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最大养牛公司市值(姚同山创业之路)

美国最大养牛公司市值(姚同山创业之路)

很多朋友对于美国最大养牛公司市值和姚同山创业之路不太懂,今天就由小编来为大家分享,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姚同山创业之路

姚同山创业之路

姚同山创业之路

圣牧是中国规模最大的有机乳品制造公司,目前每天可以生产制造出1100多吨有机牛奶。在我们之前,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有机乳品企业是丹麦的阿纳(音)公司,它的产能是一天650吨。前天中央二台播发了达能公司出资一百亿美金,在美国收购了一家有机食品公司的新闻。这是一个很大的收购事件,因此也是一条比较重要的新闻。根据新闻所播报的数字可以看出,这家有机食品公司乳制品的产能基本上仅有圣牧的50%,我们整个的生产能力、市场销量也相当于这家公司的两倍。我看到这里很兴奋,按照这个价值来评估圣牧公司的市值,肯定要超过100亿美金。这家公司叫做白浪公司,大家有兴趣也可以去查一下。

我为什么离开蒙牛

七年前,我离开蒙牛乳业,自主创业了圣牧有机奶有限公司。为什么要自主创业?因为当时中国乳业爆发了三聚氢胺丑闻。事件发生后,当时中国最大的乳业公司蒙牛在香港股票的市值大幅跳水,从28港币直接跌到了6块以内,缩减了80%。而我作为蒙牛派到香港应对媒体的唯一发言人,在蒙牛公司的媒体见面会上,遇到了非常大的挑战。媒体的责难自不必提,最令我感到痛心的是,有一家外媒责问到:“你们中国人将来生产的牛奶还能不能喝?”当时我也很尴尬,如何作答?如果用外交辞令,避实就虚地回答,解决不了问题。应该说,在中国最大一家乳品公司在香港的新闻发布会上,如果不能给投资人和媒体一个像样的答复和交待,可能对企业股票的市值以及股民对我们的投资信心会产生非常大的打击。并且,我还有一定的激情,所以当即回答说:“我们中国人能让航天飞机上天,就肯定能造出世界上最好的牛奶。”这是逼出来的承诺。同时我也表态说,我们回去要好好打造我们的奶源基地。

现在大家都知道,牛奶的质量取决于奶源的质量。我们过去的生产模式是大的乳品企业从千万个小型养殖牧场或者是散养牧户手里收购牛奶,经过加工和无菌包装之后发往市场销售的,没有标准化、统一的饲养规范,没有标准化、统一的饲料配方管理以及没有标准化、统一的安全质量防疫保障,这是问题根源所在。即使我们在收购原料奶的时候有一定的质量要求,但是只要有一个收购点出现问题,整个行业就要陷入质量危机。那么在当时,我代表蒙牛承诺,回去要打造符合行业规范的奶源基地,但是大家都知道,承诺的履行是一个艰难的过程,事实上,蒙牛当时也不具备打造奶源基地的条件,更没有条件生产有机牛奶。

有机牛奶的生产条件与认证标准是很高的,有很多要求。我做出了这个承诺,做不到,怎么办?经过了将近一年的思想斗争,我决定组织一个团队,创业去做有机奶。

风险太大,几千年来没有人这么干

前段时间,在人大农业学院的论坛,大家也讨论了有机农业的问题。牛奶作为一种食品,要遵循食品行业的相关准则与质量标准。从上世纪八十年代起,国际上就建立起了一套有严格规范的有机食品标准体系。为了达到这个国际标准,我们从内蒙西部的巴彦淖尔地区和阿拉善盟的中间地带找到了一块沙漠,就是乌兰布和沙漠。这块沙漠就是企业家协会史玉柱带领一些人马搞治沙的那块沙漠。我们选择在那里创业,建设有机产业基地,造有机牛奶,遇到的挑战也比较大。

历史与现实的挑战

第一,这是一块几千年来人迹罕至的沙漠地带,在任何纪录里没有找到在这里大规模开展奶牛养殖业的历史,包括牧草的种植,都是没有先例的。我52岁出来创业,很多人劝我不要去,认为风险太大;

