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饲养牛最新政策(2022年养牛国家补贴政策规定)

人工饲养牛最新政策(2022年养牛国家补贴政策规定)

各位老铁们好,相信很多人对人工饲养牛最新政策都不是特别的了解,因此呢,今天就来为大家分享下关于人工饲养牛最新政策以及2022年养牛国家补贴政策规定的问题知识,还望可以帮助大家,解决大家的一些困惑,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2022年养牛国家补贴政策规定

2022年养牛国家补贴政策规定

2022年养牛国家补贴政策规定:

1.贷款贴息补助。新购良种肉牛3—30头的一般养殖户贷款最高不超过60万元,养殖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贷款最高不超过300万元,统一贴息3年。

2.自主购牛补助。群众因征信、年龄等原因,未在银行贷款,通过自行融资的方式,在龙头企业或县外自主购牛的(黑安格斯、西门塔尔),凭购牛协议、检疫票据及乡村证明,经验收合格后,每头牛补助1000元。

3.圈舍建设补助。按照“经济实用、因陋就简”的原则,对养殖场、合作社、家庭农场、一般养殖户新建或改造圈舍,经验收合格后,按养殖规模大小,分类实行差异化补助。3—30头(含)补助1万元;31—50头(含)补助2万元;51—100头(含)补助3万元;100头以上补助5万元;500—1000头(含)补助10万元;1000头以上补助20万元。合作社圈舍补助资金必须折股量化用于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

4.已脱贫户、边缘户和突发严重困难户饲喂补助。对养殖3—30头的已脱贫户、边缘户和突发严重困难户,新购良种基础母牛饲喂补助3年,每年补助500元/头(2021年一次性补助两年,第三年按照基础母牛实际存栏补助;2022年新购按500元/头逐年补助)。

5.商业保险补助。新购良种基础母牛必须参加政策和商业保险。商业保险投保后,凭正式保单对养殖户按200元/头进行补助。

6.粪污资源化利用补助。(1)对养殖量达到100—500头的养殖场,新建标准化贮粪场50平方米以上,达到环保要求的给予一次性奖补2万元。(2)对养殖量达到500—1000头的养殖场,新建标准化贮粪场250平方米以上,达到环保要求的给予一次性奖补5万元。(3)对养殖量达到1000头以上的养殖场,新建标准化贮粪场500平方米以上,达到环保要求的给予一次性奖补10万元(历年建设且已享受政策的不再进行补助)。

7.农机具购置补助。养殖企业、养殖场、合作社、家庭农场、养殖户因发展需要,在补贴名录以外新购置的农机具(铡草机、粉碎机、揉丝机、拌料机、撒料机等),经验收审核后,凭正式票据按购置价格的50%予以补助。

8.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补助。通过公开招标,确定有资质的专业机构,为全县肉牛养殖提供配种、防疫和技术服务。(1)采取人工冻配繁育,每成功冻配一头基础母牛补助150元(不含液氮、冻精)。(2)春秋两季防疫、饲养管理技术指导服务等,按24.5元/头补助(防疫费用21.5元/头,饲养管理技术指导服务费用3元/头)。

9.肉牛产业发展奖励。每年安排专项资金50万元,对肉牛产业发展先进乡村、龙头企业(养殖场)、合作社、家庭农场、示范户进行奖励。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畜牧法》

第十九条国家扶持畜禽品种的选育和优良品种的推广使用,实施全国畜禽遗传改良计划;支持企业、高等学校、科研机构和技术推广单位开展联合育种,建立健全畜禽良种繁育体系。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支持开发利用列入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名录的品种,增加特色畜禽产品供给,满足多元化消费需求。

第二十条国家鼓励和支持畜禽种业自主创新,加强育种技术攻关,扶持选育生产经营相结合的创新型企业发展。

养殖牛补贴政策2022标准

养殖牛补贴政策2022标准

一、国家农村养殖业补贴

1.能繁母猪饲养补贴:今年每头补助50元。

2.实行生猪保险补贴:饲养优质能繁母猪每头每年交保费60元,其中财政每头承担48元、养殖户承担12元,保额为1000元;饲养商品猪每头每年交保费10元,其中财政每头承担7元、养殖户承担3元,保额为400元。

3.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小区)建设补贴:

年出栏300-499头养殖场(小区),每个场平均补助10万元;

年出栏500-999头养殖场(小区),每个场平均补助25万元;

年出栏1000-1999头养殖场(小区),每个场平均补助50万元;年出栏2000-2999头养殖场(小区),每个场平均补助70万元;

年出栏3000头以上的养殖场(小区),每个场平均补助80万元。

以上补助,必须达到标准化规模养殖的自繁自养场,由畜牧部门验收合格后,由财政兑现补助。

4.人工授精液补贴:每窝补助20元,今年只限于达县试点。

5.疫苗补贴:对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等一类疫病的疫苗实行补贴。

二、国家农村养殖业优惠政策

对养殖业的具体优惠政策主要包括以下几点:养殖业用地按种植业用地对待。养殖业用水用电按种植业计算征收费用。金融部门对养殖业小额贷款要放开,加大信贷力度,可以实行联户担保。对各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种畜禽生产企业、优势畜产品产区、奶牛养殖小区和各类规模养殖场,有不同的项目支持,但需要申报。2007年将给予20个300头以上新建标准化高产奶牛养殖小区每个25万元的资金作为补贴。对于养猪户,每头能繁母猪补贴50元,补贴款由中央和各级政府承担。能繁母猪的保险保费为60元,由中央和各级政府承担80%,20%由养猪户承担。因发生重大疫病而捕杀的按有关规定将给予补偿。”

养鸡的优惠政策各地不同.

在种植业方面我国对种粮农民的补贴会越来越多,补贴方式会越来越简便、科学,直接补贴政策只会变得越来越好。中国农民补贴网年内正式开通。这个网是我国第一个以每个农户为统计单位,并将为涉农资金管理提供高效服务的信息平台。补贴网建成后,再配合“一卡通”“一折通”,对农民的补贴将更加简便易行,对补贴的监管也将更加有效。

近年来,国家、自治区在畜牧业发展方面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

一是从2005年起,实施奶牛良种繁育补贴。2008年全州3.3万头荷斯坦能繁母牛及0.4万头西门塔尔能繁母牛享受良补政策,共补助107万元。

二是开展优质后备母牛补助项目。对项目县焉耆的1697头后备母牛实施国家良补政策,每头补助500元。

三是实施能繁母猪补助政策。2007年我州5.35万头能繁母猪获补贴267.5万元(补贴标准为50元/头)。2008年全州5.64万头能繁母猪可获国家补贴资金564万元(每头补贴100元)。

四是开展种公畜补助项目。

五是实施生猪、奶牛规模化标准养殖场(小区)建设项目

法律依据:

根据《国家经委、民政部、财政部、中国农业银行、商业部、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农牧渔业部、教育部、国家物资局关于认真做好扶助农村贫困户工作的通知》第二条扶贫工作是农村救济工作的发展。帮助贫困户摆脱贫困,要从各地的实际情况出发,采取多方面的措施,着重“扶志”和“扶本”。扶志,就是要加强思想教育,帮助贫困户树立摆脱贫困、奋发向上的志气,克服单纯依赖救济的思想。要定准扶贫对象,帮助他们分析困难的原因,找出战胜困难的有利条件,跟他们一起商定脱贫规划,研究脱贫措施,使他们看到光明的前景,从而调动他们的生产积极性。扶本,就是要从发展生产入手,生产自救,千方百计地帮助贫困户种好承包田、自留地,搞好多种经营,广开财路,增加收入,摆脱贫困。扶贫要以社队帮助为主,国家帮助为辅,因地制宜,扬长避短,分期分批进行,力求使扶贫工作在短期内取得明显的效果。

国家对畜牧业养殖用地有什么优惠政策

国家对畜牧业养殖用地有什么优惠政策

1、能繁母猪饲养补贴政策。

2、能繁母猪保险政策。

3、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扶持政策。

4、生猪良种繁育体系建设政策。

5、生猪良种补贴政策。

6、生猪调出大县奖励政策。

7、沼气建设补贴政策。

8、奶牛良种补贴政策。

9、重大动物疫病免费强制免疫政策。

10、养殖业占地视作农用地,简化用地审批手续,减免相关税费。

11、对养殖场(户)购置大型青贮、牧草收割和饲料加工机械,享受农机购机补贴政策。

办一个山羊养殖场,需到当地乡镇政府办理用地手续,并到当地县(区)畜牧兽医行政部门申办《动物防疫合格证》,存栏量达到100只以上的,还需要到当地环保部门办理相关手续。如果办种羊场,还需申办《种畜禽生产经营许可证》。目前尚未出台相关优惠政策。

