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牛用的麦草叫什么,2篇感悟生死的名家作品

养牛用的麦草叫什么,2篇感悟生死的名家作品

各位老铁们好,相信很多人对养牛用的麦草叫什么都不是特别的了解,因此呢,今天就来为大家分享下关于养牛用的麦草叫什么以及2篇感悟生死的名家作品的问题知识,还望可以帮助大家,解决大家的一些困惑,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黄土高原地区的窑洞为什么不坍塌

黄土高原地区的窑洞为什么不坍塌

窑洞

窑洞是黄土高原的产物,陕北农民的象征。在这里,沉积了古老的黄土地深层文化人民创造了陕北的窑洞艺术(民间艺术)。过去,一位农民辛勤劳作一生,最基本的愿望就是修建几孔窑洞。有了窑娶了妻才算成了家立了业。男人在黄土地上刨挖,女人则在土窑洞里操持家务、生儿育女。小小窑洞浓缩了黄土地的别样风情。

深达一二百米、极难渗水、直立性很强的黄土,为窑洞提供了很好的发展前提。同时,气候干燥少雨、冬季寒冷、木材较少等自然状况,也为冬暖夏凉、十分经济、不需木材的窑洞,创造了发展和延续的契机。由于自然环境、地貌特征和地方风土的影响,窑洞形成各式各样的形式。但从建筑的布局结构形式上划分可归纳为靠崖式、下沉式和独立式三种形式。

陕北延安窑洞,其中夹杂着窑洞式平顶房。窑洞是自然图景和生活图景的有机结合,渗透着人们对黄土地的热爱和眷恋之情。

靠崖式窑洞(崖窑)

靠崖式窑洞有靠山式和沿沟式,窑洞常呈现曲线或折线型排列,有和谐美观的建筑艺术效果。在山坡高度允许的情况下,有时布置几层台梯式窑洞,类似楼房。

下沉式窑洞(地窑)

下沉式窑洞就是地下窑洞,主要分布在黄土塬区-没有山坡、沟壁可利用的地区。这种窑洞的作法是:先就地挖下一个方形地坑,然后再向四壁窑洞,形成一个四合院。人在平地,只能看见地院树梢,不见房屋。

独立式窑洞(箍窑)

独立式窑洞是一种掩土的拱形房屋,有土墼土坯拱窑洞,也有砖拱石拱窑洞。这种窑洞无需靠山依崖,能自身独立,又不失窑洞的优点。可为单层,也可建成为楼。若上层也是箍窑即称“窑上窑”;若上层是木结构房屋则称“窑上房”。

窑洞防火,防噪音,冬暖夏凉,既节省土地,又经济省工,确是因地制宜的完美建筑形式。

再看看这个:

一、追根朔源

(一)窑洞与农耕文化的关系

1、窑洞的产生与农耕文化

庆阳,地处黄土高原甘肃省东部,气候温和。古称北豳,习称陇东。历史悠久,“周道之兴自此始”。是中华农耕文化的发祥地,农耕文化、民俗文化等更是绚丽多彩。有着悠久历史的庆阳,他的文化是经过长期积累丰富的,要了解窑洞发展就要追溯到远古农耕时期。经过几千年的风雨洗礼,窑洞像一位母亲,亲历着朝代变迁,看着她的土地成长,看着农耕文化的开创发展,有着深厚的农耕文化的痕迹,农耕文化的发展也带动了她的发展。

早在二十万年前,已经有人类在庆阳这块土地上生存繁衍。周族重视农业,《汉书•地理志下》有:“其民有先王遗风,好稼穑,务本业,故豳诗言农桑衣食之本甚备。”。在夏朝在太康失位之时,不窋承袭其父后稷的官位。太康政乱破坏农业生产,不窋遂率领族人来到庆阳,在此定居,不窋用自己种庄稼的技能,教民稼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诗经.豳风.七月》中描绘的正是一幅当时的农耕图。

周族历经从不窋到鞠陶、公刘三代,发展了农业生产,创造了周的灿烂文化。《甘肃省通志》里庆阳人有“好稼穑务本业,有先王遗风”是他们的功绩,“陶复陶穴以为居”是他们的功绩也为自己提供了保障。原始人所住地穴皆是自然而成,没有阳光,阴暗潮湿、又时常有野兽的危害,对人类生存十分不利,生活没有保障,也因此不利于发展,在不窋执政时,鞠陶负责挖窑洞,所谓“陶复陶穴”就是周人根据不同的地理条件而挖的两种形式的窑洞,古代窑与陶相同,有了窑洞,人们就不再苦于野兽袭击,安全有了保障,开始定居生活,农业才因此而大力发展,窑洞便是农耕家园。

2、窑洞人民在生产生活上的习惯至今不变

庆阳人勤劳、朴实、憨厚至今不变,去过庆阳的人都会有这种体会,他们依然在庆阳这块土地上默默耕耘,千百年的习惯仍持续在他们身上。

在农事活动中,季节和生产技术方面得到了传承,今天庆阳的农事活动虽然比古代有不可比拟的进步,但在某些方面都仍然继承和发展了先周的活动内容。《七月》篇中有八月打红枣、九月收稻谷、十月粮进仓,以及七月采瓜食瓜瓤、八月葫芦摘个光等描述,都和今天的农事季节相同。农忙时送饭到田间,九月筑场圃(即在一块地里春夏种庄稼,秋冬修成场),用柴禾编织门,用茅草搓绳捆庄稼的习俗,都一直延续至今。

在家养牲畜的发展方面也得到传承,农业生产的发展离不开家畜的饲养和繁殖。周人到北豳后,开始养猪,将野猪逐渐训化为家畜。《公刘》篇中有“执豕于牢”之说,就是把猪圈在猪圈里。《七月》有“言私其狱;献豕于公”之说,就是把小猪留给自己,把大猪交公。由于公刘提倡家家产户养猪,后来养猪就成了家的象征。农业的发展,促使养牛、养驴、养羊事业的发展。至今,庆阳驴、早胜牛名扬省内外。养羊几乎是北部人民的家庭主业。每年冬初杀羔羊,祭山神、庆丰收的活动,自古延续至今。

今天的经济林的种植传自周祖时期,庆阳地区经济林种植历史悠久,不但品种繁多,而且经济效益十分可观。相当多的经济林品种都来自于周先民的栽植和培育。如桑、李子、桃、梨、枣等。远在轩辕黄帝时代,黄帝就命元妃西陵氏嫘祖栽桑养蚕。嫘祖教人民大量栽桑,教人养蚕纺丝、织帛。先周时期,植桑养蚕就在庆阳得到大力发展。《七月》篇有“女执懿筐,遵彼微行,爰求柔桑”、“蚕月条桑”诗句,每年一到三月,就动手修桑树,将高枝砍掉,让人攀着短枝摘嫩桑。所以桑树是庆阳市的乡土树种。自先周至今,几千年来,庆阳人民一直有栽桑养蚕的习惯。《七月》篇中“六月食郁及奠”的诗句,郁就是郁李,果实酸甜可食。将郁李枝条嫁接在杏、桃树枝上,就可以结出比杏、桃更香甜的李子。公刘在西王母国访问时,带回了许多桃、梨、枣优良树种。这些树种后来成为古豳地的当家经济林树种,也是今天庆阳市的地方名优产品。

信仰禁忌在现代仍有体现,在原始人时期,人们的认识尚不足以解释很多事情,于是对自然产生了崇敬,对祖先的崇拜。我们在宁县采访的原博物馆馆长于馆长时,他曾告诉我们有关窑洞的禁忌问题,庆阳人挖窑洞时一定要祭土地神(当地称为社神),闹鬼请阴阳先生,用五谷安宅,就现代民间也有此习俗,他们挖窑洞时是要请阴阳先生的。我们在镇原县城关镇采访张爷爷时他曾指着他们家对面的一座山告诉我们窑洞的朝向要背风向阳,山要实在(就是窑洞门口要对实山,不能对山沟),以使家宅平安,家庭殷实。张爷爷家中就摆放有土地神,在逢年过节和遇事时就会祭拜。这些都是祖辈传下来的,谁也不记得他有多久了,只知道从父辈的父辈就有的,到现在成为一种习惯流传下来。

(二)剪纸、皮影戏等与窑洞的关系

“刺绣、皮影、剪纸、陇东秧歌、陇东道情”为庆阳民间艺术五绝,我们此次调查活动主要针对的是剪纸、香包和皮影戏与庆阳窑洞的关系,窑洞文化的表现离不开这些艺术。民间文艺家曹焕荣先生从事多年的庆阳艺术研究,告诉我们剪纸、香包、和窑洞有着必然的联系,庆阳人用自己的智慧从窑洞影子中学会剪纸,香包由剪纸而来,这一切都跟窑洞有着必然联系,也是因为周祖在此开凿了窑洞,为人们提供了安定的环境,人们才能充分地发展农业,提高自己的生活水平,由于经济的不断发展,财富的不断积累,在物质上满足之后,劳动人民得到了休闲的时间,以自己的聪明才干和在生活中的发现创造了剪纸等艺术。

二、窑洞的挖掘方式

古老的窑洞在建筑学上属于生土建筑,其特点就是人与自然和睦相处、共生,简单易修、省材省料,坚固耐用,冬暖夏凉。但是他的开凿真的如我们想象中挖个洞那么简单吗?

