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养牛企业家(牛根生的主要成就)

云南养牛企业家(牛根生的主要成就)

大家好,云南养牛企业家相信很多的网友都不是很明白,包括牛根生的主要成就也是一样,不过没有关系,接下来就来为大家分享关于云南养牛企业家和牛根生的主要成就的一些知识点,大家可以关注收藏,免得下次来找不到哦,下面我们开始吧!

提高阳光信用的文案

提高阳光信用的文案

01

大同农商银行:助企业脱困播撒信贷“及时雨”

山西云冈纸业有限公司获得贷款解决后顾之忧。

山西云冈纸业有限公司是一家集研发、生产、销售为一体的生活用纸生产企业。d、生产和销售。为满足消费者日常需求,保障市场供应,大同农商银行深入企业车间调研,宣传“阳光贷款”,在贷款过程中做到快调查、快审批、快发放,帮助企业及时解决问题,提振发展信心。

02

云农商业银行:“贷款”养猪户致富

合作社可以让收益翻倍。

“这笔贷款真的很及时,解决了我买饲料的燃眉之急。左云农商行真的是我们人民自己的银行,总是在最困难的时候帮助我们渡过难关!”左县沙鑫农牧合作社负责人激动地说。作为左云农商银行重点支持的生猪养殖企业,左云县沙鑫农牧合作社在进行养殖规模升级和养殖场前期改造时,得到了左云农商银行的大力资金支持。

左农商银行在全面推进“阳光贷款”工作过程中,按照“贷款优先、额度放宽、利率优惠、手续简化”的原则,将贷款办理时间锁定在1-3天。并实行“一次性审批、按需贷款、余额控制、周转使用”的方式,实现客户需要资金时的快速审批。截至2023年5月末,左云农商银行已支持86户养猪户,贷款余额590.94万元。

03

灵丘农商银行:用“金融画笔”绘制农民美好生活蓝图

农民老钟养牛致富。

49岁的老钟,一辈子勤勤恳恳地干活,种地,勉强能养家糊口。他不得不转变观念,开始尝试种地后养牛。但是钱成了摆在他面前的第一道坎。正当老钟一筹莫展的时候,他在村大队的公告栏上看到了灵丘农商银行“阳光贷款”的广告牌。老钟把上面的“六公开”“三承诺”和36条信贷产品看了几遍。抱着“试试看”的心态,他用手机通过“兴农快贷”在网上申请贷款。让老钟没想到的是,不到五分钟,他就接到了灵丘农村商业银行客户经理的电话。当天下午,客户经理上门进行实地调查。经过资产评估、规模测算、经营效益分析和邻居的信用评估,他给老钟授信10万元,帮助他养牛致富。

现在,老钟存栏了20头牛,日子越来越红火。在老钟的带动下,王村铺村6户村民开始养牛,老钟的养牛书籍和丰富的养牛实践经验成为大家致富的法宝。

04

浑源农商银行:积极实践“阳光贷款”,为企业解困,打赢“疫情”这场战争

老贾,石头大户,免于战乱。

“非常感谢你!要算服务,就得你们浑源农商行了!没想到这么短时间就有800万到我账户里了!”阳光贷”不仅第一时间解决了我的资金燃眉之急,也为我的石材加工稳步发展带来了新的希望!”浑源郭家庄村石材加工大户老贾高兴地说。

贾一直是浑源县郭家庄村工业园的石材加工大户。他在石材的采购、加工、销售方面有着独特的眼光和胸怀。随着对花岗岩墓碑需求的增加,他打算不断扩大企业的生产规模。然而,新冠肺炎的突然爆发彻底打乱了他的商业计划,资金周转成为业务发展的一大难题。他急需资金购买石材和加工设备。就在老贾担心资金周转的时候,浑源农商银行得知了他的情况,第一时间安排客户经理主动上门服务。调研、审批、贷款放款“一站式”服务,解决了他的燃眉之急。

05

云南农商银行:“放贷”小企业服务百姓李

“以前我觉得贷款离我很遥远。没想到一个电话,工作人员就上门了。”最近刚加入“夜市生活”的周晓感慨道。原来,周晓最近坐在家里,看着“地摊文化”的兴起,他也有了自己创业的想法。正在默默做饭的表哥抬起头说:“你可以下楼看看。门口有一个大牌子,上面写着“山西运州农村商业银行‘廉洁大同’‘阳光贷’宣传板”,上面列有信贷产品、贷款基本条件、贷款办理流程、客户经理信息、贷款服务承诺等。”

她眼睛一亮,拨通了客户经理的电话,简单说了一下自己的资金需求和商业计划。半小时内,两名银行工作人员前来了解详情,做贷前评估,快速审批,成功给她发放了5万元贷款。

今天,周晓的“移动”蛋糕店做得很好。最近,由于生意兴隆,她雇了两个油漆工和一个收银员留在店里。她每天晚上带着两箱蛋糕和面包去广场上摆摊,店铺日均营业额能达到3000多元。

06

广农商业银行:实施“阳光贷款”为经济繁荣增添动能

企业家老赵带领百姓致富。

农民阳光贷款好,效率高,方便。农民不用一直去农村商业银行贷款。也省了很多事,省了很多路。只要你打通“阳光贷款”公布的客户经理电话,客户经理就会主动找到你”,广灵胡荃镇赵村的能人赵峰说世界真的变了。我在县城打拼这么多年,跟很多银行都打过交道。我从来没见过这么好的服务”。

赵峰是赵村的能人,1

5年前就在广灵县城带领农民从事家政服务,当时正值县城改造,房地产开发带动家政行业收入不少,有了一定的积蓄便又回村建大棚、建猪场搞种养殖,带动村民增收致富。由于受疫情影响,流动资金周转不开。

正当他为资金发愁的时候,他想起了朋友圈农商行客户经理的电话。广灵农商行小微事业部的客户经理,经过实地调查、评估、测算,两天后为赵某办理了25万元贷款,解决了赵某的燃眉之急。如今,他与大象公司合作养猪,存栏量700多头,还经营着村里10多栋塑料大棚种菜,带动20多户村民致富。

07

阳高县联社:“阳光办贷”助力超市物资供销

个体商户芳姐复工复产

一位开小超市的方姐这样评价阳高县联社客户经理小赫,她说“农信社这客户经理真心不错,有资金需求大家找他,办事放心利索”。问起听到评价后的感受,小赫说“作为农信社的‘老信贷员’,只要客户有需要,我们永远在身边”。

据悉,阳高县联社在得知方姐的超市融资需求后,主动与其对接,按照“特事特办、急事急办”原则,迅速组织相关人员召开专题视频会议。客户经理主动上门收集贷款资料,以最短的时间,及时将贷款发放到位,在特殊时期充分彰显民生速度,贡献农信力量。

08

天镇县联社:“贷”动养殖户致富

养殖户老武_出致富路

“以前总听别人说农民贷款难,所以这次到农信社贷款也没抱多大希望。可没想到站在“阳光办贷”广告牌下,打了个电话,贷款就‘找’上门来了。”

家住天镇县东宋家厂村的养羊户武平,最近跟乡邻说起他和农信社打交道的事,禁不住感慨连连。原来,为改变家庭贫困现状,武平想创办一个养羊场,但苦于没有启动资金。正当他为没钱购买羊羔而发愁时,农信社员工主动上门为其提供信贷服务。经过实地考察、贷前评估、规模测算和市场前景分析后,天镇县联社最终为其发放了45万元的贷款,圆了他的养羊梦。

目前武平的羊场已发展成标准化养殖场,存栏量从最初的180只发展到1000多只,羊舍也进行了现代化升级改造,从2间发展到18间,为16名村民提供了就业岗位,人均月收入2000元,在他的影响和带领下,当地的养殖户增加了13户。

相关问答:

牛根生的主要成就

牛根生的主要成就

蒙牛乳业迅速崛起,一跃成为我国乳业史上的一个显著品牌,牛根生伴随着蒙牛乳业一举成名。2003年10月15日,中国首位航天员杨利伟上天,蒙牛成了唯一的牛奶赞助商。同年11月18日,央视2004年黄金段位广告招标会上,牛根生猛砸3.1亿元,一举夺取了“标王”。外界在评论牛根生领导下的蒙牛集团高速成长时常用的一个词汇是:“奇迹。”这个“奇迹”的轨迹是:3年时间,蒙牛乳业从行业排名千名之外到跻身四强,并成功打造出一个中国驰名商标。

当蒙牛以3.1亿元人民币的中标额连续夺得《新闻联播》后、《焦点访谈》前和21点档电视剧中插等广告位置,成为2004年央视广告标王后,蒙牛不容置疑地成为2004年中国乳业发展的标杆。2004年6月10日,蒙牛集团在香港主板成功挂牌上市,共发行3.5亿股。当时香港主板市场市道低迷,蒙牛跑赢大市,激活了一度低迷的香港股市,国际认购踊跃,认购价落在价格区间的最高端定价,即每股3.925元,募集资金近14亿元人民币。蒙牛集团管理层的大多数人立马成了引人注目的“百万富翁”、“千万富翁”。其中,个人持股6.1%的牛根生一夜之间身价过亿。

蒙牛完成融资后,牛根生表示,蒙牛今后会通过在资本市场上的一系列运作收购兼并一些大的地方品牌乳品企业,收购后蒙牛会继续使用这些品牌,然后再慢慢统一到蒙牛的品牌上来。牛根生曾经有一句名言,蒙牛有一个飞船定律,不是在高速中成长,就是在高速中毁灭。如果达不到环绕速度,那么只能掉下来;只有超越环绕速度,企业才能永续发展。牛根生的品牌理念是:逆其道而行之,借力壮大,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把对手抛在后面。牛根生的目标不单是要做到全国前列。他对能够参加APEC会议感慨万千:“一个卖牛奶、卖雪糕的可以参加这个国际盛会,不容易啊!”他说蒙牛是代表中国120万名奶农,走向国际市场。牛根生的魅力之一在于他的速度,短短几年跨越千倍的成长;牛根生的魅力之二在于他的忍性,在伊利光环下的“勇做第二”;牛根生的魅力之三在于他的嗅觉,无论商业的、还是政治的机遇都很好的把握住了。1999年1月蒙牛正式注册成立,注册资金100万。2002年,蒙牛乳业被北京一家著名财经媒体评为中国市场成长最快的企业,从4000万元到85个亿,用了不到24个月,财富增长速度超过了世界巨无霸的微软帝国,缔造了令世人敬畏的“蒙牛速度”。在探究蒙牛乳业飞速成长的原因时,有个身影一直牢牢占据着我们的视线,他就是蒙牛掌门人牛根生。

牛根生至今不知生父生母是谁,更不知自己究竟姓什么。只知道自己出生不到一个月,就以50元的价格卖给了一个牛姓人家。牛姓父亲的职业是养牛,从此他的生命便与牛结下了不解之缘。由于未生孩子,养父期望通过抱养来栽根立后,给他取名“根生”。

败走伊利,万念俱灰

1998年,牛根生是伊利集团的副总裁,也是当年伊利的第一功臣。伊利80%以上的营业额来自他主管的事业部。牛根生在伊利员工当中的威信也相当高,人们对牛根生的信服来源于他的为人之道和人格魅力。同年上半年,牛根生突然感觉到了不对劲,自己在伊利做了16年,但在使用资源方面却感到了某种不顺畅,就是调动很小的一部分资金,也有众多部门来掣肘。最极端的时候,连买把扫帚都要打报告审批。牛根生找到总裁郑俊怀反映问题,第一次从老大哥眼神读出“陌生感”和“不信任感”,牛根生突然意识到自己深陷困境,局势岌岌可危。牛根生一共向郑俊怀递交了三次辞呈。前两次,郑俊怀都说了一些挽留的话,牛根生收回了辞呈。牛根生发现自己的环境不仅没有改变,而且越来越恶劣。牛根生第三次递交辞呈是在伊利的一次董事会上。

牛根生将辞呈放到郑俊怀的面前,他对郑俊怀说:“郑大哥,如果你想让我离开,我现在就正式辞职,至少不能因为我个人影响企业的发展。”郑俊怀脸色有些难看,说:“我并没有这个意思!”牛根生说了:“那我就收回这个辞呈!”他伸手去拿辞呈时,郑俊怀迅速地用手紧紧摁住,对牛根生说:“你先回避一下,我们讨论后再做决定!”牛根生一离开,很少激动的郑俊怀突然流着泪对在座的人说:“伊利有他没我,有我没他!”

事隔多年后,牛根生回忆起这件事情都心如刀绞,他说:“我当时非常难受,一生当中我非常难受的有那么三次、两次,这是其中的一次,几乎到了欲死的程度。”郑俊怀何以对辅佐自己16年的牛根生反目?牛根生何以在短短6年之内凭空打造出蒙牛?

揭竿而起,暗渡陈仓

牛根生被总裁郑俊怀扫地出门后,回到了北京大学进修。在北京大学的那段时间里,牛根生整天骑着一辆破自行车穿梭于各个教室之间。40多岁的“老牛”坐在教室里听课,望着身边那些风华正茂,甚至略显稚气的“同学”,内心非常难受。“我必须首先化解掉内心的委屈和痛楚,方才可能静下心来融入到陌生的校园环境当中去。”牛根生在心里如此告诫自己。在北大进修的过程,他利用这段时间重新审视了自己在伊利16年的各种经验和教训,让原本在企业中形成的应激反应模式转换成理性的思维模式。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牛根生原本就比一般人看得高、想得远,经过在北大的沉淀与升华,“蒙牛王朝”的宏伟蓝图在心底酝酿成熟。

牛根生从北大出来,正好自己原来的那帮部下被伊利免职。他们一起找到牛根生,希望牛根生带领他们重闯出一条新路。除了伊利人事和财务的负责人,伊利各个事业部的头都到了牛根生这里。

1999年1月,蒙牛正式注册成立,名字是“蒙牛乳业有限责任公司”,注册资本金100万,都是牛根生和他妻子卖伊利股票的钱。蒙牛一成立,许多在伊利工作的老部下一批批地投奔而来,总计有几百人。牛根生曾经告诫他们不要弃“明”投“暗”,他自己也不能保证蒙牛一定会有一个光明的未来。但是,老部下们义无返顾地加入了蒙牛的团队。

在呼和浩特市一间53平方米的楼房内,牛根生从家里搬来了沙发、桌子和床,蒙牛传奇由此拉开序幕。牛根生明白自己的弱势是“无市场,无工厂,无奶源”,也知道自己的优势是“人才”。跟随牛根生的这批人原先都是伊利液态奶、冰激凌、策划营销的一把手,他们在生产、经营、销售、市场、原料设备方面在行业内都是顶尖的人才,老牛决定采取“虚拟经营”的方式,用“人才”换“资源”。因为伊利从中作梗,开始“虚拟经营”的几次谈判被搅黄了,牛根生只好“明修栈道,暗渡陈仓”。1999年2月,牛根生经过秘密谈判和哈尔滨的一家乳品企业签订了合作协议,牛根生派8人全面接管了这家公司。通过他们的管理给这家企业带来很好的效益的同时,蒙牛产品也由这家工厂“新鲜出炉”。1999年1月到4月,身处呼和浩特的牛根生一边对远在哈尔滨工厂的8人团队遥控指挥,开始生产第一批蒙牛产品,同时摇身一变成了民工头,在距离呼和浩特和林格尔县较近的地方热火朝天地建起了自己的工厂。

