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女科学家来到中国养牛(后来怎么样)

美国女科学家来到中国养牛(后来怎么样)

大家好,美国女科学家来到中国养牛相信很多的网友都不是很明白,包括美国核物理女科学家,曾弃美国来中国,后来怎么样也是一样,不过没有关系,接下来就来为大家分享关于美国女科学家来到中国养牛和美国核物理女科学家,曾弃美国来中国,后来怎么样的一些知识点,大家可以关注收藏,免得下次来找不到哦,下面我们开始吧!

参与美国第一颗原子弹研制的女科学家,为什么要回国

参与美国第一颗原子弹研制的女科学家,为什么要回国

73年前,参与美国第一颗原子弹研制的女科学家,却放弃心爱的物理学专业和优厚的待遇,不远万里来到中国,到达延安,这是为什么呢?

这位核物理科学家叫寒春,于1921年10月21日,出生在美国芝加哥。

寒春是参与造出世界上第一颗原子弹的美国女核物理学家。

她原名叫做琼·辛顿。不过,造出第一颗原子弹后,她就放弃了核物理研究,来到中国延安,参与了中国人民的的解放战争,并改名寒春。

建国后,寒春和丈夫美国科学家阳早一起,积极开展优质奶牛的培育和农业机械的研究。

后来,寒春还成为获得中国“绿卡”的第一人。

寒春在美国时,曾担任费米的助手,费米也是杨振宁的老师。并且有幸参与了“曼哈顿计划”,也就是制造世界上第一颗原子弹的计划。

当中国制造出第一颗原子弹的时候,外国媒体纷纷议论说,中国能够造出原子弹,是得益于寒春的帮助。

但是,她到中国来,只是为了养牛,并没有参与中国原子弹的研究。

那么,寒春本来是世界上著名的核物理学家,为什么却要放弃核物理研究到中国来呢?

作为一个核物理学家,来中国后,为什么又并没有参与中国的原子弹制造呢?

我们知道,“曼哈顿计划”就是原子弹制造计划。当年,美国为了尽早结束二战,打败德国、日本等法西斯国家,于是开始召集核物理学家们,研究制造原子弹。

事实上,当时除了美国以外,德国和日本的科学家们,也在紧锣密鼓地做这件事情。

谁最早制造出了原子弹,谁就掌控了话语权。所以,寒春等人的任务是十分艰巨。

好在当时德国、日本打的不是正义战争,美国打的是正义战争。因此,美国得到了世界多个著名核物理学家的支持。

他们也因此造出了世界上的第一颗原子弹。最终,也是因为原子弹在日本广岛、长崎爆发出来的巨大威慑力,迫使日本不得不提前宣布投降。

只是,当原子弹在广岛、长崎上空爆炸的消息传来,十多万人瞬间化为灰烬的时候,这个消息震惊了寒春。

这样的人间惨剧,是寒春不愿意看到的。她以为制造原子弹的目的,只是一种军事威慑,没有想到原子弹却成为人类灾难的梦魇。

她和她的朋友说,广岛、长崎的上空,飘荡着的,全是日本人的血肉。这样的人间惨剧让她痛苦不已。

所以,正是出于这样的考虑,寒春放弃了核物理研究,为了摆脱那个环境,于1948年3月来到了中国。

寒春之所以来中国,也是因为受了他的兄弟威廉·辛顿的影响。

1937年的时候,威廉·辛顿来到中国,并且到了延安。通过他的观察,延安的革命与乡村建设,给威威廉·辛顿留下了极好的印象。

他多次给姐姐讲中国延安的事情,告诉姐姐,延安是人类有希望的地方。

因此,在威廉·辛顿的影响下,寒春也来到中国。她先是到了上海,后来在宋庆龄的帮助下,于1949年到达了延安。

寒春到达延安以后,她把原名琼.辛顿,改成了也一个中国名字:寒春。

他在延安,认识了1946年来到中国延安的农牧科学家阳早,他们于1949年结婚。

寒春在认识了自己的丈夫后,找到了他们为之奋斗一生的事业——发展优质奶牛的培育与农业机械的研究。

寒春作为一个著名的核物理学家,为什么不继续从事核物理研究,而要转变自己的研究方向,和丈夫阳早一起搞农牧研究呢?

一方面是我们前面提到的,寒春看到了核物理给人类造成的灾难。

1952年世界和平会议在中国召开,寒春在会议上,还慷慨陈词地痛斥了核武器给人类造成的灾难,坚决反对核打击,并且强烈呼吁消灭大规模杀伤性武器。

另一方面,寒春和阳早一样,他们来中国,是因为看到了中国的希望,是想帮助中国解决当时另一个重要的问题。

新中国虽然成立了,但却是处在一穷二白的境地之中,各行各业百废待兴。

尤其是中国有数量庞大的贫困人群,让老百姓能够吃得起饭,能够增加身体的营养是亟待解决的问题。而进行农牧方面的研究,正好可以解决这方面的问题。

建国以后,夫妻俩来到西安草滩农场,担任农场的技术员。他们通过潜心研究,在奶牛品质的改良,以及农机具革新上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1955年,夫妻研发制造的奶牛青饲料铡草机,销量就达到了100万台。而且这种铡草机到今天,依然是草滩农场乳品机械厂的主导产品之一。

