获加县养牛场地址电话是多少(求关于团队激情的哲理小故事)

获加县养牛场地址电话是多少(求关于团队激情的哲理小故事)

各位老铁们好,相信很多人对获加县养牛场地址电话是多少都不是特别的了解,因此呢,今天就来为大家分享下关于获加县养牛场地址电话是多少以及求关于团队激情的哲理小故事的问题知识,还望可以帮助大家,解决大家的一些困惑,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任丘有多少个乡镇和村呀

任丘有多少个乡镇和村呀

根据这位朋友提出的问题,兹将任丘市乡村基本情况整理如下:

任丘市共辖6个乡(议论堡、青塔、北辛庄、七间房、北汉、于村)、9镇(出岸、石门桥、鄚州、梁召、吕公堡、长丰、苟各庄、辛中驿、麻家坞)、三个办事处(新华路、永丰路、西环路)、1个省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共辖413个行政村。

新华路办事处

任丘市新华路办事处地处市区,是任丘市委市政府及华北油田管理局机关所在地。总面积39平方公里,人口3.8万元,耕地633公顷。全处现辖24个行政村,分别是:一街、二街、三街、四街、五街、六街、东关、西关、南关、北关、前庄、陈场、安场、东凉、北各庄、谢刘场、史胡、张桥、徐庄、西凉、芦各庄、殷边、北小征、南小征。

西环路办事处

任丘市西环路办事处位于任丘市城区西部,属城乡结合部,106国道横穿南北,毗邻津保路。几年来,办事处利用毗邻任丘市区,华北油田和106国道,津保路的地理优势,大力发展二、三产业。现全处行政区域面积2160公顷,人口2万余人,耕地面积19688亩。共辖12个行政村,分别是:思贤、宋庄、前长洋、后长洋、南五里、禇庄、肖楼、长洋淀、大于庄、小于庄、白塔、哑叭庄。

永丰路办事处

永丰路办事处位于任丘市南郊,华北油田腹地,毗邻任丘市火车站,办事处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经济发展迅速,铝合金、橡胶、陶瓷等产品畅销全国各地。现总面积14.15平方公里,总人口10619人,辖12个行政村。分别是:南村、东村、北村、中村、白坟、荷花、郝铺、季铺、蒋庄、永丰、林庄、太平庄。

经济开发区

任丘经济技术开发区是1995年经省政府批准设立的省级开发区,规划面积2.05平方公里。1997年5月,开发区实行了封闭式管理,区内设置了工商、土地、国税、地税、公安等职能机构。开发区管委会努力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积极按照国际惯例不断规范开放、开发行为,把发展定位为任丘市新兴工业产业园区。

现开发区下辖4个行政村,分别是:五里铺、八里屯、东八村、西八村。

出岸镇

出岸镇地处任丘市区西9公里,省级公路津保南线两侧。西与高阳、安新两县搭界,是任丘的西大门。区域面积54平方公里。耕地总面积44451亩,人口34713人。全镇农业经济主要以传统农业为主。共有24个行政村,分别是:出岸一村、二村、三村、四村、北一村、北二村、南曹口村、袁果庄村、东良淀村、百尺村、小关村、王家坞村、赵家坞村、刘家坞村、谢家坞村、段家坞村、庄家营村、陈家营村、郭家营村、石家营村、庞家营村、大辛庄村、东古贤村、西古贤村。

石门桥镇

石门桥镇位于任丘市城南8公里,京九铁路两侧,106国道贯穿南北,毗邻华北油田。其主导产业是摩托车链轮及其他各种工业用轮业,产品型号已达130余种。石门桥镇链轮自一九六八年开始生产,现在链轮总销量占全国链轮市场销售额的90%以上,年产值达6亿多元,已成为全国最大的链轮生产基地。现全镇人口3.9万,耕地面积4951公顷,共有32个行政村。分别是:北石门桥、南石门桥、付家村、军营村、东辛庄、东王庄、磨盘街、马村、史村、拨子、潘村、张村、翟村、崔庄、于庄、东汜、西汜、北汜、张场、田村、檀庄、郭村、辛仓、安头、崔村、庞许庄、尹家佐、西辛庄、王果庄、高李庄、西关张、东关张。

吕公堡镇

吕公堡镇位于任丘市东部,总人口3.6万,总面积53平方公里。毗邻津保路、吕卧路、大河路,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全镇辖28个行政村。分别是:北头、南头、东庄、南庄、南宋庄、南王庄、北袁庄、前李花、后李花、梁家村、北宋村、颜家村、邢家村、李家屯、宋家屯、北王庄、南十里庄、北十里庄、陈庄、毕村、杨村、籍屯、吴屯、圈里村、张佐、周村、张庄、北罗。

长丰镇

长丰镇位于任丘市东30公里,任丘、大城、文安、河间四县市的结合部,天津、保定、廊坊、沧州四市合围的中心点,境内有津保公路横贯东西,东邻廊泊公路与津保公路的交叉点,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面积78.6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47600亩,总人口41130人。改革开放以来,长丰人民立足本地实际,面向市场,锐意改革,不断进取,开辟了独具特色的农业产业化道路,奠定了坚实的新型工业化基础,农村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现全镇共辖32个行政村。分别是:东郝村、西郝村、阜各庄、北张村、南张村、金元村、中杨屯、寇家村、胡家村、黄庄、邵庄、长丰、王庄、袁庄、柳村、崇村、大街、西杨屯、东杨屯、高屯、蔡村、孙庄、前街、后街、吴街、田口村、韩街、寇杭、邢杭、王杭、长丰东庄、长丰南庄、长丰北庄。

