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心养牛 田心村的介绍

田心养牛 田心村的介绍

各位老铁们,大家好,今天由我来为大家分享田心养牛,以及田心村的介绍的相关问题知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果可以帮助到大家,还望关注收藏下本站,您的支持是我们最大的动力,谢谢大家了哈,下面我们开始吧!

田心村的介绍

田心村的介绍

西埌镇田心村位于西埌镇西南面,地处城郊结合部,324国道横穿而过,距市中心8公里,距离镇政府驻地3公里;全村总面积4.84平方公里。全村辖16个村民小组,2009年末总户数1094户,总人口5459人,其中劳动力3384人;现村编制干部4人,专干3人,村党总支部下设2个党支部,现有党员98人;全村共有耕地1703亩,其中水田1691亩;2009年实现全村级集体收入11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5056元。主要种植经济作物:水稻、养猪、养牛等,农民主要经济收入靠种养和外出务工。村内拥有北流市级同业园区—田心工业园区,拥有投资100万元以上的企业80多家,以陶瓷、电子、制药、兽药、食品加工、针织服装、皮革制品等为主,年创利税3700多万元以上。2001年12月田心工业区被国家农业部定为“全国东西合作企业示范区”。

女性创业开火腿店

女性创业开火腿店

女性创业开火腿店

临近春节,云南省武定县田心乡的乡民们,开始准备年货。这其中,腌上一条火腿是必不可少的。而在乡里,这个叫徐永芬的女人腌的火腿很特别。切下来的火腿片,红润透亮,油花纹路清晰,这样的火腿,质量上乘。

为了让记者看到她的火腿究竟为什么特别,徐永芬来到了云南山上的乡村里。

徐永芬:我们火腿原料就用这种猪,因为它是放养的猪。它喝的是山泉水,睡的是松毛席。

徐永芬用的猪腿不是一般的大路货,而是云南高原上的溜达猪。不过前几年,她收猪腿很麻烦,需要牵着马走几十公里的山路,一天跑好几个村才能收来顶多二十条猪腿。这是徐永芬一直很头疼的问题。

徐永芬:曾经我最远的地方,跑到20公里左右的地方去收。其实跑那么远,才收六七个腿,就是七八十斤。

记者:六七个腿?三头猪也就是。

徐永芬:是啊,没办法。

而就在2006年,一个意外事故在徐永芬眼前发生,从此,徐永芬的人生被彻底改变,让她从一个普通的农村妇女转变成了一个年销售额7000万元企业的女老板。

村民倪立雄:胆大、心细、稳重。这几点我们是看在眼里。

员工王桂芬:她就是勇敢,说实在的就是很大胆,因为别人不敢想的她敢想,别人不敢做的她敢做。

村民龙上云:她那个女的比男的大,胆子。肯定的。经常上电视,她被评为全国劳模,全国劳动模范,你看。

徐永芬是个普通的农村妇女,小学没毕业就开始自己做小生意,养猪、养牛、开饭馆,一直到她年近40岁,生活也很平淡。但就在2006年,徐永芬亲眼目睹一场车祸,改变了她的人生。

那一天,是农村赶集的日子,全乡的人都聚在乡里的主干道上逛街,人流车流混杂在一起。突然一个来赶集的乡民就在徐永芬眼前被马踢中胸口。

徐永芬:那个人起来了,他说没事没事,后面一身都灰不溜秋的,撞了脑子。到晚上他不舒服,家人就送来医院,第二天就不在了,死了。

错就错了照样赚钱

这件事换做别人,过了也就淡忘了,可徐永芬却直接因为这件事做出了一个十分大胆的决定,让同乡人直呼太意外。

村民龙上云:就是说,哎呀,憨了她。

丈夫许家银:都说她太憨了。

朋友赵喜美:你怕是憨了吧。

记者:憨了啥意思?