虽然随着近年来经济的不断发展,弃窑者多,造窑者少,但是我们从实地考察窑洞现状中可以发现单孔窑洞的宽一般是3.3米到3.7米之间,高3.7米到4米之间,交口0.3米到0.4米。进深有1.7米到1.9米,平桩高有1.8米到2米,拱部矢高1.7米到1.8米。

虽无幸看到窑洞的建造过程,但是碰到了正在修建的窑洞,从中了解到现代所修窑洞基本上是在祖辈传下来的基础上翻修的。我们从他们修在工人口中和资料中得知他们的挖掘方法。

首先是挖地基:窑洞的方位确定之后,就开始挖地基,窑洞所指的地基乃是你挖的窑洞类型先确定。如果门前有沟洼,可用架子车把土边挖边推进沟里,这样扔土方便,就比较省力。如果要挖地坑院,经济不好的家庭或者地形不利于机械施工的,则完全要靠人力用笼筐一担一担的担上来,非常辛苦。过去人们修庄子,只有利用农闲、雨天挖土运土,起早贪黑移的干活;饭前饭后的挤时间,能担一担是一担,肩上的皮脱了一回又一回,双手上的茧子磨起一层又一层;常常是老幼不得闲;这一辈人完不成,下辈人接着干。地基的大致形状挖成以后,就要把表面修理平整,当地人叫做“刮崖面子”。刮者的眼力、技艺、手劲和力气好的话就能在黄土上刮出美妙的图案。

其次是打窑洞。地基挖成,崖面子刮好后,就开始打窑。打窑就是把窑洞的形状挖出,把土运走。打窑洞不能操之过急,急了土中水分大,容易坍塌。窑洞打好后,接着就是镞窑,或叫“剔窑”、“铣窑”。从窑顶开始剔出拱形,把窑帮刮光,刮平整,这样打窑就算完成了。等窑洞晾干之后,接着用黄土和铡碎的麦草和泥,用来泥窑。泥窑的泥用干土和才有筋,泥成的平面光滑平顺。湿土和的泥性粘不好用。泥窑至少泥两层,粗泥一层,细泥一层,也有泥三层的。日后住久了,窑壁熏黑,可以再泥。

第三步是扎山墙、安门窗。窑泥完之后,再用土坠子扎山墙、安门窗,一般是门上高处安高窗,和门并列安低窗,一门二窗。门内靠窗盘炕,门外靠墙立烟囱,炕靠窗是为了出烟快,有利于窑洞环境,对身体好,妇女在热炕上做针线活光线也好。

经过这几步的挖掘修整,窑洞基本挖成。

由人们劳动挖掘出的窑洞,有着独特的居住价值和文化内涵。它比较坚固、耐用。在当地有着上百年甚至上千年的窑洞。民间也流传着:有百年不漏的窑洞,没有百年不漏的房厦。”

窑洞拱顶式的构筑,符合力学原理,顶部压力一分为二,分至两侧,重心稳定,分力平衡,具有极强的稳固性。为了住着放心,也往往在窑洞里使上木担子撑架窑顶。经过几辈人,风雨过来,几易其主,修修补补,仍不失其居住价值。

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窑洞的废弃越来越多,挖掘的很少,这种挖掘方式会越来越不被人知道,这成为一种趋势。但还是希望在这些窑洞存在的时候,还有一些挖掘窑洞的人时,保存一些资料,希望的是这种精神能被人继承,让我们这些中华子孙了解我们的文化,热爱它。

三、窑洞的种类

陇东黄土高原是天下黄土最深厚的地方,而庆阳地处典型的陇东黄土高原区,是居民窑洞最多最稠密的地方。窑洞密密层层,鳞次栉比,有人曾喻为:如挂在云雾中的洞天神府,似镶嵌在黄土高原上的颗颗明珠。

上至周先祖时期,土窑洞就遍布山原谷地。《诗经》称为“陶复陶穴”,唐宋时期,窑洞种类增多,每个窑洞有了明确分工,有暗庄、明庄和四合院庄,明清时期出现了小城堡,高大土墙将一组窑洞或土炕围起来,以防御兵荒和盗贼,俗称为堡子。

窑洞的修建,庄面子一般高至九米,长十七至二十三米,用镢头修刮成水波等花纹,正面挖窑三至五孔,侧面根据地形也可挖一至三孔窑,前面取土为平空地,一般为三面筑墙,修建大门门楼。窑洞一般高四米,宽八尺至一丈,深三丈,正面的主窑比其他窑洞略高,作正堂为长辈居住。窑口砌墙安门窗,一般为一门三窑洞或一门二窗,靠窑顶的窗子称天窗。窑内靠山墙均盘有土炕,土炕一边紧接山墙,一边紧连窑壁,留有炕洞门,“烧柴点炕,满窑生暖,主窑坐炕,其乐融融”,修窑洞一般以山形走向,避湿就干,避低就高,避阴就阳。

庆阳窑洞的种类很多,细算可分十多种,但按大类分,有三种,即明庄窑、土坑窑、箍窑。

明庄窑,也叫崖庄窑,它一般是在山畔,沟边,利用崖势,先将崖面削平,然后修庄挖窑。“陶复陶穴”中的“陶复”,指的就是明庄窑,有一庄三窑和五窑,也有五只以上的,宁县瓦斜乡有一个千年大窑洞,占地200平方米,一门五窗,窑内可容纳数百人集会。在董志原、草胜原等大原上,也有利用胡同修庄的,由于崖势不高,有得下挖几米再挖窑,往往形成三面高,一面低,这种庄子被称为半明半暗庄。

土坑窑:这种窑都在平原大坳上修建,先将平地挖一个长方形的大坑,一般深五至八米,将坑内四面削成崖面,然后在四面崖上挖窑洞,并在一边修一个长坡径道或斜洞子,直通原面,作为人行道。“陶复陶穴”中的“陶穴”即为这种下沉式地坑庄。这种窑洞实际上是地下室,“冬暖夏凉”的特点更为显著。

箍窑:箍窑一般是用土胚和麦草黄泥浆砌成基墙,拱圈窑顶而成。窑顶上填土呈双坡面,用麦草泥浆抹光,前后压短椽挑檐,有钱的人还在卜面盖上青瓦,远看像房,近看是窑,用长方形或正方形石块箍的窑洞称石箍窑。

庆阳窑洞按用途分还有很多种,在正窑面或在庄子崖面正面两窑口之间的上部,挖小窑一孔,修阶梯而上,可以高瞻远瞩,多为防盗而用,称为高窑。在窑内一侧挖一小窑洞,多为储藏贵重物品或粮食而用,叫拐窑。住家窑洞因用途不同,名称也有所不同,有什么客屋窑、厨窑、羊窑、中窑、柴草窑,粮窑、井窑、磨窑、车窑等等。

