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农场养牛怎么样 你知道美国农民的生活是什么样子的吗可以讲讲吗

美国农场养牛怎么样 你知道美国农民的生活是什么样子的吗可以讲讲吗

大家好,如果您还对美国农场养牛怎么样不太了解,没有关系,今天就由本站为大家分享美国农场养牛怎么样的知识,包括你知道美国农民的生活是什么样子的吗可以讲讲吗的问题都会给大家分析到,还望可以解决大家的问题,下面我们就开始吧!

你知道美国农民的生活是什么样子的吗可以讲讲吗

你知道美国农民的生活是什么样子的吗可以讲讲吗

在大多数人的印象中,农民代表的都是中下层,是非常辛苦的一个阶层,那么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农业出口国,美国农民的生活是怎么样的?其实在美国没有农民这个称呼,只有农场主,他们只占据了美国2%的人口,却供应了整个美国的粮食消耗,而且还让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粮食出口国。根据统计,美国农业资产超过九千亿美元,年产值高达一万亿美元。那么是什么让美国农民这么的富有,他们是怎么生产农产品的呢?

首先美国的地理位置非常的优越,有着大量的平原,气候也非常适宜发展农业,而且美国实行土地私有制,根据相关数据统计,大多数美国农民的土地都超过3000亩,这么多土地他们是怎么耕种的呢?美国机械化普及率非常的高,他们的农机大都是从银行贷款,一台拖拉机可能就要十几万美元。但是却很少雇佣工人,这是因为美国的人工非常的贵,他们只有在农忙的时候才会雇佣几个劳动力,然后自己的妻子、孩子甚至是父母都会跟着劳动。因为机械化的大量普及,在美国种地很少有地方能够用到劳动力,常常一个数万亩的大农场,只需要一个家庭,再加上农忙时雇佣的几个工人就可以忙完。

而且美国农场很少有单独只搞种植的,他们也会养牛羊等家畜,有的还会开工场,比如有的农场里。就建造有专门的养牛场,你可能以为这样的养牛场最多也就几十头牛,其实美国的养牛场最少也是中等规模的,很少有1000头以下的养牛场,而且都非常的先进。一个饲养上万头牛的饲养场只需要大约十几名工人,从饲料搅拌到牛粪的清理以及给牛洗澡等,都是有电脑控制或者是机械操作。农场里可以种植一些牧草,节省饲料的开支,而且政府方面会有补贴,养殖场里的牛粪则是可以让农场里的土地更加的肥沃。那么住在乡下的美国农民的居住条件怎么样?说起来让人非常的羡慕,他们常常在自己的农场里建造一栋自己喜欢的房子,通常都超过1000平方米,四周的环境非常优美。而在美国的城乡差距很小,但是农场之间的竞争也是非常的残酷,一旦破产,结局都会很凄惨。

如何大力发展家庭农场

如何大力发展家庭农场

新华社北京2月14日电

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鼓励和支持承包土地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流转。其中,“家庭农场”的概念是首次在中央一号文件中出现。

农业部农村经济体制与经营管理司负责人日前解释说,家庭农场是指以家庭成员为主要劳动力,从事农业规模化、集约化、商品化生产经营,并以农业收入为家庭主要收入来源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近年来,上海松江、湖北武汉、吉林延边、浙江宁波、安徽郎溪等地积极培育家庭农场,在促进现代农业发展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据统计,农业部确定的33个农村土地流转规范化管理和服务试点地区,已有家庭农场6670多个。

这位负责人表示,发展家庭农场是提高农业集约化经营水平的重要途径。由于刚刚起步,家庭农场的培育发展还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农业部将按照中央要求,着手研究培育发展家庭农场的基本原则和实现途径,开展家庭农场统计工作,指导地方稳步培育家庭农场。鼓励有条件的地方率先建立家庭农场注册登记制度,明确家庭农场认定标准、登记办法,制定专门的财政、税收、用地、金融、保险等扶持政策。

■点剖析

浙江海盐71户家庭农场人均收入是全县农民的3倍

电影里美国的农场主们曾让人羡慕不已,种地养牛,自给自足,自由自在。现在,在浙江嘉兴海盐,也出现了类似的家庭农场。

海盐县农经局的数据显示,从2009年到目前,全县共有家庭农场71家,经营面积近1.3万亩。2011年,经营总收入1530万元,人均收入4.7万元,是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的3倍,同时,还带动了周边大片农户的就业和发展。

