生硬。这里不能一一例举,举些个明显的,比如摸奖那段,从女教师处出来,二人在街上走着,谈着没钱要去取钱,突然一人让瞧前方,于是就摸奖摸汽车。这人物动机也安排的太刻意了,简直就是奔着彩票那奖去的。这个地方应该再缓一缓,镜头定下来,其中一人去找银行或上厕所什么的,另一人就闲着没事四处打量,这戏原本也是给王宝强的,人物设定是心善但抠门又喜欢贪点小便宜,于是闲逛正得瑟中呢,被一宣传的喇叭声吸引过去,就发现这么一地儿,心花怒放,等徐峥回来就死活拉着他要摸奖。这是随便假设的一个方案,电影中有些细节很重要,少了就突兀了。

然后外面说的比较多的就是围绕价值观说的,又回到傻根的话题上了。这部电影主旋律之处不是在维护政府,而是主旋律的背后是人类本身。你既然知道这个社会风气并不好,拍拍正面题材呼吁一下有什么不好。举个简单的例子,就好比你经常失恋,渐渐对爱情失去信心,开始怀疑这东西,不相信有真爱,可人人不都还是说你会碰到真爱么,社会不还是说真爱存在么,连你自己也始终没放弃希望,你还是想好好娶一妞,信它一回。要不然,大家都是王八蛋,谁也不相信谁爱谁,大家互相随便操操得了,人类也该灭亡了。道理一样。好或坏本来就是个辨证的东西,至少遵循人类普遍价值的大方向是合理的。好莱坞这种电影那可比我们多多了。你就是真担心电影带来的影响,观众也没有谁会真那么天真,看了个世上还是好人多的片子,出了电影院就到处无偿帮助他人。呼吁一下大环境是好事,这本来就是一部主流商业片,又不是文艺片,你当拍《罗生门》呢,体现人性阴暗面。每部电影都有它题材的话语权,这部电影的定位就没想要“世上人心多险恶”这种话语权,反思人性也是好事,从某方面来说也是积极向上的,这种留给其他电影,或者导演有这想法自己下回再去拍部作者电影专门讲这个,这才是百花齐放。

几处煽情桥段的处理手法也不是很恰当,煽情在电影里是个很重要的事,没煽好就会不自然。电影里还有一些小幽默,非常有意思,特别是一些台词,比如:“老板,你还恨我吗?”,“我已经习惯了。”等这些,既有趣又不低俗的幽默,这种风格应该要好好保持,当然,演员演绎的也很好。

配乐

极其失败。对于配乐,无非就是两种方法,一是音乐先行,二就是后期配乐。后期配乐比较简单的方法就是,在这个信息时代到处有大量纯音乐素材,你可以随处找来直接用,有很多甚至不用涉及到版权。还有一种方法就是找人做原创,音乐要根据画面的节奏走,比如我们都看过的动画片《猫和老鼠》,动作做三下,小提琴就要拉三下,如此。很多时候,你要告诉别人你需要什么风格的,或者什么元素,比如你想给《阿凡达》的配乐里加点非洲鼓增加一点少数民族风味;又或者片头几个高中少年在校园内行走,你想把曲子配的有点拉拉队唱的校歌的感觉,又不缺乏电子和摇滚元素还颇具时代感的《海扁王》;等等。(TheProdigy的这首StandUp也有可能是先收录在乐队专辑,电影在后,这样我们就要换下一种配乐方法了)。另一种就是音乐先行的做法了,顾名思义,就是音乐事先就存在的,已经准备好的。当你有了一段好情节,非常希望配上音乐,在开始拿出分镜头调度方案前,你会从你的大脑库存中闪过一首首你已知的音乐,当确定某一首的风格能与整个影片或这一桥段融为一体时,你开始依照这首音乐的节奏和乐感去想这段戏的镜头和调度,这种做法其实表面和MV比较类似,但又有许多不同。我们知道昆汀就是这方面的高手,他在音乐方面也是十分有鉴赏力的,他几乎从来都不请作曲,他说过他本人就是一个乐库,《低俗小说》、《杀死比尔》什么的就不提了,那是无处不在,就拿不久的《无耻混蛋》来说,那段“电影院大屠杀前奏曲”就是大卫•鲍伊80年代初的Catpeople。这一段更像MV一些,镜头进行的时间上是架空的,自由地根据歌曲的节奏变化而决定镜头的次序、祯数的快慢、以及叠画这些特效,而且中间还有段插叙。《僵尸肖恩》也有一段精彩的“僵尸大屠杀前奏曲”,用的是皇后乐队70年代的Don’tstopmenow,这一段与刚才《无耻混蛋》那段用法基本上差不多,但稍有不同,不像《无耻混蛋》里那段无来由的加音乐,怎么说呢,拍的很Dogma95,声源必须来自镜头中,这里是现场点唱机里的发出的歌曲,而且时间上不能架空,你必须按事情发展的时间顺序衔接镜头。这一段拍的是非常有才气的,动作节奏编排得和音乐节奏不时地吻合,还要做成给人仿佛不是刻意而为之的偶然感,绝对可以颁个Dogma95式最佳配乐典范奖。好的例子还有很多,《功夫》里群殴斧头帮的那段民乐——四川将军令;《枪火》里的这音乐我还真想不到形容词,姑且就江湖味吧,反正和影片浑然一体就是了;《超时空要爱》里梁朝伟和李枫,在矮屋子里边跳舞边对话那段就搭配的十分有意思。

