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牛群众基础优势(新桥村位于哪个市)

养牛群众基础优势(新桥村位于哪个市)

今天给各位分享养牛群众基础优势的知识,其中也会对新桥村位于哪个市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白塔镇的经济状况

白塔镇的经济状况

1980年总产值为1091.71万元,2000年为27.28亿元。机械、化工、建材、矿产构成白塔镇主导产业;八公里机电泵业市场、装饰材料市场、蔬菜批发市场、钢材交易中心、陶瓷批发市场等专业市场构成了白塔镇商贸流通主体;白塔工业园、万山新材料基地构成了白塔较为集中的产业群带。拥有水泵、板簧、耐火材料等一批传统产品和高纯碳酸钡、碳酸锶、高纯氧化铝等一批高科技产品。2000年完成地方财政收入2441万元。白塔镇农村经济总收入位于全市先进乡镇行列。全镇获得的荣誉称号主要有:山东省村镇建设新型乡镇、齐鲁乡镇之星、山东省民政工作全优乡镇、省级体育先进乡镇、淄博市经济强镇、淄博市小康示范镇、淄博市六好乡镇党委、淄博市模范乡镇人民政府、淄博市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先进乡镇、淄博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单位、创全国双拥模范城“四连冠”先进单位、淄博市党员教育工作先进单位、淄博市老龄工作先进单位、淄博市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先进单位、创国家卫生城市先进单位、淄博市幼儿教育示范乡镇、九年义务教育示范乡镇、成人教育示范乡镇、淄博市教育强镇、淄博市个体私营经济先进单位、淄博市科技明星乡镇、淄博市十佳卫生乡镇等,另有其它市级及博山区单项表彰27项。

近日,在全省“百镇建设示范行动”示范镇评选中,白塔镇成功入围,成为我区加快推进小城镇建设和发展的一个成功典范。

近年来,白塔镇按照全区产业和空间布局规划,以建设博山新区工业区为目标,坚持转方式、调结构、惠民生,不断加快工业化、城市化、生态化进程,综合实力列全市经济强乡镇第七位,是省中小企业产业集群示范单位、省重点特色产业镇、省板簧产业第一镇和省中小企业创业辅导基地。

产业集群发展壮大显实力

该镇作为我区的工业重镇,有工业企业826家,从业人员24780人,2011年上缴税金23948万元。镇域工业基础好,机制活,发展快,竞争力强。在不断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了汽车部件和新材料两大产业集群,为城镇建设提供了坚实产业支撑。

汽车部件产业集群规模大、实力强,板簧产品涵盖重卡、轻卡、农用车及拖拉机等三大系列三百多个品种,汽车零部件产品产能达到100万吨,位居全国第一,成为全国最重要的汽车板簧产品生产基地。2011年被授予“山东省产业集群建设‘十大’突出贡献镇”称号。新材料产业集群起点高、发展快,海洲粉末产能位居全国第一;三丰集团生产的净水剂60%直接出口,成为亚洲最大的净水剂生产厂家;海博新材料与武汉理工大学合作建立了SMC低压低温开发试验基地。突出科技创新和节能减排,内涵发展加快,去年完成发明专利申请30件,实用新型外观设计专利50项,创建高新技术企业5家,成立市级科研开发中心8家,建成省、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4处。有75家企业办理天然气使用审批手续,10家企业正式使用天然气,成为全市使用天然气示范镇。

城镇吸纳功能增强显魅力

有着博山北大门之称的白塔镇,地理区位优势明显,交通发达,产业聚集度高,特色产业集群发展活力足,辐射带动力强,每年有近3万镇外人口进入务工经商、生活居住,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扎实推进。

该镇投资3000多万元修建孝妇河沿河东路,打通贯穿白塔全线的镇内道路,对文姜铁路道口进行拓宽改造。投资1000余万元,对镇域的张博路和西过境路等主要道路两侧进行绿化升级改造,完成绿化面积5万平方米,全镇绿地面积达40.8公顷。投资4000万元建设镇污水处理厂和3处垃圾中转站。群众居住生活环境进一步改善,占地300亩、投资2亿元的和贵中心居住区,占地180亩、一期投资2900万元的海西社区,投资2000万元的掩的社区建设稳步推进。同时,该镇还投资1000万元建设镇敬老院,投资530万元新建、改造校舍4500平方米。

“百镇建设示范行动”示范镇是区域经济发展的次中心和辐射农村腹地的公共服务中心,在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加快区域经济发展、实现要素集约配置、提升小城镇综合实力、引领一般小城镇科学发展中具有重要的示范带动作用。“这是对我镇小城镇建设工作的充分肯定,将进一步增强我们干事创业、科学发展的信心和决心,促进既宜居、宜业、宜休,又单体精品、整体美观、提升形象的城镇建设目标的尽快实现。”镇党委书记黄向军说。他还透露,评为示范镇后,不光每年可享有1000万元的奖补资金,在技术、项目、政策等方面还可获得一定支持。1922年2月12日,大海眼村周仲璜在昆仑两级小学任教时,经邓恩铭介绍入党,成为全镇第一名中共党员。

