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膑养牛?李公蔚马文言文

孙膑养牛?李公蔚马文言文

老铁们,大家好,相信还有很多朋友对于孙膑养牛和李公蔚马文言文的相关问题不太懂,没关系,今天就由我来为大家分享分享孙膑养牛以及李公蔚马文言文的问题,文章篇幅可能偏长,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为什么要摒弃嫉妒,坦然地欣赏别人

为什么要摒弃嫉妒,坦然地欣赏别人

优点和成绩是赞美的主要内容。刘德华长得英俊潇洒,歌唱的也棒,位居香港“四大天王”之首,凭这个吸引了众多追星族。生活中明星毕竟是少数,但某一方面的相对优势还是随处可见。如某君是个热心肠,别人有难处都尽力相助,于是朋友送其“及时雨”之美称;某人没啥工作才能,却写得一手好书法……对于自己的优点和长处,每个人都会把它摆到最显眼的位置,以求得到别人的认可和评价,以期获得赞美。能否慷慨地赞美别人的优点和成绩,关键是看能否坦然地接受别人的过人之处。而一看见别人的优点就心里堵得慌,嫉妒心作怪,就不可能发自内心地赞美别人。

嫉妒是赞美的大敌。没有一个人不希望自己在各方面都比别人强,但也没有一个实际上各方面都比别人强。长得很丑,或相貌平平,常常碰到比自己漂亮的人就嫉妒别人;钓鱼技术不高,眼睁睁地看着别人提上一条条活蹦乱跳的鱼儿,心里很不是滋味;公务员考试别人都拿到了合格证书,自己却偏偏写作没通过……于是,嫉妒心就产生了。嫉妒可以产生压力,使人奋进,变成进步的动力,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却是赞美的绊脚石。一旦妒火中烧,就不可能对别人的优点和成绩容纳、认同,不会有一丝喜悦感,更不可能发自内心地、由衷地去赞美。相反,会为此感到气愤,表现在行动上则是不屑一顾,讽刺挖苦,甚至进行诽谤,打击和报复。战国时期的庞涓就是这种嫉贤妒能的人。庞涓到魏国后得到信任,成为魏惠王的将军。他认为自己才能不及他的同学孙膑,就派使者将孙膑召来,但当孙膑到了以后,又对孙膑远远超越于自己之上的军事才能恨之入骨。他先让人把孙膑的双腿膝盖砍掉,并把他扔到猪棚里关起来,脸上还烙上了标志犯罪的烙印。后来,孙膑被齐国使者救出,成为齐国军师。在一次战役中,庞涓被孙膑设计击败,自知已是穷图末路,大势已去,自刎而死。直至临死还愤愤地说:“终究还是成就了这小子的声名!”可见,一个人只要产生妒人之心,就不可能坦然地认识别人的优点和成绩,不会以谦虚的态度去取人之长、补己之短,或者借别人才能助自己成就事业。反而惧怕别人超过自己,危及自己的地位,为狭隘地保全自己而不择手段。结果,众叛亲离,一败涂地的只能是他自己。正如塞万提斯所言:“嫉妒真是万恶的根源,美德的蟊贼!”

伏尔泰有句名言:“凡缺乏才能和意志的人,最易产生嫉妒。”这句话包含了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方面,一个人才能与别人大相径庭,却偏偏羡慕对方,但又缺乏奋发前进的意志,不愿为自己所追求的目标付出艰苦的努力,只坐在那里异想天开,希望天上掉下馅饼,由丑小鸭摇身变成白天鹅。当这个梦幻永远也无法变成现实时,他不可能客观地去分析别人取得成绩的原因,只是一味地怨天尤人,渐渐地把开始时的羡慕变成了对别人优点和成绩刻骨铭心的嫉妒。这样的人永远也成不了大事。另一方面,大凡具有相当的才能和意志的人,都能够坦然地欣赏别人的优点和成绩。百里奚是战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一度落人楚人之狱,秦穆公设计将他救出,并委政于他。百里奚却把自己的朋友蹇叔推荐给秦穆公。“下臣赶不上臣的朋友蹇叔。他有经世治国之才,却不为人所知。臣曾游宦于齐国,受困于侄,向人乞食,是蹇叔收留了为臣。臣原打算侍奉齐君无知,是蹇叔劝阻了为臣,后来无知被雍林人杀死。臣幸亏没有侍奉他,否则也难逃其难。臣去周时,周王子喜好牛,臣就以养牛术争取他的赏识,当王子颓想任用为臣时,又是蹇叔劝阻,臣离周而去,才免于同王子颓一起被杀。臣去侍奉虞君时,蹇叔也曾劝阻,臣也知不会得其信任,但由于贪图利禄爵位,暂且留于虞国。后来便沦为楚囚,因此,臣采纳蹇叔建议时,就得以平安康健;一旦没听从其劝阻,便身陷虞君之难。根据上述事实,臣知蹇叔才能出众。”秦穆公听了百里奚的举荐,马上派人携带重金厚礼去聘请蹇叔。蹇叔一到秦国,便被任为大夫。面对高官爵位,百里奚想到的首先不是个人名利,而是才能优于自己的蹇叔。他并不担心蹇叔才能、爵位会盖过自己,而是以自己的亲身感受和经历,全力向秦穆公推荐蹇叔。这实际上是对其才能最真实的赞美。蹇叔的到来,不仅没有使百里奚遭到冷淡,才能埋没,反而使自己深得秦穆公信任,认为他是一位襟怀宽广、高水平的谋臣。后来在许多重大的决策上,秦穆公总要请教百里奚,以至于后来有史学家们的“里奚致霸”之说。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正确地对待别人的优点和长处,并给予适当的赞美,不仅可使他意识到自己的优点、成绩及其价值,也会使他及周围的人从中认识你自身所具备的优良素质,不仅利人,而且利己。对别人的成绩和优点视如眼中刺,肉中钉,人前挖苦、讽刺甚至设法打击,人后诽谤甚至陷害,害人也害已。

优点和成绩的分布,不平衡总是绝对的,平衡是相对的,一时间的事,甚至不被人认识。一个在机关工作过20多年的高中毕业生,才混了个副科级干部。而一个名牌大学的研究生,刚来两年板凳还没坐热就轻而易举地得来了副科的小乌纱帽,与自己平起平坐,心里就失衡了,“凭什么?”“有什么了不起?”“太不像话!”等问题打破了平静的心理,也打破了平静的办公室,整天寻找对方的缺点和失误。甚至把对方的优点和成绩有意歪曲。其实,同事们心里很清楚原因何在,这不仅会使这位有20多年工作资历的老同志显得更没水平、没能力,而且在处理人际关系上也显得不足取。

富兰克林有句名言:“良好的态度对于事业与社会的关系,正如机油对机器一样重要。”坦然地欣赏别人的优点和长处,关键就是一个思想态度的问题。

其一,某些优点和长处是天生的,不以人的后天意志和努力为转移的,如身高、长相、智商等,大不必以为然,而且你可以用别的方面的优点来弥补。

其二,作为成绩,一般都是他通过后天努力,是汗水和勤劳的结晶,是他应该得到的。我们首先应当想到祝贺、褒奖,而不能心里痒痒。

其三,面对他人的成绩,我们应当虚心求教,向他学习。如他钓鱼技高一筹,你可以主动请其传授要领,不仅是对他成绩的一种高度赞扬,而且可以使自己获得进步。或者以其成绩作为赶超的目标,激励自己努力进取。这不仅利于提高自己的实际技术水平,还助于提高你的处世水平。’