大草原描写作文怎么写

大草原描写作文怎么写

1.写作文怎么描写大草原

“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昨天我就来到了内蒙古的呼伦贝尔大草原。

到了呼伦贝尔大草原,我第一眼看到的是那湛蓝深远的天空,蓝得清澈,蓝得纯净,像一张蓝色的巨大纸,又像磨得异常光滑的宝石。一朵朵洁白而又稀少的白云挂在空中,好似在迎接我们的到来,显得格外美丽。在蓝色的天空中镶嵌着一轮金色的太阳,太阳光照到草地上,有亮有暗,暗的地方是被一大片云挡住了,再看那草原,绿油油的一大片,好像整个原野铺上了一层绿毯,向前望去,那原野都和天连在了一起,原野无边无际,一眼望不到边,一马平川。那成群成群的牛羊在这一望无边的草原上津津有味的吃着草儿,看我们来了,就“哞哞”地叫了起来,我赶紧下车把我美丽的笑容留在了美丽的大草原。下一站是滑沙场,“啊!好大的沙场啊!”我大声喊道。听司机说这些沙子和海南沙子一样细细的,脚踩上去软软的。我坐上了滑沙板,双手扶住两边的扶手,妈妈用脚用力一蹿滑沙板,我便和滑沙板冲了下去,我吓得心惊肉跳,眨眼间就冲到了滑沙场下端,幸好我双脚使劲一刹车,才没冲进河里。

这美丽的大草原怎么能没有漂亮的花呢?于是,我们来到了迷人的柳兰沟,柳兰沟海拔约1380米,长满了柳兰花,我们第一眼看到的时候都惊呆啦!紫红色的花瓣儿是倒卵形的,远远望去一片紫红,像有给原野铺上了一层紫地毯。我们爬到了山顶,放眼望去,山下的景色一览无余,那鲜艳的柳兰花和绿油油的草就是一幅诗意的画,我们的笑声和脚印都留在呼伦贝尔大草原。

呼伦贝尔大草原真是名不虚传,你美丽的景色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里,我爱呼伦贝尔大草原!

2.描写大草原的作文

每当听到马头琴的琴声,不由得让人有种想诉说的愿望,有种寻找知音的情愫,有种热泪盈眶的感觉。

如果你走进牧人的蒙古包,在蒙古包的“哈那”上,会有一把醒目的乐器进入你的视线,使你不禁走近它来细细的观看。那制作简单的马头琴,会令你心中生出无限的遐想,你会情不自禁地去触摸它。假如,主人有时间,他们会让你听到它那美妙的琴声,还会给你讲述马头琴那传奇的故事。

在大草原上,相传着一个关于马头琴的凄美的故事。

相传很久很久以前,在草原上有一个能歌善舞的牧人,他叫苏和。一匹浑身雪白的小马驹和他朝夕相伴,有了情同手足的情感。小马驹和主人一样,经常把悠扬悦耳的嘶鸣传向绿色草原的深处,牧人们与它一起来倾诉。岁月如梭,小马驹在苏和精心的照料下,成长为一匹远近闻名剽悍的大白马。大白马在多次的马赛上,为主人赢得了冠军的荣誉,也让王爷觊觎已久并据为己有。

离开了主人的大白马,日夜思念着它的主人,而主人也在为它寝食难安。一天,大白马将凶悍的王爷摔下马背,挣脱缰绳向着苏和家奔去,不幸被王爷的毒箭射中。大白马拼尽性命跑到了主人的身边,倒在了主人的面前。主人抱紧心爱的白马痛哭不已直至昏睡过去。

梦中,他看到了心爱的大白马在阳光下向他飞奔而来,凄凉的嘶鸣响彻草原。他在这嘶鸣声中苏醒过来,眼前依然是默默无语的大白马的遗体。苏和感悟到,是大白马托梦给他,让他把马的嘶鸣留在草原,留在他的心间。于是,他用马的全身各部制作出了草原上第一支马头琴,并按照白马的模样雕刻了一个马头,安装在琴的顶端。当他拉起这把琴的时候,大白马的声音就随琴弦流淌了出来。他抱着心爱的马头琴,如同和心爱的大白马在拥抱。就这样,他把白马的故事,通过马头琴的琴弦在草原上来传诵,也通过马头琴来诉说草原人的苦难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马头琴只有两根琴弦,是用马尾做的。当你轻轻地触动它的时候,很难用语言描述的声音传递过来,令人的心为之一颤。我的脑海里,总是有一匹大白马在奔跑、在嘶鸣,总有故事中的苏和在如诉如泣地拉着琴。常常的,我的泪会情不自禁地随着琴声而落下。是感动吗?

现在,马头琴已经成了草原人普遍喜爱的乐器,更是蒙古族人民的致爱。

当悠扬的马头琴声在草原上响起的时候,如果你有幸听到,请一定要用心来倾听,这时候,就会有不一样的感受,草原的辽阔、草原人的爱就会进入你的心海,挥之不去……

3.大草原怎么描写

描写草原风光的段落好句好段1.我不忍心地踏着脚下肥嫩的青草,赶着羊群来到草原。

这广阔无垠的草原多美啊,到处都是养眼的绿色;这里草原的天空多美啊,以蓝色为底色的天空中覆盖着几朵悠悠的白云,蓝中带白的天空真美!2.天渐渐的黑了,我们来到一个蒙古人的家里,蒙古人住的是一座座蒙古包。热情好客的蒙古人用奶酪、牛奶、羊肉等很多丰盛的饭菜来款待我们。

这里的风景美,人也很美。3.小鸟和风婆婆轻轻地把我从梦中唤醒,透过晨曦,太阳从地平线上升起,把灰蓝的天空刷成了粉红色,橙红色,金黄色。

推开窗户,草原的清风迎面扑来,啊,草原的清晨,如诗般浪漫,如画般美丽。4.这时,草原上笼罩着金色的寂静,远处山峦披上晚霞的彩衣,那天边牛乳般洁白的云朵,也变得火焰一般鲜红,草浪平息了,牧归的牛羊群从远方草原走来;只有那些夜间也不回返的骆驼群,还在柳林附近的湖边上游荡着,整个大草原一副安宁的样子。

5.我们一踏进大草原愉快的心情就难以言表,令人心况神怡。你看,草原的草比我们这里的草长得好多了,绿油油的,一眼望不到边。

而且草长得格外茂盛,成群的牛羊在草地上悠闲地吃草、散步。有些人一边骑马一边放羊,嘴里还哼着小曲。

这一切简直构成了一幅美丽的图画。6.微风卷绿浪,草原暗花香,赤橙青兰紫,韭花白茫茫。

【描写草原风光的段落好句好段】描写草原风光的段落好句好段。在坝下也有野韭菜花。

那只是零星地绽开,可草原上的野韭花成片的开放,不用寻找弯腰采摘就是了。用手轻轻一捋一大把,野韭花浓郁的味道瞬间直钻鼻孔,那可是人工种植韭花不可比拟的。

一种叫干枝梅的野花开的热烈奔放,丛丛簇簇自成形状,艳紫的居多,粉红的次之,纯白的点缀。这干挺的小花即使干了也不掉花瓣,是插花的绝好材质。

笑声在草原上传的很远,朋友们洒在草原上显得星星点点,阳光是干热的,清风是怡人的,草原特有的味道闻起来是那么的沁人肺腑。7.暮色将之,天上的被子的花边沾上了点点深红,夕阳就要回家了,羊群都回到了羊圈,牧犬警惕地守护着羊群,偶尔会嗷嗷地,叫上几声,赶走了几只苍蝇,牧民都聚到了一起,都在为晚上的篝火晚会准备着,架着烤肉架,搭着篝火柴,摆弄着丰盛的食物,忙碌着,幸福着,没事偷着乐。

老人小孩,青年美妇,皆有所乐!8.没有到过草原,你就不能明了“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那份寥廓和深远;没有到过草原,你就不知道‘天穹压落、云欲擦肩’的那份豪迈和洒脱;没有到过草原,你就永远不能体会在大自然的雄奇和伟大面前,你的灵魂是一种怎样地颤动和震撼!9.踏着青青的草原,看不到尽头,那似一条绿色的毯子一直铺到了天边,迎接着贵宾的到来,天边的云像是那个裁缝剪成了各种花边,存托着这片绿色,天空也变成了暖暖的也带有淡淡的绿各种花边的被子,成群的牛羊时而享受大自然的馈赠,时而放空,好像也在带有意识的回味这片绿。牧人在旁边搭着帐篷,偶尔抬头看天,小孩子在围着打闹玩耍,太阳红着脸,没有说话,只是在幸福的微笑。

此刻的空气,很是安逸,有暖暖的风,也有淡淡的绿的清香。10.羊群贪婪地嚼着又肥又嫩的草,津津有味;而我呢,则选一片软绵绵的草地戴上一顶旧草帽,咬一根草根,用手枕着头,躺在了草地上,静静欣赏着令人回味无穷的草原美。

