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瓦房养牛怎么养?农村为什么说适合养生

农村瓦房养牛怎么养?农村为什么说适合养生

大家好,农村瓦房养牛怎么养相信很多的网友都不是很明白,包括农村为什么说适合养生也是一样,不过没有关系,接下来就来为大家分享关于农村瓦房养牛怎么养和农村为什么说适合养生的一些知识点,大家可以关注收藏,免得下次来找不到哦,下面我们开始吧!

大学农村社会实践活动心得及感悟【精选篇】

大学农村社会实践活动心得及感悟【精选篇】

社会实践,就是为我们能更好的步入真实社会而做贡献的。虽说大学就是个小社会,但是其毕竟有限,真正的体验社会生活,还得深入其中。此次农村社会实践,帮助我们真实的了解了一些社会情况,意识到不同地域人们的真实生活。真是受益匪浅呀!

我们到的枫顺乡,是处在深山里,四面环山,交通很不方便。但是,我们体验到的生活令我们难忘!都说农村人,尤其靠山的很纯朴。这确实如此啊。对于他们,我们做社会调研的时候,绝大多数都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的。不时还问我们的生活怎么样,对我们也挺好奇的,虽然语言上有点问题,但是他们保证我们听懂,或是多重复几遍,或是带点动作,我们感到特别高兴,也很感动。在我们调研还有送孩子回家时,他们总是留我们在那吃饭,而且说了就去做,我们也只能极力推辞,而且得好些时间,因为我们吃饭都是一起的,算是纪律吧。到最后,即使我们不吃饭离开,也会给我们拿点自家产的水果等。真的好感动!都是好客之人啊。

虽然这里交通不便,老乡们住的都比较分散,分散倒置的是无论是孩子们找同学玩,还是大家聚一下都是比较难的。但是他们硬是过的很幸福,有声有色的的。孩子们自己找乐趣。没事了,到学校去玩,打乒乓球,篮球,那着自己的滑板到处转,个个滑的都特别棒。

我们在这的实践活动,大家也都特别的支持,尽可能满足我们的需要。我们住在学校,被褥床单被单等都是学校提供的,他们能做到这样我们已经很满足很高兴了。还能为我们打开两个教室的门,其中还有一个多媒体教室。还为我们提供了校长室专门供我们办公。体育器材也给了好些。这些在我们来之前就没敢设想,他们的准备工作,还有他们的行动使我们难忘!毕竟在山里,能提供这么多已经是很不容易了。在此感谢你们!

这次实践的劳动成果是我们大家的,也是整个山区人的。我们在此次实践中,大家都能够团结起来,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证明了我们没有白来。

这次实践,我们同学彼此之间的友谊又增进了不少,大家好像一家人了一样。大家也能够互帮互助,干什么都没有任何怨言,唯恐安排工作时落下自己,搞得自己无事可做。大家表现的总是那么积极,即使再苦再累大家都能够坚持下来。

这次实践留给我太多太多美好的记忆,我将会永远铭记。用大家留给自己的精华来塑造自己的美好人生,来勾画自己的蓝图。可爱的孩子们,永远与你们同在,幸福的彼岸永远向你们招手。

【篇二】

20xx年7月22日到27日,我作为青岛海洋大学工程学院青年志愿者服务队的一名成员,跟随服务队在平度市崔家集镇周家村进行了为期5天的社会实践活动。在"下乡"期间,我无处不感到乡亲们的热情朴实和村里孩子们的天真好学。而最让我感动和钦佩的还是村领导班子兢兢业业的实干精神。

这还得从开始住进周家村村委大院说起,乍一看,简简单单的院落,两排瓦房相对排开。我当时就在心里犯嘀咕:这个村一定很穷,至少不会很富裕,要不,有哪个稍微富裕的村委不建座气派的楼房来撑撑场面啊!然而,之后的所见所闻却让我改变了这种想法。

先是与村支书的一次聊天,听周支书说,这满村上下房前屋后,见缝插针栽的可不是一般的树,那可是咱老百姓的一片不大不小的摇钱树啊。原来早在前几年村委一班人就商量着要为老百姓栽一些经济效益高的果树,于是他们买来了几千株柿子树苗。现在,村里共有5000多棵现在挂果的柿子树,平均一棵柿子树一年就可创利200多元呢!

这些果树有村里统一采摘,统一销售,售后的收入根据各家住房周围的树木比例分配到各家各户,一项就给老百姓增收不少。说到这些周支书的眼睛里漾出了阵阵喜悦,说到这田间的农作物,他更是激动不已,喜的合不拢嘴了。前年,村委一班人出马,给村民们联系了为南韩一家公司育种的活计。现在全村的育种田已经达到100多亩,而农民的收入更是因此而上了一个新台阶。刚开始听周支书这番话,我还真有点半信半疑。而7月26日,我们深入到农田进行调查,眼前的事实不禁让我被这个村的经济发展由衷的折服了。我跟一个同学去询问了一位农家大嫂,据她说,他们家,三口人,一年下来仅仅是农作物的收入就有两万多元。而且村里其他家庭的收入也都很高,有的家庭有大棚,有的家庭养牛养鸡。另外,村里还有800亩,村委为此专门为烟民们投资24万元建起了烤烟房。总之,各家都有自己的发财经。这位大嫂最后告诉我们?quot;这都是俺村里干部领导有方,给我们联系那么多致富方法,还得感谢他们啊!"从她充满希望的眼神中,我才体会到,原来这个村的领导班子是一个受老百姓爱戴,踏踏实实为老百姓办实事的好班子啊。