第二,乳品行业是中国近年来行业竞争最为惨烈的一个行业。圣牧当初作为一个名不见经传的新企业,要想造出世界上最好的有机牛奶,还要创品牌,要在这个激烈的产业市场上创成绩,同样面临着巨大的风险,在行业竞争的情况下,“小鱼”往往会被“大鱼”吃掉;

第三,在当时的中国,乳品业问题频仍,媒体揪住你不放,消费者的信心也降至冰点。直到现在,只要想给孩子买好奶粉的家庭,都会不惜一切代价地从国外采购。中国老百姓对本土乳品的心理障碍、信心障碍至今仍无法消除。

专业人士不相信

在食品行业里,最高等级的食品就是有机食品,而最好的牛奶就是有机奶。我当时出来准备创业,带着一帮人要做这个事。有些同行跟我讲,在中国现有阶段和条件下,中国人不可能生产出有机牛奶。他们为什么这么说呢?

首先,有机食品,在全世界范围内,以欧盟的标准为最高标准。在创业之初,我们对标的就是欧盟的标准。那么首先是要找到一块地,这块地需要具备无任何污染的条件,包括水、空气、土壤,都不能有污染,同时要求这块地周围的隔离带至少要达到九公里。这块地很难找,但是我们最终找到了乌兰布和沙漠。

那么,找到了这块地,要想真正创造“有机”的条件,就要实现牧草不上化肥、不上农药、没有转基因这几条,当时,大家不相信我们能做到。

除此之外,还要创造舒适的奶牛饲养条件,实现奶牛的生活福利。传统的奶牛养殖,通常是在条件不堪入目的普通的牛圈里。但有机奶牛养殖的规范和要求标准都很高,不仅是出于爱护、保护动物的目的,更主要的是奶牛生活条件的提高,是好的牛奶产出的条件之一。到处都是污染源的环境,势必会造成牛奶原料的污染。所以一些专业人士认为,中国没有生产有机牛奶的条件。

建基础设施、立欧盟标准

真金白银的付出

那么,面对这么多的挑战,我们怎么办?在短短七年的时间里,企业是怎么发展起来,并在五年内就实现了上市的呢?

因为我们找到的基地地处沙漠,除了饲养本身,首先在沙漠中,要进行基础设施建设。基础设施建设第一步就是防沙治沙,种草种树。我们的基地处于黄河与贺兰山脉之间,从西部吹过来的风在我们这里形成了咽喉地带,我们称之为沙漠走廊。我们在这个沙漠走廊种植了8000万棵树,建立起了防沙林带。这七年来,圣牧在沙漠中投入的真金白银,仅从我手里批出去的资金就超过75亿人民币。这其中,投入于沙漠治理方面的,包括防沙林带的投入、包括六百平方公里的沙漠草地,还包括近百公里的道路以及道路上的水、电建设等,就超过20亿人民币;另外,我们目前一共有八万多头牛,在每一万亩沙漠土地上配置一个现代化牧场,加上牛舍等配套设备以及员工生活设施建设的投入,平均到每一头牛是500元钱,加在一起,累计是40多亿;另外我们还建成了现代化的加工生产基地,这一块的投入也有十多亿。其它还有一些流动性的'投资,总规模是非常大的。

优质奶源要解决的五大问题

做了这么大的投资,就可以实现有机奶源的生产了吗?

首先,我们找到了乌兰布和沙漠,这块地符合无污染的条件。在沙漠里,阳光照射在细干沙上,天然的物理环境几乎是无菌的。奶牛躺卧的沙漠床无菌,它感染乳腺炎的机率就非常小。有一个指标叫体细胞,即奶牛体内的病菌细胞含量。在没有感染乳腺炎的情况下,体细胞含量非常小,我们的标准是在10000以内,而欧盟的标准是40万。细菌标准也是一样的。

第二,我们满足了50公里隔离带的要求。从磴口县出发经川沙公路进入我们的基地,中间有50公里的不毛之地,叫沙漠隔离带。隔离带解决了疫情防疫和病虫害问题,解决了农药和抗生素的问题。

第三,我们实行了种养结合,种的草直接用于养牛,牛粪直接还田,解决了有机肥的供给问题。

第四,因为这里紧靠着黄河,也正属于国家规划的泄洪区,每年有一亿多立方米的水要泄到沙漠里。我们从泄洪区打了二十多公里的地下管道,把水引到了我们种植和养殖基地,又解决了水的需求问题。