其四,如果你是一位高尚的人,面对别人的优点和长处,不仅会赞美,而且还会寻找机会帮其发挥其才能。如把一名很有才气但未被发现的普通职员推荐给老板,提高你公司的经营、管理水平。这是一种对别人优点和成绩的更高境界的赞美。

先秦名人故事

先秦名人故事

历代名人---先秦

历代名人

远古

盘古氏神话传说中人物,“槃瓠”转音,义同神犬。

有巢氏神话传说中人物,汉族人民想像中的始祖,原始巢居的发明者。

燧人氏一称燧皇,神话传说中人物,原始人工取火的倡导者。

伏羲氏一作伏戏、宓牺、包(庖)牺,又号羲皇。相传从这时起,始结绳为网,进入渔猎经济生活。

神农氏一作烈山氏、厉山氏,神话传说中人物,原始农业的发明者。

太皞(hào)一作太昊、太皓,风姓,相传为东夷部族首领。与后起的少皞并称“两皞”。

少皞一作少昊,号金天氏。传说中继太皞而起的东夷首领,以鸟为图腾。

黄帝姬姓。神话传说中人物,轩辕氏(一作有熊氏)部落首领,后为炎黄部落联盟的组织者。

嫘祖传说中黄帝元妃,养蚕业的倡始者,被后世尊为蚕神。

仓颉一作苍颉,传说中黄帝时史官,汉字创造发明者。

炎帝传说中姜姓部落首领,与黄帝同出少典氏。

蚩尤传说中东方九黎族首领,“两皞”集团重要成员之一,后被黄帝擒杀。

颛顼(zhuānxū)号高阳氏,传说中炎黄联盟重要首领之一。在夺权斗争中击败共工氏。

共工传说中炎黄后裔的一支,黄帝时水官。被祀奉为社神。传说曾与颛顼争为帝,怒而撞折不周山。

帝俈(kù)一作帝喾,号高辛氏相传为炎黄联盟重要首领之一,继颛顼在夺权斗争中再次打败共工氏。

祝融一作祝诵、祝和,传说中颛顼后裔中一支。帝俈时任火正,后世尊为火神。

尧又称伊祁氏或伊耆氏,名放勋。传说中陶唐氏部落长,炎黄联盟首领。

丹朱传说中尧之子,母散宜氏。原名朱(一作絑),以居丹水,故名丹朱。

羲和远古时掌管天文、历象的专官。人数不一。尧时,羲仲、羲叔,和仲、和叔为两对兄弟。

许由一作许繇,古史传说中隐君子。

巢父古史传说中隐君子,与许由同时。

舜姚姓,一说妫姓,名重华,史称虞舜。传说中有虞氏部落长,炎黄联盟首领。

娥皇女英传说故事人物。相传是唐尧的两个女儿,同嫁虞舜为妃。

商均传说中虞舜之子。原名均,舜妃女英所生。因受封于虞,与商邻近,因得商均之名。

象舜的异母弟。多次谋杀舜,未遂,被舜流放。

皋陶一作咎繇,偃姓。传说中少皞氏支裔,东夷部族首领之一。虞舜时,曾任掌管刑法的士(狱官之长)。

鲧(gǔn)姒姓,原居于崇,号崇伯。传说中禹的父亲。

夏、商

禹姒姓。夏后氏部落长,炎黄联盟首领、夏朝建立者。

启禹之子,母涂山氏。夏朝国王。传子制度自此始。

伯益一作伯翳、大费。夏朝东夷族首领,嬴姓各支嫡系祖先。被禹立为继承人,但禹死后被启攻杀。

太康夏朝国王,启之子。继启继位。后被东夷族首领后羿夺去王位。

奚仲夏朝异姓诸侯。任姓,因擅长造车,曾任车正,薛国之始祖。

后羿一作夷羿,妘姓。夏朝东夷族首领,有穷氏部落长。后夺取太康王位。神话传说中的神箭手,曾射落九日。

嫦娥一作恒嫦、姮娥。神话传说中人物,后羿之妻。传说因偷服不死之药飘入月宫。

寒浞(zhúo)一作韩浞,东夷族寒氏的“谗弟子”。曾煽动族众杀害羿,后被少康攻杀。

少康夏朝国王。姒姓,相之子,母为有仍氏。攻杀寒寒浞,恢复夏统治,史称“少康中兴”。

杜康传为用高粱酿酒的发明者。

桀夏朝末代国王,著名暴君。名履癸。后败于商汤。

妹喜一作末喜、末嬉。夏桀宠妃。

关龙逢一作豢龙逢,夏桀时大夫,古代豢龙氏之后。因直谏被桀杀害。

简狄一作简易、简逷,传说中商始祖契之母,因是有娀氏女,又称娀简。

契一作偰、卨。母简狄氏,商部族始祖。

相土一作乘杜,契之孙,商汤十一世祖。相传发明以马驾车。

王亥商汤七世祖。卜辞称高祖亥、高祖王亥。亥,一作胲、垓、该、核。

上甲微商汤六世祖。王亥之子,又称殷候微。十干纪名从其开始。

汤卜辞作“唐”。商朝建立者。原名履、太乙,卜辞称太乙、高祖乙,子姓。灭夏后,又称武汤、成汤或成唐。

伊尹商汤辅佐。连保汤、外丙、中壬三朝,被称为阿衡。

太戊一作大戊、天戊。商朝国王,子姓。太庚之子,小甲、雍己之弟。

巫咸一作巫戊,卜辞称咸戊。商王太戊辅佐。传说长于占星术,发明筮卜。

祖乙商朝国王,子姓,河亶甲之子。卜辞称为中宗,与太乙、太甲并祭,合称“三示”。

盘庚一作般庚。商朝国王。汤第九代孙,继阳甲位立。

武丁商朝国王。盘庚弟小乙之子,在位五十九年。死后被祀为高宗。

傅说(yuè)商王武丁辅佐,与伊尹齐名。

纣即帝辛,名受。商朝末代国王,著名暴君。

妲己己姓。商王纣宠妃。

箕子商王纣之叔,官至太师,受封于箕。

比干商纣王之叔,官至少师。因直谏被纣王剖腹验心而死。

微子名启,一作开,商纣王庶兄。受封于微。宋国始祖。

武庚字禄父。商纣王之子。周灭商后,受封为殷君。后因叛周被杀。

商容商纣王时乐官。

崇侯虎有崇氏国君。受商封为侯。纣王的重要羽翼。

伯夷商末孤竹国君长子,名允。武王伐纣,与弟叔齐隐于首阳山,不食周粟而死。

叔齐商末孤竹国君少子,名致。父死,遗命立为啁君,与伯夷互让,相偕依周。武王代纣,与伯夷扣马而谏,后隐于首阳山,不食周粟而死。

西周

姜嫄一作姜原,姜姓,有邰氏之女,传说中周始祖后稷之母。

后稷周部族始祖。姬姓,名弃,姜嫄所生。舜时擢为农官,被后人祀为稷神。

古公亶父周文王的祖父,即周太王。

周太王即古公亶父。

泰伯一作太伯,周太王长子。因避争位纠纷,与弟仲雍等避往江南,被推戴为君长,号“勾吴”。

仲雍周太王次子。泰伯之弟。与泰伯同逃江南。泰伯被推为当地君长,死后由其继位。吴之始祖,称为吴仲。

季历一作王季、公季。周太王少子,文王之父。商王文丁时受封为“牧师”,因遭忌被杀。

姬昌姬氏,名昌,受商封为西伯,又称伯昌。西周奠基人。庙号文王。传其被囚羑里时,曾演《周易》。

周文王即姬昌。

姬发文王次子,西周建立者。定都于镐京,号称“宗周”。庙号武王。

周武王即姬发。

姬诵西周国王。即周成王,文王之孙,武王之子。

周成王即姬诵。

姜尚字望,一说字子牙。周初姜姓部族长。武五伐纣,任统兵的师氏(简称师),被尊为师尚父。成王时封于齐。传曾作兵书《六韬》。

