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体养牛模式 楼房立体养牛的可行性

立体养牛模式 楼房立体养牛的可行性

其实立体养牛模式的问题并不复杂,但是又很多的朋友都不太了解楼房立体养牛的可行性,因此呢,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分享立体养牛模式的一些知识,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个问题的分析吧!

庭院经济的模式

庭院经济的模式

庭院是指农户房前屋后的院落,以及周围的闲散土地和水域。庭院经济指的是农户利用庭院区域进行种养业、园艺、手工业等产业。庭院经济以其形式多样、适应性强的特点在我国传统农业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现今一些农村地区,庭院经济仍然是一种重要的农村生产方式。

庭院经济的特点是“小而全”。对于资本及技术性要求相对较低,可以适应市场多样化的需求,并可以发挥一定的资源优势。

由于地域环境及资源条件的不同,庭院经济也有着各种各样的模式,大致有以下几种:

1、庭院养殖模式:较为普遍的传统庭院经济方式,是传统农业中分布较广的模式,投入成本低,效益较高。

2、庭院生态循环模式:农户以庭院物质能源的循环利用,降低生产的成本,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这种模式通常以沼气为核心,围绕种植、畜牧、水产业等进行循环生产。

3、庭院园艺模式:利用庭院空地进行花卉和苗木的生态苗圃种植,发展特色花卉、珍稀蔬菜、园艺盆景等,在美化了环境的同时又产生了效益。

4、加工业模式:在庭院中建立小加工厂,进行农产品或手工艺品加工。

5、休闲产业模式:围绕城市生产工作人员休闲度假需要,在庭院及其周边发展观光娱乐、度假休闲、社会实践等服务。

6、综合发展模式:多种模式共同发展,以立体种养为典型模式。

楼房立体养牛的可行性

楼房立体养牛的可行性

立体种养殖也称生态种养殖,它是在传统养殖模式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可以看作多种传统种养殖模式的一种高效结合,它充分利用环境的各部分的不同属性和所涉及农作物及养殖物生存所。

科学发展的“毕节模式”

科学发展的“毕节模式”

山高坡陡、地形破碎,巍巍乌蒙山,曾让毕节人吃尽苦头,陷进“越生越垦、越垦越穷、越穷越生”的泥潭。

路在何方?1988年,当时的贵州省委、省政府审时度势、超前谋划、作出决策:建立毕节地区“开发扶贫、生态建设”试验区,打破这个恶性循环的魔咒。试验区同年得到国务院的批准。

22年过去,这个“不适宜人类居住”的石旮旯山区,如今,山青了起来,森林覆盖率每年增一个百分点;水绿了起来,湖泊清净鱼儿欢跃;人富了起来,农民年人均收入增长了16倍。

成就来之不易,付出无比艰辛。毕节地委书记秦如培说,试验区的发展,关键是矢志不渝地坚持开发扶贫、生态建设、人口控制,一届接一届苦干、实干、科学干,人与自然从“对抗”走向“和谐”,实现共赢,探索出经济、生态、人口协调发展的“毕节模式”。

斩断“穷根”,解决吃饭难,人与自然走向和睦

“都是被穷逼的。”赫章县河镇乡海雀村老支书文朝荣回忆,那时人跟土地、树木像结了仇,巴掌大地都要种上玉米,没地就砍树开荒。即便一家有山地几十亩,依然“春种一大坡,秋收几小箩”。

试验区的成立让海雀村迎来转折。

山高坡陡、地形破碎,巍巍乌蒙山,曾让毕节人吃尽苦头,陷进“越生越垦、越垦越穷、越穷越生”的泥潭。

路在何方?1988年,当时的贵州省委、省政府审时度势、超前谋划、作出决策:建立毕节地区“开发扶贫、生态建设”试验区,打破这个恶性循环的魔咒。试验区同年得到国务院的批准。

22年过去,这个“不适宜人类居住”的石旮旯山区,如今,山青了起来,森林覆盖率每年增一个百分点;水绿了起来,湖泊清净鱼儿欢跃;人富了起来,农民年人均收入增长了16倍。

成就来之不易,付出无比艰辛。毕节地委书记秦如培说,试验区的发展,关键是矢志不渝地坚持开发扶贫、生态建设、人口控制,一届接一届苦干、实干、科学干,人与自然从“对抗”走向“和谐”,实现共赢,探索出经济、生态、人口协调发展的“毕节模式”。

斩断“穷根”,解决吃饭难,人与自然走向和睦

“都是被穷逼的。”赫章县河镇乡海雀村老支书文朝荣回忆,那时人跟土地、树木像结了仇,巴掌大地都要种上玉米,没地就砍树开荒。即便一家有山地几十亩,依然“春种一大坡,秋收几小箩”。

试验区的成立让海雀村迎来转折。

两位技术员来到海雀村。给海雀开出“药方”:改造山田,更新品种,提高单产,解决吃饭难;植树造林,保土养肥,发展畜牧业增收。

退耕还林1120亩,村民人均粮食却增加200多公斤。这是因为亩产从50斤提高到800斤。文朝荣说,“少种多收,没人愿意砍树开荒了。”植树也有了回报:森林面积达12800亩,森林覆盖率近70%,估值2500多万元;有了林草,村里养牛马328头、生猪600余头、羊450只、家禽1880只。