鄚州镇

鄚州镇位于京津腹地,美丽富饶的华北明珠白洋淀边。总面积58.96平方公里,人口2.4万人,106国道纵贯全镇,交通非常便利。境内旅游资源十分丰富,白洋淀内建有乾隆行宫和水上乐园,500亩野生荷花和沙滩浴场,每年接待上百万国内外游客,年创收3千万元。淀内设有10000亩特色水产养殖区,盛产鱼、虾、蟹、耦、菱角和莲子。鄚州镇水鬼子食品厂,以白洋淀特产为原料,生产的“水鬼子”系列品,连续四屇获河北省名优食品称号。目前围绕开发白洋淀旅游资源,正在建设106国道至白洋淀的专线公路和大型现代化的旅游专用码头。鄚州镇北2公里处建有扁鹊祠,镇内历史古迹有鄚州古城墙和颛顼城等遗址。现鄚州镇下辖30个行政村。分别是:庞临河、大临河、小临河、杨临河、一铺、二铺、一街、二街、三街、四街、四铺、古州、杜家营、前塔、后塔、韩村、城东、角口、李庄子、王庄子、李广一、李广二、李广三、李广四、东七里、中七里、南七里、中城西、北城西。

辛中驿镇

辛中驿镇位于任丘最南端,南与河间接壤,西与高阳相邻,是华北油田的腹地,境内106国道、京九铁路交叉通过,石卧路、辛惠路东西贯穿全镇,地理位置优越,交通发达,水、电、通讯设施完备,具有良好的经济发展环境。现辖区面积55平方公里,耕地66570亩,总人口38185人,共有25个行政村。分别是:陈边、李边、前台、后台、南辛、北辛、陶庄、张庄、刘庄、惠伯口、郭家口、边渡口、南马、辛庄、陈庄、铁匠、北马、东王团、西王团、张施、边关、刘宝店、南里店、培里、谢庄。

梁召镇

梁召镇位于任丘市东部,东邻大城县,北接文安县。三轮摩托车制造业是该镇的第一支柱产业。现镇辖人口3.9万人,面积73平方公里,耕地7.2万亩,共有23个行政村。分别是:梁召、唐召、娄子、东卢、北卢、南梁、南卢、西芦、西段、东段、辛庄、正洛、大江、辛安庄、闫家务、东江、王仙庄、北丁务、南丁务。

苟各庄镇

苟各庄镇位于我市北大门,接三区,连四县,跨国道,西临白洋淀。现镇辖人口2.7万,总面积60.3平方公里(含水面面积),耕地34935亩,共有20行政村。分别是:苟各庄村、万各庄村、王各庄、将庄、大董、小董、清河口、马召、郑召、宗佑、东里、西里、黄召、大刘、任召、高召、小刘、枣一、枣二、枣三。

麻家务镇

麻家坞镇位于任丘市东南部,距市区10公里,区域内津保路横穿东西,大河路纵贯南北。任麻公路与火车站相连,交通便利。与白洋淀相通的古洋河流经该镇12个村,35KV变电站座落于古洋河畔,电力充足。辖区面积70.2平方公里,辖人口36400人,辖共有24个行政村。分别是:一村、二村、三村、尹村、郎庄、南马、北马、陈庄、辛力、留村、齐泊、刘泊、孟庄、南畅支、卢庄、杨各庄、郭庄、五好、坞坊、北一、北二、北三、大纪、小纪。

议论堡乡

议论堡乡位于任丘市城东6公里处,地处市区、油区交汇地带,京九铁路、津保公路在境内交叉通过。优越的地理位置和良好的投资的环境,为全乡的经济发展插上了腾飞的翅膀。辖人口3.3万,耕地5.8万亩,21个行政村。分别是:李家村、魏家村、西南庄、大街村、阁辛庄、三坊村、守练村、三杰村、野王庄、孙家坞、东大坞、小门村、东八村、西八村、程村、大征、石村、邢村、陈村、田家庄村、东长洋村、东张各庄。

青塔乡

青塔乡位于任丘西部,西邻“华北明珠”白洋淀,东距106国道7公里,南邻107国道,雁翎公路贯穿全境,区位优势明显,交通便利,卫生洁具和医疗器械为该乡工业的主导产业。全乡现有人口2.8万,耕地5万亩,16个行政村。分别是:尚书、双塔、张各庄、青一、青二、边各庄、半边店、田各庄、白洋、天门口、陈王庄、赵店、后赵、前赵、娄一、娄二。

北辛庄乡

北辛庄乡西邻华北明珠白洋淀,南临省级经济技术开发区,近几年来,北辛庄乡逐渐发展形成了特色种植、蔬菜生产、林业育苗、肉鸡养殖、淀粉生产为主导的农业产业格局。乡距任丘市城北2.5公里处,毗邻市区,面积49平方公里,人口2.8万人,现在该乡下辖22个行政村。分别是:北辛庄、元林河、领军、南姜林河、北姜林河、大唐头、小唐头、张河口、任河口、邓河口、西李各庄、东李各庄、南香城铺、北香城铺、司马庄、前庄、南代河、北代河、东代河、三浒、牛村。

