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养牛交易市场?急需新疆各地州市场状况分析

西藏养牛交易市场?急需新疆各地州市场状况分析

其实西藏养牛交易市场的问题并不复杂,但是又很多的朋友都不太了解急需新疆各地州市场状况分析,因此呢,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分享西藏养牛交易市场的一些知识,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个问题的分析吧!

急需新疆各地州市场状况分析

急需新疆各地州市场状况分析

1.我州一季度房地产市场运行状况分析

发布日期:2007-04-29已经阅读[422]次来源:博州房地产管理办公室

2006年,国家加大了对房地产市场的宏观调控力度。随着国办发〔2005〕26号、国办发〔2006〕37号文件确定的调控措施逐步落实到位,房地产市场正在朝着预期的目标发展。根据一季度房地产开发投资统计数据分析,当前房地产市场运行呈现以下特点:

一、房地产投资结构趋于合理

今年一季度,房地产开发新开工住宅建筑面积51377平方米,其中:90平方米以下40795平方米,占新开工总面积的79.40%,90平方米以上10582平方米,占新开工总面积的20.60%,投资结构趋于合理。

二、新建商品住宅市场需求仍比较旺盛

今年一季度,新建商品住宅销售面积大于竣工面积2.7倍(去年同期为1.6倍);销售面积增幅快于竣工面积增幅1.2个百分点;商品住宅空置面积同比下降27%。上述情况均说明市场需求仍比较旺盛,在博乐市显得尤为突出。

三、住房二级市场交易活跃

一季度二手房交易量247起,交易面积20650平方米,交易额3392.62万元,同比上升37.4%、46%、143%。

二手房住房交易以小换大、以旧换新较为多见,其中房改房上市交易量占70%以上。

四、房价总体保持平稳

据统计资料显示:今年一季度新建商品住房销售价格涨幅在1%上下波动,3月份,新建商品住房销售价格同比上涨1.2%,房价涨幅总体平稳。

2.据2005年土地利用现状调查资料,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以下简称新疆)土地总面积166.49万平方公里,约占全国土地总面积的六分之一,是我国面积最大的省区。新疆地势复杂,总的轮廓是“三山夹两盆”,即阿尔泰山、天山、昆仑山环绕准噶尔盆地、塔里木盆地。新疆属于大陆性温带干旱和半干旱气候区,水、土、光、热、矿产资源丰富,有巨大的开发潜力,是我国重要的粮食、棉花、油料、甜菜、瓜果、畜牧业和能源、石化基地。然而,由于自然条件、地理区位、资源禀赋、经济发展水平的原因,新疆的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形势比较严峻,必须制定相应对策,切实保护耕地和基本农田。

1上轮规划耕地和基本农田的保护目标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1997~2010年)是在“九五”期间编制,自治区确定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目标是:实施优势资源转换发展战略,把新疆建成国家最大的商品棉基地和重要的畜产品基地、糖料基地、粮食基地和石油化工基地。根据自治区的实际情况和市场需求,有计划地开垦宜农荒地,发展瓜果、蔬菜、旅游等特色经济,努力发展水利、能源、交通、通讯等基础产业,为全区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奠定更坚实的基础,把新疆建设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支点。

新疆有丰富的水土光热资源,发展农业、畜牧业、林果业的潜力很大。根据自治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要求,《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1997~2010年》的目标如下:

1.在大力进行水利建设的基础上,适度开发宜农后备土地资源。在规划期内,土地综合开发(含开荒和土地整理、复垦)的总规模为1133000公顷,补充耕地不少于740000公顷。其中近期(1997~2000年)开发410000公顷,远期(2001~2010年)开发723000公顷。规划期末,全区人均耕地达到0.2公顷(3亩)以上。

2.在实现全区耕地总量明显增长的前提下,统筹安排其它农业用地,以适应农业综合发展的需求。全面实施土地用途管制制度,严格限制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对耕地实施特殊保护,基本农田保护率达80%以上。

3.在确保重点建设项目用地的前提下,建设用地总量得到有效控制。规划1997~2010年建设占用耕地60500公顷,其中1997~2000年建设占用耕地20500公顷,平均每年5125公顷;2001~2010年建设占用耕地40000公顷,平均每年4000公顷。城镇用地逐步按国家标准进行规划控制,村庄用地通过合村并点、增人不增地等途径逐步降低人均占地指标,努力提高建设用地利用率。

4.要大力改造中低产田,在规划期内,中低产田的改造应达到1670000公顷。要加速全区土地利用集约化的进程,把生产用地的产出率和建设用地的利用率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5.要努力保护和改善全区土地的生态环境,在规划期内防治荒漠化土地3000000公顷,在确保生态用水、科学用水和合理用地的基础上,有效保护绿洲土地,确保全区土地的持续利用,并为国民经济和社会的持续发展奠定可靠的基础。

2现有耕地保有量与规划目标对照分析

新疆上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耕地面积目标为455.36万公顷,基本农田保护率目标为85%,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为338.78万公顷。截止2005年底,新疆耕地数量为406.34万公顷,不计算退耕还林还草,较规划目标缺49.02万公顷,基本农田保护面积349.02万公顷,没有减少,略有增加。

2.1全疆各地州2005年较2010年耕地完成情况

就各地州而言,2005年耕地实际保护面积高于规划目标的只有哈密地区(+0.38万公顷)和昌吉州(+0.07)。与规划目标比较,耕地面积增补缺口较大的地区有:克拉玛依市,还需增加1.95万公顷,只完成了2010年规划目标的68.28%;克孜勒苏州还需增加1.99万公顷,完成了2010年规划目标的70.5%;巴音郭楞州还需增加5.69万公顷,完成了2010年规划目标的83.20%;和田地区还需增加5.29万公顷,完成了2010年规划目标的75.77%。喀什地区还需增加14.89万公顷,完成了2010年规划目标的78.02%,具体情况见图1和表1。

2.2全疆各地州耕地未来年增减比率变化情况

全疆各个地州2005年耕地现状情况与2010年规划目标值比较,在未来需要较多增加耕地的地区即年增长率较大的地区有:克拉玛依市(+9.29)、克孜勒苏州(+8.37)、和田地区(+6.39)、喀什地区(+5.64)、巴音郭楞州(+4.04)。年增长率幅度不大的地区有:吐鲁番地区(+2.72)、伊犁州直属(+2.56)、阿克苏地区(+2.3)、乌鲁木齐市(+1.48)。年增长率较小的地区有:石河子市(+0.37)、塔城地区(+0.86)、博尔塔拉州(+0.91)、阿勒泰地区(+1.04)。哈密地区和昌吉州已完成规划目标。

2.3北疆、东疆、南疆地区实现耕地规划目标合理性分析

由于“三山夹两盆”的地形地貌特征,使新疆气候在天山以南和以北存在较大的差异。南疆、北疆和东疆三大区域在耕地的水土条件、气候条件等方面都存在较大的差异。从表1可以看出,北疆和东疆地区基本实现耕地规划目标,南疆地区面临生态压力,缺口较大,增长耕地任务艰巨。阿克苏地区、喀什地区等地区,自然与光热条件好、土壤条件较肥沃,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在水资源保证条件下,应适当的加大这些地区的耕地保有量;伊犁州直属和阿勒泰地区水资源相对丰富,可适当考虑超额完成目标值,缓解其他地州耕地保护的压力。经济发展较快、耕地质量相对较差的城市,如:乌鲁木齐市、库尔勒市、昌吉市、石河子市等大中城市,由于地理气候等条件和位置以及经济发展的需要,制定合理的耕地保有量和基本农田保护率,作为规划目标。