奇招迭出,血路拼杀

伊利统治了市场,蒙牛只能夹缝中求生存,要想扩大蒙牛的知名度,牛根生知道要依赖于常规的营销手段,难以实现重大突围,只能以奇招制胜。蒙牛提出了“创内蒙古乳业第二品牌”的创意。当时内蒙古乳品市场的第一品牌当然是伊利,蒙牛名不见经传,连前五名也挤进不去。但是,牛根生的过人之处就表现在此,蒙牛通过把标杆定为伊利,使消费者通过伊利知道蒙牛,而且留下一个印象:蒙牛似乎也很大。1999年4月1日,呼和浩特市的老百姓一觉醒来,呼和浩特市主要街道旁边的300块广告牌全是蒙牛广告:向伊利学习,为民族工业争气,争创内蒙古乳业第二品牌!一石能激起千层浪,而300块广告牌同时入市,自然掀起了市场巨浪。“蒙牛”成了内蒙古老百姓热衷谈论的一个话题,人们记住了蒙牛,也记住了蒙牛是内蒙乳业的第二品牌。5月1日,就在老百姓讨论“蒙牛”的余热未散之时,48块“蒙牛”的广告牌一夜之间被砸得面目全非。牛根生当然明白这是伊利人干的,聪明人善于把坏事变为好事,把危机转化为机遇。牛根生利用广告牌被砸事件让社会关注蒙牛的热情再度掀高,蒙牛开始变得“愈神秘,愈美丽”。广告牌可以被砸,但是把广告印在产品包装纸上,对手应该无可奈何了吧。于是,蒙牛在冰激凌的包装上,打出“为民族工业争气,向伊利学习”的字样;蒙牛表面上似乎为伊利免费做了广告,实际上为自己做广告,默默无闻的蒙牛正好借伊利大企业的“势”,出了自己的“名”。牛根生白手起家,受尽老东家伊利的刁难和打压,硬是在重重围剿之中杀出一条血路。蒙牛乳业凭借着牛根生的过人智慧,实现了高速地发展,从原先的“借势”蜕变成了“强势”。

乳业奇才,铸就辉煌

2002年,蒙牛赢得了“中国驰名商标”和“中国名牌产品”称号。打造“中国驰名商标”最短需要3年,而蒙牛恰恰只用了3年。这正是蒙牛追求高速成长,短时间内成为强势品牌的目标。2003年10月16日,“神州五号”顺利返回,6时46分,北京指挥控制中心宣布:中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取得圆满成功!几小时之后,伴随着“举起你的右手,为中国喝彩!”的口号,蒙牛“航天员专用牛奶”的广告便铺天盖地出现在北京、广州、上海等大城市的路牌和建筑上,全国30多个城市的大街小巷蒙牛广告随处可见;蒙牛的电视广告也出现在了全国几十家电视台的节目中,“发射——补给——对接篇”在央视和地方台各频道同步亮相,气势夺人,展开了新一轮大规模的电视广告攻势;“航天员专用牛奶”的广告一时之间占据了中国大大小小的超市各个显要位置!

2004年第一届“超女”比赛时,对于蒙牛决定作冠名赞助商的选择,广告业和乳业的大腕们嗤之为“离经叛道”。在人们的印象中,牛奶品牌总是与贤惠的主妇、健康的孩子、温馨的家庭等等传统元素联系在一起。

2005年之后,蒙牛的销售额和市场占有率超过伊利成为全国第一。历过无数挫败与成功后,牛根生已经是宠辱不惊,淡定自若。从有到无的财富涣散,这需要强大的事业心与高度的社会责任心作为支柱,牛根生打算在2008年,自己50周岁时,从董事长的职位退下来,而那时的蒙牛搭乘奥运会的列车,定能完美地把“中国牛”演绎出“世界牛”的风采!CCTV中国经济年度人物

年度:2003年度

获奖者名单如下:

网易创始人及首席架构执行官丁磊

内蒙古蒙牛乳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裁牛根生

博鳌亚洲论坛秘书长龙永图

UT斯达康中国有限公司总裁兼首席执行官吴鹰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总经理张庆伟

东风汽车公司总经理苗圩

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唐运祥

温州日丰打火机有限公司董事长黄发静

年度人物大奖: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总经理张庆伟

年度新锐奖:盛大网络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裁陈天桥

年度社会公益奖:重庆市云阳县人和镇农民熊德明

2003年,被评为CCTV“中国经济年度人物”。2003-2007年,连续5届被评为“中国最具影响力的企业领袖”。2005年,获“首届中国十大年度环保人物”荣誉称号。2007年,入选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指导发布的“中国十大慈善家”榜单,并在中国改革人物颁奖大典上荣获最高奖“中国改革年度人物大奖”。2008年,入选“中国改革开放30年影响中国经济30人”。2009年,入选“共和国60年影响中国经济60人”。2010年获中国慈善排行榜首次设立的惟一的“慈善终身成就奖”。企业崛起后,牛根生逐步由企业家转型为慈善家。2004年,创立“老牛基金会”。2005年1月,捐出在蒙牛所持的全部股份,成为“全球捐股第一人”。2006年2月,辞去蒙牛集团总裁职务,主要精力转移至慈善事业;2009年8月,辞去蒙牛集团董事长职务,成为专职慈善家。《凤凰周刊》将比尔·盖茨、巴菲特、李嘉诚、牛根生并称为“全球四大捐赠巨头”。

老牛基金会以“发展公益事业,构建和谐社会”为宗旨,创立以来已发展教育、医疗、环保等方面的公益慈善项目50多个,呈现出七个特点:

一是致力于做“母式基金会”,为各类基金会当好“助产士”或“助跑者”。如发起设立“中国李连杰壹基金基金会”,创立“老牛师大英才培养基金”,为呼和浩特市慈善总会捐赠“创始基金”,资助东北财经大学建立“教育基金会”,支援姚(姚明)基金,与中国红十字会总会、中国扶贫基金会、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内蒙古慈善总会、中国民族文化促进会等共同开发公益慈善项目。

二是致力于发展“基因式慈善模式”,通过改造“文化基因”来改造整个社会。如支持北京大学成立慈善、体育与法律研究中心进行立法研究,与壹基金等联合创立“北京师范大学公益研究院”为公益慈善提供“策源地”等。

三是致力于环保事业,让“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如与大自然保护协会携手“给地球添衣”:在大自然保护协会的规定限额内,老牛基金会在绿化上每出资1元,总部位于美国的大自然保护协会提供配套资金1元,首期两家合计拿出6000万元,用于中国西部的生态恢复。

四是致力于教育事业,让欠发达地区的孩子们受到良好的教育、获得幸福的童年。如在全国捐建20多所小学,捐建6所图书馆,支持高校学位点建设,资助“山花工程助学行动”,资助公益小天使爱心教育项目,资助贫困大学生入学经费,资助云南丽江华坪女子高级中学一个完整学年的办学经费等。

五是致力于医疗事业,给疾患人群雪中送炭。如在偏远的草原牧区建立2所流动医院,资助120医疗急救事业,资助聋儿进行人造耳蜗手术等。

六是致力于三农事业。如援建广西旱灾地区100个家庭100口水窖,援建贵州旱灾地区两个村镇水窖引水工程……

七是致力于赈灾及扶助弱势群体,促进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如援助南方雪灾,在四川地震灾区建立收养“三孤人群”的“根生博家之家”。

牛根生是“基因式慈善模式”的首倡者。他认为,国内外的慈善模式基本上可以概括为两种,一种是“输血式”,一种是“造血式”;“输血式”是“授人以鱼”,“造血式”是“授人以渔”。所以,他于2007年首次提出并开始倡导第三种慈善模式,即“基因式”——它是着眼于改造“社会基因”(尤其是“文化基因”)的一种慈善模式,比如把慈善方面的立法研究、制度研究、文化研究等纳入慈善事业的支持范围,因为一部好的法律、一项好的制度、一个文化范式所改变的往往是整个国家的全貌,如有特色的市场经济制度取代计划经济制度给我们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2005年1月12日,牛根生与家人捐出在蒙牛所持的全部股份,创立“老牛基金会”。

