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上养牛放马(牧民是怎么放羊的呢)

草原上养牛放马(牧民是怎么放羊的呢)

大家好,感谢邀请,今天来为大家分享一下草原上养牛放马的问题,以及和西藏的牛羊那么多,牧民是怎么放羊的呢的一些困惑,大家要是还不太明白的话,也没有关系,因为接下来将为大家分享,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解决大家的问题,下面就开始吧!

7只羊被雪埋路人铲雪救出,内蒙古为何多养牛羊很少养猪

7只羊被雪埋路人铲雪救出,内蒙古为何多养牛羊很少养猪

内蒙古拥有一望无际的大草原,不缺饲料,是养殖牛、羊天然牧场,属于地利之便,因此,内蒙古盛产牛、羊和马匹等牲畜。但是,猪不吃草料,因此不具备养猪条件。

内蒙古现在是中国畜牧业基地,每年向内地输送数不清的牛羊,现在很多大城市的优质牛羊肉,都来自内蒙古或者新疆,他们拥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其他地方因为没有这种条件,虽然也有少数养殖户,但是牲畜产量与内蒙古无法相提并论。

任何一个养殖业都要根据本地区优势来发展,举个例子,我们所吃的海鲜都来自沿海地区,以前靠从海里抓捕,随着渔业资源枯竭,沿海渔民开始举办养殖场,现在饭桌上吃的大部分海鲜,都是来自渔民。养殖场,比如海带、带鱼、紫菜等等海产品。

很明显,如果让海边渔民养殖牛羊,肯定不现实,因为他们没有草料和农场。反过来,让内蒙古农民养殖鱼类,因为缺少水源,他们也无法做到。

这也算大自然规律,如果违背这个规律,最终将以失败告终,惨淡收场。

内蒙古畜牧业很发达,有些农场主拥有成千上万只羊,丢几只都不知道。而且放牧时一不小心,这些畜牲就跑丢了,找不到回家路。由于地域辽阔,内蒙古时常发生这样的事。

12月22日,内蒙古乌兰察布一个养殖户七只羊走失了,结果天降大雪,把这几只失踪之后找不到家的羊埋在路边雪窝里,恰好有一男子开车路过。

这名男子不忍心羊被冻死,停车拿出铁锹铲雪救羊,因为没有帮手,他一个人花了半小时才把羊救出,搞得浑身冒汗,疲惫不堪。

目前七只羊已经被主人领回去,走失的原因是当天风很大,无论如何,羊最终回到家里是件值得庆贺的事,同时也为这位富有爱心的司机点个赞。

内蒙古草原一望无际吗可以吃手抓羊肉吗

内蒙古草原一望无际吗可以吃手抓羊肉吗

可以。给你草原的资料介绍看看。

地理位置

从地理地貌上看,内蒙古高原东起大兴安岭和苏克斜鲁山,西至甘肃省河西走廊西北端的马鬃山,南沿长城,北接蒙古国。海拔1000多米,地势起伏微缓,有明显的季相变化。适宜禾本科、菊科的生长,从而造就了广袤无垠的内蒙古大草原。

内蒙古草原

内蒙古草原(18张)

中国著名历史学家和考古学家翦伯赞曾在其名著《内蒙访古》一文中指出,“一出居庸关,经过了一段崎岖的山路以后,便在我们面前敞开了一片广阔的原野,一片用望远镜都看不到边际的原野,这就是古之所谓塞外。”可见内蒙古高原的自然延伸,使得中国北方许多地区都具有相类的地貌特征,这为内蒙古大草原的自然延伸奠定地质基础。

气候特征编辑

内蒙古大草原的气温年际变化显著,大部分地区的气

内蒙古大草原。

内蒙古大草原。(3张)

温的极差普遍为65℃-85℃,气温日较差年为13℃-16℃,为中国气温极差与日较差全国最大的地区,这非常有利于草原植物糖分的储存与物质的凝结;

内蒙古大草原昼夜温差大,海拔高以及高寒的气候,最大程度上减少了牲畜的传染病流行。纯牧区一般冷的天气较多,进入十月份有的牧区就已经开始下雪,例如内蒙古呼伦贝尔海拉尔。有的地方干旱很严重,例如赤峰市的敖汉旗,就是干旱气候为主。