朋友赵喜美:就是傻瓜的意思。

2006年8月,徐永芬听说乡里的粮食所要出售,就以信用担保贷款180万元买了下来。这可相当于徐永芬一年纯收入的二十多倍。

徐永芬:那时候我一年的收入可能在四五万左右,六七万。

记者:一年的收入?

徐永芬:一年的收入就在。

记者:不到十万块钱。

徐永芬:不到十万。

要说买下粮食所,也不是什么出奇的事儿,因为这个粮食所地处田心乡唯一的主干道上,算是黄金地段了,炒炒地皮也能稳赚。可怪就怪在,徐永芬偏要把粮食所改造成农贸市场,乡民们都说,这事儿谁干谁赔钱。

村民徐超:烂瓦房,一个烂厂房。搞点住房,或者建个啥子。

村民许应:赚不了钱,靠市场赚不了钱。如果是你拿来做农贸市场,根本没办法做。因为历来农村赶街都是在街上赶,没有想过整个农贸市场,搭个大棚给人家好摆。

朋友赵喜美:如果在县城的话做一个农贸市场还可以,挺赚钱的应该是,但是在乡镇上,尤其是在田心镇乡这样的一个小乡镇,当时我们就很担心,可能她的资金一时半会回拢不过来。

但徐永芬很有信心。盘算着建起市场,让大家进来摆摊,乡民的安全就能得到保障,自己收猪腿也不用再到处跑,而且市场里起码有400个摊位,租摊儿的钱足可以还贷款。

徐永芬:卖卖摊位,能够利息还得上,每天有人在里面摆摊,我能收费。

经过一年的建设,2007年底,农贸市场正式开张。可开张过去半年,徐永芬是真傻眼了。农贸市场没能容纳下全部的商贩,外面大马路上摆摊的一点儿也没少,该拥堵还是拥堵。而且当地有每七天赶一次集的传统习俗(创业网:www.Cyone.com.cn/),已经延续了很多年,这也没能随着农贸市场的建成而改变。偌大个市场,一年只能开张52天,收52天的钱,剩下的时间只能空在那里。

村民许应:还不是以路为市,现在还不是,街天还是摆摊,你们也瞧得出来,变化不是很大。

记者:现在还是这样。

村民许应:现在还不是这么个样,容纳不下,那个地点容纳不下。

徐永芬折腾这么大个事儿,结果建市场既没解决交通问题,也没赚到钱,还让全乡人都看了大笑话。热闹过后,徐永芬万分惆怅。

徐永芬:第一年才收了两万块钱,我贷了180万,将近十几万的利息,那怎么能,还差着很多很多。

剩下的时间,徐永芬利用起来办婚宴酒席,尽管如此,整个市场的收入,还不够还利息的。

丈夫许家银:亲戚朋友那里借一点,还有从我的工资,我的工资一共也只有一千多块钱,也要养家糊口,但是没办法,因为这个贷款利息必须要按月还,我们也要讲一个信誉度,和银行贷款,如果没有这个信誉度,人家也不敢支持你,所以当时的生活是相当困难。

市场经营到这个地步,徐永芬骑虎难下。放弃舍不得,继续下去又很困难。唯一还能给她点安慰的,是她那个小小的火腿作坊。

在云南当地,一到冬至,家家户户都开始杀年猪腌火腿,来年冬天就能腌好享用了,是云南山里人家必不可少的家常菜。

徐永芬在建农贸市场之前,有个火腿作坊,帮别的火腿厂代加工,一斤只赚两元钱,一年能卖个20吨左右,赚几万元钱。2008年冬至刚过,正是卖火腿的旺季,但让人无法理解的是,徐永芬连火腿都不打算卖了。

经销商史华林:当年我们来拉火腿,有三四张车来拉火腿,她不卖,我们说有火腿,有钱你不挣,你怕是变成傻了。

本来已经债务累累了,这时候还不急着赚钱,徐永芬想干什么呢?她又是怎么在六年后达到年销售额7000万元的呢?