3现有基本农田保有量与规划目标对照分析

新疆根据国家要求及自治区实际,在上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确定了耕地保有量的目标,于1996年在各地州(市)开展基本农田划定和保护工作,并于2001年初重新调整划定了基本农田。2001年调整划定面积为3465638公顷,2001年底实际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为3411730公顷;2002年底增加到3495599公顷;此后两年也在逐年增加,2003年达3520140公顷,2005年又回落到3490179公顷。2005年基本农田保护面积较2001年初调整划定面积增加了78449公顷,平均每年增加8716.6公顷,其中2002年增加幅度最大,较2001年底增加了83869公顷。

3.1全疆各地州2005年较2010年基本农田保有量完成情况

新疆上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基本农田保护面积目标为3437806公顷,基本农田保护率目标为85%。截止2005年底,新疆基本农田数量增加到3490179公顷,较规划目标多52373公顷,使基本农田保护率提高到了87%,比规划目标高二个百分点。说明新疆基本农田划定和保护力度比较大,保护效果明显。

各地州而言,基本农田实际保护面积高于规划目标的有吐鲁番地区(+13243公顷)、昌吉州(+2492公顷)、博州(+975公顷)、巴州(+17971公顷)、阿克苏地区(+74公顷)、塔城地区(+17479公顷)、石河子市(+159公顷),其中超出比重最高的是吐鲁番地区,比规划目标多了28.43%。实际保护面积未达到规划目标的有乌鲁木齐市(-1675公顷)、哈密地区(-5048公顷)、克州(-2711公顷)、喀什地区(-11578公顷)、和田地区(-5194公顷)、伊犁州直属(-6445公顷)、阿勒泰地区(-24491公顷),其中与规划目标相关最多的是阿勒泰地区,比规划目标少了20.57%。见表2。

兵团现有基本农田面积比规划目标多了99547公顷,超出幅度为12.43%。基本农田保护率也比规划目标高出约4%。

3.2北疆、东疆、南疆地区实现基本农田规划目标合理性分析

在上一轮基本农田保护规划中,各地区往往采用简单的统一比率计算法,将基本农田保护率确定在80%以上,全疆平均达到85%,没有考虑当地经济发展特点。由于受气候、水资源、土壤条件的限制,乌鲁木齐市、昌吉州等地区耕地区位较好,但土壤肥力不太高,质量有的较差。如乌鲁木齐市2005年粮食平均单位产量为4526公斤/公顷,远低于全疆平均单产6078公斤/公顷的水平。为了达到耕地保护率的要求,不得不将大量的旱地、新开垦的耕地也纳入基本农田保护范围,降低了基本农田的质量。所以,可考虑将部分如乌鲁木齐市、库尔勒市、昌吉州等基本农田保护指标调出城市合理发展区域,在粮食、棉花主产区如伊犁州直属、南疆划定同质同量的基本农田,以确保达到规划确定的基本农田保护总量,同时提高基本农田的质量。从总体上不降低了基本农田保护率,相应的增加了伊犁等地区耕地保护的数量,提高全区耕地质量水平。

3.3自治区重点保护的42个粮食主产县(市)

受地形地貌、水资源、土壤养分、投入力度、技术水平等因素的影响,新疆的耕地质量普遍较差,利用水平不高,产出较低。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深入实施和新疆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新疆城市化进程将明显加快,人们的饮食结构也将发生转变,必然导致越来越多的耕地被占用,转为非农建设用地或其他农用地。虽然新疆耕地后备资源丰富,但地处偏僻,开发难度大,投入资金多,加上生态环境保护和耕地保护形势的严峻,耕地增加越来越困难。当土地开发、复垦、整理补充耕地量在短期内不能弥补耕地减少量时,为保障新疆的粮食安全,必须想方设法提高已有耕地的质量,改造中低产田,提高耕地的产出水平和效益。尤其是要重点保护自治区的42个粮食主产县(市)的耕地,使之成为全区耕地总量动态平衡、保障粮食安全的后盾,并为耕地资源缺乏、社会经济健康发展而占用大量耕地的其他地区起支援作用。全区42个粮食主产县(市)见表3。

3.4基本农田增减与实际情况的对比分析

新疆建设占用基本农田数量和比重都较小,但应严格控制。经济社会发展必然导致对增量土地需求的增加,进而难免会占用少部分耕地甚至是基本农田。固定资产投资力度加大,交通、能源和水利基础设施建设规模不断增加,尽管在设计过程中尽量考虑避免占用基本农田,但在实际建设和施工中,受自然地理条件、施工技术手段等限制,必然会占用一部分基本农田。新疆一些县、市为了节约土地,不占用耕地,使等级公路线路绕过县镇,远离城镇,结果反而因运输不方便而造成本地区的市场经济受到损失。同时,也因为道路绕行而多增加道路建设的用地面积和多增加道路建设投资。所以,正确认识新疆交通用地的特点,以尽量减少经济损失。在不突破农转非、建设占用的指标前提下,从公共利益出发,经过合法程序、占补平衡和合理安置,适当地占用耕地和基本农田是允许的。

生态环境脆弱,生态建设占用基本农田在所难免。新疆地处亚欧大陆腹地,年降水量平均为150毫米,降水总量只占全国的4%,森林草甸植被主要分布在山区,广大平原为荒漠植被和沙漠、戈壁,生态环境脆弱,土地极易沙漠化。平原地区年大风次数多达10-20天,起沙风占全年刮风频率的15%,大风和扬沙为土地沙化提供了动力条件,加上南、北疆两大盆地具有丰富的沙源,一旦土地植被遭到破坏,沙化威胁就相当严重。因而在响应西部大开战略,开发和建设新疆过程中,首先要建设的是生态环境,退耕还林就是生态环境建设的一项重要措施。据调查,在实施退耕还林政策过程中,被退耕的耕地中基本农田占有一定比例。

农业结构调整是适应市场经济运行规律的结果,相对于其他经济作物而言,种植粮食作物的比较利益低下,土地承包经营者种粮积极性不高,农业结构调整的倾向明显,从而较容易导致基本农田数量减少。自然灾害时有发生,容易导致局部地区基本农田数量。对于因自然灾害导致基本农田被毁坏的,应尽力恢复其原有地力,或重新补划基本农田,确保基本农田数量不减少。土地整理、开发和复垦是增加和补充基本农田数量的有效途径,应在水资源动态平衡的前提下加大土地整理、开发和复垦力度。