资源分布编辑

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内的大草原主面积8666.7万公顷,其中有效天然牧场6818万公顷,占全国草场面积的27%,是我国最大的草场和天然牧场。最著名的要数呼伦贝尔大草原,是世界上天然

内蒙古草原

内蒙古草原

草原保留面积最大的地方,是我国最大的无污染源动物食品基地。内蒙古自治区是全国东西跨度最长的省区,与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山西、陕西、甘肃、宁夏八省区相邻。

除了内蒙古自治区内的广阔无垠的天然优质草原外,内蒙古大草原还延伸到周边多个省份,尤其是在与内蒙古自治区毗近的2个蒙古族自治州、7个自治县内的广阔延伸,例如河北省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就是著名的古老而美丽的木兰围场,曾是清代的皇家围猎草原;坝上草原和康西草原距北京仅有几十公里;而黑龙江省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拥有草原469万亩,是黑龙江省最大的草原……

内蒙古大草原的自然区域至少占到全国草场面积的35%以上。

经济价值编辑

内蒙古大草原是国家重要的畜牧业生产基地

内蒙古草原

内蒙古草原(3张)

。单就内蒙古自治区内的大草原来看,从北部的呼伦贝尔草原到西南部的鄂尔多斯草原,从东部的科尔沁草原到西部的阿拉善荒漠草原,总面积达8666.7万公顷,其中可利用草场6818万公顷(68.18万平方公里),约占内蒙古自治区(118.3万平方公里)土地面积的60%,占全国草场总面积的1/4以上。

内蒙古草原

内蒙古草原

呼伦贝尔、锡林郭勒、科尔沁、乌兰察布、鄂尔多斯和乌拉特6大著名草原,生长着1000多种饲用植物,其中饲用价值高的就有100多种,尤其是羊草、羊茅、冰草、无芒雀麦、披碱草、野黑麦、黄花苜蓿、野豌豆、野车轴草等禾本和豆科牧草,是著名的优良牧草。

内蒙古草原

内蒙古草原(3张)

肥美的草原,孕育出丰富的畜种资源。内蒙古大草原所处纬度较高,主要位于北纬40—45度之间,世界畜牧专家确认,40—45度左右是最佳的奶源纬度带。而内蒙古大草原恰恰位于北纬40—45度左右这一天然养牛带上,与欧洲、南美、新西兰处于同一纬度;内蒙古大草原日照充分,全年太阳辐射量从东北向西南递增,全年日照时数从东部的2700小时,逐步增至西部阿拉善盟、巴彦淖尔的3400小时以上。充足的日照,更有利于植物的光合作用,丰富自然的植被食物链,尤其是独特的饲草饲料资源,富含奶牛所需的粗蛋白、粗脂肪、钙、磷等多种营养素,为奶牛提供了最优质的营养。

草原传说编辑

人们都非常向往内蒙古大草原,想象着这里的茵茵碧草,悠悠白云,湛蓝如洗的天空,还有奔驰的骏马和成群的牛羊,可是你知道大草原的故事和名字的来历吗?内蒙古呼伦贝尔大草原的名字,来自一个凄美的爱情传说。

从前草原上有一名叫呼伦的美丽姑娘游走在草原上。百种鲜花都羞涩地低下头;英俊的蒙古族小伙子贝尔骑上高头大马,所有的马匹都自愿伴着他一起飞奔。两个年轻人儿相爱了,白灵鸟高唱祝福的歌。雪白的羊群叼来最美丽的花堆在他们帐房外。也是一个雨后天青架起双彩虹的傍晚,异常突如其来的灾难破坏了草原的宁静,恶魔莽古斯狞笑着吸干了草原的水,从洁白的毡房里抢走了呼伦姑娘。草原枯黄了,成群的牛羊倒地而亡。为拯救草原和心爱的姑娘,贝尔抄起弓箭长刀,跨上枣红马,冲进枯萎的草原。日夜奔波跋涉寻找莽古斯,终因疲惫不堪跌下马来,就在半梦半醒间,他看到了饱受折磨恶魔摧残的呼伦的身影,她变成一朵瘦小的“阿日愣”花,就在眼前经受着风吹日晒,奄奄一息。

