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牛是杀生行业吗 信佛的人能搞养殖业致富吗

养牛是杀生行业吗 信佛的人能搞养殖业致富吗

其实养牛是杀生行业吗的问题并不复杂,但是又很多的朋友都不太了解信佛的人能搞养殖业致富吗,因此呢,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分享养牛是杀生行业吗的一些知识,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个问题的分析吧!

酸奶是荤还是素

酸奶是荤还是素

有些动物制品并不杀生、所以佛家认为可以吃——包括动物自然死亡后的尸体。

但是另一方面,现代畜牧业个中情形非常残忍。以酸奶为例,为了产奶,要逼迫奶牛不停的怀孕(这样才有乳汁)、生出的小牛如果是母的重复母亲的生活,如果是公的除了很少的一些做种,都被宰杀(你可能见过的小牛制品就是它们);而母牛不能产奶后也会被宰杀、做成调料啊、牛肉干啊等等。

释迦牟尼确实受过羊奶供养,他也认为畜牧业是正常的行业之一;但在真正的佛子生活中,奶、蛋、蜂蜜等虽不杀生却损害动物的产品是否可以纳入食谱、依然有很大争议。

我想如果仅是信佛、吃或者也可;但为众生故,能不吃则不吃。

楼下所说的鱼卵很多可能已经有了生命、吃则杀生。

为什么说鸡蛋可吃而鱼卵大多不可吃,是因为现在的鸡蛋、特别是便宜的那种鸡场鸡蛋都未经过授精、只是母鸡自然排出的卵子,没有神识也就无所谓生命。

如果已经授精的鸡蛋、吃了也是杀生的(区别方法好像是煮熟后中间有个白点的则是有生命的受精卵、反之则仅卵子)。鱼卵也是一样——但鱼卵什么样是受精卵什么样是卵子、我确实不懂故而笼统认为吃了则杀生,还盼有高人回答。

佛教中有什么报恩的故事

佛教中有什么报恩的故事

佛教故事:义牛有灵舍命报恩力拼强盗感人肺腑

明朝时江山有一个书生,名叫朱恺,表字寿仁,性情淳厚,自幼好学。朱家过去三代,不吃牛肉、狗肉。朱恺从小失去父亲,由于身体瘦弱,经常得病,每次只要喝牛肉汤就会好转,所以从小吃了不少牛肉。因为家里比较贫困,朱恺就到邻村教书。

这一年端午节,朱恺准备回家,从主人家拿到酬金,一共八两银子。回家路上忽然下起大雨,朱恺就到路边古庙避雨,看见墙壁上贴着两张纸,第一张写着杀牛的果报,另一张则写着吃牛肉的果报。两篇文字浅显易懂,却又哀伤恳切,朱恺想起自幼吃过不少牛肉,不禁非常惭愧,汗流不止,他怅然地想道:“我今年已经二十九岁了,至今没有考中秀才,未必不是吃牛肉的缘故。况且我们朱家原本就有祖训,已经三代不吃牛肉、狗肉,如今我却违背祖训,属于不孝。牛为我们耕耘田地、运输粮食,功劳很大,我却食用牛肉,属于不仁。放任自己口腹之欲,贪图一时之乐,属于不义。看到这种行为将有严重报应,却不痛改前非,属于不智。我犯下这四条重罪,恐怕灾祸就要降临,哪里还有什么功名福禄?”于是朱恺就走到神像前叩头祷告,立誓从此以后再也不吃牛肉。

雨停之后,朱恺正要出来继续赶路,碰到村里的屠夫尤光宇进庙。朱恺问尤光宇:“你为何来庙里?”尤光宇回答说:“我家最近买了一头瘦牛,担心亏本,特来庙里求签。”朱恺又问:“那头牛在哪里?”尤光宇说:“就在庙外。”朱恺出来一看,看见一头瘦牛,双膝跪在地上,泪如雨下。朱恺心里非常怜悯,就问尤光宇牛值多少钱,尤光宇说七两银子,朱恺如数给他。尤光宇嫌银子成色太低,又要再加三钱银子,朱恺也如数补给他。朱恺买下这头牛后,拿来一块木板,在上满写了“神明放生”四个字,挂在牛脖子上,然后解开拴在牛鼻上的绳子,把它放了。

冥冥之中,或许就有感应,就是在这一年,朱恺终于考取秀才,并且成为本乡王贤家的上门女婿,王家乃是这一带颇有名望的家族。这一天朱恺和岳父一起喝酒,谈起以前放牛之事。仆人进来禀报:“门外有一头牛,脖子上还挂着一块木板,怎么也赶不走。”朱恺出来一看,认出正是自己放生的那头牛,于是就让仆人牵到后园的空房里。乡里原先有个惯犯,外号叫“人猕猴”,对王家很熟悉。因为看到他家女儿嫁妆丰厚,这天夜里就在养牛那间空房旁边,从墙上挖了一个洞进来,直接来到朱恺所住新房,把衣物首饰都装进袋子,准备出门溜走。那头牛突然闯进来,撞倒桌子,发出很大响声。朱恺马上惊醒,大声喊道:“有贼!”全家人也随即惊呼,纷纷起来抓贼。盗贼感到害怕,就从牛身子底下往外爬,牛发了怒,抬起蹄子绊住袋子。这时“抓贼”喊声更急,盗贼只好丢掉袋子,狼狈逃走。朱恺岳父见袋子里物品完好,也非常感激这头牛,仍旧给它系上鼻绳,养在原来的空房里,从此岳父家也立誓永远不吃牛肉。

过了不久,又一个下雨的晚上,这个盗贼再度来到王家,砸开后园的门,进来看见那头牛好像很愤怒,因为上次入室偷盗被牛所败,所以这次没敢继续进去。他顺手把牛牵出去,扔掉脖子上的那块木板,把它卖给屠户,得到四两银子。恰逢朱恺这一天替岳父外出收债,经过屠户家大门口,一眼就看见这头放生牛,赶紧询问原因,屠户将实情告诉他。牛还像上次那样在朱恺面前跪着流泪,朱恺再度将牛买下,重新挂上一块木板,写上“雷电放生”,然后解开绳子把牛放走。