七间房乡

七间房乡地处“华北明珠”白洋淀畔,资源丰富、环境优美、经济发达、交通便利。党的十六大以来,七间房乡紧紧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总体目标,充分发挥靠淀优势,狠抓特色产业规模发展,逐步使全乡形成“沿淀养牛和鱼虾、南部养鸭与孵化、北部建材大发展、中部席箔编织闯天下”的产业格局。现全乡人口22706人,耕地23455亩,苇田18000亩,白洋淀可开发利用水面2万多亩,是远近闻名的鱼米之乡。乡辖14个自然村,分别是:刘庄、梁沟一、梁沟二、梁沟三、梁沟四、辛口子、七间房、西大坞一、西大坞二、西大坞三、西大坞四、郝各庄、三各庄、三冢。

北汉乡

北汉乡位于任丘的南部。北与华北油田总部相邻,南与河间市接壤,九铁路纵穿南北,大石公路横贯东西,乡政府西距106国道5公里,北距市区10公里,交通便利。全乡总人口2.7万,总面积42平方公里,耕地面积5.9万亩。辖28个行政村,分别是:前边庄、后边庄、南郭村、魏家庄、刘家铺、大李庄、小李庄、南郞庄、前解经、后解经、苏家庄、毕家庄、许家庄、赵范庄中桐梨、后桐梨、东吴村、西吴村、老河头、赵家圪达、约保、及庄、张老虎庄、黄土圪达、吴家圪达。

于村乡

于村乡位于任丘市区东北部,距市区20公里,西靠106国道,东有京广铁路和筹建中的阿深高速公路,从境内南北贯穿,地处大北京经济圈腹地,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全乡总人口3.6万人,总面积81.4平方公里,辖22个行政村。分别是:西于村、东于村、西黄里、东黄里、西八方、东八方、前王约、后王约、辛庄、王各庄、诗吾基、南陵城、北陵城、东陵城、西陵城、史庄、张庄、便家铺、北芦庄、军庄、苏庄、侯疙瘩。

上述答复望给对您有所帮助!

若再有不清楚的地方,请访问“相约任丘油田”吧。地址http://post.baidu.com/f?kw=%CF%E0%D4%BC%C8%CE%C7%F0%D3%CD%CC%EF.只要你提出问题,对方一定回给你满意的答复(以上均由本人查阅相关资料及任丘市地图整理,非官方情报,错误之处难免,若有不实之处,恕本人不负任何责任)!

求关于团队激情的哲理小故事

求关于团队激情的哲理小故事

1、所谓命运

一只鹰蛋从鹰巢里滚落了出来,掉在草堆里。有个人发现了他,以为是一只鸡蛋,把他拿回家去,放在鸡窝里。鸡窝里有一只母鸡正在孵蛋,他和其他的鸡蛋一样,被孵化了出来。于是,他从小就被当做一只小鸡,过着鸡一样的生活。由于长相古怪,许多的伙伴都欺负他。他感到孤独和痛苦。

有一天,他跟着鸡群在稻场上啄谷子。忽然,山那边一道黑影飞掠了过来,鸡们惊慌失措,到处躲藏。等到危机过去,大伙儿才松了一口气。“刚才那是一只什么鸟啊?”他问。他的伙伴告诉他:“那是一只鹰,至高无上的鹰。”

“喔,那只鹰真是了不起,飞得那样潇洒!”他发出内心的羡慕,“如果有一天,我也能像鹰一样飞起来,那该多好!”

“简直是痴心妄想!”他的伙伴毫不留情地训斥他说:“你生来就是一只鸡,甚至连鸡们都为你的丑陋感到丢脸,你怎么可能像鹰一样飞呢?”所谓命运,就是一只沦落在鸡窝里的鹰。

2、钓鱼

从前,有两个饥饿的人得到一个长者的恩赐,一根鱼竿和一篓鲜活硕大的鱼。其中一个人要了鱼竿,另一个人要了一篓鱼,他们得到各自想要的东西后,分道扬镳。

其中一个马上把鱼烧起来吃了,结果死在了空空的鱼篓边。另一个向海边走去,因为他知道海里有鱼,当他看到海洋的蔚蓝,用尽了最后的力气向海边跑去,结果他死在了海边。

另外同样有两个饥饿的人,他们也得到了同样的一根鱼竿和一篓鲜活硕大的鱼。所不同的是,他们没有分开。而是一起每餐煮一条鱼,然后向遥远的海边走去。

从此他们过着以捕鱼为生的日子,过几年,他们盖上了自己的房子,后来又各自娶了妻子,生了小孩,过着幸福美满的生活。

3、狼的团队精神

多么壮丽的场面!广阔无垠的旷野上,一群狼踏着积雪寻找猎物。它们最常用的一种行进方法是单列行进,一匹挨一匹。领头狼的体力消耗最大。作为开路先锋,他在松软的雪地上率先冲开一条小路,以便让后边的狼保存体力。

领头狼累了时,便会让到一边,让紧跟在身后的那匹狼接替它的位置。这样它就可以跟在队尾,轻松一下,养精蓄锐,迎接新的挑战。

在一对头狼夫妇的带领下,狼群中每一匹狼要为了群体的幸福承担一分责任。比如,在母头狼产下一窝幼崽后,通常会有一位“叔叔”担当起“总保姆”的工作,这样母头狼就可以暂时摆脱责任,和公头狼去进行“蜜月狩猎”。狼群中每个成员都不希望做固定的猎手、保姆或哨兵——不过,每一匹狼都在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早在与成年狼嬉闹玩耍时,狼崽们就被耐心的训练承担领导狼群的重任。他们这样做是因为生活本该是这样。