贝尔猛然惊醒,用皮囊里仅有的一点水浇灌“阿日楞”花,呼伦复活了,她紧紧拥抱着贝尔。莽古斯又出现了,再次夺走呼伦。草原被沙石吞噬,天边烧起了大火。贝尔情急中想起了阿爸传给他的神弓,连向天空放出仅有的三箭。顿时大雨倾盆。草原复苏,牛马羊群又重新站立起来,妖魔带着绑在身后的呼伦,又再次杀回,企图杀死贝尔摧毁一切,这时呼伦挣托绑绳。飞快地夺下莽古斯头上的绿宝珠,一口吞下。顷刻,山崩地裂,狂风大作,呼伦倒地化作浩荡的大湖。

贝尔杀死了恶魔,然而在湖边却再也看不到美丽的呼伦姑娘了。贝尔悲痛万分,惯然地折断神弓。只听一声巨响,草原塌陷,贝尔也化做一池清湖。就这样,一对情人把炽热的爱献给草原万物,化做呼伦、贝尔两个清澈汪洋的大湖。草原有情,暗暗地拼裂开出一道乌尔逊河,把两颗年轻的心连了起来。草原兴旺了,草原上的人们为了感谢纪念呼伦和贝尔,就把这片草原命名为呼伦贝尔大草原。

面对大自然和诸多自然现象,人历来有敬畏的心理。富有独特想象力的北方游牧民族,编织了这一神话传说,显然是出于对风沙灾害的憎恶和对水草丰美的渴望。这是一种原始的朴素的环保意识。其实,呼伦、贝尔也好,风妖沙魔莽古斯也好,都是一种符号,像五线谱上的“乐符”一样,所演奏的是人与自然的乐章,这乐章自古以来就是内蒙古大草原的主旋律。摘自《草原风光秀美夜色令人陶醉》

呼伦贝尔大草原编辑

呼伦贝尔草原是内蒙古最大的草原,有一望无际的绿色,有延绵起伏的大兴安岭,还有美丽富饶的呼伦湖和贝尔湖。

春天,冰雪融化了。小草飘动着细细的嫩芽,花儿在风中散发着无限的幽香,草原的野草野花开始盛开了,五颜六色的,像一块漂亮的地毯铺在呼伦贝尔的大地上。树木也穿上了绿色的纱衣,春燕欢笑着归来,整个大草原春意盎然。

夏天这里空气清新,气温凉爽,是避暑度假的胜地。一眼望不到尽头的草原,蓝天白云,碧草绿浪,湖水涟漪,点点毡房,整个草原清新宁静。一条弯弯的小河,静静地流向远方。在山坡上吃草的羊群,远远望去好像是白云飘浮在山间,又好似粒粒珍珠撒落在草原上。微风吹过,草浪滚滚,形成了一片绿色的海洋。牧羊的姑娘,唱着动听的情歌,挥动着鞭子,游走在美丽的草原上。傍晚,夕阳西下的时候,在霞光的辉映下,草原与天连成一片。蒙古包里响起了委婉动听的马头琴声,这动与静相结合的草原美景,怎不叫人心旷神怡。

秋天,这里是一片金黄的世界。成熟的野果挂满枝头,微风吹来,草原翻卷起层层波浪,草香扑鼻,秋风佛过,散发开一阵阵沁人心扉的清香。牧人们忙着放牧,剪羊毛。人们的脸上露出了喜悦的笑容,整个草原好似一幅美丽的金色油画。

冬天,这里经常大雪纷飞,整个大地都变成了琼雕的草、玉琢的树。漫天雪花飞舞,给草原穿上了洁白的盛装。小河也覆盖了厚厚的雪白棉被,树枝挂满了沉甸甸、蓬松松的雪球。呼伦贝尔变成了白色的世界,银装素裹白雪皑皑。

这片绿色净土拥有太多让人流连忘返的美丽景致。但最让人难忘的还是草原的夜色,月光下草原虽然没有了五彩缤纷,却多了一片宁静和神秘,一直延伸在一望无际草原上的路似乎没有了尽头。