《人在囧途》的导演是香港人,我不知道他生活的音乐环境是怎样,暂且不谈,但这片的配乐绝对是草率了事。内地这方面比较有意思的配乐我还没见过。上一代导演我们不怪他们,79年才改革开放,要说谁谁在这方面多有见地,那也是唬人。时代是前进的,《猜火车》里有一句话“你不会愈来愈年轻,世界在变,音乐在变,连毒品也在变,你不能整天呆在这儿梦想毒品和伊基•波普”,我们姑且不去讨论伊基•波普算不算过时,作为一个现代人,尤其是你还认为自己是个导演,如果你还不重视音乐,那就真的是过时了。连影迷都发现《西游记》的片头曲很歌特了,你还总幻想着配乐是别人的事而与导演关系不大,若是电影杀青,又不明就里地不幸找到一个出卖了你的爱还背了良心债那样的音乐人,那还真有可能把你的商业影片儿给弄犀利了。何为犀利,现实主义电影叫犀利,只能让三峡移民唱爱大米,这就是中国的现实,小朋友从小就会,你有什么办法,你总不能让三峡移民在小船上唱雷鬼吧,无奈,犀利。这取决于中国整个年轻人亚文化的环境,既匮乏又畸形,泡泡糖音乐和低俗选秀泛滥。你别说,周杰伦这种的音乐还真算靠点谱的了,虽然他也挺火的。这也是另外一个话题了。

以上借《人在囧途》简单从几个方面聊了一下中国电影的一些弊端,中国电影还有很大空间可以发挥,我不擅长于写那种先把电影中所谓的认同或不满找出来,再联系一下自己的实际生活和经历,最后再发一顿感慨,思想与内涵迸发,又不失文笔的文青影评。中国汉字含义深刻,我也不知道这个“评”的尺度是什么,做到什么程度才算“评”,实在的说,我们的电影是越来越丰富了,类型开始多种多样,尤其是以下两种绝不可少。

有一种就是商业大片儿,专讨观众骂的,其实我觉得都挺不容易的,你没必要日爹死娘地骂,说实话,别人也真是诚心拍的,没有谁不想把片拍好的,关键就取决于这个导演的本事有多大了。我有时候看一片,跟所有人一样,老百姓下班没事,就为了图一乐,发现那片虽不谈不上好,但还是花了钱在做的,弄的华丽丽的,排场也十分考究,挺诚心的,我也就算了。商业大片不就是走一过场,你看完回来后还特认真的写一观后感去谈思想谈哲理,那不浪费时间吗。

还有一种就是削尖了脑袋往国际影展上钻的,这本身其实并没问题,但他们就专门喜欢找一些边缘的、敏感的题材,然后还拍的不像样,希望拿奖翻身,这是明显的功利心,钻这种空子,没才气的才这么干,我一个朋友说的对:自己不自信,才想去讨好。你要拍现实主义文艺片也可以,你能把小明的一个上午老老实实地拍好,客观地展现他的状态,从而自然地透视出某种东西,就不错了。从最基本最平常最小的东西开始拍,踏踏实实地学习,踏踏实实地拿奖,别老想着一步登天。我发现很多这类人只看到贾樟柯的成绩,并没认真看他的电影。

诚然,我们的电影,问题还有很多,环境、制度、素养,这些都是客观上的因素。主观上的问题,只有一个。我们知道《低俗小说》的故事就很简单,换成别的导演,说不定就给拍成烂俗的枪杀片、黑帮片了。希区柯克就经常在小报上找烂故事来拍电影。《无极》不是问题,《隋朝来客》也不是问题,这些故事都能拍。小成本电影更不是问题,中国不缺只需要一半资金,就能拍的比原片好10倍的民间人士。小投资的B级片曾经练就出了多少大师,低成本赌的就是才气。中国电影不是钱的问题,也不是剧本的问题,绝对是导演的问题。《血迷宫》不就换了个导演么,这是很明显的问题。

奶牛有公的么

奶牛有公的么

答案是肯定的,没有公母之分怎么下牛犊?产奶的是母奶牛,公奶牛是用来交配的。

当然,如果把奶牛界定为一个经济学的概念,即一个品种的概念,不是生物学的概念,那么奶牛肯定有公母之分。如果把奶牛界定为能产牛奶的牛,那它就没有公母之分--看问题的角度不同,决定人们做事的不同方式。

习惯上,按养殖的目的把牛分成奶牛、肉牛,常见的奶牛有荷斯坦奶牛(即黑白花奶牛)、爱尔夏牛、娟姗牛等。母奶牛也要产犊后才产奶的。不过现在很多奶牛场一般是采用人工受精的方式,减少公牛饲养量。

奶牛的公母的比例大约是8:100。刚生下来得小牛如果是母的就养着,如果是公的按照10:1的比例养活,剩下的9/10杀掉。因为公奶牛犊太“贱”了,有人靠育肥“公奶牛”(一般是当作肉牛养的)也赚了不少。

