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养牛业公司(谁知道俄罗斯的经济)

俄罗斯养牛业公司(谁知道俄罗斯的经济)

大家好,俄罗斯养牛业公司相信很多的网友都不是很明白,包括谁知道俄罗斯的经济也是一样,不过没有关系,接下来就来为大家分享关于俄罗斯养牛业公司和谁知道俄罗斯的经济的一些知识点,大家可以关注收藏,免得下次来找不到哦,下面我们开始吧!

非洲哪个国家钻石最多

非洲哪个国家钻石最多

世界上最大的金伯利岩筒(Mwadui)以盛产宝石级大钻石闻名于世,它位于坦桑尼亚。

而世界上首次发现的原生钻石矿床在南非(Premier),出产了许多世界著名大钻石,如库利南(3106克拉)、高贵无比(999.2克拉)、琼格尔(726克拉)。

博茨瓦纳是另一个重要钻石产地,其钻石收入占国家出口收入的70%以上,1999年其产值保持全球第一。

扎伊尔、博茨瓦纳、南非、纳米比亚、安哥拉、坦桑尼亚、塞拉利昂(宝石级占60%以上,平均售价173美元/克拉)、加纳等非洲国家拥有的钻石储量为全世界钻石总储量的56%,宝石级平均为31%。

目前世界上共有27个国家发现钻石矿床,大部分位于非洲、俄罗斯、澳大利亚和加拿大。

南部非洲是世界主要钻石产区(南非、纳米比亚、博茨瓦纳、扎伊尔、安哥拉等)。世界上最大的钻石砂矿在西南非纳米比亚,平均售价高于300美元/克拉,而且95%以上为宝石级。

扩展资料:

钻石是指经过琢磨的金刚石,金刚石是一种天然矿物,是钻石的原石。简单地讲,钻石是在地球深部高压、高温条件下形成的一种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晶体。

钻石美丽、稀有,是爱情和忠贞的象征,代表永恒不破的爱情。

2017年5月16日,苏富比拍卖行在瑞士日内瓦举行春季珠宝拍卖会,一对彩色梨形钻石耳坠以大约5740万美元、约合3.95亿元人民币的总价,创下拍卖史上的新纪录。这对梨形耳坠产自南非,

除颜色不同,外形几乎一模一样,分别重约16克拉。其中,深粉色钻石名为“阿泰米斯”,拍出1550万美元(1.067亿元人民币),

另一颗钻石为深湖蓝色,名叫“阿波罗”,由于颜色比粉钻更罕见,价格是粉钻的两倍多。

2018年1月,在非洲国家莱索托的矿区中,挖掘出一颗重达910克拉D色泽IIa型的钻石,相当于2颗高尔夫球大小,名列钻石史上第5大。

产地分布

纳米比亚

对于钻石的毛坯和宝石级钻石所占比例来说,最好的钻石来自于纳米比亚冲积矿床中开采出来的钻石。这些钻石经历的自然风化搬运到海边,路程长达1000英里。经过这段旅程钻石中脆弱部分都分离。在特定沉积环境中钻石按不同粒级不同形状一定规律分布于岩层中。该矿区宝石级钻石最高达到97%。对切磨好的钻石戒面,很难分辩出产自哪个国家和矿区。

任何矿区产出的钻石都有好、中、差。拿矿区中最好的钻石与纳米比亚产出最差的钻石比,纳米比亚冲积矿床的钻石也不一定就好。

印度

印度是世界上最早发现钻石的国家,3000年前,印度是钻石的唯一产地。自2500年前至18世纪初印度克里希纳河、彭纳河及其支流是世界唯一产出钻石的地方,历史上许多著名钻石如光明之山(kohi-noor)、奥尔洛夫(orloff)和大莫卧儿(greatmogul)都来自印度,但印度的钻石产量很小。

巴西

至1725年巴西钻石的发现及开采,使巴西取代印度,成为当时全球钻石的最重要产地。

南非

1867年以后,南非发现了冲积砂矿床和大量原生金伯利岩筒使得南非成为世界上最重要的钻石生产国,其产量长期处于世界前列,并由此开创了钻石业的新纪元。1905年,在南非阿扎氏亚发现了世界上最大的金伯利岩岩筒—普列米尔岩筒,并在此发现最大的钻石(库利南钻石)。南非拥有世界上产量最大、且最现代化的维尼蒂亚钻石矿。南非钻石颗粒大,品质优,50%的金刚石均是可切割的,其产量虽不及澳大利亚等国,但产值一直居世界前列。

澳大利亚

自1979年澳大利亚西部发现钾镁斑岩中含有金刚石起,至1986年,澳大利亚的金刚石产量已居霸主地位,但宝石级仅占其产量的5%。澳大利亚钻石主要分布西澳新南威尔斯的bingara和copeton,尤其是阿盖尔(argle)矿床储量为5.5亿克拉。

博茨瓦纳

盛产优质金刚石,宝石级占50%,其产值居世界首位。博茨瓦纳的钻石来自露天开采的金伯利岩,巨大的矿山有orapa岩筒(1967年)、letihakena岩筒(1977年)和jwaneng钻矿(1982年),三个矿的总产量在1989年超过1500万克拉。

俄罗斯

俄罗斯的钻石主要分布在西伯利亚中部雅库特地区,该区找到有一百多个含金刚石金伯利岩筒,1988年,俄罗斯在靠近欧洲附近又找到新的钻石矿。俄罗斯钻石产量在1200万克拉左右,一半为宝石级。多年来俄罗斯形成了独立的钻石开采加工销售体系,其钻石数量大、质量优、均匀性好,在市场上具有很强的竞争力。