弯弯的月亮悬挂在那高远的天空中,云彩随着月光的柔曼光影变幻着她轻柔而缠绵的舞姿,夜空中缀满了繁星。河水静静流淌,在月光下依稀闪烁出点点波光。环顾四周,蒙古包闪着点点光亮,草原在夜色中舒展开她宽大的胸怀,以特有的幽静欢迎远方的客人。

远处传来悠扬的马头琴声,几个姑娘和小伙尽情地欢跳蒙古“舞”,酣畅淋漓地放声歌唱。微风拂人,草香袭人,月光诱人,水波撩人,鸟声动人。置身于她的怀抱,整个人就融入朦胧的梦境之中。[2]

草原保护编辑

近年来,内蒙古自治区围绕畜牧业可持续发展战略,加强草原建设保护,逐步改善生态环境,提高草原综合能力,为全区稳定饲养6500万头(只)以上牲畜,稳定生产100万吨牛羊肉、6.2万吨毛绒和5.5万吨鲜奶提供了强大的物质基础。

改革开放以来,内蒙古畜牧业发展迅速。但草畜矛盾也日趋突出,草原整体生态环境不断恶化,成为制约畜牧业持续稳定发展的重要因素。为此,全区各地加强领导,加大草原建设力度。“八五”期间,全区草原建设规模每年都达到2000万亩以上,去年突破了3000万亩。据统计,到1997年底,全区人工种草、飞播牧草1083万亩,改良和围栏草原1021万亩,建设五配套草库伦8370处,打贮草176亿公斤,青贮、氨化饲料达48.6亿公斤。自然环境恶劣的乌兰察布盟,大抓草业,建成5000亩以上的连片人工草场100多处。

目前,全区落实草原所有权面积已达8.2亿亩,落实使用权面积7.4亿亩,分别占全区可利用草原总面积的86%和78%,全区落实到户的草牧场承包使用面积达6.2亿亩。从而,进一步强化了农牧民生产者的主体地位,调动了牧民建设草原的积极性。据统计,以草原畜牧业著称的锡林郭勒盟现已把打草场、种植草场和放牧场全部承包到户,划分到户的草牧场面积达2.3亿亩;有111个乡、570个村落实了草牧场所有权和使用权,分别占核准基数的100%和98%。对收取的草场使用费实行专户存储、专项管理、专款使用,总额的95%作为“育草基金”,留在村一级用于草原建设,进一步激发了广大牧民建设和保护草原的积极性。[3]

生活方式编辑

蒙古包:适于游牧生活,便于拆卸;

马:便于草原上的行走与放牧;

蒙古袍、蒙古靴:适于骑马;

那达慕大会:蒙古族最盛大的节日。

可以看出内蒙古牧民的住、行、衣、

草原盛会

草原盛会

食都在适应当地自然环境,我们可以明白一个道理:只有去适应自然才能不断发展。牧民合理利用草场,进行轮流放牧,合理利用牧草资源。另外,他们还进行了畜牧产品的深加工,鄂尔多斯品牌的服装闻名全球。牧民们的生活也越来越好。内蒙古草原相当辽阔,总面积约占全国国土的1/10。它由六大草原组成,自东向西顺次是:世界上著名的呼伦贝尔草原、科尔沁草原、植被保护最好的锡林郭勒草原、宽广的乌兰察布草原以及鄂尔多斯半荒漠草原和阿拉善盟的荒漠草原。

民族服饰编辑

蒙古袍是蒙古族人民为适应牧业生产和自然环境而创制的一种古老的传统服

装。衣领、衣襟、袖口,皆有彩色的镶边。衣扣多用绦子绣制或缀以特制的黄铜琉璃扣子。从右方开襟,左方多不开叉。男式长袍一般用深蓝色、海蓝色或天蓝色的衣料制作;女式长袍多用红色、绿色或黄色的绸缎自制成。蒙古袍按季节分为单袍、夹袍、棉袍和皮袍。年轻的牧人穿上长袍和马靴,紧扎腰带,显得魁梧、剽悍;姑娘穿上蒙古袍,腰间系红或绿绸带,能衬托出苗条身躯和青春之美。