为了保证所有的母奶牛都在哺乳期,所以奶牛们要不停的交配。

相关:奶牛公犊的利用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保健意识的增强,人们对牛奶的需求激增。这种背景形势逼迫我国的奶牛业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奶牛存栏已达450万头。按农业部和欧盟的专家对奶量分析的数字来折算,到2030年,我国奶牛存栏将达1500万头以上。如果这些奶牛都能正常产犊,每年将有同样数量的犊牛出生,其中50%是公犊,可达750万头,这笔巨大的资源按照农户传统的方法是无法利用的。农户方式的利用范围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变得越来越小;育肥肉用,被大量优秀肉牛品种所排挤;训养役用,被各种农机所取代。奶牛业为公犊找到新的出路,使得这一巨大资源更高效益的利用就是值得研究和注意的问题了。

过去,我国奶牛业的公犊除个别训养役用或育肥肉用外,大量的没有利用而废弃。70年代以后才有人开始开发利用公犊资源。西方奶牛业发达国家注意利用公犊资源较早,而且同时伴有大量的科技投入。著名的英国OXOID公司,就是一个利用公犊从奶牛场发展起来的生物制剂公司,美国的DIFCO、GIBCO、HYCLONE和SIGMA等公司都有闻名于世的公犊生物产品。这些公犊生物制剂的开发和生产,为企业增加了经济效益,也提高了企业的知名度。

公犊独具的生理特征决定了其皮、毛、血、肉、骨和脏器是可贵的动物资源,也是其它动物无法取代的,这就决定了开发公犊资源的经济价值和社会效益。

皮公犊皮革其强度、柔韧、透气和保暖性是其它皮革无法比拟的,不仅可做一般衣料,而且制做航空服尤佳,传称公犊的一张皮价值半头牛,可见犊牛皮价值是很高的。其被毛是制取氨基酸的原料。

血犊牛血清是生物制品长盛不衰的原材料。由于血清的成分极其复杂,对离体动物细胞的功能作用还没有搞清,所以犊牛血清始终不能完全被人工合成的物质所取代。至今犊牛血清仍旧是组织、细胞培养不可替代的原材料。由于生产犊牛血清本微利厚,所以不少个体散户纷纷作坊式简易生产,产品质量差,生产规模小,其产品不能满足用户尤其是生物医药用户的需要,其实这也是犊牛资源在另外程度上的浪费。我国准备加入WTO严格执行GMP,以与国际的药品生产接轨,对血清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因此国外著名品牌血清纷纷抢摊中国市场。然而进口的血清不仅价格昂贵,而且并未使用户完全满意,市场需要更加符合要求的血清。我国奶牛业的发展将使公犊越来越多,资源更加丰富,我们应该适时合理利用资源,以达到增加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目的。

肉犊牛肉,我们是利用得最完全的,全部食用。其实还有另外的用途,犊牛肉是蛋白质,可以有控制的水解为胨、肽,而成为培养基的原材料。我国微生物学和医药卫生界曾呼吁为保证检验工作的质量,应保持培养基原材料稳定的质量,生产培养基原材料应有稳定的原料来源。公犊资源的不断丰富恰恰满足了这个条件。

脏器公犊的不少脏器是生物药品的原料,如脑、肺、心、肝、胃等都可以提取出不少有用的生物制剂。有的脏器还是提取某些药剂的唯一原料,如胸腺、小肠、眼等。公犊的用途十分广泛,公犊资源也是现代生物技术不可多得的可利用资源,应该得到人们重视,首先应该得到奶牛业同仁的重视,尤其养殖奶牛的密集地区,奶牛业发展很快,公犊急剧增加,全部废弃十分可惜。充分利用公犊资源,做为另外一项新兴产业经营起来,即可增加收入,又避免了浪费。

宁静:女人要操控自己,遥控器不要交给别人,细数她的几段婚恋史

宁静:女人要操控自己,遥控器不要交给别人,细数她的几段婚恋史

1月28日,宁静晒出一组“女人花”美照。

并写道:“本想装扮得女人花,居然被吐槽像个男的,姐明明是迪士尼在逃毒皇后好嘛”。

照片中宁静一头大波浪卷发,配上大蝴蝶结发饰,女神感十足,复古妆容美艳动人。

却遭工作人员调侃是“女装男相,这朵女人花很有战斗力”。网友纷纷评论道:“这明明就是在逃公主!”

在节目里,她保持着强势、率真的性格;而对于感情,她也一样率性,曾直言自己从未单身过,甚至放言:“哪怕结婚十次离婚十次也不怕。”

宁静很有战斗力?

那么,如今48岁依然明艳动人的宁静,有着怎样丰富的情史呢?