加拿大

前几年报道加拿大北部地区发现大量金伯利岩,几年后钻石产量可占全世界产量的10%。

1871年7月16日,坚持向深处挖掘的库力斯堡合伙采掘队获得了成功,他们在占据的几十平方米的土地上,一直往深处挖掘,在这一天终于找到了他们梦寐以求的钻石。全世界第一座钻石矿也就诞生了。命名“库力斯堡矿”也叫“新热潮矿”。

南非

南非产出的钻石素以颗粒大,质量佳而著名。从矿山开采出来的钻石英钟毛胚中有50%可以达到宝石级。五十几年前,南非的钻石产量居世界首位。随着时间的推移,南非的钻石产量逐年减少。1987年南非钻石产量为1000万克拉是世界总产量的10%左右。

2014年8月,非洲南部内陆国家莱索托的旗舰矿发现198克拉的白色钻石。该颗超乎寻常的白钻石拥有高品质,无瑕疵。该钻石可以卖“超过1千万美元,可能达1500万美元。

中国

中国金刚石探明储量和产量均居世界第10名左右,年产量在20万克拉,主要在辽宁瓦房店、山东蒙阴和湖南沅江流域,辽宁瓦房店是目前亚洲最大的金刚石矿山。

中国于1965年先后在贵州和山东找到了金伯利岩和钻石原生矿床。1971年辽宁瓦房店找到钻石原生矿床。仍在开采的两个钻石原生矿床分布于辽宁瓦房店和山东蒙阴地区。钻石砂矿则见于湖南沅江流域、西藏、广西以及跨苏皖两省的郯庐断裂等地。

中国钻石主要产地有三个:辽宁瓦房店,山东蒙阴—临沭,湖南沅江流域.都是金伯利岩型,但湖南尚未找到原生矿.其中辽宁的质量好,山东的个头较大.

中国现存发现的最大钻石为常林钻石,于1977年12月21日发现于山东,由常林大队魏振芳发现,故而得名“常林钻石”,现藏银行国库中。常林钻石重158.786克拉,呈八面体,质地洁净、透明,淡黄色。

另据传,中国最大的钻石曾是金鸡钻石,也发现于该地区,重281.25克拉,但在二战期间被日军掠走,至今下落不明。

参考资料:钻石-百度百科

谁知道俄罗斯的经济

谁知道俄罗斯的经济

太多了,没全贴过来,下面的网站里有全部的内容

(经济)

俄罗斯是前苏联经济实力最强的国家,在当前世界也是经济大国。从工农业总产值来看,它占原苏联工农业总产值的70%。与原苏联平均水平之比(%),1990年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为114%,人均消费为108%,人均国民财富为117%,工业劳动生产率110%,农业劳动生产率为108%。1990年国民生产总值占原苏联的58.7%。

〔工业〕

俄罗斯已形成以9大工业部门(能源、黑色冶金、化学和石油化工、机器制造和金属加工、木材加工和造纸、建筑和材料、轻工、食品和微生物)为中心的完整的工业体系。无论从经济实力的基础情况来看,还是从工业、科技区域布局来考察,俄罗斯占有了原苏联工业的绝对优势。

以莫斯科为中心的中央区集中了原苏联纺织工业1/2以上,机械工业1/5。以圣彼得堡为中心的西北区是原苏联重要的加工工业区,精密机械制造、机电、化学和有色冶金等部门均较发达。北方区木材采伐、锯木制材、经济用材运出量和制浆造纸工业均居原苏联的首位。乌拉尔区的采煤业居原苏联第二位。

俄罗斯主要工业产品,有原苏联经济中也占有决定性地位。主要产品占原苏联同类产品的比重,分别为:发电量占62.5%,石油占90.9%,水泥占60.2%,天然气占77.3%,煤占55.4%,钢占57.9%,商品木材占91.6%,纸占84.6%,玻璃占61.9%,机床占50%,汽车占80%,拖拉机占45%。能源电力,1988年发电10660亿度,1991年为10460亿度。煤1988年为4.25亿吨,1991年为3.53亿吨。石油,1988年5.69亿吨,为历史最高纪录,1990年

5.15亿吨,1991年减至4.6亿吨。钢铁1988年钢产量为6387.7万吨,1991年为5510万吨,原苏联5大钢铁基地中的乌拉尔、中央区和西西伯利亚3个位于俄罗斯境内。1991年大多数消费品生产比1990年下降2~6%,食品生产下降9%。

十月革命前的俄国,工业很不发达,在工农业总产值中,工业仅占1/3,而工业部门结构中又以轻工业为主,其产值约占工业总产值的2/3。本来就十分落后的俄国工业,由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和十月革命后外国武装干涉及国内战争的破坏,使工业濒于崩溃的边缘。国内战争结束后,在国民经济恢复基础上,原苏联通过实现国家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决议。决议明确规定,工业化的总路线的基础就是从重工业开始,从发展重工业的核心,即机器制造业开始,这实际上就是偏重于甲类工业,即生产资料生产。当前,俄罗斯已成为拥有高度发达的机械化农业的工业强国。这是原苏联几十年间进行社会主义工业化的成果。目前,工业在俄罗斯经济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俄罗斯工业的特点是:重工业发展始终占优先地位,同时随着社会分工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逐渐涌现出许多新兴工业部门。工业生产集中程度很高,这是俄罗斯生产力布局政策的结果。俄罗斯工业部门分工很细,现共有12个行业及其下属300多个不同的部门和相当数量的个别生产部门。

12个行业是:

电力工业;

燃料工业(包括:石油、天然气和煤炭工业);

黑色冶金工业;

有色冶金工业;

化学和石油化学工业;

微生物和复合饲料工业;

医药及医疗器材工业;