2007年改造农贸市场的时候,徐永芬去昆明参加了一个农展会,一条售价高达2600元,能生吃的火腿,吸引了她的注意。

徐永芬:以前我的火腿一只才卖一百多元,二百多元,他们的到两千多元,那就十倍多的价,我真的是太惊奇了,想都想不到,我说怎么卖那么贵的火腿。

人家介绍说,那是一种自然发酵三年,能生吃的.火腿。徐永芬尝了一下,发现这种火腿生吃起来比她的一年火腿香。同样卖火腿,人家的火腿挂三年,卖价就能翻十倍,徐永芬很羡慕,也想尝试做。但这相当于资金压三年才能变现,她当时没有那个经济实力。

徐永芬:要压一百多吨的火腿,要压三年,那这三百多万元等于是摆在那里不能动,那时候我条件不成熟,我没有钱。

徐永芬算了算,要靠自己那一斤只赚两元钱的火腿还贷款,很不现实。要还上钱,她只有靠利润更高的三年火腿。

2008年底,徐永芬卖掉和农贸市场配套的三个门脸房,筹了40多万元开始疯狂收猪腿。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她已经把20吨猪腿,一批批上好盐储存起来,谁来要都不卖,就等着三年后一鸣惊人。但她的这种憧憬,只持续了20天。当徐永芬按照惯例打开仓库查看火腿的时候,发现情况不对。

徐永芬:我一开门,闻见火腿的臭味。火腿像气球一样泡起来。我说怎么回事,我还有一线线的希望,我就觉得没关系,有几个坏的,我说多数还是好的。

腌火腿的时候偶尔坏几只很正常,但当徐永芬打开仓库继续往里走的时候,却越走心越凉。仓库里2000只火腿,几乎都胀气了。

徐永芬:好的没有几个,看到那种情景我腿都软了,我怎么办呢?计划好了应该是能赚钱,为什么一下子就成这样,我做农贸市场也亏了,做火腿也亏了。

徐永芬把还凑合能吃的火腿送人,剩下的舍不得扔,只好自己消化,家人、工人,天天吃臭火腿,吃到想吐。

员工许莲美:很臭的就没法吃了,多少臭一点的才能吃。天天吃,天天吃到不想吃了。

员工王桂芬:我们也替她担心,我们替她担心。但是我们心里不敢说,因为我们是员工我们不敢说,她当时那个情景,火腿腌坏掉了,她一直抱着头,她一直很痛苦。

在外人看来,徐永芬有农贸市场这么大一块地,应该不差钱,可家里的困难,只有自家人知道,徐永芬是有苦说不出。

二儿子许棋:刚上大学的第一年,第一年火腿臭了,上大学的时候,7月份去上大学,家里面资金比较紧张,连上大学的学费都是去助学贷款去贷的。

大儿子许峻:但是对于外界来说,怎么那么有钱,还去弄这个,所以他们外面是不理解的,所以当时我也不理解,我觉得是让人笑话,当时所以我就没办,然后我弟去办了,助学贷款。

徐永芬:人家看来我做这么大的事情,在娃娃上,都感觉到拿一百元钱你都拿不出来,实际我心里一直在亏欠我的孩子。

痛苦过后,徐永芬还是决定再做一批火腿试试看。不同的是,这次她有了制胜法宝。

这是徐永芬在半山腰上建的一座小仓库,这个外表看起来普普通通的水泥房子,里面监控森严。在这里面,藏有徐永芬这几年累积下来的全部三年火腿。这个小黑屋为什么能成为徐永芬的制胜法宝呢?

在第一次屯火腿失败过后,徐永芬一直在寻找那次腌火腿与以往的不同。

徐永芬:因为我以前腌火腿在2200米的海拔腌,现在我又换了地点,在1600米的海拔腌,那温度就差了五六度。

在排除了季节、原料、手法之后,剩下唯一的不同,就是海拔。徐永芬以前在山上腌火腿,现在搬到了农贸市场,海拔差了五六百米,导致温度起了变化,才让她吃了大亏。这次,徐永芬把火腿在农贸市场统一上盐,每隔一个月换一次盐,三个月后,再运到山上的仓库里存放。

记者:这是第几次往上抹盐?

