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老边境养牛?有犬中大熊猫之称的边境牧羊犬凭什么智商排名第一

中老边境养牛?有犬中大熊猫之称的边境牧羊犬凭什么智商排名第一

大家好,感谢邀请,今天来为大家分享一下中老边境养牛的问题,以及和有犬中大熊猫之称的边境牧羊犬凭什么智商排名第一的一些困惑,大家要是还不太明白的话,也没有关系,因为接下来将为大家分享,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解决大家的问题,下面就开始吧!

有犬中大熊猫之称的边境牧羊犬凭什么智商排名第一

有犬中大熊猫之称的边境牧羊犬凭什么智商排名第一

一直以来,边境牧羊犬在犬类智商排名中一直都稳坐第一的宝座,很多人都对边牧的智商趋之若鹜,认为它们是宠物的不二之选。在公元前五世纪到公元前一世纪时,许多塞尔特人(Celtic)在欧洲四处迁移,其中有三支塞尔特人来到爱尔兰,他们带来了牲畜、看牧牲畜的狗还有猎狗。这几个种族使用一种叫做QGaelic的方言,而Collie的意思就是”有用处的”,因此对他们有用处的狗都被叫做Collie(其中一种说法)。

虽然英国的collie犬最早是在爱尔兰被发现的,不过它们却是在苏格兰被发展为牧羊犬,我们可以在苏格兰早期的历史中找到明显的答案;爱尔兰拥有青草茂盛的山坡地,因此爱尔兰人多畜养牛只与马匹;相较于荒凉不毛、气候恶劣的苏格兰,则苏格兰人只好畜牧较易生存的绵羊。苏格兰最早期被放牧的羊及看管羊的狗是在苏格兰群岛被发现的,这些狗是源自于当初从爱尔兰迁移到苏格兰的教士所带去的狗,而且是在早期维京人入侵苏格兰之前就过去了的。

在山区峡谷内各部落间的对抗与斗争结束后,苏格兰人都没有发展他们的天然资源,那样的环境,特别是在高地区(TheHighlands),人们都没有投入农业生产,唯有放牧绵羊对他们来说算是较好的职业。而在崎岖的地理环境下人们只有仰赖狗来帮忙驱赶、集合、看牧牲畜。

所有现存的纯种边境牧羊犬血统都可回溯至一只名叫老汉普(OldHemp)的狗。老汉普生于1893年九月,病死于1902年的五月,饲主为AdamTelfer,它安静而强壮,身上有三种毛色,善于利用眼神管控羊群,因此许多牧羊人借用它来育种,而老汉普的特质也就逐渐成为了边境牧羊犬这一支犬种的特质。1915年,英国的国际牧羊犬协会(InternationalSheepDogSociety)干事詹姆斯‧里德(JamesReid)率先开始使用“边境牧羊犬”这个名称以和其他育犬协会中已由ISDS注册的柯利牧羊犬(即苏格兰牧羊犬,包含长毛(粗毛)牧羊犬(RoughCollie)及短毛(顺毛)牧羊犬(SmoothCollie))做出区别;它们虽然源自同一血统,但在1860年被引入展示场后就开始与其他品种交配而发展出了不同的标准外型。

边境牧羊犬头部宽阔,脑袋的长度与前脸的长度几乎相等。耳朵呈中等大小,分得较开,耳朵灵敏且灵活,保持竖立或半立。眼部分的较开,中等大小,卵形,眼睛颜色多为褐色。尖端较细的口吻直到鼻尖,鼻孔发达,鼻子一般为黑色。胸部深、宽度适中。前肢骨骼发达,彼此平行。脚腕略微倾斜。狼爪可以切除,足爪紧凑呈卵形,脚垫深且结实,脚趾适度圆拱,紧凑,趾甲短而结实。后驱宽阔,并向尾巴处倾斜。大腿宽长深膝关节角度恰当。后肢股量充足,彼此平行且有轻微的牛肢。

边牧能抵御恶劣气候,被毛有粗毛和短毛两种类型,且皆有柔软、浓密的双层毛。在脖颈两侧、臀部、后腿以及尾巴上都有丰满的粗毛,脸部、耳朵、前肢和后肢的毛发为柔顺的短毛。常见的毛色有黑白两色、蓝白两色和棕白两色,此外还有以黑、蓝、棕为主色的三色毛,以及蓝陨色和红陨色等。大部分人认为边牧只有黑白两色,但其实只是因为这种颜色最常见。