成功的团体和幸福的家庭也是如此。每位成员不仅要承担自己的义务,还要准备随时承担起更大的领导责任。一个团体的生命力很可能就维系于此。

狼不仅与同类密切合作,还可以与其他种类的生物和睦相处。这样做的目的就是为了达到双方合意的目标,有时就单是为了好玩儿。

乌鸦就是一个例子。乌鸦富有空间观察的经验,当她发现一个受伤或死掉的猎物时,通常会像报信者一样,把狼和其他乌鸦叫到现场。狼可以撕开猎物的尸体,于是就为大家提供了足够享用几天的美食。

狼有时会闹着玩的扑向狡猾的乌鸦,乌鸦则会在狼进食的时候啄它的屁股。两种动物不仅能和平相处,而且很显然它们之间存在着依据大自然的效率法则和数千年的经验逐渐形成的错综复杂的合作关系。

狼与狼之间的默契配合成为狼成功的决定性因素。同样,它们与人类之间的默契配合也有助于改善两者的生活环境。

4、分工

一位年轻的炮兵军官上任后,到下属部队视察操练情况,发现有几个部队操练时有一个共同的情况:在操练中,总有一个士兵自始至终站在大炮的炮筒下,纹丝不动。经过询问,得到的答案是:操练条例就是这样规定的。

原来,条例因循的是用马拉大炮时代的规则,当时站在炮筒下的士兵的任务是拉住马的缰绳,防止大炮发射后因后座力产生的距离偏差,减少再次瞄准的时间。

现在大炮不再需要这一角色了。但条例没有及时调整,出现了不拉马的士兵。这位军官的发现使他受到了国防部的表彰。

5、体制

有七个人住在一起,每天共喝一桶粥,显然粥每天都不够。一开始,他们抓阄决定谁来分粥,每天轮一个。于是乎每周下来,他们只有一天是饱的,就是自己分粥的那一天。

后来他们开始推选出一个道德高尚的人出来分粥。强权就会产生腐败,大家开始挖空心思去讨好他,贿赂他,搞得整个小团体乌烟障气。然后大家开始组成三人的分粥委员会及四人的评选委员会,互相攻击扯皮下来,粥吃到嘴里全是凉的。

最后想出来一个方法:轮流分粥,但分粥的人要等其它人都挑完后拿剩下的最后一碗。为了不让自己吃到最少的,每人都尽量分得平均,就算不平,也只能认了。大家快快乐乐,和和气气,日子越过越好。

春节的习俗

春节的习俗

各地各民族春节习俗

一..藏族

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和生活习惯,藏族是一个古老而热情的民族,在漫长的历史中,也形成了自己的生活习惯和生活中的禁忌。