从远处飞来的几只蝴蝶翩翩起舞,落在了一朵小花上,细细吸吮着甜蜜的花粉;一朵朵毛茸茸的蒲公英飘然飞了起来,把随身带的种子撒向远方;蛐蛐儿正躲在草丛中放声欢唱,唱草原的美,赞草原的辽阔,一直传向很远很远……蓝天上,原本打算匆匆掠过的飞鸟,慢悠悠地飞行着,大概是想欣赏欣赏沿途的草原美景吧!11.我站起身来,缓缓地抬起头,一只只像白鹭一样的鸟从我头上飞过,嘴里还啼啭着,仿佛在歌颂草原的美丽。我的目光随着鸟儿移动,看见了远处的风车原来内蒙古是靠风车来发电的。

一丝丝凉爽的风吹过,远处的风车一点点动了起来,刚才那些白色的鸟消失在风车上空的云层里。12.抬头仰望天空,啊!这里的天空真蓝,朵朵白云挂在上面,还不时地变换着姿态,真像是歌里唱的一样:蓝蓝的天空白云飘,白云下面马儿跑……我真是陶醉于这美景之中了。

我和蒙古人一起玩耍、歌唱,尽情享受着草原带给我们的欢乐。13.清晨的草原,满眼仿佛是漫无边际的绿毯。

迎着东方的一丝亮光,踩着苏软的草地向前走去,顾不上露水大打湿了鞋子和裤子,因为草原上的新鲜空气实在让人吸不够。满口大自然的气息,连清凉的雪碧也比不上这透心的快意。

14.喜欢草原,向往草原。草肥水美令人神往;故乡的牧场;处处飘香;飘出草原飘向远方,飘入我的梦乡。

这次草原之旅,也是我人生之旅;梦中之旅;难忘之旅;快乐之旅;我将永远记忆在岁月中。15.那一刻,我终于见到草原了。

虽然拜读过白居易的”离离原上草”,欣赏过老舍的《草原》,却依然为她的神采倾倒。那一层层的绿色,波浪般涌动,掀开了无边无界的画页,使人的眼睛豁然开朗,心也豁然开朗。

让鸢飞唳天者息心,经纶事物者忘返。你想,在这样的情景中纵马飞驰,该是。

4.怎么写风景作文例如草原

科尔泌草原位于内蒙古大兴安岭南端,那里地势平坦,水草茂盛,是个天然牧场.春天,冰雪融化,万物复苏.太阳高挂空中,万缕金光温柔地抚摸着群山、草原.春风在碧蓝如洗的天空中放牧着白云.霍林河唱着欢乐的歌儿,哗哗地流向草原深处,流向天边……春雨轻洒,草儿发芽,大地青绿一色.白蘑菇般的蒙古包点缀在绿茵如毯的草原上,格外醒目.听,牧羊姑娘那动听的歌声在草原上回荡.瞧,骏马奔腾,牛羊成群.看,迎春花从睡梦中醒来了,它在微微春风中拼命摇动枝叶,摇呀摇,摇出了一朵朵金灿灿的小黄花,在青草的陪衬下,恰似一块巨大的翡翠嵌入了点点黄金.整个草原如诗似画.夏天,一场大雨过后,草原上的各种花儿,一夜之间都绽开了笑脸.那白的如雪,粉的像霞,红的似火,黄的胜金,整个草原像一座五彩缤纷的大花园,惹得蝴蝶蜜蜂在百花丛中狂歌乱舞.哟,萨日朗花也开了,它那五片细长通红的花瓣向下弯曲着,像一盏盏红灯笼.这时,我就和小伙伴们高举着一把把萨日朗花在草原上嬉戏,萨日朗花就像一支支永不熄灭的火炬在草原上跳跃.秋天,青草枯黄,百花凋零,只有野菊花开得正旺.山坡上,公路旁,那一墩墩、一簇簇的野菊花在秋风中摇曳,散发出淡淡香气八月中秋,第一场雪降临草原的时候,大自然告诉我们,草原的冬天来了.从此后,鹅毛般的大雪便是草原的常客:大雪过后,山川大地一片银白,无比壮观.那没膝深的大雪给上下班的人们带来了许多不便,可却给小朋友们带来了诸多乐趣.我们在雪地里堆雪人,滚雪球,打雪仗.我们的叫声,笑声,惊飞了麻雀,吓跑了寒冷。

5.说一说呼伦贝尔大草原的作文怎么写

呼伦贝尔大草原

走进美丽的呼伦贝尔大草原,一股炎热扑面而来,会让你的心情有些烦躁,可当你徒步走向烟波浩渺的贝尔湖时,便会让你神清气爽。

你可以在那里尽情地打水仗;可以骑上耗牛在草原上奔驰;可以在湖边沙地上尽情地玩耍;可以在又深又密的草丛里捉迷藏。正如刺勒歌里所吟唱的那样: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诗中描写的便是这无边无际的呼伦贝尔大草原。远处,蓝天下衬着雄伟的大山,一只秃鹰在湛蓝的天空上盘旋。你可以骑着骏马直奔高低不平的大山,与牧羊犬比个快慢;你也可以悠闲地在草地上找寻一些奇花异草,闻闻它们清香的味道。站在山顶,俯视下面,便可以看见一条奔流不息、清澈见底的河流,像一匹矫健的骏马在辽阔的草原上飞驰。

当马走进草的海洋,显得格外精神,格外矫健。天空中的太阳显得十分可爱,在阳光的照耀下,鱼儿游得更欢快,鱼鳞闪烁的光芒,使河里金灿灿的一片,像彩虹那么绚烂。牧民们唱着山歌,放着成群的牛羊。马蹄声随处响起,给美丽的大草原增添了无数生机。

呼伦贝尔大草原不仅有美丽迷人的风景,还有独特韵味的民俗民风!

走近蒙古包,鲜红的彩旗迎风飘扬,此时你可以插一炷香放在石桌上,以祈祷幸福的降临。走进蒙古包,那眼前亮堂堂的一片:有着精致的石桌,有着亮丽的舞台,有着巨大的吊灯,还有着……应有尽有,琳琅满目,使人眼睛应接不暇。坐在石桌上,热情好客的蒙古族老乡会给你端上一杯热腾腾的奶茶,并呈上上美味可口的饭菜,当然这也少不了烤全羊,吃着味道丰美的饭菜,欣赏着蒙古族的传统舞蹈,你便会深深地陶醉在那浓郁的欢乐气氛之中……

当夜幕降临,晚霞飘浮在空中,真是千姿百态,变幻无常,天映着草原,草原衬着天,天际的红云越来越淡。

到了六点半,太阳消失在地平线的尽头,喧闹的草原此时寂静了,沉寂在夜的黑暗中……

6.《我来到大草原》作文怎么写

草原,一个生机勃勃的地方,一个给人快乐的地方,我们的祖先曾在这里生活过1.5百万年啊!

这个星期六,我们去了张北坝上草原玩,是和一些车友来的。汽车行驶在草原中的公路上,看着无际的蓝天,看着广阔的绿色草原,看着远处的白色羊群,心胸顿感开阔,呼吸着草原的空气真是清爽!对我们这些长年生活在钢筋水泥林里的人们,来到这里后,感觉太好了!放松?敞亮?我都没有什么合适的词来形容此刻的心情。到了草场后,我下车的第一件事就是冲着草原大声的喊起来:啊!草原我来了!爽!

草原上有很多马场,供游人们骑马娱乐,里面有马、骆驼、羊拉车,还有四轮摩托车,吉普车。到了马场后可以看到许多人骑着马在草原上奔跑,真是叫人羡慕。我也选了一匹枣红色的小马,它的鬃毛又黑又长,四条健壮有力的腿,骑在马背上的感觉好极了!这匹马很老实,不愿意跑,走路似乎有点瘸,爸爸说这是马蹄没有维护好,没钉马蹄铁,马蹄有一点滚蹄了(术语:说的是马蹄不成圆形了,已经散裂开了。)原来马蹄的维护还有这么多的学问呢!

小马不愿意跑,我拿它一点办法没有,爸爸用缰绳打它***一下,结果还挨了它一脚。呵呵!谁让他拍马屁来着!还是工作人员有办法,他用一把麦草吸引这匹马,结果这马就开始奔跑起来了!骑在狂奔的马上,我有一种当将军的感觉,一种冲锋的感觉!以后有机会还来这里骑马!