村领导管理有方,不仅表现在经济发展上,其他的方面也是从来都没有放松过。先说这个村里的治安,村委一班人早就制定了一套村规民约,凡是有违反者,都要照章处罚。村民们都觉得邻里乡亲吵吵闹闹,丢人不说还要受处罚,还得耽误精力,实在不合算。所以,这个村现在可以说是安宁无事,听村里一位老大爷说,村里这几年没有发生过一件刑事案件,民事纠纷也很少,就连乡亲们之间小吵小闹也很少听说。村里对基础设施的建设也是毫不含糊,就说村里这十几条平坦的大街吧,周支书说,以前村里是一片片的坑洼地,一到下雨天啊,这街上就成了大水塘。平时老百姓推个车子,走个夜路都难啊,1992年开始,村里决定在全村修十几条主要街道,以方便村民。这样,原来的沟坎才被垫平了,而且道路两旁都修建了排水渠道,无论多大的雨都能保证排水畅通了。村里还十分重视教育的发展,投资三十多万元建起了高标准的幼儿园和小学。小学曹校长介绍说,全村学龄期孩子没有一个辍学或退学的。看着孩子们坐在宽敞舒适的计算机房里上课,我不禁从心里有几许羡慕他们能在这样的环境里学习,毕竟不是每一个农村孩子都有机会的。

还记得刚来村里的时候,就跟一个同学讨论这样一个问题:农村要发展,依靠什么?其实说到发展,无论是个人还是社会,首先科学文化不能少。可是要让一个文化水平参差不齐的农村发展起来,没有一个过硬的领导班子是如何也办不到的,说到底还是得靠村里领导的管理才行。试想一下,没有村委班子的跑前跑后,怎么会有蔬菜育种田的出现,假如没有村委的狠抓治安,村里秩序乱作一团,稳定尚且办不到,经济发展有何从谈起?周家村能有今天这种秩序井然,经济发展蒸蒸日上,村民安居乐业的喜气景象,与村委的管理是直接相关的。

而村委一班人的指导思想和动力有何在呢?周云善支书说,周家村有党员15人,所以党员都本着为百姓没福利的原则,响应党中央的号召,积极寻找致富道路。最近,全村党员正积极学习***同志"三个代表"的讲话。他们要在"三个代表"及"七一"讲话的指导下,做到责任到位,工作到位,精力到位,切实做到在其位谋其政。

当然,勤劳能干的周家村人,并未因为目前生活好了,就安于现状。周家村村正在积极寻找更好的致富路子。从周支书自信的表情中,我们看到了希望,我想,几年后,周家村又将是一派新景象。所有的农村也都会象周家村一样,在党的富民政策的指导下,在全村党员干部的带领下,找到适合自己发展的道路,奔向幸福的明天的。

【篇三】

本次“三下乡”活动是在党中央关于开展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工作的号召下,由黄淮学院经济管理系团委牵头,在系党总支书记张水成教授及学工办老师支持和指导下,由黄淮学院经济管理系16名同学组成的,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小组于xx年7月5日—xx年7月20日前往汝南县良屯村开展以文化下乡为主的“三下乡”活动。

本次“三下乡”活动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工作,分别是前期的准备工作、社会实践工作、后期总结工作。前期准备工作主要包括实践小组的组建,思想动员,与活动地点即汝南县良屯村村委及良屯小学的先期接洽。社会实践工作主要包括以问卷调查形式调查留守儿童问题,以宣传单形式宣传安全教育知识,深入田间地头及农户家中务农,“一对一”帮扶农村儿童学习生活及举办多种形式的文艺活动丰富文娱生活。后期总结工作主要包括对社会实践活动中的资料的整理与总结。

在此次“三下乡”活动中通过实践小组团结一心共同努力,共发放宣传单300份,回收有效调查问卷100份,在活动进行的过程中,大部分的活动都是在计划之下进行的,且大部分的计划都有较强的实效性,但是也由于对当地情况了解有限,以至于在计划中一些项目很难实施的情况。我们开展的几项活动所起的效果还是比较明显的,都得到了农民的认可,真正达到了文化下乡的目的。

大学生社会实践是展现当代青年精神风貌,锻炼新时期大学生能力的重要活动,大学生通过三下乡体验社会感悟生活,对以后的学习、工作必将起到深远的影响。经过了15天的“三下乡”活动,实践小组收获很大。每一位志愿者都能不怕吃苦,脚踏实地,尽心尽力的帮助留守儿童,以庆祝建党九十周年活动为契机,继承和发扬革命优良传统,无私奉献、服务人民。大家所学的知识有了用武之地,精神境界也得到升华。

朝鲜的农村现在是个什么样

朝鲜的农村现在是个什么样

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农村居民基本都是瓦房,建筑很少见。乡村住宅统一建造,以灰瓦白墙为主。

朝鲜农村基本通电,沿途可以看到很多杆子。但是朝鲜农村人没有家用电器,只有少数家庭有电视机、电风扇、洗衣机等电器。朝鲜农村大多数人不知道什么是空调。在朝鲜农村,大多数人穿简单的衣服,大多数人穿灰色的裤子、毛衣和布鞋。农村妇女穿的衣服很土。另外,穿雨鞋的人很多,晴天可以看到。

在朝鲜农村,主要的交通工具是自行车和牛车,而自行车通常是私人的,但牛车通常是集体的。

因为朝鲜的牛属于集体,个人不能养牛。因为朝鲜没有牛业,没有牛,牛在朝鲜农村地位很高。在朝鲜农村,很少看到汽车,偶尔也会看到摩托车,这让人感到非常惊讶。朝鲜农村人基本不用手机,沿途看到很多农民在田里工作。他们拿着农具,没有人带手机。但是到了平壤之后,发现平壤人用手机比较多。

朝鲜农村居民很少外出。如果是农村户口,他们的后代可能是农村户口。因为朝鲜农村的人不能在城市工作,或者在城市买房落后。只有少数农村儿童被大学录取,分配到城市工作,才能成为城市户口。在朝鲜农村,人们的饮食也很简单。他们的主食是米饭和玉米,他们也吃面条。菜肴以泡菜为主,还有各种蔬菜和野菜,肉类比较珍贵。

朝鲜农民很少出门。他们基本上每天在地上工作,一天能挣一份工资。食物可以根据工分分配。朝鲜乡村生活你怎么看?