机器制造和金属加工工业

(包括:动力和机械制造业、仪器仪表制造业、

冶金设备制造业、机床制造业、化工和石油机

械制造业、建筑机械和筑路机械制造业、机车

车辆制造业、汽车制造业、造船业、航空工业、

轴承制造业、拖拉机制造业、农业机械制造业);

林业、木材加工业、制浆造纸业;

建筑材料工业;

轻工业(包括:纺织工业、缝纫工业、制鞋工业);

食品工业。

在工业生产中,俄罗斯把以上工业部门分成几个综合体来进行计划和组织发展。这几种综合体是:燃料动力综合体、冶金综合体、机器制造综合体、化学森林综合体、建筑综合体、社会综合体和东部的区域性生产综合体。这里要着重强调一下俄罗斯东部的工业。东部包括西伯利亚和远东,面积为1276.59万平方公里,占俄罗斯面积的2/3以上。近年来东部的地位越来越高。俄罗斯是一个横跨欧亚大陆的联邦,东西两大部分的经济发展水平相差很大。欧洲部分工业基础雄厚,部门齐全,产值占全俄罗斯的3/4以上。可是,欧洲部分因其资源有限,经济进一步发展受到很大限制。而东部地区却拥有各种各样蕴藏量极丰富的自然资源,但是这里的工业基础薄弱,部门单一,资源远未得到充分利用。为了改变这种生产力布局的不合理状况,俄罗斯实行了工业东移政策,称之为“纲领性政策”。目前,俄罗斯经济对东部地区的依赖日益增强。今后,东部地区在增强其经济实力和军事实力、保障出口都将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尤其在将是“亚太时代”的下个世纪,俄罗斯将更为重视其东方的发展。

俄罗斯的电力工业包括火力、水力和核能发电三大部门。发电量仅次于美国,居第二。其中火力发电为主,约占72%。俄罗斯丰富的电力资源大部分集中在东部地区。进入70年代后,由于欧洲部分有机燃料日益匮乏,俄罗斯决定在该地区加速发展核电工业。目前,俄罗斯拥有8座核电站(1985年)。俄罗斯电力生产的突出特点是高度集中,绝大部分电力是由大型电站生产的。目前,俄罗斯已形成了全国统一的输电系统,发电量占全国总发电量的90%,保证了主要工业区的动力供应。俄罗斯电力的主要消费部门是工业,其用电量占全国用电量的60%。俄罗斯电力也用于出口,由于经互会的解散,现在出口量急剧减少。

俄罗斯的燃料工业主要包括石油、天然气和煤炭工业。目前,俄罗斯是世界上工业国家唯一燃料能够完全自给并可保持一定出口的国家。

石油工业是俄罗斯最重要的能源工业部门。天然气工业是俄罗斯一个发展很快的新型能源部门。煤炭的生产在能源生产工业中一直占重要地位,它是燃料平衡的基础。化学和石油化学工业在十月革命前是俄罗斯工业部门中最薄弱的一环。当认识到化学工业是保证工业物质基础最重要的部门,是推进国民经济工业化的决定性因素之一时,俄罗斯才采取紧急措施来建立和发展这一部门。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俄罗斯化学工业有了显著提高。俄罗斯的化肥、硫酸、焙烧苏打的产量都是世界上首屈一指的。80年代以来,在化学工业中,化学制药工业、基本化学工业、化学纤维工业发展最快;在石油化学工业中,基本有机合成产品发展最快。俄罗斯目前共生产9万余种化工产品,其中90%以上的生产工艺不是最先进的,质量亦不如国外产品。为此,俄罗斯开始进一步扩大新型结构材料的生产,增加品种和提高质量。但是,近几年,由于政局动荡,经济急剧衰退,能源和原材料工业萎缩,化学工业产量也急剧下降。

机器制造业和金属加工工业是俄罗斯的工业核心、科技进步的基础。其发展受到极大重视,发展速度亦十分迅速。十月革命前的俄国,机器制造业和金属加工工业只有3个独立部门:机车车辆制造业、造船业和农机制造业。现在,俄罗斯这个部门已发展到100多个分部门。其产品已超过13万种。机器制造业发展的方向是:迅速发展能保证技术进步和提高生产机械化、自动化水平的分部门;大幅度增加自动化工具、仪表和仪器;金属加工设备中优先增长先进的锻压设备、数据控制机床、速控和速算成套设备。

建筑材料工业建筑材料工业是俄罗斯的传统工业部门之一,十月革命前就已具有一定的生产基础。主要部门有水泥、混凝土预制件和玻璃制品工业等。俄罗斯建筑材料工业70%集中在欧洲部分。俄罗斯发展建筑材料工业的基本方向是,优先发展既能降低金属用量、降低造价和劳动量、减轻建筑物重量,又能提高其保暖程度的建筑材料;扩大高标号、多成份和特种水泥的生产;增加抛光玻璃、强化玻璃和玻璃纤维布以及建筑用瓷器等高效装修材料的生产。进一步研制开发新产品并注意提高其传统产品质量。

轻工业是俄罗斯最重要的传统工业部门之一。十月革命之前,俄罗斯轻工业就已初具规模。轻工业的主要部门有纺织工业、皮鞋业、针织业等。俄罗斯的轻工业主要集中在欧洲部分人口稠密的地区。由于原苏联长期片面执行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方针,严重制约了轻工业的发展。俄罗斯轻纺工业的设备落后,长期以来生产质量差、产品款式陈旧。为了改变这些现象,原苏联和俄罗斯新政府都曾努力加速轻工业的发展。但是,整个国民经济体制几十年来一直重重工,轻轻工,一时难以扭转。加之近几年经济衰退,轻工业生产趋于下降。