第五,这些问题解决了,还要有有机饲草料基地,还要保证有机饲草料基地的产量。

国家权威认证机构根据你有机饲草料的产量来确定给你认证多少头有机奶牛。比如我们有76520头牛,每头牛都取得了认证。然后,我们的每一包牛奶都有国家认证认监委员会发出的一个有机码,你的有机奶的产量与这些有机码的数量是相对应的。假如企业想多生产一杯有机奶,但是取得不了认证委员会下发的编号,那么你再以有机奶的名义去卖就是违法的,所以控制得比较严格。

那么我们利用七年多的时间,种了八千多万棵防沙树,解决了风沙问题,解决了水源问题,建设了20万亩绿地,即一百多万平方公里的饲草种植基地。在这个基础上,我们认证奶牛的头数是72000多头牛,还有四五千头小牛,还没有去认证。

防沙治沙,既是基础,也是结果

我们国家的治沙工作搞了的六十年的时间,沙漠治理没有得到解决,为什么我们七年就基本把这一带的沙漠治理解决了呢?因为为了造牛奶,我们就得追溯到养牛的过程。这是一个什么概念呢?我们算了一笔帐,如果全国每人一天喝一杯我们的奶,一年360天大概需要消耗的牛奶是70多公斤。为了产出这70公斤有机奶,我们就需要在这里种六十平方米的绿地,12棵绿树。公司要发展,产业要发展,就必须要带动治沙产业的发展。我们的治沙方法与过去传统治沙方法相比较,效率要提高九到十倍。为什么这么高?过去的治沙,就是到了春季,国家动员机关干部和学生到沙漠里去种树,种完之后,大家就打道回府,不再有人管了,所以成活率很低,大概只有8%左右。而我们在种树之后,还要养牛种草,就要留下一大批人。我们在基地的人手,仅仅是护林种树的团队大概就要超过七八百人,保证树木不能被风沙吹倒了,还要浇水、施肥,因为有专业人员的养护,我们防沙林的成活率大约可达到95%以上,效率是比较高的。

快速发展,规模扩张

绿色与共享

所以,我们的整个产业就是选址—植树—种草—养牛—最后产出有机牛奶的这么一个过程。种养结合、生态建设的产业模式比传统产业模式有了很大提高,发展得也比较快,已经成为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有机牛奶的生产基地。我们去年的销售产值为31亿,今年如果可以把产出的有机奶真正生产和加工出来,预计可达到50亿的销售收入。现在,圣牧公司在世界范围内,是生产有机乳品品相最全的一个企业。虽然儿童奶、酸奶到处都是,但是,有机的儿童奶、有机酸奶别人是没有的。

有机奶,在国内少,在国外也少。因为我们整个的产业链都保证达到欧盟的标准,因此,一些原来去国外采购奶制品的客户的,现在也改为选择我们的品牌了。包括很多外国人到我们这里来考察。我们2014年在香港上市,上市的次日,达能下面的一个投资机构就到我们那里考察有机牛奶。他走遍了全世界,一共考察了两年多,针对我们就调研了一年半,最终确认我们的牛奶确实是超过了欧盟标准,决定在我们的生产基地投资两亿美金,建设一个有机儿童乳品的加工基地。现在他们已经投入建设,明年这个时间可以投产,预计的加工生产能力大概达到每天七百吨。

并且在这七年来,我们也快速整合了周边资源,带动了近两万多户农民参与到我们的产业链之中,实现共同致富。回过头来看,从我们选择了这样一条路是选对了,符合国家提倡的绿色发展、共享发展的理念。

发展三阶段

圣牧在发展过程中,先后经过了三个阶段,包括资源整合、资本积累和资本扩张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初创时期,我们采取集资的方式,一共集了2.6亿人民币,其中,我本人拿出了1200万。当时,我们正好抓住了乳业发展的高潮期,在呼和浩特市首先做非有机的奶牛养殖。这是一个挣“快钱”的项目,第一年就挣了近3000万。同时,银行又给我们增加了1.5亿的信贷,我们自己又做了一次股本融资,从而迅速实现了第一阶段的飞跃,做了第一次扩张;

