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牛地下发酵池?养牛青饲料发酵池怎么建

养牛地下发酵池?养牛青饲料发酵池怎么建

大家好,今天来为大家解答养牛地下发酵池这个问题的一些问题点,包括养牛青饲料发酵池怎么建也一样很多人还不知道,因此呢,今天就来为大家分析分析,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如果解决了您的问题,还望您关注下本站哦,谢谢~

我正准备想养牛,最担心的是,牛粪怎么处理,还有养牛场水泥地好,还是发哮床好,谢谢

我正准备想养牛,最担心的是,牛粪怎么处理,还有养牛场水泥地好,还是发哮床好,谢谢

养牛场的牛粪需要找销路,通常冬、春季节牛粪是不够卖的,但夏秋季又卖不动,而且最好堆牛粪的地方要有挡雨,否则被雨淋了牛粪会流失而且污染环境。

发酵床养牛可以减少一些管理人工,人工清理牛粪可以一个月左右一次。硬化地面养牛每天都要清理一次。

养牛青饲料发酵池怎么建

养牛青饲料发酵池怎么建

你好,农盛乐发酵池建设

一、选址:青贮场地应选在地势高、向阳、排水良好、距畜舍近、取喂方便、没有粪场、无污染源的地方。

二、设施:常见的青贮设施有青贮窖(壕)、塑料袋装(打捆)青贮、地面堆贮等。

1、青贮窖(壕):青贮窖的建筑结构可根据经济条件和土质选择砖、石块、混凝土或土质结构。

根据畜群(数量)和原料情况确定青贮窖的容积大小,一头牛(五只羊食草量折合一头牛),每头大约需青贮饲料3吨,青贮窖容积为6立方米左右。

根据容积确定青贮窖形状,容积大于10米3的选长方形,容积小于10米3的选圆柱形。青贮玉米秸秆一般按500公斤/米3计算。

青贮窖的质量要求是:长方形窖的宽度、圆形窖的直径应小于或等于窖的深度,深度以3米为宜,圆形窖直径以2米为宜,长方形窖的宽度一般以2。

5—3米为宜,长度以原料多少而定,但不宜超过25米,且上宽稍大于下宽。

2、袋装(打捆)青贮:袋装青贮时玉米秸秆含水量应在55%-65%。玉米秸秆用揉丝机揉丝,然后用打捆机打捆包装。

3、地面堆贮。

地面堆贮是利用墙角等地,将青贮窖贮存后,所剩部分原料的短暂青贮,一般堆高为1。5—2。0米,堆宽为1。5—2。0米,堆长3—5米。保存时间不宜过长,应首先饲喂。

三、备料:粮用型玉米在用农盛乐秸秆发酵剂发酵成熟后,秸秆留有1/2的绿叶之前可收割青贮;粮饲兼用型玉米在玉米成熟收获后,黄叶较少时就可收割青贮;饲用玉米在乳熟期后可收割青贮。

青贮前,应将带有泥土砂石的玉米根和腐烂变质的玉米秸秆剔出,然后用铡草机切碎,切碎长度为2—3厘米为宜。青贮玉米秸秆的湿度应在65—75%,用手握紧切碎的玉米秸秆指缝有液体渗出而不滴为宜。

玉米秸秆湿度不足可在切碎玉米秆中加适量的水,每100公斤需加水5—10公斤。

如原料湿度过大,可将玉米秸秆适当晾晒或加入一些粉碎的干料,如麸皮、干草粉等,用农盛乐发酵剂发酵。

四、装填

青贮用的玉米秸秆最好随收随运,随运随铡,随铡随装窖,切不可在窖外晾晒或堆放过久。

把铡碎的玉米秸秆逐层装入窖内,每装20厘米厚可用人踩、石夯、拖拉机压等方法将玉米秸秆压实,应特别注意将窖壁四周压实。玉米秸秆高出窖口30—40厘米,使其呈中间高四周低,圆形窖为馒头状,长方形窖呈弧形屋脊状,圆形窖或小型容积窖应在一天内装完、封闭。