边境牧羊犬是聪明、警惕而敏感的品种,对朋友非常友善而对陌生人明显地有所保留,所以是一种非常优秀的看门狗。他还是一种卓越的牧羊犬,他乐于学习并对此感到满足。并在人类的友谊中茁壮成长。

关于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的西方事例

关于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的西方事例

1、敦刻尔克大撤退:

1940年5月25日,英法联军防线在德国机械化部队的快速攻势下崩溃之后,英军在敦刻尔克这个在法国东北部、靠近比利时边境的港口小城进行了当时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军事撤退行动。

虽然这项代号为“发电机计划”的大规模撤退行动使英国及法国得以利用各种船只撤出了大量的部队、成功挽救了大量的人力,为未来的反攻保存了有生实力。

2、二战英雄麦克阿瑟

在日本进攻菲律宾时,麦克阿瑟正奉命驻守菲律宾。然而在当时的情况下,麦克阿瑟根本无法击败日本军队。在最危难的时候,他几近崩溃,差点用父亲留下来的手枪自杀。但他也深知“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的道理,三思过后,他选择了执行上级的撤离命令。

这一决定,使他在日后的战争中大展拳脚,结结实实地击溃了日军,也成就了日后的陆军五星上将。

扩展资料:

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成语典故:

古时候,有个烧木炭的老汉有两个儿子,大的叫青山,小的叫红山,老汉快去世时,把东岗分给了青山,把西岗分给了红山。

西岗树木稠茂,能烧很好的木炭,红山很勤快,整天辛辛苦苦地烧木炭,日子过得很富裕,但三五年后,树都被他伐光了,于是红山就在岗上种了庄稼。不料一场暴雨冲走了红山辛辛苦苦种下的全部庄稼。他没有吃的,只好去东岗投奔哥哥。

东岗原来树木稀少,但青山很会规划,他先把不成材的树木伐了烧炭,然后又种上新苗;他在岗下开荒种田,养牛喂马。前几年生活很贫困,但三五年后,岗上树苗长大,岗下庄稼连片,牛羊成群。

下那场暴雨时东岗上因为为树木防护,所以庄稼一点也没受损害。红山见哥哥这边山清水秀,一片兴旺,非常奇怪,就问哥哥其中的缘故,哥哥语重心长地告诉他说:“你吃山不养山,终究会山穷水尽;先养成山后吃山,才会山清水秀啊!”

后来,人们都称赞青山说:“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我在曾经猎人头的佤族部落的那些日子(一)

我在曾经猎人头的佤族部落的那些日子(一)

这不是一篇猎奇的文章,是我在中缅边境的一个佤族村寨真实的所见所闻。

文章用连载的方式更新,有如下关键词:

(猎人头祭谷,剽牛祭祀,佤族守灵和葬礼,佤族婚礼,鸡卦占卜等。)

前年开始,我陆陆续续三次前往在云南西南部的一个佤族村落。具体位置在云南西盟佤族自治县最西边一个叫娜妥坝的地方。那是一个边境小村,和缅甸佤邦接壤。

图片上的蓝点是我住的位置,西边是缅甸佤邦,从地图上看离昆明非常远。这里曾经也算是金三角地带。

我住在离界碑大约500米的地方。界碑的对面是缅甸。伸个脚出铁丝网就相当于出国了。

这里的国境线仅仅是一条小河。

对面的那座山,曾经是漫山遍野的罂粟花,也就是为人熟知的可以提炼成海洛因、吗啡等毒品的邪恶之花。这种花非常美,颜色鲜艳无比。

由于中国政府的管控,现在这座上已经改种农作物了。据当地人讲,很多年以前这里全是赌场,每天有络绎不绝的人从边境运输毒品。这里的村民的主要工作就是以种罂粟花来维持生计,到时节就会有缅甸越南人过来收购。