女性创业开火腿店

女性创业开火腿店

女性创业开火腿店

临近春节,云南省武定县田心乡的乡民们,开始准备年货。这其中,腌上一条火腿是必不可少的。而在乡里,这个叫徐永芬的女人腌的火腿很特别。切下来的火腿片,红润透亮,油花纹路清晰,这样的火腿,质量上乘。

为了让记者看到她的火腿究竟为什么特别,徐永芬来到了云南山上的乡村里。

徐永芬:我们火腿原料就用这种猪,因为它是放养的猪。它喝的是山泉水,睡的是松毛席。

徐永芬用的猪腿不是一般的大路货,而是云南高原上的溜达猪。不过前几年,她收猪腿很麻烦,需要牵着马走几十公里的山路,一天跑好几个村才能收来顶多二十条猪腿。这是徐永芬一直很头疼的问题。

徐永芬:曾经我最远的地方,跑到20公里左右的地方去收。其实跑那么远,才收六七个腿,就是七八十斤。

记者:六七个腿?三头猪也就是。

徐永芬:是啊,没办法。

而就在2006年,一个意外事故在徐永芬眼前发生,从此,徐永芬的人生被彻底改变,让她从一个普通的农村妇女转变成了一个年销售额7000万元企业的女老板。

村民倪立雄:胆大、心细、稳重。这几点我们是看在眼里。

员工王桂芬:她就是勇敢,说实在的就是很大胆,因为别人不敢想的她敢想,别人不敢做的她敢做。

村民龙上云:她那个女的比男的大,胆子。肯定的。经常上电视,她被评为全国劳模,全国劳动模范,你看。

徐永芬是个普通的农村妇女,小学没毕业就开始自己做小生意,养猪、养牛、开饭馆,一直到她年近40岁,生活也很平淡。但就在2006年,徐永芬亲眼目睹一场车祸,改变了她的人生。

那一天,是农村赶集的日子,全乡的人都聚在乡里的主干道上逛街,人流车流混杂在一起。突然一个来赶集的乡民就在徐永芬眼前被马踢中胸口。

徐永芬:那个人起来了,他说没事没事,后面一身都灰不溜秋的,撞了脑子。到晚上他不舒服,家人就送来医院,第二天就不在了,死了。

错就错了照样赚钱

这件事换做别人,过了也就淡忘了,可徐永芬却直接因为这件事做出了一个十分大胆的决定,让同乡人直呼太意外。

村民龙上云:就是说,哎呀,憨了她。

丈夫许家银:都说她太憨了。

朋友赵喜美:你怕是憨了吧。

记者:憨了啥意思?

朋友赵喜美:就是傻瓜的意思。

2006年8月,徐永芬听说乡里的粮食所要出售,就以信用担保贷款180万元买了下来。这可相当于徐永芬一年纯收入的二十多倍。

徐永芬:那时候我一年的收入可能在四五万左右,六七万。

记者:一年的收入?

徐永芬:一年的收入就在。

记者:不到十万块钱。

徐永芬:不到十万。

要说买下粮食所,也不是什么出奇的事儿,因为这个粮食所地处田心乡唯一的主干道上,算是黄金地段了,炒炒地皮也能稳赚。可怪就怪在,徐永芬偏要把粮食所改造成农贸市场,乡民们都说,这事儿谁干谁赔钱。

村民徐超:烂瓦房,一个烂厂房。搞点住房,或者建个啥子。

村民许应:赚不了钱,靠市场赚不了钱。如果是你拿来做农贸市场,根本没办法做。因为历来农村赶街都是在街上赶,没有想过整个农贸市场,搭个大棚给人家好摆。

朋友赵喜美:如果在县城的话做一个农贸市场还可以,挺赚钱的应该是,但是在乡镇上,尤其是在田心镇乡这样的一个小乡镇,当时我们就很担心,可能她的资金一时半会回拢不过来。

但徐永芬很有信心。盘算着建起市场,让大家进来摆摊,乡民的安全就能得到保障,自己收猪腿也不用再到处跑,而且市场里起码有400个摊位,租摊儿的钱足可以还贷款。

徐永芬:卖卖摊位,能够利息还得上,每天有人在里面摆摊,我能收费。

经过一年的建设,2007年底,农贸市场正式开张。可开张过去半年,徐永芬是真傻眼了。农贸市场没能容纳下全部的商贩,外面大马路上摆摊的一点儿也没少,该拥堵还是拥堵。而且当地有每七天赶一次集的传统习俗(创业网:www.Cyone.com.cn/),已经延续了很多年,这也没能随着农贸市场的建成而改变。偌大个市场,一年只能开张52天,收52天的钱,剩下的时间只能空在那里。

村民许应:还不是以路为市,现在还不是,街天还是摆摊,你们也瞧得出来,变化不是很大。

记者:现在还是这样。

村民许应:现在还不是这么个样,容纳不下,那个地点容纳不下。

徐永芬折腾这么大个事儿,结果建市场既没解决交通问题,也没赚到钱,还让全乡人都看了大笑话。热闹过后,徐永芬万分惆怅。

徐永芬:第一年才收了两万块钱,我贷了180万,将近十几万的利息,那怎么能,还差着很多很多。

剩下的时间,徐永芬利用起来办婚宴酒席,尽管如此,整个市场的收入,还不够还利息的。

丈夫许家银:亲戚朋友那里借一点,还有从我的工资,我的工资一共也只有一千多块钱,也要养家糊口,但是没办法,因为这个贷款利息必须要按月还,我们也要讲一个信誉度,和银行贷款,如果没有这个信誉度,人家也不敢支持你,所以当时的生活是相当困难。