太公望即姜尚。

姬旦西周初政治家。文王第四子,一称叔旦,因采邑在周,故称周公。

周公即姬旦。

伯禽一称禽父,周公旦长子。成王时封为鲁公,鲁国始祖。

姬奭(shì)一作邵公、召伯。西周初政治家。文王庶子,因采邑在召,故称召公。

召(shào)公即姬奭。

姬封名封,周文王少子。原封于康,史称康叔封。卫国始祖。

康叔即姬封。

姬虞名虞,字子干。周武王之子。史称唐叔虞。为晋国始祖。

唐叔即姬虞。

姬鲜一名关叔,名鲜。周武王弟。受封于管,周初三监之一。因叛周被杀。

管叔即姬鲜。

姬度名度。周武王弟。受封于蔡,周初三监之一。因叛乱被杀。其子胡为蔡国始祖。

蔡叔即姬度。

姬处名处,一说名武。周武王弟,受封于霍,周初三监之一。

霍叔即姬处。

散宜生西周开国功臣。

辛甲西周初年史官。

熊绎西周楚国建立者。熊盈族(祝融氏)鬻能后裔。

姬钊西周国王,即周康王。

周康王即姬钊。

姬满西周国王。昭王之子。传其曾西游至昆仑之丘,见过西王母。

周穆王即姬满。

徐偃王西周时徐国王。戎族偃姓。

造父西周著名御车者。受幸于周穆王。传其取良马八匹,献予王而御之,西行至昆仑,见西王母。以功封于赵,赵国始祖。

非子少皞氏支裔,嬴姓部落首领。以功封于秦,号曰嬴秦。秦国始祖。

熊渠西周楚国国君。熊绎四世孙,芈姓。

姬胡(?-前828)西周国王,夷王之子。贪狠好利,横征暴敛,曾激起“国人”暴动。

周厉王即姬胡。

共伯和西周共国国君。国人暴动,厉王出奔,被拥戴行天子事达十四年,史称“共和行政”。共和元年(前841年)为我国历史上准确纪年的开始。

姬靖西周国王,厉王之子。前828-前782年在位。

周宣王即姬靖。

姬友(?-前771)西周末年郑国建立者,周厉王少子,宣王之庶弟,史称郑桓公。前806-前771年在位。

郑桓公即姬友。

召(shào)伯虎一作召虎,召公奭后裔,周宣王辅佐。遗物有“召公簋”。

兮甲字吉父,一作吉甫,金文作兮甲、兮伯吉父。周宣王辅佐。又官名尹,称尹吉甫。遗物有“兮甲盘”。

尹吉甫即兮甲。

尹伯吉甫即兮甲。

仲山甫一作仲山父。周宣王时大夫,因封地在樊,又称樊仲、樊穆仲。

姬宫涅西周国王,宣王之子,前781-前771年在位。

周幽王即姬宫涅。

褒姒(sì)周幽王宠妃。姒姓,生子伯服(一作伯般)。传其曾烽火戏诸侯。

春秋

姬宜臼(?-前720)一名宜咎。东周第一代国王,幽王之子,前770-前720年在位。

周平王即姬宜臼。

秦襄公(?-前766)春秋初年秦国国君,嬴姓,名已失传。前777-前766年在位。

姬称(?-前677)春秋时晋国国君。曲沃庄伯之子。前710-前677年在位。

晋武公即姬称。

卞和春秋时楚国人。一作和氏。和氏璧的发现者。

曹刿(guì)即曹沫,一作曹翙。春秋时鲁国大夫。

姜小白(?-前643)春秋时齐国国君,即齐桓公。襄公之弟。前685-前643年在位。春秋五霸之一。

管夷吾(?-前645)字仲,一字敬仲,颖上人。春秋初年政治家,任齐国上卿四十余年,使齐桓公成为春秋时期第一个霸主。现存《管子》七十六篇,多为后人伪作。

管仲即管夷吾。

鲍叔牙春秋时齐国大夫。齐桓公欲任为上卿而不受,力劝释管仲之囚,以代己位。管鲍知交为朋友相交之典范。

隰(xí)明春秋时齐国大夫。征战途中缺水,他根据蚂蚁冬居山阳之习惯,觅得水源,人称“多智”。

宁戚春秋时齐国大夫。一作宁武,原为卫国人。怀才不遇,桓公识之,任为大田(农官)。

陈完春秋时陈国公族。厉公之子。字敬仲(一说敬是谥号)。后奔齐任工正,改陈氏为田氏。传九世至田和而代齐。

田敬仲即陈完。

易牙春秋时齐桓公嬖臣。一作狄牙,即雍巫。擅长调味,性谄媚。后与竖刁等诛群吏,饿死桓公,立公子无诡。

竖刁春秋时齐桓公嬖臣。刁一作刀、貂。官为寺人。

姬辟疆(?-前635)春秋时卫国国君。后改名毁,前659-前635年在位。

卫文公即姬辟疆。

子兹甫(?-前637)春秋时宋国国君。前650-前637年在位。春秋五霸之一。

宋襄公即子兹甫。

骊姬(?-前677)春秋时骊戎之女,晋献公爱妃,一作丽姖。生奚齐。

姬申生春秋时晋献公太子,以孝行见著。后被骊姬被逼自杀。

姬重耳(前697-前628)春秋时晋国国君,前636-前628年在位。献公妃狐姬所生。春秋五霸之一。

晋文公即姬重耳。

狐偃春秋时晋国卿,重耳舅父。字子犯,史称舅犯,一作咎犯。

先轸(?-前627)春秋时晋国正卿,因采邑在原,又称原轸。

介之推春秋时晋国人。一作介子推、介推。曾随重耳长期流亡。重耳即位而携母隐居山林。传说文公欲使出山,放山焚山,他抱木而死,寒食节因此而来。

嬴任好(?-前621)春秋时秦国国君,前659-前621年在位。春秋五霸之一。

秦穆公即嬴任好。

百里奚春秋时秦国大夫。一作百里傒。少以养牛谋生,后为虞大夫,被楚人所执。秦穆公以五张黑牡羊皮赎回,故号“五羖大夫”。向穆公推荐蹇叔,共襄国政。

孟明视春秋时秦大夫,百里奚子。一说即百里奚。

宫之奇春秋时虞国大夫。一作宫奇、宫子奇。曾劝虞君勿假道于晋,不从,乃率族人出奔西山。

由余春秋时秦国大夫。一作繇余。献计穆公,而霸西戎。

伯乐春秋时相马家。一作孙阳。一说他乃赵简子御者,善相马,字子良,又称王良。

九方皋春秋时相马家。一作九方堙。伯乐荐之于秦穆公。

弦高春秋时晋国商人。曾假托君命献牛于秦兵犒师而救晋。

芈(mǐ)旅(?-前591)春秋时楚国国君,即楚庄王,又称荆庄王。旅,一作吕、侣。前613-前591年在位。春秋五霸之一。

楚庄王即芈旅。

斗榖於菟春秋时楚国令尹,斗伯比之子。传其母生而弃之云梦,虎乳而不死。楚人谓“乳”为“榖”,“虎”为“於菟”,因而得名。三仕三黜,不形于色。孔子评以为忠。

令尹子文即斗榖於菟。

蒍敖春秋时楚国令尹,字孙叔,一字艾猎。辅佐楚庄王大败晋军,代晋称霸。

孙叔敖即蒍敖。

臧孙辰春秋时鲁国正卿。臧孙乃复姓。历事庄、闵、僖、文四朝。

臧文仲即臧孙辰。

展获鴈时鲁国大夫,即柳下惠。字禽,食邑柳下,一称柳下季,“惠”是谥号。