宁静,1972年4月27日,出生于贵州,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

宁静1990年被导演庄红胜看中,主演了第一部电影《我很丑,可是我很温柔》,一双传神的大眼睛,火热反叛的表演特点,蜚声影坛。

1991年宁静与孙周、于莉、张永麟等主演拍了《冰上情火》,又拍了《检察官与女囚》、《魔舞》算是一只脚踏进了电影圈,演了几个配角儿。1993年,她当上了上海电影制片厂的专业演员,有“上影当家花旦”的美称。

1993年参演电影《大辫子的诱惑》,宁静在戏中饰演美丽淳朴的担水女阿玲。1993年导演选中宁静主演《炮打双灯》一片中的女扮男装的大家小姐春枝,此角色使宁静开始引起影坛注目,并因此片荣获西班牙圣赛巴斯蒂安国际电影节最佳女主角奖和当年金鸡奖最佳女主角奖提名。

1995年主演了《阳光灿烂的日子》,凭借该片获得了第33届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女主角奖提名,1996年凭借《红河谷》而获得了第20届大众电影百花奖最佳女演员奖,之后主演了《上海之恋》《黄河绝恋》等多部影片,在2002年主演古装电视剧《孝庄秘史》更是红遍大江南北。

宁静的火爆性格在圈子内外都是出了名的。

去年《乘风破浪的姐姐》的综艺节目又红出天际。那众多时代风华的姐姐们站在一起,光是想想就够令人心潮澎湃的了。细细观察台上的那些个美女姐姐,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风采,她们没有因为人到中年就感到焦虑、变得怯懦。反而是凭借这么多年时光带给她们的底气,在面对看不惯的事情时,时刻都能优雅地怼回去。

当然在这方面最有发言权的要属“大姐大”了。节目一开始境界就“金句”频出,为节目组制造了很多亮点。

在面对别人说她过气时,静姐一句“我觉得我一直是一线”把对方怼得哑口无言。

当节目组要她自我介绍时,她直接就霸气来了一句“我还要自我介绍?那我这几十年白干了!”

当被问到为什么要来参加节目时,她一如既往地耿直回答说:贪玩啊。

要真是说起宁静这独特的性格,可能还真的是离不开原生家庭的耳濡目染。

宁静,怎么感觉像混血?宁静的母亲是纳西族人。

1972年宁静在贵州省出生,他的母亲是纳西族人,父亲是湖南邵阳人,邵阳靠近湘中偏西南,资江上游,与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区,怀化等地接壤,受地理位置影响,当地民风彪悍,于是小小年纪的宁静在父母影响下性格非常爽朗霸气,颇有不拘小节的大将之风。

父母取名“宁静”,是希望她以后生活安定平静。

小时候的宁静,乌溜溜的大眼睛会说话,脸型带着混血的立体感。这样一个漂亮的小姑娘,要面对极其严格的父亲。父亲从小给她定目标,如若没有完成,就会直接拿起鞭子来抽她。而倔强的小宁静基本上都会选择和他对着干,在这样子的家庭环境下,宁静学会的沟通方式就是能动手,尽量不浪费口舌。

在后来接受采访时,宁静也表示:“我的对抗性相当强,小时候就这样子,我每天都要打一架才行”。

1988年,宁静考入贵州艺术专科学校学习表演,后来又到上海戏剧学院模特进修班进修。而这次的选择,让宁静遇到了人生中重要的贵人。

从《浪姐》再次火起来的宁静,话题一时间是消灭不了的,这段时间一提起来就让人激动振奋,这么霸气直面的姐姐太让人喜欢了,其实还有网友表示宁静的家庭也不简单,尤其是她的父母,所以不知道宁静的父母是做什么的呢?有时候看宁静,虽然她饰演了很多古代绝色,但觉得她不似传统的古装美女,她怎么感觉像混血?

宁静的弟弟是人文摇滚艺术风格音乐人舜文齐。

宁静的母亲是纳西族人,有着少数民族的血统。

关于她的父亲网上并没有过多的报道,父母是做什么的都没有,只是知道在那个年代,宁静的家庭条件是非常好的,70年代宁静有很多小时候的照片留存,这对于清苦家庭来说,吃饭都有点问题,更不要说带孩子照相,更有宁静高中毕业之后的考入美专学动画。

宁静还讲过自己曾经学过很多兴趣爱好,像是舞蹈画画,还有篮球等等,父母还都很支持,这没有点财力当然是支持不下来的。另外还讲到了自己在90年代初的时候,就带着四千块钱来广东玩。

宁静的爸爸今年78岁了,出现在宁静的照片里面,还像模像样地要教导女儿跳舞,和宁静一起合影,网友评论这个爸爸好年轻呀,精神状态和面部样貌,说是五十多都不为过,也不知道宁静一家子是怎么保养的,都很冻龄啊。

宁静,怎么感觉像混血?

宁静是看着有点像混血的,因为妈妈是少数民族的,有点异域美人的感觉,浓眉大眼,妆容靓丽的宁静就更是像混血了,这张脸也很容易在众人面前脱颖出来,跟扁平的汉族姑娘比起来,是越看越有混血人的精致深邃的。

与姜文传出恋情?

在圈里无人能敌的宁静,在感情上却经历了很多磨难,不过幸好她心胸宽广,在面对感情的不如意时能够看得很开。

最初宁静曾和当时跟她一起合作的导演姜文传出恋情,但是这事儿还没到公开时,两人就分了手,所有事情真伪外人也无从考证。

后来在一次综艺节目中,主持人马东问她:姜文喜欢你吗?

宁静回答很坦率:“喜欢过我的,就是喜欢过我!没有‘吗’,请把‘吗’去掉!”

蔡康永紧接着又问:“所以,姜文喜欢你,你也喜欢过他?”

宁静回答掷地有声:“我为什么不!他那么优秀,我为什么不可以喜欢!喜欢!当然喜欢!”

