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河养牛(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部分地区湿地资源变化的驱动力分析)

曲河养牛(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部分地区湿地资源变化的驱动力分析)

各位老铁们好,相信很多人对曲河养牛都不是特别的了解,因此呢,今天就来为大家分享下关于曲河养牛以及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部分地区湿地资源变化的驱动力分析的问题知识,还望可以帮助大家,解决大家的一些困惑,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部分地区湿地资源变化的驱动力分析

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部分地区湿地资源变化的驱动力分析

孙禧勇

(中国国土资源航空物探遥感中心,北京,100083)

摘要:湿地变化是土地动态遥感监测的重点之一。近年来果洛藏族自治州地区湿地资源破坏严重,对该地区及其下游地区的生态经济发展造成了严重危害。基于MAPGIS软件,以MSS(1976~1977年)、TM(1986~1987年)、ETM(2001~2002年)三期卫星遥感影像图为数据源,对果洛藏族自治州甘德县岗龙乡至加曲河段黄河流域的湿地面积动态变化进行分析研究。分析结果表明,与1987年相比,2002年该区域的湖泊、河流、沼泽面积都有了大幅度的减少,这种减少主要是由当地气候因素和当地居民片面追求经济效益造成的。

关键词:MAPGIS;TM;ETM;湿地;果洛洲;青海

湿地是自然界重要的自然资源和生态系统,在调节气候、涵养水源、分散洪水、净化环境和保护生物多样性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1]。但是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人类的活动给湿地的生态环境带来了严重的破坏,进而阻碍了当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由此看来,对湿地资源的保护显得尤为重要。传统的湿地资源面积获取方法是实地野外测量计算,这样的方法费时、费力,测出的结果也不精确。用遥感图像配合专业软件对目标区域湿地资源面积的获取与传统的方法相比具有很大的优越性,免去了工作人员的舟车劳顿,提高了工作效率,准确度也有了大幅度的提高。

本文选用黄河上游流域果洛藏族自治州部分地区作为研究对象,配合MAPGIS软件,以该地区不同时期的遥感图像为基本数据源,得出当地湿地资源的面积变化结果,分析其原因,为当地的经济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1研究区概况

1.1自然概况

果洛藏族自治州(以下简称果洛州)位于青海省南部,东经96°54′~101°51′,北纬32°31′~35°37′(图1)。截至2001年,该区域土地面积7.6312万km2,人口13万,草原面积6.54万km2,其中可利用草地面积5.85万km2,平均海拔高度4200m以上。该区域气候属于高原大陆性气候,特点是气温低,辐射强,温差大,没有绝对无霜期,年平均日照时数2260.3h,年平均气候-4℃。黄河在本州境内自西向东,横穿全境,长约760km。境内山势呈西北-东南走向,西北高而东南低。境内河流纵横,湖泊众多。水系主要有黄河水系、长江水系和柴达木河水系。大的湖泊有扎陵湖、鄂陵湖、冬格措纳湖。境内植物种类繁多,有60余科、800多种,其中有牧草200多种,木本植物有20科90余种[2]。

1.2湿地资源现状

研究区域属于黄河上游流域,黄河流域生态地质环境脆弱,既是我国主要的荒漠区,又是水资源短缺区,也是地质灾害多发区和严重危害区,已成为当前和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制约因素。伴随着黄河流域生态地质的不断恶化,水土流失,荒漠化和地质灾害等,直接影响到了流域内的人居生态环境。根据《全国湿地资源调查与监测技术规程》要求,本区域境内湿地可分为河流湿地、湖泊湿地、沼泽湿地三类。本区域湿地资源丰富,但由于近年来气温升高,水面蒸发量加大,降雨量逐年减少,使许多湖泊干涸或濒临枯水,河流断流,沼泽低湿植被向旱生植被演变,生物多样性数量锐减。本区域水能储藏量大,但受人为及自然因素影响,水利建设缓慢,水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利用[2]。

图1研究区域示意图

2湿地资源信息提取

2.1遥感数据处理与影像图制作

以MSS(1976~1977年)、TM(1986~1987年)、ETM(2001~2002年)三期卫星遥感1∶25万TM7、TM4、TM3波段合成影像图为数据源,以1∶10万地形图为底图参照对象,利用ENVI、ERDAS等图像处理软件和地形图提供的控制点信息对遥感数据进行几何校正,经过数据融合、镶嵌、分幅、裁切、注记生成解译用遥感影像图。