拍这张照片的时候,还被站岗的兵哥哥拦下来盘问了一番,并且要求我立刻删除照片。可是我早用iCloud保存了照片。

这个村的主要民族为佤族,有少数的拉祜族和傣族聚居在此。佤族是我国56个少数民族中人数较少的民族。主要分布在西盟佤族自治县和沧源佤族自治县。

很多人对于佤族的印象大概最多的来源于那首<<阿佤人民唱新歌>>。他们生活在深山老林当中,信奉着万物有灵的原始宗教。

有一个很有趣的现象是,在云南偏远山区的很多民族在从前都被传教士影响开始信奉基督教,例如拉祜族,景颇族。唯有西盟的佤族维护住了自己的信仰,可见这个民族的彪悍。

佤族年轻人现在的生活方式基本和汉族人一样了。因为网络运营商的强大覆盖率,他们也和城里人一样玩微信微博,看韩剧,听流行歌曲。

一般的观念认为,只要是有一群人被称为一个民族,那么他们的民族心理,民族语言,民族生活习惯等都是相同的。而事实情况是,我国许多居住在同一片区域被划分到一个民族的群体很可能本不是一个民族,又或者是一个民族的其他分支。西盟佤族就存在这样的情况,语言不通,生活习性不同的人群被一同划分到佤族。原因可能是,当时民族识别小组的工作出现了bug,又或者是为了管理方便,就差不多弄一块去了。

所以我在西盟佤族自治县看到的佤族的形态可谓千差万别,除了语言不同以外,最显著的区别是在服饰上。

度娘或者教科书上是这样形容佤族人的服饰的:女头戴宽发箍,服饰黑布为主,红色为饰,耳垂银质长耳环等等,根据描述他们穿的应该是下面这样:

然而,附近的一个寨子确是酱紫的打扮

发箍变成了麻布,服饰颜色以蓝色为主,黑色为辅。耳上穿入又宽又大的耳钉。

大耳钉象征着美

这个大耳钉和我们熟知的泰国缅甸那些脖子上戴满项圈的民族的行为很像,表现了一种残酷的美。

附近不远的乡镇还有下面这样打扮:

这里的妇女服饰搭配颜色是黑和粉,最有特点的是头上插着银质的烟斗。这个地方的佤族妇女因为有抽烟斗的习惯,为了方便把烟斗插在头上,久而久之就成了一种服饰特色。

偷拍这个佤族刘烨好几次了,觉得他眼里有英英气,适合拍戏。

佤族属于孟高棉语族,东南亚的人种,但是皮肤非常的黑。他们也以黑为美,女孩子的头发是黑黑的。男女老少的皮肤也是健康黝黑的。不知道是不是先民在海拔高山上生活日晒时间长,久而久之成为了佤族的基因,因为我看到刚出生的佤族孩子也是黑色的皮肤。

佤族这个民族非常有意思,在新中国成立以前,还是原始社会,1949年后直接过渡到了社会主义社会。我们称这种民族为直过民族。

从原始社会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是个什么概念呢?我举个例子,佤族在1958年一直有猎人头的传统,啥是猎人头呢?就是部落族人一到庄家不收成了,遇上个天灾人祸了,想干掉敌对部落不顺眼的人的时候,就到山里找人,看到一个人的脑袋还不错,一刀砍下去提着脑袋就回家了,回家还要把人头放寨子祭祀的地方供奉起来,时间一到就围着脑袋载歌载舞。我们一般称之为"猎头祭谷"。这里有个重点是,你砍人是不犯法的,被砍算你倒霉。

这是佤族原始社会的一个典型例子。那么社会主义社会意味着什么?意味着社会是有法律规范的,杀人是要偿命的,不能胡来。佤族从这样一个原始社会一瞬间直接过渡到法治社会,想想都觉得这个跨度真是太大了。

这里不得不提一下佤族革除猎人头习俗的小故事,1951年中央的领导来到了佤山地区做民族工作,不来不知道一来吓一跳,到了村寨茅草房屋的门上墙上全挂的人头,远处祭祀的地方的篮子里也全是人头骨。当时国家还专门约佤族的头人吃饭,苦口婆心的劝道:“你们这个猎头的事能不能不干了,咱不猎人头了,猎个和人脑袋一样的猴头行不?”。没成想,部落头人马上拒绝了,理由是猴子的魂会吃谷子。

1958年,在一次讨论革除猎头旧习俗的会上,所有人都坚持猎头是自己传统不能废除,其中有一个年轻人大喊道:“我同意猎人头,不过先从部落头人开始猎,你们不是厉害吗,那自己保护谷神的重任还是你们做的更好。”随后,所有人都闭上了嘴。同年,猎头习俗废除。

当我知道将要去这里做调查的时候,心里还是有一些发怵的。路途遥远,而且需要辗转几次才能到达目的地。当我踏上行程的时候,才发现远比我预计的时间还要长。需要将近两天的时间!!