《阳光灿烂的日子》电影上映后,刚出道不久的宁静获得了金马奖最佳女主角提名,自此宁静走进了观众的视野,更是成为了青春期男生们心中的白月光。

1996年,宁静与美国演员保罗·克塞相恋结婚。1998年宁静与保罗生了一个儿子雷纳。

在一档访谈类的综艺节目中,被问及当年年仅20岁就远嫁到异国他乡的事情。

宁静说当年的自己从各方面看起来都是十分彪悍的一个女子,没有男人驾驭得了她的样子。中国的男人们都对她敬而远之,不敢娶她。她说当时的自己已经年纪那么大了,太老了(那实际上呢她有20岁),没有市场的样子!

直到有一天有一个人突然向她求婚,虽然说这个人只是一个外国人。

虽然说她只拿了一个很小的钻戒。

终于有人愿意娶她了,所以她就立马答应了嫁给他。

宁静的那个丈夫保罗.克塞,到底是谁呢?

这个男人叫叫保罗.克塞(PaulKersey),先说当时的中国娱乐媒体并不是像现在要这样发达,当时他们的婚姻,还是蛮引人注目的。

宁静和保罗是在1996年合作电影《红河谷》时认识的。

宁静与姜文的恋情并没有持续多久。

1996年,宁静出演了历史剧情片《红河谷》,塑造了可爱顽劣又勇敢的藏族少女丹珠。这个角色,后来也让她成功地拿到了百花影后。

然而这部戏对于宁静来说不只是拿奖,还在于这部戏让她收获了人生中的第一段婚姻。

在拍摄《红河谷》期间,宁静认识了剧中一起合作的美国演员保罗。保罗追求宁静的时候,正值处于分手空窗期的宁静,报复式地接受了保罗的追求。

就这样,恋爱短短几个月,在自己事业正红火的阶段,24岁的宁静闪电结婚。

嫁到了美国的第二年,宁静生下了儿子雷纳。

在家呆了几个月后,宁静发现自己并不是一个愿意被家庭捆绑的主妇,所以在孩子还没有满一岁的时候,她毅然选择回国拍戏。

1999年,重回影坛的宁静和老公保罗再次合作拍摄了电影《黄河绝恋》。

这部影片让宁静获得了当年的金鸡奖影后,但却成了两个人合作的绝唱。

当时的宁静,虽然说只有20岁,但是已经在中国内地十分的走红了,电影里面他演的是一个藏族贵族的女儿,十分的青春靓丽有活力。

因为年轻一冲动就结了婚,结果两人国家的人的生活和文化都有很大的差异,这些差异最后导致2人以离婚结束了这段婚姻。

事后宁静在采访中直言:“肯定是不合适呗,聊不到一块”。都是年轻的冲动的结果。

在一件件的小事中,他们两人之间的裂痕变得越来越深。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宁静连和老公的相处都变得火药味十足,经常是一言不合就大发雷霆“三句话就蹿了,就要拍桌子。经常会变成飞一板凳,飞一杯子,乱来。”两人的这段婚姻连7年之痒都没能熬过,就分道扬镳了。

直到后来,宁静在一次节目中,坦承她实际上并不爱前夫,自己最后悔的谎言是我爱你:“走出教堂大门,看到洛杉矶天空中飞机放飞的粉红心,我坚信我不爱他。”

不过离婚后的宁静并没有太过伤心,确切地说她是没空伤心,因为对于从未单过身的她在感情方面向来是无缝衔接的,男朋友都是一茬接一茬不带重样的。

宁静的第2任丈夫古雷。

宁静离婚曝光后,并曝出自己很快就走出了婚姻中的失意。宁静自称具有超强的愈合力,过不了多久又会挨刀。

宁静再次回首这段婚姻时,后悔自己一时冲动而太早结婚。并称自己情商低,任何事都不喜欢遮遮掩掩,是一个说话很直的人。

即使受了伤,还是不会吸取教训,死性不改,下次又会再犯。

宁静与古雷在2006年相恋,此后结婚,对此宁静秘而不宣,两人的关系在其实几年前已经名存实亡。

古雷系武行出身,但出演的影视剧并不多,从事的大多是幕后工作。

两人在工作上相识,于2006年相恋然后结婚,谁知就在他们结婚十年后的某一个晚上,宁静突然在某社交平台上发布了一条让人耐人寻味的消息“当我离开时,你会发现没有我,太阳也会照常升起”。

随后便曝出了她已经结婚十年并且又离婚的消息。

这个消息刚刚发布出来的时候,宁静遭到了很多人的质疑,被网友责备道:为什么结婚都不公布呢?是不是有什么不可告人的猫腻?对此宁静直接回了句:“为什么要让大家知道,结个婚满城风雨,离个婚又满城风雨,这都私人的,用不着我出来我又结婚了,我又离婚了,我又干吗干吗了,不需要宣布吧。”静姐不愧是静姐,一句话就把那些好事之人怼到无力反驳。

宁静早期金句被扒出:男人出轨可以原谅!