1、两个久别重逢的朋友互相打招呼或聊天时,你的手不能搭在对方的肩膀上。

2、不能跨过或踩在别人的衣服上,也不能把自己的衣物放在别人的衣服上,更不能从人身上跨过去。

3、妇女晾衣服,尤其裤子,内裤不能晾在人人经过的地方。

4、不能在屋里吹口哨或大声哭叫。

5、家里人出远门,客人刚走,中午和太阳落山后及藏历大年初一不能扫地或倒垃圾。

6、外人不能当着已故人的亲属的面提已故人的名字。

7、今年该完成的活不能留在明年干,如捻毛线、织毛衣、地毯等。

8、黄昏时,不能随便到人家里走,尤其人家将有分娩的孕妇及刚生产的产妇或重病人时,陌生人更不能去。

9、过了中午以后,不能把家里的任何财产拿出去。

10、一个陌生人到你从来没有到过的大山及悬崖峡谷,不能大声喧哗。

11、不能跨或踩吃饭的用具、锅碗、瓢盆等。

12、家里有两个人同时出门,并且朝相反方向走,不能同时出家门,必须前后出门而且出门时间要隔开。

13、妇女到晚上不能梳头和洗头,也不能披着头发出门。

14、在使用扫把和簸箕时,不能直接用手传递,必须先放在地上,然后另一个人从地上捡起来。

15、每当亲朋好友到你家串门或看望你时,会拿些酥油茶或青稞酒等物品作为礼物送你,客人临走时把东西腾出来,不能全部腾空,必须留一点在里面或换一点自家的东西装上。

16、有缺口或有裂缝的碗不能用来吃饭,也不能给客人倒茶。

二..彝族

彝族火把节,也就是彝族年。彝族人的眼里,火象征光明、正义、兴盛,象征着能够摧毁一切邪恶的强大力量。火把节是彝族人民欢乐、爱情和幸福的节日。

关于火把节的起源,各省的彝族地区民间流传着许多优美动听的故事,其中有一个故事说:很久以前,天上地下相通。有一年,天神思体古惹派思惹阿比到人间收税。由于人间闹灾害而歉收,人们交不起租税,人间有位能吃铜铁的大力士俄体拉巴把收税人思惹阿比打死了。天神大怒,先发洪水想淹殁地上的人类,但洪水被人们战胜了。天神又放出各种害虫到人间来吃百姓的庄稼,俄体拉巴和大伙儿围在火塘旁商量治虫的办法,无意中发现一只掉进火塘里的虫很快就被烧死了。于是,俄体拉巴就组织大伙儿举火把烧虫,最终战胜了虫害,夺得了丰收。久而久之相沿成俗,形成了彝族的火把节。彝族火把节一般都欢度三天,头一天阖家欢聚,吃酒祝贺。人们把牲畜肉煮熟后切成坨坨,祭祀神灵和祖先,然后用来下酒。晚上燃火把四处照燎,一般持续三个晚上。人们情绪十分热烈。人们以村寨为单位,高举火把绕着村寨和田地照燎,犹如千条火龙腾飞。第二天及第三天,火把节进入高潮,整个凉山沸腾了。小伙子穿上民族盛装,缠着有英雄结的头帕;妇女们穿着百褶裙,聚集在广阔的草坝上,进行各种传统的体育竞赛。小伙子们进行摔跤、赛马、射箭比赛,妇女们则唱歌、跳舞,弹口弦琴。

有的地区,节日期间要打猪打羊祭神;有的地区要宰一只狗到田边地头祭“田公地母”。人们认为火把可以驱鬼除邪,所以点燃火把后要挨家挨户去照燎,边走边在火上撒松香,人们称之为“送祟”。无疑,这是古老的火崇拜观念的遗迹。

火把节期间,最热闹的地方要算斗牛场了。斗牛不仅是一种文娱活动,也是选择良种牛的好方式,对农业、畜牧业生产很有积极意义。比赛中谁的牛获胜,意味着该养牛青年是个勤劳的畜牧能手,也往往是姑娘们选择配偶的好对象。摔跤是火把节中另一项吸引观众的活动。两人摔跤,万众聚来,亲朋好友,都来助威。赛前赛后,围观的姑娘弹着口弦琴,小伙子弹着月琴,表示爱慕之情。

“选美”活动则独具风采。“选美”由一位德高望重的老年人任裁判。裁判宣布“选美”开始后,参加竞选的彝族姑娘就围成圆圈,后者拉着前者手中的花帕,边走边唱优美动人的民歌。这里围观的小伙子最多,也最慷慨。小伙子们觉得哪位姑娘最健美,就把早已准备好的礼物交给裁判,请裁判代为转交给那位姑娘。哪位姑娘收到的礼物最多,裁判就宣布她当选为美女。当选为美女的姑娘背着许多礼物,脸上带着红霞走出会场的时候,亲朋好友都围拢来表示祝贺;小伙子们更是围在姑娘的前后,叮叮咚咚地拨弹月琴,表述自己的心声。

第四天,由少数人将火把的灰渣扫起来,用酒肉祭祀,以祈吉祥。

三.香港年俗

农历新年是我国传统上一个盛大的节日,相信无一个个中国人不识。然而,在香港过农历年,在习俗上和气氛上却和传统的截然不同。

近年来,已很少香港人在农历新年时按传统在家里贴春联、年画的了,取而代之的则在一些商店或家中贴上“生意兴隆”、“出入平安”等的挥春。虽然如此,但贴挥春的原意和贴春联和年画一样,取其吉利之意,希望来年事事顺利,平平安安。

四.澳门年俗

澳门年俗,别有风情。"谢灶"是澳门保存下来最传统的中国年俗之一。腊月二十三日送灶神,澳门人谓之"谢灶"。澳门人给灶神按中国传统也用灶糖,说是用糖糊灶神之嘴,免得其到玉帝面前说坏话。我在澳门花街的一澳门人家的灶头见过一张圣诞老人像,奇怪的是,圣诞老人像边贴着"上天言好事,回宅降吉祥"的联儿。

五台湾春节习俗拾趣

春节,是中华民族历史悠久、最为隆重的民间传统佳节。在与福建省一水之隔的台湾,其历史文化、风士人情、生活习俗、亲缘血统等等均与祖国大陆,尤其是福建闽南地区一脉相承,因而岛内民众的春节习俗自然与祖国大陆民间大同小异。

由于宝岛居民的祖先(多为闽南和客家人)去台开发,距今年代久远且屡经沧桑,那里的春节习俗也逐渐形成了一些独特的模式和色彩。

六.有趣的江苏春节习俗

春节的江苏民间,除了贴春联、挂年画、守岁、舞狮子、大拜年等和全国一样的习俗外,还有一些独特的习俗,现辑录数则以飨读者。

苏州人除夕在饭内放进熟荸荠,吃时挖出来,谓之"掘元宝",亲友来往,泡茶时要置入两只青橄榄,谓之喝"元宝茶",恭喜发财。

武进人年初一早晨,将先祖画像悬挂中堂,供上茶果、年糕,一家老小依次行拜年礼,谓之"拜神影子。"他们扫地不许从家里往外扫,惟恐把"财气"、"如意"扫了出去,只能从外往里扫。

江宁人有春节"打神鼓"之习俗,由大旗开路,锣鼓手浑身使劲地擂鼓助兴,初三"打夜鼓"、初七"上七鼓",十三至十五打"赤膊鼓",气氛热烈。

南通人有在家门口或堂前插芝麻秆、冬青、柏枝的习俗,取意生活开花节节高,长年青翠。

淮阴人还有初六给孩子"烤头风"之习俗。是夜带孩子到田头空地点燃火把,为孩子驱除病邪,边烤边唱:"烤烤头,醒醒脑,烤烤脚,步子矫,烤烤肚皮不拉稀,满身都烤遍,疾病永不见。"

