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牛人真实的经历(简述牛根生的成功经历)

养牛人真实的经历(简述牛根生的成功经历)

大家好,养牛人真实的经历相信很多的网友都不是很明白,包括简述牛根生的成功经历也是一样,不过没有关系,接下来就来为大家分享关于养牛人真实的经历和简述牛根生的成功经历的一些知识点,大家可以关注收藏,免得下次来找不到哦,下面我们开始吧!

养一头牛,对自己不利怎么办

养一头牛,对自己不利怎么办

养牛确实能改变一个人的性格和情绪,因为养牛所付出的辛苦和努力是非常大的,并不是大家想的那么简单。养牛虽然能赚到很高的收入,但是潜在的风险一旦爆发,就会把人折磨得够呛。真实的养牛人没有一个是浮躁的,通过养牛,都已经变得非常沉稳。这都是经历过养牛的过程之后改变的,没有轻易就成功的,没有不经历风雨就能长成的参天大树,养牛也是一样,不经历就没经验,不经历就不会成长。下面东哥就和大家聊聊养牛过程中有6种折磨人的情况,希望能给朋友们一些启示。

养牛这几年的确很火爆,尤其在农村每每谈起谁家养牛发财了,都投以羡慕的目光。可是养牛过程在所经历大家却没有看见,只有经历过的人才懂得这些折磨人的场景,尤其是新手养牛人的心态,会随着这些折磨人的事变得越来越沉稳,这也是一个成长的过程。养牛最折磨人的事情有这6种:

第一种因为品种选择失误导致牛长势不好,越喂越赔。

第二种刚开始养牛对于预防的疏忽导致牛被传染病传染束手无策。

第三种抓完牛之后行情不好,导致心理上受到了严重的打击。

第四种是牛生病不会医治,而且还找不到好兽医进行治疗,眼睁睁地看着牛遭罪的。

第五种牛因不可抗力原因导致死亡造成重大损失的。

第六种是因为饲养不当造成养牛亏损的,这个原因完全可以避免,但是就有那么一些人犯这个错误。

首先讲第一种,牛的品种选择非常重要,一旦选择失误的结果就是让人崩溃。品种不好的牛生长速度非常慢,不管怎么喂养都不见长,最后把人折磨得实在没办法了,只能是亏损处理掉。解决办法只有一个,那就是在养牛之前要了解牛的品种问题,选择好牛只是付款的时候闹心,但是越养是越舒服。选择劣质的土杂牛只是付款的时候舒服一会,以后越养越难受,都能把人折磨死。

第二种情况就是新手养牛人容易犯的错误,养牛过程中预防和防疫必须做好,这样才能解决养牛因传染病带来的危害,不至于导致亏损。其实只要按时做好防疫,养牛还是比较安全的,不至于被传染病折磨。

第三种情况是因为牛的市场行情波动造成的心理压力。很多人在抓完牛之后,经常打听市场行情变化,涨了就乐,掉了就愁。这种心态不要有,既然牛都养上了,只要牛健康就要坚持,没必要天天打听行情,给自己和家人造成心理上的压力。

第四种折磨人的就是牛生病了不会医治,当地还没有好的兽医进行治疗。这时候是最折磨人的,看着牛遭罪自己也跟着难受,所以东哥一直都讲在养牛之前,对于牛的疾病要有一定的了解,家里也要常备一些常规的药物。比如退烧的,治疗胃肠道消化的,这些在养牛过程中都是经常能用到的。

第五种情况就是因重大疾病或者不可抗力因素导致的牛死亡,这个是特别折磨人的。尤其是农村农户养牛人,本来就是想通过养牛改变生活质量的,可没成想会出现这种情况,有可能直接导致整个家庭的经济崩溃,这是特别折磨人的。

第六种情况是人祸,因为舍不得给牛吃舍不得给牛喝,最后导致因为饲养的问题造成的亏损。这种情况发生的不多,但是也有。既然已经养牛了,你的吃喝就要供应足,毕竟牛的生长需要精饲料的补充。2020年就出现了很多这种情况,因为精饲料原料的大幅上涨,一些人就开始降低精饲料的投入,最后导致到时间出栏的牛出不去,而且因营养搭配不合理,牛已经变成僵牛了,最后总结就是因人为原因导致的亏损。

养了7年的牛被卖时突然跪地,主人反悔!看到这一幕你有何感触

养了7年的牛被卖时突然跪地,主人反悔!看到这一幕你有何感触

我看到这一幕给我最大的感触就是牛也是拥有情感的。而且也特别希望能够一直在自己的主人身边进行生活。

有很多人都会拥有养牛的经历。而且在养牛的过程中,也会拥有一种比较辛苦的状态。但是尽管在这种情况下,仍然有很多人都认为养牛的过程中也会让自己产生相关的乐趣和发生了一些特别有意思的事情。甚至也会发生一些让人意想不到的感动。