食品工业在俄罗斯工业中占有重要地位。食品工业由24个分部门构成。主要部门有肉类及罐头加工工业、奶和奶制品工业、捕鱼业、制糖工业、饮料和面食制品工业等。肉食品工业是本部门中最大的分部门,其产值约占食品工业总产值的1/4。大型肉类制品联合企业大都建在大中城市。近年由于经济全面衰退,肉食品工业产量亦大幅度下降。另外近年面食制品亦明显下降。长期以来,由于对食品工业投资的不足,加上农业生产不稳定,食品工业发展一直比较缓慢。因为,市场供应长期紧张不是短期内所能改善的。

〔农业〕

从60年代以来开始实行集约化经营,主要是全盘机械化、电气化、化学化、水利化、科学化和知识化,从而逐步改变以前的粗放经方式,使农业生产水平有所提高。

俄罗斯农业中的主要项目,如谷物、马铃薯、亚麻、肉乳等产品,占原苏联的1/2到1/3。近年来农业生产发展水平速度受到动荡局势的影响。1991年农工综合体产品总值,包括农业总产值比1990年减少5%,并低于最近5年的平均产值。1991年,国家谷类收购量达2250万吨,比1990年低34%,是最近25年以来最低的一年。1991年国家向日葵收购量170万吨,比1990年少产25%。国家土豆收购量470万吨比1990年少产6%,国家蔬菜收购量440万吨,比1990年少产28%。1991年,向国家交售油料的数量是近6年以来最低的,土豆和蔬菜交售量是近18年以来最低的。但1992年10月国家已征购到12300万吨粮食,较去年增加150万吨,粮产量为250万吨,较去年增加50万吨,土豆产量基本与去年持平。

十月革命前的俄国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国。年农业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82%。农业产值占工农业总值的57%。十月革命后,原苏联经历了一条曲折的农业发展道路。

50年代以前,原苏联全力发展重工业,加上国内战争、卫国战争和农业全盘集体化政策失误的影响,农业生产发展缓慢。50年代中期起,农业开始得到重视,旧的农业体制和政策都得到了一定的调整和改革。60年代,开始从粗放式经营转向集约化经营,扩大农业投资,促进了农业发展。但70年代到80年代初,农业生产几乎处于停滞状态。戈尔巴乔夫执政后实行了扩大农庄农场自主权,改善农村经济关系,采用各种承包制、租凭制,改变农业投资取向,加强基础设施和农业社会改造等措施,试图挖掘农业的发展潜力,提高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力争在短期内解决食品供应问题。

但是,近几年来,由于整个国民经济的混乱,从原苏联晚期开始,农业就处于滑坡状态。1990年起,农业产值呈负增长。1991年,俄罗斯农业产值下降5%;到1992年,农业产值下滑速度更快,下降幅度达12%,畜产品下降幅度更大,如头9个月肉产品产量下降27%。

种植业

俄罗斯的种植业主要包括谷类作物、经济作物(棉花、甜菜、向日葵、亚麻等)以及土豆、蔬菜、瓜类、水果和饲料作物等生产部门。

十月革命前,俄国的种植业以谷物为主,其播种面积占全部播种面积的90%。1909~1913年,谷物年均产量为7250万吨,其中每年出口15%。

十月革命后,种植业遭受到国内战争和卫国战争以及农业集体化运动的破坏,生产发展缓慢。50年代以来,种植业有了较大的发展,其内部结构也得到了调整。1950年种植业中谷物种植面积占总播种面积的70%,经济作物占8.1%,土豆、蔬菜和瓜果作物占7.4%,饲料作物占14.5%。1988年,种植业中谷物种植面积占54%,经济作物占6,4%,土豆、蔬莱和瓜果作物占4%,饲料作物占到34.6%。1988年与1950年相比,谷物播种面积比重有所下降,而饲料作物比重则明显上升。

1.谷类作物

50年代中期,由于大面积垦荒,迅速扩大了谷物播种面积,谷物产量大幅增加。60年代初,由于农业政策的严重失误和垦荒地区生态平衡遭到破坏,谷物产量增长缓慢。60年代中期,俄罗斯农业生产开始由粗放经营转向集约化经营,增施化肥、培育优良品种、改良土壤和兴修水利等措施,谷物产量有所提高,1976~1980年平均谷物产量比60年代上半期提高56%,同期谷物单产量提高了54.9%,1981年到80年代后期,由于旱灾和经营机制方面的问题,谷物产量持续下降。

数十年来,尽管谷物生产有了大幅度增长,但由于饲料粮消费量的不断上升,俄罗斯每年需大量进口粮食。近几年,对粮食的进口需求量日胜一日。

在谷物播种面积中,小麦占重要地位,小麦的产量和国家收购量在谷物中均占首位。小麦播种面积占总播种面积的40%,产量占总产量的39%,国家收购量占总量的48%。在小麦播种面积中,春小麦占2/3,但单产较低;冬小麦单产比春小麦高得多。大麦的播种面积和产量仅次于小麦。播种面积占谷物播种面积的26%,总产量占到谷物总产量的27.1%。

燕麦的播种面积比40年代减少了40%,但其单产高于大麦和春小麦,适于作饲料。播种面积占谷物总面积的10%左右。

黑麦的播种面积不断缩小,这是单产较低没有较高生产价值的原因所造成。

此外,俄罗斯远东地区还种植水稻。另外还生产高粱、养麦等,但种植面积不大,产量也不多,不占重要地位。

2.经济作物

俄罗斯主要经济作物有棉花、甜菜、亚麻和向日葵等。

十月革命后,政府为了发展经济作物,采取了增加投资、提高收购价格等一系列优惠政策。因此,经济作物播种面积不断上升。

棉花的生产在十月革命后得到迅速发展。播种面积不断扩大,产量增长了一倍半。

亚麻是俄罗斯的传统纺织原料之一。其种植面积一直在减少,主要原因是其收获和加工的机械化程度低,费劳力,而亚麻的种植主要分布在劳动力十分缺乏的中央黑土区。亚麻单产量也较低。