4耕地与基本农田保护的建议

4.1建议新疆发展林果业100万公顷(1500万亩)用地的地类调整

按照自治区统一部署,新疆将特色农业列为南疆地区重点发展优势产业,农业结构调整力度加大。各地利用独特的光热资源优势,目前已建成杏、梨、枣、葡萄、核桃等农特产品培植基地。大农业结构由单一向多元化转变。规划林果业用地100万公顷目前已实施,有的现仍是耕地,建议进行地类变更工作,调整到农用地内部相应的地类,是林地的变更到林地,是园地的变更到园地。特别是变更调查数据是基本农田,而实际是林果用地,根系植物进入基本农田中的耕地地类是不合适的。因此,建议自治区或国土资源部作出相应调整的决定。

4.2建立耕地储备库,实现耕地占补动态平衡

依据国家粮食安全政策、耕地保护政策以及实施易地开发战略,新疆应尽快建立耕地储备库以及制定相关制度,为保证新疆生态环境的改善、土地资源的持续利用以及经济健康发展的需要,将后备宜农耕地资源作为资产进行适当的储备,并时序盘活、持续利用。新一轮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应做到实现大区域保持耕地动态平衡,将各地州新增加的耕地纳入耕地储备库,以备区内或区际耕地占补平衡之用。既有利于全国耕地总量的动态平衡,也有利于新疆的招商引资和经济可持续发展。

4.3中低产田改造与占用耕地指标有机结合

新疆中低产农田数量较大,占81.53%,为鼓励积极进行中低产田改造,依据占用一等基本农田补两亩或质量相当的耕地的占补政策,是否可以改造一亩低产田到高产田,并划为基本农田,奖励一亩或半亩占用耕地指标;改造两亩中产田,并划为基本农田,奖励一亩或半亩占用耕地指标,这一政策实施有利于中低产田改造,农业集约化和节约资源,提高利用效率,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4.4拓宽耕地概念,将可流转型的耕地资源纳入耕地储备库

特色林果业是新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林果种植的土地整理开发的土地可以作为国家耕地储备制度中的流转型储备的耕地资源,当国家粮食紧缺、农产品供应紧张时,再进行流转为种植粮食作物。为鼓励大力发展以生态建设为基础的林果种植的土地整理开发,开发出来的园地建议可以折抵新增建设占地补充耕地指标,给予一定的耕地占用指标,按2:1或3:1的比例进行奖励,纳入国家耕地储备库,同时便成为国家耕地储备资源,按耕地加以保护和管理,以备应急。

4.5制订耕地保护补偿机制有关管理办法

制订耕地保护补偿机制有关管理办法,对易地补充耕地的组织、规划与计划管理、缴费标准、项目组织实施、验收、补充耕地质量、基本农田划转及后期耕地管理保护等方面做出明确规定,用法律形式确定下来,使土地开发整理、基本农田保护和耕地动态平衡更加规范。

4.6应合理确定耕地保有量和基本农田保护率

一是依据自治区经济发展形势确定保有量和保护率。经济建设的需要和生态退耕及农业结构调整都将对耕地保有量和基本农田保护率产生直接影响。因此,应根据自治区耕地资源状况和经济发展形势合理确定耕地保护目标,完善与我国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建设以及环境保护相适应的耕地保护机制。

二是在即将进行的规划修编中,调整用地指标,科学定位区域发展。随着自治区经济建设的高速发展以及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城市郊区化现象普遍,原来规划中没有安排的项目现在已在进行中。因此,有必要根据现实情况对现行规划做出适当的调整。对经济发展快、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城市和项目进行政策倾斜,增加建设占用耕地的指标,以适应经济建设的需要;而在水资源充足、水土协调的区域进行耕地开发,保证耕地总量动态平衡。

三是根据外部环境变化及时调整耕地保有量和基本农田保护率。

四是根据生态退耕和农业结构调整的需要,在退耕面积较大的地区,应减少耕地保有量,降低基本农田保护率,重点保护菜地、粮食、棉花等种植用地。为适应生态环境建设的需要,应客观地衡量耕地保护工作成效,生态退耕面积可不包括在耕地保有量指标之内。同时着手研究基本农田的“异地划补”政策,以保证基本农田总量不减少。

4.7建立一套适应自治区耕地保护特点的土地评价体系

土地评价是合理利用土地的基础,同时也是进行土地利用结构和方式科学调整的依据。新疆中低产田普查工作是在1994年完成的,应结合农地分等定级,摸清家底,对新疆耕地和基本农田质量进行等级划分,为基本农田保护规划提供基础技术保证。耕地保护工作必须明确回答什么样的耕地和什么地方的耕地必须受到保护,而科学回答上述问题,必须进行对耕地的质量、区位、环境进行科学的评价,因此,从这个意义出发,建立自治区土地评价是耕地保护的空间规划的科学基础。

4.8实行土地资源的科学管理,运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手段管理土地

21世纪是信息时代、空间时代,仅凭传统的方法已经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这就要求我们利用RS、GIS等手段建立土地资源管理信息系统,建立耕地保护动态监测网络、耕地预警制度等。做到“地动人知”,以掌握未来的不确定性,并向外部传递正确的信息。加大国土资源科技管理研究和开发力度,集中优势力量,开展保护耕地资源、高效利用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国土资源信息化、国土资源管理科学等领域的科技攻关。加强技术创新,建立和完善对耕地资源的综合利用等技术体系,开展新技术、新方法的试验示范,积极推进科技成果的转化应用。加强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积极实施数字国土过程,依托国家公用信息网络,构件国土资源主干网络和多级数据交换中心,全面建设国土资源信息系统;要运用高效、实用的信息采集与处理技术,抓紧国土资源基础数据库建设;要建立耕地资源等各种信息服务网络,实现国土资源信息社会共享。在做好以上工作的基础上,提高耕地质量和土地产出率,保护并提高粮食生产能力。同时,增加耕地管理的科技含量,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提高对耕地利用的监测能力,设立乡(镇)、村级耕地保护固定观测点,随时掌握耕地变化情况。

参考文献:

[1]1997-2010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1999.11

[2]新疆统计年鉴,中国统计出版社,2005年

[3]新疆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前期调研专题研究,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国土资源厅,2005.1

[4]2000-2005年疆维吾尔自治区国土资源综合统计资料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国土资源厅

[5]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土地开发整理规划(2001-2010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国土资源厅,2003.12

[6]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评价,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国土资源厅,2005.1

[7]2000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用地分等技术报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国土资源厅,2000

3.主要职责

昌吉市统计局是市人民政府主管全市统计和国民经济核算工作的工作部门。

(一)依照国家、自治区、自治州的法律、法规、政策和统计调查计划,拟定本市统计工作规章、制度和统计现代化建设规划,监督、检查统计法律、法规的实施,依法查处统计违法行为。(二)执行国家统一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统一指标体系和基本统计制度及国家的统计标准;组织领导和监督检查乡镇及市直各部门统计和国民经济核算工作,统一归口市直各单位统计报表管理。�

(三)会同有关部门组织完成国家、自治区、自治州和市级重大国情国力、区情区力和州情州力、市情市力普查及抽样调查任务;拟定本区域内的各项统计计划、调查方案并组织实施。�

(四)管理、组织、协调各部门、单位的统计调查;汇总、整理区域内的基本统计资料;对全市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等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统计预测和统计监督,向市党委、政府及有关部门提供统计信息和咨询建议。�

(五)统一核定、管理、公布全市的基本统计资料,定期向社会公众发布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的统计信息。�

(六)积极推进统计制度方法改革,组织指导市区统计基层单位的统计业务技术教育、统计干部培训,提高全市统计工作水。�

(七)协调、组织城调队完成国家、区、州及本市的城市社会经济调查任务。�

(八)搞好昌吉市区域内法人单位、产业活动单位和个体工商户的统计登记颁证和审验工作。�(九)承办市人民政府交办的其它事项。�

内设机构

根据工作职责,市统计局内设3个股室。�

(一)办公室�

综合协调本局政务和督查工作;承担政务信息的传递与反馈;承担文秘、档案、资料管理和机关保密工作;负责管理本局行政经费、统计事业费和固定资产及办公用品的使用;做好区域内法人单位、产业活动单位和个体工商户的统计登记颁证和审验工作,组织调查核实基本单位名录库;承担全市统计法律法规的宣传贯彻和执法检查工作,会同有关部门依法查处、通报重大的统计违法案件;协助领导管理机关人事工作;承担本局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承担全市统计业务技术教育、岗位培训及统计科研工作;负责管理和维护本局计算机网络及设备。�

(二)综合股�

对全市国民经济核算状况进行统计监督、预测和综合分析研究,提出宏观调控咨询建议;管理全市综合数据库和统计监测预警系统;对全市统计数据的公布、使用和提供进行管理、审查;负责实施国民经济核算制度;承担国民经济核算,提供国民经济核算资料及有关综合平衡状况分析研究报告;审查、整理、编辑全市的经济、科技、社会综合性统计资料,及时向自治州统计局上报有关统计信息,定期举办统计信息发布会;负责协调与州、市各部门之间的统计业务关系,执行国家的统计标准;拟定和审核各专业的统计调查项目,审批各专业统计调查制度和调查方案。负责组织实施农业统计制度;组织领导农村统计基础工作,建立健全统计工作制度和农村统计网络;负责指导农口部门的统计工作;负责组织实施劳动工资统计报表制度,完成本市辖区内单位劳动工资统计年季报工作;根据地方党委、政府的需要,组织开展有关专项统计调查。�

(三)专业股�

负责组织实施工业、科技、原材料、能源、交通运输、邮电通讯业、科技、批发零售贸易业、餐饮业以及商品市场运行状况的调查;组织实施固定资产投资、建筑业、房地产业、服务业、对外经济技术协作、三资企业、旅游业统计调查工作。根据地方党委、政府的需要,组织开展有关专项统计调查;积极推进统计方法制度改革,组织开展工业、批发零售贸易业、餐饮业抽样调查;收集、整理上述各行业的有关调查统计数据,及时向领导和有关部门提供统计信息;对有关数据质量进行检查和评估;组织指导有关专业和部门的统计基础工作,综合协调、指导有关管理部门的统计工作,对全市工业、商业、交通运输邮电业运行情况进行统计监督、统计预测和统计分析;对领导关心,社会关注的重点、热点问题进行统计调研,提供咨询建议。

4.

驴的品种介绍

驴的品种介绍

华北驴

属小型驴。主要产区:华北驴主要产于陕北黄土高原以东、长城以内至黄淮海平原,并分布到东北三省。是一类小型驴。环境条件:产区内有高原、山区、丘陵和平原,虽然地形、气候条件存在差别,但都是中国北方主要的粮食和经济作物产区,饲料来源丰富,农牧业发达,环境条件很适宜驴的生活特性。华北驴是中国北方农业区除牛以外的第二大役畜。由于农业条件差,作物产量低,牲畜养殖水平低,多养小型驴。近几十年来为适应生产需要,一些农业生产条件较差而畜牧条件好的地区,如沂蒙山区、太行燕山山区、陕北榆林地区、张家口地区、昭盟库仑旗和淮北等地发挥地方优势,发展商品化养驴生产。除自用外,大都通过大同、张家口、济南、潍坊、界首、周口等著名的牲畜交易市场出售,分布到各地。这些驴虽都有其地方名称,如陕西的滚沙驴、内蒙古的库仑驴、河北的太行驴、山东的小型驴、淮北的灰驴。但体质外形基本相同,毛色多以灰色为主,遗传性稳定,故统称华北驴。体型外貌:各地的驴因产区不同,各有特点,但其共同点为:体高在110厘米以下,平原略大,山区较少,体重130~170千克。结构良好,体躯短小,腹部稍大,被毛粗刚。滚沙驴体高107厘米,体重140~190千克;太行驴102.4厘米,内蒙古库仑驴体高110厘米,沂蒙、苏北、淮北的驴108厘米。生产性能:公驴18~24月龄、母驴12~18月龄时达性成熟,母驴2.5岁、公驴3~3.5岁时开始配种。发情季节多集中春、秋两季,发情周期21~28天,发情持续期5~6天。公、母驴繁殖年限一般为13~15年,母驴终生产驹8~10头。

华北驴体小,适应性强,数量大,分布广,为适应畜牧业商品生产的需要,应通过选育改善其体型结构,提高早熟性和产肉性能。综上所述,中国驴的数量大,分布面广,且在长期的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的作用下,形成若干在体尺、外形结构和生产性能等方面有显著差异的品种,但过去在小农经济时期,对驴主要选择其乘、挽、驮的性能,而在畜牧业商品生产中,我们更需要提高驴的产肉性能。所以,一方面需要加强肉用驴品种的培育,另一方面养驴生产者通过不同品种间的杂交,特别是用关中驴、德州驴等大型品种与当地中小型驴品种杂交,利用杂种优势,提高驴的生长速度和肉用性能,发展规模化养殖。

西南驴

属于小型驴。主要产区:包括云南省各地的云南驴,四川甘孜、阿坝、凉山等地的川驴,西藏日喀则、山南等地的藏驴。环境条件:云、川、藏多高原山区和丘陵区,海拔较高,河流多,气温差别较大,干湿季节明显,产区农业较发达。主要作物为水稻、麦类、蚕豆、豌豆、甘薯、油菜。西藏更盛产青稞。作物秸秆和野草是主要饲草,豆类、麦类是主要精料。但1000多年前,驴刚引入的相当长一个时期内,产驴区多是山地。土壤瘠薄,植被稀疏,驴的饲养管理粗放,白天野外放牧,夜间以秸秆补饲,重使役和孕期才能给少量精料,因此形成了矮小的驴品种。体型外貌:头显粗重,额宽隆,耳大长;髻甲低,胸浅窄,背腰短直,尻斜短,腹稍大;前肢端正,后肢稍外向,蹄小而尖坚;被毛厚密,毛以灰色为主,并有鹰膀、背浅和虎斑;其他部分为红褐色。生产性能:云南驴性成熟早,2~3岁即可配种繁殖,一般3年2胎,如专门作肉驴饲养也可1年1胎,屠宰率45%~50%,净肉率30%~34%,每头净肉量为35千克左右。