第二阶段,我们引进了产业资本,比如蒙牛乳业也给了我们投资。还有一些财务资本,这些资本,从非主流产业挣的钱直接投入到我们的主流产业中去,实现了第二次扩张。这次扩张也让我们得到了五到六个亿的融资;

第三个阶段,在圣牧上市前,我们的有机产业已经初具规模了,引进了大概有8个多亿的风投,银行贷款也配套了8个多亿,实现了发展三级跳。

那么在圣牧上市以后,我们又迎来了快速发展期。反观圣牧的发展之路,可以说取得了一些成就。但如果我们当初的战略定位和战略规划错了,即便拿到了大笔的融资,最后也会有花尽的一天。同时,如果我们战略对了,但是我们的融资策略无效,项目也可能半路夭折。因此,总的来说,圣牧的成功,应该得益于我们战略定位和融资策略的高度契合,得益于我们抓住了机遇,实现了资本发展和资源组合的规模扩张。;

昆明最大养牛场在什么地方

昆明最大养牛场在什么地方

昆明没有大型肉牛繁育基地。

山东肉牛繁育基地,视频挑选定金发货,一只也是批发价,货到付款。

博茨瓦纳的最高气温

博茨瓦纳的最高气温

博茨瓦纳共和国(TheRepublicOfBotswana),为非洲南部内陆国家,东接津巴布韦,西连纳米比亚,北邻赞比亚,南界南非,国土总面积58.2万平方公里。平均海拔1000米左右。热带草原气候,干旱少雨,年均降雨量为457毫米。大部分地区缺水,境内无大河流。一年分旱、雨二季,10至4月为雨季(湿热季),5至9月为旱季(干冷季)。平均气温21℃,早晚温差较大。人口约170万左右。官方语言为英语,民族语言为茨瓦纳语。与北京时差6个小时。

1966年独立以来,博茨瓦纳政治稳定,经济稳步发展,社会发展水平在非洲处中上水平,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超过3500美元,被世界银行列入中等收入国家。博境内除北部地区雨季发生疟疾外,无其它传染病。但艾滋病感染率较高,在成年人中达到30%左右。博民众性格温顺,社会治安状况总体良好。

博茨瓦纳人绝大部分为班图语系的茨瓦纳人(占总人口的95%),有八个主要部族:恩瓦托(Ngwato),昆纳(Kwena),恩瓦凯策(Ngwaketse),塔瓦纳(Tawana),卡特拉(Kgatla),莱特(Lete),罗龙(Rolong)和特罗夸(Tlokwa)。其中恩瓦托族最大,占全国人口的40%。此外还有卡兰加、伊、姆布库苏、苏比亚、卡拉哈迪、布须曼(又名丛林人,是博最早的居民)、赫雷罗(1993年初大部分返回纳米比亚)等少数民族。欧洲人和亚洲人约1万。居民多数信奉基督教和天主教,部分人信奉伊斯兰教、巴哈教,农村地区不少人信奉当地传统宗教。

13至14世纪茨瓦纳人从北方迁居于此。19世纪初,博地居住着拥有共同语言和历史但却互不隶属的8个部族,最大部族恩瓦托族虽已开始向周边扩张,欲建立统一的王国,但此进程因殖民进入而中断。1836年布尔人(南非荷兰人)入侵,1885年英国人取代布尔人,将此地划分为两部分:北部为“贝专纳保护地”,南部为英国殖民地,称“英属贝专纳”。后者1895年并入开普殖民地,1910年又并入南非联邦。1965年“贝专纳保护地”实行内部自治。1966年9月30日宣布独立,定名为博茨瓦纳共和国,仍留在英联邦内。民主党总裁塞莱茨·卡马出任第一届总统。1980年卡马逝世,马西雷接任总统。1998年3月马西雷主动退休,费斯特斯·莫哈埃(FestusGontebanyeMogae)接任总统,并在1999年和2004年大选中连任。

首都哈博罗内(Gaborone)位于博东南部,是博政治、经济、文化和商业中心,人口约20万(2004年政府估计数)。原为部落村庄,1966年博独立后开始进行大规模建设,目前已初具规模。交通、水电等各项基础设施状况良好,生活物资充裕,是非洲重要地区组织—南部非洲发展共同体秘书处所在地。