向日葵籽是俄罗斯最主要的油料作物,其播种面积约占全部油料作物播种面积的3/4,产量约占80%。滁此之外,油料作物还有亚麻籽、棉籽、大豆、油菜籽、大麻籽。但产量都不是太多。

3.上豆、蔬菜和瓜果作物

土豆是俄罗斯居民的基本食品之一。但是土豆产量日益下降。主要因为,一部分土豆生产者是个人副业者,随着农村居民的减少及其生活方式的改变,其土豆生产量下降。二是种植土豆机械化程度低。

战后,蔬菜种植面积,一直都保持不变,其中约有2/3是水浇地。俄罗斯人均年消费量为100公斤。

瓜类作物的种植主要是西瓜、甜瓜和南瓜。俄罗斯盛行水果和浆果。为了提高水果产量,俄罗斯建立了大型果园。目前,鼓励农村居民发展果园合作社,农庄农场协助合作社建立基础设施,并提供农业技术与各方面服务。

畜牧业

俄罗斯的畜牧业包括的主要部门有:养牛业、养猪业、养羊业、养禽业。此外,还包括小规模的各个部门,如养马业、养蚕业等。当前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55%

十月革命前,俄国畜牧业的经营方式落后,畜产品产量不高。十月革命胜利初期,农畜产品产量减少,到20年代末,已经超过1913年,然而,在农业全盘集体化期间,由于政策严重失误,使畜牧业遭受重大损失。加之二战的巨大创伤,直到1950年后,畜产品产量尚未恢复到1913年的水平。

50年代中期后,俄罗斯采取了增加投资、加快发展专业化和集中化、提高畜产品的收购价格、扩大质量差价和加强科研工作、采用科学的饲养工艺、加强饲料基地等措施,大大促进了畜牧业的发展。

近年来,随着全俄经济衰退,投资危机、通货膨胀等一系列问题致使畜牧业大大停滞不前。畜产品产量大幅度下降。1992年头9个月,畜产品产量就下降21%。

1.养牛业

这是俄罗斯规模较大的畜牧业部门。目前这个部门提供98%的奶和40%以上的肉。此外,还提供高质量的皮革原料。

全俄饲养的牛,80%是由农庄农场、跨单位组织或其他农业生产企业饲养的:另外20%由个人副业饲养。

80年代末,奶牛业的专业化和集中化水平有所提高,有的地方出现了奶牛业跨单位综合体或养牛联合公司,其内部分为繁育、育成、饲养及产奶、加工饲养等专业化企业,以提高生产效率。

2.养猪业

这是俄罗斯第二大畜牧业部门。按标准头数计算,养猪业约占牲畜总头数的15%。养猪业提供肉类、皮革、猪鬃和其他轻工原料。

近些年来,养猪业进行了技术改造,逐渐建立了许多工业型大猪场。内部分为专业化繁育、肥育企业等具有完整工艺的大型企业,此外,还有专门从事良种畜培育和繁育的猪场,负责提供优良种猪。

3.养羊业

这也是畜牧业一大部门。按标准计算,绵羊和山羊占牲畜总数的14%。该部门主要提供肉、奶、油脂、羊毛、羊皮等。由于养羊业产品价格偏低,处于低赢利状态。所以,养羊业发展缓慢。

4.养禽业

这是俄罗斯一个作用日渐提高的畜牧业部门。养禽业提供高营养价值的肉、蛋以及绒毛和羽毛。

目前,俄罗斯养禽业产品的主要供应者是集体农庄和国营农场,提供的产品大大超过了副业。这改变了60年代以前主要靠个人副业提供禽产品的状况。这是俄罗斯大力发展机械化养禽场,实现了养禽工序的综合机械化的结果。

中国农业在贸易中的地位

中国农业在贸易中的地位

世界贸易体系中中国农业的地位

前言

中国是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发展中农业大国。农业在中国历来被认为是安天下、稳民心的战略产业。1978年开始的以市场化为取向的农村改革,是中国农业发展的历史性转折点,不仅突破传统体制的束缚,推动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创造了以不足世界9%的耕地养活世界近21%人口的奇迹,而且带动和促进了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全面展开,有力地支持了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2001年底中国加入WTO,中国农业对外开放程度大幅提高,中国农业与世界农业的关联程度发生重大变化。在世界贸易体系中,中国作为农产品生产大国和消费大国,既可能受到国际市场的不利冲击,同时也对国际市场有着巨大影响。

本报告共分四部分。第一部分回顾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业增长及结构变化特征;第二部分分析了中国农业分享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利益以及加入WTO后过渡期的影响;第三部分揭示了中国农业进一步发展所面临的挑战和关键问题;第四部分提出了中国农业进一步融入世界贸易体系的战略思路与政策建议。

一、中国农业:增长与结构变化

(一)农业与中国经济增长

农业一直是中国国民经济的主导部门。1978年,农业仍然贡献了国内生产总值的28.1%,吸纳了高达70.5%的就业人口。1978年开始的改革开放极大地促进了中国经济的增长。1978-2003年间,中国GDP年平均实际增长率达9.4%。尽管农业部门(4.5%)没有取得工业(11.6%)和服务业部门(10.3%)的高增长率,但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的稳定增长,有力支撑了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和改革开放顺利推进。

随着中国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从封闭经济向参与全球经济一体化转型,以及工业化、城市化的快速发展,中国经济也伴随着大规模的结构性转型,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份额逐年下降。到2003年,农业占GDP的份额下降到14.6%,就业份额下降到49.1%。在外贸结构中,农业出口份额由1980年的26.7%下降到2003年的4.9%,进口份额由33.8%下降到4.6%。