晚上,天上的星星真多,这在城里是看不到的,可惜天上没月亮,阴历的月底了嘛。我们大家举行了篝火晚会,我们围着火堆跳舞,吃烤全羊,手抓羊肉,还做知识问答,我还知道了不少知识呢!我还帮着向篝火中添柴火,火小一点,我就往火中加一些木条、干草什么的。还看那些叔叔阿姨们放礼花。气氛真是热烈啊!

次日下午我们返城了,草原的旅行使我长了不少学问,开阔了眼界,希望草原会越来越美丽!

7.描写大草原的文章

我的家乡在内蒙古大草原,那里一年四季风景如画,美丽迷人。

春天冰雪融化,万物复苏。这时我们来到草原上,在暖暖的阳光下,草地披上绿色的新装,地上长满了嫩绿的小草,五颜六色的野花在和煦的春风吹拂下竞相开放。远远望去,白蘑菇般的蒙古包点缀在绿茵如毯的草原上,格外醒目。成群的牛羊想朵朵棉花镶嵌在草地上,远处牧羊姑娘那动听的歌声在草原上回荡……。

草原的夏天是一个水草茂盛的季节。这是,你在来到草原,仿佛置身于渌色的海洋。微风偶尔轻轻吹过,才能看见草原上成群的牛羊,让我们体会到了诗人笔下的“风吹低见牛羊”的情景。远处蒙古包里升起的袅袅炊烟,有位这绿色的草原平添了一种恬淡的气息。秋天,草原的天,是那么高,那么蓝。蓝天上飘着朵朵白云,有的像绵绵的羊群;有的像雪白的棉花;还有的像高高的群山。蓝天下一眼望不到边的草原变成了金色的海洋。草籽成熟了,沉甸甸的穗头把草秆压垮了。这些优良的牧草把马牛羊喂得膘肥体壮。

寒冷的冬天悄悄的来到了草原。北风呼啸,大雪漫天飞舞,像鹅毛,像柳絮,纷纷扬扬地飘洒在草原上,草原像盖上了一层棉被,到处都是白雪皑皑。

这就是我的家乡——美丽的内蒙古大草原。

描写大草原的作文

暑假,我去了那拉提,看到了一望无际的草原。那里的天比别处更可爱,空气是那么清新,天空是那么晴朗,我总想高歌一曲,表达我满心的愉快。

那拉提草原真绿啊,绿的仿佛那是一块闪闪发光的绿宝石;那拉提草原真静啊,静得可以让你听到牛羊的叫声;那拉提草原真大啊,大的让你找不到边际。羊群一会上了小丘,一会又下来,走到哪里都像给天边的绿毯绣了大花,举目望去,是连绵起伏的山,这些山与天相连,犹如一幅水墨画,几匹骏马的嘶鸣,打破了草原的宁静,连大牛也会抬起头,好像回味草原的无限乐趣。

初入草原,听不见一点声音,也看不见什么东西,除了一些忽飞忽落的小鸟。过了许久,远远看见了一顶白色的蒙古包,热情的哈萨克族阿姨,对我们很热情,特为我们倒上了热腾腾的奶茶。

当我们要离开那拉提大草原时,我又忍不住回头深情看了一眼一望无际的大草原,然后才恋恋不舍的上了车。

再见了,那拉提大草原,我还会来看你的。

8.描写草原的作文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这是一句多么美妙的描写北朝大草原的诗歌,是我一直都梦想的地方,这次去云南香格里拉大草原旅游,我终于领略了诗歌中美丽的草原风光.那天早晨,风和日丽.我怀着渴望的心情,来到了香格里拉大草原.那草原真是一望无垠,象片绿色的海洋.草原上牛羊成群,千姿百态,他们有的正津津有味地吃草;有的在草原上尽情地奔跑;有的随意地躺在草地上休息,好不自在;还有的抬头仰望着天空象在思念远方的亲人.难道它也象我一样来这里做客的吗?难道它此刻也象我一样想起了爸爸妈妈吗?这时牧羊人给我们牵来了一头小红马,我开心急了,在牧羊叔叔的帮助下一跃上了马,可心里一直"扑通扑通"跳,怕摔下来,小红马好象是了解我的心情,不急着跑,先慢慢地溜达,然后才加快步伐,啊,美丽的草原在我脚下飞奔,我象是只小鸟在草原上自由飞翔。

我爱这美丽的大草原,我更为祖国美丽的山山水水而骄傲。

9.塞北草原作文怎么写塞北草原看图写话

在许多人心目中,草原是那样的神奇,曾有过多次冲动,想去内蒙看草原,无奈,总不能成行,于是草原常常出现在梦里.--题记多年来,过着飘泊不定的生活,天南海北的行走.岁月过往,曾多次看过青藏雪域的草原、揽胜过新疆的草原,那是一种粗犷的美,随山而走、依坡而上,高低起伏、蜿蜒曲婷,那里的草原只有到了夏季,雨水多的时侯,才是最美的时节.向往内蒙古草原已久,不经意间去了赤峰,走进了科尔沁.傍晚,太阳刚刚红着脸羞涩地躲进了西山,夜幕降临了,原本绵延百里的山丘、大片荒芜的草地、袅袅炊烟、零星的蒙古包慢慢地消失在眼前.夜,把空旷的草原染成了褐黑色;夜色如水,偶尔从牧民家传来几声犬吠.窗外,星月的微光影射出地面上模糊的影像,已看不清新落成的驻地那本就不多的野草和新栽的几株小树.闲暇周末,一行人驱车走进了梦里的内蒙古草原--科尔沁.历史上这里水草丰美,是蒙古民族逐水草而居的天然牧场,随着时代的变迁,人类活动频繁,科尔沁草原南部辽河两岸如今己成为万顷良田.“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那诗情画意般的场景,已演变为历史,如今真的很难见到.不过,在科尔沁北部通辽市扎鲁特旗和霍林河市境内仍然有一处保留得十分完整的原始草原,北依大兴安岭,西连锡林郭勒,草原既有浅山丘陵,蔬林草地,又有冲击平原,山地平台;其间,无数条弯弯曲曲的小河宛若洁白的哈达,恰似一条条玉帯飘逸环绕,九曲回肠,纤然有致;河水静静流淌,那一汪汪湛蓝的清泉象多情少女的双眸,盈盈处满是对篮天白云的眷恋,也似乎在向游人们讲述着一个马背上民族那悠远古老的往事.草原是一片纯净的绿,小草毛茸茸的、嫩嫩的、柔柔的、接连天际,青翠欲滴.不经意地举目,满眼尽是生命的绿,厚厚的,软软的,酽酽的,张扬恣意.在如茵的绿草上,成群的牛羊在静静地吃草,马儿在嬉戏、打闹,倒是手持套马杆的牧人,在吼唱着悠扬的神曲,游弋的健壮身影,抖落一地风尘,展示了一个古老民族不屈的身影.每年夏季牧民从村落迁徙到小河两岸,立包为营,放养牛羊,草原成了牧民的“夏营地”.夏天的草原是摄影的最佳时节,蓝天白云,碧草绿茵,潺潺流水,座座毡房和漫散的牛羊构成一幅彩绘的画卷.晨曦,簿雾如同青纱,悄悄地笼罩着静谧的草原,若隐若现,如梦似幻.雨后,一夜间草原小花竞放,暗香浮动,人们恍然置于绿野仙踪.阳光下,远方的丘陵上,一架架风车兀自矗立,恬静神秘.夜里,一望无垠的草原在暮色里延伸,直至消失在远方的朦胧中,清晰的却是游人内心涌起的丝丝伤怀.在水丰草茂的平川,牧民更是相拥而至,蒙古包接连不断,清晨与傍晚,升起的缕缕炊烟,出牧与牧归的畜群,日出与日落映红天边的云霞都是摄影的好时机,如果你身临其境,将真正领略科尔沁草原的魅力韵味和神奇.站在草原,远眺,碧野千里.毛茸茸的小草,夹着五颜六色的野花,就像一块彩色的地毯.春天,冰雪融化,万物复苏,草儿萌出嫩芽,黄中变绿;不经意间,许许多多的野花竟相开了,红色的、黄色的、紫色的……五颜六色的花儿将草原点缀得绚丽多彩.夏天,草原上的小草绿油油的,唯一的橡树更是绿得惊人,是深绿,不,是墨绿;他那挺拔的树干,茂密的树叶,在地上形成了很大的树荫;明媚的阳光下,湛蓝的天空,奔驰的骏马、肥壮的牛羊,草原显得生机勃勃.秋天,大草原一片金黄,微风拂过,草地上荡起一层层金色的波浪,美丽至极;挤奶的蒙古少女,裙裾飞扬,衣袂飘举,挽手临风,宁静而妩媚,端庄而轩昂,绰约多姿.冬天,皑皑白雪覆盖在草地上,给大草原披上一层厚厚的白色衣裳,洁净漂亮,冰清玉洁,仿佛置身于梦幻般的世界.美丽的科尔沁,一年四季都散发着无穷的魅力.神奇的科尔沁草原,迷人的自然风光,独特的蒙古风俗,神秘莫测、金戈铁马的蒙族历史,史诗般的草原文化,让世人心驰神往,蜂拥而来.朋友,来吧!草原正敝开宽广的胸怀真诚地拥抱你。