宁静早期婚恋观言论曝光,刷新人的三观。

热播的综艺“乘风破浪的姐姐们”因其标新立异地创新与不计成本地邀请明星大腕赚足了观众的眼球,尤其是各种频出的“意外”和姐姐们的怼人金句让人哭笑不得却因此为之着迷,因此吃瓜群众又将这档综艺戏称为“乘风破浪的姑奶奶们”。

近日,有关宁静早期接受采访时回答婚恋观的言论被扒出,其观点让人直呼刷新三观。

“男人花心是本性,婚姻中男人出轨是可以被原谅和谅解的,他去外面喝牛奶没问题,只要不是在养牛,就不需要纠结,他的心还在你这儿。”

而作为公众人物,持有这种观点,并宣扬如此观点,其影响必然是不好的负面的。

曾听过一句“别人的选择,你尽可以不接受,但绝对无权干涉”,宁静自己的观点是属于她个人的,我们无权去改变什么,但求自己对待婚姻爱情能有自己的看法,能做到忠贞,做到专一,做到问心无愧。

后来,宁静在综艺节目中主动爆料自己与演员王小毅姐弟恋,两人相差11岁,但没过多久两人果断分手了。

从2014年开始,宁静便被曝与演员王小毅相恋,并多次拍到亲密照。爆料人称,宁静与古雷结束了长达10年的婚姻,于2016年春节前办理了离婚事宜。全明星探称致电宁静的经纪人程小姐,询问她是否离婚的消息。该经纪人对此表示否认,有关宁静与演员王小毅的恋情,该经纪人也以“不知情”给予回应。

2019年的时候,大龄单身的宁静还参加恋爱真人秀,在节目中与小男生约会互动,玩得不亦乐乎。

爱的时候就用心爱,不爱的时候果断转身,拿得起放得下的宁静,身上有着极度的独立和果断。

女人要操控自己,遥控器不要交给别人。

如今已经48岁的宁静,凭借着脱俗的外表,独立自信而率真的性格,依旧人气高涨,备受追捧。

正如她自己所说:“我是觉得女人要有权利,要操控自己,遥控器要在自己手上,不要交给别人。”

印度同时拥有狮子与老虎,那么野生狮虎还存在同域分布吗

印度同时拥有狮子与老虎,那么野生狮虎还存在同域分布吗

可能是受贵州“神秘声音”事件的影响,最近人们对野生动物的热情提高了许多,问我问题的人数也多了起来,其中有几个问题令我印象深刻,比如有一网友问:印度是全世界同时拥有野生狮子与老虎的国家,我们都知道,狮子与老虎作为食物链顶端的两种生物,体型相当,实力相当,食性趋同,那么在同一片栖息地中,它们不会打起来吗?问题很有意思,但我想说的是:无需太过担心!

孟加拉虎

印度同时拥有狮子与老虎这不假,但是在野外环境下,狮虎已无同域分布,即它们没有见面的机会了,但凡网上传出的狮子与老虎同框的画面,基本上都是在动物园,私人农场等人工控制的环境下发生的。

印度是一个“老虎大国”,虽然只有孟加拉虎一个亚种的老虎,但数量却位于世界之最,占世界野生虎总量的80%左右,截止到2018年末,印度野生孟加拉虎的数量为2967只。生活在亚洲的狮子被称为“亚洲狮”,当然,目前野生亚洲狮仅在印度有,其他地方看不见。

亚洲狮

印度的老虎在哪里?

印度的民众对老虎有着浓厚的情感,这点在很多方面都能够体现出来,比如“老虎女王”马琪莉去世的时候,人们就给它举办了一个盛大的葬礼,成百上千的民众自发前来吊唁;又比如“传奇虎王”查吉尔,在去世之后班达迦国家公园的管理员还亲自为它立了一块碑,所以老虎在印度能够享受到很好的保护。虽然在珍稀程度上,亚洲狮数量少,且仅在印度有分布,要比孟加拉虎高出不少,但从印度每年拨出的保护经费,及民众的关注度上来看,显然要更加重视老虎。

老虎在印度的分布范围很广,在印度的28个邦、6个联邦属地及1个国家首都辖区里面,超过半数以上都有老虎生存,根据2018年的数据,野生虎数量最多的邦是中央邦,有526只,其次为卡纳塔克邦,仅比中央邦少2只。

截止到去年,印度大大小小的国家公园大约有114个左右,其中有老虎生存的达到了50个之多,这点其他国家都望尘莫及。

另外,最值得一提的是印度多数保护区之间都有着天然生态廊道相连,使得各保护区的物种能够自由扩散、迁徙等等,种群与种群之间能够交流,这点对于物种的可持续发展来说十分有利。

印度的老虎保护区清单

2013年,印度一雄性孟加拉虎就完成了“旅行”650公里的世界纪录,而在去年12月份的时候,这一纪录被打破了,同样是印度一只雄性孟加拉虎,它行走的距离是2000多公里,从马哈拉施特拉邦的蒂皮什瓦尔野生动物保护区开始,穿过该邦的七个地区,经过多个保护区,最终到达丹阳南伽野生动物保护区。

这项“壮举”的背后,其实隐藏着一个信息,在现代化的社会里面,一只老虎行走了这么长的距离,横跨多个行政区,竟然没有与人类产生冲突,只是吃了点牛,这简直就是不可思议的事情,足见生态廊道的作用。

雄虎C1及其行走轨迹

印度的狮子在哪里?