通过科学的饲养,她把中国年产奶量不足7000公斤,变成了年产奶9088公斤,个别还超过13000公斤,位居全国之首,说她是中国乳业的“袁隆平”也不为过。

1966年4月,寒春和丈夫一起回到北京,被分配到中国电影发行公司做翻译

1972年,他们又来到红星公社,继续从事他们农牧专业的研究。

2003年12月,阳早在北京病故,享年85岁。

2010年,寒春在北京协和医院逝世,享年89岁。

寒春夫妻俩,为了中国人民的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值得我们每一个中国人永远铭记。

美国核物理女科学家,曾弃美国来中国,后来怎么样

美国核物理女科学家,曾弃美国来中国,后来怎么样

引言

在新中国的发展进程中,我国内部曾经出现过很多甘愿为祖国献出青春的高端人才,在他们的努力之下,我国很快就就从一个落后的小国成长起来,成为现如今世界中数一数二的重要国家。

而在我国的发展历史上,曾经有这样一个美国女科学家的出现,她放弃了美国优渥的生活,放弃了自己曾经研究的核物理,心甘情愿地来到中国开始钻研“养牛事业”。那么,这位女科学家究竟是谁?为什么她最终会选择来到中国养牛呢?

正文

这位女科学家就是琼·辛顿,在来到中国后,她也为自己取了一个中文名寒春。寒春出生于1921年,在她的家族中,曾经出现过许多传奇人物。她的外祖父是一个在数学领域内颇有成就的专家,她的爷爷是一名科学家,奶奶更是《牛虻》这本小说的作者,而她的母亲也是美国国内十分著名的教育家。可以说生长在这样一个书香门第中,寒春从小就能接受到较为优质的教育。

在寒春小的时候,曾经学习过小提琴、笛子、绘画等特长,而随着她逐渐长大,她也开始对科学领域产生了一定的兴趣。在成年后,她也投身于物理科学的研究中去,当她拿到了威斯康星大学的物理学硕士学位后,也开始投师于诺贝尔奖的得主费米。

在不断的努力下,寒春也成为了世界物理学界内一颗冉冉升起的新星。早在二战期间,她就参与到了美国核原子弹的研究计划中,当时的她还只有23岁。相比于其他物理学家来说,寒春有着无比光明的未来。

然而,就在寒春看到自己参与研制的原子弹使得无数日本无辜民众被杀害后,她就开始怀疑起了自己科学研究的目的。1947年时,她来到芝加哥大学继续博士学位的攻读,而在这期间,她认识了我国著名的科学家杨振宁。

在那个时候,寒春上学所获得的所有奖学金都来自于美军,但之前的经历让她反思自己,科学研究的目的应该是造福人类,而不是服务于军队,因此,在这种矛盾的心理作用之下,她也想到了要离开美国。

非常巧合的是,就在寒春犹豫之际,她的哥哥向她表达了对中国的赞许,后来,她的哥哥还卖掉了美国的农场,投入到了中国社会主义的建设事业中去。而在哥哥的引领之下,寒春也决定来到中国,投身于共产事业中来。虽然说在那个时候,许多人都劝说她留在美国,但她却毅然决然地来到了中国。

在最开始抵达中国时,宋庆龄也亲自接见了寒春。而在北平地区解放后,寒春也来到了延安地区生活。虽然说当时中国国内的生存条件十分艰辛,但在看到中国人民的团结一致后,寒春也认为这里就是最适合共产主义信念发展的地方。因此,她也下定决心、定居中国。1949年时,寒春和自己的丈夫阳早在延安的一个窑洞内举办了简陋的婚礼,当时,组织上想用面粉为她做一个结婚蛋糕,但在寒春看来,这种行为是违背共产主义的信仰的,因此,她就用泥土堆起了一个蛋糕模型,办完了整场婚礼。此时,她在延安地区开始了自己的养牛生活,虽然当时她的手下只有三十多头牛,但她仍然十分认真地去完成每一天的工作。

在1952年时,寒春也带着手下的一千多头奶牛来到了西安草滩,当时,附近的乡亲们也将寒春亲切地称为“美国老乡”。在2004年,已经83岁的寒春也拿到了中国历史上第一张“绿卡”,当时,很多记者都来采访寒春,问她是否想要回到美国,但她却公开表示:“我在中国这一辈子并不仅仅是为了养牛,更是为了共产主义的信仰。”最终,在2010年6月8日,89岁的寒春也在北京病逝。

结语

对于寒春而言,她心甘情愿地放弃了美国的生活,来到中国投身于共产主义的奋斗事业中来,虽然在建设中国的道路上,她遇到过许多艰难困苦的情况,但她却始终没有放弃。虽然说寒春是一个外国人,但她坚定的共产信念也值得全中国人学习。

如何评价阳早、寒春夫妇

如何评价阳早、寒春夫妇

这是一对非常值得尊敬的老人,他们热爱中国,为了追求一种信仰,他们先后从美国来到中国,并选择一生留在中国,他们在中国一生的事业,都是围绕着养殖奶牛,但却是在“为全人类的解放事业而奋斗”,把自己的毕生的精力和才华全都奉献给了中国和中国人民的革命和建设事业,

阳早原名欧文恩格斯特,出生在美国纽约州一个农民家庭,全家靠养牛为生,他后来在美国康奈尔大学学习农牧专业。1946年8月,二十多岁的欧文受《西行漫记》影响,辗转半年到延安并接受了毛泽东的会见。

寒春原名琼辛顿,1921年10月20日生于美国芝加哥,芝加哥大学核子物理研究所研究生,女核物理学家,于1948年3月来到中国,投身中国革命。

谢谢寒春阳早两位老人!愿寒春老人健康长寿!向寒春老人致以崇高的敬意。

OK,本文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本站所发布的文字与图片素材为非商业目的改编或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权或涉及违法,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