又过了好几年,朱恺在古田富户钟宽家中当教书先生。当时附近村庄也有一伙强盗,他们聚众抢劫,钟宽因为家境富裕,非常担心。朱恺替他出谋划策,组织人手修缮房屋,加高围墙,以防不测。忽然小僮进来禀报:“不知从哪里来了一头牛,脖子上还挂着一块木板,一直站在教书的房子外。”朱恺大吃一惊,说道:“这就是我以前放生的牛,一向都很机敏警觉,它现在来这里,预示着强盗们也快到了。”于是朱恺就对钟宽详细讲述这头牛在岳父家赶走盗贼的事情,并敦促他严加防范。到了第三天后半夜,二更时分,强盗果然来了,拿着刀在钟家外面放火。钟宽爬上梯子向外观望,在火光中,看见有一头牛,大声怒吼,横冲直撞,四蹄如飞,用牛角奋力顶撞众盗贼,盗贼们都溃散而逃。等到家中众人聚集在一起时,这伙盗贼开始纷纷逃窜而去。这时牛已筋疲力尽,仰天顿足而死。牛的旁边,还横躺着两个盗贼,众人拿着烛光一照,发现正是尤光宇、人猕猴。大家将他们捆绑起来押送到县衙,顺藤摸瓜,缉捕其他盗贼同伙,这一带的盗贼终于平息。钟宽感激牛的恩德,将这头牛安葬,并且立碑,碑上题“义牛墓”三字,钟家也从此立誓不再吃牛肉。

没过多久,三年一度的大比开始,朱恺参加这场考试。他的考卷由担任考官的归安县令批阅,批阅后对朱恺的试卷感到不满意,就摆放在一边(落选)。这天晚上,他梦到一头牛跪在地上,一边哭泣一边哀求。醒后他又重新阅读一遍,文章写得确实不怎么样,他想:“此人肯定积了阴德。”于是勉强推荐上去,最后居然被主考官录取。发榜之后,朱恺去拜见这位阅卷考官时,考官问他:“可曾积过什么阴德?”朱恺想了想回答说:“没有。”考官再次询问,朱恺仔细思量,这才讲了近年几次放牛之事。考官听后,称叹此事不同寻常,并把自己的梦告诉朱恺。等到来年春天礼部会试,朱恺再次考中,当时负责阅卷的考官也遇到奇异征兆。朱恺考中进士之后,外放担任商邱县令,政绩很好。在任期间,朱恺严禁杀牛,并将那头义牛救人之事详细记录下来,以此劝说全县百姓,这一带的民众多数多被感化。后来朱恺获得擢升,官位显赫,不过朱恺最后辞去职务,回家奉养母亲。朱恺母亲享年九十一岁,他自己也活到九十六岁。朱恺共有两个儿子,全都步入仕途,至今子孙兴旺。

信佛的人能搞养殖业致富吗

信佛的人能搞养殖业致富吗

从事养殖业造罪无边,因此不能做养殖业。养殖业是指养的有情众生,与无情众生没有关系。但无情众生中葱、韭、薤、蒜,这不允许。如果再养众生,比如有的是养猪、养鸡、养鸭,都是不可以的。

因为养殖的目的是要卖,是要被人宰杀,提供人们肉食的来源,这不可以的。千万不要做这些事情,虽然对我们的生活可能带来一些困难,但不可以造无边的罪业。实际上养殖业最后的结果是很惨的,不光是对自己有因果,对儿女同样有因果。因为你杀人家的儿女,将来人家就要杀你的儿女,这必然要报应,在修学上是非常有障碍的。大家不要从事这个。

〔求辩〕该不该禁吃狗肉

〔求辩〕该不该禁吃狗肉

篇一:到底该不该吃狗肉

现在想谈谈关于吃狗肉这件事的看法。

先表明立场:本人小时候似乎吃过一次狗肉。但出于个人感情原因,现在不吃狗肉了。同样由于个人感情原因,我还不吃鱼籽。免得有人说我是站在自己立场上说话。

我老家在胶东一个农村。我在农村里生活到16岁,然后在县城里生活了4年,之后就来北京,又生活了10年。

小时候,我家里养过狗。什么是狗呢?狗是六畜之一,与牛、马、羊、猪、鸡并列,主要作用是看家护院。反正当时我们的观念里,基本没有“宠物”这概念的,养家畜,都是为了有用。所以我家养的狗,都是为了看家护院。当然,养久了养出感情,当然就舍不得吃了,但这感情不是狗所专有,其他牲畜也有感情。

狗的繁殖速度还是比较快的,一年大概能繁殖2-3窝,每窝一般是5-6只,所以狗是不缺的,也有人把自己家养的狗杀了吃掉,我小时候吃的那次狗肉,似乎就是我大伯家的狗。我记得那时候常有人骑着自行车走村串乡,就是为了收狗,收了的狗自然是去宰杀吃掉。我家养过的两只狗,有一只送给舅舅家看果园,后来老死了。还有一只似乎就是卖掉了。收来的狗被绑在自行车侧面,狗嘴里吐着白沫,如果被现在的爱狗者看到,肯定要骂了。但是我们那里同样也有收鸡的,收到的鸡也是要吃掉,鸡绑在自行车后,一个个倒吊着,不时发出一点哀鸣,看上去比狗可怜多了。这些情景,爱狗者们肯定是看不到的。

我写这些,意思就是说,狗的数量不如鸡那么多,不是常规肉食,但人们养狗然后吃狗肉是一件很普通的事。相反,人们会买牛肉来吃,但几乎不会有人宰杀自家的牛来吃掉。我们对狗的观念这种情况。

后来就有人专门来养狗了,养的狗就是专门用来宰杀的肉狗。我听说过很多养狗发财的。养狗场不像养牛养羊那样多,因为养狗毕竟成本还是比较高的,从食物链上讲,狗比鸡羊更高一级,而且狗肉的性质决定了它不可能像猪肉那样成为日常肉食,需求量没那么大,所以总体来说,养狗业的规模没有那么大。

我是很喜欢狗的,只要以后家庭条件允许,我是愿意养一只狗的,也不愿意去吃狗肉。但是我依然认为吃狗肉并不比吃牛肉更野蛮。有人养狗是为了当宠物,有人养狗是为了吃肉,这都无可厚非。

这几天我被玉林狗肉节刷屏,有很多骂吃狗死全家的,我觉得这不是讲道理的态度。对于动物保护主义者,我是心存敬佩的,我甚至认同动物保护者的大多数主张。但是单把狗拎出来,说别的肉可以吃,只有狗肉不能吃,我是不能认同的。各种动物与人的关系都有特殊性,比如狗能导盲,牛就不行。但是反过来说,牛能耕田,狗也不行吧。凭什么我们可以吃牛肉,就不能吃狗呢,何况培养一只导盲犬成本那么高,谁舍得吃呢?所以吃狗肉和吃牛肉,没法说谁在道德上更高尚一些。

有人把狗定义成“伴侣动物”,将狗同其他的动物区别开来,让狗具有不被吃的权利。我想说,牛也可以定义成“役使动物”。中国的本土观念中,似乎只有猪和羊的本职是“被吃”。你能强调狗的特殊性,也就能够强调牛和驴的特殊性。大家都很特殊,就都别吃了吧。

上网随便搜一下“肉狗”,就可以知道养肉狗这个行业现在已经不是个小行业了,而且各省几乎都有,北京狗肉馆子多的是,吃狗肉并不是广西独有的传统。而且古代小说中,不乏吃狗肉的记载,所以好这一口的人并不是这几年才有的。有人说,玉林狗肉节上杀的狗,几乎都是被偷来的宠物狗,我不知道他们有没有调查,说的是不是真的。姑且算是真的吧,这也不是禁止吃狗肉的理由。凭什么有人偷狗,就要禁所有人吃狗肉?按他们的思路,是不是有狗咬人,就禁养狗呢?