柳下惠即展获。

庆父(?-前660)春秋时鲁国公族。庄公之弟,一作仲庆父、共仲。惯于制造内乱,故有“庆父不死,鲁难未己”之说。

季孙行父(?-前568)春秋时鲁国正卿。

季文子即季孙行父。

季孙夙(?-前535)春秋时鲁国正卿。名夙,一作宿,季文子之子。

季武子即季孙夙。

荀林父春秋时晋国正卿。字伯。

中行桓子即荀林父。

赵盾春秋时晋国正卿。赵衰之子。

赵宣子即赵盾。

董狐春秋时晋国史官,一称史狐。孔子以其“书法不隐”,赞为“古之良史”。

士会春秋时晋国正卿。士蒍之孙,字季,因食邑在随、范,又称随会、范会、随季。

范武子即士会。

魏绛春秋时晋国卿。

魏庄子即魏绛。

郤缺(?-前597)春秋时晋国大夫。郤芮之子,因随父食邑于冀,又称冀缺。

郤成子即郤缺。

华元春秋时宋国大夫。任右师。

养由基春秋时楚国大夫。一作养游基。食邑于养,善射。

向戌春秋时宋国大夫。任左师,食邑在合,一称合左师。

韩厥春秋时晋国正卿。以抵制屠岸贾,营救赵氏孤儿闻名于时。

韩献子即韩厥。

士匄(gài)春秋时晋国正卿。文王之子,武王之孙。著《刑书》。

范宣子即士匄。

羊舌肸(xī)春秋时晋国卿,即叔向,一作叔响。因封邑在杨,又称杨肸。提倡尊贤使能,不以貌取人,为孔子所赏识。

叔向即羊舌肸。

晏婴(?-前500)春秋时齐国正卿。字平仲。执政五十余年,以节俭力行、谦恭下士著称于时。战国中叶,有人集其言行,编成《晏子春秋》。

杞梁(?-前550)春秋时齐国大夫。一作杞殖。战死,传其妻孟姜哭夫十日,城墙为之倒塌。后人编造“孟姜女哭长城”故事,误其为万杞良或范杞梁、范喜良。

孟姜春秋时齐大夫夫杞梁之妻,姜姓。相传杞梁战死,她哭夫尽哀,十日不绝声,城墙为之崩塌。后世以讹,编造“孟姜女哭长城”故事。

田穰苴(rángjū)春秋时齐国大夫。即司马穰苴。田姓,司马是官名。其用兵之书,后人整理为《司马穰苴兵法》。

司马穰苴即田穰苴。

蒍掩春秋时楚国大夫。一作远掩。

老聃(dān)春秋末年思想家,道家创始人。老氏,名聃。一说姓李,名耳,字伯阳,“聃”是谥号。其思想载于《道德经》(即今本《老子》)

老子即老聃。

孔丘(前551-前479)春秋末年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创始人。字仲尼。其生平言行散见于《左传》、《国语》和诸子著述中。现存《论语》二十篇,记孔子师徒问答实况。

孔子即孔丘。

少正卯(?-前498)春秋末鲁国“闻人”,少正是复姓。其论与孔子相反。后孔子为鲁司寇,将其诛杀。

颜回春秋末鲁国人。字子渊,一作颜渊,孔子得意门人,以德行见称。后人称为“复圣”。

仲由(前542-前480)春秋末鲁国卞人,字子路,孔子得意门人,以政事见称。

子路即仲由。

曾参(shēn)(约前505-前435)春秋末鲁国人。字子舆,曾点之子,孔子得意门人,以孝行见称。后世称为“述行”。

端木赐(前520-?)春秋末卫国人,字子贡,端木是复姓,孔子得意门人,以言语见称。

子贡即端木赐。

冉雍春秋末鲁国人。字仲弓,孔子得意门人。以德行见称。

卜商(前507-?)春秋末晋国人,一说卫国人。字子夏,孔子得意门人。以文学见称。李悝、吴起皆出其门下。

子夏即卜商。

言偃(前506-?)春秋末吴国人,字子游,孔子得意门人。以文学见称。

子游即言偃。

冉求(前522-前489)春秋末鲁国人。字子有,又称冉有。孔子得意门人。以政事见称。

子有即冉求。

颛孙师(前503-?)春秋末陈国人。字子张,面面孙是复姓。孔子得意门人。

子张即颛孙师。

宰予春秋末鲁国人。字子我,又称宰我。以言语见长。

子我即宰予。

阳虎春秋末鲁国季孙氏家臣。又称阳货。专权克主。

赵鞅春秋末晋国正卿。即赵简子,后名志父,史称赵简主。

赵简子即赵鞅。

子驷(?-前563)春秋时郑国正卿。穆公之子,名騑。

公孙侨(?-前522)春秋时郑国正卿。字子产,一字子美。明确提出“天道远,人道迩,非所及也”观点,对发展我国古代无神论思想作出重要贡献。

子产即公孙侨。

游吉(?-前507)春秋时郑国正卿。继子产执政。

子太叔即游吉。

邓析(前545-前501)春秋末思想家,郑国人,“形名之学”的倡始者。

蘧(qú)伯玉春秋末卫国大夫。名瑗。相传他行年五十,而知四十九年之非。

史鱼春秋末卫国史官。名鰌,字子鱼,以正直著称。临死嘱家人不要“治丧正室”,以劝戒卫灵公进贤(蘧伯玉)去佞(弥子瑕)。史称“尸谏”。

姬僚(?-前515)春秋时吴国国君。一名州于,吴王余昧之子。前526-前515年在位。

吴王僚即姬僚。

季札春秋时吴国公族,吴王诸樊之弟,即公子札。受封延陵、州来,史称延陵季子或延州来季子。

专诸春秋末吴国堂邑人。一作鲊设诸。曾以匕首置鱼腹中,刺杀吴王僚。

姬光(?-前496)春秋末吴国国君,即吴王阖庐,一作阖闾。吴王诸樊之子。前514-前496年在位。

吴王阖庐即姬光。

孙武春秋末军事家。所著《十三篇》为我国最早的兵法,后人整理为《孙子兵法》。

孙子即孙武。

伍员(?-前484)春秋末吴国大臣。字子胥。受封于申,故又称申胥。

伍子胥即伍员。

申包胥春秋末楚国公族。以申为氏,即王孙包胥。包胥,一作鲍胥、勃苏。因是蚡冒后裔,又称蚡冒勃苏。

欧冶子春秋末著名冶匠。传为越国人,工于铸剑,与干将齐名。

干将春秋末著名冶匠。传为吴王阖庐时人,曾著雌雄双剑干将、莫邪。

莫邪传为吴王阖庐时人,干将之妻。

姬夫差(?-前473)春秋末吴国国君。姬姓,吴王阖庐之子。前495-前473年在位。

吴王夫差即姬夫差。

伯嚭(pǐ)春秋末吴国大臣,一作帛喜、白喜,楚大夫伯州犁之孙。夫差时任太宰,又称“太宰嚭”。为人谄佞,曾陷害伍员致死。

越王勾践(?-前465)春秋末越国国君。越王允常之子。前496-前465年在位。以卧薪尝胆名传后世。一说春秋五霸中有越王勾践。

范蠡春秋末越国大夫,字少伯。佐越王勾践灭吴。传其化名“鸱夷子皮”,离越适齐,治产获千万,受任为齐相,后弃官散财,间行至陶,再度致资千万,号陶朱公。《计然篇》为其代表作。