蒙古靴是蒙古民族服装的配套部件之一。分布靴、皮靴和毡靴三种,根据季节选用。布靴用高级布料或大绒制作,靴头和靴筒上往往以金丝线绣花。图案新颖艳丽,具有浓厚的民族特色。皮靴通常用牛皮制作,分旧式和新式两种;毡靴用羊毛模压而成。蒙古靴是蒙古族人民在长期的劳动生产和日常生活中创造出来的,非常适应自然环境。骑马时能护踝壮胆,勾踏马蹬;行路时能防沙防害,减少阻力,又能防寒防蛇。

蒙古礼帽一般用精致呢料制作,是一种椭圆形的、四周有一圈宽边檐的帽子,多为黑色、棕色或灰色。帽筒前高后低。帽顶中央稍凹陷,帽筒与帽檐相接处,缀以花纹镶边。穿蒙古袍或西服,佩带礼帽,显得文雅美观。

蒙古坎肩是蒙古民族服装的配套服饰之一,是蒙古长袍的一种外套。蒙古坎肩始于元代。蒙古妇女穿坎肩,一般不扎腰带。坎肩无领无袖,前面无衽,后身较长,正胸横列两排纽扣或缀以带子,四周镶边,对襟上绣花。

蒙古罟罟冠是流行于元代蒙古族已婚女子的头饰。在《蒙古秘史》中蒙古语称孛

黑塔,汉文史籍称固姑冠、故姑冠或罟罟冠,是一种具有浓厚民族色彩的艳丽的首饰。这种高冠,一般采用桦树皮围合缝制,成长筒形,冠高约1尺,顶部为四边形,上面包裹着五颜六色的绸缎、缀有各种宝石、琥珀、串珠、玉片及孔雀羽毛、野鸡尾毛等装饰物,制作精美,绚丽多姿。进入近代以后,蒙古妇女的头饰也有所演变和发展,内蒙古东部和西部,甚至各盟、各旗县的头饰都各有自己的特色。

地方特产编辑

风干牛肉、干奶酪、马奶酒、麦饭石、刀沙果、干炒米、奶片、奶茶、酥油茶、羊奶酒、蒙古袍、皮画、

蒙古皮画

蒙古皮画

画草编、银器、蓝莓。

风干牛肉

风干牛肉

奶茶:掺和着牛奶或羊奶的茶,是蒙古族同胞敬客最重要的饮料。

蒙古奶茶

蒙古奶茶

奶豆腐:用牛奶制成的凝固食物,盛在盘子里做点心,并不是豆腐。

亚麻籽油:内蒙古草原康神是亚麻油主产区。

奶豆腐

奶豆腐

手抓羊肉:蒙古族同胞习惯把羊肉切成大块,煮熟了吃。吃的时候用刀

手把肉

手把肉

割,用手抓,叫“手抓羊肉”。

奶酒:一般以马、牛、羊、骆驼的鲜奶为原料酿制而成,尤以马奶酒居多。传统的酿制方法主要采用撞击发酵法。

内蒙古地大物博,物产丰盈。全区境内生长着经济价值较高的野生植物600多种,其中罗布麻、芦苇等70多种纤维植物是造纸、制绳和人造棉的重要原料;榛子、山杏、文冠果、红豆等是良好的油料植物和制酒野果;柞树的橡子、沙枣等50多种植物含有丰富的淀粉,可以加工成面粉、粉条、糖稀、糖

内蒙古草原

内蒙古草原(2张)

色等。

酿酒

酿酒

内蒙古还是中国中草药生产基地之一。现已发现药用植物500多种,有誉称为中国“国老”的甘草、补气药材之最黄芪、中国地精——肉苁蓉,还有赤芍、麻黄、桔梗、知母、柴胡、苍术、远志、车前子、龙胆草等药材几十种。鸟兽类有雁鸭类和雉鸡类;紫貂、马鹿和驼鹿等。犴鼻、熊掌、鹿尾被誉为大兴安岭佳肴中的三大珍品。