还有人拿国外的标准,说吃狗肉不文明。我只能说,世界之大,大家的菜单差别太大了,你要是以人家的习惯为标准,那不该吃的东西可就太多了。他们以前还不吃螃蟹呢,还不吃猪内脏呢,还不吃臭豆腐呢;印度人还不吃牛呢,穆斯林不吃猪肉呢,信犹太教的以色列人还不吃贝类和无鳞鱼呢。大家都有喜欢吃的东西和不喜欢吃的东西,凭什么你吃牛肉就文明,我吃狗肉就不文明?

我认为喜欢养小动物的人,是有权利养你喜欢的动物的。比如你养狗,只要不放狗咬人,你的权利就应该得到保障。就算你的狗出来咬人,只要你赔偿之后管好狗,你仍然有养狗的权利。同样,我也认为人有吃肉的权利,只要你不吃珍稀动物,不偷不抢,那么吃肉的时候就不应该被人骂死全家。

爱狗者应该理性一些,搞清楚“爱狗”是你自己的感情。人没有天生就必须“爱狗”的义务。爱狗者的一些口号我是很赞同的,比如“爱它就是照顾它一辈子”、“不遗弃、不抛弃”之类,但“吃狗肉者死全家”、“诅咒吃狗者下辈子当狗”之类的不在此列。养宠物,本是一件有爱心的事,但你要弄死别人全家,这就有些失心疯了吧。

假如爱狗者肯听劝,莫过于要求政府对狗肉市场加强一下管理,让狗肉市场像猪肉市场、牛肉市场那样规范,合法屠宰,完善检疫,杜绝那些偷来的狗流入市场。要求禁止吃狗肉,于理不通,而且一味谩骂,不但解决不了问题,反而会污了爱狗者的名声。所谓的“狗奴”称号,不就是那些脑残爱狗者们自己作出来的吗?

篇二:我们该不该吃狗肉

记得有一回和几个朋友自己开车去广东云浮,在高速公路上,遇见一辆满载着狗狗的货车。是那种一般的土狗,关在后厢的铁笼里躁动地吠叫着。联想到广东的饮食文化,我们知道这些狗狗显然不是送往笼物店的。于是我的朋友叶愤怒地对着货车上的人挥着手,结果对方以为我们是在打招唿,兴高采烈地也对我们挥着手。真是鸡同鸭讲,人跟人区别咋就那么大呢?

世界上有两种爱狗的人,一种把狗当宠物,一种把狗当食物。他们之间的区别,就象火星人和地球人那么大。一直以来,宠狗派和吃狗派争吵个不休,基本上也是各说各话,形同鸡同鸭讲。爱狗人士说狗狗是人类的朋友,狗是有灵性的动物,吃狗肉是野蛮的行径;爱吃狗的人说狗和猫和猪牛羊没有什么区别,都是动物,单拿吃狗肉作文章是一种伪善。有时候,吃狗肉还会被上升上民族文化的高度。2002年韩日世界杯的时候,西方民间组织对韩国人吃狗肉的行为提出了强烈抗议,连国际足联也出面干涉,面对一片友邦惊诧声,很多韩国人愤怒地反驳说这是对他们传统饮食文化的干涉。但是为了办好世界杯,韩国人最终还是对吃狗肉做了很大的限制。中国人吃狗肉的历史也很长。史载樊哙发迹以前就是以屠狗为业的,那么中国人至少在汉朝之前就开始吃狗肉了,而且看来还是产业化规模化地吃。不知什么缘故,后来狗肉之风在中原地区并不盛行,倒是在两广一带发扬光大起来,不知是中原流俗,还是南粤土着遗风。

作为名义上的广东人,我是吃过狗肉的。狗肉吃起来有一股热乎乎的浓烈的味道,虽然心里有点发毛,但口味确实不错。《少林寺》里说:闻到狗肉香,神仙也跳墙。可是一个人的美味,往往是另一个人的毒药。对于爱狗人士,杀狗吃狗对他们来说,简直是如丧考妣——不,如丧儿子。但是,逻辑上,爱狗派是很难驳倒吃狗派的。毕竟,动物都是平等的,不能因为我们偏好某种动物,就认为吃某种动物是一种罪恶,吃其它动物就理所当然,这听起来确实很伪善。这样,除非是素食主义者才有资格指责吃狗肉的人。但素食主义者是不会指责吃狗的,因为他们反对的是一切的杀生。这是爱狗人士的软肋,因此他们在反对吃狗肉的时候,只能诉诸于感情,而说不出太多令人信服的理由。

然而,从另一方面来说,我们人类从来不是仅仅根据逻辑来决定我们的行为的——最讲逻辑认死理的,往往是那些极端主义分子和恐怖分子。孟子说过,君子远庖厨,但没有说君子不吃肉。因为君子固然不戒肉食,但对于杀生,总有不忍之心的。这一点不忍之心,正是善之端源。人的心理和行为,总是理性和感性交织在一起的,专门倾向于一方,难免失之于偏激。王阳明说:尔未看此花时,此花与尔心同归于寂。尔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尔的心外。也就是说,我们看待外界事物时,总归是要打上我们自身的烙印的。所谓的纯粹客观的眼光,是不存在的。从这个角度,我们就比较能够理解和同情爱狗之人的态度了。