无锡渔民年初八有乘船去西山祭拜禹王庙之习,祈求水神保佑,祭鳌赕佛,谓之"上�",禹王庙拆除后,此俗渐渐淡漠。

春节期间,江苏地区的旧习俗中还有许多禁忌,诸如年初一不动剪刀,免得口舌之争;不动菜刀,以免杀身之祸;不吃稀饭,怕出门遇雨;不扫地,怕把财运扫光等等。随着科学知识的普及,有很多不科学的习俗也逐渐被人淡忘;健康有益的娱乐休闲活动,却一直延续下来。

七.桂林春节习俗

•从"小年夜"到除夕

春节踏着农历12月24日零时的钟声,走入桂林的城乡。这天是桂林人的"小年夜",也就是"过小年"。过小年这天,人们宰狗、杀鸭,庆贺春节来临。这天的爆竹声,带着人们送灶王爷"上天言好事"的心愿噼哩啪啦地炸响,声传高宇。人们认为灶神是一家之主,一家的善恶功过祸福都由它掌管,所以每年将尽,都要送灶神上天向玉帝奏明,为全家降福免灾。祭灶的仪式多由家里的长辈去办,他们将糖果放在灶头祭祀灶神,祈求灶神"上天言好事,下凡降吉祥"。用糖果祭灶神,目的是让糖"粘住"灶神的嘴巴,让他甜甜的嘴巴尽说好话。除夕夜幕降临后,再放爆竹接灶王爷下凡。这是桂林"过小年"的古俗,现在即便是鸣放鞭炮,也仅是古俗遗存的仪式罢了。

从腊月二十四到三十,人们忙着置办年货,打扫居室内外,以干干净净迎接新年。过节的传统食品种类繁多,且寓有美好的愿望:腊月二十九蒸年糕,年糕有甜、有成、有荤、有素,吃了年糕(高),新的一年生活、工作蒸蒸日上,步步高升。

除夕的晚餐,人们喜欢阖家团聚,菜肴中必有"圆子"、"欢喜",取其团团圆圆,欢欢喜喜之意。这个夜晚,万人空巷,都在家中守岁。守岁时,要把火盆的炭火烧得红红火火,以象征生活岁岁兴旺。当零时一到,老老少少喜气盈盈,以爆竹声声迎接新年。这喜炮声不绝于耳,此起彼伏,直到更深夜静,人们仍无睡意,炉火依然旺着,就是要去休息,也依然不会忘记把火盆的火偎好,留下火种,等明天一早燃上一盆好火。新年的火种犹如人的生命,它是新年财旺、家旺的好兆头。人们对火的感情如此深厚,或许是因为火给人类带来了文明、带来了温暖吧。爱火就如同热爱自己的生命,在新年尤其如此。

•从大年初一到正月十五

大年初一清晨,接财神的爆竹唤醒了黎明。街坊邻里、朋友、同事,见面的第一句话就是恭祝新年好。春节是人们增进感情,巩固友谊的好时机,人们互相拜年,寓情于乐,回顾过去,憧憬未来,情浓意浓。

街头巷尾,一队队拜年的瑞狮边舞边行,十分活跃,许多孩子尾随狮子队去看狮子拜年的热闹。当狮子队走到一家商店门前,主人便点响鞭炮迎接,狮子在门前向主人行拜大礼,领队也走上前向主人拱手作揖致新年祝福。狮子富有人情味的拜年礼、领队致的吉祥辞使主人心花怒放,商店也会生意兴隆。这时,狮子在鞭炮声中起舞,舞出一身瑞气,舞出一身雄风。它那喜气洋洋的大脑袋、宽阔的额头、神气的大眼睛、突起的鼻子、方方的大嘴,金红色的长毛,其形象既威武又憨态,逗人喜爱。只见狮子刚健而勇猛,出洞、过桥,在抬头乱云飞渡,低头"万丈深渊"的桥上奋起神威。此时惊狮鼓点如疾风骤雨,惊险而精彩的狮子表演惊心动魄。然后是上下山、饮水吃青、踏星走桩、上云梯,九天揽月等,狮头、狮尾配合默契。舞到酣时,叠罗汉采青,狮子采得青后点头向观众作揖。然后理毛、理项,颇有趣味。鼓声嘎然而止,狮子从九天广寒直落,惊得全场哗然,待定睛看时,狮子却稳稳地落在众罗汉的手中,正在回头望月。这一绝技于无声处摄人心魄,赢得了满场掌声。

狮子拜年是桂林人喜爱的传统项目,因此每到春节前夕,狮子队都将狮子装扮一新,苦练狮子舞的传统套路。春节一到,狮子抖擞精神舞上街头,到预先约好的人家或商店拜年。狮子走一路舞一路,蹦、闯、凛、吼、踏、蹿等表演得生气勃勃。耍狮的大头和尚、大头娃娃一步三扭,逗狮的猴子猴劲十足,狮于队的锣鼓声,给桂林增添了喜气,带来融融春意。