新疆驴

外貌体形:驴体格矮小,体质干燥结实,头略偏大,耳直立,额宽,鼻短,耳壳内生满短毛;颈薄,背平腰短,尻短斜,胸宽深不足,肋扁平;四肢较短,关节干燥结实,蹄小质坚;毛多为灰色、黑色。生产性能:新疆驴1周岁就有性欲,公驴2~3岁,母驴2岁就开始配种,在粗放的饲养和重役情况下很少发生营养不良和流产。幼驹成活率在90%以上。新疆兵团农八师150团曾引种关中驴与当地小毛驴杂交,其后代的体高达到120~125厘米。吐鲁蕃改良驴体高可达到125~130厘米。由此可引入大型驴种对新疆驴进行杂交改良,提高当地驴的体尺、体重、是肉驴饲养提高肉产量的重要途径。属于小型驴。主要产区:主要产于新疆南疆喀什、和田地区。分布到甘肃河南走廊,青海的农区、半农半牧区,以及宁夏固原、西吉一带的当地称为西吉驴。在甘肃河西走廊的武威、张掖和酒泉等地被称为凉州驴。另外在北疆各地县也有分布。环境条件:新疆属于大陆性气候,由于受高山和沙漠的影响,夏天气温高而干旱,沙漠中阳光直射,温度可达55℃。多风沙,昼夜温差大,即所谓“早穿皮袄午穿纱,手抱火炉吃西瓜”。无霜期短,降水量少,有大面积的草原牧区,也有片片绿洲的发达农区。因气候和水源的关系,农作物产量低。由于历史上社会经济条件差,农民全靠养驴农耕、驮运、乘骑代步,可以说凡有人生活的地方都有驴的分布。体型外貌:新疆驴体型矮小,体质干燥结实,头略偏大,耳直立,额宽,鼻短,耳壳内生满短毛;颈薄,髻甲低平,背平腰短,尻短斜,胸宽深不足,肋扁平;四肢较短,关节干燥结实,蹄小质坚;毛多为灰色、黑色。庆阳驴属中型驴

主要产区:甘肃省东部的庆阳、宁县、正宁、镇原、合水、华池及陕西的吴起、定边等县区,以庆阳县为中心产区。

环境条件:产区位于甘肃东部黄土高原,海拔1000~1700米,在泾河上游,紧临陕西关中平原,年平均气温9~10.5℃,无霜期120~180天,年降水量300~500毫米。土质肥沃,气候温和,农业发达,有“陇东粮仓”之美称。由于这一地区交通不便,过去农民经济收入低,多养牛、驴役用。多年来以养小毛驴为主,经不断引进关中大型驴杂交改良,使当地小毛驴的体尺明显增大,外形也发生了变化。加之适应当地环境,管理精心,饲草以麦秸、谷草为主,在农忙时才补饲少量精料,颇耐粗饲。杂种驴长期自群繁殖培育,形成了今天的地方良种庆阳驴。

体型外貌:体格粗壮结实,体长稍大于体高,结构匀称,头中等大小,耳不太长,颈肌肥大,鬃毛短稀,胸部发育良好,腹部较大,四肢端正,关节明显,蹄大小适中而坚实,性情温顺,行动灵活,毛色以三粉驴为主,还有少量青色和灰色,庆阳驴属中型驴。

淮阳驴

主要产区:河南沙河及其支流两岸的豫东平原东南部,即淮阳、郸城西部,沈丘西北部,项城和商水北部,西华东部,太康南部和周口市,以淮阳县为中心产区。环境条件:产区海拔50米,属温热带季风气候,无霜期216天,年平均气温14.6℃土壤以淤土、两合土最多,土质肥沃,盛产麦类和杂粮,是历代“粮仓”,当地以驴为主要役畜。当地很早以前就重视驴的选育,农副产品丰富,又习惯种苜蓿,常以各种豆类喂驴,日喂量达1~1.5千克,故能保证驴的营养需要,巩固选育成果。产区临近周口、界首等牲畜集散地,常向外输出种驴,从而刺激了养驴生产和选育工作,近30年采,淮阳县进一步加强选育工作,在重点产驴区开展良种登记。加强选种配种,肉驴的品质也明显提高,是地方优良驴种。体型外貌:属中型驴,体高略大于体长,体幅较宽,头略显重,肩较宽,其鬐甲高,前躯发达,中躯显短,呈圆桶形,四肢粗大结实,尾帚大。红褐毛色驴,还有体型较大、鬐甲高、单脊单背和四肢高大的特点。毛以粉黑色为主,灰色少,纯黑更少,红褐色最少。

泌阳驴

属中型驴。主要产区:河南省西南部的泌阳、唐河、社旗、方城、南阳等市县,以泌阳、唐河两县为中心产区。环境条件:泌阳县地处伏牛山脉和桐柏山脉之间。海拔在810~983米。当地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14.613,无霜期212天,年均降雨量920.5毫米,属暖温带气候。土地肥沃,适宜耕种,农牧业生产发达,并盛产麦类和各种杂粮。以谷草、豌豆作为喂驴的主要饲料,可利用河滩、丘陵放牧,有丰富的饲草饲料资源。当地群众有养驴习惯,喂养精心并重视选种选配,并有不少驴的配种专业户,以精选的良种进行配种工作,故形成了良种产区。早在1957年就建立了泌阳县种驴场,就地精选了优秀个体和优秀的核心群开展系统的选育工作,使驴群质量迅速提高。体型外貌:公驴富有悍威,母驴性温驯。体型中等,呈方形或高方形。结构紧凑、匀称,灵俊清秀,肌肉丰满,多双脊双背。背腰平直,头干燥、清秀,口方正;耳大适中,耳内中部有一簇白毛;头颈结合良好,腰短而坚,尻高宽而斜,四肢直,系短而立,蹄质坚实。毛色以三粉为主。

佳米驴

也叫绥米驴,属中型驴。主要产地:主要产于陕西的佳县、米脂县和绥德三县,中心产区在三县毗连地带。分布到附近各县和山西临县以及周围各省及延安、榆林市。环境条件:产区处于陕西北部黄土高原的沟壑地区,形成梁岗起伏、沟壑纵横、土地零散、道路崎岖狭窄的特点。海拔715~1350米,温差大,年平均日照达2617~2741小时。春季多风,夏热冬寒,属典型大陆性气候。干旱少雨,年平均降水量430~450毫米,无霜期仅150~180天,适宜种植杂粮,兼种大量苜蓿,轮作倒茬以改良土壤和提供饲草。从东汉以来,农民就习惯养驴从事耕、拉、驮、乘等各种役使。常以舍饲为主,以豆麦、高梁、玉米加谷草、麦草为主,夏季喂青苜蓿。各县有一些传统的专门种驴饲养户,精选良种,承担配种工作,经长期培育形成这一地方优良品种。体型外貌:佳米驴体型中等,略呈方形,体质结实,结构匀称,眼大有神,耳薄而立;颈肩结合良好,背腰平直,四肢端正,关节强大,肌腱明显,蹄质坚实。公驴颈粗壮,胸部宽,富有悍威。母驴腹部稍大,后躯发育良好。毛为粉黑色,因白色部分大小不同,又分为两种,一种是黑燕皮,全身被毛似燕子,仅嘴头、鼻孔、眼周以及腹部为白色;一种是黑四眉,除具有黑燕皮特征外,腹下的白色面积较大,甚至扩展到四肢内侧,胸前、额下及耳根处。

