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太平养牛场 三都水族自治县是贵州的哪个县

贵州省太平养牛场 三都水族自治县是贵州的哪个县

大家好,今天小编来为大家解答以下的问题,关于贵州省太平养牛场,三都水族自治县是贵州的哪个县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古代龙的故事和传说

古代龙的故事和传说

1、蛮龙归正

据说,大禹治水有三样法宝:一是伏羲给他的河图、玉简;二是天上的应龙,用尾巴划地,给他指引方向,大禹沿着应龙划尾的线路,领着民工开凿河道,疏导洪水;三是大乌龟,把息石和息壤投到低洼的地方。

有一天,一条全身乌黑的龙,在坝边的洪水里翻身打滚,兴风作浪,还把大禹他们辛辛苦筑起来的大坝弄倒了。

应龙告诉禹王,这是一条蛮七蛮八的蛮龙,邪气太重,归不了正的。于是乌龟带着大禹上了一座高山,看见那条全身乌黑的巨龙,头上长着一对雪白耀眼的龙角,正在嬉戏翻腾,不时掀起冲天的浪。大禹指挥它,它全然不理。

大禹于是取出一块小小的五彩息石,放在乌龟的尾尖,那息石立即成为一块斗大的巨石。乌龟只把尾巴轻轻一挥,天空就划出一道朦胧虹样的弧线,五彩息石不偏不倚地落在乌龙脑门顶上的两只龙角之间。乌龙哈哈大笑说:"这块小小的花石头,奈何我不得。

可那五彩息石,无时无刻不在膨胀变大。不一会,便把蛮龙的两面三刀只龙角撑紧了,疼得它直摇头。五彩息石一直不断生长,最后终于把蛮龙制服了。从此,蛮龙成了大禹一个得力助手,听候大禹调遣。

2、化龙

从前,有一对母子,母亲生病卧床不起,儿子只有几岁。为了生活,儿子只能去给地主家割草喂牛。那时很多人都养牛,草不好割,儿子走了很多地方,可背篓里一根草都没有。

儿子继续哭着往前走。突然,儿子发现一个坟头上长了一块绿绿葱葱的草,他高兴的扑了过去,割的草装满了一背篓。于是,他和母亲第一天的口粮有了。

第二天,他又出去找草,可眼看天又要黑了,还是一根草都没有,儿子带着希望又到了昨天割草的坟头,不料那里又长满了青草。从那以后,儿子天天去坟头割草,以此母子生存了下来。

地主家的管家很奇怪,大人一天都很难割到草,他一个小孩怎么每天都能割到这么鲜嫩的青草呢。于是管家有一天跟踪了小孩,发现了他的秘密。管家拿了锄头,将坟头的草连根挖起。小孩割不到草,母子两又要饿肚子了。

小孩在坟头哭得好伤心,边哭边用镰刀扒管家挖过的地方。突然,一颗斑鸠蛋大小的透明珠子跑了出来。小孩只有带着这颗珠子伤心的回家。

母亲明白了原委。怕管家发现了这颗珠子,于是将珠子放在只有几颗米的米缸里,不料第二天,母亲发现米缸满了。母亲试了好几次,又把珠子放在钱罐里,第二天钱罐满了。母子两靠这颗珠子又活了下来。

地主家的管家又奇怪了,母子两都没干活,怎么活的好好的呢,于是他天天去偷看母子两,终于又发现了他们的秘密。管家将这个秘密告诉了地主,地主带着人去逼母子交出珠子。儿子将珠子藏在嘴里,一不小心将珠子吞进了肚子。

儿子感觉很难受,想喝水,喝了一缸又一缸,还想喝。没办法,母亲只有叫儿子去河里喝。儿子走到河边,变成了人头龙身。母亲明白了,儿子吃的是龙珠,要变成龙了。只有挥泪送别儿子,儿子一步一回头叩别母亲,于是在河边留下了二十四摊。终于,儿子化身成龙,游向了大海。

3、画龙点睛

扬州有一奇人画画十分了得,官员杨明韩找他为自己画一幅龙,作为皇上的生日贺礼,但是奇人的画的龙在点了眼睛后竟然活了,于是官员在皇上面前再次让奇人为龙点睛,龙再次活了,但是画上留下了坟墓,奇人说自己全家被杨明韩害死,皇帝赐死了那官员。从此再不见那奇人的踪影。

4、叶公好龙

春秋时期,楚国叶地诸侯子弟沈诸梁自称叶公,他特别喜欢龙,他的屋梁、柱子、门窗及所有家具甚至连衣服上都雕刻或绣制龙的图案。天上的真龙得知后,专程去探望叶公,从窗户上探进头去。叶公一见真龙,吓得魂不附体,连忙逃跑。

5、大水冲了龙王庙

传说在很久以前,东海岸边有座龙王庙。离龙王庙几里远的地方有块菜地,菜地紧挨着一座庙。庙里的老和尚和种菜的老头是好朋友,两人经常在一起下棋聊天。

这天,他俩闲聊时,老头神秘地对老和尚说“方丈,有件奇事,原先我那二亩菜园子都是我自己打水浇,可自从昨天开始,等我去浇园子时,菜园子已都浇过了,也没看见是谁给浇的。你说怪不怪?”和尚听了也觉得奇怪,决定去看看,弄个水落石出。

当晚,老和尚早早地来到菜园,在离那口水井不远处藏了起来。整整盯了一夜,天快亮时,忽听“咔嚓”一声,从井内射出一道白光,飞出一只像鹅似的怪物。

只见他两只大翅膀“忽扇”了几下,井水就溢出老高。眨眼间,那只怪物又飞入井内。和尚到井边看时,菜已全部浇好了。一连三个夜里都是这样。

老和尚练过武术,第四天夜里,他带了把宝剑,等那只怪物刚一飞出井口时,一个箭步上去猛刺了几下。那只怪物翅膀一斜,一头栽入井中。顿时,“轰隆”一声巨响,井裂开有几亩大的口子,大水翻滚。眨眼间,连几里外的龙王庙前也是一片汪洋。

龙王大怒,带领水兵前来与那怪物交战。战了三天三夜,怪物因寡不敌众,现了原形。原来它是龙王的三太子,因犯了律条,被贬出了东海,受罪三年。三太子为了立功,想在凡间做些好事。