养了7年的牛被卖时突然跪地。

首先这件特别感人的事情发生在安徽。有一位袁先生选择将一头饲养6年左右的母牛进行售卖,然而在作出这种决定之后也和相关的买主商定了价格。然而在整个过程中被售卖的母牛突然之间下跪,从而在这种情况下,母牛的主人内心瞬间拥有一种特别不舍的感觉。从而直接和买主进行毁约,并且将商定好的金额全部退款。

我觉得牛也是拥有情感的。

其次就是我个人在看到牛下跪的一瞬间,射箭让我觉得牛也是拥有相关情感的。因为你又通过一些言行举止了解到自己即将被售卖,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才会选择通过下跪的方式表达自己内心的情绪。所以我个人觉得牛的主人选择继续饲养牛是一种正确的决定。

我个人对这种现象的看法。

最后就是我个人觉得在这种情况下,这头母牛的主人袁先生一直饲养这头母牛的过程中,一定会对这头母牛拥有一种比较亲切的态度。而且也会让这头母牛和袁先生之间产生越来越深厚的情感。毕竟人和动物之间在拥有了情感之后,彼此之间都无法接受被分离的现象。所以大部分网友都觉得在这件事情中,母牛和袁先生的做法都是非常非常让人感动的。

简述牛根生的成功经历

简述牛根生的成功经历

牛根生,中共党员,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工商管理硕士,曾到北京大学深造。从事乳业27年。2004年底,牛根生捐出全部个人股份设立“老牛专项基金”,成为“中国捐股第一人”、“全球华人捐股第一人”。牛根生于1999年创办蒙牛乳业,在“一无工厂,二无奶源,三无市场”的困境下开拓进取,使现在的蒙牛“一有全球样板工厂,二有国际示范牧场,三有液态奶销量全国第一”。目前,蒙牛已在全国14个省级行政区建起20多座生产基地。产品覆盖全国除台湾省外的所有地区。开发的产品有液态奶、冰淇淋、奶品等三大系列100多个品种。

“蒙牛速度”在中国企业界引人注目。CCTV2003“中国经济年度人物”对牛根生的颁奖辞写道:“他是一头牛,却跑出了火箭的速度!”蒙牛创造了多项全国纪录,例如:荣获中国成长企业“百强之冠”,位列“中国乳品行业竞争力第一名”,拥有中国规模最大的“国际示范牧场”,并首次引入挤奶机器人,是中国乳界收奶量最大的农业产业化“第一龙头”;蒙牛枕单品销量居全球第一,液态奶销量居全国第一,“消费者综合满意度”列同类产品第一名,同时也是2003年香港超市惟一获奖的大陆品牌;蒙牛还是中国首家在海外上市的乳制品企业,并一举摘得“2004年最佳IPO”桂冠。

牛根生信奉“小胜凭智,大胜靠德”、“财聚人散,财散人聚”的经营哲学,其领导的蒙牛与亿万消费者、千万股民、百万奶农及数十万产销大军结成命运共同体,被人们称为西部大开发以来“中国最大的造饭碗企业”,由此诞生了一段流传甚广的民谣:“一家一户一头牛,老婆孩子热炕头;一家一户两头牛,生活吃穿不用愁;一家一户三头牛,三年五年盖洋楼;一家一户一群牛,比蒙牛的老牛还要牛。”1978年成为呼和浩特大黑河牛奶厂的一名养牛工人,1983年任内蒙古伊利集团(原呼和浩特回民奶食品厂)厂长1992年担任内蒙古伊利集团生产经营副总裁1998年底被内蒙古伊利集团免去生产经营副总裁一职1999年至今创办内蒙古蒙牛乳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并担任董事长兼总裁职务

牛根生获得的荣誉有:“2002年中国十大创业风云人物(之一)”;“2002年中国经济最有价值封面人物”;“中国民营工业行业领袖”;“2003年中国企业新领袖”;2003CCTV“中国经济年度人物”;2004年“中国策划最高奖”等。

内蒙古蒙牛乳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由自然人出资,采取发起设立方式于1999年8月成立。目前,公司属于中外合资股份制企业。从成立至今的短短几年时间内,蒙牛的业务收入在全国乳制品企业中的排名已经由第1116位上升至第2位。[编辑本段]采访尽管也许有着不为外人所知的隐情,但牛根生和郑俊怀,这对曾经同事多年,又打过多年“擂台”的欢喜冤家,在财富面前的态度却有着很大的不同:郑俊怀似乎要把不属于自己的东西拿来,而牛根生则把本来属于自己的财富拿了出去。

近期,牛根生发起了“老牛基金会”,牛根生透露,基金会已经在呼和浩特注册。成员除他之外,还有奶协、政府官员、蒙牛中层领导,但在三年之内,其他机构和人只能向基金会提供最多1元人民币的资金。目前主要资金是牛根生2003年股红的51%,大概有300多万元人民币。

12月18日下午,本报记者在蒙牛集团总部独家与牛根生进行了2个多小时的交谈。其办公室比较简单,最突出的特点是“牛”多,三个牛造型的工艺品,三张“牛”图片摆在屋内。

作出决定很难

《第一财经日报》:作出建立基金会决定的过程容易吗?