云南驴

体形外貌:头显粗重,额宽隆,耳大长;胸浅窄,背腰短直,尻斜短,腹稍大;前肢端正,后肢稍外向,蹄小而尖坚;被毛厚密,毛以灰色为主,并有鹰膀,背浅,虎斑;其它部分为红褐色。生产性能:云南驴性成熟早,2~3岁即可配种繁殖,一般3年2胎,如专门作肉驴饲养也可1年1胎,屠宰率45%~50%,净肉率30%~34%,每头净肉量为35千克左右。广灵驴

体型外貌:体格高大、骨骼粗壮、体质结实、结构匀称、耐寒性强。驴头较大、鼻梁直、眼大、耳立、颈粗壮,背部宽广平直,前胸宽广,尻宽而短,尾巴粗长,四肢粗壮,肌腱明显,关节发育良好,管骨较长,蹄较小而圆,质地坚硬,被毛粗密。被毛黑色,但眼圈、嘴头、前胸口和两耳内侧为粉白色,当地群众叫“五白一黑”,又称黑化眉。还有全身黑白毛混生,并有五白特征的,群众叫做“青化黑”,这两种毛色的均属上等。生产性能:其繁殖性能与其它品种近似,惟多在2~9月发情,3~5月为发情旺季。终生可产驹10胎,经屠宰测定,平均屠宰率为45.15%,净肉率30.6%。有良好的种用价值,曾推广到全国13个省区,以耐寒闻名,对黑龙江省的气候适应也较好。属大型驴。主要产地:产地为山西省东北部的广灵、灵邱两县,分布于广灵、灵邱及其周围各县的边缘地带。环境条件:境内山岳起伏,小部分为河谷盆地,海拔700~2300米。地处塞外山区,风大沙多,气候变化差异大,年平均气温为6.2~7.9C,年降水量420~500毫米,无霜期130--~150天,为塞外的主要杂粮产地。该地区历来重视畜牧业发展,农民养驴农耕,是中国塞外商品驴的繁殖基地。由于当时盛产谷子、豆类,又种植紫花苜蓿,农民以谷草、黑豆和苜蓿草精心喂养,注意选种选配,结合役使和放牧,形成广灵驴体型高大、体躯结实的品种特征。

晋南驴

体型长方形,外貌清秀细致,是有别于其它驴种的特点。头清秀,大小适中,颈部宽厚,背腰平直,尻略高而斜,四肢细长,关节明显,肌腱分明,前肢有口袋状附蝉。尾细长,似牛尾。皮薄而细,以黑色带三白为主要毛色,另外还有一种灰色大驴。体型较美,细致结实,为中国优良的大型地方良种。主要产区:产于山西南部运城市和临汾市南部,以夏县、闻喜县为中心产区,包括平陆、芮城、永济、临漪等县市及临汾南部各县市。环境条件:产区地处黄土高原,濒临黄河。有平原、丘陵和山地,地形复杂。海拔400~1500米,地势东北高而西南低,土地肥沃,气候温和,年平均气温12—1413,年降水量500毫米左右,无霜期180~210天。夏县是禹的故乡,该县人文、农耕历史悠久,有发达的农业,是山西著名的粮棉产地,盛产煤。当地农民喜爱养驴,作为农耕和运输工具。喂驴精心而得法,全年舍饲,充分利用农副产品,又种苜蓿。做到夏加苜蓿冬加麦麸,并将鲜苜蓿与麦秸碾青混合调制,使驴等家畜常年都能得到青饲草,重视选种选配和幼驹培育,促进了该品种的形成,并向外地输出大量优质种驴。体型外貌:体型长方形,体质紧凑,外貌清秀细致,是有别于其他驴种的特点。头部清秀,大小适中,颈部宽厚而高昂,髻甲稍低,背腰平直,尻略高而斜,四肢细长,关节明显,肌腱分明,前肢有口袋状附蟑。

德州驴

体型外貌:体格高大,结构匀称,体型方正,头颈躯干结构良好。公驴前躯宽大,头颈高扬,眼大嘴齐,有悍威,背腰平直,尻稍斜,肋拱圆,四肢有力,关节明显,蹄圆而质坚。毛色分三粉(鼻周围粉白,眼周围粉白,腹下粉白)的黑色和乌头(全身毛为黑色)的两种。其体高一般为128~130厘米,最高的可达155厘米。

生产性能:生长发育快,12~15月龄性成熟,2.5岁开始配种。母驴一般发情很有规律,终生可产驹10只左右,25岁好驴仍有产驹的;公驴性欲旺盛,在一般情况下,射精量为70毫升,有时可达180毫升,精液品质好。作为肉用驴饲养屠宰率可达53%,出肉率较高,为小型毛驴改良的优良父该品种。

关中驴

体形外貌:关中驴体格高大,结构匀称,体型略呈长方型。头颈高扬,眼大而有神,前胸宽广,肋弓开张良好,尻短斜,体态优美。90%以上为黑毛,少数为栗毛和青毛。生产性能:在正常饲养情况下,幼驴生长发育很快。1.5岁能达到成年驴体高的93.4%,并表现性成熟。3岁时公母驴均可配种。公驴4~12岁配种能力最强,母驴终生产5~8胎。多年来关中驴一直是小型驴改良的重要父本驴种。特别对庆阳驴种的形成起了重大作用。

原产地及产地的自然条件:关中驴属于大型驴种。形成历史悠久,是中国优良的地方品种。主要分布在陕西省关中平原和延安市南部,以兴平、礼泉、乾县、武功、咸阳、蒲城和临潼等地为中心产区。曾被输出到朝鲜、越南等国。关中平原号称“八百里秦川”。土壤肥沃,气候温和。年平均气温12~1413,年日照1980~2400小时,年降水量540~750毫米,无霜期190~210天。水利灌溉条件好,农业发达,盛产粮棉,有丰富的农副产品,还有种植苜蓿、大豆、豌豆养畜的习惯,素以有大牛(秦川牛)、大驴而享誉全国。从西汉以来,驴一直是该地区重要的役畜,群众既有丰富的养驴经验,又很重视科学的选种选配。尤其对种公驴要求毛色纯正,黑白界线分明,体型高大,结构匀称,两睾丸大而对称,富有悍威,四蹄端正,蹄大而圆,叫声宏亮。因此,经过长期的选育,该品种质量不断提高。体型外貌:关中驴体型高大,结构匀称,体型略呈长方型。头颈高扬,眼大而有神,前胸宽广,肋弓开张良好,尻短斜,体态优美。90%以上为黑毛,少数为栗毛和青毛。生产性能:据测定,老龄淘汰驴平均屠宰率为52.7%,净肉率39%。