不想被和尚刺了一剑,一怒之下,掀开海眼,淹了龙王庙。与龙王交战时又不敢泄露天机,造成一场误会。后来,人们在议论这事时,都说“大水冲了龙王庙,自家人打自家人”。

在古代,龙是权利的象征,古代关于龙的故事和传说都有哪些

在古代,龙是权利的象征,古代关于龙的故事和传说都有哪些

四海龙王:敖广、敖钦、敖顺、敖闰

东海敖广、南海敖钦、西海敖闰、北海敖顺

青脸红须为东,白发须为西,橘黄发须是南,黑发须者为北

中国人生活中的龙

龙并不是中国特有的,许多民族都有关于龙的神话传说。但是像中国这样,以龙为荣、为尊,而且各种事物都多少跟龙有点关系的国家却是绝无仅有的。在中国,带有龙名的地方数以千计,其中又有以数字为题的,如吉林省的二龙、江西省的三龙、辽宁省的四龙;有些以龙的身体为题,如江西省的龙头、四川省的龙角、贵州省的龙额、黑龙江省的龙爪;有些以龙群为题,可以组成龙王、龙母、大龙、小龙、金龙、木龙、水龙、土龙等等。中国含「龙」字的江河,可查的就有四十多个,而我们熟识的黄、青、赤、白、黑龙,就分别在四川省(黄龙河)、河北省(青龙河和赤龙河)、天津(青龙湾河和黑龙港河)、甘肃省(白龙江)、上海(白龙港河)和黑龙江省(黑龙江),有以他们命名的江河。几乎每一省都有龙江、龙湖、龙山、龙洞、龙泉、龙潭,还有数不清的龙王庙。

日常生活中也有龙的踪迹。衣有龙袍、龙冠;食有龙虾、龙眼、龙须面;建筑有龙宫、龙亭;行有龙舟、龙车。家具有龙椅、龙床。正月十五要舞龙灯,五月端午要赛龙船。动物有龙马、龙蚤;植物有龙葵、龙舌兰、龙须草、龙须菜、龙柏、龙爪槐。风水宝地叫龙穴,抽水的水车叫龙骨水车,大吊车叫龙门吊。天上有龙星,地下有龙脉。古代的类书中和龙有关的名词不下数百。一千年前编辑的《太平广记》搜集的龙的神话小说,就有八十一则。在中国,龙简直无所不在。龙的文化,源远流长。

龙的形象和图腾

龙又是原始人的图腾,是一种只存在于图腾中而不存在于生物界的虚幻生物。今天所知道的龙的形象综合了各种生物的特征∶蛇身、兽腿、鹰爪、马头、蛇尾、鹿角、鱼鳞。有研究指,龙的形象是经过不断发展变化的,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经过战争和联合,信奉龙图腾的民族逐渐成为领导,龙的图腾渐成为整个中华民族信奉的旗帜。其他民族原来信奉的图腾的形象逐渐被吸收、被充实到龙的形象中去,因此龙的特征愈来愈多,形象日益复杂和威武。

人们还把各种美德和优秀的品质都集中到龙的身上。我们从许多故事和传说中看到∶龙是英勇善战的,它什么强暴也不怕;龙是聪明多智的,它甚至能预见未来;龙的本领高强,它能大能小,变化多端,兴云布雨,鸣雷闪电,开河移山,法力无边;龙是富裕的,龙宫成了宝藏的集中地;龙又是正直的、能为人民著想的,为了解救人间乾旱之苦,它甚至不惜冒犯天条。在龙的身上集中了人们美好的愿望,也常把世间的杰出人物称为人中之龙,诸葛亮号称卧龙先生就是大家熟识的例子。

龙帝与天帝

龙帝,亦即天帝,也叫玉皇大帝,传说就是华夏民族的始祖——黄帝的化身。在《史记.封禅书》中记载,黄帝和老百姓在首山采掘铜矿,把开采出来的铜铸成一只很大的铜鼎,放在荆山脚下。铜鼎铸成时,有龙垂胡髯下迎黄帝升天。黄帝就骑到龙背上去,他手下的群臣还有妻儿也都纷纷往上爬,一共上了七十多人。这时,龙升上天去,剩下的小臣挤不上,一个个都抓著龙的胡须。龙髯受不了重量而断了,黄帝带著的弓也被拉落下来,臣僚们只得抱著龙髯和弓号哭。黄帝升了天后便成为了天帝。

在《史记.天官书》中亦说∶「轩辕(黄帝名轩辕),黄龙体」,简单点说,就是说黄帝就是黄龙的化身。黄龙即是龙帝,五行属土,位居中央,是龙族之首,也是道教的宗教观中天庭的主宰。在汉代的典籍中亦有提及∶「黄龙者,四方之长,四方之正色,神灵之精也。能巨,能细,能幽,能明,能短,能长,乍存,乍亡。王者不滤池而渔,德达深渊,则应和气而游于池沼。」,说明了黄龙的形象。

传说中的龙

古人把龙看成神物、灵物,而且变化无常,能细能巨,能短能长,既能深入水底,亦能腾云登天。关于龙的传说,在中国古代经典著作中几乎每一本书都有,而关于龙的传说和神话亦不胜枚举。经典如《易经》,便将龙作了一完整系统的论述,并赋以哲学的含义。八卦中整体用龙来说明的就是乾卦,也是《易经》的第一卦。

除这之外,历朝历代都不断有龙的传说和神话出现,不少以「龙」字命名的地方亦有其龙的传说。上至黄帝的时代,便有黄帝乘龙升天、应龙助黄帝战胜蚩尤的传说;夏禹治水,传说便有神龙以尾巴画地成河道,疏导洪水;汉高祖刘邦,传说便是其母梦见与赤龙交配而怀孕出生。从许多故事和传说中看到人们常把各种美德和优秀的品质都集中到龙的身上。传说中每年二月初二炒玉米的传统,就是纪念义龙为解人间乾旱之苦,甚至不惜冒犯天条。传说玉龙因不忍人民受乾旱之苦,义助人民降雨而被玉帝所囚,并立下规条,只有金豆开花才会予以释放。人民因感激玉龙义举而齐集一起炒玉米,因样子像金豆开花而令看管的太白金星看错,并释放了玉龙。而每年二月初二炒玉米的传统亦保留了下来。

当然,传说里有义龙为善,便自然亦有恶龙为祸。随著民智开启,佛教信仰开始传入等因素,民间对龙王的形象有了改变,作为道教传统之一的龙王,亦开始出现反派的角色。在中国不少以「龙」字命名的地方亦有其龙的传说,其中亦不乏恶龙肆虐的故事。就像黑龙江,传说以前便有白龙为祸,后来江边的一个村中,有一家人临产,并诞下了一黑龙。原来黑龙是来帮助除掉白龙的,村民依照其指示支持,最后白龙被除,人们为纪念黑龙而将江取名黑龙江。四川省的九寨沟有一卧龙湖,湖底有一奶黄色石梁,传说是白龙的化身。九寨沟附近有两条大河,一条叫黑水河,传说以前住著一条大黑龙;一条白龙江,住著一条小白龙。传说黑龙因妒忌九寨沟的风光而将那里的水吸乾,小白龙知道后,便将白龙江的水喷洒到九寨沟,回复其美景。黑龙知道后便跟白龙展开恶斗,黑龙在不敌时使计放毒,小白龙被逼逃到九寨沟其中一个湖泊中。黑龙为查白龙的下落而惊动了藏族的万山之神,最后被山神所囚,不能再作恶。万山之神为表彰白龙而给它一套金黄色的铠甲,这就是卧龙湖的传说由来。