扩展资料

加快推进畜牧业增长方式转变

1、优化畜产品区域布局。要根据区域资源承载能力,明确区域功能定位,充分发挥区域资源优势,加快产业带建设,形成各具特色的优势畜产品产区。

2、加大畜牧业结构调整力度。继续稳定生猪、家禽生产,突出发展牛羊等节粮型草食家畜,大力发展奶业,加快发展特种养殖业。生猪、家禽生产要稳定数量,提高质量安全水平;奶类生产要加强良种奶牛基地建设;肉牛肉羊生产要充分利用好地方品种资源,生产优质牛羊肉。

3、加快推进健康养殖。转变养殖观念,调整养殖模式,创新生产、经营管理制度,发展规模养殖和畜禽养殖小区,抓好畜禽良种、饲料供给、动物防疫、养殖环境等基础工作,改变人畜混居、畜禽混养的落后状况,改善农村居民的生产生活环境。

4、促进畜牧业科技进步。加快畜牧兽医高新技术的研究和开发,积极利用信息技术、生物技术,培育畜禽新品种。坚持自主创新与技术引进相结合,不断提高畜牧业发展的技术装备水平。

5、大力发展产业化经营。鼓励畜产品加工企业通过机制创新,建立基地,树立品牌,向规模化、产业化、集团化、国际化方向发展,提高企业的竞争力,进一步增强带动农民增收的能力。建立健全加工企业与畜牧专业合作组织、养殖户之间的利益联结机制,发展订单畜牧业。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国务院关于促进畜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养殖业

现在国家养殖业的扶持政策有哪些。。

现在国家养殖业的扶持政策有哪些。。

国家养殖业的扶持政策如下:

1、养猪补贴政策规定

能繁母猪饲养补贴:今年每头补助50元。

实行生猪保险补贴:饲养优质能繁母猪每头每年交保费60元,其中财政每头承48元、养殖户承担12元,保额为1000元;饲养商品猪每头每年交保费10元,其中财政每头承担7元、养殖户承担3元,保额为400元。

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小区)建设补贴:年出栏300-499头养殖场(小区),每个场平均补贴10万元;年出栏500-999头养殖场(小区),每个场平均补助25万元;年出栏1000-1999头养殖场(小区),每个场平均补助50万元;年出栏2000-2999头养殖场(小区),每个场平均补助70万元;年出栏3000头以上的养殖场(小区),每个场平均补助80万元。

注:以上补助,必须达到标准化规模养殖的自繁自养场,由畜牧部门验收合格后,由财政兑现补助。

人工授精液补贴:每窝补助20元,今年只限于达县试点。

疫苗补贴:对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等一类疫病的疫苗实行补贴。

2、养牛补贴政策规定:

对于个体养殖户养殖规模在30头以上的,每头牛补50元。

对于个体养殖户养殖规模在50头以上的,每头牛补贴100元。

对于个体养殖户养殖规模在100头以上的,每头牛补贴200元

对于个体养殖户养殖规模在200头以上的,每头牛最高可获得当地政府补贴500元。

3、养羊补贴政策规定:

对于个体养羊户养殖规模在50只以上的,每只羊补20元

对于个体养羊户养殖规模在100只以上的,每只羊补贴50元。

对于个体养羊户养殖规模在200只以上的,每只羊最高可获得当地政府补贴100元。

注:养殖户对所养殖牛羊的数目不能虚报、瞒报,必须有正规检疫手续、消毒手续。

4、种禽养殖补贴政策规定:

持有省级畜牧兽医部门颁发《种畜禽生产经营许可证》并在有效期内的祖代种鸡场,农业部公告的国家级地方鸡品种资源保护场。中央财政对在产祖代种鸡给予一次性生产补贴,每只补贴50元。