市场经营到这个地步,徐永芬骑虎难下。放弃舍不得,继续下去又很困难。唯一还能给她点安慰的,是她那个小小的火腿作坊。

在云南当地,一到冬至,家家户户都开始杀年猪腌火腿,来年冬天就能腌好享用了,是云南山里人家必不可少的家常菜。

徐永芬在建农贸市场之前,有个火腿作坊,帮别的火腿厂代加工,一斤只赚两元钱,一年能卖个20吨左右,赚几万元钱。2008年冬至刚过,正是卖火腿的旺季,但让人无法理解的是,徐永芬连火腿都不打算卖了。

经销商史华林:当年我们来拉火腿,有三四张车来拉火腿,她不卖,我们说有火腿,有钱你不挣,你怕是变成傻了。

本来已经债务累累了,这时候还不急着赚钱,徐永芬想干什么呢?她又是怎么在六年后达到年销售额7000万元的呢?

2007年改造农贸市场的时候,徐永芬去昆明参加了一个农展会,一条售价高达2600元,能生吃的火腿,吸引了她的注意。

徐永芬:以前我的火腿一只才卖一百多元,二百多元,他们的到两千多元,那就十倍多的价,我真的是太惊奇了,想都想不到,我说怎么卖那么贵的火腿。

人家介绍说,那是一种自然发酵三年,能生吃的.火腿。徐永芬尝了一下,发现这种火腿生吃起来比她的一年火腿香。同样卖火腿,人家的火腿挂三年,卖价就能翻十倍,徐永芬很羡慕,也想尝试做。但这相当于资金压三年才能变现,她当时没有那个经济实力。

徐永芬:要压一百多吨的火腿,要压三年,那这三百多万元等于是摆在那里不能动,那时候我条件不成熟,我没有钱。

徐永芬算了算,要靠自己那一斤只赚两元钱的火腿还贷款,很不现实。要还上钱,她只有靠利润更高的三年火腿。

2008年底,徐永芬卖掉和农贸市场配套的三个门脸房,筹了40多万元开始疯狂收猪腿。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她已经把20吨猪腿,一批批上好盐储存起来,谁来要都不卖,就等着三年后一鸣惊人。但她的这种憧憬,只持续了20天。当徐永芬按照惯例打开仓库查看火腿的时候,发现情况不对。

徐永芬:我一开门,闻见火腿的臭味。火腿像气球一样泡起来。我说怎么回事,我还有一线线的希望,我就觉得没关系,有几个坏的,我说多数还是好的。

腌火腿的时候偶尔坏几只很正常,但当徐永芬打开仓库继续往里走的时候,却越走心越凉。仓库里2000只火腿,几乎都胀气了。

徐永芬:好的没有几个,看到那种情景我腿都软了,我怎么办呢?计划好了应该是能赚钱,为什么一下子就成这样,我做农贸市场也亏了,做火腿也亏了。

徐永芬把还凑合能吃的火腿送人,剩下的舍不得扔,只好自己消化,家人、工人,天天吃臭火腿,吃到想吐。

员工许莲美:很臭的就没法吃了,多少臭一点的才能吃。天天吃,天天吃到不想吃了。

员工王桂芬:我们也替她担心,我们替她担心。但是我们心里不敢说,因为我们是员工我们不敢说,她当时那个情景,火腿腌坏掉了,她一直抱着头,她一直很痛苦。

在外人看来,徐永芬有农贸市场这么大一块地,应该不差钱,可家里的困难,只有自家人知道,徐永芬是有苦说不出。

二儿子许棋:刚上大学的第一年,第一年火腿臭了,上大学的时候,7月份去上大学,家里面资金比较紧张,连上大学的学费都是去助学贷款去贷的。

大儿子许峻:但是对于外界来说,怎么那么有钱,还去弄这个,所以他们外面是不理解的,所以当时我也不理解,我觉得是让人笑话,当时所以我就没办,然后我弟去办了,助学贷款。

徐永芬:人家看来我做这么大的事情,在娃娃上,都感觉到拿一百元钱你都拿不出来,实际我心里一直在亏欠我的孩子。

痛苦过后,徐永芬还是决定再做一批火腿试试看。不同的是,这次她有了制胜法宝。

这是徐永芬在半山腰上建的一座小仓库,这个外表看起来普普通通的水泥房子,里面监控森严。在这里面,藏有徐永芬这几年累积下来的全部三年火腿。这个小黑屋为什么能成为徐永芬的制胜法宝呢?

在第一次屯火腿失败过后,徐永芬一直在寻找那次腌火腿与以往的不同。

徐永芬:因为我以前腌火腿在2200米的海拔腌,现在我又换了地点,在1600米的海拔腌,那温度就差了五六度。

在排除了季节、原料、手法之后,剩下唯一的不同,就是海拔。徐永芬以前在山上腌火腿,现在搬到了农贸市场,海拔差了五六百米,导致温度起了变化,才让她吃了大亏。这次,徐永芬把火腿在农贸市场统一上盐,每隔一个月换一次盐,三个月后,再运到山上的仓库里存放。

记者:这是第几次往上抹盐?

徐永芬:这是第一次,第一次抹盐。

记者:要抹几次?

徐永芬:小的抹三次,大的抹四次,慢慢地把它渗透进去,那盐巴就不会咸了。

三年里,徐永芬把每批火腿存一半,另外一半卖掉周转资金。经过三年的自然发酵,第一批存下来的火腿上长满了厚厚的霉菌,促使猪腿肉呈现出成另一种味道,这是火腿成熟的标志,也意味着徐永芬的坚持成功了。

徐永芬:表皮削出来就可以吃了。

记者:削开以后就变成这个样子了?