2010年12月28日,中国蒙牛乳业有限公司在香港宣布,公司创始人牛根生已将其名下的境外蒙牛股权资产全数转让给Hengxin信托,以贡献公益慈善事业。

郑翔洲受邀在北京大学授课

郑翔洲受邀在北京大学授课

国内著名PE优势资本管理合伙人,《商界评论》首席经济学家,著名商业模式专家郑翔洲先生今日受邀在北京大学授课,为北京大学青年企业家学员讲授《新资本商业模式创新》。

各位北京大学青年企业家的同学们,大家好,非常高兴在这里和大家共同追逐迷茫,寻求混沌,发现规律。一个一流的企业者,一定是从理想启蒙,从自我启程,又一直在追逐自我,既有感性的引领,又不失理性的回归。

当今,企业家既是最优秀的,也是最苦难的,既是最可爱的,也是最可怜的。因为我们不是运动员,我们是裁判员,是卖鲜鱼的,不是卖咸鱼的,我们需要从成长走向成熟。

一、资本投资的基础逻辑

我有两个身份,一是《商界评论》的首席经济学家,二是优势资本的合伙人。《商界评论》一直是做高端杂志,从06年到现在累计办了十几年的刊物。而优势资本一直做私募股权投资,从02年到现在,在18年里,累计投资约180亿。投资的企业中,截止到上周,有57家成功IPO上市和并购退出。

今天,我站在资本的角度,谈谈什么样的企业能够获得融资?什么样的企业值得投资?企业如何跟资本市场进行对接?

1.做得快与做得大

一般情况下,资本会青睐两种企业:第一,能做快的企业;第二,能做大的企业。从0到1000亿的营业额,京东商城用了10年的时间,而拼多多只用了两年的时间。资本投资能够做大的企业,做加法可以做大,做乘法可以做大,走楼梯可以做大,坐电梯可以做大,线上可以做大,线下也可以做大。

现在,上市是企业10年不遇的机遇;并购是企业30年不遇的机遇;互联网+是百年不遇的机遇;人工智能是500年不遇的机遇;区块链是千年不遇的机遇。

人工智能提升了生产力,区块链改变了生产关系,同样的道理,4G提升生产力,5G改变生产关系。我们想做应该做但没有做到的事情,可能在5G时代,在区块链时代会把它完成,以前是弯道超车,现在是换道超车,这是一个腾笼换鸟的时代。

做大产业,赛道特别重要,赚的是水涨船高的钱。

人类历史上有六次水涨船高的机会:第一次,240年前的英国;第二次,120年前的美国;第三次,60年前的亚洲四小龙;第四次,30年前的印度印尼;第五次,今天的印度印尼柬埔寨;第六次,在50年后的非洲。

在中国,最大的机会是奋斗3~5年,打造一家上市公司可以富三代,而在欧洲奋斗30年,打造三家上市公司都不可能富三代。因为欧洲没有这样的机会,只有在中国大陆才有。

2.赚钱与值钱

新资本商业模式,就是要打造一条产业价值链,让我们的上游赚到钱,下游赚到钱,合作伙伴赚到钱,员工赚到钱,最后自己要能够赚到钱;既能够赚到短期的钱,又能够赚到长期的钱,既有一次性的收益,更有可持续的收益。

有很多的企业,上游赚钱,下游赚钱,合作伙伴赚钱,但是企业本身不赚钱,比如团购网、京东商城、滴滴打车、平安好医生、蔚来汽车。上下游、合作伙伴全部赚钱,但是企业不赚钱,而这些不赚钱的企业,却获得了几十亿上百亿的融资。

企业跟资本对接以后,要颠覆理念:赚钱的企业不一定值钱,值钱的企业不一定赚钱,赚钱是现在时,值钱是将来时。

投资,投的是现在时和将来时的一个时差,资本不会投资一个赚钱的企业,资本只会投资一个值钱的企业。

什么样的企业很赚钱但不值钱?房地产企业、部分工程型的企业、矿产企业,这些企业三年不开张,开张吃3年,今年能够拿到一块地,明年能够拿到一块地,能够保证每一年都拿到吗?

京东一直不赚钱,最近才赚钱,京东上市前有250亿的营业额,但是公司亏损,但是资本市场上面给它的定价是250亿的3倍,整个公司作价750亿,1%的股权就7.5亿。

京东的股权为什么有价值?因为京东商城是线上版本的国美、苏宁,而且是最大的,线上电商对线下门店造成的冲击特别大。

做酒类直供的1919,2017年接受了5000万的投资,2019年1月阿里巴巴对其战略投资了20亿。为什么?酒类是4个小时之内的需求,不可能到网上去买,线上无法复制线下,这叫新零售。

二、可持续商业模式的要素

真正可持续性的商业模式是今天的核心重点。你们也许听过无数的商业模式的课程,那是什么样的商业模式才符合资本的要求?

1.企业品牌

案例:匹克运动

运动鞋可以做大,皮鞋很难做大,因为运动鞋可以抗周期,皮鞋很难抗周期,我们从来没有听说哪一个皮鞋公司获得主流资本的投资。

中国的服装企业有55家上市公司,有一条规律:95%的服装上市公司是做男装。为什么男装可以做大,女装很难做大?因为男装可以标准化,女装很难标准化,男装每年的款式都一样,女装每一年的款式都不一样,这意味着男装可以获得融资,女装很难获得融资。因此,做男装的企业可以用别人的钱来发展,做女装的企业只能用自己的利润来发展。

所以赛道特别重要,企业从开始的方向就不能错。投资匹克时,它在全国有800家连锁店,三年做到12000家连锁店。优势资本第一轮投资600万美金,第二轮红杉资本进来投资4000万美金,第三轮建银国际投资了6000万美金,第4年,匹克运动在香港主板上市。

匹克做了几个差异化:定位差异化,渠道差异化,资本运营差异化。所以这个企业我们才投资,后来在香港主板上市让我们赚了7800万美金。

匹克从一个赚钱的企业变成了一个值钱的企业,从一个盈利不可持续的企业变成了一个盈利可持续的企业。为什么做OEM(定点生产)、做代工产品的永远不可持续?

因为,企业可持续性的第1个元素就是品牌,没有一个产品,没有一个技术可以养活企业一辈子,只有品牌才可以养企业一辈子,而建设品牌的钱从哪里来?——从融资来!怎样才能获得融资?——商业模式,一个盈利可持续、成长可持续的商业模式自然能够吸引到投资。

品牌战略要符合资本的要求。匹克从800家店做到12,000家店,通过三年的时间,平均一年开了3000家店,平均一天要开10家店左右。

当你的人力资源符合资本的要求、KPI指标符合资本的要求,当你的品牌符合资本的要求,当你的渠道符合资本的要求,企业的未来可能完全就不一样了。在短短的几年之内,它就能上市了,这就是品牌的力量。

品牌怎么赚钱?