父母代种鸡场执行本省禽业的补贴政策,补贴额一般为10-30元/只不等。

国家对奶牛养殖业有哪些方针、政策

国家对奶牛养殖业有哪些方针、政策

20世纪末,奶牛养殖被国家列为调整和鼓励扶持发展的一个产业。因此,全国从中央到地方都把奶牛养殖列入了重点、优先扶持发展的一个农业项目,并从政策、财政等方面广开绿灯,包括政府给奶农补贴购买奶牛,允许从国外购买引进奶牛,对奶农实行不征税等政策。这些优惠政策使我国奶牛养殖经历了一段时间的超常速增长。

目前,我国共有1470万头奶牛及改良种奶牛,包括中国荷斯坦牛及其改良牛、三河牛、新疆褐牛、草原红牛、西门塔尔高代改良牛。中国荷斯坦牛平均年产奶量为5500千克,现已分布全国。三河牛、新疆褐牛、草原红牛、西门塔尔高代改良牛均属乳肉兼用品种,主要分布在内蒙古、新疆、黑龙江、河北等地,在良好的饲养条件下,这些品种的年产奶量为2500~3500千克。中国奶牛养殖主要分布在内蒙古、华北、华东和新疆四大区域,我国牛奶优势产区主要包括内蒙古、河北、山东、黑龙江、河南、陕西、江苏、辽宁、四川、安徽10个省(自治区)。

经过近20年的快速发展,我国奶业呈现出“4个并存”的新特征。一是奶牛标准化规模养殖推进和散户退出并存。2012年,100头以上奶牛规模化养殖比重达到37.2%。而受养殖成本快速增加的影响,一些饲养条件差、设施简陋、管理落后的散户开始逐步退出奶牛养殖。二是国内奶业生产稳定发展和进口奶粉大幅增加并存。2008年以来,乳品企业纷纷自建牧场,这些牧场的硬件条件、管理水平已达到发达国家水平,成为我国奶业持续增长的主力军。与此同时,由于居民对国产奶粉消费信心不足,进口奶粉数量持续增加,来源地更加多元化,品牌日益纷繁复杂。三是国内奶业转型升级加快与世界知名企业加速进军我国奶业并存。我国规模以上奶牛养殖场,着力进行现代牧场建设,奶牛良种化程度不断提高,对优质牧草的需求快速增加,奶业生产机械化水平大幅提高。与此同时,国外乳品企业纷纷看好我国市场,不但以产品形式进入我国,而且在国内建设自有奶源基地。四是乳品质量安全事件频发与乳品质量大幅度上升并存。我国仍然处于乳品质量安全多发期,媒体对乳品质量安全问题越来越关注,报道频率越来越高。同时,奶业监管力度不断加大,制度不断完善,农业部连续4年实施生鲜乳质量安全监测计划,累计抽检生鲜乳样品7.7万批次,三聚氰胺检测值全部符合国家管理限量值规定,生鲜乳质量安全水平比2008年以前大幅提升。

同时,我国的奶牛养殖服务体系和技术推广已具备一定的基础。省、县、乡、村四级养殖服务网络已初步形成,为发展奶牛养殖提供产前、产中和产后服务,同时进行技术培训和新技术推广。

尽管如此,我国奶牛养殖业仍存在一些问题。

(1)奶牛整体遗传素质不高,单产水平低

在我国现有奶牛中,纯种的荷斯坦牛仅占三分之一,其余多为与我国各地方奶牛杂交的低代次改良牛。我国的良种奶牛大都集中在大城市的国有奶牛场、大型乳制品企业的奶牛场和农村规模养殖场,而作为我国奶牛养殖主体的农户家庭饲养所占的良种比例则不足20%,造成我国奶牛年均产奶量仅为3500千克,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并且在我国,大多数奶牛场和个体散养户对建立奶牛谱系档案的重要性缺乏认识,造成奶牛档案不健全,血缘关系不清楚。使得奶牛的遗传素质提高并没有较大的改观,有些甚至已造成牛群的近亲繁殖。

(2)饲养管理粗放,饲料结构不合理

目前我国奶牛分布在农户家庭饲养的比例较大。由于我国农户养殖奶牛时间短,对奶牛的生理和营养需求缺乏了解,饲养技术水平较低,很多养殖场特别是小型的及个体养殖户饲料结构不合理,青贮饲料使用不足,粗饲料结构简单,且原料质量不能保证。使得奶牛日粮配合不平衡,粗、精粮比例不当,造成产奶量低。