(二)农业增长的绩效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农业经历了土地改革、农业合作化、农村人民公社和市场化改革、对外开放等体制变革阶段。1978年以前的人民公社体制以及农产品统购统销制度,严重束缚农民生产积极性,导致农业生产发展缓慢、农业结构单一,农村长期处于贫困落后状态。

1978年中国改革开放首先从农村开始,迅速扩展到全国各地和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中国经济发展迅速,农业得到快速发展。改革开放初期,由于废除了人民公社制度,实行家庭联产承包制,极大调动了农民群众积极性,1978-1984年,中国粮食产量实际年均增长率达5%,蔬菜水果分别达7.5%、7.2%,而棉花则高达19.3%,远远超过20世纪60-70年代的增长率(表2)。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中国农产品供求格局发生根本性转变,从长期短缺转向总量基本平衡、丰年有余,人均食物占有量大幅增长。中国农业增长最突出的贡献是解决了近13亿人口的吃饭问题。

究竟是什么创造了中国农业增长的奇迹?许多研究表明,这既包括改革初期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等制度创新的巨大作用(Fan,1991;Lin,1992),也离不开技术进步的贡献(Huang和Rozelle,1996;Fan和Pardey,1997)。同时还包括增加农业投入,加强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以及流通体制的市场化改革,扩大农业对外开放等。

(三)结构变化

在农业快速发展的同时,随着国民经济高速增长、城镇化的推进以及收入水平的提高,对肉类产品、水产品和水果蔬菜等的食品需求大幅度增加,农业结构也发生显著变化。在农业总产值中,畜牧业的比重已由1978年的15%扩大到2003年的32.1%,水产品由1.6%上升到10.6%,而种植业则由80%下降到50.1%。

作物结构:农作物面积中,粮食面积逐年下降,由1978年的80.3%,下降到2003年的65.2%,而能够促进农民增收的高价值经济作物面积不断上升,由19.7%增加到34.8%(图5)。其中粮食作物中,水稻、小麦面积逐步下降,而玉米面积随着畜牧业增长对饲料需求的增加略有增加。经济作物中,蔬菜、水果面积增加比较显著。

畜牧业:过去单一养猪型的畜牧业逐步转变为多种牲畜和家禽养殖协调发展。到2003年生猪占畜牧业产值的份额降低到46.7%,家禽份额扩大到占29%,养牛业10%,养羊业5.9%。

(四)食品消费结构

中国不仅解决了庞大人口的吃饭问题,而且随着人均收入的增长以及城市化水平的提高,食品消费结构也发生显著变化。第一,农村和城镇居民的粮食和蔬菜人均消费量呈明显减少,肉类、水产品消费增加。如2003年城镇居民人均粮食消费量比1983年减少了45%,农村居民减少14%;城镇居民人均蔬菜消费量下降了29%,农村居民人均下降18%。城镇居民人均肉类产品消费增加46%,农村居民增加69%。城镇居民人均水产品消费增加65%,农村居民增加93%。

第二,农村居民和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差异依然较大。2003年城乡居民人均粮食消费量差距为35.5%(1983年为56%);蔬菜消费差距从1983年的1.3倍缩小到2003年的1.1倍。猪牛羊肉消费差距由1.9倍缩小到1.6倍。食油消费差距从2倍缩小到1.5倍,禽肉从3.1倍缩小到2.9倍,水产品从5.2倍缩小到2.9倍。

第三,城乡居民消费水平差异扩大。1985-2003年,城乡居民人均活消费支出差距从2.1:1扩大到3.4:1;食品支出占农村居民生活消费支出的比重(恩格尔系数)从57.8%下降到45.6%,城镇居民家庭的食品支出比重从53.3%下降到37.1%(图6);城乡居民人均食品支出差距从2.0:1扩大到2.7:1(国家统计局,2004)。

二、中国农业与世界贸易体系

(一)分享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利益

自1978年中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中国农业不仅实现快速增长,结构变化显著,而且逐步扩大对外开放,进一步加深了与世界贸易体系的一体化。

与中国对外贸易高速增长保持一致,中国农产品贸易得到快速发展。中国农产品出口由1992年的不到113亿美元,增长到2003年的212.4亿美元,年均增长率5.8%;农产品进口由53亿美元增加到189亿美元,年均增长率达12.3%(表5)。中国已经成为继美国、欧盟、加拿大、巴西之后的世界第5大农产品出口国,也是除欧盟、美国、日本之外的第4大农产品进口国,对世界农产品市场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尽管中国农产品贸易增长较快,但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以及产业结构、贸易结构的升级,农产品出口在外贸出口总额中的份额呈下降趋势,由1992年的13.3%,下降到2003年的4.8%,进口份额由6.6%下降到4.6%。而在许多贸易伙伴的贸易结构中,农产品出口仍然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如新西兰的商品出口总额中,有59%是农产品,智利达39%,巴西32%,澳大利亚26%,泰国17%,加拿大13%,美国10%。

中国农产品贸易增长的实绩显示,农业参与国际市场竞争、分享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利益,对促进中国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首先,中国农产品出口仍然具有重要的外汇贡献。1992-2003年的12年,中国外贸顺差累计2426.5美元,农产品净出口累计513.3亿美元,占21.2%。其中,1992年农产品净出口26.2亿美元,占全国外贸顺差的60%以上,2003年23.5亿美元,占9.2%。其次,对拓宽农民就业渠道、促进农民增收和农业结构调整、提高农业竞争力发挥了重要作用。有关研究表明,中国农产品出口乘数2002年为1.66,相当于1美元农产品出口能够额外产生1.66美元的经济活动;每1万美元的农产品出口,能直接和间接创造近28个就业岗位(程国强,2004)。表7显示,劳动力密集型农产品出口在中国农产品出口占76%以上的份额,而且呈进一步扩大的趋势,这对中国农业发挥比较优势,提高农业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第三,农产品进口缓解了农业资源短缺压力,促进了农业比较优势的发挥和农业资源配置的优化。

(二)在多大程度上参与世界贸易体系?