为什么发达地区都是东边

为什么发达地区都是东边

一、中国经济的“二重性困境”与地区“诸侯”经济

中国经济在经过20年的迟滞后进入了补偿性增长期,一方面GDP平均每年以8%的增长率飞速增长;另一方面,GDP增长带来的资源过度消耗与严重环境污染影响了经济的健康持续增长,我们把这种牺牲未来发展潜力来换取当前经济发展的经济形态称之为经济二重性困境。为了追求经济发展与工业增长,除了自己不能生产的产品外,内陆省份往往发展“自产自销”型的“诸侯经济”,“诸侯经济“造成(省)区内商品的市场垄断和(省)区际产业的盲目竞争。因为区内商品不必与外地竞争,这种经济大多采取粗放经营的办法靠大量投入来增加产值。于是,重复建设与低水平投资成了地区经济增长最主要的推动力。(低水平投资指发展那些投资少、见效快的资源密集型和劳动密集性产业)。由于缺乏科学技术与普遍存在的传统经济观念,这种粗放型经济造成资源的严重浪费和环境污染。低水平重复建设使低技术的普通产品严重过剩,而高科技名牌产品却严重依赖进口。以钢铁工业为例:全国有数不清的钢铁厂,70%的企业技术水平低,产品质量差,众多的小钢铁厂造成普通钢材生产过剩,而高质量的特种钢材却供给不足,严重依赖进口。地区“闭关自守”削弱了市场竞争,低劣产品无法迅速淘汰使得新产品无法占领市场,这种被扭曲了的市场经济使中国成了各种低劣假冒产品的“万国博览会”。地区低水平重复建设造成经济的“虚胖型”繁荣,一旦面临国际自由贸易的竞争,这种经济便不堪一击。“诸侯”自守型经济影响了市场贸易从而阻碍了大型企业集团的形成,国家便无法产生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名牌产品。当一个国家都存在这一体制困境时,中国经济便走入了二重性怪圈。如何打破“诸侯经济”,走出二重性困境,实现粗放型经济向集约型经济的转变(技术密集型与资金密集型产业),就成了中国当前经济发展最严肃的问题。

为什么日本、韩国、新加坡、台湾、香港地区在严重缺乏资源的条件下能迅速发展成为工业强国;为什么西欧小国诸如比利时、荷兰、丹麦、瑞士、瑞典、奥地利能成为发达国家;为什么丹麦、新西兰农民养牛放羊赚大钱而中国的牧区因为过度放牧而濒临破产;为什么新疆与沙特阿拉伯同为石油产区而两地人民的收入差距悬殊……

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它们发展有比较优势的产业然后进行国际贸易,贸易能使每个人的情况变好。那中国为什么不能发展“地区贸易”呢?中国960万平方公里大陆自然和社会条件千差万别,为什么不能划分为几个经济区发展自己的特色优势产业,进行“区际贸易”呢?中国要打破“诸侯”经济,走出“二重性困境”实现经济战略转变的唯一出路就是:放弃各地区全面工业化道路,把中国分成九大地方经济区,发展地区贸易经济,通过贸易使中国形成真正意义的“统一大市场”。

地区贸易经济就是突出地区优势,发展优势产业,使地区经济收入更高,经济实力更强!欧洲从分散贸易走向联盟集中,中国应从中央集权走向区际分散,这是一种殊途同归的经济战略,即:中央调控管理,地方自由贸易,充分发挥地区优势又照顾国家全局。我们将这种自由贸易—联盟集中的经济战略称之为“贸易联盟”经济模式。

二、地区贸易原理

1、绝对优势原理:当一个地区或企业生产某种产品的(行业)生产率或(行业)利润率高时,这种产品应该由这个地区或企业生产。

2、比较优势原理:每种物品应该由生产这种物品机会成本较少的国家或地区生产。(《经济学原理》第二版,曼昆著,梁小名译。)

亚马·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和李嘉图的相对优势理论都表明:各地区分工生产自己的优势产品(高质量、低成本)然后进行区际贸易,会使各地区的资源、劳动力和资本得到最有效的利用,使经济产出最大化,从而促进各地区经济发展,最终使各地区生产水平与经济生活相对均衡化。市场贸易原理就是:分工、交易、效率、均衡。

现在,依据自然环境(地形、气候、土壤、水文)与社会经济环境(矿产、人口、交通、经济状况),把中国(包括台湾地区)划分为八大经济区:东北经济区、华北经济区、陕北经济区、华东经济区、华中经济区、西南经济区和西部经济区。

三、八大经济区与产业类型

1、东北经济区,包括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学习德国、荷兰、比利时。农业建成商品谷物农业区,同时发展林业;工业建成重工业型综合性工业区,以德国鲁尔区为典范,发展钢铁、石化、汽车、航空航天、造船、化学工业等为主导的产业。大连为经济区首府,以汉堡港为典范,沈阳以杜伊斯堡为典范;辽中南城市群建设以德国鲁尔城市群为典范;另外兴建哈大线城市轴。

2、华北经济区,包括河北、河南、山东、北京、天津三省两市,沿海学习英国、法国,内陆学习美国中北部。农业建成商品谷物农业区;工业建成重工业型综合性工业区,以英国中南部工业区、法国巴黎盆地工业区为典范,发展通信信息、精密仪器、石化、汽车、重型机械,钢铁、航空航天、化学工业等为主导的产业。青岛为经济区首府,以伦敦为典范,北京以巴黎为典范;京津唐城市群建设以英、法沿海城市群为典范。A、把北京与天津之间属于河北的飞地划归北京市。

3、陕北经济区,包括山西、陕西、内蒙古三省区,学习美国西部内陆地区、南非和埃及。农业建成生态型畜牧—灌溉农业区;工业建成能源化学工业区,以俄罗斯新西伯利亚工业区为典范,发展能源矿产、煤炭化学、电力、航空航天、军工等为主导的产业,西安为经济区首府,以美国丹佛市为典范。A、积极从南非引进煤变油技术和设备,将陕北经济区丰富的煤炭资源转变为石油,缓解中国的能源危机。

附:沿包兰—京包—津原铁路线兴建包兰—京包—津原线城市轴。

4、西部经济区,包括新疆、西藏、青海、甘肃、宁夏五省区,学习南非、澳大利亚西部、哈萨克斯坦、以色列、沙特阿拉伯等荒原干旱国家。农业建成以生态牧业和灌溉农业为主的荒原生态农业区;工业建成能源化学工业区,以中亚工业区和波斯湾石油化工区为典范,发展石化、冶金、能源矿产、毛纺等为主导的产业。兰州为经济区首府,以以色列特拉维夫为典范。

附:沿陇海—兰新铁路线兴建横贯中国东西部三个经济区的陇海—兰新—徐岛线城市轴。

5、华东经济区,北部包括江苏、浙江、上海两省一市,南部包括福建、台湾两省区,分别学习美国东部沿海地区和澳大利亚东部、美国西部沿海地区。农业建成农林副渔全面发展的集约型综合农业区;工业建成出口型综合性工业区,以美国东北部沿海工业区和西部沿海工业区为典范,发展通信信息、电子电器、精密仪器、石化、机械汽车、化学工业、造船、医药、海洋产业等为主导的产业。上海为经济区首府,以纽约为典范;长江三角洲城市群以美国波士顿—华盛顿城市群为典范。当海峡两岸在“经济一体化,政治民主多元化”的方针下和平统一后,台湾并入华东经济区;台北以旧金山为典范,高雄市以硌杉矶为典范。