(3)奶牛生产条件差,存在环境污染问题

近年来,随着养殖小区的建设和奶牛养殖规模化的发展,养殖环境在逐步改善,机械化挤奶比例在逐步提高,但仍有相当一大部分奶牛在分散的个体饲养条件下,奶牛养殖环境条件差,生产设备简陋,不符合奶牛生产的卫生条件。同时,因养殖奶牛而产生的饲料残渣、粪便等废物,因季节等原因不能及时进行无害化处理,造成了农户生活环境和地下水资源的污染,同时也为一些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埋下了隐患。

(4)奶牛“两病”防治净化艰难,常见病多发影响效益

奶牛“两病”是指奶牛的布鲁氏菌病和结核病,属于人畜共患的传染性和扩散性很强的传染病,对人体健康和奶牛业危害严重。近年来,奶牛“两病”在全球奶牛养殖中呈上升态势,已严重威胁到奶牛养殖业的发展,造成养殖户利益受损。我国奶牛“两病”的防治与净化也不容乐观,有些奶牛场,年年开展“两病”防治,但就是不能根除,离净化的要求甚远。除此之外,隐性乳房炎、不育等奶牛常见病发病率长期居高不下,养殖户养殖效益受损。

(5)奶牛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够完善,技术推广和技术服务力度不够

奶牛生产的社会化程度很高,技术性很强,需要饲料生产、选种配种、人工授精、饲养管理、疫病防治、鲜奶收购等不同专业的相互配合,组成社会化的服务体系,才能保证奶牛生产的正常运行,对于当前我国奶牛生产以农户养殖为主的情况更是如此,但当前的社会化服务远远满足不了对其日益增长的需求,一些地方出现“买料难”“配种难”“买奶难”等情况,对奶牛疾病的及时治疗和提供奶牛保险等方面也存在缺陷,一定程度上挫伤了农户的生产积极性。另外,农户小规模的养殖形式更是急需一种新型的综合服务体系,为他们提供引进新品种、指导生产管理、卫生防疫、鲜奶销售等各种服务。

为提高奶牛标准化规模饲养水平,转变奶牛饲养方式,促进奶业持续健康发展,根据《国务院关于促进奶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国发[2007]31号)有关开展奶牛标准化规模养殖补贴项目的要求和《奶业整顿与振兴规划纲要》(国办发[2008]122号)有关推进奶牛规模化、标准化养殖的要求,从2008年开始,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会同农业部开始实施奶牛标准化规模养殖小区(场)改扩建项目。2008年补贴资金为2亿元,2009—2012年均为5亿元,补助地区单位(省、区、市、兵团、农垦)数量分别是8个、26个、28个、25个和22个。2012年补助527个养殖场(小区),2008—2012年累计补助3002个奶牛养殖场(小区)。

中央财政主要对存栏300头以上的奶牛养殖场(小区)投资补助。年存栏300~499头的养殖场(小区),中央补助投资80万元;500~999头的养殖场(小区),中央补助投资130万元;1000头以上的养殖场(小区),中央补助投资170万元。项目实施后,奶牛养殖规模化比重迅速提高。2012年100头以上规模比例为37.2%,较2008年的19.5%增长17.7个百分点。

为加快我国奶牛品种改良步伐,提升奶业生产水平,促进奶业持续健康发展,我国从2004年开始进行奶牛良种补贴项目。对于在项目区内使用优质种公牛冷冻精液进行品种改良的奶牛养殖者,包括散养户和规模养殖户,按使用冻精数量给予一定的补贴。奶牛良种补贴项目由农业部和财政部共同组织实施,并指导地方各级农业(畜牧)部门和财政部门组织落实。

国家从2012年开始启动实施振兴奶业苜蓿发展行动,中央财政每年安排3亿元,在奶牛主产省和苜蓿主产省建设50万亩(1亩=667米2。)高产优质苜蓿生产基地,“十二五”期间共建设200万亩。项目重点支持苜蓿良种、标准化生产、收获和加工等方面。项目旨在促进草畜配套,为奶牛提供优质苜蓿草产品,让奶牛吃好草、产好奶,从根本上提高我国奶牛生产水平和牛奶质量安全水平。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本站所发布的文字与图片素材为非商业目的改编或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权或涉及违法,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