1937年12月30日,国民党殷启民率部在大庄村与日军交战,日军伤亡不祥,殷部牺牲10余人。

1938年6月至1940年春,我八路军、抗日游击队在廖容标司令员的组织领导下,在东万山、小海眼、白塔等地,根据党的抗日统一战线政策,集中力量成功地对各道会门进行了争取改造工作,将道会门整编为抗日自卫团,将罡风道编为博莱抗日自卫团,并建立了党组织,为创建博山县抗日根据地打下了坚实的群众基础。

1939年2月12日,国民党翟超部队在小海眼伏击日本巡逻车,击毙日兵3人,翟部牺牲周绍武1人。

4月,日军强迫群众在大海眼村和白塔村修筑岗楼,指令伪乡长、保长派老百姓护路。

1940年6月,“黄砂会”在小海眼村南炸日本火车,战情不详。后来日军报复,放火烧了小海眼“香磨房”,村民孙氏全家四口无一幸免。

1944年9月,住在“劈山炮楼”里的日本兵,携枪到东万山胡作非为,被焦念海领导下的游击队员冯八月、马方柏等人将其打死并得枪而去,三天后,日军报复,烧毁200余间房子。

1946年6月,淄川县龙泉区派牛敬山到东万山村开展党的组织发展工作,首先有马文献、马文莆、孙即法加入了党组织,由马文献任书记,马文莆任宣传委员,孙即法任组织委员。同时建立了职工会,会长孙即法,农救会会长马文明,民兵队长马天琪,指导员孙即成。

1947年3月24日,我华东野战军在莱芜战役胜利结束后,由陈毅司令员率领到博山、淄川两县暂住,部队进行整修待命。军部驻在博山区大海眼村,刘伯承、陈毅、饶淑石都住在该村。5月16日,根据上级指示,全村动员村民参加民夫,随军支援孟良崮战斗。同日,陈毅司令员在连长以上干部会议上总结表彰了莱芜战役中有功人员,部署传达了孟良崮战斗计划和任务。

1949年5月23日,支援淮海战役随军南下的白塔小车队1000余人胜利归来。

是年冬天,动工兴建张博公路。

1950年3月建立万山乡,马天兴任万山总支书记兼乡长,丁昌恒任副乡长;罗圈、石佛、饮马、因阜、国家等五个自然村建立饮马乡,支书张子龙兼乡长,副乡长国洪昌;白塔、小海眼、西阿等四个村建立白塔乡,李金宝任书记兼乡长,孙维赣任副乡长;岜山、大庄、小庄、梁家庄等四个自然村建立大庄乡,支书孙仲联,乡长福庭;淄川县昆仑区改为第四区,龙泉区改为第三区。

1956年11月,撤销万山乡、饮马乡,建立饮马乡并成立饮马乡党总支,王继忠任总支书记,刘玉洪、马天兴任副书记;梁柏成任乡长,孙兆建、马天献任副乡长。

1958年8月24日,原饮马乡的14个村及蕉庄乡的小庄、小梁庄划归昆仑人民公社,书记暂缺,副书记程汝祥、刘奉礼,社长刘发旺,副社长乔英贵、宋德福。

1962年2月13日,根据淄博市委指示,把大庄、小庄、小梁庄、白塔、小海眼、西阿、罗圈、石佛、因阜、饮马、国家、东万山、南万山、北万山、北峪、小店等十七个自然村由淄川区划归博山区,并成立“海眼人民公社”,公社驻地大海眼村。