文种春秋末越国大夫。原为楚国人,字伯禽,一作子禽,即大夫种。

西施春秋末年越国人。我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施姓。以家住苎萝浣纱村西得名。越王勾践将她献之于吴王夫差。传吴亡后与范蠡同隐五湖,不知所终。

白公胜(?-前497),春秋时楚国公族。以白为氏,即王孙胜,楚平王之孙。

沈诸梁春秋末楚国大夫。字高,沈尹戌之子。因封地在叶,故称叶公。曾问政于孔子。

叶(shè)公即沈诸梁。

姜杵臼(?-前490)春秋时齐国国君。庄公的异母弟。前547-前490年在位。

齐景公即姜杵臼。

田常春秋时齐国正卿。一作陈恒、陈成子。

田成子即田常。

赵无恤(?-前425)春秋末晋国正卿。即赵襄子,赵鞅之子。

知瑶春秋末晋四卿之一。即智襄子。一称荀瑶。

知伯即知瑶。

豫让春秋末晋知氏家臣。曾漆身吞炭,谋刺赵襄子。

公孙般春秋末著名木工匠。即公输子,名般,一作班。鲁国人,故称鲁班。

鲁班即公孙般。

战国

魏斯(?-前396)战国初魏国建立者。前445-前396年在位。

魏文侯即魏斯。

乐(yuè)羊战国初魏国将领。一作乐阳。乐毅即其后裔。

李悝(kuī)(前455-前395)战国初政治家,法家代表人物。魏国人。著《法经》六篇,第一次用成言把封建法权固定下来。

李克即李悝。

西门豹战国初政治家、朴素的无神论者。魏国人。曾投巫于水,废止河伯娶妇陋习。

姬显(?-前376)战国初鲁国国君,前407-前376年在位。

鲁穆公即姬显。

孔伋(jí)(前483-前402)战国初思想家,鲁国人,孔鲤之子,孔丘之孙,字子思。其思想见于《礼记》中。

墨翟(约前468-前376)春秋、战国之际思想家,墨家学派创始者。宋公族目夷氏(墨台氏)之后。其思想学说见于《墨子》。

墨子即墨翟。

杨朱战国时思想家。魏国人,又称杨子、阳生、阳子居。

跖(zhí)春秋、战国之际奴隶起义领袖。一作蹠。在先秦古籍中被诬为“盗跖”和“桀跖”。

聂政(?-前397)战国时韩国轵人,有侠名。刺杀韩相侠累。

熊疑战国时楚国国君,前401-前381年在位。

楚悼王即熊疑。

吴起(?-前381)战国时军事家,卫国左氏人。初为鲁将,后遭谗赴魏。武侯时受旧旧势力排挤,出奔楚国。

韩昭侯(?-前333)战国时韩国国君,前358-前333年在位。

申不害(约前385-前337)战国时思想家。韩昭侯时任相十五年。

嬴渠梁(前381-前338)战国时秦国国君,献公之子,前361-前338年在位。

秦孝公即嬴渠梁。

公孙鞅(约前390-前338)战国中期政治家,法家代表人物。出身卫国公族,后在秦国主持变法改革达二十年之久。

商鞅即公孙鞅。

卫鞅即公孙鞅。

尸佼(约前390-前330)战国时思想家,魏国人,一说鲁国人。明于刑名之术,被称为“尸子”。

田因齐(?-前320)战国时齐国国君,桓公之子。前356-前320年在位。任用邹忌、田忌、孙膑,开展“百家争鸣”。

齐威王即田因齐。

邹忌战国时齐国大臣。自荐为齐国相,曾献计围魏救赵。

孙膑战国时军事家。齐国人,孙武后裔。著有《孙膑兵法》,亦称《齐武子》。

田婴战国时齐国宗室大臣。威王少子,田文(孟尝君)之父。封于薛,称薛公,号靖郭君(一作静郭君)。

匡章战国时齐将。又称匡子、章子。

淳于髡(音kūn)战国时齐国大臣。

魏罃(前400-前319)战国时魏国国君,武侯之子。前369-前319年在位。

魏惠王即魏罃。

梁惠王即魏罃。

庞涓(?-前342)战国时魏国将领。曾对孙膑施以毒刑,后兵败自杀。

惠施(约前370-前310)战国时名辩思想家。宋国人,曾任魏惠王相。在名辩思想上,其基本思想是“合同异”。

张仪(?-前310)战国时纵横家。魏国人,游说入秦,首创连横。惠王以为相,封武信君。

公孙衍战国时纵横家。阴晋人。一称犀首。提倡合纵抗秦,曾身佩楚、韩、赵、魏、燕五国相印。

陈轸战国时纵横家。

白丹战国时水利家、经济思想家。字圭。东周洛阳人,一说魏人。修建闻名后世的白渠(白公渠)。

田辟疆(?-前301)战国时齐国国君,威王之子,前319-前301年在位。

齐宣王即田辟疆。

李公蔚马文言文

李公蔚马文言文

1.翻译文言文:沈宣词尝为丽水令

原文:

沈宣词尝为丽水令。自言家大梁时,厩常列骏马数十,而意常不足。咸通六年,客有马求售,洁白而毛鬣类朱,甚异之,酬以五十万,客许而直未及给,遽为将校王公遂所买。他日,谒公遂,问向时马,公遂曰:“竟未尝乘。”因引出,至则奋眄,殆不可跨,公遂怒捶之,又仆,度终不可禁。翌日,令诸子乘之,亦如是;诸仆乘,亦如是。因求前所直售宣词。宣词得之,复如是。会魏帅李公蔚市贡马,前后至者皆不可。公阅马,一阅遂售之。后入飞龙,上最爱宠,为当时名马。

译文:

沈宣词曾经是丽水县令,他常说家在大梁的时候,家中马厩里曾经有骏马几十匹,然而中意的却很少。咸通六年,门客有马要出售,此马通体雪白,但是颈上的鬣鬃却有点近似红色,十分奇异。于是沈宣词答应给门客五十万钱做酬劳,门客答应卖给他,但是还没来得及将马给他,马就被将校王公遂买走了。过了几天,沈宣词去拜见公遂,问起当时那匹马,公遂说:“我竟然还没有骑过呢。”于是将马牵出,马懒懒的站在原地,不肯移动,公遂生气的去捶马,又让马去驾车,公遂觉得这样也不行,于是就将马关了起来。第二天,叫几个孩子去骑这匹马,还是想昨天一样,让家仆去骑,也是一样。于是将马卖给了之前打算买的沈宣词,宣词的到吗以后,情况也和公遂一样。恰好魏帅李公蔚在街市买贡马,前后来的马都不合心意。李公蔚看马,第一眼看见就把它买了下来,后来这匹马进了飞龙厩,是皇上最喜爱的马,成了当时的名马。

2.请翻译下面这段文言文

翻译:

沈宣词曾经是丽水县令,他常说家在大梁的时候,家中马厩里曾经有骏马几十匹,然而中意的却很少。

咸通六年,门客有马要出售,此马通体雪白,但是颈上的鬣鬃却有点近似红色,十分奇异,于是沈宣词答应给门客五十万钱做酬劳,门客答应卖给他,但是还没来得及将马给他,马就被将校王公遂买走了。

过了几天,沈宣词去拜见公遂,问起当时那匹马,公遂说:“我竟然还没有骑过呢。”于是将马牵出,马懒懒的站在原地,不肯移动,公遂生气的去捶马,又让马去驾车,公遂觉得这样也不行,于是就将马关了起来。