牛根生:2002年年底,我就在考虑这件事情,那是一个很难的过程,几经反复。在那个时候,我还静下心来看了一段时间的书,看得最多的是老子的《道德经》。2003年年底,开始运作这件事情。但在作出这个决定后的一年中,我体验到了一生中都没有体验过的快乐,一种超越的快乐(说到这时,牛快速松开了领带)。我现在心里也很踏实,不担心别人的恐吓,也没有了别人对我疯狂追求财富的误解,孩子找对象也就真实了。

《第一财经日报》:您的家人是否同意呢?

牛根生:现在我的夫人和两个孩子已经在协议书上签了字,但当2003年年底我把这个想法告诉他们时,家人、亲戚都很矛盾。在我们家,同意倒是都同意,只是认识深浅的问题。

《第一财经日报》:你已经排在富豪榜上了,可听说您并不认为自己是个富人,为什么?

牛根生:在创立蒙牛之前,我还觉得自己是个富人,那时拥有由伊利股票变现得来的100多万元,在内蒙,我完全可以舒舒服服地过日子了。但现在,我却欠着200多万元的外债。至于我拥有的股份,完全只是一个数字,我可能一辈子也花不到,因为在极其敏感的香港股市,我可能一辈子也不敢把股票变现,因为这对企业股价有着非常不好的影响。我为什么要让那个数字拴我一辈子?

《第一财经日报》:您希望您的企业家朋友和同事也效仿您吗,他们对您的做法怎么看?

牛根生:从没有想过这个问题,不过说实话,这样做确实有难度,甚至我的同事和下属都有不同看法。

中层以上都有“接班人”

《第一财经日报》:您觉得这样做对您企业的长久健康运行有什么益处?

牛根生:财聚人散,财散人聚,小的时候,我就明白了这个道理,我的钱给大家花,小伙伴就听我的话,办点“坏事”也听我的话。

食品行业本身是高风险行业,像我们这样一个不到7年的企业,必须在竞争方法、措施上有新突破,在管理制度上有新突破。国外该有的我应该有,他没有的,我们也应该有。设立老牛基金会就是这样一个为了企业长期健康发展的突破。

对新的董事长、CEO而言,他不仅得到该得的福利,还可以拿到经营上的最高奖。按照基金会章程:在我不再担任董事长后,属于我的不到10%的股份的表决权,将由下任董事长继承行使,他同时还将对基金拥有支配权,以及基金会给予的最大份额的奖励。不仅有话语权,还有分配权,这肯定能够吸引优秀的经营人才,谁能给你这么多?

《第一财经日报》:您认为只有这样做才能打造百年蒙牛吗?

牛根生:当然不是,不过我确实想不出更好的方法。

《第一财经日报》:打造百年蒙牛,仅凭此就能高枕无忧了吗?您还有其他想法吗?

牛根生:仅靠这是远远不够的,其它事情如果做了之后,再多做一点就很可能让蒙牛更健康啊。

《第一财经日报》:您成立基金会的最大目的是想让蒙牛健康的发展,那么您在接班人问题上是否有过考虑呢?

牛根生:当然考虑过,我们中层经理以上干部都有接班人,一般来说有两三个,两个接班人在我们的企业中,已经确定且告诉本人,另外一个是不确定的,准备“空降“;董事长的接班人在2002年就已经确定,人选就在我的副总中间。

我没有被外资剥削

《第一财经日报》:有媒体说,在当年上市的时候,您对有些事情并不清楚,结果现在被剥削得很厉害,是吗?

牛根生:这种说法是不客观的。世界上没有永久的友谊,只有永恒的利益。每一个上市公司在遵守规则的前提下,都有自己的特点,蒙牛是内地第一家在香港红筹股上市的民营企业,很多问题,诸如股权结构都很复杂,要想合法在香港上市,只能请别人,既然是请别人,怎么能不让我得利呢?再说,这些外资有多年历史,之前也同很多国家很多行业的很多公司有很多合作,我们只是其中一个而已,难道股民都是傻子?

《第一财经日报》:您对过去的2004年和2005年的中国乳业有什么看法?

牛根生:2004年是中国乳业比较难受的一年,据网上的消息,伊利折帅、完达山内讧,三鹿蒙冤,三元亏损换帅,我们也曾遭到诽谤,五大外资乳业公司基本退出,这和整个行业残酷竞争是分不开的,现在有的地方奶价竟然不如水价高。我相信,2005年大有希望,因为物极必反,奶业低到一定程度就会有一个反弹。

好了,本文到此结束,如果可以帮助到大家,还望关注本站哦!

本站所发布的文字与图片素材为非商业目的改编或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权或涉及违法,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