4月,成立第一家镇办企业--海眼公社制修厂。

1963年3月成立海眼公社修缮队。

4月15日,镇辖区发生特大冰雹,电话线路全部毁坏。

6月1日,海(大海眼)万(东万山)公路及海眼桥建成并通车。

1970年3月,成立海眼公社工业办公室。5月1日,东山煤矿投产。张丰清任矿长。

3月1日,建立海眼公社拖拉机站。

1973年7月,公社机关迁至白塔村。

1976年5月,海眼煤矿投产。

1977年3月,海眼公社工业陶瓷厂建成投产。

1982年12月,经山东省人民政府批准,海眼人民公社更名为“白塔人民公社”。

1983年10月,经博山区人民政府批准,白塔公社改为白塔乡。

1984年2月,山东省人民政府批准将白塔乡改为白塔镇,程钦远任党委书记,梁善周任镇长。

7月,成立博山酿酒厂(博山饮料厂)。9月17日,在罗圈村北建立白塔镇敬老院,后迁至小海眼村北。

1986年2月4日,东万山村、石佛村分别与岭西乡上虎村、南闫村结成文明姐妹村。

1987年12月20日,合并海眼煤矿和东万山煤矿,建立白塔镇煤炭公司。

1988年8月,新修拓宽博(山)--矾(场)公路白塔地段竣工通车。

1990年1月14日,博山西过境路经过四年奋战胜利竣工,由山东省政府顾问张敬焘、宋一民,淄博市市长韩新民和博山区委书记邹大民等在白塔镇入口处为公路通车剪彩。

1992年3月,成立白塔镇建设委员会。

1994年4月,经博山区人民政府批准,将掩的、赵庄、簸箕掌三个自然村由域城镇划归白塔镇。

6月,贯彻博山区博发[1994]36号文件劳动力转移,将李家乡所辖的小南峪、铜井、柳沟、平安峪等四个村及石门乡的吴家宅、行者峪、下恶石坞三个村,整村分别并入白塔、小庄、赵庄、国家、小海眼、饮马、掩的等7个村。

1995年8月,白塔镇实施“人才工程”,委托天津大学为白塔镇招收一个大专班共43人。

1996年6月9月,白塔镇实施“双5000亩高产开发”工程,至1999年10月结束,获淄博市星火计划二等奖。

9月,整修拓宽后的白(塔)--石(佛)路通车。

1997年3月,白塔镇在孝妇河以东建立“私营企业工业园”第一期工程,占地80亩,博山外贸汽车板簧厂、博山化学厂率先入园建厂,翌年投产。

1998年8月4日,白塔镇与山东农业大学联合建立“教学科研示范基地”。

是月,掩的耐火材料实验厂的“复合流动水口砖”列入国家新产品计划,并获市级“科技兴博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10月,博山耐火材料实验厂、博山水泵五厂通过了ISO9000国际质量体系认证。

是年,完成村民住宅楼近3.7万平方米,开发商品房1227平方米。

1999年7月,白塔镇被淄博市委表彰为“六好乡镇党委”。年底,白塔镇被评为博山区第一家市级教育强镇。

11月,博山钡盐化工厂的产品“电子高级碳酸钡”,首次顺利通过了山东省科技鉴定,获市级名牌称号。

是月,博山水泵三厂在全市同行业中率先获得自营进出口权。淄博大通水泵责任有限公司、博山真空设备厂、博山水泵三厂、淄博矿山设备总厂等均通过了ISO9000国际质量体系认证。

2000年10月,外商投资80万美元,建成国泰钢铁公司。

是月,白塔镇电视入户率及电话入户率均达70%以上,17个村达到了电话村的标准,白塔镇成为博山区第二家电话镇。

是年,淄博汽车配件股份有限公司、博山钡盐化工厂、博山华兽化工厂通过了ISO9000国际质量体系认证。

是年底,淄博市福星陶瓷色釉料有限公司、博山华发机械厂、淄博大通水泵有限公司、淄博东海电子有限公司等合资企业及博山水泵五厂获自营出口权。第一产业

1947年进行土地改革,1972年粮食总产量496.48万公斤,1976年粮食总产量567.6万公斤,2000年粮食总产量达到815.5万公斤。

白塔镇境内多丘陵。多年来一直把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作为工作重点。1957年兴修“国家水库”一座,塘坝3个,打大口机井47眼,打深井17眼,修主干水渠1.6万余米。1973年,在孝妇河两岸修筑河堤20公里,移土田400余亩。1996~1997年,投资100多万元,完成了孝妇河的清淤,完成了对国家水库、东万山村东山综合治理等重点工程,水利工程完成率和使用率均达100%。1996年大力推广科学种田,全镇吨粮开发面积达到5000余亩。1997年后,以科技兴农为先导,深入开展“科技效益年”活动;1998年突出抓了农田“三灌”工程,饮马、大庄、国家等村对2500亩农田实施了“喷灌”,在全区率先通过了市区验收,全镇的水井及灌溉全部实现了机械化。2000年粮食总产量达到815.5公斤。