目前中国经济已经在较大的程度上融入世界经济体系,中国既充分享着经济全球化的巨大利益,也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动力,使更多的国家受益。世界银行的数据表明,2003年中国是除法国外世界上第二大对外直接投资输入国,中国经济的对外贸易依存度已经达到55%,仅次于德国和俄罗斯,居世界第三。

尽管中国农业与世界市场的关联程度日益增加,由1992年的15.8%,增加到2003年的19.4%(表9),越来越融入世界贸易体系,但相对整个中国经济而言,农业的贸易依存度并不显著。从国际比较看,2002年中国农产品出口占农业国内增加值的比重只有9.3%,而美国为41.1%、欧盟34%、俄罗斯36%。其政策含义在于,中国农业增长更多地依赖内生需求,农业资源主要被配置到解决国内粮食等主要农产品供给。与此相反,农产品出口占主导地位的加拿大、澳大利亚、巴西和泰国等,农业贸易依存度则高达99-175%。这意味着这些国家的农业部门高度依赖国际市场,促进国际农产品贸易自由化对这些国家的农业发展具有决定性意义。

(三)农业进一步对外开放:加入WTO的后过渡期

尽管目前中国农业参与世界农产品贸易的程度相对有限,但实际上,自2001年底中国加入WTO,中国农业对外全面开放市场的壁垒已经基本消除。尤其是从2005年开始,中国农业在加入WTO谈判中争取的过渡期基本结束,进入WTO“后过渡期”,中国成为世界上农产品市场最开放的国家之一。

第一,农产品关税降至承诺的终点,即由加入WTO前2001年的23.2%,经过2002-2004三年削减后,降至2005年的15.35%。远远低于世界农产品平均关税62%的水平,成为世界上农产品关税总水平最低的国家之一。

第二,自2004年起,粮食等重点农产品的进口关税配额数量已经达到最高点,2005年之后将继续维持这样的高水平。如小麦963.6万吨,大米532万吨,玉米720万吨,食糖194.5万吨,棉花89.4万吨,羊毛28.7万吨,毛条8万吨。除小麦继续保持90%的国营贸易比例外,其他农产品的国营贸易比例将逐步缩小。2005年取消羊毛和毛条的进口指定经营制度。2006年取消豆油、棕榈油、菜籽油进口的关税配额管理,实行9%的单一关税管理。

第三,中国承诺自加入WTO起,取消了农产品出口补贴,承诺将国内支持中的黄箱补贴上限约束在8.5%,低于其他发展中国家的水平。

令许多人不解的是,中国加入WTO以来,国外具有优势的粮食等大宗农产品并没有如预期涌入中国市场,人们普遍担心农业将受到严重冲击的情况也没有出现。我们以为,这其实存在较大的必然性:第一,政府高度重视“三农”问题,根据加入WTO的新形势,采取了一系列更直接、更有效的支农政策措施,推动农业与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提高了农业竞争力,促进了农业和农村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第三,加入WTO影响的滞后效应,使国际竞争压力对中国农业的影响在短期内没有表现出来。第三,国内外市场价格变化在客观上缓解了进口压力。如2002年,由于世界粮食主产国受灾严重,导致国际粮食价格上涨25-30%,而中国国内粮食过剩、价格低迷,国外粮食不具备进入中国市场的价格条件。尤其需要指出的是,近几年中国农民实际上牺牲了自己的利益来保持国内粮食的低价水平,避免了国外粮食对国内市场的冲击。

过渡期结束后,中国农业进入对外开放的新阶段,将进一步融入经济全球化进程。上述一些对国内农业有利因素将逐步消失,一些深层次的不利因素正在显现,农业面对的国际竞争压力将全面提升。尤其是,中国小规模分散经营的传统农业与国外大规模现代化农业难以竞争的局面,在较长的时期内不会出现逆转;发达国家对农业高补贴、高保护所形成的不公平国际农产品贸易环境,在短期内也不会得到根本的改变。加入WTO对中国农业的影响和挑战是长期的,在后过渡期将逐步显现出来。具体表现在:

第一,农产品进口压力日益加大。从2005年开始,今后中国粮食进口关税配额数量每年将达2216万吨,占商品量的15%。按中国粮食口径,将配额折成原粮(包括将豆油配额折成大豆),则粮食配额数量达4107万吨,相当于2004年国内粮食总产量的11.3%(不包括大豆进口,2004年2023万吨)。如果这些粮食全部进口到国内市场,将产生深刻的影响:一是进口粮食占国内生产的11%以上,远远超出中国1996年提出的95%粮食自给率的判断,有可能影响中国粮食生产总水平,这要求中国重新评估国家粮食安全政策目标。二是在当前国内粮食供需紧平衡、高价位的背景下,粮食进口将打压国内价格,直接损害种粮农民利益,不利于国内粮食增产。三是影响政府各项支农政策效应的发挥,尤其会抵消现有粮食扶持政策的积极作用。2006年中国取消植物油进口关税配额管理,对国内大豆、油菜籽、花生等的生产和加工行业的影响也不可低估。