以下是我大概的路程时间表:

第一天早晨,搭乘7点25的航班从北京飞往昆明。7:25——13:00

→下午在昆明长水机场搭乘14:25的航班飞往普洱思茅市。14:25——15:30

→到达普洱机场后直接乘坐大巴前往西盟佤族自治县,路程约为5到6个小时。

→到达西盟县城已经是晚上八九点,此时已经没有前往目的地的车辆,需要在县城住一夜。

第二天一早,从县城坐小面包车翻山越岭到达勐卡镇转车(因为没有直达那坨坝村的车)。车程大约两个小时。

在西盟勐卡镇找到去那坨坝村的车,再用一个小时到达我的目的地——边境小村那坨坝。

到达目的地已经为第二天的中午,当时已是精疲力尽,简直跟去南美有一拼。路程久还不是最大的问题,最令我头疼的是云南的山路,九曲十八弯,基本上是吐了一路。

云南的地形崎岖,山谷纵横,从地图上直线距离看似很近的两个地方,实际走起来却需要翻过一座座的山,而且山的坡度较大,山上的公路非常狭窄,汽车拐弯的时候看不到对面车辆的情况,尤为惊险的是在转弯时超速,如果对面突然冒出来一辆车,很可能造成惨剧。

(普洱机场的普洱就是产普洱的地方。这里有大片的普洱茶产区。普洱市以前称为思茅,后因为特产为普洱茶,改为普洱市。但是当地人还是喜欢称之为思茅。

普洱是个非常美的城市,值得一去,我会在后续的文章中给大家推荐旅游路线。)

尽管一路上崎岖险阻,然而风景确美不胜收。云南的天气变化无常。前一会还是氤氲旖旎的下雨天,后一分钟就是艳阳高照的晴空。这种感受在山区更为明显。翻山越岭的途中总有意想不到的惊喜,因为你永远不知道车子转弯后的那一面山是什么样的天气,怎样的风景。

全程都是在车里用手机拍照

此时终于理解了为何我们说太阳光是洒向大地的。

一束束光拨开层层密布的乌云直射在云海之上,此刻白色的云海变成了金色。

这里的紫外线很厉害,据说当年Sars病毒唯独没能进入云南。

第一次到达西盟佤族自治县的时候,正赶上那里的剽牛祭祀活动。前面提到佤族自古以来就有猎人头祭谷神的习惯,而牛头是仅次于人头的最重要的祭品。当年猎人头的习俗被废除之后,佤族依然承袭前人猎牛头的习惯。每逢重大的节庆活动,便会在寨子里离杀水牛,砍牛尾巴,祭祀牛头,并且伴随着一系列的祭祀程序和内容。

值得一提的是,佤族人对牛是敬而不畏的。尽管我们能在佤族人用的器具上,衣物上,建筑上看到牛头的图腾,然而他们的目的并非保护这个人类的朋友,而是杀了它,吃掉它。

关于这一点,我猜测可能与佤族的社会形态有关系。你们也许会以为,佤族养牛是为了耕地。然而事实并非如此,佤族在过去可是刀耕火种的狩猎民族,因为多山少地,稻谷的产量极低(这也是为啥他们要猎人头祈求丰收),佤族先民一把火烧了杂草能种一天是一天,有牛没有地耕可真是伤脑筋,所以用牛犁地也太浪费了不是?于是,佤族水牛的终极使命是——祭祀+显摆。

祭祀自不必多说,这个显摆是个啥意思呢?无论是现代社会还是原始社会,牛始终都有一个重要的属性,即它代表财产。汉族老王给闺女寻谋婆家也得看看他家几头牛,这代表了对方的物质条件。在佤族也是一个道理,有钱人家才有牛。佤族富人家在过去“炫富”的方式之一就是贡献出一头牛当祭品,然后任寨民宰割。你看看,我家今年又拿牛出来了,不差钱。

大家看看这个过程像不像现代的财产再分配呢?佤族人很聪明啊,这不就是高大上的资源配置吗?!