2.2影像信息提取解译标志及解译要求

根据遥感图像及果洛州湿地资源的特点,参照国内湿地类型划分,配合遥感影像图的色调、形状等,建立果洛州《湿地类型划分及遥感解译标志》及《湿地解译图面要求》。

2.3ETM湿地面积

2.3.1ETM影像信息提取

先将ETM的遥感影像经过裁剪配准后在MAPGIS软件里打开,在影像图下面叠加上1∶10万的地形图,为了勾取方便,新建ETM湖泊、ETM沼泽、ETM湿地三个线文件,分别勾取,最后合并。按照湖泊—河流—沼泽的顺序和《遥感解译标志》及《遥感解译要求》,勾取了ETM现状图。线文件如图2所示。

图2ETM现状线文件图

将线文件经过自动剪断线、线拓扑错误检查改错无误后转成弧段,区文件如图3所示。

图3ETM现状区文件图

2.3.2ETM湿地面积量算

在MAPGIS主菜单中选择实用服务——投影变换,装入区文件,在工具栏中选择属性生成文本文件,用EXCEL打开,进行面积量算。最后得出所研究区域ETM现状湖泊—河流—沼泽总面积为4.88×108m2,其中永久性湖泊面积0.11×108m2,河流面积2.23×108m2,草本沼泽面积2.54×108m2。

2.4TM湿地面积

2.4.1TM影像信息提取

将TM的遥感影像经过裁剪配准后在MAPGIS软件里打开,在影像图下面叠加上1∶10万的地形图及ETM现状的湖泊—河流—沼泽的线文件,在线文件的基础上勾取TM的变化,再将TM湖泊—河流—沼泽变化的线文件和ETM湖泊—河流—沼泽现状的线文件合并即得到了TM的现状图,线文件如图4所示。

图4TM现状线文件图

2.4.2TM湿地面积量算

将TM现状图线文件同样进行自动剪断线、线拓扑错误检查无误后转成弧段,区文件如图5所示。

图5TM现状区文件图

同样在MAPGIS主菜单中选择实用服务——投影变换,装入该区文件,在工具栏中选择属性生成文本文件,用EXCEL打开,进行面积量算。最后得出所研究区域TM现状湖泊—河流—沼泽总面积为5.33×108m2,比ETM现状湖泊—河流—沼泽总面积增加了0.45×108m2,其中永久性湖泊面积、河流面积、草本沼泽面积分别为0.11×108m2、2.26×108m2、2.96×108m2,分别比ETM的永久性湖泊面积、河流面积、草本沼泽面积增加了8×104m2、361.43×104m2、4131.32×104m2。

3湿地面积变化影响因素分析

3.1湿地面积变化的自然因素分析

湿地面积的影响因素分析主要包括自然因素影响的分析和人为因素影响的分析。自然因素在大环境上控制着湿地变化,而人为因素则是在较短时间尺度上影响湿地资源动态变化的主要驱动力[3]。从自然因素的角度来讲,随着地壳演变,青藏高原逐步隆升,全球气候转暖,降水减少,气候干旱,导致大江大河特别是黄河流量日渐减少,高原湿地不断萎缩退化,而具体到果洛州所在的青海省而言,年蒸发量高于年降水量是青海省气候的主要特点,平均年降水量250~300mm,而蒸发量则达1500~2000mm,蒸发强烈。尤其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汛期降水量的减小趋势明显,曾在1990~1997年的8年间有5年出现夏秋季干旱的局面。另一方面,全省年平均气温呈上升趋势,倾向率为每10年0.15℃。因此,气候的这种变化必然导致湖泊、河流、沼泽地面积的大量减少。