文学作品中的龙王

龙在民间文学艺术中都是人格化了的,海龙王有为民造福的,也有与民为害的。在神话小说《封神榜》、《西游记》,戏曲杂剧《柳毅传书》、《张羽煮海》中,都有善恶不同、性格似人的龙王出现。

在《西游记》中,有许多关于龙的描写以及龙的故事。随著民智开启,佛教信仰开始传入等因素,民间对龙王的形象有了改变。在这以前,龙王的印象大体都是正面的,但到了佛教开始兴盛后,龙王的地位开始下降,在《西游记》中已变成了配角,甚至是丑角。《西游记》中,孙悟空大闹的就是大家熟识东海青龙王敖广的龙宫,四海龙王面对孙悟空时也无力反抗,只能颤颤惊惊地献上金刚棒、黄金甲等宝物,而出场时间也寥寥可数;而因为放火烧了龙宫,差点被玉帝处死,幸好被观音菩萨所救,成为了唐三藏的白马的龙王,正是另一个大家熟识的西海白龙王敖闰的三太子。

《封神演义》中的龙王

除了在《西游记》中提及过四海龙王外,另一部章回小说《封神演义》中亦有龙王的出现。《封神演义》又叫《封神榜》,是明朝中叶至晚叶时期,由许仲琳编定,亦有一说法是由扬州道教思想家陆西星所改作。

《封神演义》是以周武王讨伐商纣王的故事为主干,描述姜子牙封神的故事。在《创龙传》中,田中芳树多番提及到四海龙王奉天帝的命令,协助周朝讨伐商纣,而且在《封神演义》中亦的而且确有龙王的出场。但在《封神演义》中,四海龙王在周武伐纣的战争中并没有担当任何重要角色。事实上就如《创龙传》中龙堂始所言,在任何文学作品和典籍中,并没有提及过四海龙王曾参与周武革命的战争。龙王在《封神演义》中的角色,差不多跟在《西游记》中一样,变成了配角、丑角。

在《封神榜》中,哪吒扮演了孙悟空在《西游记》中的角色。顽劣的哪吒不知自己身上带著的肚兜和腕镯是仙人的宝贝,在九河湾洗澡时将肚兜放在水中,做成了东海震动,连水晶宫也震动起来。东海龙王敖广(亦有一说法称敖光)派人调查,但派去的人却被顽劣的哪吒以宝贝打死了。敖广再派自己的三太子调查,但三太子也一样被哪吒所杀,更被哪吒剥皮抽筋。最后敖广向哪吒父亲李靖大兴问罪,并声言要向天帝奏告。哪吒心里不服气,追回在路上的敖广揍了一顿。最后四海龙王向天帝上奏此事,抓著了李靖一家解上天庭审判。这时哪吒一人担当过错,剖腹剜肠、剔骨肉还父母,这才平息了此事。最后哪吒在师傅太乙真人的帮助下复活,并担当了武王伐纣战争中的先锋。在这以后,在《封神演义》中便没再提到龙王。由此可见,四海龙王协助周朝讨伐商纣的说法,确实纯粹是田中芳树的创作,并无确切的神话和传说的背景支持。

龙泉乡的传说

《创龙传》中提到,龙泉乡是在青海省某处地方,事实上青海省又有没有龙泉乡呢?前段已有说过,差不多每个省都有以「龙」命名的地方,而以龙泉为名的地方亦有好几个。那龙泉在什么地方?一般认为是现在浙江省的龙泉县,在唐朝以前,此地称为龙泉乡,唐朝开始在此建县。龙泉的名字,是因一柄「龙泉宝剑」而来。据春秋时代越国的史书《越绝书》上有这样的记载∶楚王听说吴国有个干将,越国有个欧冶子,都是铸剑名家。于是派人用重金请两位名家为楚国铸几把铁剑。二人应聘之后,凿通了茨山,把山中的溪水排乾,找到了铁矿精华,铸成三柄宝剑,一曰龙渊,一曰太阿,一曰工布。后来因避唐高祖李渊的讳,龙渊剑便改称为龙泉剑。刚才说到的浙江省龙泉县,县城以南有一剑池湖,相传就是欧冶子铸剑的地方,也称为龙渊,因此此地才称为龙泉。

但是还有几处地方也叫龙泉。浙江省除了刚才的龙泉县外,亦有一处龙泉在永嘉县。据《水经注》说,泉眼之中水纹成为蛟龙的形状,牲畜都不敢在这里饮水。河南省西平县也有个龙泉。古书上说此泉水可以砥砺刀剑,使刀锋坚利。江西有一龙泉场,南唐时曾立为龙泉县,现在叫遂州。贵州有一龙泉坪,明清时也称为龙泉县,后来改为凤泉县、凤岗县。那么,青海省有没有龙泉乡?在可考的数据中,没有。也许有小村小乡是这样叫也说不定,但是否真能通往昆仑就不得而知了。

龙王

龙是中国古代神话的四灵之一。《太上洞渊神咒经》中有「龙王品」,列有以方位为区分的「五帝龙王」,以海洋为区分的「四海龙王」,以天地万物为区分的54名龙王名字和62名神龙王名字。唐玄宗时,诎祠龙池,设坛官致祭,以祭雨师之仪祭龙王。宋太祖沿用唐代祭五龙之制。宋徽宗大观二年(1108年)诎天下五龙皆封王爵。封青龙神为广仁王,赤龙神为嘉泽王,黄龙神为孚应王,白龙神为义济王,黑龙神为灵泽王。清同治二年(1863年)又封运河龙神为「延庥显应分水龙王之神」,令河道总督以时致祭。在《西游记》中,龙王分别是∶东海敖广、南海敖钦、西海敖闰、北海敖顺,称为四海龙王。

由此,龙王之职就是兴云布雨,为人消灭炎热和烦恼,龙王治水成了民间普遍的信仰。道教《太上洞渊神咒经》中的「龙王品」就称,「国土炎旱,五榖不收,三三两两莫知何计时」,元始天尊乘五色云来临国土,与诸天龙王等宣扬正法,普救众生,大雨洪流,应时甘润。