2篇感悟生死的名家作品

2篇感悟生死的名家作品

1内容简介《生死场》是萧红一部传世的经典名篇,它对人性、人的生存这一古老的问题进行了透彻而深邃的诠释。这种对人生的生存死亡的思索,超出了同时代的绝大部份作家。不过,它在艺术表现上也存在着不足之处,有人称之为文本的断裂。换言之,小说的后半部,是由人的生存死亡问题而转向了革命前途问题。鲁迅在为《生死场》作的序中,称它是“北方人民的对于生的坚强,对于死的挣扎”的一幅“力透纸背”的图画。

这部作品奠定了萧红作为抗日作家的地位,使她成为三十年代最引人注目的作家之一。特别是鲁迅为之序作,胡风为其写后记,都使《生死场》成为一个时代民族精神的经典文本。这部小说的构思开始于哈尔滨时期,前半部的片断曾于1934年4月至6月,在哈尔滨《国际协报》的《文艺》周刊连载,。全书共有十七节,在第一节《麦场》至第十节《十年》里,作者用充满感情的笔调,描写了东北农民贫苦无告的生活。他们身受地主的残酷压榨,一年三百六十五天,每天都是背向蓝天,脸朝黄土、辛勤操劳,累弯了腰,累跛了腿,还是得不到温饱,受着饥饿和疾病的煎熬,在这种牛马不如的生活中,有的妇女生下来的孩子也是畸形的。

萧红用女性作者细致的观察,生动地写出了几个农妇的悲惨命运。作者简介萧红(1911-1942),原名张西(加走字)莹,笔名萧红,悄吟,出生于黑龙江省呼兰县一个地主家庭。为了逃婚出走,困窘间向报社投稿,并因此结识萧军,两人相爱,萧红也从此走上写作之路,两人一同完成散文集《商市街》。1934年,萧红完成长篇《生死场》,在鲁迅帮助下作为“奴隶丛书”之一出版。萧红由此取得了在现代文学史上的地位。萧红带有左翼现实主义风格的小说还有一部长篇《马伯乐》,但质量不高。她更有成就的长篇是写于香港的回忆性长篇小说《呼兰河传》,以及一系列回忆故乡的中短篇如《牛车上》、《小城三月》等。

这位没有受过高等教育却有着写作天才的女性命运悲凉,1942年1月22日死在香港时,她生命中的两个男人都不在身边。目录王阿嫂的死

看风筝

生死场

牛车上

家族以外的人

黄河

后花园

小城三月

呼兰河传书摘插图一、麦场

一只山羊在大道边啮嚼树的根端。

城外一条长长的大道,被榆树荫蒙蔽著。走在大道中,像是走进一个动荡遮天的大伞。

山羊嘴嚼榆树皮,黏沫从山羊的胡子流延著。被刮起的这些黏沫,仿佛是胰子的泡沫,又像粗重浮游著的丝条;黏沫挂满羊腿。榆树显然是生了疮疖,榆树带著诺大的疤痕。山羊却睡在荫中,白囊一样的肚皮起起落落。。

菜田里一个小孩慢慢地踱走。在草帽盖伏下,像是一棵大形菌类。捕蝴蝶吗?捉蚱虫吗?小孩在正午的太阳下。

很短时间以内,跌步的农夫也出现在菜田里。一片白菜的颜色有些相近山羊的颜色。

毗连著菜田的南端生著青穗的高梁的林。小孩钻入高梁之群里,许多穗子被撞著,从头顶坠下来。有时也打在脸上。叶子们交结著响,有时刺痛著皮肤。那是绿色的甜味的世界,显然凉爽一些。时间不久,小孩子争著又走出最末的那棵植物。立刻太阳烧著他的头发,机灵的他把帽子扣起来,高空的蓝天遮覆住菜田上闪耀的阳光,没有一块行云。一株柳条的短枝,小孩夹在腋下,走路他的两腿膝盖远远的分开,两只脚尖向里勾著,勾得腿在抱著个盆样。跌脚的农夫早已看清是自己的孩子了,他远远地完全用喉音在问著:

“罗圈腿,唉呀!不能找到?”

这个孩子的名字十分象征著他。他说:“没有。”

菜田的边道,小小的地盘,绣著野菜。经过这条短道,前面就是二里半的房窝,他家门前种著一株杨树,杨树翻摆著自己的叶子。每日二里半走在杨树下,总是听一听杨树的叶子怎样响;看一看杨树的叶子怎样摆动?杨树每天这样……他也每天停脚。今天是他第一次破例,什么他都忘记,只见跌脚跌得更深了!每一步像在踏下一个坑去。

土屋周围,树条编做成墙,杨树一半荫影洒落到院中;麻面婆在荫影中洗濯衣裳。正午田圃间只留著寂静,惟有蝴蝶们为著花,远近的翩飞,不怕太阳烧毁它们的翅膀。一切都回藏起来,一只狗出寻著有荫的地方睡了!虫子们也回藏不鸣!

汗水在麻面婆的脸上,如珠如豆,渐渐浸著每个麻痕而下流。麻面婆不是一只蝴蝶,她生不出磷膀来,只有印就的麻痕。

两只蝴蝶飞戏著闪过麻面婆,她用湿的手把飞著的蝴蝶打下来,一个落到盆中溺死了!她的身子向前继续伏动,汗流到嘴了,她舐尝一点盐的味,汗流到眼睛的时候,那是非常辣,她急切用湿手揩拭一下,但仍不停的洗濯。她的眼睛好像哭过一样,揉擦出脏污可笑的圈子,若远看一点,那正合乎戏台上的丑角;眼睛大得那样可怕,比起牛的眼睛来更大,而且脸上也有不定的花纹。

土房的窗子,门,望去那和洞一样。麻面婆踏进门,她去找另一件要洗的衣服,可是在炕上,她抓到日影,但是不能拿起,她知道她的眼睛是晕花了!好像在光明中忽然走进灭了灯的夜。她休息下来,感到非常凉爽。过一会在席子下面抽出一条自己的裤子。她用裤子抹著头上的汗,一面走回树荫放著盆的地方,她把裤子也浸进泥浆去。

裤子在盆中大概还没有洗完,可是搭到篱墙上了!也许已经洗完?麻面婆的事是一件跟紧一件,有必要时,她放下一件又去做别的。

邻屋的烟筒,浓烟冲出,被风吹散著,布满全院,烟迷著她的眼睛了!她知道家人要回来吃饭,慌张著心弦,她用泥浆浸过的手去墙角拿茅草,她贴了满手的茅草,就那样,她烧饭,她的手从来没用清水洗过。她家的烟筒也冒著烟了。过了一会,她又出来取柴,茅草在手中,一半拖在地面,另一半在围裙下,她是拥著走。头发飘了满脸,那样,麻面婆是一只母熊了!母熊带著草类进洞。

浓烟遮住太阳,院一霎幽暗,在空中烟和云似的。

篱墙上的衣裳在滴水滴,蒸著污浊的气。全个村庄在火中窒息。午间的太阳权威著一切了!“他妈的,给人家偷著走了吧?”

二里半跌脚利害的时候,都是把屁股向后面斜著,跌出一定的角度来。他去拍一拍山羊睡觉的草棚,可是羊在哪里?

“他妈的,谁偷了羊……混帐种子!”麻面婆听著丈夫骂,她走出来凹著眼睛:

“饭晚啦吗?看你不回来,我就洗些个衣裳。”

让麻面婆说话,就像让猪说话一样,也许她喉咙组织法和猪相同,她总是发著猪声。

“唉呀!羊丢啦!我骂你那个傻老婆干什么?”