青贮窖装满后,应尽最大可能排除空气,用2-3层塑料薄膜将玉米秸秆完全盖严,地下式窖在薄膜上压一层20-30厘米厚的湿土,拍实打光,地上式和半地上式窖在薄膜上压一层草帘。

贮后一周内经常检查窖顶,如发现下沉或有裂缝,应及时修填拍实,并在青贮窖的四周距窖口50厘米挖一个20×20厘米的排水沟。

堆贮、袋装青贮的地方,应特别注意防鼠,如发现破洞,应及时修补。

五、启用

封口30天后,便可启封饲喂。一旦启封,应连续使用直到用完,切忌取取停停以防霉变。

取用时应每天按家畜实际采食量取出、切勿全面打开或掏洞使用。青贮饲料取出后不宜放置过久,以防变质。

圆形窖应先剥掉覆土,揭去塑料薄膜,从上到下分层取喂,取面要平整,每次取草厚度不小于5厘米,取后及时盖好塑料薄膜,防止料面暴露,二次发酵。

长方形窖应选向阳一头开启,用同样的方法剥去覆盖物后,自上而下一直取到底。

六、质检

上等青贮饲料绿色或黄绿色,具浓郁酒酸香味,质地柔软,疏松稍湿润,PH为4-4。

5;中等青贮饲料,呈黄褐色或暗褐色稍有酒味,柔软稍干;劣质青贮饲料,呈黑褐色,干松散或结成粘块,有臭味,PH大于5。只有上等或中等的青贮饲料才能饲喂牲畜,劣质青贮玉米秸秆不能饲喂家畜。

七、饲喂

初喂青贮饲料时,要有一个适应过程,量应由少到多。

如出现拉稀时可酌减喂量或暂停数日后再喂。

养牛用发酵床怎么样?

养牛用发酵床怎么样?

感谢悟空邀请!

养牛用发酵床怎么样?在这个问题上,问得好!

在我们农村来说,从古到今,养牛就是用发酵床,养的哟,我为什么这么说,是因为我家养过耕牛,我父亲每天早上,割一捆青草,喂给牛吃,吃剩下的草,慢慢地,久日久之,就变成了,纯天然的发酵床了,那个时候的发酵床,就是有机肥料了,但是把有机肥除圈的时候,里面的温度很高哟。

我表弟家现在还喂两头牛,也还是用老方法,他每天和他的岳父亲,每天割两捆草,喂牛的呢。

朋友你如果想开办大询养殖厂,就要动一动脑筋了。

我没有养殖过,但是我在质料上面,看过科学养猪,利用发酵床,养殖的非常好,可以大量宣传。

养牛利用发酵床,特别提醒,如果大批养殖,那就要掌控发酵床的温度了,特别是大热天,发酵床的温度非常高,一头牛的进价不菲,以免造成损失哟,科学喂养是好的,还是少量养殖几个做实验,什么科学都是创造出来的。好了!今天就只聊到这里,谢谢!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养牛发酵床用倒地板吗