徐永芬:这是第一次,第一次抹盐。

记者:要抹几次?

徐永芬:小的抹三次,大的抹四次,慢慢地把它渗透进去,那盐巴就不会咸了。

三年里,徐永芬把每批火腿存一半,另外一半卖掉周转资金。经过三年的自然发酵,第一批存下来的火腿上长满了厚厚的霉菌,促使猪腿肉呈现出成另一种味道,这是火腿成熟的标志,也意味着徐永芬的坚持成功了。

徐永芬:表皮削出来就可以吃了。

记者:削开以后就变成这个样子了?

徐永芬:是的。可以吃了。

记者:直接吃?生吃?

徐永芬:对,相当香的。你吃一块。你吃。

记者:我不太敢吃。生的。

徐永芬:没关系,你吃吃看,吃吃看。

记者:生的?

徐永芬:嗯,太香了。

记者:我尝一点。

徐永芬:嗯,你尝。一样的。

记者:有点淡淡的奶味的感觉。

徐永芬:嗯,相当香。

记者:它没有那种生肉的味道。

徐永芬:没有,它已经(发酵)熟了,成熟了,三年了。

记者:市场上卖多少钱?

徐永芬:这个卖160元一公斤。

记者:你这儿有多少三年的火腿?

徐永芬:有一万多根。

记者:那值多少钱?

徐永芬:值一千多万元。

2011年中旬,徐永芬的存下的第一批三年火腿开始上市销售,因为当地没有同类产品,引来很多经销商的注意,这种以生吃为卖点的高价火腿一下占领了当地的中高端市场,徐永芬屯下的50吨三年火腿全部销售一空,再加上一年火腿,当年的销售额就达到了1500万元。

经销商卢红丽:这个三年的火腿比那个煮出来一年的火腿吃了味道比较鲜,而且也一点不咸,一般的火腿是比较腌咸的,这个三年的火腿吃上去味道就比较新鲜,

经销商史华林:都是买去送人的占多数,这些都是买回去送人的。都是好奇,火腿可以生吃。今天过来又订了十吨,没几天就卖完了,三年的火腿。

2012年,在三年火腿的带动下,徐永芬的火腿品牌在当地知名度大增,她的产品里无论一年火腿还是三年火腿(创业网:www.Cyone.com.cn/),需求量都在增加,到2013年,徐永芬又增加了火腿即食小食品,销售额超过5000万元,此时,她的火腿产量已经饱和。可到2014年,徐永芬的企业年销售额竟然又增长了2000万元,她是怎么做到的呢?

2012年底,徐永芬看上了一种本地特产,武定壮鸡。这是云南的六大名鸡之一,因为它的养殖周期长达一年,肉质比普通饲养的鸡更筋道,在当地人家餐桌上几乎是必备的鸡。但徐永芬却发现,当地没有即食壮鸡产品,她很想把握住这个商机,可做成什么口味,她是一点儿谱都没有,就托家人朋友把市面上销售的熟食鸡产品都买回来。