第二,农产品贸易逆差可能成为常态。过渡期三年来,大豆进口增长较快,配额农产品如棉花、食糖、羊毛、棕榈油等进口较多,配额使用率较高(20-70%不等),今后进口仍将呈扩大趋势。2004年中国农产品进口280.3亿美元(比2003年同期增长48.1%),出口233.9亿美元(同比增长9.2%),逆差46.4亿美元(海关总署,2005)。根据中国农产品供需结构和农业资源禀赋特征,我们初步判断,今后中国农业的进口贸易依存度将进一步提高,农产品贸易将呈大进大出趋势,贸易逆差有可能成为常态,这是今后影响国际收支平衡的一个潜在因素。

第三,国际市场风险防范和管理的难度加大。随着各个领域全面对外开放,中国将面临越来越多的国际市场风险挑战,防范和化解的难度日益增大。国际农产品市场风险尤为复杂。如2004年4月底国际大豆市场价格急剧波动,市场风险通过跨国公司的营销链条迅速传递到国内市场,导致国内大豆压榨企业全面亏损,初步估计损失达50亿元。

第四,国际农产品贸易环境日趋复杂。中国将进入贸易摩擦高发期。技术性贸易壁垒、反倾销、特殊保障条款等将成为今后中国农产品出口的主要壁垒,“舆论壁垒”等新型壁垒也呈上升之势。发达国家继续对农业提供巨额补贴,国际农产品贸易被严重扭曲,多哈谈判建立国际农业贸易新规则和新秩序步履维艰。这都将在今后一个时期影响中国发挥比较优势,扩大优势农产品出口。

第五,从战略上看,在加入WTO背景下,中国农业所面临的挑战,其实并不在于农产品进口数量的可能增加,更尖锐的矛盾,主要在于农村人口尚未大规模转移背景下,进口农产品增加后大量农民的就业和收入问题。这是一个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和影响着中国经济改革、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全局性问题。有学者指出,如果对经济发展只注重国内生产总值和财政收入的增长速度,往往会将农业看成是对国内生产总值和财政收入增长无足轻重的部门,因此不愿意增加政府对农业发展的支持和保护,这显然不利于提高中国农业国际竞争力。在发达国家高额补贴的农产品进口冲击下,中国不少地区的农业和农村经济就可能面临衰落的危险。这样,受威胁的可能并不是国内农产品的供求平衡,而是引起的相当数量的农民的就业和收入问题(陈锡文,2004)。

三、今后的挑战与关键问题

20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中国农业发展进入新阶段,农产品供求关系发生重大变化,实现了由长期短缺到总量基本平衡、丰年有余的历史性转变。收入水平的提高、消费需求结构的显著变化,对农产品从主要是数量需求转向数量、质量双重需求;农业发展从过去主要受资源约束转向受资源、市场双重约束。2001年底中国加入WTO,则把中国农业融入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必须面对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竞争的双重挑战。中国农业发展的环境和条件发生了深刻而重大的变化。

而从现在起的今后若干年,中国正处在人均GDP从1000美元到3000美元的发展新阶段,将进入工业化、城镇化和现代化加速发展的重要时期。国际经验表明,这既是中国发展的战略机遇期,也是各类矛盾凸现的挑战期。在这一关键时期,着力解决好“三农”问题,继续发挥农业农村经济对国民经济的支撑作用,不仅关系到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和农村发展,而且直接影响中国对战略机遇的把握,事关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大局。但是,中国农业目前仍然是国民经济最薄弱的环节,一些长期困扰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深层次矛盾还远没有根本解决,在可以预见的将来,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的农业大国,农业发展将面临越来越多的压力和挑战,比较突出的有:

1.人口和食物消费需求增长的压力与日俱增。2004年底中国人口为13亿,预计到2010年达到13.45亿。按照目前的粮食消费结构和需求总量测算,到2010年,粮食年需求量至少为5亿吨。目前中国的粮食生产能力4.7亿吨,要想在今后5年内使农业恢复到5亿吨的生产能力,在物质和技术条件上都存在较大的难度。如何保障13-14亿人口的粮食安全问题,是今后中国农业不能回避的战略问题。

2.农业资源刚性约束矛盾日益突出。人多地少是中国的基本国情。目前中国人均耕地面积不足1.5亩,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43%。从长期看,人口增加、耕地减少,耕地资源紧张的矛盾将始终存在。人均水资源也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干旱和严重缺水已经成为制约西北、华北和中部地区农业发展的瓶颈。今后农业资源紧张的矛盾对农业发展的约束将越来越突出,直接威胁中国的粮食安全和农产品供给。

3.农业国际竞争力在短期内难以提高。中国农业在技术进步、产品质量和整体竞争力与主要农产品贸易国的差距在短期内难以改变,中国小规模分散经营的传统农业与国外大规模现代化农业难以竞争的局面,在较长时期内也不会出现逆转。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中国农业投资投入不足,农村资金短缺,生产要素持续外流,农产品市场体系、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和国家对农业的支持政策体系不完善等问题将难以在根本上改变,因此在短期内进一步提高中国农业竞争力的难度较大。这也决定了在世界贸易体系中,中国农业必须充分发挥自身优势,选择正确的发展战略。

4.影响农业和农村发展的体制性制度性矛盾开始凸现。在城镇化和工业化加速发展的背景下,长期积累的城乡二元结构中的一些深层矛盾开始显现:城乡居民的收入水平、享受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等方面的差距进一步拉大,农村与城市的面貌反差强烈;城乡之间各种要素合理流动的市场体系还没有形成,影响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体制性障碍仍然存在,农民就业增收渠道难以拓宽。从根本上改变影响中国农业农村发展的城乡二元结构,还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

未完以下网站有全文。

OK,关于俄罗斯养牛业公司和谁知道俄罗斯的经济的内容到此结束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本站所发布的文字与图片素材为非商业目的改编或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权或涉及违法,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