龙王神诞之日,各种文献记载和各地民间传说均有差异。旧时专门供奉龙王之庙宇几乎与城隍、土地之庙宇同样普遍。每逢风雨失调,久旱不雨,或久雨不止时,民众都要到龙王庙烧香祈愿,以求龙王治水,风调雨顺。

龙是中国传说中的一种善变化、能兴云雨、利万物的神异动物,为众鳞虫之长,四灵(龙、凤、麒麟、龟)之首。古籍记述其形象多不一。一说为细长有四足,马首蛇尾。一说为身披鳞甲,头有须角,五爪。《本草纲目》则称「龙有九似」,为兼备各种动物之所长的异类。其名殊多,有鳞者谓蛟龙,有翼者称应龙,有角者名[多它]龙,无角名虬。小者名蛟,大者称龙。传说多为其能显能隐,能细能巨,能短能长。春分登天,秋分潜渊,呼风唤雨,无所不能。在神话中是海底世界主宰(龙王),在民间是祥瑞象征,在古时则是帝王统治的化身。

临水而居的白族人善于烹制什么并招待贵宾

临水而居的白族人善于烹制什么并招待贵宾

白族很善于脆制火腿、香肠、弓鱼、猪肝炸、油鸡嫩、螺蛔酱等品种众多的食品。妇女们多会制作蜜饯、雕梅、苍山雪婉甜拇的手艺。白族人民是一个好客的民族,每逢客至首先邀请上座,即奉献烤茶、果品,再用八大碗、三酪水等精致丰盛的莱君款待客人。白族人民的基本口味嗜酸、辣、甜、微麻。其烹调技法受汉族菜和佛教寺院菜影响较深。著名菜点很多,如:炒锅鱼、洗沙乳扇、大理饵�、喜洲破酥糖招、活水煮活鱼、柳条蒸肉等。烤茶是白族敬客食俗之一。茶水色浓味醉,别具一格。烤茶一般斟三道,俗称“三道茶”。有“头苦、二甜、三回味”的说法。婉梅、雕梅是白族妇女的传统食品。风花雪月的白族佳肴“五朵金花”的故乡——大理,是白族的聚居地,素以“风、花、雪、月”四景著称。苍山洱海,南诏古迹,佛教名山,丝绸古道……都是令人心驰神往的游览胜地。作为历史悠久的“文献名邦”,大理还奉献了风花雪月般的白族美食种种,甚有几绝独树一帜。首推“大理砂锅鱼”,选用祥云出产的好砂锅,洱海中捕来的弓鱼、黄壳鱼、或鲤鱼加丰富多采的配料炖制而成。上席时以菜叶铺垫的大盘衬垫,锅中沸滚,飘红映绿,色彩绚丽,清香扑鼻。趁热食用,鱼肉滋嫩、味道鲜美,营养丰富。二推“弥渡卷蹄”。弥渡卷蹄像弥渡山歌一样闻名三迤,成为白族人民的传统美食,素以色鲜味美、食法多样、易于贮存深受各族人民喜爱。它以新鲜猪腿为主料,胡椒粉、草果粉、八角粉、茴香粉、红米、白酒、食盐等为配料,先腌后煮,精制而成,可用绵纸严密包裹好,悬挂起来,随吃随取,一次吃不完,可将其余部分重新包好悬挂,十月余色味不变。弥渡卷蹄食法多样,或蒸吃、或煮吃、或煮后凉吃,或单食,或配菜烹制,皆醇香可口,佐餐下酒均直。更令人悦目的是那胭脂红的色彩,比之金钱时花,别有一番南疆浓情的意蕴,令人想到朵朵金花俏丽的小脸蛋,不禁赞叹大理山美、水美、人美、情更美了。三推“木瓜鸡”。木瓜酸而可口,从仲春花落结实开始,到中秋瓜熟蒂落,木瓜都可以蘸糖、盐、酱生吃。最大量的是制成甘草盐木瓜或蜜汁木瓜,生津止咳,开胃健脾,极受老、中、青欢迎。木瓜也用来泡酒,具有舒筋、祛湿、除筋脉拘挛的药用功效。因此,大理州云龙县一带,用其盛产的酸香可口的木瓜烧鸡来防病治病补身,也用来招待远方来客,为客人消疲解乏,强筋健胃。木瓜鸡所用之鸡,必以1500克左右的仔鸡为主料,宰杀腿毛清洗干净后,斩为小块,放入烧热的香油锅里翻炒后,加盐放水煮至七成熟时,加入削皮切丝的木瓜继续烧至鸡肉酥嫩,再加入胡椒粉、草果粉即成。木瓜鸡,汤、肉酸香,味清纯,毫无油腻之感,食后令你胃口大开,通体舒坦。四推“邓川乳扇”。邓川水草丰茂,白族、汉族,家家户户几乎都养奶牛,故有“乳牛之乡”的称誉。以牛乳制成的“邓川奶粉”,是云南省最优质的奶粉,而身着白族衣服的大嫂卖的邓川乳扇,是家喻户晓的名特食品。它携带方便,造型特殊,食用也方便,烤、炸、凉吃均可,甜、咸都适宜。乳香沁脾,酥脆泡松,是下酒好菜,也是名特小吃。五推“喜洲粑粑”。它是洱海边历史名城喜洲的一种小吃。用麦面做成。无论甜、咸,制时皆用上下两层炭火,将锅内油炕着的粑粑慢慢烤黄,烤香直至烤酥。因此,喜洲粑粑的香酥而又软和受人喜爱,且层次分明,宛若苍山十九峰十八洞,美色可餐。六推“鹤庆猪肝炸”。这是一道佐餐的荤腌咸菜。用猪肝。猪肚、猪肠子等内脏切碎加粗磨的辣椒面、花椒、八角、草果、浓盐等佐料潮腌而成,汁液成辣,鲜味香浓,摄一小碟蒸熟,一层红油飘然而出,一阵肉香扑鼻而来,引得人口水滴,用筷子挑一点尝尝,咸、辣、香,好一碟开胃的咸菜!烈日般的红色,真如白族人豪放、开朗的性格。敢吃鹤庆猪肝,才真爱白族“金花”、“阿鹏”、大爹、大妈。好客的白族人招待贵宾有独特的礼节

“三道茶”。头道茶。主人热情地迎客入门,边交谈边架火煨水,待

水开,把专作烤茶用的小砂罐放在火盆上烘热,然后放入一小撮茶叶

,并执罐不停地抖动,待茶叶颜色微黄,散发出诱人的清香时,才冲

入开水,只听“哧嚓”一声,罐内茶叶翻腾,涌起一些泡沫溢出罐外

,像一朵盛开的绣球花。白族人认为,这是吉祥的象征。等泡沫落下

,又冲入沸水,茶便煨好。这就是第一道茶,人们也叫它“雷响茶”