狗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一向地位不高,但随着宠物文化的发展,猫狗越来越被看成人类的朋友和伙伴,被看作是一种有灵性的动物。当我们赋予动物以某种意义,它们在我们眼中就不再仅仅是一种食材。焚琴煮鹤,大煞风景,是因为琴和鹤都是高雅之物。同理,一只天鹅在我们心目中的份量也比一只鸭子要重得多;一条银龙鱼和一条鲫鱼在我们心目中也不是一回事。因此那种所有动物都平等的逻辑前提,在人这里其实是不真实的。问题只是在于,对于同一样东西,譬如狗,人们的看法存在分岐,爱之者视若儿女,嗜食者视之美味。我曾经看到过某通讯社的一幅年度图片,是一只正在烧烤着的猴头,那种感觉是相当震撼的。如果我们对于狗肉,尚可以无动于衷,那么,对于跟人类更相近的猴子,甚至是猩猩,是不是也应该一视同仁?相信绝大部份人的答案是否定的。因此,我们对于动物的好恶,有一个程度的问题。在感情和食欲之间,应止于何处?很难有标准答案。对于猫狗一类的动物,我建议还是以不吃为宜。因为这些动物,跟我们的日常生活太过于亲近,对于它们的好感,已成为大多数人的一种通感,吃它们变为一种相当令人不愉快的事情。当这种不愉快的心理能从旁观者转向吃食者的时候,也许吃猫狗的人就会越来越少了。我希望戒食猫肉狗肉逐渐成为人们心理上的一种禁忌。

跟韩国人不一样,中国人除了吃狗肉以外,还好吃一切野生动物,如蛇、穿山甲、果子狸,蜥蜴、猫头鹰等等,天上飞的,地下爬的,四只脚的除了桌子椅子不吃,其他都吃;长翅膀的除了飞机不吃,其它都吃。反对的理由是显而易见的,不环保,不卫生。除了这些,还有什么值得反思的吗?人从生物学上来说是杂食动物,吃肉也算是一种本能。可是生物界的肉食动物,只求能填饱肚子,大概没有象人类这样上天入地,刻意挖空心思地搜求异味的吧。广东人在饮食上的异嗜,我极怀疑是百越土着的遗风。也许彼时的南方多山丘陵地区,农牧业尚未发展,没有合适的食品,只能以山中的蛇、穿山甲、果子狸等野物为食,所以形成了这种顽固的饮食文化。我们当然不是要提倡一种清教徒式的生活方式。今天我们所能获得的食物,已远比古人为丰富可靠,又加以种种繁复的烹饪之术。可是口腹的享受,终究应该有个限度,大抵食物,总应以方便,健康,卫生为宜。那种为了满足口腹之欲,穷极无聊,不顾卫生,不惜破坏环保的饕餮行为,不能算是一种健康和道德的生活方式。孔子说过,割不正不食,席不正不坐,我愿意在这里把它理解成一种端庄健康的生活方式。我们需要建立一种端庄健康的饮食文化

篇三:该不该吃狗肉?

该不该吃狗肉?

前段时间,一辆装满狗的车辆在高速公路上被动物保护主义者拦下,双方僵持不下10多个小时,最后在警察的调停下,动物保护主义者出十多万元买下了车上的狗,事情算是有了1个结果,但远远没有结束。动物保护主义者在网上发布言论声讨虐待狗的做法,还公布了司机郝小毛的照片、手机号等一些个人的信息。一时间波澜又起,有人声讨吃狗肉是没有人性的行为,有人说这是饮食习惯,有人为郝小毛打抱不平等等。

狗肉到底该不该吃?到底能不能吃?

动物保护主义者义正言辞地声讨,说吃狗肉是1种没有人性的做法,“狗帮助了人类,是人类的朋友,你怎么能忍心吃自己朋友的肉?”这话看似有理,其实可笑。

我们平时吃猪肉,吃牛肉,吃鸡肉,可是没有谁说,猪是多么多么可怜,牛是多么多么可怜,鸡是多么多么可怜,可是为什么一吃狗肉,就会有很对人反对呢?我们是应该尊重除了人类之外的生命,但是这绝不意味不能吃肉。如果按照一些人的逻辑,尊重生命,就不能吃他们,猪、牛不能吃,鸡狗不能吃,那么人类是不是都要吃素?还有,即使吃素也还是不行,我们把麦粒和稻谷磨碎、蒸熟做成馒头米饭和各种饭食,我们是不是太残忍了?我们应该不吃他们,他们也是生命啊,因为据现代研究,树木被砍伐时,他们会发出愤怒和悲伤的信息(仪器可以测量)。那么我们能做的,就是封住自己的嘴巴,每天只喝一点清水度日就可以。还有,还不能穿衣服和鞋子,只能赤身裸体,因为衣服鞋子离不开其他的物种来做原料。最后,人类的结局只有死路一条,呵呵,多有趣。

要说人类的朋友,难道养育人类身体的猪不是朋友,既养育身体还勤勤恳恳为人类做活的牛就不是朋友?小麦不是朋友?水稻不是朋友?我们何以厚此薄彼?为何嘴里边嚼着牛肉边义愤填膺地说着要保护狗这种动物?

吃狗肉是中华传统饮食文化的1个组成部分,这就如同法国人吃鹅肝、西班牙人斗牛一样,是各自文化的1个元素。据记载,汉代养狗就像今天养猪一样普遍,说狗养育了中国人,有点夸张,但是狗肉绝对养育了中国人的身体。在中医看来,狗肉就是一味良药,对人的身体有滋补作用。

尊重身边的生命,这是不错的。但是,尊重生命的伦理,即使搬出它的创始者史怀哲来,恐怕也未必说得清楚,因为它本身就是个悖论。自从地球上有了生命,自从生命中有了智慧生物,自从智慧生物中人类脱颖而出,人类与其他的物种之间便存在着不平等的关系,那就是,人类是所有生命的中心,其他的物种必须为人类服务。这是造物主的安排,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人类所要做的就是让这种不平等的关系合理化,和谐化。

我们应该尊重其他的生命,这不仅仅是人类善心的体现,更重要的是人类和其他生命和谐相处,生存发展的需要。但是尊重不能机械理解为不杀生,不能将这种观念无限制的泛化。该做的是把握1个度。丹麦人在钓鱼时经常带着一把尺子,发现钓的鱼小,就把它放生。古人孟子也说过“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如山林,则材木不可胜用也”,不是不吃,不是不用,而是要有个度。

萝卜青菜各有所爱,世界本来就是丰富多彩的。你特喜欢狗,你当然可以不吃狗肉。但是你没有理由要求别人也跟着你一起不吃狗肉。更没有理由对别人吃狗肉说三道四,说什么无人性、陋习之类。自以为站在道德的高地,对别人的行为妄加指责,这才是陋习。为了人类的生存,一些作为肉食的动物是要被杀的,但不能滥杀,更不应该虐杀。生命都是宝贵的,但是当需要牺牲一些生命来保障另外一些生命生存的时候,我们所要做的,是在那些奉献的生命消失之前,善待他们。