博政治长期保持稳定,宏观经济状况良好,法律制度较为完备,地理位置上地处南部非洲发展共同体的中心,基础设施良好,道路、电讯等网络通畅,税率较低,政府廉洁,多年保持“非洲最具竞争力经济体”称号,被认为是非洲国家发展的“典范”。但是博经济严重依赖钻石出口,地处内陆,市场狭小,加上面临邻国南非的有力竞争,近年来经济发展势头已不如从前。2003-2004年,博茨瓦纳实现国内生产总值约合84.9亿美元,增长率5.7%,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约4700美元,年均通货膨胀率7%。2002年进口16.4亿美元,出口23.2亿美元,外汇储备56.8亿美元。2005年10月美元与当地货币普拉的比价为1美元约兑换5.5普拉。全国登记失业率23.8%。目前,博正在实施第9个国家发展计划(2003/04-2008/09),以建设国际金融服务中心、发展旅游业、非传统农业和商业服务业等为重点继续推进经济多元化,吸引外国投资,推行国有企业私有化,增加就业,加快农村地区的发展,加强人力资源培训,抗击艾滋病。

1、矿业。博是世界上最大的钻石生产国,年产量约占世界总量的30%。博于1967年在奥拉帕(Orapa)发现钻石,1969年博政府与南非钻石公司德比尔斯(DeBeers)合资建立博钻石公司(Debswana)。1971年该公司的第一个钻石矿在奥拉帕开始生产,后有莱特哈肯(Letlhakane)、吉瓦嫩(Jwaneng)和丹姆萨(Damtshaa)等3家钻石矿先后投产。目前博不断有新矿发现。2004年博毛坯钻石产量为3112.5万克拉,钻石出口收入约30美元。铜镍是继钻石后博重要的出口矿产品。其它矿产有苏打灰和盐。

2、工业。博工业体系以轻工业部门为主,如肉产品加工、饮料和啤酒制造、糖果业、纺织服装业、皮革加工业等,还有其它少量工业产品如汽车配件、电器和电子产品、工程产品和成品钻石等。工业规模不大,集中在哈博罗内、弗朗西斯敦和塞莱比-皮奎等地区。畜产品加工是博传统工业部门。2003年,博制造业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4.3%。目前,博政府正在大力推进经济多元化政策,重点之一就是扩大工业部门和规模,优先发展出口型和有助于扩大就业的制造业,重点领域包括皮革制品、纺织和服装、信息技术产品、玻璃、珠宝首饰、牛肉产品等。

3、农业。博农业主要由种植业和畜牧业组成。种植业落后,畜牧业相对较发达。农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重已从独立时的42.7%,降为2003年的2.4%。但农业仍是农村地区大部分人口的生活来源和就业渠道。由于气候干燥、土地贫瘠,加上耕作方法落后和重牧轻农等传统,博农业产量低,农产品的近90%依靠从南非和津巴布韦进口。畜牧业占农业部门产值的80%,是博国民经济传统支柱产业之一,也是农民的主要收入来源。畜牧业以养牛为主,养羊为辅。牛肉产业近年受干旱和口蹄疫等等影响,牛的存栏数及平均重量均有所下降。博享受每年向欧盟出口1.8916万吨牛肉的配额,但产量难以满足。博家禽养殖业开始于1976年,目前生产的肉鸡和鸡蛋能满足国内需求。近年博乳制品生产有所增长。驼鸟养殖和加工业也在发展之中。

4、交通运输建设。现已基本建成四通八达的公路网。到2004年,全国公路总长达约18300公里,其中一半为柏油和砾石公路。全国各主要城镇、中心之间,以及博与南非、赞比亚、津巴布韦和纳米比亚之间,已基本上由柏油公路连接。干线公路等级较高,行车限速达每小时120公里。1998年,博建成全长595公里的跨卡拉哈迪沙漠的柏油公路,与纳米比亚公路相接,直达纳的沃尔维斯港。铁路总长近900公里,南北主线铁路连接南非和津巴布韦,并以此可与其它周边国家相连。博现有6个国际机场,各地还有数十个小型机场。