。这头道茶,色如琥珀,晶莹透亮,主人往盅里斟上两三滴,兑入少

许开水,便双手举杯齐眉递给客人;白族人有“酒满敬人,茶满欺人

”的尊客例规,所以那盅内的茶水只够品一两口。头道茶水不多,可

是那味道苦中带香醇,别有一番韵味。

二道茶。品完头道茶,主人便往砂罐内重新注满开水,接着拿出

一个小碗,碗里盛有切成薄片的核桃仁和红糖,沏入热茶时,那碗里

茶水翻腾,薄仁片抖动似蝉翼。品尝之时,茶香扑鼻,味道甘甜。这

就是第二道茶,又叫“甜茶”或“糖茶”。

三道茶。先舀半匙蜂蜜,再加上三两粒红色花椒放入盅内,沏上

茶水后,客人边晃动茶盅边饮,其味甜而微辣又略苦。接着主人把用

牛奶加工的乳制品乳扇取一张,放在火上烤烤,待乳扇发泡呈黄色后

,揉碎放进茶碗里同时加入一些红糖冲入热茶水,稍用筷子搅拌后再

敬客。这样既可以饮到香茶,又能品到白族特产乳扇,故而有的地方

把第三道茶叫“扇茶”。

据说,“头苦、二甜、三回味”的“三道茶”原来是白族人家接

待女婿的一种礼节,后来演变成了白族人招待贵宾的独特礼俗。

三都水族自治县是贵州的哪个县

三都水族自治县是贵州的哪个县

三都水族自治县

三都水族自治县位于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东南部,地处“月亮山、雷公山”腹地,地跨东经107°40′至108°14′,北纬25°30′至26°10′之间。东邻榕江、雷山,南接荔波,西界独山、都匀,北连丹寨。东西宽56公里,南北长78公里,距省城贵阳230公里,距州府都匀85公里,全县总面积2400平方公里。全县辖10镇11个乡270个村委会4个居委会2413个村民小组,总人口31.47万人,其中少数民族人口30.47万人,占总人口的96.8%;水族人口20.24万人,占总人口的64.3%,全国60%以上的水族人口居住在三都,县境内居住着汉、水、布依、苗、瑶等14个民族。国道321线横贯县境,是西南省区南下出海的重要通道之一,也是桂林、贵阳、昆明达樟江国家级喀斯特森林保护区旅游线路上最便捷的通道。[1]

编辑本段

历史沿革

三都县尧人山国家级森林公园水各民族村寨图

三都在夏朝属梁州东南裔;商属于荆州西南裔;周属越,领牂牁国地;秦属象郡且兰县地;汉属牂牁郡;晋至南朝宋属牂牁郡的东南角和武陵郡的西南角等处交界地;南朝齐属牂牁郡东南角和齐熙郡西北角等处交界地;梁、陈属南牂牁郡;隋属牂牁郡。唐初开始在三都境内设治,贞观三年(629年),置婆览县,即今三都恒丰、塘州、合江一带;都尚县,即今三都都江一带,属应州管辖,州治在都尚县。宋代(960-1279年),属夔州路绍庆府(今四川彭水县)所辖五十六羁縻州的南部东段边地。元朝至元二十六年六月(1289年),西南夷中下烂土等处洞长忽带等人,以三百洞、一百一十寨内附。至元二十八年十月(1291年),将洞蛮烂土建立定云府,改陈蒙洞为陈蒙州,合江为合江州。至元二十九年正月,设陈蒙烂土军民安抚司。明朝洪武十九年(1386年),改都匀定云安抚司为都匀安抚司。洪武二十四年三月,授张均为合江州陈蒙烂土长官,隶都匀卫。弘治七年五月(1494年),长官司改属独山州,隶新设的都匀府。雍正九年七月(1731年),置都江厅通判,即今三都水族自治县都江镇,隶都匀府。雍正12年(1734年),以烂土司地置三脚屯州同,即今三合、大河、普安、中和等乡镇。民国2年12月(1913年),都江厅改称都江县,三脚州同改称三合县。民国30年2月(1941年),贵州省政府将都江、三合两县合并,改名三都水族自治县,三都水族自治县治设三合镇,都江县署改为区署。[2]

1949年12月6日三都解放,1950年1月14日三都水族自治县人民政府成立。1956年9月11日,国务院全体会议第三十七次会议作出决定,撤销三都水族自治县,设置三都水家族自治县,同年12月21日,将三都水家族自治县更名为三都水族自治县。1957年1月2日,三都水族自治县正式成立,县治设三合镇,隶属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此后,县名、县治一直沿袭至今。

编辑本段

地形地貌

怎雷寨风景

县境处于云贵高原的东南斜坡,地势自西北向东南倾斜,平均海拔在500至1000米之间,最高为西北面的更顶山,海拔1665.5米;最低处是坝街附近的都柳江出境处,海拔303米。境内山岭连绵,溪流交错,其间夹着若干起伏的丘陵和平坝,在总面积中耕地占9.4%,林地占55.6%,草山占29.7%,水面占1.3%,有“九山半水半分田”之称。县境内森林资源得到较好保护,森林覆盖率50.08%,是全省十个重点林业县之一。属中亚热带温润季风气候类型,特征为夏长冬短,春秋分明,夏无酷暑,冬无严寒,年平均气温18℃,无霜期平均为328天,年平均降雨量1349.5毫米。[3][1]

编辑本段

自然资源

水力资源

中和瀑布

县境内大小河流42条,水力资源丰富,理论储量25万千瓦,目前仅开发2524千瓦,穿境而过的都柳江是珠江的重要支流,是县内最大的河流,境内长83.5公里,落差197米,流域控制面积为1680平方公里,占全县总面积70.6%,有集水面积20平方公里以上的一、二级支流31条汇入,极具开发电力、水运、旅游的潜力。同时,都柳江的水总硬度极值为66至70毫克/升,属二级标准,酸碱度、溶解氧、氧化物等主要水质指标均属一级标准,水质良好。都柳江可进行梯级开发,特别是建成坝街电站、百梓桥电站后,将有利于整合都柳江的资源,充分发挥都柳江的经济效益和价值效应,对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将起到有力的推动作用。[4]