德国大众的赚钱模式是:第一,卖大众汽车赚钱;第二,授权上海大众,授权费10亿欧元;第三,每一年向上海大众收4%的品牌管理费。卖产品不能赚钱,卖品牌才能赚钱。

未来中国企业要学习三种模式:向美国企业学习商业模式,向日本企业学习管理模式,向德国企业学习品牌模式,这样才能更快的成长。

企业可持续性的第1个元素就是可持续的品牌。

2.做一生一世的生意

案例:御银科技

御银科技是做银行ATM机的。把ATM机卖给银行,卖一台就少一台。半年不开张,开张吃半年,盈利不可持续,成长也不可持续,当时红杉资本不投资,达晨创投也不投,而优势资本选择投资,但是有前提条件——改变它的商业模式。

卖ATM机是不可持续的,怎么办?给银行送ATM机,一台ATM机约20万,一个支行采购5台就是100万。现在这100万的ATM送给你,靠银行的客户来赚钱,银行的客户存100块钱抽三分钱,取100块钱还是收三分钱,每一天前50笔才收取,以前是赚银行的钱,现在是赚银行客户的钱。

以前是一生一次的生意,现在是一生一世的生意,一生一次的生意让你的公司赚钱,一生一世的生意让你的公司值钱。改变商业模式以后一年,网点就增加了10倍。

在改变这个商业模式之前,优势悄悄投资了他一年,投资了1260万,第2年就在中小板上市。投资御银的成功,与其说是投资的成功,不如说是投完以后商业模式改良的成功。

同样的商业模式,尤其是现在5G新基建出来以后,就是要将面对很多大B端的客户,从一生一次的生意变成一生一世的生意。恒锋信息、数字政通、达安股份都是面对B端的,都是从一生一次的生意变成一生一世的生意。从卖硬件变成卖软件,一旦从一生一次的生意变成一生一世的生意,股价将会暴涨。

经营人群

案例:云放茶园

传统的企业经营产品,未来的企业经营人群,传统的企业以类聚,未来的企业以群分,经营产品让你赚钱,经营人群让你的股权值钱。同样的营业额,一个经营产品的企业,成长为一个经营人群的企业,同时整个行业也在成长。星巴克上市用了21年,瑞幸咖啡上市只用了一年半,未来会出现很多行业里面的瑞幸模式,这就是经营人群中产生的一个价值。瑞幸咖啡对标的企业不是星巴克,瑞幸对标的是线上版本的7-11便利店,咖啡只是个入口,向老客户卖新产品,向老渠道卖新品。云放茶园在峨眉山投了竹叶青茶园,在云南农村投了普洱茶园。首先不是卖茶叶,而是经营要喝茶的人群,怎么经营?不卖茶叶,卖茶园!买一亩地5万块钱,明确产权40年。一亩地每一年产200斤茶叶,但不付租金,每年返100斤茶叶,价值1.5万元,连续40年,总价值60万的正宗的竹叶青。现在只需要5万可以把它买下来,可以个人买也可以公司买,可以做成公司的定制,也可以做成个人的定制。一亩5万,1万亩就是5个亿,这1万亩就是1万个消费者,1万个地主,1万个推销员,而且是免费的推销员。

互联网+的本质是众筹、众包、众销、众创。货是众包的,资金是众筹的,点子是众创的,渠道是众销的,互联网+让企业从经营产品,变成经营人群。这个企业赚了5笔钱:第一,土地;第二,茶叶的差价;第三,股权增值的差价;第四,农业旅游观光;第五,政府补贴。既有一次性的收入,又有持续性的收入,一次性的收入赚钱,持续性的收入值钱。用同样的商业模式,在法国波尔多酒庄和西班牙投资了两个酒庄。同样的商业模式,不卖酒,去经营要喝酒的人群。法国的酒庄是买一亩地(1万欧元),买下来以后不付租金,一亩地一年产400瓶红酒,每年返你100瓶,连续返200年、300年(国外林权证是无限期的)。很多人问酒庄能够经营200-300年吗?法国经营时间最短的酒庄是170年历史,庄主告诉我,他们的酒庄历经了5任帝国、两任共和国。在国外,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茶叶要投资国内的,酒要投资国外的。茶叶行业有一个特点:好喝的做不大,能够做大的都不好喝但也不难喝。世界上最大的茶叶公司是立顿红茶,中国最大的茶叶公司是香飘飘奶茶。请人喝茶,谁会喝香飘飘奶茶?但是它是全中国最大的茶叶公司。中国的有机农业企业还没有一个上市的企业。当大家都在投资有机农业的时候,优势资本和红杉资本一起投资的利农国际反季节蔬菜已经在美国上市,有机蔬菜是有营养的产品,没有营养的好产品不是好企业,好产品加上好的商业模式,这才是好企业。领先两步成先烈,领先一步成先驱,领先半步才能够成功。

要不然做超级产品,要不然做超级渠道,要不然成为超级产品的股东,要不然成为超级渠道的股东。美国企业家更擅长经营超级产品,中国企业家擅长经营超级渠道,美团,阿里,腾讯都是超级渠道。美国的风险投资喜欢投资超级产品,中国的风险投资喜欢投资超级渠道。所以在美国做超级产品最容易成功,在中国,超级渠道更容易成功,中国现在的竞争也是商业模式的竞争。但是在15年以后,将会从商业模式的竞争变成科技的竞争,这是未来发展的一个趋势。

3.掌控全产业链

案例:蒙牛

东阿阿胶通过特劳特的定位,利润提升到22亿,而股价涨幅不大,但是多了一笔钱收购了上游的所有的驴皮,靠资源赚钱,中国90%的驴皮在东阿阿胶,这就是东阿阿胶产生的资本价值。

而中国的全产业链鼻祖是蒙牛,蒙牛的成功是全产业链的成功。蒙牛有4个98%:资源的98%是整合,经营的98%是人性,品牌的98%是文化,矛盾的98%是误会。蒙牛有三靠:大智靠学,大牌靠创,大成靠德。蒙牛的用人文化是:有德有才,破格录用;有德无才,培养使用;有才无德,限制录用;无才无德,坚决不用。蒙牛能做到今天的规模绝对不是偶然,而是必然。蒙牛不养一头牛,靠农民贷款养牛,但是农民不需要抵押担保贷款,而是通过蒙牛签包销协议,农民去银行还贷就会持续,300万农民至少300万头牛。这样一来,蒙牛将所有成本转移到农民身上,农民将成本转移到银行身上。

这次疫情之后,企业家不要怕提升成本,而要懂得转移成本,将成本转移到上游、下游、合作伙伴身上,将成本转移到员工身上,企业转移成本以后成为轻资产模式。在中国第一产业是养牛(农业);第二产业是杀牛(工业);第三产业是吹牛(服务业)。做农业才是全产业都做,因此做农业要摆脱依靠:第一,对人的依靠;第二,对水的依靠;第三,对环境的依靠;第四,对疾病防治的依靠。只有摆脱依靠才能做大。美国的头部农业公司加起来占到美国34%的市场份额,中国的头部农业公司加起来只占2%-3%,所以中国市场巨大,企业巨小,投融资的机会巨多,企业成长的机会巨大。新加坡、欧洲、香港没有这样的机会,中国大陆才有这样的机会。美国风险投资的机会都在高科技,中国风险投资大都在传统企业。

三、好企业的标准

好企业的标准有5个标准,如果一个企业这5个要素都具备,那就马上可以获得融资。

1.优势的规模企业规模做大有两种方法:做加法可以做大,做乘法也可以做大。俄罗斯首富现在身价600亿美金,中国首富马云、马化腾都是400多亿美金。俄罗斯改革开放晚了中国10年,但是俄罗斯首富比我们中国首富身价还高,为什么?产业不一样,俄罗斯上游产业能源基础设施建设,通讯、电力石油全部都在民营企业。在中国,这些产业都在国有企业手里。人是生的好,企业是产业好。

所以产业很重要,21世纪有5大赛道可供选择:第一,人工智能;第二,区块链;第三;基因编辑;第四,大健康;第五,新能源。人工智能的战场在硅谷,区块链的战场在华尔街,基因编辑的战场在波斯顿,新能源和大健康的战场在中国。

2.核心竞争力企业核心竞争力不是产品,产品不是护城河。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有四个:第一,品牌;第二,一生一世的生意;第三,经营人群;第四,掌控全产业链。携程网的高利润来自于退改签。往返以色列特拉维夫来回的头等舱45000块钱,如果出发前1小时退购,携程网收45%的手续费。但是退改签没有提升携程网的股价,而是持续性的用户提升了携程网的股价。携车网做火车票,火车票的市场容量是飞机票的8倍,火车票做到中国第一,携程网继续做汽车票,又做到中国第一。平台模式最怕的是买卖双方见面,买卖双方第1次通过你,第2次就有可能跳单。而在互联网+平台模式下,买卖双方见面依然有核心竞争力。到了酒店给携程网打电话可以便宜30~40块钱,依然有核心竞争力,这就是好的平台模式。