内蒙古又是牛、羊、驼、马之乡,盛产驼峰

、驼掌、牛鞭、牛黄、马宝之地。还有黄河美鲤、河套蜜瓜、中华麦饭石、珍稀名贵的巴林彩石等,都是内蒙古特产。[1]

为什么古代的游牧民族都喜欢养羊不养猪呢原因有哪些

为什么古代的游牧民族都喜欢养羊不养猪呢原因有哪些

因为猪适合定居的民族圈养。原因有游牧民族的生活习惯跟猪不太一致、猪需要圈养、猪会破坏草场、山羊可以蓄养、山羊的实用性更大等。

人常吃牛羊肉,为什么却独不吃马肉市场上的马肉都到哪去了

人常吃牛羊肉,为什么却独不吃马肉市场上的马肉都到哪去了

人常吃牛羊肉,为什么却独不吃马肉?

1.马曾作为战略物资和运输工具,自古受控,不可随意宰杀。

在古代,马是人类生活和作战的工具,战士可以骑马作为骑兵对步兵形成优势,可以千里奔袭,可以运送给养,马还可以耕种,所以千百年来马在人们的心目中都有着别样的地位,是受保护的对象。

汉代,杀伤牛马,与盗同法;

宋朝,杀牛马处脊杖或臀杖;

明代,杀牛马处脊杖;

清代,私自宰杀牛马杖一百;

2.感情因素,人们把马当做战友/伙伴/朋友

养马的人应该知道马和狗一样都是通人性的动物,战争年代,人们骑着马风里来雨里去,作为“战友”、作为“伙伴”、作为“朋友”,人们也不愿把马和食物联系到一起。

有这样一个故事,我国的一位少将有匹骏马,他曾骑着这匹马驰骋疆场,遗憾的是一次山体塌方把马的前蹄砸骨折了。在那个年代,像这种情况马是要被杀掉吃肉的,因为它上不了战场了。

但那位少将却下令“任何人都不能打这匹马的主意,就是把我杀了,也不能杀这匹马。”

3.马肉口感较差

农村有句俗语是“驴肉香,马肉臭,打死不吃骡子肉”,那么马肉是什么味呢?据吃过马肉的朋友说,马肉发酸,还有一股土腥味。另外由于马长期奔跑,马肉的肉质纤维很粗,比牛肉的还粗,嚼不烂。

4.相较于猪、牛、羊,马的经济效益很低,很少有人养殖

在生活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有人养猪、养羊、养牛,却很少看到有人饲养马,这主要是因为马是少食多餐的动物,很难养。并且马相较于猪牛羊很难高效的把饲料、谷物吃到肚里转化成肉。

写在最后

基于情感因素,人们很少或不吃马肉就像很少有人吃狗肉一样,另外,马肉的口感较差,很少被养殖,人们不吃马肉就不奇怪了。

大概不外乎两条:一是去到合乎习俗的地方,那里合情合理又合习惯的吃,没有任何别扭和讲究,习以为常,

二是张冠李戴换了标签,或曰牛肉或日其它肉,就是不说马肉。现实之中此例何其多,本主就听到了一位安徽到我们湖此卖牛肉的小伙,大概看到诚实本分吧,附在耳旁小声告诉一一是马肉。

楼主现在意下如何?佩服你的认真。

不讲不知道,一提起还真是这么一回事。市场上没有马肉出售是有原因的:

1.自古以来,马作为战略物质受重视,骑兵必备物质,比较稀缺,不可能拿来吃。代代相传,马肉为忌物。

2.自古以来个人养马很少,它作为古代交通工具一员,情感上不可能吃它。

3.马肉是可以吃的,虽然口感差,当人处于绝境时,把马肉充饥是可行的。红军长征路上,爬雪山过草地,弹尽粮绝时,首长杀马充饥。没有马的队伍,煮皮带,吃草根度日。

4.马肉之所以不在肉铺上常见,一是难得,二是口感差,三是老百姓自古以来不接受。

我当知青时,发现一只死猫,剥皮后煮着吃,可难吃了,猫肉可粗啦,像吃稻草杆,所以市场不见猫肉卖是有道理的。

放心这东西不会变成空气!