旅游资源

中国水族卯文化风情园

县境内有尧人山国家森林公园、都柳江省级风景名胜区、5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还有古朴迷离的民俗民风和令人神往的自然景观,旅游资源别具特色。在人类发展的历史长河中,水族人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和独特的民族风情,水族有自己的语言、文字和历法,有“端节”、“卯节”等传统节日,《水书》被誉为中国象形文字的活化石。民歌形式多样,有双歌、单歌、蔸歌、调歌、诘歌,尤以蔸歌堪称民歌奇葩,说唱结合,内容丰富,音调独具一格,被收入贵州曲艺园地的一个新曲种。有粗犷奔放的斗角舞,庆祝丰收的铜鼓舞,庄严的水族祭祀仪式,有古朴典雅的“干拦式”建筑,有工艺精湛、闻名遐迩的水族马尾绣、剪纸、服饰和风味独特的传统饮食,有一泻三迭的中和飞瀑、浑然天造的塘州仙人桥、通天测地的“晴雨石”、玄机难解的“产蛋崖”、闻歌起舞的“风流草”等等。同时,还有都江古城垣、羊福摩崖墓群、引朗石板墓等名胜古迹,很有研究和开发价值,中和镇庙良村、八猫寨、都江镇怎雷村、三洞乡板告村等一批民族旅游村寨相继建成,并接待了中外游客。[5]

矿产资源

境内物产丰富,地下矿藏有汞、锑、金、铅、锌、铜、铁、硫磺、煤、金刚石等。具有开发价值的有:锑矿金属储量8万吨;硫铁矿储量C+D级484.55万吨;金矿属微细粒浸染型金矿与锑砷伴生的金锑矿,是国内少有的中型矿床,黄金储量7吨;煤矿总储量1500万吨;铅锌地质储量Pb+2nC+D级12736吨;赤铁矿2282万吨,其余20余种矿产资源均有一定开采价值。

林产资源

尧人山国家森林公园

县境内拥有丰富的森林资源。主要树种有杉树、马尾松、油桐、油茶、麻栎、柏树、枫树、楠木、樟木、桫椤、楠竹、漆树、杜仲等。是全省十大林业县之一,全县有11片林区。东片区的都江、坝街、羊福、巫不、打鱼、拉揽6个乡(镇)和南片区的扬拱、九阡等乡镇,有大面积的原始森林和次生林。国有拉揽林场位于县城以东12公里处,现有经营面积25万亩,林木蓄积量140万立方米,素有“百里林海”之称。该场具备年产1.5万余立方米商品材的能力,是贵州省营业销售收入率先突破千万元大关的国营林杨,也是全国国营林场500强之一。[6]

渔业资源

以都柳江为最丰富,主要鱼类有30种,隶属6个科。其中鲤科有22种,鳍科4种,鲶科1种,鲍科1种,鳅科2种。都柳江所产的角角鱼等优质淡水鱼类,在省内外负有盛名。[7]

编辑本段

行政区划

2006年,三都水族自治县辖10个镇即三合镇、大河镇、丰乐镇、合江镇、普安镇、都江镇、中和镇、廷牌镇、周覃镇、九阡镇;11个乡即交梨乡、拉揽乡、打鱼乡、坝街乡、羊福乡、巫不乡、水龙乡、塘州乡、三洞乡、恒丰乡、扬拱乡;下辖270个村、4个居委会、2144个村民小组。[8]

编辑本段

民族人口

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全县总人口297442人,其中各乡镇人口(人):三合镇36875大河镇12129普安镇18322都江镇14995中和镇10441周覃镇14315九阡镇19745拉揽乡4406丰乐乡20124烂土乡17676交梨乡18345坝街乡9182打鱼乡10929羊福乡6519巫不乡4299水龙乡13578塘州乡16893三洞乡16902廷牌乡17681恒丰乡8686扬拱乡5400

2003年,三都水族自治县辖10个镇、11个乡,270个村委会和4个居委会。年末总人口32.59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72万人;少数民族人口30.47万人,占总人口的93.49%。少数民族人口中,水族人口20.29万人,占全县总人口的62.23%。[9]

编辑本段

基础设施

水书摩崖石刻

城经3次建设总体规划修编,进行了控制性详细规划和分阶段建设规划设计,县城区内道路、桥梁、给排水、供电、环卫、绿化、通讯、教育、卫生、金融、市场等设施得到不断改善。县城规划面积达到了10.84平方公里,建成面积达到4.42平方公里,人口达到4.9万人,日流动人口达5000人以上,形成了较为繁华的集市贸易,初具城市规模。城区道路建成了“三纵四横”主要道路交通网络,即建设路、河滨东路、河滨南路、环城东路、都江路、中山路、文化路等主要交通干道。此外,还先后建成了深圳路、团结路、振兴路、民族路、商贸路、解放路、中华路、凤凰大道、麻光大道等道路,道路总长达到18.7公里,道路硬化面积超过37万平方米,硬化率达95%以上。完成了人行道青石道板的铺装建设,铺装面积总计达到4万多平方米。各主大街两侧建设绿化带近1.5万平方米,对各条街道按一街一景、突出特色标准选植绿化树3000多株,县城区绿化覆盖率达37%以上。安装道路路灯800多盏,高杆照明灯3盏,各居住小区路灯300多盏,各沿街单位及院落小区等大都安装彩灯或霓虹灯,每晚的灯光照明成了县城一道亮丽的风景线。都柳江两岸按百年一遇标准建设防洪堤近5公里,不同规格的道路排水沟近25公里,疏通了城内排水功能,大大提高了县城抵御洪水的能力。[10][11]

编辑本段

经济建设

经济概况

三都水族自治县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在科学分析、深入研究的基础上,坚持又快又好发展的主题,更新发展观念,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盘整资源,大力实施“科教兴县、农业稳县、工业强县、城建旅游活县、民族文化塑县”五大战略,全县经济社会实现了持续、协调、快速发展,呈现出速度比较快、效益比较好的发展态势。2006年,全县生产总值完成8.44亿元,增长10.03%;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亿元,增长64.39%;规模工业总产值完成1.55亿元,增长18.33%。

农村经济

雪花洞

农业和农村经济稳定发展。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这个目标,着力构建立体农业产业链,不断调整优化产业、产品结构,大力推广“一年多熟制”种植模式,“竹、畜、菜、果、茶”五朵金花初具规模,农业整体素质进一步提高。全年农业总产值完成6.19亿元,增长5.6%;粮食总播面达35.1万亩,粮食总产量达9.75万吨,增长3.73%。全县大牲畜存栏17.55万头,增长6.3%;大牲畜出栏2.86万头,增长8.95%;涌现了116个畜牧养殖示范点,其中养猪50头以上规模养殖场77个,100头养牛场3个,养牛30头以上规模养殖场31个。生态工程建设完成绿化造林4.6万亩,其中种竹完成1.36万亩。乡镇企业总产值完成4.64亿元,增长12.24%。农民人均纯收入完成1816元,人均增收165元,增长9.99%。实施扶贫工作整村推进24个村,目前已完成项目总工程量的60%。新农村建设试点工作有效开展,整合各部门资金和深圳帮扶资金共500多万元投入了水各、水根、达便等试点村项目建设。[12]