3.2湿地面积变化的人为因素分析

湿地面积变化的人为因素分析即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对湿地资源造成的影响。具体到黄河流域的果洛州地区,少数民族占绝对优势,在观念上崇尚“多生孩子、多养牛羊”。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区域内人口增加了3倍,果洛州到2000年年底,总人口为13.3154万,人口自然增长率为10.48‰。家畜数量也成倍增长,而每个羊单位占有的可利用草场则从1953年的35.3亩降低到1994年的16.8亩,致使牧压成倍增加[4]。为了满足人畜的生存需要只有在沼泽地上开垦耕地,导致了沼泽地的减少。随着当地经济的发展,人们已不再满足基本温饱问题的解决,为了生活水平的进一步提高,除了畜牧经济以外,由于区域内湖泊河流中盛产无鳞花斑裸鲤等经济鱼类7~8种,利用黄河流域的天然优势和湖泊资源,近年来渔业经济在当地发展迅速。青海省是我国矿产资源大省,近年来,数以万计的人员受利益驱动,进驻果洛州及周边区域无序采挖沙金、药材,当地政府也鼓励这种破坏生态、自杀式的短期经济行为,植被人为破坏极为严重。20世纪80年代采金占用草地107×104m2,毁坏草原3.3×104m2。2000年进入三江源区采挖药材的外来人员达20万,仅一天砍挖灌木做燃料就破坏灌木林地200m2左右。青海也是一个野生动物资源大省,分布着许多高原特有、经济价值极高的野生动物种群。20世纪80年代以来,大肆猎捕野生动物行为愈演愈烈,并且随着国内外市场的变化,偷猎对象也有明显的变化。从20世纪80年代初的围捕麝类动物,使青海麝类动物资源损失10万余只。20世纪80年代后期掠夺鹿类,使区域内的鹿类急剧下降了90%。到20世纪90年代初的乱杀猫科类大型动物,使雪豹等珍稀动物已难觅踪迹。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的大规模猎杀藏羚羊,几年内损失藏羚羊近3.2万只。当前偷猎野牦牛、野驴,使珍稀和有经济价值的野生动物数量急剧减少[4]。所有的这些经济行为,一方面取得了巨额的经济效益,人民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另一方面使当地的生态环境遭到了极大的破坏,湖泊、河流、沼泽的面积和质量都在锐减。

4结论

本文利用遥感影像结合MAPGIS软件,描绘出1986年和2002年两个时期果洛州黄河流域部分地区的湿地现状图,精确地计算出了1986~2002年该区域湖泊、河流、沼泽的面积变化,引用有关数据定量地分析了湿地资源面积大量减少的自然和人为原因。结果表明,研究区域内生态环境的恶化是由当地的气候变化及资源的破坏性开发引起的,这种恶化已经影响到了当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针对当地的实际情况,当地政府应该着重加强以下几方面的工作:①开展环境治理工程,采取可行措施治理黄河源头,植树造林、封滩育草,提高土壤、树林、草地水源涵养的能力;②坚决贯彻落实国家的计划生育政策,控制人口的过度膨胀;③兴建水利工程,走人工养鱼和自然养鱼相结合的道路,改变大量捕捞自然鱼资源的恶劣现象;④加强矿产资源开发的执法监察力度;⑤严厉打击猎捕野生动物行为。

参考文献

[1]刘红玉,张世奎,吕宪国.三江平原湿地景观结构的时空变化[J].地理学报,2004,59(3):391~400

[2]张建才,周明秀.果洛州湿地资源现状和保护利用策略[J].青海畜牧兽医杂志.2001,31(2):36

[3]蒋卫国,李京,王文杰,等.基于遥感与GIS的辽河三角洲湿地资源变化及其驱动力分析[J].国土资源遥感,2005,65(3):62~65

[4]三江源自然保护区之生态环境状况[EB/OL].http://www.qhei.gov.cn/xxkd/rdzt/sjyst/t20060318_199269.shtml,2006-04-07

殷店镇的沿革

殷店镇的沿革

1949年属天河口区,1957年设殷店区,1975年改公社,1987年建镇。1997年,面积307.5平方千米,人口3万,辖忤水关、东岳庙、鞍山、双河、漂水、塔儿山、横山、马家寨、姚家店、姑嫂岭、玄龙庙、钓鱼台、白庙、曲河、容河、卧虎地、凤鸣、三里桥、花香、鹦鹉、对口山、四官殿、迎凤岭、峥嵘24个村委会和殷店居委会。

2004年,面积307.5平方千米,人口32282人,辖1个居委会、16个村委会:双河、富民、鞍山、东岳庙、忤水关、塔儿山、玄龙庙、钓鱼台、白庙、曲河、容河、凤鸣、三里桥、峥嵘、对口山、鹦鹉。2005年,将殷店镇新东、新中2村划归万店镇管辖;撤销岩子河乡、天河口乡,划归殷店镇管辖。2009年由曾都区划归新设立的随县管辖。原岩子河乡位于随州城区北72千米处。漂水从北向南流经境内。1949年为岩子河区,后为殷店区辖公社、乡,1987年改为市辖乡。1997年,面积130.7平方千米,人口1万,辖九角尖、九道河、枫绛坳、大东庙、小东庙、五童岭、新街、九龙山、立石河、光四湾10个村委会和岩子河居委会。2004年,人口10893人,面积133.1平方千米,辖1个居委会、5个村委会:九角尖、小东庙、九枫、大东岭、新中、新东,乡政府驻岩子河。