和种粮大户相比,家庭农场经过工商注册、有法人代表、企业化程度更高。

■点剖析

上海松江:定人定产,高度计划

上海市松江区非农就业率达96.7%,是典型的都市“三农”区。

松江的家庭农场别出心裁,是高度“计划性”的“定人定产”农场,规模在100亩到200亩之间,农场主是本地职业化的家庭成员,基本不超过3人,只从事粮食生产和养猪。家庭农场自2007年推出到2012年6月止,已发展到1173户,经营面积占全区粮田面积的77.3%,户均经营面积114.1亩,户均年收入10.1万元。在松江,“定人定产”的家庭农场已成为松江都市农业的亮点。记者深入松江采访发现,松江“定人定产”家庭模式有非常科学的顶层设计,保障了粮食生产,保护了生态,培育了职业农民,保证了专业化水平,一举多得。

(据农民日报)

■媒体解读

家庭农场在我国发展是一个必然趋势

已具备实行家庭农场的基础

央视记者施韶宇:家庭农场对中国是一个新的概念,像美国、欧洲法国这些农业比较发达的国家,家庭农场已是非常普遍了,它已成为农业经营基本的形式。

我们提出家庭农场,实际上是从欧美来的舶来品,它相当于一个种粮大户的升级版,也就是说一般的是以家庭为单位,适度规模标准化的生产,然后还兼具实现农业生产不具备的功能,就是销售品牌产品。

我们都知道种粮大户,只生产,不销售,公司或者合作社才销售,甚至合作社的销售在中国也才刚刚起步,所以家庭农场引进到中国是一个新兴产业。

家庭农场是未来中国发展的趋势,因为我国实行家庭承包经营制以后,有了实行家庭农场的基础和条件,因为过去我国土地是不许流转的,现在可以流转土地了。

发展家庭农场,补贴谁来拿?

施韶宇:现在发展家庭农场,需要解决一个非常核心的问题,就是补贴。按照现在的政策,你没有承包的土地,就是三补承包的土地,而不补贴流转的土地。我们需要解决补贴的政策,就是把补贴到土地上的钱,真正用到发展粮食生产,开展家庭农场经营的农户身上。

国家把补贴的钱能够真正的用到经营土地发展、粮食生产上,那么农民发展家庭农场的积极性就会很强。

解决谁来种地的核心问题

施韶宇:家庭农场未来在我国的发展是一个必然趋势,因为我们现在面临的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就是谁来种地?

随着现在青年劳动力越来越少,老年、妇女、孩子是不能种地的,她们不是种地主力。青少年走了以后谁来种地呢,那就需要由承包大户来种地。

目前中国农村的现状往往是,老人、妇女、儿童都留在农村,青少年劳动力都走了,但经营家庭农场肯定是需要青少年劳动力,不可能用一个老人去做壮劳力。那怎么样留住这些人,而且给他们相关技术的培训,这是推广家庭农场亟待解决的问题。

(整理自央视)

■速读

什么是家庭农场?

家庭农场,一个起源于欧美的舶来名词,农民家庭通过租赁、承包或者经营自有土地的农业经营形式。

在中国,它类似于种养大户的升级版;通常定义为:以家庭成员为主要劳动力,从事农业规模化、集约化、商品化生产经营,并以农业收入为家庭主要收入来源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美国家庭农场啥样?

斯诺农场位于美国康涅狄格州中部的费尔菲德县。如果不是红白两色的畜棚和散于各处的农业机械,人们很难想象在这个花园成荫、庭院成片,寸土寸金的地方有一座94年历史的家庭农场。

农场主人菲尔·斯诺从祖辈手中继承下这座占地60英亩的农场,并和家人一起经营。按照全美家庭农场联盟的定义,这是一家典型的家庭农场:家庭拥有农场的产权,家庭成员是农场的主要劳动力,并在运营管理方面负主要责任。家庭农场的规模不等,从占地数千英亩到几英亩。斯诺农场属中等规模。

中国家庭农场啥样?