毕节建立地、县、乡、村四级“扶贫机构”,组建一支近万人的专业扶贫队伍,向贫困发起攻坚。22年来,毕节综合整治农民的“穷根”,高标准升级改造农田,营造水土保持林,举办各种农技培训,变“蛮种”为“科学种”。到目前,共改造中低产田112万亩,营造水土保持林45.6万亩,全区退下108.4万亩坡耕地。然而,减地不减产,2009年粮食产量达272万吨,是1988年2.6倍,从“吃不饱”到“吃不完”,粮、林争地的矛盾极大缓解,农民尝到生态好的甜头。

如何让吃饱肚子的农民走上致富路?毕节不断创新扶贫机制,先后建立“4321”帮扶--地、县、乡、村干部每人帮扶1到4个贫困户;党建“11帮扶”--一个党政机关部门帮扶一个贫困村;还有“百企帮百村”、“万名能人帮万户”……出钱出力出点子,毕节上下形成全民参与的扶贫格局。

为了让有限的扶贫资金发挥最大效益,毕节通过建立互助储金会,推广扶贫资金有偿滚动发展的方式,培育贫困农户的“造血”能力。

22年的开发扶贫,毕节这个贵州贫困面最大、程度最深的山区,交上了一份令人满意的答卷:1988年到2009年,全区农民人均纯收入从226元增加到3109元,农民人均粮食从194.3公斤增加到417公斤,绝对贫困率从65.4%下降到6.7%。

要绿水青山,更要金山银山。人富了山水才能常青常绿

10月的毕节,山上树木葱茏,山腰瓜果飘香,山脚苞谷累累,农田稻穗金黄。

毕节地区毕节市清水浦镇橙满园村,20多年前被砍得山上光秃秃,下雨时泥土滚滚流,拦都拦不住。穷则思变,村民抱着逃荒乞讨的狠心,抛弃种了多年的玉米,在地里种上政府无偿提供的柑橘苗,跟着技术员,拿起剪刀,学剪枝、嫁接,挖水沟、砌堡坎。

现在的橙满园村,四季常青,四季有果,走出了“地越种越瘦,人越过越穷”的怪圈,年收入10万元就有28家户。目前,全村有生态林3817亩,种植柑橘3500亩,桃、李、梨、枣共4500亩,水果年收入2000余万元,林下还种植蔬菜1500亩,全村森林覆盖率近90%。

改善生态环境,遏制水土流失,毕节走上了生态环境治理的可持续发展路子。通过坡改梯、修建谷坊等办法,将造林绿化与特色林果发展结合、种草养畜和促进植被恢复结合、林草间作和林下畜禽养殖结合,生态建设与经济发展相互促进,实现双赢。

山里人把这种立体种植模式亲切地称为“五子登科”:即山上植树造林戴帽子、山腰坡改梯配经果林拴带子、坡土种绿肥盖地膜铺毯子、山下多种经营抓票子、基本农田集约经营收谷子。

为筹集生态建设资金,毕节改变以往只有国家投资的单一渠道,实行合股经营、引进能人投资经营等多种投资方式相结合,初步形成国家、个人、企业多元化投入生态环境建设的新格局。

现在,毕节森林面积从1988年的601万亩增加到2009年的1560万亩,森林覆盖率从14.94%增加到38.75%,水土流失面积减少8000平方公里,自然保护区从5个发展到9个,森林公园从零到现在的10个。

山要青,水要绿,最关键是人要富,只有这样才能长久。毕节始终坚持生态建设与经济发展并举,合理布局山区种植结构,推广农业新技术,摸索出一条山绿人富的和谐之路。

无私的帮扶、智力的外援,奠定更好更快发展的基础

2009年8月28日,毕节成功举办了一次招商活动,420多家国内知名企业登门造访,签约93项,资金达367亿元,合作伙伴中不乏中石化、中海油、华能、国电、力帆骏马等优强企业。

招商结硕果,得益于22年来全国统战系统智力支边。1988年,贵州省委、省政府邀请中央统战部、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到毕节开展智力支边,各方力量汇聚起来帮扶毕节。

22年里,统战部门共组织200多批考察组深入毕节调研,帮助制定发展战略和产业规划,与8个县建立定点智力支边扶贫制度;派出300多批、2800多人次的专家、学者、企业家到毕节帮助工作,有的还挂职指导;直接引进资金和捐赠物资6亿多元,帮助引进、联系和推动的项目100多个,涉及资金近500亿元。

不仅如此,统战部门还为毕节培训各类干部1.8万人次,帮助新建、扩建各类学校120多所,帮助毕节顺利完成“两基”攻坚,支持毕节办起了毕节学院和毕节职业技术学院两所学校,在校学生达12000多人,源源不断地为毕节发展输入新鲜血液。

有了外力的助推,毕节大胆摸索创新,22年里,进行了“人地挂钩,增人不增地、减人不减地”、小额信贷抑制返贫、营林组织创新、农村金融服务、投融资体制、土地流转、干部人事制度等50多项改革实验,为试验区的发展修炼“内功”,提供原动力。

“内外兼修”的毕节,社会各项事业取得明显进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93%,农民看病不再难;投入20多亿元资金,改造农村危房几十万栋,打造独具特色的“五园新村”(致富田园、特色庄园、生态庭院、文化乐园、和谐家园);基本实现县县通油路、村村通公路;每年农民免费职业技能培训80万人次,劳务输出已达140万人。

22年的努力,毕节攒下了沉甸甸的家当,也渐渐有了底气,定下新的目标:着力转方式调结构,打造新型能源、特色农业和旅游业三大支柱产业,建设两烟、马铃薯、经果林、生态畜牧业、劳务经济等5个100亿元工程,更好更快向前发展迈进。

OK,本文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本站所发布的文字与图片素材为非商业目的改编或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权或涉及违法,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