“七五”期间至“八五”期间,注重特色发展,积极开发蔬菜生产基地,引进蔬菜新品种,初步建成了掩的、赵庄、因阜、国家、大海眼五个蔬菜生产专业村。1997年着力抓城郊“菜蓝子”工程,到1998年已建成冬暖式蔬菜大棚352个,种植面积达236.2公顷,年产蔬菜148.72万公斤。其中在赵庄村建成农业“高科技示范园”一座,总投资700余万元。2000年被淄博市评为“淄博蔬菜系统先进单位”。建成了赵庄、小店、掩的等果生产基地7800余亩,植树120万株。1996~1997年实施了“三大工程”(即“千亩红叶”工程,“万亩园”工程,“山林公园”工程),改善了生态环境,提高了绿化、美化水平。1997年开始,西阿村实施“银杏园”工程,植树5万余株。畜牧业方面扩大规模养殖,加快畜牧养殖基地建设。至1997年已发展到养牛场73处,牛饲养量达300多头;养猪场24处,猪存栏量达5880头,肉蛋奶产量达234吨。1998年,白塔新建养猪场一处,引进美国新品种猪,每年出栏达300余头。1999年,北峪村投资130万元,建养鹿场一处。特种养殖开始兴起。建国初,白塔镇仅有煤炭、石灰窑、青砖窑及少数村的几座红炉,均是私营手工业。后来,全部改为队办副业。1962年4月,成立第一个镇办企业海眼公社制修厂。1963年3月成立海眼公社修缮队(建筑队),镇村企业迅速发展。1970年3月,成立海眼公社工业办公室(简称海眼工办),管理全镇的镇村工业。1973年3月成立海眼公社拖拉机站,1977年3月成立工业陶瓷厂,1979年7月成立博山钡盐化工厂,1984年7月成立博山酒厂(原博山饮料厂)。1985年镇办企业发展到17家。70年代红砖生产是白塔镇村办企业的支柱企业。80年代初,水泥制品再度兴盛,西阿、小海眼、国家、白塔等村,建起了水泥制品厂,镇办企业博山水泥制管厂建成投产。1969年北峪村利用地方焦宝石资源,率先办起了村办企业北峪耐火厂,当年获利11万元,产品销往省内外。北万山、东万山、国家、掩的等村相继建起了耐火材料厂。为抓机遇求发展,小海眼村还利用博山水泵厂家属下放,成立家属工厂;利用其设备、技术人才,于1962年10月,成立了博山化设备厂(海眼化工机械厂)。1978年,白塔村利用地理条件,聘请上海的退休工程师,成立了博山首家汽车修理厂,又先后办起了海眼公社工业陶瓷厂、钡盐化工厂、海眼公社建筑队、博山酿酒厂、砂砺厂、涂料厂、博山制药化工厂等。1985年,全镇拥有工业企业40余家,从业人员6700余人,占全镇劳力的63%,实现工业产值931万元。“七五”期间,初步形成了以机械、化工、矿业、建材等四大产业为主体的工业企业。1988年白塔镇成为淄博市六个工业产值过亿元的乡镇之一。1989年至1990年连续二年被淄博市评为“发展乡镇企业先进单位”。“七五”末全镇工业企业发展到131家(其中镇办企业13家、村办企业118家),实现工业产值16.5亿元(其中镇办企业2.5亿元、村办企业14亿元)。1994年起,全面推行股份合作制,到1995年底,有13个村成立了股份有限公司,有123个企业改为股份合作制企业,被淄博市评为“推行股份合作制先进单位”。镇村骨干企业5年间开发研制新产品68项,其中8个产品填补了省内空白、19项通过了省级新产品技术鉴定,有17个产品获市级以上的科技进步奖、星火奖。1993年,掩的、赵庄、小庄、国家、小海眼、大海眼、白塔、饮马等八个村跨入淄博市经济强村行列,占博山区市级经济强村的三分之一。1994年,全镇有9个村实现了经济总收过亿元,占全区亿元村三分之二,当年被评为淄博市星火示范乡镇。1995年,全镇工业企业发展到145家,固定资产原值达到2.2亿元,从业人员9200余人。1996~1997年全镇工业总投入1.4亿元,配套设施技改新项目50余项,当年镇办企业盘活存量资产达2000余万元,有12家企业被农业部授予“全国大中型乡镇企业”称号。全镇已形成十大类、100多个品种的生产格局。1995年,白塔镇成为“山东农村经济综合实力200强镇”之一。

1998~2000年,博山耐火材料试验厂、博山水泵五厂、博山水泵三厂、淄博大通水泵责任有限公司、博山真空设备厂、淄博汽车配件厂、博山坝盐化工厂、华鲁化工厂等八家企业,先后通过了ISO9000国际质量体系认证;博山水泵三厂、淄博福星陶瓷色釉料有限公司、博山华发机械厂、淄博大通水泵责任有限公司、淄博东海电子有限公司、博山水泵五厂等六家企业,获得了自营出口权,其中淄博福星陶瓷色釉料有限公司、博山华发机械厂、淄博东海电子有限公司三家为合资企业,大通水泵责任有限公司为外商独资企业。2000年全镇工业企业580家,其中集体180家、私营400家,完成社会总产值27.28亿元,实现地方财政收入2441万元。90年代以后白塔镇个体私营经济得到迅速发展。截止1997年底,全镇的私营企业达到176家,个体工商户达到474家,注册资金达6500余万元,年创产值4.3亿元,利税达345万元。私营经济占全镇经济总量的七分之一,占全镇总税收的18%。形成了以机械制造、汽车板簧、化工、流通服务业为主的个体私营企业群。1998年成立了白塔镇个体经济协商管理委员会,大力支持个体私营企业的发展。是年开发建设了占地80亩的“白塔镇私营企业工业园”第一期工程,出台了优惠措施,为民营企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内部环境。当年博山化学厂、博山外贸汽车板簧厂等率先进园建厂,投资380万元,占地25亩,翌年竣工投产。1998年全镇11项重点技术项目中,私营企业占4个,博山区的十大私营企业纳税大户中,白塔镇有7家。