相对于老虎遍及大半个印度来说,亚洲狮的状态算得上是“偏安一隅”了,在整个印度,乃至是整个古吉拉特邦里面,也只有吉尔森林国家公园里面才有,除此之外,在亚洲的其他任何地方,都找不到野生的亚洲狮。

目前来说印度亚洲狮的数量已接近700只了,几乎达到了吉尔森林国家公园的饱和度,由于所有的亚洲狮都是当初13只狮子的后代,近亲繁殖严重,基因多样性低,而如今所有的个体都生活在同一片区域里面,对于保护工作来说,是极为不利的。

亚洲狮

原因很简单,个体数量虽然上去了,但基因多样性并不大,这种情况下就有较大的概率会产生“奠基者效应”,简单来说这是就是由最初的几个个体繁育出新的群体,所产生的一种极端的遗传漂变作用,是少数个体的基因频率决定后代基因频率的效应。这种效应的危害很严重,会让狮子们抵抗外部环境变化的能力变差,一旦某些因素产生变化时,很有可能会使得整个物种都消失。

虽然我们无法改变这些亚洲狮都是当初13只的后代这一事实,但在保护方式上却可以尽可能地降低灭绝的风险,比如将亚洲狮放在不同的保护区里面生活,大白话就是“不要将所有鸡蛋都放在同一个篮子里”。

为此人们提出了往中央邦转移一部分亚洲狮的想法,并且中央邦也为迎接狮子的到来做了很多努力,但最终的结果却很遗憾,或许是出于经济等方面上的考量,古吉拉特邦并不愿意将狮子转移到别处,毕竟对于古吉拉特邦来说,亚洲狮是他们的骄傲,也是亚洲狮唯一的生存之地,是很好的旅游宣传噱头等等。

其实历史上的亚洲狮,并不是只生活在吉尔森林的,而是在整个南欧、亚洲西南部、印度次大陆等广泛存在,这就要从2万多年前开始说起。

现代狮起源于非洲,直到2万多年前才走出非洲。由于当时地球上的超大型食肉动物已经灭绝了,所以狮子并没有太多实力相当的竞争对手,经由北非“出发”的狮子很快便扩散至南欧绝大多数地区,接着它们东进,最远到达了印度一带。

雄狮

由于长期的地理隔绝,走出非洲的狮子很快就形成了新的亚种,我们称之为亚洲狮,与非洲狮相比,亚洲狮的体型普遍偏小,雄狮身上的鬃毛也更稀疏、更短,多数情况下无法覆盖耳朵。

古时亚洲狮很常见,从纳尔马达河南部,一直延伸到孟加拉东部,整个亚洲西南部的稀树草原、开阔地带,几乎都生活着狮子。由于狮群无法在森林生态系统下生活,对水源的依赖程度高,所以它们无法进入亚洲更内陆的地区。

亚洲狮大量消失的原因可以归结为人类的疯狂猎杀,19世纪70年代的时候,亚洲狮的数量还比较多,在幼发拉底河流域的上游部分,还能看见相当数量的狮子,但是仅仅是过了近30年左右的时间,即到了20世纪初时,土耳其、阿拉伯等多数地区的亚洲狮就已经绝迹了。

人们对猎杀狮子这一行为有多疯狂呢?这么说吧,单单是英国的一名官兵,在1857年间就打死了近300只的亚洲狮,当然,狩猎亚洲狮的不仅仅是殖民者,印度原住民也经常捕杀狮子。

在当时来说,杀死狮子是值得炫耀的一件事情,被认为是“勇气”、“地位”的象征,受人类无节制捕杀的影响,亚洲狮种群数量下降严重,到了1907年的时候,整个物种就只剩下13只个体了,不过也正是在这年,人们宣布全面禁止狩猎亚洲狮。

又过了一年,即1908年,印度将剩下的所有13只亚洲狮全部捕捉了起来,然后进行人工饲养繁殖,如今事实证明这一做法的确有效,拯救了一个物种。

英国官兵捕杀的雄狮

1965年,印度宣布吉尔森林为野生动物保护区,其核心地带就是吉尔森林国家公园,是亚洲狮最核心,也是唯一的生存场所,自此亚洲狮在吉尔森林全面繁殖开来。其实刚开始的时候,由于各方面规定都还未完善,亚洲狮其实过得并不是很好。

比如在1972年之前,吉尔森林保护区里面并没有全面禁止人类活动,当时的原住民马尔哈里族就住在里面,他们过着游牧的生活,对野生动物影响很大。

吉尔森林国家公园位置图

由于人们大量散养牛、羊等牲畜,会跟野生食草动物产生竞争,从而抑制野生食草动物的发展,使得它们的种群数量一直增长缓慢,甚至出现负增长。

牲畜带来的另外一个直接影响就是对亚洲狮食物构成的影响,由于野生有蹄类动物数量水平较低,牲畜较多,所以亚洲狮的饮食构成里面,牲畜占据了75%的比重。这种现象带来的直接后果就是“人狮冲突”,导致不少亚洲狮被人们报复性捕杀,直到1972年之后,印度宣布禁止在吉尔森林保护区的一切人类活动,这种情况才得以好转。

马尔哈里族迁出保护区之后,保护区里面的情况很快就发生了变化,里面的野猪、瞪羚、鹿类等有蹄类动物数量激增,较人类未离开之前,增幅达到了600%。

一方面是人类、牲畜的撤走,另一方面是野生有蹄类动物数量的增多,所以亚洲狮的饮食结构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牲畜占比从原来的75%直接下降到25%,在非自然因素死亡比率上面,较之前也下降了不少,毕竟没伤牲畜,就没了人类的报复性捕杀嘛!

