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寺村养牛场?大河镇吴箭楼村四组兴盛社区地址

祖寺村养牛场?大河镇吴箭楼村四组兴盛社区地址

很多朋友对于祖寺村养牛场和大河镇吴箭楼村四组兴盛社区地址不太懂,今天就由小编来为大家分享,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挖色镇的人文地理

挖色镇的人文地理

挖色镇历史文化悠久,文物古迹众多,居民寺庙景址保存比较完整。从凤尾箐沙漠庙、大官山腰、金鱼山、四龙山、高兴兰若甸、赤文岛、羊坡头、鸡岩山等处发掘出了大量的石斧、石锛、石梨和捕鱼网坠等新石器,继新石器文化后又发掘出了青铜文化;赤文岛既出土了大量新石器又出土了大量青铜和靴子造型的土陶炖器。小渡坡和沙漠庙西也曾发掘出一批土坑青铜墓葬,出土了不少青铜兵器和用具,有铜剑(箭)矛,铜锄(茨菇叶造型和三角板锄),刃开于背的铜刀。这些新石器、青铜器和土陶器具的造型与现代境内白族群众还在生产使用的器具十分相似,具有一脉传承下来的土著文化源流。公元前11世纪周孝帝期间,挖色境内的先民就以沙漠庙一带为中心建立了鲁白王国,创造了白族早期的鲁白文化(明代《赵州志》和清代《鸡足山志》都有记载)。因此,2000年以大理市政协牵头调查鲁川历史文化资源后得出:挖色是大理白族文化源头的结论。

挖色境内凡名山胜地均建寺庙,大小寺庙亭台楼阁林立,自古称多胜迹之邦,沙漠庙是洱海东岸本主神都;崇福寺是鸡足名山的开山祖寺;南诏王嘉封大臣的封臣寺(今灵济寺);清代的文庙、武庙;海天佛阁小普陀;还有“大夫第”、“进土第”、“将军第”等官绅功名匾额。

挖色是洱海东岸的宗教文化中心,各种宗教文化源远流长,有白族传统的人神合一;偶像崇拜的本主(土主)文化和故事传说;有为本主寿诞办寿和专门用轿子或木轮车迎送本主的活动。相传佛教从印度传到这里,因为当年释迦牟尼大弟子迦叶曾到鲁白王国传播佛教,居住在境内大成村崇福寺下的法衣阁址内,尔后从此进入宾川鸡足山,因此崇福寺才被称为是洱海东岸和鸡足名山的开山母(祖)寺,白语中称为“豆波赛”(意为祖先寺),以后便逐渐发展壮大,到极盛时期以崇福寺为中心,有大小寺庵24院,田地数百亩,师僧数十人;至民国年间仅崇福寺仍有寺产田90多亩,民族宗教活动广泛。据载:明洪武十五年前为保护春苗等每年三月初七、八日由崇福寺举行观音游乡一会;明代至清初,宾川和海东一带至此迎释迦佛祖。至今境内仍保持农历二月轮流迎释迦会(即本主节),先后历时半月之久;各村或登(小村亦即自然村)组成莲池会,村间老妇有常斋教,会员常年禁食泥鳅、狗肉、大蒜,非佛非道,一切神圣仙佛均崇拜。往昔农历五月栽秧结束后在乐利坡举行谢水欢歌的乐利会(今废);一年一度的大理白族“三月街”民族节历史悠久,相传最先起源于挖色大城沙漠庙,起因是唐代杨干贞与郑隆澶为争夺孟郡城(今挖色大城沙漠庙)大战三日,争夺羊苴咩城(今大理古城)大战七日,经激战,横尸遍野,血流成河,此战以南诏杨干贞胜利而告终。杨干贞建国后为纪念取胜并镇住战场上的阴气,把战期定为街期,每年农历三月十二日至十四日在挖色大城沙漠庙举行,十五日至二十一日转至大理城西。挖色境内的“三月街”俗称“小三月街”,明代后街场迁至境内康廊村(原名拴廊),清咸丰年后迁至挖色(文革中被废)。挖色地区至今保持有一套完整的婚丧、饮食习俗,还有服饰装束,古典乐曲,吹吹腔(吹乐调),唢呐音乐,花柳曲,霸王鞭舞,白族调,语言方音等。

挖色地属喀斯特地形地貌,溶岩穴洞众多,坡岭峰峦,箐坪台壁层层迭起,山川地理天设地造,得天独厚,自然风光绚丽多姿,雄险奇秀。西面洱海清碧如玉,海天佛阁小普陀和中心海岛赤文岛,如镶嵌在洱海碧玉盘上的两粒珍珠;大城(场)曲和牛角曲如同两条海中游动的龙;凤尾箐口凉风终年不息,气候宜人;花岭坡和花箐,四季繁花似锦;西眺点苍山顶终年白雪皑皑,颇有一番情趣;又有小普陀的“普陀晓月”,形成“风、花、雪、月”四景俱全。沙漠庙水库中苍山倒影(青山白雪,望夫云,玉带云尽在水中),洱海和大城水库中的夜晚篝火倒影;凤尾箐口石马桥头遥现大理三塔;龙绕石天然仙龙绕迹;壁虎岩壁虎爬山;金鱼山如游动中的金鱼展鳍献彩;长蛇岭似长蛇穿岭,徐徐爬动;赤文岛犹如猛虎跃海;四龙山恰似天然龙椅,天生造化,二龙抢宝和双龙抱柱;三峰山麓南北两侧延伸金线吊葫芦双岭;八卦山天然八卦成图;大官山从上到下似天鹅将翔,右翼下抱出一蛋;乃击石钟驱鬼邪的天然石壁挂钟;狮子山雄狮回首;牛眠山卧牛安睡;牛角山牛角对峙;黑龙归潭现龙鳞;钟坡鼓岭、猫头岭、赤牛壁、七子岩、观天岭、乐利坡、层峦迭嶂远近排来;日课岩日课百拜;凤鸣台百鸟朝凤;泌基岩和水珠滴翠;鸡岩山鸡鸣晓日;观音和迦叶屐足;杀龙坪台,处处风景如画,古迹故事多,吸引着无数海内外游客来此旅游观光,流连忘返。