1998年底,私营企业及个体商户已达821家(其中私营企业276户、个体工商户545户)。是年白塔镇被淄博市评为个体私营经济先进单位。1999年私营企业户和个体工商户分别比1998年增加了82和111户,个体私营经济占全镇总产值的40%。

2007~2008年,全镇经济以建设博山北部工业新城为目标,以项目建设为核心,以龙头骨干为基础,以技术创新为动力,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形成产业集聚效应,加快工业化进程,经济发展活力和后劲进一步增强。2008年镇域企业个数达到926家,其中,工业企业704家。企业实现利税15.4亿元,上交税金1.78亿元。实现工业总产值111亿元,利税13.9亿元,上交税金1.39亿元,规模工业个数达到113家。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4.2亿元,实际投资1000万元项目达到49个。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比重达到20.77%。一是大力实施科技创新。结合全镇产业结构特点,积极引导企业走科技创新,循环经济之路,引导企业重点发展高、精、尖新产品,全镇完成专利申请38件,申报高新技术企业2家,成立市级科技研发中心1处。引进和研发了汽车空气悬架系统、特种电机、稳定杆、高分子材料、新型农药等新技术、新产品,山东兴华板簧制造有限公司瞄准汽车减震系统制造前沿,研发汽车钢板弹簧替代产品空气悬架系统,该产品现广泛应用于欧美国家汽车行业,国内主要进口应用于高等级客车上,前途广阔。二是发展壮大产业集群。抓好产业产品优化,提升主产业,实现规模效益,形成产业集群。即以山东兴华板簧制造有限公司为龙头的汽车零配件产业集群,年产各类汽车零配件20万吨,2007年被省机械行业办公室授予“山东省板簧制造基地”称号;以山东天成农药有限公司为龙头的新材料产业集群,产品包括精细化工、高分子材料、冶金材料;以博山腾龙泵阀为龙头的通用机械产业群。2008年三大产业集群实现产值80亿元,利税13.5亿元。1、白塔镇支柱产业:机械行业,主要以板簧、水泵为主。2000年底,全镇共有板簧生产厂家119家,水泵生产厂家76家。

2、专业村:多年来,全镇各村都因地制宜,发展各自的特色行业,形成了一大批有地方特色的专业村。如石佛“童装专业生产村”、簸箕掌“肉食专业生产村”、因阜“韭菜专业村”、赵庄“蔬菜生产基地示范村”、东万山的砂锅等,都为带动地区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3、高科技农业:在全镇实施“一园十点”工程,涌现出了一大批高科技农业示范小区,如博山区高科技示范园、北万山冬季农业示范小区、西阿银杏示范园等。截止2000年底,全镇共建成各类大棚400余个,规模养殖场90余处。先后引进迪卡猪、小尾寒羊、梅花鹿等养殖新品种8个,美国凯特杏、日本樱桃西红柿、以色列五彩椒等蔬菜新品种16个以及黑宝石李子、冬枣等果树新品种12个。

万山砂锅久负盛名。据东万山村碑记载,东万山砂锅迄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砂锅生产所需的原料,是东万山村自产的。经过粉碎加工,配料绞泥,成型烘干,涂药(黑药、白药)烧制等几道工序。东万山的砂锅种类很多,有大砂锅、二砂锅、三砂锅、四砂锅、耳锅、砂壶头、药锅、火锅和洗手盆等。2005年东万山砂锅厂仅剩一处,只产药锅。

新桥村位于哪个市

新桥村位于哪个市

新桥村位于洪水镇中部,全村总面积有9.3平方公里,辖6个村民组,有农户617户,2765人,劳动力有1102个,耕地1678亩,其中田836亩,土842亩,播种面积2672亩,粮食总产量880吨,是全国第六批农业标准化和无公害水稻生产示范区和万亩油菜无公害实施核心区,现争取资金8万元新建了新桥村农民文化活动中心,该村实现了水、电、路、通讯、网络五通,交通便利,土地肥沃,水资源丰富,区位发展优势明显。201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3750元,农民人均粮食占有量为425公斤。