原天河口乡位于随州城区北63千米处。牛(店)程(湾)公路纵贯境内,境内有天河口大型水库。1955年建天河口区,1975年改公社,1987年置乡。1997年,面积271.2平方千米,人口1.9万,辖泽民、雄峰、为炬、李家河、黄土冲、云峰、辉煌、代家湾、江头店、硝水堰、白果树、加强、大洼、民和14个村委会和天河口居委会。2004年,人口21506人,面积272.2平方千米,辖1个居委会、9个村委会:天河口、泽民、雄峰、火炬、天峰、代家湾、江头店、谢家湾、胜利、人和,乡政府驻天河口。殷店镇农业经济稳定发展。1995年以东岳庙村涂家保为代表的农民在湖北省率先实现杂交稻一季亩产过吨,殷店镇因此被省定为“杂交稻生产示范基地”,已注册的“鹦鹉牌”、“金西牌”优质大米被省、部评为优质产品。殷店镇形成了八大特色基地:优质大米生产基地、特色水产养殖基地、良种猪养殖基地、油桃基地、柞蚕生产基地、蔬菜生产基地、板栗生产基地、食用菌生产基地,特别是食用菌,每年可生产袋料香菇2000万袋,段木香菇200万棒,黑木耳500万棒,年产值过3.5亿元,香菇木耳大市场日交易香菇木耳20吨,交易金额100万元,年出口香菇木耳160吨,创汇110万美元。

工商企业异军突起。殷店镇现有工商企业2800个,从业人员1.2万人,民营个体经济2250户,规模以上企业12家,出口企业3家,年产值过1000万元的企业2家,过500万元的6家,全年工业总产值9亿元。城镇建设日新月异。集镇规划面积10平方公里,现已形成四横两纵框架,镇区面积2.5平方公里,常住人口2.7万人。标准示范街有漂水街、神龙街,标准示范道有淮南大道、神农大道,交通四通八达;11万伏变电站、100吨加油站、70吨液化气站、自来水厂、程控电话、联通、移动基站、30套节目光纤电视差转站等基础设施建设齐全,形成了小城市的凤骨;1万平方面的工业品、农贸、香菇、木耳、畜禽交易四大专业市场;投资1000万元建有占地100余亩的工业园区,形成繁荣昌盛的商贸格局。殷店镇自然资源丰富,人杰地灵,山清水秀,交通便利、区位优势明显,是一块开发前景可观的风水宝地。殷店镇认真抓好了东岳庙村、双河村、大东岭村、塔儿山村、峥嵘村等五个示范村的建设项目,全面推动新农村建设,使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得到了较大改善,村容村貌整治取得了初步成效,涌现了一批先进典型。我们的做法是:

一、周密部署,确保三个到位。

一是组织到位。镇党委、政府对新农村建设工作高度重视。成立了以党委书记为组长,镇长等5人为副组长,曾立新等8人为成员的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二是宣传到位。充分利用谈心、发公开信、开户主会以及组织群众到外地参观学习等多种农民喜闻乐见的形式广泛宣传,在殷店镇较快形成了浓厚的工作氛围。三是经费到位。选定试点后,镇按照上级要求,将各有关部门的扶助项目尽可能的整合到试点村。

二、群众参与,发挥三个作用。

新农村建设过程中,首先,发挥了群众能动作用。各地村民不等不靠、团结战斗,男女老少齐上阵,开展义务劳动,进行清沟排水、清除路障、清理垃圾等。其次,通过党支部正确引导,发挥理事会的带头作用。再次,发挥群众的创新作用。其次,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大搞村级公路建设。

三、多方联动,争取三个支持。

一是争取领导支持。二是争取部门支持。三是争取外援支持。积极引进外资,利用资源发展村级经济。殷店镇完成通村公路40公里,新建沼气池560个改水300户,改厕200户,改圈200户,建房100户,建筑面积1万平方米。全面完成镇区改水工程,即将在08年底让镇区人民用上清洁卫生的自来水。殷店镇里拟扶持规模养殖户80户,其中“150”模式养猪农户3户实现,循环养猪10万头,养鸡20万只,养羊3万只,养牛15000头,食用菌生产7000吨。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本站所发布的文字与图片素材为非商业目的改编或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权或涉及违法,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