3.优势的模式站在资本的角度和企业的角度看模式完全不一样,从投资的角度和投行的角度讲模式也不一样。在看别人的模式过程中,要找到自己的机会。

4.优势的成长性企业在成长的同时,行业也在成长,行业的上下游也会跟着成长,国家的GDP也在成长,人均GDP也在成长。这些企业汇聚了中国成长的力量,投资这些企业,就是投资中国未来15年的趋势。企业的宣传到了最后有两点:第一,给消费者的宣传者的广告;第二,给投资者的宣传,叫做招股说明书。广告证明你的产品有价值,招股说明书证明你的股权有价值。但是绝大多数企业可能只有产品的宣传,而没有股权增值的宣传。

5.优势的团队没有完美的个人,只有完美的团队。天使轮投资投人,A轮投资投产品,B轮投资投数据,C轮投资投收入,D轮投资投利润,每一轮都不一样。

最后祝愿北京大学青年企业家学员们能够百尺竿头,更进一步。谢谢大家。

范雨素消失半年现身日渐拮据写完去做保洁员吗

范雨素消失半年现身日渐拮据写完去做保洁员吗

再翻几页,2017年的日历即将收起。中国变化太快,稍不留神,就会错过许多大事。

人所周知,文明不止是大江大河,还有生活在河岸上如同你我的普通人。

江汉平原上,年初去世的毛银梅老人是纪录片《二十二》的主角之一,临终前她依然没有与自己的“慰安妇”历史和解,却让更多人思考他者的命运。在北京皮村里写作的范雨素,成名并没有改变她的命运。大凉山火塘边,消失在格斗场的孤儿们,不知道未来的出路。还有上万名被卡在北京“3·17新政”中的买房人,一步之遥成了步步之遥,却并未弃守生活……

我们记录这些曾经的新闻人物,他们的断裂、迷茫、悲欣交集、惶惶不安,记录那些命运的转折处、情感的深处以及现实的背面——这些生命与表情共同构成了2017的一部分。

人事有代谢不假,往来成古今可鉴。

名人范雨素

范雨素住的地方叫皮村4X号公寓,这里是前村委书记的家,她把这个两扇大红门的院子称为“下野总统的府邸”。

11月21日晚上,一个警察带着三名治安人员闯进了她的小屋。最近,全北京正在开展安全隐患大排查大清理大整治活动。

“名人”的身份并没有给她带来任何特权。治安人员收走了一些有安全隐患的物品。

几天后,在皮村商业街旁边的一家快餐店里,范雨素用她惯常的平淡口吻说起这件事,仿佛是发生在另一个人身上。

“那有什么,穷人无非就是算钱的帐,高高兴兴让他拿。”她轻轻地甩着手说。

出名似乎并没有改变范雨素的生活,更没有像有人预测的那样完成一次“阶层跃升”。

今年4月,《我是范雨素》一文走红之后,皮村突然涌进了超过50家媒体和近30家出版社,一家出版社拎着20万元订金找范雨素签出版合同,最后连人影都没见着。重庆的一家媒体说她“压力过大躲入深山古庙里”。

“瞎扯!我一直待在家里没出门,电话关机,天黑了还是照样大摇大摆出去吃饭,这里没有一个人认识我。”问及为什么躲开媒体,她半开玩笑地说,因为媒体把她拍得太丑了。

私底下,范雨素密切关注着网上对她的评价。一篇文章说她是因为中产阶级的悲悯才出名的,为此她伤心了很久。

5月,一家网络媒体带着诗人余秀华造访皮村。组织方希望范雨素能现身跟余秀华做一场对话,然而,直到余秀华离开,范雨素还是没有出现。

不久之后,余秀华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炒作,肯定是炒作,说什么‘媒体采访太多了,为了躲避采访跑到山上去了’,我就不相信这种话。”

对于余秀华的质疑,范雨素显得愤愤不平,“凭什么说我炒作,我又不认识她,没什么好说的。”

对于成名,她保持清醒,甚至过于敏感。11月22日,在一个自媒体大会的受邀发言上,她用标志性的轻盈幽默感形容自己的出名,“我在今年4月偶遇了一场沙尘暴,莫名其妙地成了网红。”

这是她消失在公众视野半年多以后,首次在大型公共活动里露面,她为此花了30块钱在皮村的照相馆拍了张半身肖像给组织方做海报。主办方给她化了妆,她看着照片,显得很满意,“像个韩国明星一样。”

不过,事后她又很后悔参加这次活动,“太穷了,要不是没钱,我才不愿意这样抛头露面,都是虚名浮利。”

和许多一夜爆红的人不同,范雨素没有把自己偶得的名声变现,她谢绝了商业活动,联系采访的记者被她一一拒绝,对家人的打扰更是她不可逾越的底线。

皮村文学小组的老师张慧瑜理解范雨素的选择,“她不愿意被任何东西绑架,拒绝被标签化,只有这样,她才能更自由地生活和写作。”

4X号公寓南向一间8平米的小屋是范雨素的家,屋里堆了几千本书,她把这个屋子叫做“第欧根尼的狗窝”,10年来几乎没有客人造访过这里。南向有一扇玻璃窗,玻璃很厚,冬日的太阳照射到被单上,她每天懒洋洋地躺着,觉得这是最幸福的生活。

半年来,她在这里闭门构思和写作。这就是她理想中的“世外桃源”。“世外桃源怎么会有人敲门呢?”她说完笑得头往后仰。

与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签订了长篇小说的出版合同之后,范雨素辞退了育儿嫂的工作。但她说出版社还没支付定金。日子渐渐拮据。在上海工作的大女儿渺渺每天给她打电话,催她出去干活:“干体力活才能有饭吃,写东西能赚什么钱。”

小女儿枝枝嘲讽她说:“你啥名人,人家鹿晗、王俊凯才叫名人,你看你穷成啥样,好意思叫名人。”

《我是范雨素》之后,外界期待范雨素的新作能带来更大的惊喜,范家上下却有另一种共识。范母张先芝按照她“政治家”的敏感,担心有“文字狱”的灾害,劝她别再写文章。她通过当地媒体,委婉地告诉女儿,“名气不能当饭吃,当好月嫂带大娃子。”

范雨素对此表示同意,“我要把它删成10万字,交给出版社,然后就回去做保洁员,随便干个什么都比这个轻松。”

11月25日,范雨素现身北京798一个家政工摄影展。她在一张家政女工照片前伫立了很久,“她脸上的表情跟我脸上的表情是一样的,那种抗累、低调感的家政工表情,我一眼就能看出来。”

褪去“名人”的虚幻光环,范雨素坚持认为自己只是一个普通的家政工。她在北京当了11年育儿嫂,每个月的收入6000多块钱,这份工作帮她养活了自己和两个女儿。

这个世界上,很少有职业像家政工一样能在物质生活的冰火切换之间体验到阶层间的生存落差。

一周7天,范雨素6天住在富人家里。她帮忙雇主照看孩子,给他们喂奶,住最好的房间,睡在几万块钱的床上,和雇主家一起吃美味的饭菜,屋内装饰豪华,室内温度一年四季保持26度。她跟过的最阔绰的雇主,家里有1000多平方米,12个卫生间。

“像我手脚这么不利索的人很适合做保姆,我讨厌每天想着钱,保姆不用每天想钱,熬时间就行。”对自己的工作,范雨素觉得很满意。

她对北京蓝色港湾国际商区的饭店和咖啡馆了如指掌,吃过东单君悦酒店500块钱一位的自助餐,跟雇主一家住过三亚湾的五星级酒店。有一次雇主给了她5只肥硕鲜活的阳澄湖大闸蟹,她不知道怎么吃,拿回家晾在屋外,最后螃蟹都奄奄一息了。