徐永芬:买了很多很多,你看。

记者:满满的一大袋子。

徐永芬:什么扒鸡,这个叫花鸡。

记者:烧鸡。

徐永芬:烧鸡,叫花鸡。买了很多很多,买来研究。因为当时我也没有想到做什么味道,在市场上能够销售。那我只要说是在市场上销售得好的,买回来,按他们的配料那些做出来。

买来的其它鸡产品,就是为了看人家包装上的配料表,人家写啥徐永芬做啥,但做来做去总觉得不对味儿。

员工许莲美:大众口味我们吃的有点,反正不同于我们这边。

员工王桂芬:就是那个味道,要吃了以后,反正不是那么香。

试验了大半年,老模仿人家,徐永芬越来越觉得这样失去了特色,到底什么口味适合武定壮鸡?就在她着急的时候,一帮外地来朋友来找她吃饭,让她找到方向。

徐永芬:他说,你们这个凉鸡挺好吃的,那我觉得本身这个味道就在我们身边,那我们还不知道,还去到处去参考人家的。

凉鸡是田心乡本地最普通的一种用武定壮鸡做的菜,农村家开席、做杀猪菜,都会有凉鸡。而且做法非常简单,只有花椒、草果、盐三种调味料。徐永芬没想到,最能体现武定壮鸡鲜香口味的做法,就在身边。她赶紧改变调料配方,经过一年的试验,2013年底终于做出既能保持肉质筋道,又有武定壮鸡鲜香口味的即食产品。

2014年,徐永芬在县城开了两家专卖店,而壮鸡产品也通过网络销售到了全国,再加上火腿的销量,年销售额已经达到了7000万元。

;

横江镇的行政区划

横江镇的行政区划

[2008年代码]360735103:~001横江居委会~200横江村~201平阳村~202丹阳村~203洋和村~204友联村~205秋溪村~206罗云村~207烟坊村~208姑溪村~209齐贤村~210珠玑村~211张坑村~212洋地村~213石溪村~214瑞坑村~215泮别村~216迳口村~217赣江源村~218桃花村~219小姑村~220罗家村~221开坑村~222和平村

横江居委会

地处横江中心,是江西省赣州市石城县横江镇人民政府和圩镇贸易集散所在地。圩镇面积约2平方公里。辖6个村民小组894名农业人口3636名非农业人口。农业人口为2003年10月横市村并入而来。这里的地理环境独特,土地肥沃、资源丰富、雨量充沛、气候温和,非常适宜发展农生产。主要农作物有水稻、豆类、薯类、瓜类等。经济作物有林业、水果、药材、蔬菜等,养殖业以养猪、养牛、养鸡、养鸭、养鱼等为主。

横江村

位于横江镇东部,距横江圩镇1公里处。全村辖15个村民小组,共549户,2100人口,有耕地面积1200.33亩。1961年曾为横江、大埠两个大队,次年又合并为横江大队。有小学一所,村部设刘氏宗祠屋背。该村较贫困,该镇决心通过实施政策倾斜、技术倾斜、项目倾斜、产业倾斜来促进扶贫开发建设。

平阳村

位于横江镇西北部。平阳村以驻地地势平阔而命名。据官方资料显示[1],全村辖10个村民小组,总户数为394户,1660人,耕地面积为1200亩,大部分沙溪地,少数为粘质土。解放前夕为横江区平阳乡,1969年并入丹阳大队,1979年又分拆。境内姓氏以刘姓居多,还有赖姓,陈姓、谢姓、罗姓、危姓等十余姓氏。境内山奇,水绿,特别是位于田心小组的,有一条山沟里面的布满了形态各异的石头,山崖奇特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村部驻武干,相传此地有人在朝为武官而得名,后人误写成武干。

丹阳村

位于横江镇西北部,意为丹凤朝阳。该村西南丘陵起伏,东北沿河地势平坦,瑞石公路从境内通过。全村辖10个村民小组,总户数433户,1504人,耕地面积939亩。境内主要有赖、陈、刘、曾、兰等姓氏。横江供电所2600千伏安变电站位于该村枫树堂。

洋和村

地处横江镇西部。东面小山连绵,西面丘陵起伏,秋溪河由南向北从中贯穿,将整个村子分为东西两边。全村辖11个村民小组,总户数为368户,总人口1350人,耕地面积1168亩。解放初期为横江区洋和乡。