坑定都到了人的肚子里,只是大家不知道!

不好吃

贵州省惠水县去看看,惠水马肉贵州人都知道。干锅马肉做法独特,贵州省很多地方都有。省外有没有不知道。

其实对于人们来说马肉口感不太好,有点发酸(本人没有吃过),这是一个方面。另一个方面,在过去的农耕时代,马是作为主要的劳动力来使用的,对于人们来说,马是家庭财产的重要组成部分。第三,马比较忠诚“老马识途”应该就是这个意思。这三点本人认为可能是人不吃马的原因吧

马肉的纤维很粗,口感不好,再加上马最早是交通工具,和人更亲近一些,所以吃马肉的人特少,马肉很多应该是充次品驴肉消掉了。

问问新疆人(北疆)就知道马肉哪去了,伊犁那边做的马肠,还蛮贵的。

西藏的牛羊那么多,牧民是怎么放羊的呢

西藏的牛羊那么多,牧民是怎么放羊的呢

你没有看错,题目就是说的牧民比较穷,有的甚至说是很穷。为什么这么标题,这样说呢。因为实际的牧民基本上就是维持生计,甚至很大部分人是负外债的。所以牧民有几千头羊是真的,而负债或只能维持生计也是真的。有的朋友可能会说我的话有点打架的意思,其实家里养羊的朋友或者来自新疆、西藏、内蒙古牧区,家里在放羊的朋友,就会明白我真的没有说假话了。

春天羊羔集中出生的季节

但是来自牧区的朋友,基本上就在自己的省份,因为去外地他们真的会很不适应,而且从小在牧区长大,对于大城市的喧嚣,是真心不喜欢。那么我还是对自己说的话负责任,就给大家解释一下,为什么像新疆、西藏、内蒙古这些拥有广大草原的牧区,一家一户有上千头羊,为啥还说生活拮据,而不是项链论斤带呢?我给大家慢慢讲,了解之后大家就不困惑了,以后遇到牧区小伙,听人家家里有上千头羊,你也不要随便唏嘘人家百万户,有钱人家了。

接待游客的放牧区

新疆、西藏、内蒙牧区牧民的真实生活揭晓

其实在新疆、西藏、内蒙,还包括像甘肃一带,拥有天然的草场,适合牛、羊、马的放养。这不得不提到在汉武帝时期19岁的霍去病,是他成功的驱逐了匈奴,取得了甘肃河西走廊一带,打开了中原通往西域的大门,拥有了天然的草场,我国也是从那个时候开始也拥有了天然的汗血宝马。所以我想表达的意思就是,在牧区放牧的牛、羊、马的品质是真的好!

天然草场

而内蒙古和西藏、新疆作比较而言,地域更加平坦,像西藏、甘肃虽然也是天然的草场,但是那边基本都是连绵不绝的大山。而关于羊的销路而言,基本上都是在自己的省份销售,很少有出售到外地的。一是因为外地的羊肉市场基本上被饲料圈养羊充斥,而且羊肉相对而言比较饱和,所以你就算出售,也卖不出高价,而且还有可能真羊肉被别人说是假羊肉,被无情压价;第二点来讲,就是牧区的羊基本是春天生羊羔,当年秋冬季节出售,出售基本是活羊出售,所以一般是出售给当地,而且当地的价格是比外地价格高的;因为内地人喜欢吃羊,对羊肉消费量大,也是更加方便,不用愁销路。

接待游客的蒙古包

牧区养的基本上都是绵羊,一个普通的牧民家庭基本上都是接近上千头羊,再加上有十里头马或牛一起养。我们算活羊55元一公斤,一头成年绵羊体重可以达到60-75公斤,所以一头羊的纯利润基本上上千,那么养一千头羊,一年产300只羊羔,一年羊能卖在30万,再加上十头牛和马,一些绒毛制品、奶制品的出售,也能再附加10万,有的牧区经过开发,附带发展旅游业,还能有一些额外收入

END,本文到此结束,如果可以帮助到大家,还望关注本站哦!

本站所发布的文字与图片素材为非商业目的改编或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权或涉及违法,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