工业经济

工业生产保持较快增长。加大环境整治,强化服务意识,积极落实服务承诺,投资环境进一步优化,引资规模进一步扩大。2006年全县规模工业企业累计完成工业总产值15525万元,突破亿元大关。其中,国有企业累计完成工业总产值5072.8万元,非国有企业累计完成工业总产值10452.2万元。规模工业累计完成工业增加值4710.7万元,其中国有企业完成1217.3万元,非国有企业完成3493.4万元。全县规模企业完成工业销售产值13546.4万元,工业产品销售率为87.3%。全县完成税收679.3万元,其中国有企业完成232.7万元,非国有企业完成446.6万元。2006年,三都水族自治县国有工业企业共五户:即县供电局、县黄金矿、县自来水公司、县电力公司、县植物油厂;规模工业企业(非公有制)共十户:为瑞江木业有限责任公司、金江水泥有限责任公司、顺源木业有限责任公司、湘黔硅业有限责任公司、湖南亨通矿业有限公司三都分公司、精矿冶炼厂、鑫源铅锌选矿厂、三都硫化厂、恒通选矿厂、龙腾竹木业公司。在县境内形成了电力工业、矿选冶工业、森工林企业等为重点的特色产业发展格局。[13]

编辑本段

社会事业

教育工作得到加强,扎实抓好“两基”巩固工作,全县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99.2%,辍学率0.45%;初中教育阶段入学率为96.2%。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取得新成绩,完成“两术”任务6620例,人口自然增长率8.65‰,实现年度人口控制目标。文化广播电视事业健康发展,全县基本实现“村村通”。认真开展“三下乡”活动。组织60多名专业技术人员组成“科技服务团”深入7个乡(镇)开展送“科技、卫生、文化、法律”活动。加强领导,加大投入,城乡联动,扎实开展“整脏治乱”工作,城乡卫生状况明显改善,群众文明程度进一步提升。[13]

编辑本段

风景名胜

巴茅水族旅游村

三都水族自治县景点主要有:百城林海风光、都柳江漂流、森林度假村、尧人山自然保护区、布仰摩崖石刻、都江古城遗址、清军万人坟、水族苗族歌舞、村寨等;南线主要以民族风情为主,主要有:水族村寨、水族端节、卯节情歌、民族工艺品及水龙引朗石棺墓、塘州仙人桥、中和瀑布、三洞猫石守田等一些奇石异景。县境内名胜古迹数量众多、内涵丰富,自然景色风光旖旎、秀美如画。境内有文物点45处,其中县级文物保护单位5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4处。名胜古迹有贵州“新疆六厅”故城遗迹之一的都江古城垣、羊福崖墓、布仰摩崖、九阡镇石板寨抗日旧址、九阡镇梅采寨岜丢山九阡水族起义遗址、引朗石棺墓及尧人山太平天国遗址等。主要景区有尧人山国家森林公园和都柳江省级风景名胜区。[14][1]

编辑本段

土特产品

地方土特产甚多,主要有木材、九阡酒、九阡李、廷牌干辣椒、西厢雪梨、沃屯蜜桔,脐橙、沙田柚、周覃土花布、拉揽竹沙发、巫不香猪、木耳、麻竹笋、香菇、茶叶、花生等。[1]

编辑本段

民族风情

东方情人节水族卯节

在人类发展的历史长河中,水族人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和独特的民族风情,水族有自己的语言、文字和历法,有“端节”、“卯节”等传统节日,《水书》被誉为中国象形文字的活化石。民歌形式多样,有双歌、单歌、蔸歌、调歌、诘歌,尤以蔸歌堪称民歌奇葩,说唱结合,内容丰富,音调独具一格,被收入贵州曲艺园地的一个新曲种。有粗犷奔放的斗角舞,庆祝丰收的铜鼓舞,庄严的水族祭祀仪式,有古朴典雅的“干拦式”建筑,有工艺精湛、闻名遐迩的水族马尾绣、剪纸、服饰和风味独特的传统饮食,有一泻三迭的中和飞瀑、浑然天造的塘州仙人桥、通天测地的“晴雨石”、玄机难崖”、风流草”等等。同时,还有都江古城垣、羊福摩崖墓群、引朗石板墓等名胜古迹,很有研究和开发价值,中和镇庙良村、八猫寨、都江镇怎雷村、三洞乡板告村等一批民族旅游村寨相继建成,并接待了中外游客。[2]

水族端节是水族的大年节,相当于汉族的春节,水族称欢庆端节为(水族发音)“借端”,每年以水历来推算“借端”的日期,水历以阴历九月为正月,是万物归终之意,亥天是地支的第十二位,既是岁终又是新年伊始。水族端节从农历的八月持续到十月,分七批过完,从开始到结尾长达49天,是世界上历时最长的节日。[1]

寨头村的大事记

寨头村的大事记

早在禹贡时期属荆州地界,西南裔,春秋属楚,秦属黔中郡,汉属武陵郡,唐以其地置播叙二州,分十洞,隶江竣节度使,后周时节度使、周行逢卒,叙州刺史钟存志,武阳土酋扬正岩据十洞,伪称微城二州刺史,五代属楚,置诚州,太平兴国二年,酋长杨通蕴归款内,附遗弟杨通宝来贡,故以杨通宝为诚州刺史,诚州即黎靖也。

元朝元世祖十六年1279年(己卯年),吴氏侗族三兄弟人家,天柱远口族人,雄公后代,逃荒来到此地,距今730年。这里当时是一片高低不平的山坡地带,都是古老的原始森林,各种树木如人抱,古树参天(现今千年树尚存),进入山中不见天,到处都是一片林海,鸟语花香的境界,他们携带家小到此地,开垦荒地,砍树伐木,建立家园,成为寨头的开基始祖。

元世祖至元二十年(1283年),寨头村属古州八万军民总管府,宗英至治二年(1322年),寨头村属于宣慰司的古州八万洞,曹滴洞司。

自洪武五年1371年,这里发展人家近30户,人口已是150余人,耕地以农为主,种植水稻、小米、高粱、玉米、红薯等,养殖业以养鱼、养牛、养猪、鸡、鸭、鹅之类等。

开基始祖原来住地,地名叫宰领(侗名),此地位置较小,在日常生活中,族人放养牛在现在的大寨住地,原是森林覆盖地,也是放牧的好地方,那时放牧都是放夜牛,日夜都放,结果母生来的牛犊都是双胞胎,这样族人又迁一部分人到大寨来住,后陆续搬迁完到此地(地点:务堂、得堂、垫己上、领务闷居住),这时族人在寨子下面的萨领上坎(现会场后面)建立简易的社稷坛为纪念民族英雄萨玛而设,具体时间,因文化大革命中期受破坏,无从查考。