友联村

地处横江镇西部。全村东西直径约5华里,南北直径约6华里,秋溪至洋地公路穿村而过,秋溪河从中贯穿。全村辖16个村民小组,共667户,2358人,耕地面积1525亩。解放初属秋溪村辖,1958年为横江公社友联大队,1984年设乡时改为友联村。全村基本上为赖姓。境内有初中一所、小学一所,还有中心医疗站、信用社、秋溪粮站等。境内虎尾坑为红十三军军部旧址。,1984年设乡时为洋和村。境内以赖姓居多,其它姓氏有刘、陈、吴、黄等。

秋溪村

地处横江镇镇西部。206国道穿境而过。全村辖14个村民小组,共465户、2012人。耕地面积1508亩。境内有小学一所。红家垅为红四军军部旧址,背屋岭为苏区红军欢迎国民党二十六路起义大会旧址。境内多为赖姓,但也有陈姓、邱姓、曾姓等。

罗云村

位于横江镇西部。解放初属横江区秋溪乡,土改时为罗云乡,1978年改为罗云大队,后改为罗云村。东北丘陵起伏,沿秋溪河一带较低平。该村主要有206国道经过全境,秋洋(秋溪至洋地赣江源省级自然保护区)公路,水泥路面通达各村小组。全村辖13个村民小组,总户数为537户,2560人。耕地面积1451亩。

烟坊村

位于横江圩镇南部。由烟坊、罗溪两个自然村组成。两个自然村东部和西部多小山,中部地势低平,沿小河由南向北延伸。全村辖16个村民小组,共546户,2800余人。耕地面积1650亩。解放初期为横江区烟坊乡,1984年恢复乡建制后为烟坊村至今。长征干部,中共中央候补委员、原云南省省长刘明辉世居境内竹庄组。境内有小学一所。

姑溪村

位于横江圩镇东南部,距镇3公里处。姑溪河由南向北从中贯穿全境。全村辖6个村民小组,共234户,1088人。耕地面积513亩。解放初属齐贤乡,1984年恢复乡建制称姑溪村至今。2001年省民政厅在该村挂点扶贫,帮扶新修公路2公里、河堤500米,新建村部一幢,位于陀罗墩,有村小学一所。该村主要有王、吴、兰、朱、温等姓,其中兰姓为畲族,聚居于兰家屋村民小组,约300余人,其他均为汉族。

齐贤村

位于横江镇东北部,四面多小山,地势由东北向西南倾斜,中部较平坦。全村辖20个村民小组,总户数759户,计3431人口。耕地面积1729亩。解放前夕及解放初属横江区齐贤乡,1958年改为齐贤大队,1968年至1978年,姑溪、廖三、齐贤并为一个大队,称齐贤大队。1979年又分为三个大队,1984年恢复乡建制后为齐贤村。2003年11月又将廖三村并入齐贤村,境内多为王姓,也有张、邱、兰、温、刘等十余姓氏,其中兰姓为畲族,聚居于陶溪村民小组,360多人左右。村内有小学2所,其中廖三小学高年级撤并到中心小学,村部驻塅心。原四川军区副参谋长,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温先星世居境内兰背村民小组。

珠玑村

位于横江镇东南部。该村原名乌龟石,后人嫌此不雅,改称珠玑。全村辖14个村民小组,总户数为401户,共1554人。有耕地面积1476.3亩。解放初属洋地区珠玑乡,1984年恢复乡建制改称珠玑村。境内特产有横江重纸。该村有陈、罗、吴、赖等十余种姓,境内有小学一所。

张坑村

位于横江镇南部。境内山峰连绵,坑垄交错。全村共辖14个村民小组,总户数为337户。共1579人。耕地面积1160亩,盛产木材和土纸。解放初期属横江区珠玑乡,1984年恢复乡建制时张坑村。境内有小学一所。

石溪村

位于横江镇南部,原名石阔,因“天然一石门,泉注门外,成二小潭,潆洄乃出”的景观得名。全村辖12个村民小组,总户数为187户,计748人。耕地面积1100亩。该村解放初属横江区珠玑乡,1955年属洋地区石阔乡,1984年恢复乡建制后为石溪村,2001年撤乡并镇后,随同洋地乡并入横江镇。境内有小学一所。