听说羊丢,她去扬翻柴堆,她记得有一次羊是钻过柴堆。但,那在冬天,羊为著取暖。她没有想一想,六月天气,只有和她一样傻的羊才要钻柴堆取暖。她翻著,她没有想。全头发洒著一些细草,她丈夫想止住她,问她什么理由,她始终不说。她为著要作出一点奇迹,为著从这奇迹,今后要人看重她。表明她不傻,表明她的智慧是在必要的时节出现,於是像狗在柴堆上耍得疲乏了!手在扒著发间的草杆,她坐下来。她意外的感到自己的聪明不够用,她意外的对自己失望。

过了一会邻人们在太阳底下四面出发,四面寻羊;麻面婆的饭锅冒著气,但,她也跟在后面。

二里半走出家门不远,遇见罗圈腿,孩子说:

“爸爸,我饿!”

二里半说:“回家去吃饭吧!”

可是二里半转身时老婆和一捆稻草似的跟在后面。

“你这老婆,来干什么?领他回家去吃饭!”

他说著不停的向前跌走。

黄色的,近黄色的麦地只留下短短的根苗。远看来麦地使人悲伤。在麦地尽端,井边什么人在汲水。二里半一只手遮在眉上,东西眺望,他忽然决定到那井的地方,在井沿看下去,什么也没有,用井上汲水的桶子向水底深深的探试,什么也没有。最后,绞上水桶,他伏身到井边喝水,水在喉中有声,像是马在喝。

老王婆在门前草场上休息:

“麦子打得怎样啦?我的羊丢了!”

二里半青色的面孔为了丢羊更青色了!

咩……咩……羊?不是羊叫,寻羊的人叫。

林荫一排砖车经过,车夫们哗闹著。山羊的午睡醒转过来,它迷茫著用犄角在周身剔毛。为著树叶绿色的反映,山羊变成浅黄。卖瓜的人在道旁自己吃瓜。那一排砖车扬起浪般的灰尘,从林荫走上进城的大道。山羊寂寞著,山羊完成了它的午睡,完成了它的树皮餐,而回家去了。山羊没有归家,它经过每棵高树,也听遍了每张叶子的刷鸣,山羊也要进城吗!它奔向进城的大道。

咩……咩……羊叫?不是羊叫,寻羊的人叫,二里半比别人叫出更大声,那不像是羊叫,像是一条牛了!

最后,二里半和地邻动打,那样,他的帽子,像断了线的风筝,飘摇著下降,从他头上飘摇到远处。

“你踏碎了俺的白菜!你……你……”

那个红脸长人,像是魔王一样,二里半被打得眼睛晕花起来,他去抽拔身边的一棵小树;小树无由的被害了,那家的女人出来,送出一支搅酱缸的耙子,耙子滴著酱。

他看见耙子来了,拔著一棵小树跑回家去,草帽是那般孤独的丢在井边,草帽他不知戴了多少年头。

二里半骂著妻子:“混蛋,谁吃你的焦饭!”

他的面孔和马脸一样长。麻面婆惊惶著,带著愚蠢的举动,她知道山羊一定没能寻到。

过了一会,她到饭盆那里哭了!“我的……羊,我一天一天喂喂……大的,我抚摸著长起来的!”

麻面婆的性情不会抱怨。她一遇到不快时,或是丈夫骂了她,或是邻人与她拌嘴,就连小孩子们扰烦她时,她都是像一摊蜡消融下来。她的性情不好反抗,不好争斗。她的心像永远贮藏著悲哀似的,她的心永远像一块衰弱的白棉。她哭抽著,任意走到外面把晒乾的衣裳搭进来,但她绝对没有心思注意到羊。

可是会旅行的山羊在草棚不断的搔痒,弄得板房的门扇快要掉落下来,门扇摔摆的响著。

下午了,二里半仍在炕上坐著。

“妈的,羊丢了就丢了吧!留著它不是好兆相。”

但是妻子不晓得养羊会有什么不好的兆相,她说:

“哼!那么白白地丢了?我一会去找,我想一定在高梁地里。”

“你还去找?你别找啦!丢就丢了吧!”

“我能找到它呢!”“唉呀,找羊会出别的事哩!”

他脑中回旋著挨打的时候:--草帽像断了线的风筝飘摇著下落,酱耙子滴著酱。快抓住小树,快抓住小树。……二里半心中翻著这不好的兆相。

他的妻子不知道这事。她朝高梁地去了。蝴蝶和别的虫子热闹著,田地上有人工作。她不和田上的妇女们搭话,经过留著根的麦地时,她像微点的爬虫在那里。阳光比正午钝了些,虫鸣渐多了;渐飞渐多了!

老王婆工作剩余的时间,尽是述说她无穷的命运。她的牙齿为著述说常常切得发响,那样她表示她的愤恨和潜怒。在星光下,她的脸纹绿了些,眼睛发青,她的眼睛是大的圆形。有时她讲到兴奋的话句,她发著嘎而没有曲折的直声。邻居的孩子们会说她是一头“猫头鹰”,她常常为著小孩子们说她“猫头鹰”而愤激;她想自己怎么会成那样的怪物呢?像啐著一件什么东西似的,她开始吐痰。

孩子们的妈妈打了他们,孩子跑到一边去哭了!这时王婆她该终止她的讲说,她从窗洞爬进屋去过夜。但有时她并不注意孩子们哭,她不听见似地,她仍说著那一年麦子好;她多买了条牛,牛又生了小牛,小牛后来又怎样?……她的讲话总是有起有落;关于一条牛,她能有无量的言词:牛是什么颜色?每天要吃多少水草?甚至要说到牛睡觉是怎样的姿势。

但是今夜院中一个讨厌的孩子也没有,王婆领著两个邻妇,坐在一条喂猪的槽子上,她们的故事便流说一般地在夜空里延展开。

天空一些云忙走,月亮陷进云围时,云和烟样,和煤山样,快要燃烧似地。再过一会,月亮埋进云山,四面听不见蛙鸣;只是萤虫闪闪著。

屋里,像是洞里,响起鼾声来,布遍了的声波旋走了满院。天边小的闪光不住的在闪合。王婆的故事对比著天空的云:

“……一个孩子三岁了,我把她摔死了,要小孩子我会成了个废物。……那天早晨……我想一想!……早晨,我把她坐在草堆上,我去喂牛;草堆是在房后。等我想起孩子来,我跑去抱她,我看见草堆上没有孩子;看见草堆下有铁犁的时候,我知道,这是凶兆,偏偏孩子跌在铁犁一起,我以为她还活著呀!等我抱起来的时候……啊呀!”

一条闪光裂开来,看得清王婆是一个兴奋的幽灵。全麦田,高梁地菜圃,都在闪光下出现。妇人们被惶惑著,像是有什么冷的东西,扑向她们的脸去。闪光一过,王婆的声音又继续下去:

“……啊呀!……我把她丢到草堆上,血尽是向草堆上流呀!她的小手颤颤著,血在冒著汽从鼻子流出,从嘴也流出,好像喉管被切断了。我听一听她的肚子还有响;那和一条小狗给车轮压死一样。我也亲眼看过小狗被车轮轧死,我什么都看过。这庄上的谁家养小孩,一遇到孩子不能养下来,我就去拿著钩子,也许用那个掘菜的刀子,把那孩子从娘的肚子里硬搅出来。孩子死,不算一回事,你们以为我会暴跳著哭吧?我会嚎叫吧?起先我心也觉得发颤,可是我一看见麦田在我眼前时,我一点都不后悔,我一滴眼泪都没淌下。以后麦子收成很好,麦子是我割倒的,在场上一粒一粒我把麦子拾起来,就是那年我整个秋天没有停脚,没讲闲话,像连口气也没得喘似的,冬天就来了!到冬天我和邻人比著麦粒,我的麦粒是那样大呀!到冬天我的背曲得有些利害,在手里拿著大的麦粒。可是,邻人的孩子却长起来了!……到那时候,我好像忽然才想起我的小钟。”

王婆推一推邻妇,荡一荡头:

“我的孩子小名叫小钟呀!……我接连著煞苦了几夜没能睡,什么麦粒?从那时起,我连麦粒也不怎样看重了!就是如今,我也不把什么看重。那时我才二十几岁。”

闪光相连起来,能言的幽灵默默坐在闪光中。邻妇互相望著,感到有些寒冷。

狗在麦场张狂著咬过去,多云的夜什么也不能告诉人们。忽然一道闪光,看见的黄狗卷著尾巴向二里半叫去,闪光一过,黄狗又回到麦堆,草茎折动出细微的声音。

“三哥不在家里?”