徐永芬:是的。可以吃了。

记者:直接吃?生吃?

徐永芬:对,相当香的。你吃一块。你吃。

记者:我不太敢吃。生的。

徐永芬:没关系,你吃吃看,吃吃看。

记者:生的?

徐永芬:嗯,太香了。

记者:我尝一点。

徐永芬:嗯,你尝。一样的。

记者:有点淡淡的奶味的感觉。

徐永芬:嗯,相当香。

记者:它没有那种生肉的味道。

徐永芬:没有,它已经(发酵)熟了,成熟了,三年了。

记者:市场上卖多少钱?

徐永芬:这个卖160元一公斤。

记者:你这儿有多少三年的火腿?

徐永芬:有一万多根。

记者:那值多少钱?

徐永芬:值一千多万元。

2011年中旬,徐永芬的存下的第一批三年火腿开始上市销售,因为当地没有同类产品,引来很多经销商的注意,这种以生吃为卖点的高价火腿一下占领了当地的中高端市场,徐永芬屯下的50吨三年火腿全部销售一空,再加上一年火腿,当年的销售额就达到了1500万元。

经销商卢红丽:这个三年的火腿比那个煮出来一年的火腿吃了味道比较鲜,而且也一点不咸,一般的火腿是比较腌咸的,这个三年的火腿吃上去味道就比较新鲜,

经销商史华林:都是买去送人的占多数,这些都是买回去送人的。都是好奇,火腿可以生吃。今天过来又订了十吨,没几天就卖完了,三年的火腿。

2012年,在三年火腿的带动下,徐永芬的火腿品牌在当地知名度大增,她的产品里无论一年火腿还是三年火腿(创业网:www.Cyone.com.cn/),需求量都在增加,到2013年,徐永芬又增加了火腿即食小食品,销售额超过5000万元,此时,她的火腿产量已经饱和。可到2014年,徐永芬的企业年销售额竟然又增长了2000万元,她是怎么做到的呢?

2012年底,徐永芬看上了一种本地特产,武定壮鸡。这是云南的六大名鸡之一,因为它的养殖周期长达一年,肉质比普通饲养的鸡更筋道,在当地人家餐桌上几乎是必备的鸡。但徐永芬却发现,当地没有即食壮鸡产品,她很想把握住这个商机,可做成什么口味,她是一点儿谱都没有,就托家人朋友把市面上销售的熟食鸡产品都买回来。

徐永芬:买了很多很多,你看。

记者:满满的一大袋子。

徐永芬:什么扒鸡,这个叫花鸡。

记者:烧鸡。

徐永芬:烧鸡,叫花鸡。买了很多很多,买来研究。因为当时我也没有想到做什么味道,在市场上能够销售。那我只要说是在市场上销售得好的,买回来,按他们的配料那些做出来。

买来的其它鸡产品,就是为了看人家包装上的配料表,人家写啥徐永芬做啥,但做来做去总觉得不对味儿。

员工许莲美:大众口味我们吃的有点,反正不同于我们这边。

员工王桂芬:就是那个味道,要吃了以后,反正不是那么香。

试验了大半年,老模仿人家,徐永芬越来越觉得这样失去了特色,到底什么口味适合武定壮鸡?就在她着急的时候,一帮外地来朋友来找她吃饭,让她找到方向。

徐永芬:他说,你们这个凉鸡挺好吃的,那我觉得本身这个味道就在我们身边,那我们还不知道,还去到处去参考人家的。

凉鸡是田心乡本地最普通的一种用武定壮鸡做的菜,农村家开席、做杀猪菜,都会有凉鸡。而且做法非常简单,只有花椒、草果、盐三种调味料。徐永芬没想到,最能体现武定壮鸡鲜香口味的做法,就在身边。她赶紧改变调料配方,经过一年的试验,2013年底终于做出既能保持肉质筋道,又有武定壮鸡鲜香口味的即食产品。

2014年,徐永芬在县城开了两家专卖店,而壮鸡产品也通过网络销售到了全国,再加上火腿的销量,年销售额已经达到了7000万元。

;

急求一份乡村社会调查报告

急求一份乡村社会调查报告

乡村调查报告

调查地点:山西省代县乡村

调查目的:调查和宣传社会主义新农村,让社会各界关注、了解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引导广大青年学生积极投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调查内容:包括五方面的内容。

1、村民的文化娱乐;2、村里的党政建设;3、村民的收入和消费;

4、新农村建设情况.

调查范围:该村15岁以上村民。

调查途径:随机调查,以实地走访调查为主;

调查时间:2007/12/20---2007/12/27

问卷填写及回收情

一、村基本情况:

村位于雁门关旅游路,距县城约7公里,比较偏僻没有公交车通行.。全村国土面积,共五个村民小组,190户,总人口684人,实住人口480人,党员16人,可用耕地面积亩,其中玉米面积面亩,2007年玉米产量达到3100吨。全村经济总收入达到万元,人平纯收入实现元。村级公路硬化累计达到公里,基本实现组组通公路。该村地域宽阔,有平原、山坡,可开发的潜力很大,林地面积地多亩,养猪、养羊、养牛的条件得天独厚。2005年生猪出栏头。

二、新农村建设情况

所谓“新农村”包括几个方面,即新房舍、新设施、新环境、新农民、新风尚。这五者缺一不可,共同构成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范畴。