养牛发酵床用倒地板吗

肯定要用混凝土倒地板的,发酵床的发酵料要保持一定湿度才有利发酵菌生长,如果不倒地板水份会往地下渗透引起发酵料失水过多而不利于发酵菌生长而达不到发酵床所要的效果。

牛发酵床养殖方法

牛发酵床养殖方法

发酵床养牛户越来越多,发酵床制作难倒了不少养牛户,所以根据实践经验简单的总结出发酵床养牛六步铺床法。

第一步:稀释菌种

发酵床养牛专用菌种每袋可铺床60公分厚10平米左右,按1:10比例与玉米粉或麸皮不加水混匀稀释备着

第二步:垫料准备种

面积20平米的牛床大约需锯末12立方。锯末必须无毒,无害,去杂,晒干后再用。

第三步:播洒菌种

可以采用边铺边撒,每10cm锯末撒一层第一步稀释好拌匀的菌种,播洒过程中切记无需加水。

第四步:铺足垫料

牛床要求锯末总厚度60公分,锯末不好买到的话也可部分用稻壳,花生壳,秸秆代替,表面20~30公分最好要用锯末。

第五步:放牛入床

以上铺好后就可以把牛放进去,不要等发酵好了再放进去,表面干燥,可以先撒一点点自来水,以牛上面活动不起扬尘为宜。

第六步:启动开始

牛在床上排便后,用铁锹将新鲜的牛粪尿埋入垫料20~30厘米处,盖上锯末再摊平。经过几次这样操作,即可快速启动。

发酵床维护管理

通过以上简单步骤,养牛发酵床即算大功告成。接下来就是重要的维护管理。

发酵床的日常维护主要包括:通风、粪尿与垫料混合填埋、垫料的翻动以及垫料的补充等。

发酵床养护的目的主要是两方面,一是保持发酵床正常微生态平衡,使有益微生物菌群始终处于优势地位,抑制病原微生物的繁殖和病害的发生,一为牛的生长发育提供健康的生态环境;二是确保发酵床对牛粪尿的消化分解能力始终维持在较高水平,同时为牛的生长提供一个舒适的环境。发酵床养护主要涉及到垫料的通透性管理、水分调节、垫料补充、疏粪管理、补菌、垫料更新等多个环节。

1、垫料通透性管理

长期保持垫料适当的通透性,即垫料中的含氧量始终维持在正常水平,是发酵床保持较高粪尿分解能力的关键因素之一,同时也是抑制病源微生物繁殖,减少疾病发生的重要手段。通常比较简便的方式就是将垫料经常翻动,翻动深度25-35cm,通常可以结合疏粪或补水将垫料翻匀,另外每隔一段时间(50-60天)要彻底的将垫料翻动一次,并且要将垫料层上下混合均匀。

2、水分调节

由于发酵床中垫料水分的自然挥发,垫料水分含量会逐渐降低,但垫料水分降到一定水平后,微生物的繁殖就会受阻或者停止,定期或视垫料水分状况适时的补充水分,是保持垫料微生物正常繁殖,维持垫料粪尿分解能力的另一关键因素,垫料合适的水分含量通常为38~45%,因季节或空气湿度的不同而略有差异,常规补水方式可以采用加湿喷雾补水,也可结合补菌时补水。

3、疏粪管理

由于牛具有集中定点排泄粪尿的特性,所以发酵床上会出现粪尿分布不匀,粪尿集中的地方湿度大,消化分解速度慢,只有将粪尿分散布撒在垫料上(即疏粪管理),并与垫料混合均匀,才能保持发酵床水分的均匀一致,并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将粪尿消化分解干净。通常保育小牛可2-3天进行一次疏粪管理,中大牛应每1-2天进行一次疏粪管理。夏季每天都要进行粪便的掩埋,把新鲜的粪便掩埋到20厘米以下,避免生蝇蛆。牛粪若集中在一起的话要人工疏散,把粪便均与的散开在发酵床上面,埋入秸秆里面,最好每天清理一次,使粪便及时分解。

4、补菌

定期补充干撒式发酵床菌种是维护发酵床正常微生态平衡,保持其粪尿持续分解能力的重要手段。补充圈舍除臭消毒剂最好做到每周一次,按1:50-100倍稀释喷洒,一边翻牛床20厘米一边喷洒。补菌可结合水分调节和疏粪管理进行。

5、垫料补充与更新

发酵床在消化分解粪尿的同时,垫料也会逐步损耗,及时补充垫料是保持发酵床性能稳定的重要措施。通常垫料减少量达到10%后就要及时补充,补充的新料要与发酵床上的垫料混合均匀,并调节好水分。

注意事项

如遇到牛粪集中应撒开均匀及时填埋;

每周翻倒垫料2-3次,必要时可购买发酵床翻倒机进行;

发酵床垫料不能明显低于60公分,尽量保持发酵床干燥。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本站所发布的文字与图片素材为非商业目的改编或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权或涉及违法,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