聊起这件事,范雨素继续用标志性的轻盈幽默感形容自己,“我是1/2富人,1/2穷人”,说完拍着桌子哈哈大笑。

文章《我是范雨素》写过她在雇主的如夫人家里工作的故事,雇主是个上了胡润富豪榜的企业家,家里有管家、家庭老师、武术老师、厨师、保安还有家政工。如夫人每天晚上精心打扮等待着“丈夫”回来。

“后来我在报纸上看到这个企业家和他老婆一起的合影,看起来也很恩爱啊。”范雨素说完,又开始怜悯起那个如夫人。

只有在极少数的时候,她会有被刺痛的感觉。有一次跟雇主去亲戚家里吃饭,雇主的亲戚给她拿来了一双一次性筷子。

周日,回到北京东六环外的皮村,见到小屋子里的两个女儿,她才感到真正的快乐。

皮村因为位于航线正下方而无法拆迁盖高楼,大量外来人口得以栖居在此。鳞次栉比的厂房、商铺和廉价公寓占满村庄,郊区富人们常常拉着几条狗在街上逛,其中一户人家出门拉着12条狗,范雨素称它们为“狗军队”。

大女儿渺渺15岁生日时,范雨素带着女儿和她的朋友到皮村村口的德克士餐厅吃了一顿,花了90块钱。

不久之后,雇主的孩子过生日,他们在颐堤港酒店办了一场生日派对,邀请了幼儿园的所有小朋友,还雇了一个魔术团队现场表演。通常在这种时候,家政工范雨素就是一个沉默的旁观者,一个“用低廉料子织成的隐身衣包裹的人。”

“所有人眼里都没有我,我看得见所有人。”在巨大落差的生存环境中来回切换,范雨素没有表现出任何哀伤或者愤怒,“我以旁观者的视角看人世间的繁华和苦难。”

很多人对《我是范雨素》一文的语言风格感到好奇。范雨素的发现者淡豹认为,“她好像一位局外人,带着冷峻的幽默和理解力,写人物的可笑可叹。”

也有人指责范雨素在文章里泄漏了雇主隐私,不懂得感恩。范雨素认为这是对她的误解。她觉得自己只是写出了一个普遍现象,不针对任何人。“我对人都怀着善意,从来不会说别人一句不好。”

北京顺义有位女雇主跟范雨素一样也是单身母亲,她们保持了7年的联系。女雇主看到了她的成名文章后,打来电话,“小范啊,你的文字还是中等水平,要继续努力啊。”

紫丁香与蜀葵花

范雨素的文学启蒙跟她的小姐姐有很大关系。她的内心有一道高墙,对人性不信任。只有提到小姐姐的时候,她的眼睛才会突然发亮。

范雨素的家在湖北襄阳市襄州区打伙村,范家附近有座鹿门山,唐代诗人孟浩然在此耕作、写诗。如今的人可能很难想象,在1980年代的内地小村庄里,范家的5个孩子粗茶淡饭,却享有着丰富多元的精神滋养。

母亲按照女儿出生月份的花给她们取名,小姐姐叫范梅花,她叫范菊人。小姐姐像她父亲,长得俊秀飘逸,小时候有腿疾,行动不便;范雨素像母亲,长得不出众,性格刚强,半生漂泊。

范雨素和她的小姐姐,就像一块美玉,掰成两半,她们各得其一,在对方身上寻找残缺的部分。

哥哥为了考大学大量购书,童年范雨素和小姐姐经常脚对脚躺在床上看小说,小姐姐痴迷《红楼梦》,只要说出其中一句话,她就能告诉你是哪一章哪一节的句子。

在范雨素心中,小姐姐才是真正天才型的人物,比她强一百倍。小姐姐13岁就写了大量的诗歌,全班都在偷偷传抄,老师让她寄给《诗刊》发表,她不愿意,锁在抽屉里。

《我是范雨素》一文爆红后,小姐姐看到了文章,夸她写得好,她感到别扭,“她才是大神级的,该成名的是她,我啥都不是。”

少女范雨素通晓地理,对外面的世界充满渴望,12岁那年,她从当年最流行的琼瑶言情小说《烟雨濛濛》书名中受到启发,把自己的名字改为范雨素。她从知青文学里学会趴火车,偷红薯的伎俩,孤身一人逃票去海南游荡。在海南期间,她身为分文,靠吃水果、捡垃圾桶里的食物为生。

三个月后,范雨素回到家里,被村里人指责为离经叛道。只有她的小姐姐兴奋地询问她南方有海的世界。

范雨素少年时读蒙田、休谟、柏拉图和介绍第欧根尼的著作,但是她读不懂,小姐姐告诉她,“读不懂不是你笨,是翻译太差劲,你要做中国的第欧根尼。”

第欧根尼是古希腊犬儒学派的代表人物,范雨素能背诵他的全部语录。她最想去的地方之一是科林斯,因为那是第欧根尼的故乡。

“从哲学中,我至少学会了要做好准备去迎接各种命运。”第欧根尼说。

范雨素小时候的绰号叫“懒曲蟮”(襄阳话,意为蚯蚓)。书里告诉她,这是一个物竞天择的世界,适者生存,她担心像她这样走路比蜗牛还慢的人以后会被淘汰,会饿死。

“我决定找哲学家问一问,但是上哪找哲学家呢?”。她想了很久,最后得出结论,管理哲学家的应该是哲学系主任,中国最好的哲学系主任应该就是北京大学哲学系。

1992年寒假,18岁的范雨素穿着薄呢大衣和方口布鞋坐了一天的火车来到寒冷的北京,见到了北大原哲学系主任陈战难,然而,她千里迢迢带着的疑问并没有说出口。“我看陈老师太忙,没和他告别,起身就走了。”

两年后,因为“不能忍受在乡下坐井观天的枯燥日子”,范雨素辞掉了小学代课老师的工作,只身闯荡北京。

比她大3岁的小姐姐继续留在乡下做代课老师直到转正,丈夫嫌她整天写些别人看不懂的东西,她索性不再写了。

姐妹俩的命运在此分岔。范雨素把小姐姐比喻成诗意般的雨后紫丁香,觉得自己更像容易成活的蜀葵花。

母亲张先芝一直认为小女儿是个爱折腾的人,“待在家里,像她四姐一样当个老师多好。红菊(范雨素)心思重,还没参透活着是为了啥。她心比天高,命比纸薄。”她接受当地媒体采访时说。

范雨素出走之后就很少再回家,和她的小姐姐11年没有见过面。“她过得比我幸福多了,不用像我这样一个人拉扯两个孩子卑微地生活。”范雨素说。

“底层作家”

2015年,范雨素在电视上看到伊拉克前总统萨达姆被执行绞刑的画面。这个画面给她带来巨大的心理冲击,她想起跟萨达姆同岁的母亲。“萨达姆是一代枭雄,结局却死得这么悲惨,我母亲在村里的执政时间比他还长,现在还健康地活着,我觉得我母亲比他幸福。”

人的灵魂并没有因身份而不同,这个认知促使她开始构思动笔写一部长篇小说。

这一年,她辞掉了家政工的工作,改做保洁员小时工,从旧货市场买了一大叠草稿纸,没活干的时候就闭门在家写小说。

在小说里,打伙村是范雨素获取素材的经验空间,她怀着悲悯之心写她最熟悉的家族故事。

范雨素的家族类似一个当代社会阶层的大杂烩,堂哥在中央部委工作,小姑姑是湖北省委的官员,小姨妈曾经做汽车运输发财。然而,在她看来,因为身份差距,家族之间人情冷漠。

她说,“这是一部魔幻现实主义小说”,停顿了一下,她又补充说,“或者叫科幻小说,叫什么都行吧,我又没上过学。”

躺在床上的时候,她想,“为什么我的叔叔能‘力拔山兮’,他又没练过武功,难道生下来就是这样?”。于是,她买了4本量子力学的普及读物,整天研究量子理论,最后找到了解释根据:光子的波粒二象性。