第二天,叫几个孩子去骑这匹马,还是和昨天一样,让家仆去骑,也是一样。于是将马卖给了之前打算买的沈宣词,宣词得到马以后,情况也和公遂一样。

恰好魏帅李公蔚在街市买贡马,前后来的马都不合心意。李公蔚看马,第一眼看见就把它买了下来,后来这匹马进了飞龙厩,是皇上最喜爱的马,成了当时的名马。

扩展资料:

一、出自《唐语林》

书籍简介:

唐代文史资料集。该书传编撰者为宋代王谠。

全书共8卷,末有辑佚一卷。仿《世说新语》体例,按内容分门系事,并将《世说新语》原有的35门(按今本《世说新语》共36门),扩大为52门。

书中材料采录自唐人50家笔记小说,资料集中,内容丰富,广泛记载唐代的政治史实、宫廷琐事、士大夫言行、文学家轶事、风俗民情、名物制度和典故考辨等,对研究唐代历史、政治和文学,均有参考价值。

《唐语林》原书在明初散佚。清代编《四库全书》时,据明嘉靖初齐之鸾刻残本及《永乐大典》所载,加以校订增补,以后各丛书所收多用此本。今传有聚珍板本、《惜阴轩丛书》本、《墨海金壶》本、《守一、山阁丛书》本等。1957年古典文学出版社据《守山阁丛书》本标点排印。

二、赏析:通过马前后不同的的反应,表现出好马需要遇到伯乐才能实现自己的价值的主题。

三、古代知音与伯乐的故事举例:

①伯牙绝弦:

伯牙善于演奏,钟子期善于欣赏.这就是“知音”一词的由来.后钟子期因病亡故,伯牙悲痛万分,认为世上再无知音,天下再不会有人像钟子期一样能体会他演奏的意境.所以就“破琴绝弦”,把自己最心爱的琴摔碎,终生不再弹琴。

②管仲鲍叔牙:

昔时,齐国有管仲,字夷吾;鲍叔,字宣子,再个自幼时以贫贱结交。后来鲍叔先齐桓公门下信用显达,举荐管仲为首相,位在己上。两人同心辅政,始终如一。管仲曾有几句言语道:“吾尝一战一北,鲍叔不以我为怯,知我有老母也。

吾尝一仕一见逐,鲍叔不以我为不肖,知我不遇时也。吾尝与鲍叔谈论,鲍叔不以我为愚,知有利不利也。吾尝与鲍叔为贾,分利多,鲍叔不以为贪,知我贫也。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叔!”

所以古今说知心结交,必曰:“管鲍”。今日说两个朋友,偶然相见,结为兄弟,各舍其命,留名万古。

四、文言注释:

①大梁:今河南开封,古时称大梁。②奋眄:举头斜视,不驯服的样子。③贡马:向皇帝进贡的吗。④飞龙:指皇家。

参考资料:搜狗百科-唐语林

3.李幼清识马原文及翻译

唐德宗年间,有一个善于相马的人,名叫李幼清,闲暇时常到马市上走。

有人把一匹很凶暴的马牵到了马肆,马系着锁,套着笼头,两个力士用木叉支着马的腮帮子,三四个人拿着鞭子跟着它,那马的神色象要咬人的样子,大有无法驾驭之状。李幼清靠近那马仔细看了一番,向马主打听了情况,马主就说:“这匹马具备了马的一切坏处,将要买掉它,只要给点钱就行。”

李幼清拿两万钱买了它,马主还觉得给价多了。好几百观看的人,对李幼清的决定都感到惊讶。

李幼清说:“这匹马气色俊美而奇特,看它的身材和气度,不是一般的马。这一定是主人不识马,使它同劣马同处一样的马槽和马棚,使之衰败散乱,洗刷不及时,草料不适当,结果它又踢又咬,又践踏又发怒,因不顺利而乱闯,心性受到压抑,终不能长久下去,精神失去依靠和寄托,最后发作成为狂躁,就无所不为了。”

已经到了午后,看的人渐渐离去了。李幼清就另买了一套新笼头,自己牵着,慢慢地向前走。

告诉马说:“你的才能和性格不被别人所了解,我给你换掉这些绳锁等乱七八糟的脏东西。”那马停住,耳朵伸着抬起头,李幼清为自己懂得马的意思而得意,于是李幼清用温水给马洗澡,又为它修剪打扮,给它特别的马槽和马棚,用优质的草料饲养它。

几天后,神气发生了小的变化;过了一个月,神气有了大的变化。那心性好像君子,步子好像贤才,嘶鸣好像龙,顾盼好像凤,原来是天下少有的骏马啊。

4.李幼清识马原文及翻译

唐德宗年间,有一个善于相马的e5a48de588b662616964757a686964616f31333236386165人,名叫李幼清,闲暇时常到马市上走。

有人把一匹很凶暴的马牵到了马肆,马系着锁,套着笼头,两个力士用木叉支着马的腮帮子,三四个人拿着鞭子跟着它,那马的神色象要咬人的样子,大有无法驾驭之状。李幼清靠近那马仔细看了一番,向马主打听了情况,马主就说:“这匹马具备了马的一切坏处,将要买掉它,只要给点钱就行。”

李幼清拿两万钱买了它,马主还觉得给价多了。好几百观看的人,对李幼清的决定都感到惊讶。

李幼清说:“这匹马气色俊美而奇特,看它的身材和气度,不是一般的马。这一定是主人不识马,使它同劣马同处一样的马槽和马棚,使之衰败散乱,洗刷不及时,草料不适当,结果它又踢又咬,又践踏又发怒,因不顺利而乱闯,心性受到压抑,终不能长久下去,精神失去依靠和寄托,最后发作成为狂躁,就无所不为了。”

已经到了午后,看的人渐渐离去了。李幼清就另买了一套新笼头,自己牵着,慢慢地向前走。

告诉马说:“你的才能和性格不被别人所了解,我给你换掉这些绳锁等乱七八糟的脏东西。”那马停住,耳朵伸着抬起头,李幼清为自己懂得马的意思而得意,于是李幼清用温水给马洗澡,又为它修剪打扮,给它特别的马槽和马棚,用优质的草料饲养它。

几天后,神气发生了小的变化;过了一个月,神气有了大的变化。那心性好像君子,步子好像贤才,嘶鸣好像龙,顾盼好像凤,原来是天下少有的骏马啊。

5.燕文公求马翻译是什么

燕文公在路上走,马死了,有人告诉他说:“卑耳氏的马好,请他卖给你。”

卑耳氏推辞说:“我的马都是野马,不能用来充当君王的驷马。”燕文公派人强夺他的马,结果人和马都逃跑了。

叫苏代的人想把他的马卖给燕文公,燕文公却不要。巫闾大夫进言说:“君王寻求马是用它来驾车乘坐的,何必舍近求远,想卖的你却不要,不想卖的你却非要买不可呢?”燕文公说:“我厌恶那些自卖自夸的人。”

巫闾大夫接着说:“从前中行伯向齐国求婚,高、鲍两家都答应了他,和叔向商量,叔向说:‘娶妻是为了传宗接代,侍奉祭礼,不可草率啊,只要看她是否贤惠就是了。’如今你寻求马,也只是看它是否好而已,只要是好马,就可以了。

从前尧帝把天下让给许由,许由不接受就逃走了,但尧帝不强求他,而终于得到了舜帝;宁戚养牛买牛给齐桓公,齐柦公录用了他,而终于得到了管仲。倘使尧帝不听任许由,怎么能得到舜帝?齐桓公不录用宁戚,怎么能得到管仲?你何必固执已见呢?”。

6.秦穆公亡马文言文翻译

春秋·秦穆公《秦穆公亡马》白话释义:

秦穆公曾外出王宫,丢失了自己的骏马,亲自出去找,看见有人已经把自己的马杀掉了,正在一起吃肉。秦穆公对他们说:“这是我的马呀。”