(一)新农村建设取得的成绩

1、村容村貌有了新变化。通过环境整治,道路的硬化、村庄的绿化、路灯的亮化以及断墙残壁的拆除,基本改变了农村的“脏、乱、差”现象。

2、群众环保意识有了新提高。通过净化、绿化、亮化工程,群众不但对庭院卫生意识有了转变,对公共卫生也有了讲究,树立起讲卫生、美环境的新意识,形成“人人讲文明、个个爱清洁、户户讲卫生”的良好氛围。

3、团结协作精神有了新突破。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群策群力,齐动手,齐出工,做了大量的工作。集体出资和群众集资紧密结合,全村上下拧成一股绳,团结协作精神得到进一步发挥。

4、村班子号召力、战斗力、凝聚力有了新转变。在新农村建设工作中,通过各项方案的实施,进一步体现了党员干部的战斗力;在各项实事工程的建设中,进一步提高了党员干部在群众中的号召力、凝聚力。干部的工作责任心和事业心增强,村班子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干部的作风得到了明显转变。

(二)新农村建设存在的问题

1、乡、村资金缺乏,如何用有限的资金去创建更大的成绩是一个难题;

2、部分群众的认识还不到位,环保意识有待加强;

3、农民劳动力素质较低,运用科学技术的方法耕种较低,且对新技术缺乏认识,阻碍了学习使用新科技的能力,同时农民的思想还比较保守,传统的小农意识普遍存在,存在着“小富即安”的心理,对进一步开展农业产业积极性不高。

4、农产品的加工还处于原始的阶段,对农产品的精加工较少,因而对农产品在科技的含量及对外竞争力是严重的阻碍。

5、在调查中85%的村民对国有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政策不了解的态度。

三、村民的收入和消费

通过村书记以及对部分村民的询问,本村60%村民的主要收入是种植玉米及其它家产品。38%的村民农闲时节到附近的工厂做工。村民的主要消费是学生,35到55岁的村民一年的大部分收入用来支付学生的各项费用。有的家庭一年收入根本不够支出。

四、村民的文化娱乐

村内没的专门的娱乐场所,也没有可供休闲的场所,村民基本上没有什么娱乐活动。

通过这次调查以下是对新农村建设的几点建议

1.抓好村级干部队伍建设。实施村级后备干部人才库工程,拓宽选人用人的渠道和范围,实行大范围、宽领域选拔村级干部;改进管理办法,推行干部岗位目标责任制,严格考核管理,将工作绩效与干部待遇挂钩,每半年考核一次,年终兑现奖惩。

2.加强党员干部教育。一是建立干部定期培训制度。每年对村级党员干部分期分批培训一次;二是鼓励党员干部积极参加党校、农函大的学习,不断提高党员干部素质;三是建立党员干部自学制度、理论学习考核制度,把考核结果作为选拔任用村级干部的重要依据,帮助农村党员干部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四是教育党员干部争做致富能力强、帮富能力强的双强型党员干部,提升党员干部自身文明素质,成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带头人。

3.加快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支持鼓励农民自主创业,创办乡镇企业,为农民提供就业机会。按照“转移农民,富裕农民”的要求,加强对农民的培训工作,搞好信息网站建设,支持农民本地创业与外出务工相结合,要培育一批能人带动农民转移。

4.加强对农村科技文化教育等各项政策的投入,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加大农村教育工作的投入,对农民进行多方面的投入使他们能够掌握新技术,了解新信息,增加致富的本领,同时,也要加强农村法制的建设,供他们能够到懂法、知法、守法、用法。

5.增加农村的娱乐设施,为农民提供休闲场所。

6.多向农民提供小额贷款,扶持农民发展农副产业,并为其提供技术指导,以解决农民创业的经济忧虑和技术忧虑。

7.我们作为大学生村干部应该加大对新农村政策的了解和“三农”的认识,政府、给予我们大学生村官的支持,要通过各种行之有效的措施,积极发挥大学生村官的各种优势,为农村干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面做出贡献。

乡村调查报告

文章发布时间:2008-05-04

我的家乡本溪满族自治县是一个美丽的山城,具有“枫叶之乡”的美称。它坐落于辽宁中部山区,布局是八山一水一分田,人均耕地为0.8亩。

十七日早晨为了完成老师的作业,我随二姑夫坐上了去三官阁村的小客。一路上很舒服没什么颠簸,往日的土道全变成了柏油马路,我想这就是农村改革很重要的一个表现吧。

到了三官阁村找到了我的采访对象,是村里的会计吕淑范阿姨。在采访过程中我了解到吕阿姨家有四间房、四口人、两亩八分地,吕阿姨和姨夫都有工作,阿姨是村里的会计,姨夫在镇里上班。家里有两个孩子,一个已经大学毕业在镇里的小学当老师,基本可以平衡自己的收支。而另一个还在鞍山上大学。

支出

1、孩子上学学费:12000元/年(包括生活费)

2、种子:80元/年化肥200元/年耕地工钱200元/年农药50元/年(农业投入总计:530元/年)

3、生活费:菜是自己家里种的所以基本没什么花销,粮食500元/年调味品80元/年烟480元/年电费1000元/年电话费1000元/年衣物1000元/年(生活费总计:4060元/年)

4、医疗、礼费:医疗费600元/年在这个村子礼钱花费过高,一年居然要10000元,我发现农村的礼费居然比城镇的还要高。对于这点吕阿姨解释说是因为村里的人都认识,而且村里有大事小情都要请客,所以礼费就格外的多。礼费给农民造成了很大的负担。

总的家庭支出为:27190/年

收入

农业收入为:800元/年

非农业收入为:30000元/年

总收入为:30800元/年

吕阿姨家2007年收支情况为:30800—27190=3610元/年这样算来吕阿姨家每年还有富余!