新桥村地势平坦,土肥水美,气候适宜,交通便利,群众基础较好,区位发展优势明显,新桥村作为“万亩水稻标准化和万亩无公害油菜”示范项目区,通过大力实施“两个万亩基地”建设,实现水稻平均亩产量约610公斤,油菜平均亩产240公斤,为项目区农户每年户均增收300元左右,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新桥村辖区内有一个投资2000多万元建设的“建虹洗煤厂”,现已投产,解决当地劳动力就业人数23人;还有一个投资700多万元建设的“欣泰新农村建设有限公司(新桥村养牛场)”,圈舍、绿化、排污等相关基础设施已建设完毕,预计6月份引进牛种进行投产,将带动当地30个劳动力解决就业压力。

村内有50户以上农户依托交通便利、土质优良、集镇农贸市场发展迅速等优势,积极发展种植辣椒、茄子、糯玉米、黄瓜、豆类等早熟蔬菜,每亩创收8000元;现有蔬菜大棚3个,占地3亩,年均增收3万元。

--人口总数:2588人农业人口:2548人非农业人口:40人

--行政区面积:3.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672.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族,苗族,土家族,彝族,蒙古族发展口号:

--所辖村:云丰组,新化组,新坪组,长虹组,新桥组,金建组生产总值:436.8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种植业,养殖业名特产品:土豆,油菜办公所在地:新桥村新坪组

--自然条件:新桥村地势平坦,土肥水美,气候适宜,交通便利,群众基础较好,区位发展优势明显资源:自然资源

2015年8月3日,农业部认定新桥村为第五批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腾达食用菌)。

新桥村附近有百里杜鹃、九狮闹莲雕塑、刺猪洞、柳岸水乡解放村景区、英雄桥革命烈士纪念碑等旅游景点,有大方臭豆腐干、赵老五黄粑、擂茶糍粑、赵老五粑粑、毕节酸菜等特产。

王舍人镇的经济发展

王舍人镇的经济发展

1949年粮食亩产仅100多公斤,1978年粮食亩产400多公斤,总产2375万公斤。

1978年后,该镇注重调整农业内部结构,扩大蔬菜种植面积800公顷,引进种植芦笋89公顷,开挖鱼塘33公顷,荷塘133公顷,发展成为济南市的农副产品供应基地。1990年,全镇农业产值达2050万元。

自1990年始,该镇发挥市高科技农业示范园的优势,继续加大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发展高附加值农业,2000年,拥有各类大棚4600多个,保护地面积达2148公顷,主要种植品种有以色列、荷兰系列甜椒、济杂一号长茄、樱桃、西红柿、西瓜等瓜、果、菜品种80多个,产品销往全省各地。奶牛存栏量达3000多头。

该镇重视农业生产的保护,利用世界银行贷款项目,大搞农田基本建设,2000年有各种树木38万株,高标准排灌渠道50公里,微灌节水面积达333公顷,形成田成方,树成行,沟沟相连,路路相通的新型农业格局。

王舍人镇全镇有耕地2630公顷。镇党委、政府在农业生产上提出了“以市场为导向,以扩大蔬菜保护面积为突破口,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实现增量与增效并举,市场建设与基地建设同步发展”的路子。自1993年以来,先后投资2000多万元用于农田水利基本建设。1995年,投资450万元,以治理“三湖”为中心,对农田排灌系统进行综合治理,投工16万个,搬运土石41.8万立方米,治理面积966.6公顷,受益面积66.6公顷。修建砂石路30公里,桥涵17座,路涵、管闸44处,开挖沟渠9条、4430米,新建农田林网480公顷,完善900公顷,有林地面积达232公顷,林木覆盖率达18%;有效灌溉面积为2400公顷。1995年全镇粮食总产20415吨,亩产802公斤,分别比1986年增加2777吨、214公斤,实现了农业病虫害防治和耕、耙、播、种、收等工序的机械化。大力培植农业主导产业。镇党委、政府制定优惠政策,鼓励农民发展蔬菜大棚。1995年,播种面积1947公顷,产菜101549吨,亩产值3300元。番茄高接换头技术推广后,亩产达到12605公斤,亩收入2万多元。把奶牛业作为主导产业来优先发展。1995年,全镇有奶牛2500头,畜牧产值达2949万元,涌现出了水坡等养牛专业村。全镇养殖水面达到10公顷,年产鱼58吨。

2000年底,全镇实现农业总产值2.2亿元,其中种植业1.413亿元,养殖业7792万元。解放初,境内有完小1处,初小6处,11处分校,适龄儿童入学率55%,在校学生1000余人,1处中学--现济南十八中。解放后,教育事业迅猛发展,幼儿教育、普通教育、成人教育全面开展。1980年,全镇建起了3处中学,并实现了村村有小学的目标。是年,村村建起了幼儿园、农民夜校,镇成立了成人教育中心,并对各村小学校舍进行改造,设施进行更新,该镇教育步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1995年通过“两基”教育验收。1998年9月8日投资500多万元建起的省内一流规范化学校--实验小学竣工,2000年通过了市级规范化验收。2000年,全镇各级各类学校在校生达6991人。该镇义务教育、基础教育、德育教育、小学教育管理等14个方面在全省领先。学生的入学率、巩固率均达省级标准,先后为国家输送大中专生2300多人,其中专科356人,本科78人,接受初中以上教育的人口占全镇总人口的67%。