活泼可爱的宠物犬可以养,它们可以愉悦人的身心;同样,只要喜欢,狗肉当然也可吃,它是1种对人体很有益的肉食。

求20篇哲理小故事

求20篇哲理小故事

(一)笨鸟

今日,一间无人居住的房子的窗户处,一只不知名的鸟儿总是每日准时光顾,远远望去,只见它站在窗台上,不停地以头撞击玻璃窗,然后总被撞得落回窗台;但它坚持不懈,每日总要撞十来分钟,尔后又跌回窗台,随即离开。人们好奇心大发,纷纷猜测它大概是为了进那房间,而就在这鸟儿站立的窗台旁边,另一扇窗户是大开的,于是,得出结论:这是一只大笨鸟。

知道有一天,好事者带来望远镜,一切才真相大白:窗玻璃上粘满了小飞萤的尸体,那鸟儿吃得不亦乐乎。

众人哗然。人们总喜欢将自己的思维方式强加于别人,而且自以为是。

(二)命运

有一天,上帝的使者来到了人间,他碰到了一位高僧正在为两个孩子占卜前程,只见高僧指着其中一个孩子说“状元”,然后又指着另一个孩子说“乞丐”。

二十年后,上帝的使者又来到了人间,看到了先前那两个孩子,结果令他百思不解:当初的“状元”如今成了乞丐,而当初的“乞丐”反而成了状元。

于是,使者去问上帝。

上帝说:“我赋予每个人的天分只决定他命运的三分之一,而其余的则在于他如何去把握。”

人生就是这样……

(三)安静

有人出了个问题给两位画家,题目是“安静”,要他们各画一张表达同一主题的画。

第一位画家画了一个湖,湖面十分平静,好似一面镜子,另外还画了些远山和湖边的花草,让它们倒影在水中。

第二位画家则画了奔流直泻的瀑布,瀑布旁边有一棵小树,树上的一条小枝上安有一个鸟巢,鸟巢里有一只小鸟,小鸟正在恬静地酣睡。

人们自然说第二位画家画得高明,因为它才真正理解了安静的含义;而第一位画家所画的湖面,静虽静矣,不过是一池死水罢了。

人生也是这样。

很多时候,生活需要我们保持安静的心态,但是,如果心如湖面,则不免会藏污纳垢,遭致扭曲。小鸟则不同,它在湍急的瀑布边也能安睡,一定是心存高远,养精蓄锐,伺机而翔。

在闹市中也能保持安静的心态,成不骄败不馁,顺不恃逆不悔,才是人生的大境界。

(四)请不要开错窗

一个女孩趴在自己卧室的窗台上,她看见的是邻居正在埋葬一条小狗。这条小狗好可爱,小女孩平时常和它嬉戏,看到小狗悲惨地死去,小女孩不禁泪流满面,悲痛不已。她的外祖父见状,便把小女孩带到另一个房间,打开了另一个窗口,从这个窗口望出去,那是一片阳光灿烂,花香鸟语的玫瑰园。小女孩的愁云为之一扫,心境顿时开朗起来。

老人慈爱的对外孙女说:“孩子,你开错了窗。”

人生之旅,我们不也常常开错“窗”吗

(五)忙

有个伐木工人在一家木材厂找到了工作,报酬不错,工作条件也好,他很珍惜,下决心好好干。

第一天,老板给他一把利斧,并给他划定了伐木范围。这一天,工人砍了18棵树,老板说:“干得不错!”工人有点沾沾自喜:第二天,他干得更加起劲,但是只砍了15棵树:第三天,他加倍努力,可是只砍了10棵。

工人觉得很惭愧,跑到老板那道歉,说自己也不知道怎么,好象力气越来越小了。

老板问:“你上一次磨斧子是什么时候?”

“磨斧子?”工人诧异地说:“我天天忙着砍树,哪里有工夫磨斧子?”

(六)代价

一日,狗在路上游荡,经过一间肉铺,肉铺主人随手丢下一块骨头。狗兴奋地叼着骨头,走到一旁,美美地享用起来。狗第二次游荡时又来到这间肉铺,肉铺主人依然丢给它一块肉。

至此,狗便喜欢上了这里,因为每次经过,都有好吃的。

一天,狗怀着愉快的心情再次来到这里,可没有想到肉铺主人这次扔给它的竟是一个圈套,圈套勒住了狗的脖子,一会儿狗便窒息而死。

狗的魂儿飘然来到了天堂,看见商店就委屈地哭诉:“上帝啊,为什么我前两次经过那肉铺时,主人对我这么好,可第三次却害了我呢?”

上帝叹惋着答道:“首先应问问你自己,为什么占了两次便宜后,还不肯罢手呢?”

(七)赶集

有两个农民,赶集前打了个赌:一人挑一担稻草赶集,一个拿一根稻草赶集,可谁先到集上。于是,两人就这样一同出发了。

一路上,挑稻草的人重担在肩,丝毫不敢懈怠,全力以赴,向目标地前进;而手持一根稻草的人则以为稳操胜券,心不在焉,一边摆弄手中的那根稻草,一边和熟人说说笑笑……

将近午时,挑稻草的人先来到集市。过了好一会儿,拿稻草的人才两手空空,晃晃悠悠地走来。

挑稻草的人问:“老兄,你的稻草呢?”

“啊……”拿稻草的人一怔,他竟然记不得把稻草丢在什么地方了。

看来,有压力并不是坏事。

(八)爱人之心

这是在英国发生的一个真实的故事。

有位孤独的老人,无儿无女,又体弱多病,他决定搬到养老院去,并宣布出售他漂亮的住宅。

购买这闻讯蜂拥而至。住宅底价6万英镑,但人们很快就将它炒到10万,价钱还在不断攀升。老人独自坐在沙发里,满目忧郁,是的,要不是健康情况不行了,他是不会卖掉这栋陪他度过大半生的住宅的。

一个衣着朴素的青年来到老人跟前,蹲下身,低声说:“先生,我很想买这栋房子,可我,只有1万英镑。”

老人淡淡地说:“但是,它底价就是6万英镑啊!”