但是像吕阿姨家这样夫妻俩都有工作的在农村是很少见的。据吕阿姨介绍说村里原来有个水泥厂,有很多村民都在那里上班,每个月都能挣上五六百元钱。但是今年水泥厂还没有开起来也可能不会开了,这样村里很多村民就失业了,妇女就只能呆在家里闲着,男人们都出去打工。归其原因是乡办企业太少,国家应该鼓励有投资能力的企业家多为农村做贡献;应大力发展乡镇企业或者是鼓励当地政府发展地方特色经济,造福地方百姓,让农民有养活自己的能力。

国家政策在这个村有着很明显的体现。过去村子里很穷,村干部都开不出工资,更别说为老百姓做一些公益性的事情。而如今村里一年收入能达到二十四五万,有自来水和闭路电视等基础设施,老百姓每年的人均收入从原来的不足1500元钱,到现在已经翻了一番多到达3800元钱,农民也都住上了宽敞明亮的大瓦房,告别了草房危房的时代。镇民政局还给村里的特困户盖房,村里给解决好了地的问题。村里人全部参加了医保,身体健康得到了保障。

村里有工作的人是很少的,只有三分之一的人把运输和餐饮作为副业。大多数人仍闲散在家。我问吕阿姨村里的家长是希望孩子念书还是出去打工挣钱,阿姨说希望孩子外出打工挣钱的家长多。农村家长不要求孩子有太多的知识,只要他们能挣回钱就行。而且很少有人能供得起孩子上学。在农村供一个大学生是非常费劲的,如果想供一个孩子念高中甚至上大学,家里是要欠很多债。写到这我突然想起一句话:新农村需要新农民!如果要想彻底改变农村的落后状况就要改变农民的落后思想;提高农民的自身素质,让他们认识到知识的重要性,意识到知识改变命运。

在采访完吕阿姨后我还想采访一下村里比较贫穷的人家,可是吕阿姨说人家不能愿意接受采访,我就放弃了我这个想法。我想农村人的自尊心应该会更强一些的吧,毕竟他们是弱势群体。现在城乡贫富差距还是很大的,在城里我们买一件衣服五六百是很正常的,而在农村是根本不敢想像的;他们的消费水平也是很低的,我们在城里烫个头要两百元钱而在农村二十元钱都没有人烫;农村学校的饭菜也很便宜,一顿饭才两元钱。可即使这么便宜也少有孩子在学校吃,他们宁可走很远的路回家去吃也不舍得花那两元钱。而在城里孩子眼里两元钱又算什么呢;在城里五十五岁的人就退休在家安享晚年了,而在农村六七十岁的人还要下地干活维持生计。

其实农村有很多让自己富起来的办法,如果它所处位置的环境好,它大可以发展旅游经济。现在有许多城市人都向往大自然,农民们可以利用旅游资源把自己的家布置成具有农村特色的旅店,让城市人可以充分感受到农家特色;如果周围没有很好的风景的话,农民们可以根据当地的特色发展乡镇企业,比如说我的家乡本溪满族自治县盛产榛子和蘑菇,这是我们家乡的土特产,所以农民们可以大规模生产,使产品走出去。他们应该看准商机的,然而我却没有发现他们利用这个商机。我想这跟个人觉悟和农民的素质有很大关系。

现在很流行一个电视剧就是《乡村爱情》第二部,第二部是以王小蒙和谢永强两位年轻人为主线的。而他们俩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同为村里创业的精英。谢永强是大学生,然而毕业后却没有留在城里工作而是回村干起了果园,王小蒙却将自家的豆腐厂做大了成为村里盈利的大企业。这样在自己富裕的同时也解决很多村民的工作问题。《乡村爱情》之所以获得这么高的收视率,我想不仅是因为它具有很强的幽默感,更多的是因为它贴近老百姓的生活吧!

现在的很多大学生毕业后都很难找到工作,既然这样为什么不到农村去发展乡镇企业呢?我想这应该是靠国家宏观调控的!现在大学课程中应该加强大学生的思想教育,以前农民的儿子上大学是为了从农村走出去,而现在为了改变农村的生活状态,我们应该鼓励大学生走进农村去。我觉得如果想改变农村的贫穷状态最应该的就是大力发展乡镇企业,这样才能让城乡贫富差距真正的缩小。

感想

由于这两年国家宣传新农村的力度加大,我们总以为农民的生活都富裕了,其实农民还有很多地方是需要我们去关注与关心的。有很多人鼓励农民去城市创业,我却不赞成这么做。城里人口压力已经够大了,如果再有更多的农村人涌进城里,只会更多的给城里造成的人口压力。而且大多数外出务工人员都会把孩子留在家里,这样会出现大批“留守儿童”。少年强则国强这是不变的真理,所以我们要把更多的关心放在孩子的身上。

其实我真的很喜欢农村的环境,空气清新,晚上抬头看见满天的星星,感觉它们离我很近很近,而且都是那么亮的冲我眨着眼睛,看着它们就算白天有再多的烦心事都可以释怀的!我想农村人拥有更多的是单纯吧,因为他们的生活环境就是那么单纯。我讨厌大城市里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感和陌生感,讨厌它们急匆匆的脚步。在我心中农村其实可以是世外桃源的,就在于我们怎么去利用它。通过这次采访我认识到农村的现状,认识到农村存在的问题和潜在的深层次矛盾。

我想当代大学生需要的就是对社会的了解和一份我们应有的使命感,社会和国家是需要我们的!特别是作为我们新闻学院的学生,我们首先应该拥有的就是一份使命感与责任感,这样才会驱使我们去为人民服务!