该镇积极开展科技、文化、卫生、法律“四下乡”活动。1997年以来,向群众发放各类材料20多万份,赠送字画1000余幅,送电影160多场,义务为群众查体1万多人次,建起50余处科普阵地,积极对农民进行科技培训,有8000余名农民取得绿色证书;2000年,全镇共有专业科技人员103人;1997~2000年,获得科技成果30多项,1997年,沙三村农民郭洪星研究的西红柿换头技术在全省推广,并荣获市级科技致富能手称号。2000年6月,王舍人镇获山东省科普工作先进乡镇称号。

王舍人镇历史悠久。数千年来,劳动人民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文化,如舞蹈、曲艺、书法、绘画、雕刻、陶器、剪纸等民间艺术代代相传。建国后群众文化生活日趋活跃。1951年7月建文化馆,1968年12月建镇广播站,1974年1月建镇文化站,1980年2月成立镇电影放映队,1993年建镇有线电视台,实现有线电视村村通,1999年成立历史文化资料整理挖掘办公室,对境内的历史文化遗迹进行整理。2000年为纪念毛泽东主席两次视察该镇,投资1200多万元建设了占地8公顷的幸福柳广场。2000年底,境内有影剧院4处,新华书店2处,各类存书达12万册;村村建起文化大院,并设有图书室,藏书12万余册。11个庄户剧团、30多个群众文艺团体活跃在全镇,南北滩的庄户剧团被中央电视台报道,书法家李恭临的书法作品自1991年起先后在北京、武汉、西安、香港、台湾等地展出,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

建国前,辖区内医疗条件较差,仅有10余名中医,几个中药铺。1956年,成立大联营诊所,1958年,成立东郊卫生院,有卫生技术人员32名。1967年,各村成立卫生室,配赤脚医生,实行合作医疗制度。1978年联营诊所并入卫生院,卫生院占地0.6公顷,设有门诊、病房,总建筑面积2670平方米,医务工作者53名。另有村卫生室38处,乡村医生和卫生员62人。1994年,卫生院投资6万元安装了B超等先进医疗设备,改善了医疗条件。2000年,全镇有卫生院1处,医护人员70名,年门诊30172人次,卫生院辐射村中心卫生室19处,乡村医生和卫生员101人。1990年,简家、殷陈卫生室获省先进行政村卫生室称号。

教育、科技王舍人镇1995年有3所中学(1所完全中学),23所完全小学及成人教育中心学校。1987年全镇进行中小学校舍改造,实现了“六配套”。1989~1991年投资320万元完成了四室(实验、图书、仪器、阅览)建设。1993年11月,市政府对全镇“两基”工作进行了评估验收,已达标。1994年元月份,经市教委等联合评估验收,全镇实验室建设和技术装备达到了国家教委颁布的二类标准。1995年11月经省政府评估验收“两基”工作各项指标均达到省标准。适龄儿童入学率、毕业率、初等教育完成率均为100%。镇成人教育中心的教学设施已达到国家教委颁布的标准。全镇有幼儿园31所。殷陈庄幼儿园和路家庄幼儿园为全区首批合格幼儿园。历届党委、政府十分重视科技工作,设有分管副书记、科技副镇长;镇政府设科委、科协等职能部门。1994年召开了镇科协代表大会,选举产生了科协委员。截至1995年,5个办事处设有科协分会,村级科普小组98个,科普人员310人。全镇建8个专业学会,168人;9个科技机构,科技人员52人。全镇有中高级职务的414名,还建立农科教培训中心,配备专职教师22名,学校除经常举办各类短训班外,还开办了5个全日制中专班,1992年被省政府命名为“山东省成人教育示范学校”。