青年并不沮丧,真诚地说:“如果您把住宅卖给我,我保证会让您依旧生活在这里,和我一起喝茶、读报、散步,天天都快快乐乐的。”

老人颔首微笑,他果真把这幢住宅卖给了这位仅有1万英镑的青年。

完成梦想,不一定非得要冷酷的厮杀和欺诈。

(九)三个旅行者

三个旅行者同时住进了一个旅店。早上出门的时候,一个旅行者带了一把伞,另一个旅行者拿了一根拐杖,第三个旅行者什么也没有拿。

晚上归来的时候,拿伞的旅行者淋得浑身是水,拿拐杖的旅行者跌得满身是伤,而第三个旅行者就问他俩为什么会淋湿,为什么会跌伤。

拿伞的旅行者说:“当大雨来临的时候,我因为有了伞,就大胆地在雨中走,却不知怎么淋湿了;当我走在泥泞坎坷的路上时,我因为没有拐杖,所以走得非常仔细,专拣平稳的地方走,所以就没摔伤。”

拿拐杖的旅行者说:“当大雨来临的时候,我因为没带雨伞,便拣能躲雨的地方走,所以没有淋湿;当我走在泥泞坎坷的路上时,我便用拐杖拄着走,却不知为什么常常跌交。”

第三个旅行者听后笑笑,说:“这就是为什么你们拿伞的淋湿了,拿拐杖的跌伤了,而我却安然无恙的原因。当大雨来时我躲着走,当路不好时我小心的走,所以我没有淋湿也没有跌伤。你们的失误就在于你们有凭借的优势,有了优势便少了忧患。”

(十)鼻子

老张是郊外一所小学校的老师。在这学校里,几乎全是年轻女教师,谁也不乐意干冲厕所这臭烘烘的活。老张说:“我来吧,反正我从小有鼻窦炎,嗅觉不大好。”

这一冲就是十几年。

老张并没有因此多得到一点什么,谁也没有觉得有什么不妥,人人都觉得,老张鼻子不好,理该干这臭活。

一个寒冬的凌晨,照例早起的老张一脚踹开两个女教师的寝室门,把穿着睡衣、昏迷不醒的两人用棉被一裹,一次一个抱出了门……

事后医生说,只要晚二十分钟,两个年轻的生命就会永远地结束。

校长大惑不解:老张这鼻子,能闻到液化气?

老张一笑,不语。

以后,人们仍然经常看到老张在躬身冲洗厕所……

在我们身边确有这样一种人:他们为别人做得很多,而为自己却想得很少……

(十一)海中救援

故事发生在几年前荷兰的一个小渔村。这天晚上月黑风高,海上的暴风掀翻了一条渔船,在紧要关头,船员们发出了SOS紧急求救信号。小渔村的村民们听到消息后,立即组织起一支救援队,前去营救落难船员……

过了一个小时,救援船回来了,穿过迷雾渐渐抵达沙滩。这时,救援队的队长告诉等候在沙滩上的村民们:由于救援船无法承载所有的落难队员,现在还剩下一个人,未能获救,队长要另一队志愿救援者前去搭救。

十六岁的汉斯应声而出,可手臂被母亲紧紧抓住:“求求你不要去,你的父亲十年前在海难中丧生,你的哥哥保罗三个礼拜前出海,现在音训全无。汉斯,你是我唯一的依靠呀!”

汉斯回答道:“妈,我必须去!如果每个人都说‘我不能去,总有别人去’,那会怎么样?妈,这是我的责任。当有人要求救援,我们就得轮流扮演我们的角色。”汉斯吻了他的母亲加入队伍,消失在黑暗中。

又过了一个小时,救援船越过迷雾终于出现了,汉斯正站在船头。沙滩上的队长把手围成筒状,向汉斯叫道:“你找到了留下来的那个人吗?”汉斯高兴地大声回答:“是的,我们找到他了。告诉我妈,他是我哥保罗!”

(十二)冤家的门

王二和陈四因争一堵相邻的墙,成了冤家,老死不相往来。

一次,王二走亲戚,把屋门紧闭,并锁上铜锁。

傍晚,两只燕子盘旋在王二屋外,叽叽咕咕地悲鸣,因为窝里还有几只嗷嗷待哺地雏燕。

陈四见状,心想:这是杀生啊!他便打消了顾忌,走近王二家的屋,用力把门推开一条缝,让燕子自由地飞进飞出。

王二会来后,站在门前说:“谁做了好事?要不然小燕子都会饿死啊!”

陈四在自家门口接茬道:“往后,临走的时候,留一条缝。”

两个冤家心上那扇禁闭着的门,就这样被一窝小燕子轻轻地推开了

(十三)烛心

乔迁新居,女主人还没收拾完毕,突然停电了,室内一片漆黑。

女主人刚摸到蜡烛和火柴,门外便传来了“笃笃”的敲门声。

打开门一看,原来是一个小男孩,他仰着小脸,背着手,“阿姨,你家有蜡烛吗?”

怎么?我刚搬来第一天邻家就支使孩子来借东西,这不是欺侮新来的吗?今天借给他家蜡烛,说不定明天又来借葱、借姜、借蒜,不,不行!女主人便说:“哎呀,真不巧,阿姨刚搬来,没准备蜡烛。”说完她就准备关门。

“阿姨,你看,我妈妈让我送来的。”小男孩变戏法似的从背后抽出手,高高地举着两根粗粗的蜡烛。

面对孩子清盈的眼睛,女主人一下惊呆了,继而无力地倚着门,双手捂面,不敢与孩子对视……

(十四)世界是一面镜子

联合国的一位亲善大使去了非洲的一个国家,回来以后他就宣称那里的人是全世界最差劲的主人:海关人员崩着一张脸,计程司机态度恶劣,餐厅侍者傲慢无礼,市民不耐烦而又有敌意。

后来,这位亲善大使看到一段话:“世界是一面镜子,每个人都在其中看到自己的影像。”于是再次去那个国家时,他一路挂着笑容,结果竟看不到任何不高兴的海关人员、计程司机、侍者……人人都是脸挂微笑,亲切随和。

他这才发现,纠正别人态度最快的方法是纠正自己的态度。

(十五)一夜与一生

很多年以前,一个暴风雨的晚上,有一对老夫妇走进一家旅馆的大厅要求订房。

“很抱歉,”柜台后一位年轻的服务生说,“我们这里已经被参加会议的团体包下了。”看到老夫妇一脸的遗憾,服务生赶紧说:“先生、太太,在这样的夜晚,我实在不敢想象你们离开这里却有投宿无门的处境。如果你们不嫌弃的话,你们可以在我的房间里住一晚,那里虽然不是豪华套房,却十分干净。我今天晚上要在这里加班工作。”

第二天,当老先生下楼来付住宿费的时候,那位服务生婉言拒绝了老先生,说:“我的房间是免费借给你们住的。”

又过了几年,有一天,这个服务生忽然接到那位老先生的来信,老先生邀请他到曼哈顿去见面,并附上了往返的机票。几天以后,服务生来到了曼哈顿,在一幢豪华建筑物前见到了老先生。老先生指着眼前的建筑物解释说:“这是我专门为你盖的饭店。”这家饭店后来在美国极负盛名,这服务生也就成了这饭店的第一任总经理,这位年轻人怎么也没有想到,自己用一夜的真诚换来的回报竟是一生的辉煌。

经济学告诉我们,最稀缺的东西最值钱。在商业活动中,真诚是最稀缺的

(十六)善良之门

有一回,日本歌舞伎大师勘弥扮演古代一位徒步旅行的百姓,正当他要上场时,一个门生提醒他说:“师傅,您的草鞋带子松了。”

他回答了一声“谢谢你呀”,然后立刻蹲下,系紧了鞋带。

当他走到门生看不到的舞台入口处,却又蹲下,把刚才系紧的带子复又弄松。

显然,勘弥是想以草鞋带子的松散,来表现这个百姓长途跋涉的疲态。演完戏后,有人问勘弥:“你为什么不在当时指教学生呢?他不懂得这演戏的真谛呀!”