这些人都害怕惊恐地站起来。秦穆公说:“我听说吃骏马的肉不喝酒是要死人的。”于是按次序给他们酒喝。杀马的人都惭愧地走了。

过了三年,晋国攻打秦穆公,把秦穆公围困住了。以前那些杀马吃肉的人互相说:“咱们可以用出力(为君王)拼死作战,来报答吃了穆公的马他还给我们酒喝的恩德。”

于是冲散了包围,穆公最终脱离危难,并打败晋国,抓了晋惠公回来。这就是所谓的“做有道德的事情,必然会有福报”。

原文:

秦穆公尝出而亡其骏马,自往求之,见人已杀其马,方共食其肉。穆公谓曰:“是吾骏马也。”诸人皆惧而起。

穆公曰:“吾闻食骏马肉,不饮酒者杀人。”即饮之酒。杀马者皆惭而去。居三年,晋攻秦穆公,围之。往时食马肉者相谓曰:“可以出死,报食马得酒之恩矣。”

遂溃围,穆公卒得以解难,胜晋,获惠公以归。此德出而福反也。

扩展资料

写作背景:

秦穆公继位后任用百里奚、蹇叔、由余为谋臣,击败晋国,俘晋惠公,灭梁、芮两国。扶持晋文公,实现秦晋联盟。晋文公死后,联盟瓦解,秦晋对抗。后分别在公元前627年崤之战(今河南三门峡东南)和公元前625年彭衙之战(今陕西白水东北)中两次被晋军大败,秦东进的路被晋牢牢地扼住。

秦穆公非常重视人才,其任内获得了百里奚、蹇叔、由余、孟明视、西乞术、白乙丙等贤臣良将的辅佐。还曾协助晋文公回到晋国夺取君位。

周襄王时出兵攻打蜀国和其他位于函谷关以西的国家,开地千里。因而周襄王任命他为西方诸侯之伯,遂称霸西戎,为四百年后秦统一中国奠定了基石。

秦穆公四年,秦公为求将来做霸主,拉拢当时力量强大的晋国,他亲自向晋献公提亲,晋献公就把大女儿嫁给了他。后来,晋献公年迈昏庸,受宠最多的妃子骊姬,谎称申生要毒死晋献公,借晋献公之手除去申生。于是,晋献公另外两个儿子夷吾和重耳为了活命,分别逃往他国避难。

再后来,晋国臣子里克杀死骊姬的儿子奚齐和她妹妹的儿子卓子,想迎奉重耳回国,秦穆公也想这样做,但臣子认为重耳贤能皆胜过夷吾,会让晋国变得强大,从而威胁到自己的国家,于是秦穆公转而迎立夷吾为国君,是为晋惠公。

但是不久,晋惠公畏权杀死里克等老臣,又派人追杀重耳,并且恩将仇报,不接济秦国,导致晋国与秦国失和。晋惠公忘掉秦国恩情,反倒发兵攻打秦国,终遭惨败;后面不得已割地求饶,还叫儿子公子圉到秦国做人质,这才将两国的关系修好。

秦穆公为了掌控公子圉,把自己的女儿怀嬴嫁给了他。这在当时的社会来说,是一件亲上加亲的事,按理关系应该是很稳固的了。然而公子圉听说自己的父亲病了,害怕国君的位置会被传给别人,就扔下妻子,一个人偷偷跑回晋国。

第二年,夷吾一死,公子圉就做了晋国君主,是为晋怀公,跟秦国不相往来。没想到晋怀公又是一个忘恩负义的夷吾,秦穆公当然很生气,立即决定要帮助重耳当上晋国国君,重耳在秦穆公的帮助下攻下晋都,并派人杀死晋怀公,晋怀公在位不到一年就身死。秦穆公把女儿怀赢改嫁给了重耳。

秦穆公三十六年,秦军经过孟明视等将军的严格训练,已经是一支兵强将勇、英勇顽强的军队了。孟明视认为征伐晋军的时候到了,他请求秦穆公挂帅亲自出征,并且还发誓说:“假如这次出征不能获胜,我决不回国见家乡父老。”

秦穆公命令给出征的军队五百辆兵车、装备精良的兵器和充足的粮食,又拨给出征兵士家属粮食和钱财,以解士兵后顾之忧。经过充分的精心准备,秦穆公、孟明视率大军,浩浩荡荡地杀奔晋国。

文章赏析:

这个故事叙述了秦穆公对偷杀骏马吃肉的人们,不仅不追究责任,还请他们喝酒,最后得到了好的报答。从而赞扬了秦穆公宽容豁达的品格。

作为国君,对百姓宽容豁达,一旦国家有难的时候,百姓就会知恩图报,挺身而出,冒死献力;对百姓宽容豁达,是收拾民心的有效办法,得民心者得天下。其实作为普通人,如果能做到对人宽容豁达,那么一旦遇到困难发时候,人们也同样会竭尽全力帮助你。

7.这是李幼清识马原文吗

李幼清识马原文:

兴元中,有知马者,曰李幼清,瑕日常取适于马肆。有致悍马于肆者,结鎻交络其头,二力士以木耒支其颐,三四辈执檛而从之,马气色如将噬,有不可驭之状。幼清逼而察之,讯于主者,且曰:“马之恶无不具也。将货焉,唯其所酬耳。”李幼清以二万易之,马主尚慙其多。即而观者数百辈,讶幼清之决也。李幼清曰:“此马气色骏异,体骨德度非凡马。是必主者不知马,俾杂驽辈槽栈,馅败狼籍,刷涤不时,刍秣不适,磃啮蹂奋,蹇破唐突,志性郁塞,终不可久无所顾赖,发而为狂躁,则无不为也。”既晡,观者少间。乃别市一新络头,幼清自持,徐徐而前。语之曰:“尔材性不为人知,吾为汝易是鏁结杂秽之物。”马弭耳引首,幼清自负其知,乃汤沐翦饰,别其皂栈,异其刍秣。数日而神气一小变,逾月而大变。志性如君子,步履如俊乂,嘶如龙,顾如凤,乃天下之骏乘也。

译文:唐德宗兴元年间,有个适马的行家李幼清,闲暇时常常去马市。一天,有人牵来一批凶悍的马,用丝绳捆绑马头,两个大力士用木枷控制马嘴,另由三四人拿着马鞭跟着。这马显出一副要咬人的气色,状似不可驾驭。

李幼清近前观察,询问马的主人。主人说:“这马太坏了,想卖掉它,只要得几个钱就算了。”李幼清拿三万买下了这匹马。马的主人觉得太多了,过意不去。不一会儿,围观者有几百人,都问理由请为什么出高价买这劣马。理由请说:“这匹马起色特别凶均,提醒、股价、性情、气度,都表明它不是一批寻常的马。这一定是马主不识马,让它混在劣马群中;料槽、马厩塌坏,粪便遍处都是,不及时打扫;死了粗劣,不合马的口味。马因为蹄子之间揉杂着污秽,就需要不断践踏;口齿被不适合的饲料***,就亢奋想咬,跛着脚乱闯;志性被抑制着,始终得不到伸展,久而久之,就变得狂躁,没有什么不敢做的了。”

黄昏时,李幼清趁围观者逐渐减少的间隙,又再买了一副新马笼头,自己拿着笼头慢慢地对马说:“你的才性没有被人发现,我来给你除掉这锁结和秽物。”马贴耳伸头。李幼清使用热水润湿马身,然后洗刷;并将这匹马用的料槽、马厩同其他的马区别开来,换上较好的饲料。

几天之后,这马的神气就有了改变。过了一个月,就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志性像个君子,步履像个贤人,嘶叫如龙吟,毛色如凤羽,成为天下最雄骏的马了。

具体出处我也就不知道了抱歉!