5、金融服务业。博国际金融服务中心(IFSC)成立于2000年,是博实施经济多元的重要举措。目前该中心的服务范围包括银行、信托、投资、保险和金融中介等方面。政府提供税收优惠以吸引国内外投资者进入,征收的企业税税率只有15%。目前已有来自美国、英国、津巴布韦和南非等20家金融服务公司开展业务。博政治稳定、宏观经济状况良好、法律制度完备、货币信用等级高、税率低以及政府廉洁以及靠近非洲金融中心约翰内斯堡等,是博建设金融服务中心的主要优势。博证券交易所建立于1989年,2003年共有上市股票32支,总市值95.9亿普拉。按资本容量计算,博证券市场在南部非洲仅次于南非和津巴布韦,位居第3。

6、对外贸易和外资。博是南部非洲发展共同体(SADC)和世界贸易组织成员国,是欧盟《科特努协定》和美国《非洲增长与机会法》的受益国。南部非洲是博主要的贸易对象,约占进口贸易总量的70%。欧盟是博主要出口产品钻石和牛肉的销售市场。博钻石全部销往伦敦。在《非洲增长与机会法》下,博向美国出口纺织品和服装,2003年达630万美元。因拥有稳定的钻石产量,博多年来一直保持贸易顺差。主要出口产品为:钻石、铜镍矿产品、牛肉产品、汽车及零配件、纺织品、苏打灰等。主要出口对象是:英国和其他欧洲国家、关税同盟区国家和津巴布韦等。主要进口产品为:机械和电气设备、食品、饮料和烟,汽车和运输工具、化工和橡胶制品和金属和金属制品等。主要进口来源:南部非洲国家(主要是南非)、欧盟等。至2002年,在博外国投资总额21.8亿美元。其中矿业投资占71.3%,金融业占10.2%,批发和零售业占9.6%。其中51.4%来自欧洲,43.9%来自南非。

博旅游资源丰富,是非洲野生动物种类和数量较多的国家,大象数量2002年达12.3万头,居非洲第一。全国由17%的国土被列为国家自然公园和动物保护区,另有20%的土地是野生动物生活区。此外,博境内还生活着非洲古老人种布须曼人(Bushman),保留着大约20000年左右的岩画。博著名的旅游景点有乔贝(Chobe)国家公园和奥卡万戈(Okvango)三角洲野生动物保护区,卓迪洛(Tsodilo)岩画山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中央卡拉哈迪(CentralKalagadi)动物保护区中有布须曼人村落。

乔贝国家公园位于博北部,面积10566平方公里,为博境内第二大国家公园,与纳米比亚隔赞比西河相望。该园建于1920年,最初是贝专纳保护地殖民者的狩猎区。1967年,博政府正式将该地辟为国家公园。该园分为四大生态区:东北部乔贝河水域的草场森林区、西部湿地、西北部沼泽地和干旱腹地。园内河面宽阔,河水清澈,绿树倒映,水草丛生。无数飞禽走兽如鱼鹰、鹳、狮子、羚羊、长颈鹿、大象、猴子、野牛、河马、鳄鱼栖息、出没其间。动物种群数量居非洲前列。该园还以大象、斑马和狮子的密度居非洲之首而闻名。园区基本保持大自然的原生状态,每年5-9月是观赏动物和鸟类的最佳时期。旅游接待设施良好,美国总统克林顿1998年访博时曾到此游览。

奥卡万戈三角洲野生动物保护区位于博西北部,与纳米比亚接壤,是非洲最大的内陆三角洲。奥卡万戈河发源于安哥拉高原,当河水流入博境时,河面宽达12公里,然后源源不断注入博卡拉哈迪沙漠,形成巨大的三角洲。三角洲内有无数小岛,湖泊纵横、水道迂曲、河汊密布。岸上浓荫匝地,水中芦苇随风起伏。无数鸟类和野兽在这里繁衍生息。三角洲内一切均保持着大自然本来的面目。

关于本次美国最大养牛公司市值和姚同山创业之路的问题分享到这里就结束了,如果解决了您的问题,我们非常高兴。

本站所发布的文字与图片素材为非商业目的改编或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权或涉及违法,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