狮群捕食水牛

由于吉尔森林国家公园占地面积广,约14万公顷,野生大型有蹄类动物物种繁多,数量大,所以人类撤走之后的亚洲狮在这里过得无忧无虑,很快便发展了起来,到了1936年,人们第一次普查的时候,个体数量已经有200多只了。亚洲狮的全面普查频率是5年一次,由于第6、第8、第11次普查时往后顺延了一年,所以2015年5月普查结果显示为532只,2020年是新的一次更新数据的年份,目前印方已经给出数据,较上一次普查增长了28%,即截止到目前为止,印度亚洲狮总量为674只。

历届亚洲狮普查结果

吉尔森林没有老虎

印度狮虎的分布,看起来十分有趣,老虎生活在全国大大小小50个国家公园和保护区里面,但在吉尔森林中就是没有,而亚洲狮也只生活在吉尔森林当中,所以在地理分布上面,亚洲狮与孟加拉虎并没有生活在一起,甚至在去年之前,亚洲狮所在的古吉拉特邦,都不存在一只野生老虎。

2019年2月份的时候,古吉拉特邦的森林部门证实马西萨格尔县有一只野生虎,该只老虎是从别的保护区里面过来的,可能是马哈拉施特拉邦,也可能是拉贾斯坦邦或中央邦,但此前有报道称乌贾因附近的森林保护区就有一只老虎“失踪”了。

进入马西萨格尔县的老虎

这只“旅行虎”虽然进入了古吉拉特邦,但它并没有径直向亚洲狮的所在地吉尔森林走去,它离亚洲狮最近的一次是在卢纳瓦德-桑特拉普布尔森林,但此地与吉尔森林保护区依然有500公里左右的距离。

上一次古吉拉特邦还有老虎的时间是1992年以前了,根据该邦林业部门的记载,1989年在当斯县发现了老虎的身影,专家们估计种群数量约为13只,但是据1992年的老虎普查报告来看,该邦老虎已经绝迹了。所以不管是1992年之前,还是2019年至今,吉尔森林里面都未曾出现过一只老虎。

历史上的狮虎同域分布

既然在现代里面狮子与老虎已无同域分布,在自然状态下无法再见面,那么历史上狮虎存不存在同域分布呢?答案是肯定的。

上面我们讲到了非洲狮是如何经由南欧等地进入亚洲的,那么接下来我会讲东亚的老虎是如何扩散至亚洲其他地区的,从二者的扩散方向、时间节点,及最后的分布范围上,就能够大致确定出老虎与狮子分布范围的重叠区域,而这些区域里面的狮子与老虎,就有相遇的可能。

关于老虎的起源,目前有多种说法,比较可信的一说是起源于300万年前的东亚,现代虎出现之后,与狮子一样扩张的速度很快,在东亚地区达到饱和之后迅速往亚洲其他地区扩散,从老虎的扩散方向来看,大致可以分成两个:

一是沿着森林及河流系统,经我国西北进入亚洲西部,最远到达小亚细亚半岛东部,没能达到欧洲;二是沿着南方及东南方向进入印度次大陆和东南亚一带,长期的地理隔绝也使老虎形成了9个不同的亚种。

老虎进入印度次大陆的时间节点是末次冰期晚期,从它与狮子的扩散方向及时间来看,在中亚、西南亚及印度次大陆一带,二者栖息地存在较大范围的重叠,表明在全新世初期,狮子与老虎存在大量同域分布的现象。

很多人好奇,既然在历史上狮子与老虎存在同域分布,那么它们会经常打起来吗?对此我的答案是不会,至少不会经常相遇,自然也就不存在经常打起来一说了。

狮虎同域分布图

原因很简单,老虎是森林生态系统下的动物,而狮子是草原生态系统下的动物,二者对环境的要求不一样,即便在大环境上存在同域分布,但在微生境上,彼此剥离,简单来说就是“井水不犯河水”。

老虎是独居动物,依靠伏击的方式捕获猎物,所以它们在开阔地带上无法生存,而狮子是群居动物,即便是亚洲狮,虽然狮群没有非洲狮群大型,但始终也是保持着群体生活,这种生活模式在密林里面是发挥不了优势的,因为狮子群体捕猎,靠追逐的方式捕获猎物,而林中植被茂密,无法展现出这一优势。

亚洲狮群

当然还有另外一个点,那就是狮群食量巨大,势必对大型猎物的丰富度有一定的要求,而森林生态系统下无法承载那么大体量的兽群,所以狮子也不会贸然进入密林去生活,即便是在森林中,狮群也选择在林中的开阔地带,且靠近水源的地方生存及活动。

总的来说,在全新世初期狮虎存在同域分布的情况下,二者相遇的几率都不大,更何况如今狮虎已不在同一片区域中生活了,所以,在野外环境下,狮子与老虎是见不了面的。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本站所发布的文字与图片素材为非商业目的改编或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权或涉及违法,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