“光子的波粒二象性的特性就是可复制、具有不确定性和平行空间。我叔叔为什么力拔山兮,因为他身上有项羽的力量。”她认为量子力学看起来挺高大上的,其实就跟一加一等于二一样简单。这个发现构成了她在写的“科幻小说”的理论来源。

范雨素在《正午》发表的第一篇文章《农民大哥》就是从她在写的小说里摘出来的。

11月19日晚上的皮村文学小组聚会上,范雨素从冷风中拎着三个手臂宽的袋子走进“工友之家”的办公室,像展示富足的家当般骄傲地堆到桌子上,“这就是我的手稿,十几斤重,大概有100多万字,写死人了。”

新作的书名叫《复仇的奥特曼》。“我写的是我们家族的故事,用量子理论中的多重空间和光的波粒二象性,让项羽和李煜这些帝王将相在我写的人物身上复活。”范雨素翘起腿,用溅珠落盘般清脆急促的声音讲诉她的小说梗概,所有人听得目瞪口呆。

“其实很简单,他们的今生是草芥小民,但是前生很可能是帝王将相。所谓的高层、底层都是同一个灵魂,人不分三六九等,人类是一个命运共同体。”她最后笑着说。

她文学里的理想世界既不是物竞天择的达尔文世界,也不是充满自由市场的幻觉的当代资本世界,而是一个无阶级差异的乌托邦世界。

张慧瑜听完她的新作介绍之后也感到惊奇。在他看来,“范雨素的写作不在纯文学的范畴内,很难归类。她从动画片、儿童歌谣、多重空间等等这些经验和理论里抽取出来词语,然后拼贴在一起,语言有跳跃性,很少见。”

对于范雨素的新作,文学小组的成员胡小海说,“期待范姐的新作颠覆我们的想象,把这个千疮百孔两极分化的社会震得天翻地覆。”

《我是范雨素》爆红之后,媒体成功地塑造起一个为“底层的呐喊”的范雨素,范雨素拒绝这种代言,“我就是一个社会底层努力求生的弱者。”有媒体称她为“底层作家”,范雨素并不同意,“我不舒服,我不喜欢那种作家,以高高在上的笔法写底层,他真的比我们高贵吗?”

18岁那年的北京之行,她的困惑没有得到回答,许多年后,她认为“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这个问题依然没有解决,“这个世界还是那样,每个人都充满了焦虑,恐惧。”

生长就是目的

范雨素不喜欢别人拿她跟萧红比。“萧红抛弃自己的孩子,她是懦弱的人,我比她强多了。”

出于对女儿的保护,在外人面前,范雨素刻意隐瞒单身母亲的身份,她总是告诉别人,丈夫是个“装修工”。

和母亲取名的随意不同,范雨素给大女儿取名范苗苗,小女儿叫范枝枝,来自唐诗“一树春风千万枝”。苗和枝就像一棵生长的小树,范雨素引用杜威的话告诉女儿,“生长就是目的。”

大女儿不喜欢自己的名字,觉得太“萌萌哒”,和母亲年少时一样,14岁的时候,她把自己的名字改成范渺渺,她觉得渺这个名字既是浩渺无边,又是渺渺茫茫看不见。范雨素没有办法,只好随她去了。

范渺渺今年20岁,在上海一家文化公司当速记员,一个月工资1万多块。她的qq签名是“农民工二代,飘二代”。范雨素看到之后很伤感,觉得女儿的好职业并没有给她带来安全感、归属感,依然是惶恐的。

也是20岁的时候,范雨素只身来到北京,她在饭馆做了几个月的服务生,因为手脚不利索,好几次打碎了盘子,不久之后就辞职了。接着,她转行在路边摆摊做小买卖,就在这个时候,她遇见了后来的丈夫。

范雨素把这段婚姻的肇始解释为,“就像张爱玲说的,不早也不晚,正好碰上了。”

对于那个来自东北的前夫,范雨素对他的印象只剩下一个彪悍的背影,“从来不生病,冬天也只穿薄薄的大衣。”

1997年金融危机之后,丈夫的生意越做越不好,两个人经常吵架,丈夫爱喝酒,喝醉了就动手打她。

结婚5年多之后,范雨素提出离婚,全家人都阻止她,只有小哥哥支持她。范雨素其实早已下定决心结束这段婚姻。“摆脱了一个噩梦,饿死了也清静。”她说。

离婚之后,范雨素带着两个女儿疲惫不堪地回到湖北老家,然而,故乡没有给她喘息的机会。家里突然多了三张吃饭的嘴巴,大哥哥不太高兴,说了几句重话,没住几天,范雨素就带着女儿回到北京。

大女儿经常抱怨她不会经营婚姻,她觉得委屈,“我只是年轻的时候看人不准,遇到这么一个烂人。”

对于这段不幸的婚姻,范雨素认为跟她生的是女儿有关。她在一个养奶牛的家里看到小公牛因为性别被宰杀,她很难过,觉得女儿也是因为性别被父亲抛弃的。

于是,她找了好几个在国外留过学的人,问他们国外的小公牛是怎么活下去的。

女儿是她生命里最重要的依靠,然而,生存迫使她无法像大部分母亲一样陪伴和呵护孩子,为此她常常感到愧疚。当家政工的时候,有时雇主的孩子半夜醒来,她就要跟着起来给孩子喂奶粉,哄他入睡。每当这个时候,她就想起她在皮村的两个女儿。“晚上,没有妈妈陪着睡觉,她俩会做噩梦吗?会哭?想着想着,潸然泪下。”她在文章里写道。

在皮村,范雨素没有朋友,婚姻的挫败和求生的劳苦使她对任何人都始终保持警惕,即使跟文学小组的成员也只是“点头之交”。她总是在滔滔不绝地讲了一个多小时后,补充一句,“我不爱跟人说话,我是有自闭症的人。”

张慧瑜理解范雨素这种性格,“她和人的关系跟她单身母亲的身份有关,她没有其他依靠,只能靠自己保护孩子。”

因为户口问题,女儿没办法在北京上学,范雨素从潘家园的旧货市场买了1000斤二手书,放假的时候就在家里给女儿读《小王子》、《苏菲的世界》、《儿童哲学》还有颜子的《箪食瓢饮》。

大女儿渺渺6岁就会做饭,母亲上班的时候,她在家里照顾妹妹。她记忆力超群,经常能大段大段地背诵文学经典段落,后来她成为一名速记跟她儿时的阅读经验有关。

小女儿枝枝在衡水一所中学念初一,考试总是考第一名。同学知道她家在北京,但不知道住在京郊六环外皮村的小屋里,这一点让她烦恼,她问母亲范雨素,“我们同学都住在大房子里,我们家怎么那么小?”

买个房子是母女三个人最大的愿望,可是在北京这个愿望的实现概率并不高。“我能力有限买不起,我已经尽我最大的努力,没有让她们变成无妈的孩子。”范雨素说。

范渺渺无数次地承诺以后不会抛弃母亲,要给她养老。但范雨素自己心里做好了打算,“她结婚了,我死也不会跟着她。我想去云南或者海南找个地方一个人住着,我觉得这样就是幸福的。”

儿时的范雨素曾经得过一次急性肾炎,幸亏母亲及时带她治疗才捡了条命。村里有三个同龄的孩子,一个得了慢性肾炎死了,两个得了肝炎死了。许多年后,她依然觉得自己还活着就是上天的恩惠。

“活着就是活着的过程,没有什么好跟不好。”她说。

雪莲花盛开的地方邵峰扮演什么角色

雪莲花盛开的地方邵峰扮演什么角色

"雪莲花盛开的地方"是一部电视剧,邵峰在其中扮演的角色是马五德。他是该剧的主要角色之一,是一名农民,因为某些原因被卷入到了政治运动中。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本站所发布的文字与图片素材为非商业目的改编或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权或涉及违法,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