自1990年起,济南历城激光加工中心与山东大学光学系合作承担了省科委“七五”规划项目“激光焊接技术研究”中的子课题QM-1型气门激光补焊机研制任务。经一年多的生产应用,1991年10月18日通过了省科委组织的专家鉴定,填补了国内空白,被列入国家新产品。在实验阶段,就为济南汽车配件厂增收162万元。1992年历城区节能技术研究所研制出LCT-3型常温快速黑化液,1993年12月通过了省级技术鉴定,填补了国内空白,1994年获成都全国星火科技精品金奖,并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济南市特种粉末冶金研究所,1993年研制开发的YL3、YL6硬质合金系列刀具,获得市科技进步二等奖,1994年开发生产的硬质合金顶锤,各项性能指标均达到了国内先进水平,被市科委授予“济南首届民办科技机构15强”称号。文化、卫生、体育1974年建立东郊公社文化站,1992年全镇有三分之二的村建起标准较高的文化大院。镇驻地有济南钢铁集团总公司、济南化肥厂等单位的3座影剧院,2个书店。王舍人镇群众性文化活动丰富多彩。每年春节期间举办民间艺术调演比赛,有龙灯、高跷、九连环、大秧歌等。书法绘画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每年都举办规模较大的书画展览。1995年成立了王舍人地区书画社,为培养、发现书画人才发挥了作用。中年美术教师韩兰生1989年参加峨嵋山画展,其作品《高瞻图》获一等奖。镇辖区内有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大辛庄文化遗址和区级文物保护单位大王山革命烈士陵园。1990年,梁王地区发现汉墓,出土印章、铜器、陶器、铜钺等多件。据有关专家论证,对研究济南及梁王地区的历史具有重要价值。1992年开始投资兴办有线电视,这在济南地区的乡镇中尚属首家。全市有线电视共缆系统论证会在王舍人镇召开,当年列入市科委科研课题。1992年10月试播,播出11套节目,1994年底增加到16套节目,1995年底全镇实现通视。1978年后,农民的住房条件不断得到改善,到1985年旧房翻新率达90%,由原来的土木结构改为钢筋混凝土的砖石结构;全镇实现“四通”(通自来水、通电、通柏油路、通电话)。1987年9月,在原镇建筑管理办公室的基础上成立了全区第一个乡镇城乡建设环境保护委员会。1988年,由市环保局投资148万元,打深水井2眼,建起了滩头水厂,解决了滩头地区10个村1.5万人的吃水问题。1991年,投资600万元,修通拓宽了长1100米的工业北路王舍人路口“卡脖子”路段。1993年后,投资近亿元,先后拓宽改造了铁骑路、钢化路、坝王路、朝山街等路段10余公里,全镇形成了“四纵三横”的交通网络。在此基础上,该镇编制了“一线四片”和商贸一条街建设规划,城镇面貌大大改观。1997年,鲍丰大厦、供销商厦、尹陈商厦、镇实验小学等建成并投入使用。1992~2000年,开发建设苏家小区居民楼30余幢,入住居民达6000余人。1998年,该镇被列入济南市四大组团之一,给该镇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此后3年间,投资1亿多元,先后实施了工业北路拓宽改造工程、“一环九射”工程、幸福柳广场建设、安居工程等重点工程项目。1996年王舍人村、尹陈村被评为省级村镇建设明星村。

镇辖区内有省市级医院3处。1986~1995年全镇卫生基础设施不断完善。1986年镇卫生院有职工63人,床位20张。1993年投资30多万元购置医疗设备,改善医疗条件。1994年11月,与济南市儿童医院联合成立了“济南市儿童医院东郊分院”,聘请儿科专家应诊,解决了东郊地区儿童看病难的问题。镇政府制定了《实现2000年人人享有卫生保健规划目标》。经省政府评审,12项指标已基本达到了初级卫生保健的规划目标要求。全镇村村建有卫生室,其中甲级卫生室29个,乡医75人。健全的医疗卫生网络,为治疗群众常见病、多发病发挥了作用。王舍人文体中心的建立(详见体育分目),为开展体育活动创造了条件,成为举办体育比赛和开展群众性体育活动的重要场所。全镇积极开展群众性体育活动,许多村、镇直企业建起体育活动场所。殷陈庄建起了标准较高的灯光球场、门球场,还成立了老年门球队,多次与区和驻地厂企进行门球比赛;宿家村的晚间体育活动常年坚持。张马屯、宿家张马、赵家庄、东郊水泥厂等在元旦、春节期间开展垒球、门球、韵律操等比赛活动。【村镇建设】王舍人镇村镇建设一度滞后,制约着经济发展。1987年,镇建委成立,坚持走“小机构大服务”之路,集规划设计、建材生产、开发、装修于一体,建设规模、档次、水平及效益不断提高。镇上确定了以建设工业北路商贸一条街为突破口,对城镇进行综合治理开发。王舍人庄村内朝山商业街的综合改造工程已基本竣工;大辛庄、宿家张马、殷陈庄等村商业街建设已具规模。1991年投资660万元,拓宽改造了工业北路东首长1150米的“卡脖子”路段。1992~1995年投资1200余万元,开发建设苏家居民小区,建商品住宅楼、商业楼11幢,面积3.2万平方米,有300多户、1500余人迁入新居。

文章分享结束,养牛群众基础优势和新桥村位于哪个市的答案你都知道了吗?欢迎再次光临本站哦!

本站所发布的文字与图片素材为非商业目的改编或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权或涉及违法,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