6、华南经济区,包括广东、广西、海南、香港、澳门三省两区,学习日本、韩国。农业建成农林副渔全面发展的集约型综合农业区;工业建成出口型综合性工业区,以日本环太平洋沿岸工业区为典范,发展通信信息、电子电器、精密仪器、机械汽车、纺织、造船、化学、医药、食品工业等为主导的产业。广州为经济区首府,以东京为典范,珠江三角洲城市群以日本赖户内海城市群为典范;兴建郁江—柳江—珠江城市轴。

由于中西部地区存在巨大的市场缺口,而四川盆地、华中两湖地区的自然社会条件非常优越,因此可以在两地建立大型综合型经济特区;筹建城市群,从而弥补这一市场缺口,同时面向中亚、西亚市场。

7、华中经济区,包括湖南、湖北、安微、江西四省,学习美国南部地区。农业建成农林副渔全面发展的集约型综合农业区;工业建成重机械冶金工业区,以美国五大湖工业区和南部工业区为典范,发展钢铁冶金、重型机械、汽车、造船、化学、电力、纺织等为主导的产业。武汉为经济区首府,以休斯敦为典范。在长江两湖沿岸地区以武汉—南昌—长沙为纽带,建立面积为10万平方公里的华中综合型经济特区,提供各种税收政策优惠,以海南经济特区和巴西玛瑙斯自由贸易区为典范;特区内兴建华中三角城市群,以美国芝加哥—匹兹堡城市群为典范。

8、西南经济区,包括四川、重庆、云南、贵州三省一市,学习意大利、瑞士、奥地利、捷克、西班牙、南欧地区。农业建成农林牧渔全面发展的山区综合性农业区;工业建成轻机械冶金工业区,以意大利北部工业区和南部新兴工业区为典范,发展钢铁冶金、轻型机械、通信信息、汽车、航空航天、电力、经济、食品工业、旅游业等为主导的产业。成都为经济区首府,以意大利米兰市为典范,重庆以都灵市为典范建成汽车城,昆明以罗马为典范发展成旅游城市。在长江、沱江沿岸地区以成都—宜宾—重庆为纽带,以岷江、沱江、涪江、长江为界,建立面积为10万平方公里的西南综合型经济特区,提供各种税收政策优惠,以海南经济特区和巴西玛瑙斯自由贸易区为典范;特区内兴建西南三角城市群,以意大利北部城市带为典范。A、学习肯德基、麦当劳,大力发展酒店餐饮连锁业,创立知名品牌将四川特色的餐饮业传遍全世界;B、将广东沿海地区的制衣厂、电器厂部分转移到西南三角经济特区,将其产品销售到陕北、西部经济区以及中亚、西亚地区;C、把四川东南部建成蔬菜和家禽基地,发展副食品加工工业,将其生产的新鲜蔬菜和家禽肉类(干冰冷冻)供应西部、陕北经济区。

八大经济贸易区实行“区际贸易”,将对增大国内需求和提高就业率具有无限重大的意义,届时中国将形成产业重组竞争发展的格局;中国内部将形成真正意义的“统一大市场”。农业上中国将有3个集约型综合农业区,两个商品谷物农业区,一个山区综合性农业区,一个生态型畜牧—灌溉农业区,一个荒原生态农业区。工业上,中国将有两个出口型综合性工业区,两个重工业型综合性工业区,两个机械冶金工业区,两个能源化学工业区。城市上,中国将有辽中南城市群、京津唐城市群、长江三角洲城市群、西南三角城市群、华中三角城市群、珠江三角州城市群等六个城市群;一条沿海城市带;四条城市轴。“四轴—六群—一条带,轴带之间城市点(圈)”,这就是中国城市的战略布局。经济特区上,中国将新增加两个经济性特区,即华中综合型经济特区、西南综合型经济特区。中国的工业、农业、城市布局将更趋合理;中西部城市群的建立将有效控制东部人口的过快增长,也能带动内地经济的发展;经济重心的内移将保障中国的经济安全。

城市群极化——扩散区域形成城市群经济圈,每一个城市群经济圈必须有一个经济辐射能力强(首位度最高)的经济中心城市,以实现凝聚、集聚效应,比如六大城市群经济圈相应的中心城市依次是沈阳、天津、成都、武汉、上海、香港。城市群内部各城市应根据经济社会条件,对产业和产业内行业进行恰当分工,突出城市特色,防止城市雷同化;建设功能城市而非全能城市,确保城市群经济圈内部资源配置效率最大化和各城市竞争力最强。中国六大城市群经济圈在地理版图上形成巨大的棱形图案,华中经济圈位于棱形中心,这使得中国的经济开发可以进行任意三点的“三角”互动贸易和建设(三角形)三边经济走廊。

中国东部沿海4个经济区的面积都接近或超过日本,但GDP却不到日本的1/20,一方面说明中国的经济实力还很弱小;另一方面说明中国的经济潜力非常大。挖掘地区经济潜力将是新世纪中国人民共同的奋斗目标!从形态上讲,东部沿海经济协作带是一张弓,郁江—柳江—珠江、长江、陇海—兰新—徐岛线、包兰—京包—津原线、哈大线经济协作带是五支箭,这就是中国的“一弓五箭”经济战略。为了发展中西部工业、吸引外资,中西部地区应该大力减小企业所得税税率:西部经济区企业所得税税率改为20%;东北经济区、陕北经济区、华中经济区、西南经济区、河南省和广西省,五区两省的企业所得税税率改为25%。(根据拉弗曲线,减税政策可能增加税收,但拉动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确定无疑。)

附:城市群规模(城区+郊区面积,即城市群辖区面积)大约为距中心点100公里半径内的4万平方公里区域,其城市群经济圈范围(区域辐射能力)为150公里半径内的10万平方公里区域,城市人口在1亿人左右。轴、带上建设城市圈,规模(城区+郊区面积,即城市辖区面积)为距中心点25公里半径内的2500平方公里区域,其经济圈范围为40公里半径内的5500平方公里区域,城市人口在500万人左右,如规划济南、徐州、郑州、西安、兰州、西宁、乌鲁木齐、大连、长春、哈尔滨、石家庄、太原、呼和浩特、包头、银川、南宁、柳州、青岛、温州、福州、厦门、汕头、海口、合肥、昆明、贵阳、拉萨等27个城市圈。中型城市点规模大约为距中心点6公里半径内的130平方公里区域,其经济圈范围为10公里半径内的350平方公里区域,城市人口在70万人左右。小型城市规模大约为距中心点3公里半径内的30平方公里区域,其经济圈范围为5公里半径内的100平方公里区域,城区人口在30万人左右。

…………http://www.dqjj.com/bbs/dispbbs.asp?boardID=70&ID=15577

这个网站上非常详细

文章到此结束,如果本次分享的西藏养牛交易市场和急需新疆各地州市场状况分析的问题解决了您的问题,那么我们由衷的感到高兴!

本站所发布的文字与图片素材为非商业目的改编或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权或涉及违法,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