“他睡著哩!”王婆又回到她的默默中,她的答话像是从一个空瓶子或是从什么空的东西发出。猪槽上她一个人化石一般地留著。

“三哥!你又和三嫂闹嘴吗?你常常和她闹嘴,那会坏了平安的日子的。”

二里半,能宽容妻子,以他的感觉去衡量别人。

赵三点起烟火来,他红色的脸笑了笑:“我没和谁闹嘴哩!”

二里半他从腰间解下烟带,从容著说:

“我的羊丢了!你不知道吧?它又走了回来。要替我说出买主去,这条羊留著不是什么好兆相。”

赵三用粗嘎的声音大笑,大手和红色脸在闪光中伸现出来:

“哈……哈,倒不错,听说你的帽子飞到井边团团转呢!”

忽然二里半又看见身边长著一棵小树,快抓住小树,快抓住小树。他幻想终了,他知道被打的消息是传布出来,他捻一捻烟灰,解辩著说:

“那家子不通人情,那有丢了羊不许找的勾当?她硬说踏了她的白菜,你看,我不能和她动打。”

摇一摇头,受著辱一般的冷没下去,他吸烟管,切心地感到羊不是好兆相,羊会伤著自己的脸面。

来了一道闪光,大手的高大的赵三,从炕沿站起,用手掌擦著眼睛。他忽然响叫:

“怕是要落雨吧!--坏啦!麦子还没打完,在场上堆著!”

赵三感到养牛和种地不足,必须到城里去发展。他每日进城,他渐渐不注意麦子,他梦想著另一桩有望的事业。

“那老婆,怎不去看麦子?麦一定要给水冲走呢?”

赵三习惯的总以为她会坐在院心,闪光更来了!雷响,风声。一切翻动著黑夜的村庄。

“我在这里呀!到草棚拿席子来,把麦子盖起吧!”

喊声在有闪光的麦场响出,声音像碰著什么似的,好像在水上响出,王婆又震动著喉咙:“快些,没有用的,睡觉睡昏啦!你是摸不到门啦!”

赵三为著未来的大雨所恐吓,没有与她拌嘴。

高梁地像要倒折,地端的榆树吹啸起来,有点像金属的声音,为著闪的原故,全庄忽然裸现,忽然又沉埋下去。全庄像是海上浮著的泡沫。邻家和距离远一点的邻家有孩子的哭声,大人在嚷吵,什么酱缸没有盖啦!驱赶著鸡雏啦!种麦田的人家嚷著麦子还没有打完啦!农家好比鸡笼,向著鸡笼投下火去,鸡们会翻腾著。

黄狗在草堆开始做窝,用腿扒草,用嘴扯草。王婆一边颤动,一边手里拿著耙子。

“该死的,麦子今天就应该打完,你进城就不见回来,麦子算是可惜啦!”

二里半在电光中走近家门。有雨点打下来,在植物的叶子上稀疏的响著。雨点打在他的头上时,他摸一下头顶而没有了草帽。关于草帽,二里半一边走路一边怨恨山羊。

早晨了,雨还没有落下。东边一道长虹悬起来;感到湿的气味的云掠过人头,东边高梁头上,太阳走在云后,那过于艳明,像红色的水晶,像红色的梦。远看高梁和小树林一般森严著;村家在早晨趁著气候的凉爽,各自在田间忙。

赵三门前,麦场上小孩子牵著马,因为是一条年青的马,它跳著荡著尾巴跟它的小主人走上场来。小马欢喜用嘴撞一撞停在场上的“石【石衮】”,它的前腿在平滑的地上跺打几下,接著它必然像索求什么似的叫起不很好听的声来。

王婆穿的宽袖的短袄,走上平场。她的头发毛乱而且绞卷著。朝晨的红光照著她,她的头发恰像田上成熟的玉米缨穗,红色并且蔫卷。

马儿把主人呼唤出来,它等待给它装置“石【石衮】”,“石【石衮】”装好的时候,小马摇著尾巴,不断的摇著尾巴,它十分驯顺和愉快。

王婆摸一摸席子潮湿一点,席子被拉在一边了;孩子跑过去,帮助她,麦穗布满平场,王婆拿著耙子站到一边。小孩欢跑著立到场子中央,马儿开始转跑。小孩在中心地点也是转著。好像画圆周时用的圆规一样,无论马儿怎样跑,孩子总在圆心的位置。因为小马发疯著,飘扬著跑,它和孩子一般地贪玩,弄得麦穗溅出场外。王婆用耙子打著马,可是走了一会它游戏够了,就和斯耍著的小狗需要休息一样,休息下来。王婆著了疯一般地又挥著耙子,马暴跳起来,它跑了两个圈子,把“石【石衮】”带著离开铺著麦穗的平场;并且嘴里咬嚼一些麦穗。系住马勒带的孩子挨著骂:

“呵!你总偷著把它拉上场,你看这样的马能打麦子吗?死了去吧!别烦我吧!”

小孩子拉马走出平场的门;到马槽子那里,去拉那个老马。把小马束好在杆子间。老马差不多完全脱了毛,小孩子不爱它,用勒带打著它起,可是它仍和一块石头或是一棵生了根的植物那样不容搬运。老马是小马的妈妈,它停下来,用鼻头偎著小马肚皮间破裂的流著血的伤口。小孩子看见他爱的小马流血,心中惨惨的眼泪要落出来,但是他没能晓得母子之情,因为他还没能看见妈妈,他是私生子。脱著光毛的老动物,催逼著离开小马,鼻头染著一些血,走上麦场。

村前火车经过河桥,看不见火车,听见隆隆的声响。王婆注意著旋上天空的黑烟。前村的人家,驱著白菜车去进城,走过王婆的场子时,从车上抛下几个柿子来,一面说:“你们是不种柿子的,这是贱东西,不值钱的东西,麦子是发财之道呀!”驱著车子的青年结实的汉子过去了;鞭子甩响著。

老马看著墙外的马不叫一声,也不响鼻子。小孩子拿柿子吃,柿子还不十分成熟,半青色的柿子,永远被人们摘取下来。

马静静地停在那里,连尾巴也不甩一下。也不去用嘴触一触石【石衮】;就连眼睛它也不远看一下,同是它也不怕什么工做,工作来的时候,它就安心去开始;一些绳锁束上身时,它就跟住主人的鞭子。主人的鞭子很少落到它的皮骨,有时它过份疲惫而不能支持,行走过份缓慢;主人打了它,用鞭子,或是用别的什么,但是它并不暴跳,因为一切过去的年代规定了它。

麦穗在场上渐渐不成形了!

“来呀!在这儿拉一会马呀!平儿!”

“我不愿意和老马在一块,老马整天像睡著。”

平儿囊中带著柿子走到一边去吃,王婆怨怒著:

“好孩子呀!我管不好你,你还有爹哩!”

平儿没有理谁,走出场子,向著东边种著花的地端走去。他看著红花,吃著柿子走。

灰色的老幽灵暴怒了:“我去唤你的爹爹来管教你呀!”

她像一支灰色的大鸟走出场去。

清早的叶子们!树的叶子们,花的叶子们,闪著银珠了!太阳不著边际地圆轮在高梁棵的上端,左近的家屋在预备早饭了。

老马自己在滚压麦穗,勒带在嘴下拖著,它不偷食麦粒,它不走脱了轨,转过一个圈,再转过一个,绳子和皮条有次序的向它光皮的身子摩擦,老动物自己无声的动在那里。

种麦的人家,麦草堆得高涨起来了!福发家的草地也涨过墙头。福发的女人吸起烟管。她是健壮而短小,烟管随意冒著烟;手中的耙子,不住的耙在平场。

侄儿打著鞭子行经在前面的林荫,静静悄悄地他唱著寂寞的歌;她为歌声感动了!耙子快要停下来,歌声仍起在林端:

“昨晨落著毛毛雨,……小姑娘,披蓑衣……小姑娘,……去打鱼。”2人命关天(2

END,本文到此结束,如果可以帮助到大家,还望关注本站哦!

本站所发布的文字与图片素材为非商业目的改编或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权或涉及违法,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