勘弥回答说:“别人的亲切关爱和好意必须坦然接受,万不要随意封住别人对你的善良之门。”

(十七)放飞一只蝴蝶

一个秋天的早晨,班主任到学校办公室刚坐下,便有人通知说他那班的教师里有两块窗玻璃被昨晚的秋风打破了,他马上意识到这事在这个管理甚严的学校里意味着什么。

中午,他找来昨天的值日生朱兰,她怯怯地说:“昨晚放学时,教师里有两只蝴蝶,我赶了好久,总有一只飞不出教室。我只好开着一扇窗户,好让外面的飞进来,或者里面的飞出去,让它们结伴儿去玩,想不到会被风打破了玻璃。”朱兰嗫懦着说愿意赔这两块玻璃。

班主任默然,良久,说:“不用了,去玩吧。”

后来,班主任去了财务室:“请在我下月工资中扣两块玻璃的钱。”

这是一笔他很乐意付的钱……

(十八)非他杀

刑警队刘队长押解犯人,途经石山,天意捉弄人,山上一块大石头突然向犯人滚来,刘队长眼疾手快,大吼一声“闪开”,推开犯人,自己却被巨石击中。

犯人吓呆了,万万料不到刘队长会救戴罪的他,望着躺在血泊中的刘队长,忍不住失声痛苦。刘队长挣扎着坐起,摸索出纸笔,哆嗦着写下了歪斜的三个字:“非——他——杀”,他签完名,喘着气将字条递给犯人,身上的鲜血汩汩地流……

犯人“扑通”一声跪倒,身子剧烈抽搐,很久,才默然背起刘队长那鲜血淋漓的尸身,蹒跚着一步一颤地向前走去……

有的事,发生于一瞬,却传颂于永远。

(十九)爱在心中

一个马车夫赶着一辆马车匆匆而行。这时,一个陌生人出现在他的前方,请求搭车。马车夫急忙勒住缰绳,将马车停了下来,让搭车的人上来。

搭车人看见马车夫手中的书,竟是一本《圣经》,便问道:“你明白书本的意思吗?”马车夫摇了摇头说:“这本书我已经读了四五年了,还是不明白它的意思。”

搭车人听了,微笑着说:“这个不难,只要你认为自己能懂,那么你就看明白了。”马车夫恍然大悟,原来上帝之爱已经在他心中,因为他在疾行的途中,还能停下来帮助别人。

(二十)开灯的哲学

有一个瞎子住在一幢楼里,每天晚上他都会看到楼下花园散步,奇怪的是,无论上楼还是下楼,他虽然只能顺着墙摸索,却一定要按亮楼道里的路灯。

一天,一个邻居忍不住好奇地问他:“你的眼睛看不见,为何还要开灯呢?”

瞎子笑笑说:“开灯能给别人上下楼带来方便,也会给我带来方便。”

邻居疑惑地说:“你眼睛看不见,开灯能给你带来什么方便呢?”

瞎子说:“开灯后上下楼的人都会看见路,就不会把我撞倒了,这不是给我方便吗?”

邻居恍然大悟。

生活中常有这样的情况:方便别人的同时也给自己带来了方便……

(二十一)记住恩惠

有一次,吉伯和马沙这两位朋友一起旅行。经过一处山谷时,马沙失足滑落,幸而吉伯拼命拉他,才讲他救起。于是,马沙在附近的大石头上刻下了一行字:某年某月某日,吉伯救了马沙一命。

两人继续走了几天,来到一处河边,吉伯跟马沙为了一件小事吵起来,吉伯一气之下打了马沙一耳光,于是马沙跑到沙滩上写下一行字:某年某月某日,吉伯打了马沙一耳光。

不久,他们旅行回来了,有人知道这事后好奇地问马沙为什么要把吉伯救他的事刻在石上,将吉伯打他的事写在沙上?马沙说:“我永远都感激吉伯救我,至于他打我的事,我会随着沙滩上字迹的消失,而忘的一干二净。”

记住别人对我们的恩惠,洗去我们对别人的怨恨,在人生的旅程中才能晴空万里。

(二十二)小小的善

一座城市来了一个马戏团。六个男孩穿着干净的衣裳,手牵着手排队在父母的身后,等候买票。他们兴高采烈地谈论着上演的节目,好象自己就要骑着大象在舞台上表演似的。

终于轮到他们了,售票员问要多少张票,父亲答道:“请给我六个小孩,两个大人的票。”

售票员说出了价格。

母亲的心颤了一下,她扭过头把脸垂得很低。父亲轻声地问了一遍:“你刚才说要多少钱?”

售票员重复了一次价格。父亲的眼里透着痛楚,他实在不忍心告诉他身旁兴致勃勃的孩子:我们的钱不够。

一位排队买票的男士目睹了这一切,他悄悄地把手伸进口袋,把一张五十元的钞票拉出来,让它掉到地上,然后拍拍那个父亲的肩膀,指着地上说:“先生,你掉了钱。”

父亲回过头,明白了原委,眼眶一热,他弯下腰捡起了地上的钞票,然后又紧紧地握住了男士的手:“谢谢先生,这对我和我的家庭意义重大。”

有时候,一个发自内心的小小善行,会铸就大爱的人生舞台。

(二十三)心灵有声

一个小女孩被老师排除在合唱团之外,小女孩躲在公园里伤心地流泪,一会儿,她又低声地唱起了歌。

这时,一个声音响起来:“唱的真好!谢谢你,小姑娘,你让我度过了一个愉快的下午。”说话的是一个满头白发的老人,他说完后站起来径自走了。

第二天,那老人还坐在原来的位子上,满脸慈祥地听小女孩唱歌……

许多年后,小女孩成了有名的歌星,但她忘不了公园靠椅上那位慈祥的老人。一个冬日的下午,她特意去公园,但她失望了,那儿只有一张小小的孤独的靠椅,后来才知道,老人早就死了。