佤族富人家每年贡献出牛给部落的父老乡亲,大家吃肉喝酒缓和了部落的矛盾,稳定了部落的社会秩序。富人show了优越感,落了一个无私的好名声,穷人解决了温饱问题,部落因此其乐融融~~

所以我在那里待着的时候就发现了一个有意思的事,村民在家门口都要挂个牛头,有几个挂几个,没有真牛,咱就来个木头的充充数。这和咱们现在社会有钱人在家门口停辆玛莎拉蒂一样,咱衬钱。此外佤族认为门口挂牛头还有辟邪的功能。

回到主题,自打猎人头的习俗被废除之后,猎牛头祭祀的活动到今天还在上演,只不过已经变成了旅游的表演项目。不过主观来讲,现在的剽牛活动,不仅浪费(现在生活水平提高不需要通过这种活动分到肉),而且有点残忍。

我作为一个生活在文明社会,且从没去过屠宰场的人看到剽牛的场景还是感觉不适。

首先是由几个佤族青壮年上场,用麻绳拴住牛拉进祭祀场。

然后将牛拴在木桩上固定住。

这里会有一个主要剽牛的人负责将牛一刀毙命,通常是用刺刀一刀扎入牛的心脏或者颈部。

这个剽牛的人必须是部落中最有声望的执仪者--魔巴。什么是魔巴呢?说通俗点就类似满族的萨满,俗称跳大神的。这个魔巴不光管人的宗教事务,还管婚丧嫁娶等民俗活动,结婚要找他看鸡卦选时辰(一种算卦的方法,后续文章会讲到),生病了要找他做鬼,死了还得找他念佤族的往生咒才得安息。

牛应该已经奄奄一息

牛被杀死以后,牛头和牛尾巴分开切掉做祭祀。

将要祭祀的牛头挂在木桩上。

牛尾巴也被单独砍下来,和头一起意味着有头有尾。

当牛被杀死以后,大家开始敲锣打鼓,跟随者魔巴围着死去的牛进行祭祀活动。

最后的程序一定是分牛肉。在过去,当牛躺下的一刻,全部落的人是需要上前哄抢牛肉的,得肉多者被视为英雄好汉。

所有人围在一边,等着分配。

那天,观看的人非常多,人山人海。后来和一个做同样工作的大姐聊起来佤族剽牛的活动是,才得知这位大姐曾经在做调研的时候也观看过。她讲的话让我至今记忆犹新,她说,那一次她站在牛的旁边,发现即将被杀死的牛的眼睛里流出了眼泪,从此这个大姐再也不吃肉了。

结束之后,会在当天将牛头挂到龙潭公园的龙摩爷圣地进行祭祀活动。

祭坛在山里,放眼望去,整个山上挂满了牛头,牛头经过长时间的风化从白骨直至长满青苔。因为此处树林茂密,旁边有溪水流经过,即便再最热的天,这里也是阴僻凉爽,望着漫山遍野的头骨,定会感觉阴风阵阵。

现在,佤族人每年仅在重要的节日里做这样的活动了,因为剽牛根植于当地民俗和宗教的土壤里,然而这个土壤现在已经慢慢消失了。剽牛多了些表演的色彩,少了些宗教意味。

尽管出现在我眼前的佤族是严肃而彪悍的,然而当我融进他们的生活,用心去感受他们的时候,我常常被他们打动。佤族人是奔放而热烈的,和他们待在一起的时候我发现原来人和人之间可以如此亲近。

老妈妈和我说了很多过去的故事,动情之处用力抓住我的手,久久不松开。尽管很疼,但她的故事让我的心更疼。

接下来我会继续更新我在那里的所见所闻,喜欢请继续关注。

好了,关于中老边境养牛和有犬中大熊猫之称的边境牧羊犬凭什么智商排名第一的问题到这里结束啦,希望可以解决您的问题哈!

本站所发布的文字与图片素材为非商业目的改编或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权或涉及违法,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