瑞坑村

初名“瑞亨”,后写成瑞坑。瑞坑村位于横江镇西部,辖9个村民小组,总户数为229户,913人,耕地面积1105亩。瑞坑村解放初属秋溪乡,1955年属洋地区瑞坑乡,1984年改乡建制为洋地乡瑞坑村,2001年撤乡并镇属横江镇。境内有小学一所。

泮别村

是以泮田与上弼二个自然村各取一字而命名。地处横江镇西南部,全村辖14个村民小组,总户数为270户,计1048人。耕地面积为1455亩。解放初属横江区,设上弼、泮田两个乡,1958年属洋地垦殖场为泮弼大队,1964年属洋地公社仍为泮弼大队,1984年恢复乡建制时为洋地乡泮别村,2001年随洋地乡成建制并入横江镇。

迳口村

位于横江镇西南部,因村前山沟延伸至七里亭,得名七里径,又因村庄坐落在山沟口,故名迳口。境内多山,沿河两岸地势较平,赣江源河经境内林坑、边子坝、土楼,流入瑞金日东水库。全村辖10个村民小组,共231户,980人,耕地面积941.2亩。该村解放初属横江区径口乡,1984年恢复乡建制,改为迳口村。2001年撤乡并镇后,属横江镇迳口村。该村曾是石城通往福建长汀的交通要道。

赣江源村

由原三坑、上段两村于2003年10月合并后,因地处赣江源头,故取名赣江源村。该村位于横江镇最南的边沿部位—即武夷山西麓,东与福建省长汀县铁长乡张地村毗邻,南界瑞金市日东乡的沿岗村,西连径口村,北接洋地村。境内山峰耸立,地势由东南向西北倾斜,自西向东有三个低而平坦的坑垄。七岭组是江西最大河流———赣江的发源地。全村辖16个村民小组,总户数323户,共计1266人,均为汉族。

桃花村

位于横江镇南部,处于闽、赣两省三县交界处。境内峰峦叠嶂,坑垄遍布,地势由东南向西北倾斜,是“仰望是高峰,横看是竹松,静听溪流韵,轻闻花香浓”的山区小村。全村辖5个村民小组,共92户,总人口为378人,耕地面积为487亩。该村解放初属洋地区石溪乡,1961年从石溪分出,成立桃花大队,1984年改乡建制为洋地乡桃花村,2001年撤乡并镇后属横江镇桃花村,境内有小学一所。

小姑村

位于横江镇东北部。全村辖18个村民小组,据相关政府网统计,共499户、2220人。耕地面积1464亩。解放初属横江区小姑乡,1984年改乡建制时属小姑乡(原罗家公社)小姑村。2001年7月随同小姑乡成建制并入横江镇后为横江镇小姑村。境内有中小学,卫生院、罗家林场等。

罗家村

位于横江镇东部,以驻地罗家坝命名。该村境内四周山峰重叠,中部山麓涧溪由南流向西北。截止到2007年8月,全村辖15个村民小组,201户,1100人,耕地面积1168亩。解放初属横江区小姑乡,1984年恢复乡建制,改为罗家村属小姑乡所辖。2001年7月随同小姑乡成建制并入横江镇后为横江罗家村。现境内有小学一所,村部驻罗家坝桥头边。

开坑村

位于横江镇东部,境内四周峰峦叠嶂,山高路陡,山间小溪自南向北从中贯穿。全村辖11个村小组,总户数为274户,共1335人,有耕地面积1249亩。解放初属横江区开坑乡,1984年恢复乡建制后为小姑乡开坑村,2001年随同小姑乡并入横江镇后属横江镇开坑村。境内有小学一所。

好了,关于田心养牛和田心村的介绍的问题到这里结束啦,希望可以解决您的问题哈!

本站所发布的文字与图片素材为非商业目的改编或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权或涉及违法,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