以位于密云县城南的北京周末农场为例,其规模大多在20-200亩之间,生产的农产品有以经营者名字命名的自有品牌,并且建立完整的食品安全追溯体系。

21世纪初以来,上海松江、湖北武汉、吉林延边、浙江宁波、安徽郎溪等地积极培育家庭农场,在促进现代农业发展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据统计,农业部确定的33个农村土地流转规范化管理和服务试点地区,已有家庭农场6670多个。

美国核物理女科学家,曾弃美国来中国,后来怎么样

美国核物理女科学家,曾弃美国来中国,后来怎么样

引言

在新中国的发展进程中,我国内部曾经出现过很多甘愿为祖国献出青春的高端人才,在他们的努力之下,我国很快就就从一个落后的小国成长起来,成为现如今世界中数一数二的重要国家。

而在我国的发展历史上,曾经有这样一个美国女科学家的出现,她放弃了美国优渥的生活,放弃了自己曾经研究的核物理,心甘情愿地来到中国开始钻研“养牛事业”。那么,这位女科学家究竟是谁?为什么她最终会选择来到中国养牛呢?

正文

这位女科学家就是琼·辛顿,在来到中国后,她也为自己取了一个中文名寒春。寒春出生于1921年,在她的家族中,曾经出现过许多传奇人物。她的外祖父是一个在数学领域内颇有成就的专家,她的爷爷是一名科学家,奶奶更是《牛虻》这本小说的作者,而她的母亲也是美国国内十分著名的教育家。可以说生长在这样一个书香门第中,寒春从小就能接受到较为优质的教育。

在寒春小的时候,曾经学习过小提琴、笛子、绘画等特长,而随着她逐渐长大,她也开始对科学领域产生了一定的兴趣。在成年后,她也投身于物理科学的研究中去,当她拿到了威斯康星大学的物理学硕士学位后,也开始投师于诺贝尔奖的得主费米。

在不断的努力下,寒春也成为了世界物理学界内一颗冉冉升起的新星。早在二战期间,她就参与到了美国核原子弹的研究计划中,当时的她还只有23岁。相比于其他物理学家来说,寒春有着无比光明的未来。

然而,就在寒春看到自己参与研制的原子弹使得无数日本无辜民众被杀害后,她就开始怀疑起了自己科学研究的目的。1947年时,她来到芝加哥大学继续博士学位的攻读,而在这期间,她认识了我国著名的科学家杨振宁。

在那个时候,寒春上学所获得的所有奖学金都来自于美军,但之前的经历让她反思自己,科学研究的目的应该是造福人类,而不是服务于军队,因此,在这种矛盾的心理作用之下,她也想到了要离开美国。

非常巧合的是,就在寒春犹豫之际,她的哥哥向她表达了对中国的赞许,后来,她的哥哥还卖掉了美国的农场,投入到了中国社会主义的建设事业中去。而在哥哥的引领之下,寒春也决定来到中国,投身于共产事业中来。虽然说在那个时候,许多人都劝说她留在美国,但她却毅然决然地来到了中国。

在最开始抵达中国时,宋庆龄也亲自接见了寒春。而在北平地区解放后,寒春也来到了延安地区生活。虽然说当时中国国内的生存条件十分艰辛,但在看到中国人民的团结一致后,寒春也认为这里就是最适合共产主义信念发展的地方。因此,她也下定决心、定居中国。1949年时,寒春和自己的丈夫阳早在延安的一个窑洞内举办了简陋的婚礼,当时,组织上想用面粉为她做一个结婚蛋糕,但在寒春看来,这种行为是违背共产主义的信仰的,因此,她就用泥土堆起了一个蛋糕模型,办完了整场婚礼。此时,她在延安地区开始了自己的养牛生活,虽然当时她的手下只有三十多头牛,但她仍然十分认真地去完成每一天的工作。

在1952年时,寒春也带着手下的一千多头奶牛来到了西安草滩,当时,附近的乡亲们也将寒春亲切地称为“美国老乡”。在2004年,已经83岁的寒春也拿到了中国历史上第一张“绿卡”,当时,很多记者都来采访寒春,问她是否想要回到美国,但她却公开表示:“我在中国这一辈子并不仅仅是为了养牛,更是为了共产主义的信仰。”最终,在2010年6月8日,89岁的寒春也在北京病逝。

结语

对于寒春而言,她心甘情愿地放弃了美国的生活,来到中国投身于共产主义的奋斗事业中来,虽然在建设中国的道路上,她遇到过许多艰难困苦的情况,但她却始终没有放弃。虽然说寒春是一个外国人,但她坚定的共产信念也值得全中国人学习。

关于美国农场养牛怎么样和你知道美国农民的生活是什么样子的吗可以讲讲吗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本站所发布的文字与图片素材为非商业目的改编或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权或涉及违法,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