农村为什么说适合养生

农村为什么说适合养生

这个问题,达峰396来回答。

个人认为农村最适合养生。

农村绿色植被丰富,尤其依山傍水的村落,是天然的大氧吧,人口密度小,无工业污染,碳排量少。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的人,能提高人体抵抗力,促进机体的代谢,增强人体器官组织的细胞活性。

农村远离城市,水资无污染,水中含有多种矿物质对身体有益。

农村人不愁吃,家家都养鸡养鸭,养猪养牛,种粮种菜。不担心致癌物,都无公害的绿色食品。

您认同我的看法吗?有何想法,请说出来。

农村为什么说适合养生?

可以从以下几点分析。

1生活慢节奏,可以睡到自然醒,远离城市的喧嚣和快节奏的生活,可以释放压抑焦虑的情绪。

2民风淳朴,城市里商场如战场,同样职场如战场,在农村没有了尔虞我诈,不用带着面具过日子,和农民在一起,可以生活的轻松快乐。

3远离污染,城市由于汽车尾气,工业排污,等原因,造成空气污染,对人健康不利。各种噪音扰人,让人躁狂,在农村只能听到看到鸟语花香,是天然氧吧,可以让人心情舒畅。

综上所述,农村真是养生的好地方。

说句实话,很多人都这样说农村适合养生,很多城市的人也是这样想的。的确农村环境好,空气清馨,生活没有太大压力。如果吃的能自己自足,种植不用化肥,用绿肥;除草、除虫不打农药,这是原生态的生产方式,好似又回到了30年前粗放数量型的生产。但是这种落后的方式产出来的东西很环保,很生态,人食用后对身体也很有好处,并且现乡下自己吃的东西都是这样运作的。记得小时候吃的东西还原滋原味道,菜有菜的味道,肉有肉的香味,身体也很少得怪病,医院也不是常常人山人海。自从90年代进行农业工业化大生产以后,所有东西渐渐变了味道,没有原来生态的味道了,并且人吃后很容易得病,殊不知医院经常人满为患。所以说相对而言在农村能自给自足应该是非常适合养生。

前段时间我父亲得病了,医生说是肺部感染。因为70多岁了,到医院医生马上给吸氧,并且出院时医生也特别提醒最好回家能多吸氧,最好自备一台制氧的机器。回到家后,可能看到父亲不太严重,也可能是因为花很多钱心疼,母亲反对买机器。我们劝了几次,但母亲极力阻止,母亲说乡下空气很好,不需要吸氧,乡下的环境比城里好很多,乡下的环境不需要机器,因为拗不过母亲,所以我们也没有自作主张。刚开始我还担心父亲病情会越来越严重,过了几天回家发现父亲咳嗽没有了,以前那么难看的脸色也比以前红润了,我还以为是因为治疗的好了,父亲的病情有所好转。问母亲:父亲是否坚持服药?母亲说出院没几天,药就吃完了,所以最近几天没有吃药,也没有到医院继续治疗,并且生活也是照常进行,一天到晚就是摘茶叶,很辛苦,没有休息时间。我说怎么回事反倒病情减轻,情况好转,这时母亲很自信地说还是我的方法好吧,听我的没错,乡下人没那么娇贵,身体好着呢,我也想可能父亲一辈子在农村生活,在田里干了一辈子,应该生身体素质还是好的吧。小病小灾应该对他不会有太大伤害。现在我发现父亲的咳嗽完全好了,生活也完全正常,和母亲一块从早到晚在田里忙碌。看到这样,我心也很欣慰。

并且,我们在县城工作,经常回乡下拿米,拿菜,拿油,很少在城里买。这样也是因为自家种的东西比较生态,无污染。更因为家里有小孩子,更注重吃的质量及生态。

当然农村环境好,空气清馨对人有好处。是否适合养生我无从知晓,可能如此吧。

植物多,产生的氧气多,无污染的二氧化碳。

农村空汽好

农村土地,生万物,名种植物离不开土,土也能克五金,也能养万物生灵,天然水,土,就是人也是吃土,还土,土养育了人,养育了万物,之后百年还于给土。

山清水秀污染少。

噢,农村是个广阔的天地

是在这里,我带走了记忆

而把心留在这里

重来这一片土地,在树荫下行走

每一步都能够引起往昔的回忆

逝去的黄金时节一去不复还了

田野无忧的平静

欢乐曾经在这里聚首

煨地瓜、捉泥鳅,到处洋溢着禾堆的清香

孩子们会集在这荒远偏僻的一角

沉湎于懵懂和遗忘的襟怀

是在这里,我掷去了童年时光

而把记忆留在这里

穿过长长的旧瓦房、踩着窄窄的青石板

亲昵着一串悠远惋惜的梦

我爱这夏日乡间

独自闲适地游荡

如果天气晴和、明媚

我喜欢懒洋洋地坐在溪旁

在平静的深潭里垂钓

那里有可爱的白鹭鸟

充满着悠闲和安乐

幸福的是,我还能够重回故里

看到这美丽的景象

树木葱笼天然氧;河水潺潺泉水甜;菜园没有转基因;人生淡泊没纷争。

农村相对城市而言适合养生。

举我的家乡为例,家乡位于太行山南麓山水相连,离县城40里,离最近的乡镇不到20里,购日常用品乘车路上用半小时左右!呼吸的是新鲜的空气,吃的是无污染的粮食和蔬菜,几乎不打农药!据我了解在平原地带不打农药是要绝收的!无厂矿企业,无噪音,晚上,山村一片宁静,三伏天也很少用电扇,这样的环境保你一觉天亮。生活节奏慢,思想压力小,民风敦朴,乡里乡亲,偶尔相聚,说说笑笑,唠唠家常,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趣于自然,等等诸多方面非城市所能比,生活在这样的农村,想不长寿都难!朋友们,你们说,是吗?哈哈,又赞美了家乡一番!@城市人民可别介意哟!多多包涵!

好了,文章到此结束,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本站所发布的文字与图片素材为非商业目的改编或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权或涉及违法,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