8.马的文言文4篇

塞翁失马原文:近塞上之人,有善术者,马无故亡而入胡。

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居数月,其马将胡骏马而归。人皆贺之,其父曰:“此何遽不能为祸乎?”家富良马,其子好骑,堕而折其髀。

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居一年,胡人大入塞,丁壮者引弦而战。近塞之人,死者十九。

此独以跛之故,父子相保。译文:从前,有位老汉住在与胡人相邻的边塞地区,来来往往的过客都尊称他为“塞翁”。

塞翁生性达观,为人处世的方法与众不同。有一天,塞翁家的马不知什么原因,在放牧时竟迷了路,回不来了。

邻居们得知这一消息以后,纷纷表示惋惜。可是塞翁却不以为意,他反而释怀地劝慰大伙儿:“丢了马,当然是件坏事,但谁知道它会不会带来好的结果呢?”果然,没过几个月,那匹迷途的老马又从塞外跑了回来,并且还带回了一匹胡人骑的骏马。

于是,邻居们又一齐来向塞翁贺喜,并夸他在丢马时有远见。然而,这时的塞翁却忧心忡忡地说:“唉,谁知道这件事会不会给我带来灾祸呢?”塞翁家平添了一匹胡人骑的骏马,使他的儿子喜不自禁,于是就天天骑马兜风,乐此不疲。

终于有一天,儿子因得意而忘形,竟从飞驰的马背上掉了下来,摔伤了一条腿,造成了终生残疾。善良的邻居们闻讯后,赶紧前来慰问,而塞翁却还是那句老话:“谁知道它会不会带来好的结果呢?”又过了一年,胡人大举入侵中原,边塞形势骤然吃紧,身强力壮的青年都被征去当了兵,结果十有八九都在战场上送了命。

而塞翁的儿子因为是个跛腿,免服兵役,所以他们父子得以避免了这场生离死别的灾难。马说韩愈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只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参考译文世上有了伯乐,然后才会有千里马。千里马是经常有的,可是伯乐却不经常有。

因此,即使是很名贵的马也只能在仆役的手下受到屈辱,跟普通的马一起死在马厩里,不能获得千里马的称号。行千里的马,一顿或许能吃下一石粮食,喂马的人不懂得要根据它日行千里的本领来喂养它。

(所以)这样的马,虽有日行千里的能耐,却吃不饱,力气不足,它的才能和美好的素质也就表现不出来,想要跟普通的马相等尚且办不到,又怎么能要求它日行千里呢?鞭策它,不按正确的方法,喂养又不足以使它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听它嘶叫却不懂得它的意思,(反而)拿着鞭子站在它跟前说:“天下没有千里马!”唉!难道果真没有千里马吗?其实是他们真不识得千里马啊!马价十倍原文:人有卖骏马者,比三旦立市,人莫之知。往见伯乐,曰:"臣有骏马欲卖之,比三旦立于市,人莫与言。

愿子还而视之,去而顾之,臣请献一朝之费。"伯乐乃还而视之,去而顾之,一旦而马价十倍。

译文有个要出卖骏马的人,接连三天呆在集市上,没有人理睬。这人就去见相马的专家伯乐,说:“我有匹好马要卖掉它,接连三天呆在集市上,没有人来过问,希望你给帮帮忙,去看看我的马,绕着我的马转几个圈儿,临走时再回过头去看它一眼,我愿意奉送给你一天的花费。”

伯乐接受了这个请求,就去绕着马儿转几圈,看了一看,临走时又回过头去再看了一眼,这匹马的价钱立刻暴涨了十倍。《穆公亡马》秦穆公亡马,歧下野人得而共食之者三百人。

吏逐得,欲法之。公曰:“君子不以畜害人。

吾闻食马肉不饮酒者,伤人。”乃饮之酒。

其后穆公伐晋,三百人者闻穆公为晋所困,椎锋争死,以报食马之德。于是穆公获晋侯以归。

译文:秦穆公走失了一匹马,岐山脚下的农民捉得并分给三百个人一起吃了它。(秦穆公的)官吏追捕到了(食马的人),想按照法律来处置他们。

秦穆公说:“有德才的人说不因为畜生而杀人。我听说吃马肉而不喝酒,就会伤及身体。”

于是便给酒他们饮。后来秦穆公攻打晋国,(那)三百人听说秦穆公被晋军围困,拿着锐利的武器以死相救,来报答给马肉吃的恩德。

这次秦穆公擒获了晋侯班师回国。田忌赛马原文:齐使者如梁,孙膑以刑徒阴见,说齐使。

齐使以为奇,窃载与之齐。齐将田忌善而客待之。

忌数与齐诸公子驰逐重射。孙子见其马足不甚相远,马有上、中、下辈。

于是孙子谓田忌曰:“君弟重射,臣能令君胜。”田忌信然之,与王及诸公子逐射千金。

及临质,孙子曰:“今以君之下驷彼上驷,取君上驷与彼中驷,取君中驷与彼下驷。”既驰三辈毕,而田忌一不胜而再胜,卒得王千金。

于是忌进孙子于威王。威王问兵法,遂以为师。

译文:齐国使者到大梁来,孙膑以刑徒的身份秘密拜见,用言辞打动齐国使者。齐国使者觉得此人不同凡响,就偷偷地用车把他载回齐国。

齐国将军田忌赏识他并像对待客人一样礼待他。田忌经常与齐国诸公子赛马,设重金赌注。

孙膑发现他们的马脚力都差不多,可。

9.塞翁失马文言文翻译

塞翁失马出自西汉刘安《淮南鸿烈集解》。

原文:近塞上之人有善术者,马无故亡而入胡。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居数月,其马将胡骏马而归。人皆贺之,其父曰:“此何遽不能为祸乎?”家富良马,其子好骑,堕而折其髀。

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居一年,胡人大入塞,丁壮者引弦而战。近塞之人,死者十九。此独以跛之故,父子相保。故福之为祸,祸之为福,化不可极深不可测也。

译文:有位擅长推测吉凶掌握术数的人居住在靠近边塞的地方。一次,他的马无缘无故跑到了胡人的住地。人们都为此来宽慰他。那老人却说:“这怎么就不是一种福气呢?”过了几个月,那匹失马带着胡人的许多匹良驹回来了。人们都前来祝贺他。

那老人又说:“这怎么就不是一种灾祸呢?”算卦人的家中有很多好马,他的儿子爱好骑马,结果从马上掉下来摔断了腿。人们都前来慰问他。那老人说:“这怎么就不是一件好事呢?”

过了一年,胡人大举入侵边塞,健壮男子都被征兵去作战。边塞附近的人,死亡众多。惟有塞翁的儿子因为腿瘸的缘故免于征战,父子俩一同保全了性命。

扩展资料:

塞翁失马比喻一时虽然受到损失,也许反而因此能得到好处。也指在一定的条件下,好事和坏事是可以互相转换的,坏事可以变成好事,好事可以变成坏事。无论遇到福还是祸,要调整自己的心态,要超越时间和空间去观察问题,要考虑到事物有可能出现的极端变化。

读音:sàiwēngshīmǎ。

用法:主谓式;作宾语、分句;用于安慰语。

例子:清李汝珍《镜花缘》第七回:“处士有志未遂,甚为可惜,然‘塞翁失马,安知非福’。◎”

文章分享结束,孙膑养牛和李公蔚马文言文的答案你都知道了吗?欢迎再次光临本站哦!

本站所发布的文字与图片素材为非商业目的改编或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权或涉及违法,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