挖色气候较大理温和,常年无酷热严寒,少风霜,四季如春,最高气温28℃,最低气温1℃。土壤肥沃,水源充沛,适应农作物生长,一年两熟,粮食单产高于全州平均水平。物产丰富,既种稻、麦、梁、豆,又种亚麻、蔬菜、小葱、瓜果、苞谷和烟草等;山箐间产豆类、薯类、荞子、油菜籽、秋小麦;洱海中盛产油鱼、鳔鱼、黄壳鲤和黑胭脂鱼(即丙穴鱼);小河流沟道湖塘中产鲤鱼、鲫鱼、泥鳅、黄鳝和田鸡(蛙类),素有“鱼米之乡”的美誉。境内多山箐坪地,牧场广阔,大多农户都饲养生猪、养牛养马。盛产水果林木,有桃、李、杏、梅、梨、石榴和板栗,向称“水果之乡”。大城名玉箐的板栗,酸箐的雪梨、马梨,挖色香葱等农副产品畅销省内外。洱海和山箐间有不少飞禽、野生珍贵动植物,名贵中药材和丰富的矿产资源。境内妇女尤善手工刺绣衣、帽、鞋等,享有“白族服饰刺绣之乡”的美誉。

“目极湖山千里外,人在水天一色中”。历史以来,挖色经历了历史演进、文化发展、经济进步,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上级各有关部门的支持帮助下,随着洱海东岸基础设施的不断改善,挖色镇的地理位置由过去较为偏僻的地区一跃成为连接大理苍洱风景名胜区、鸡足山风景名胜区和南诏风情岛景区直至大丽线贯通大理、洱源、宾川三县市的交通咽喉,挖色镇党委、政府立足镇情实际,知难而上、顺势而谋、与时俱进、开拓进取、积极创新工作思路、解放思想、抓住机遇,挖色镇在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方面都有了很大的提高。

大河镇吴箭楼村四组兴盛社区地址

大河镇吴箭楼村四组兴盛社区地址

湖北省黄冈市黄梅县大河镇吴箭楼村

地名:吴箭楼村 隶属:大河镇

行政代码:421127104203 代码前6位:421127

长途区号:0713 邮政编码:438000

城乡分类:村庄 分类代码:220

车牌代码:鄂J 行政级别:村

2021年2月,湖北省环境保护委员会命名吴箭楼村为2020年度湖北省省级生态村。

吴箭楼村位于大别山麓的黄梅县永安水库东部,省级大别山红色旅游公路穿村而过,是革命先烈吴铁汉同志的故乡。全村有5个村民小组,总户数243户,总人口979人,全村版图面积为4.3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00亩,山林面积3400亩,党员25名(其中女党员4名),4个党小组。

吴箭楼村是背靠青山面向湖,山林茂盛,湖水清澈,景色迷人,全村人民走的是4.7公里的村组水泥路,吃的是清澈山泉自来水,用的是程控移动通信,看的是有线电视节目,是一个文明富裕之村。吴箭楼村曾多次被县镇两级授予“五好党支部”“先进基层党组织”等荣誉称号。

吴箭楼村“两委班子坚持把”企业强村”、“村容村貌”“引资”作为核心战略,围绕区位优势抓企业,贯彻上级指示抓招商、抓引资。去年,整治村容村貌投入20多万元,建成110多口沼气池,引进了40多万元办了一个1000头猪场,继续利用资源,引进项目办个养牛场。把加快企业进取作为第一要务,围绕龙头企业抓调整,运用科学种植养殖,扩大经济作物种植面积,做好以务工为主的劳力输出,推动村级经济快速发展。

吴箭楼村在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上,努力塑造黄梅“小康示范村”窗口形象,在加快自身发展的同时,呈报项目争取上级政府支持,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以经济建设和农村公益事业为主线,以改革和社会进步为动力,抓好项目建设、生态环境建设以及教育、卫生、道路、绿化建设,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为构建和谐的吴箭楼村,全面推进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吴箭楼村与王枫村、肖畈村、团山村、徐墩村、天门村、杨凼村、太山村、叶塘村、四渡河村、义丰村、聂闸村、永安村、门山村、栗子园村相邻。

吴箭楼村附近有四祖寺及四祖寺塔、黄梅五祖寺、玫瑰谷漂流观光生态园、太白湖、大源湖、六祖庙等旅游景点,有黄梅鱼面、黄梅禅茶、黄梅青虾、黄梅荷叶茶、黄梅堆花酒、糯米堆花酒等特产,有黄梅挑花、黄梅戏、黄梅挑花挑制工艺、黄梅岳家拳、黄梅采茶戏、黄梅禅宗祖师传说等民俗文化。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本站所发布的文字与图片素材为非商业目的改编或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权或涉及违法,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