桂林的狮子拜年还有猴子采春、采高青、吃地青等多种形式。有些狮子队的狮子,能够舞上6米多高的高台,13条板凳叠起的高山,并能在上面运动自如,逗趣逗乐!舞罢,狮子还从从容容地缘凳而下,神态依然那么自然。当然,吃地青的狮子与采高青的狮子相比,其技巧略低一筹。主人把封包和青菜放在板凳上,前面还放上一盆水,狮子在"吃青"前要喝水,"吃青"后也要漱口,这些极富动物情趣而又拟人的动作,令人忍俊不止。

狮子拜年,在临桂的一些乡间,还伴以祝福吉祥的狮子歌:狮子头上三点黄,今日拜上贵厅堂,恭喜主家生贵子,五湖四海把名扬。狮子头上三点青,今日拜上贵阿庭,恭喜主家福气好,又添财来又添丁。狮子尾巴一个球,来到你家拜猪牛,恭喜主家猪快大,有吃有穿总不愁。狮子眼迷迷,恭喜主家多福气,有福六畜得兴旺,有鹅有鸭又有狗。

狮子歌唱得美情美意,千百年来流传在民间,年年春节为乡邻祝福助兴,使人们欢乐不已。

不知不觉到了元宵节,这正月十五之夜,桂林城虽没有火树银花的盛景,却是万家灯火。

昔日桂林的元宵节,从正月十三起就有龙灯出游。龙灯走街过巷,连游三个晚上,所到之处,家家燃放鞭炮,焚香点烛,祈求龙灯带来吉祥如意。龙灯出游时还有各种笙萧鼓乐,高跷、牌灯、锣鼓棚等一起涌上街头,形成一支浩浩荡荡的龙灯游行队伍,景况十分壮观。节日的夜晚,万家灯火彻夜长明,它和飞舞的龙灯一道把桂林城点缀成一座不夜城。

现在,桂林的元宵夜仍保留着燃灯的习俗。每逢元宵之夜,登高远望万家灯火,令人心旷神恰。闪烁的灯光汇成一条灯的河,犹如天上银河落几间。那灯光或宁静、或流动,闪跃在高大的建筑物上,开放在绿叶丛中,使桂林的夜空灿烂辉煌。此时家家的厅堂、房间,所有的灯都闪闪发亮,阖家坐在灯下吃着桂花糖心元宵、花生芝麻元宵……那甜丝丝、香喷喷的传统食品,使家家户户都沉浸在节日的欢乐中。"除夕的火、十五的灯",这是桂林民间流传的一句谚语。除夕的火盆红红火火,而这十五的灯呢,想必也与"火"紧密相关,同样是对新年寄予一种希望吧。

中国少数民族春节习俗

中国是个多民族的国家,除汉族外还有55个少数民族。他们虽有不同的语言、文字,有不同的生活方式和风俗习惯,但是他们大多数都以春节作为本民族的重大节日来欢庆。

八.达斡尔族:年年高

北方的达斡尔族有拜年的习惯,春节时,人们穿上节日盛装,逐家走访,互相祝贺。每家都备有蒸糕,拜年者一进门,主人就用蒸糕款待。“糕”在汉语中与“高”谐音,以糕款待,表示互相在新的一年中,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节日期间,达斡尔族还举行歌舞、体育活动,一直持续半个月。

九.蒙古族:酒肉不尽

北方的蒙古族过春节却是另一番景象,节前家家户户都备下了当年生长的公羊和各种奶制品以及几坛美酒。除夕之夜,人们穿上漂亮的蒙古袍,全家席地坐在蒙古包中央,迎接新的一年的到来。午夜开始饮酒进餐,按常规要多吃多喝,酒肉剩得越多越好,这样象征着新的一年酒肉不尽,吃喝不愁。初一早晨,身穿各式服装的男女,跨上骏马,三五成群奔向“浩特”(村镇),挨个地串蒙古包。串包时,先要给长辈叩头祝愿,接着主人家的女婿为前来串包的客人敬酒,人们边歌边舞。

十.壮族:迎英雄

居住在中国南方的壮族,称春节为“新年节”。这一天,人们出门无论遇到谁都要相互祝贺,认为这样一年才能吉祥。在壮族民间还有过晚年的习惯,壮族称做“吃立节”。“吃立节”是在这个月的30号,相传在100多年前,壮族的一支农民武装在抗击外来侵略者后凯旋归来,这时春节已过,壮族群众为了欢迎他们,就在这个月的30号为他们重过春节。

十一.布依族:姑娘抢挑第一担水

居住在中国西南边疆的布依族,每年除夕晚上,都通宵达旦地守岁。天一亮,姑娘们争着到屋外去挑水,谁挑回第一担水,谁就是最勤劳的姑娘。而那里的景颇族人民喜欢在春节前举行打靶活动,姑娘们是这项活动的组织者和裁判员。她们把绣好的荷包用线吊在竹杆上,在树尖中左右摇摆,请小伙子射击。谁先射落荷包,姑娘们就把酒作为奖品送给谁。荷包里一般装有一枚硬币,几粒谷子和几颗装饰用的珠子,作为幸福的象征。

十二.哈尼族:荡秋千

春节前几天,哈尼族居住的村寨就已经热闹起来,妇女们都忙着舂粑粑。粑粑是用糯米做的饼子。而小伙子们则忙着上山砍竹子,准备立秋千。那里的秋千有十几公尺高,哈尼族不管男女老少都很爱荡秋千。节日里,大家都穿着自己最喜爱的衣服去荡秋千,处处呈现出热闹、和睦的节日景象。