“他是个聋子,都聋了二十多年啦。”一个知情人告诉当年的小女孩。

(二十四)垂钓蝴蝶

有个七岁的小女孩,总不肯跟父母去郊外钓鱼,她说,一看到淌血的鱼就心疼,所以,宁愿一个人在家,也不跟父母去钓鱼。

又是一个周末,邻居听到小女孩的哭声,原来她还是不愿一同去钓鱼,被父亲打屁股了。

当邻居午睡后下楼活动时,看见小女孩在她家三楼的阳台上,挥动着一根美丽的鱼竿垂钓。

邻居很好奇地走过去,仰头问她在干什么。

小女孩高兴地告诉邻居:她钓了一只蝴蝶,而诱饵是一朵美丽的玫瑰花。

其实,她也喜欢垂钓,但不忍心看到尖锐的鱼钩刺破鱼儿的嘴,所以才选择一朵花做诱饵。当然,这只能吸引些蝴蝶或小蜜蜂,但这已使她十分满足。

邻居为小女孩的一颗温柔之心感动了,仰头看小姑娘时,阳光斜斜地照在她的脸上,看上去像小天使一般动人。

其实,美丽和善良本是一回事。

(二十五)真诚舍弃

有个小伙子注意到阳台上他种的一盆迎春花长长的枝条日渐向楼下伸展,于是决定把它们拉上来固定好,但就在动手前,他打消了这个念头,他觉得这样做太小气。不久,迎春很快就将一帘秀色挂在了楼下阳台上。

翌年春天,小伙子惊奇地发现一枝葡萄藤攀上了他的阳台,俯身去看,却见一张美艳的脸仰起来冲他微笑。原来,楼下人家感激小伙子的馈赠,作为回报,就种上了棵葡萄让它攀上来……一来二去,楼上楼下就熟了,就在葡萄第二次成熟的时候,小伙子和楼下人家的女儿收获了他们成熟的爱情。

读了这个美丽的故事,人们都会欣慰:小伙子只是在举手之间给别人送去了一帘绿色,却收获了意想不到的真诚和好运……

(二十六)我总得为你干点什么

一群饥饿的难民拥到了一个小镇上,当镇长为他们发送食品时,许多难民大嚼大咽,只有一位年轻人例外,他对镇长说:“先生,你送给这么多好吃的,有什么活让我干吗?”镇长笑了:“我只不过想给你们提供些帮助而已,哪来的活让你干呢?”但年轻人却没有领情的意思:“不,先生,如果没有活干的话,我不会接受你的食物,真的,先生,我总得为你干点什么呀!”实在没别的办法可想,镇长只得蹲下来,让年轻人为他捶背。

后来,年轻人就被留了下来,镇长把女儿嫁给了他。二十年后,这位年轻人成了世界石油大王。

这位年轻人的成功,固然有许多因素,但他那种拒绝不劳而获的做法,却为他赢得了宝贵的自尊。看来构筑成功的大厦,除了自信的水泥、自强的砖块之外,还离不开那种名叫自尊的钢筋

(二十七)鞋子

多年前一个寒冷的冬日,在纽约市,一个十岁的男孩正驻足在百汇一家鞋店前,光着脚,盯着橱窗,因寒冷而颤抖着。

一个妇人走近男孩说:“小家伙,你看什么?”

“我求上帝给我一双鞋子。”

妇人牵着孩子走进商店,请售货员给男孩拿了半打袜子,然后,她问售货员能不能给她一盆水和一条毛巾,售货员很快拿给了她。

她带着小男孩走到商店后面,脱下手套,跪下,洗他的小脚,并且用毛巾把它擦干。这时,售货员拿来了袜子,妇人将一双袜子给男孩穿上,又给他买了一双鞋子,还把多余的袜子装在一个带子里,递给男孩。

她轻轻地拍着小男孩的头说:“毫无疑问,小家伙,你现在一定感觉舒服多了。”

当她转身离开时,惊讶的孩子抓住她的手,含泪望着她问:“你是上帝的妻子吗?”

(二十八)天堂和地狱

一个人问上帝:“为什么天堂里的人很快乐,而地狱里的人一点也不快乐呢?”

上帝说:“你想知道?那好,我带你去看一下。”

他们先来到地狱,走进一个房间,看见许多人围坐在一口大锅前,锅里煮着鲜美的食物,可每个人都又饿又失望,原来他们手里的勺子太长,没法把食物送到自己嘴里。

上帝说:“我们再去天堂看看吧。”

于是他们来到另一个房间,看见的是另一番景象:虽然人们手里的勺子也很长,可是,这里每个人都显出快乐又满足的样子。

这个人很奇怪,上帝笑着说:“你看下去就知道了。”

开饭了,只见这里的人用勺子把食物送到别人的嘴里。

其实,快乐并不在于那把勺子有多长,而在于你如何去用它。

(二十九)金人

曾经有个小国到中国来,进贡了三个一模一样的金人,金壁辉煌,把皇帝高兴坏了。可是这小国不厚道,同时出一道题目:这三个金人哪个最有价值?皇帝想了许多的办法,请来珠宝匠检查,称重量,看做工,都是一模一样的。怎么办?使者还等着回去汇报呢。泱泱大国,不会连这个小事都不懂吧?最后,有一位退位的老大臣说他有办法。皇帝将使者请到大殿,老臣胸有成足地拿着三根稻草,插入第一个金人的耳朵里,这稻草从另一边耳朵出来了。第二个金人的稻草从嘴巴里直接掉出来,而第三个金人,稻草进去后掉进了肚子,什么响动也没有。老臣说:第三个金人最有价值!使者默默无语,答案正确。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最有价值的人,不一定是最能说的人的人。老天给我们两只耳朵一个嘴巴,本来就是让我们多听少说的。善于倾听,才是成熟的人最基本的素质。

(三十)窗

有个太太多年来不断抱怨对面的太太很懒惰,“那个女人的衣服永远洗不干净,看,她晾在外院子里的衣服,总是有斑点,我真的不知道,她怎么连洗衣服都洗成那个样子……”

直到有一天,有个明察秋毫的朋友到她家,才发现不是对面的太太衣服洗不干净。细心的朋友拿了一块抹布,把这个太太的窗户上的灰渍抹掉,说:“看,这不就干净了吗?”

原来,是自己家的窗户脏了

OK,关于养牛是杀生行业吗和信佛的人能搞养殖业致富吗的内容到此结束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本站所发布的文字与图片素材为非商业目的改编或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权或涉及违法,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