十三.傣族:掷糠包

傣族青年男女喜爱甩糠包的游戏,春节期间,小伙子和姑娘们互相投掷糠包,看谁投得准,看谁接得着。玩到一定的时候,姑娘们就悄悄抢走小伙子身上佩的腰刀、包头布或拴着的马,跑回家去。假如小伙子有情就追随而来。父母见到女儿拿着头布、牵着骏马回来,便设宴款待。

另外,每年4月13日是傣历新年,也是傣族人民的最隆重的节日——泼水节,他们把泼水看成是驱邪除污,吉祥如意的象征,也把这一天视为最美好,最吉祥的日子。

十四.高山族:“围炉”

居住在中国台湾省的高山族,他们在过春节时则是另一番情趣。除夕晚上,一家老少围坐在放有火锅的圆桌上聚餐,叫做“围炉”。平常滴酒不沾的妇女,也要象征性地喝一口酒,以示吉利。“围炉”时吃的蔬菜不用刀切,洗净后带根煮熟,表示祝愿父母长寿。如果家里有人外出,也要空出一个席位,把这个人的衣服放在空位上,表示全家人对他的思念。

十五.满族:挂旗过年

满族分“红、黄、蓝、白”四旗人。春节时,红旗人在门上贴红挂旗,黄旗人在门上贴黄挂旗,蓝旗人在门上贴蓝挂旗,白旗人在门上贴白挂旗。这些挂旗图案优美,色彩鲜艳,象征着一年的吉祥开端。

节日期间,男孩成帮结伙地放鞭炮,或乘坐自制的各式各样的木爬犁,在山岗上、冰面上嗖嗖飞驰。少女和年轻的媳妇们穿着新做的花衣服,三五成群,分家合伙地玩嘎拉哈(猪或牛的膝关节骨)。从初一到初五的晚上,人们还自愿组织起来扭秧歌拜年,阵容较强的秧歌队,不仅在本村扭,还到外村去扭。围观的群众常常乐得前仰后合,忘记了疲劳和寒冷。甚至还有热心的观众—直尾随着秧歌队走乡串户,直到天明才归。

十六.白族:“放高升”

云南白族同胞过年时,有一种叫“放高升”的庆祝活动。所谓“放高升”就是用整棵的大竹子,在竹节里装上火药,点燃以后可以把整个大竹子崩上天空百十丈,成为名副其实的“高升”。有的地区的白族同胞与苗、壮族一样,从春节到元宵节,男女青年都进行“抛绣球”活动。凡接不住绣球的,要赠给对方纪念品,多次失球而又赎不回纪念品的人,就是表示接受对方的爱情了。

十七.侗族:芦笙会

贵州、湖南一带的侗族同胞,春节期间盛行一种“打侗年”(又叫芦笙会)的群众活动。这种活动类似汉族的“团拜”,只不过比“团拜”显得更加欢乐、热烈。这种活动一般是由两个村庄共同商定举办的。两队在广场上正式举行芦笙歌舞比赛。这时两个村庄的观众,伴随着乐曲,翩翩起舞,尽情地欢乐。

十八.彝族:跳虎

在云南省双柏县小麦地冲的彝族人过年时有着“跳虎节”的特殊风俗,正月初八,全村成年男子集于村后土地庙遗址,杀狗献“咪司”(“咪”意土,“司”意主人,迷司即为土主神之意),随后由本村“毕摩”祭土主请虎神。8位村民化装成老虎翩翩起舞,“老虎们”两耳高耸,尾巴粗壮,浑身虎纹,额上绘一汉字“王”,颈上挂一个大铜铃,威风凛凛。“毕摩”念罢祭辞请虎神后,虎王率众老虎入村。整个跳虎节期内,全村上下男女老幼都沉浸在迎虎、送虎、观虎跳跃和驱赶邪恶鬼怪的一派欢乐气氛中,当地老百姓都深信只有通过一年一度的传统跳虎、敬祭虎神和祈愿老祖宗的保佑后,全体村民才能五谷丰登,人丁兴旺,一年比一年更美满幸福。

十九.撒尼族:食汤圆

除夕,撒尼语叫“思搓期”。除夕之夜供祖,吃年饭,是很肃穆的。午后,家家门前插上绿树枝,枝上挂一顶草帽。这是无言的告示:请勿入内!不许谈话!就连家中的人也是不可以高声言谈的。

撒尼语中有一个有趣的现象:“汤圆”和“过新年”是同一个词,叫“阔期玛”。因为过新年必食汤圆。从正月初一起的半个月内,人们纵情欢乐。初一晚上举行篝火晚会,民歌对唱、三弦胡独奏,古朴抒情。嘭嘭咚咚的大三弦高亢激昂,人们伴随音乐载歌载舞。

初二祭山神,初四送火星为的是驱逐灾害,显示人的力量。

每年春节初二日午后,农民要把牛牵出来,绕着寨心走几圈,在它的额上戴红布扎的花朵,表示对它一年贡献的敬意。还喂它米饭和肥猪肉,表示对自己亲密伙伴的慰劳。

撒尼人从除夕至初五,都有祭祀祖先的活动。从他们对祖先的敬仰和怀念,可以发现这个民族的凝聚力和传统道德中美好的东西。

OK,本文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本站所发布的文字与图片素材为非商业目的改编或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权或涉及违法,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