时隔不久,因人口逐年增多,在日常生活中,在放养鸭子,待鸭子找吃到小寨住地(当时无人),地盘也开阔,视野较宽,像龙头转首朝上,呈回龙转首形,放养的鸭子,生下的蛋都有两个蛋黄,故一个蛋孵出两个小鸭子来,发展养殖业较好,结果又迁部分人家到现在的小寨居住。因地形象是龙头转朝上,始改地名为宰头(侗名)寨子的头头的意思。这时居住的人家已发展到40户,人口达200多。那时的婚姻都是从30里外的地方接亲,有民歌唱道“三十天路妇女家,担去的猪肉都生芽(生虫),兜去糯米饭,烂成了酒糟粑。”很不方便,因此,族老议事决定派人到榕江车江一带请来杨姓的人家来居住,便于结亲。杨家来后,给他们划地盘、划山林。以杀领(现在大会堂)破开为界给杨家住。这样,从原来的单姓独居变成吴杨两姓居住。从此二姓结为亲家,和睦相处,相依为命,共建家园。

洪武十八年(1385年),五开卫建立后,在县境设的十五所的五阳所,其所住地在寨头地点见井门(侗名)。是年,吴家重新组建另一个社稷坛,此坛底部安有略长圆形的青石,中凹、约一尺宽左右,凹处朝上,里面装有一个全身都是银子的铆成的一个美女盛装,头戴银花银帽,身穿银衣银裙,极为美丽,名“萨玛”(古民族女英雄),上面盖有一块青石拓成圆形中间凹朝下盖,石厚15公分,最上面盖有净土,土堆周围垒有河石,高约二米,净土上栽有一蔸常青树(千年矮),周围一走道,道宽一米,再外砌有八角形的青砖,坐东朝西,状如龙楼凤阁、皇家宝殿,坛角飞跳,非常壮观,坛外两米右边,还建有一栋萨玛楼,便于大年初一至初三日祭萨之用,高约1.5丈,一保顶三层,美丽非凡,后因文化大革命时期破坏,现存一块圆石在大会堂门前地角。

永乐十一年(1413年),寨头村隶属曹滴洞司。同年小寒也建立一个社稷坛,也因文革时期被破坏。

嘉靖三十六年(1557年),古州司地设三郎司、三郎司又设三郎土舍,寨头村属三郎司辖地。

乾隆十九年,大寨吴杨两姓寨老和全体众族,共同修建己上至高年(侗地名)的路面,路经己炭的主要必经要道,这次修路的化首因刊碑浅加上年代久远而看不清,难以记载,于乾隆二十年正月十四日竣工立碑,并安石桥两长约一丈,厚20公分以上(碑址立正吨国又名迎龙桥)。

乾隆二十年,壬戌年(1756年),也是寨头村历史鼎盛时期,那时人家居住已发展到120户,人口已是600余人,因居住较集中,种田路程较远,往南要到岩洞村地界名孖干嘴(侗名),当时是男耕女织的那种分工方式,养育的儿女,都由妇女管教,形成“崽大不知爸,只知道有妈”,因为男的清早天未亮就得到二十里外去耕作,管理农田、养牛种地,直至儿女10岁上都认识不了父亲,很伤脑筋,为此,族老又决定,分一部分子女到蚕洞、己炭的宰摆、宰归、汉寨等处居住,这样拨去的人家近二十户,100余人。

乾隆廿六年,岁次辛巳年(1761年),寨头村的主要族老:以吴千角、吴廷用、吴廷璧、吴廷相、吴文贞、吴文汉等为头的化首,组建建桥领导小组,群众自愿捐银的原则,此桥建在大寨寨脚,名为回龙桥,于乾隆廿七年元月竣工,有刊碑为证。此桥原来下面跨度都用直径30公分以上的杉圆木为枕木,共有十几根,上面盖有木结构瓦桥、宝顶三个,桥宽一丈,跨度六丈多,桥上的枋板画有各种图案,民族风情,龙凤呈祥等图案,栩栩如生,因年长月久,圆木腐烂,加上文化大革命受破坏,于1992年重新扩建至今。

乾隆三十年左右,约1764年小寨部分人户,共33户人家,组建从小寨至领己乌(侗地名),全长约5公里,直至阳你(地名),路面并铺有石板梯坎,其它路面铺有花街路面,这是以杨通顺、杨通和、吴文礼、吴廷凤、吴廷举等为头人修建的。

乾隆年间,寨头村曾经出一名翰林进士,在长沙为官,当时是为纪念故土,该翰林竖两根石柱为纪念杆,并留一件御赐龙袍在家作留念,2000年其后人将之出售到贵州省博物馆,现尚存在省管。

道光十六年,丙申年,1836年,吴家首富吴成铭、吴成德,两兄弟发起要与杨家首富杨明著、杨明德两兄弟比赛搞磨坟,看谁家搞的磨坟大,美观大方、耗资巨。结果,杨家搞的磨坟(现在地名己报,原老祖三公开创地的后山,坟高两米,宽约一丈方圆,坟门顶如城门宝盖,刻有如门楼的图形,门口宽60公分,高80公分,极为壮观,帽碑上刊有两副横联,上幅为“佳城”两字,下幅为“懿范流芳”四字,两边各有两幅对联,外联为“凤舞龙飞钟地脉,山环水绕毓坤贞”;内联是“金壶终日月克昌後裔,玉凤砌合山川永秀,大启人文”。碑内刊有:原命生于乾隆年间,殁于嘉庆廿年六月初五日午时。中刊有:清故恩妣杨母杨太君之墓。孝男:杨明著、杨明德,孙男:发祥、发科、发魁、发林、发诗、发盛同立。道光十六年丙申年清明节款旦。

吴家首富吴成德母坟,也是如此壮观,高和宽都和己报一样,从右往左看碑上,刊有如下书目:原命生于乾隆廿三年戊寅年(1758年)八月吉日吉时,享年七十四岁。中间刊有:皇清上寿吴母吴太君之墓。殁于道光辛卯年十二月六日卯时(道光11年1831年)。孝男:吴成德,孙:绍文、绍元,曾孙本清、本贞,道光十六年岁字丙申清明节款旦。石碑刊有两副对联,横联因帽碑落在地下面朝土,待后再查考,两边对联“会赴蟠桃福寿齐,箕裘克绍冠新基,护龙环抱贞龙秀,凤诰时颂紫绶衣”“月灿金壶图开景泰欣看日,自是贻谋名後齐衣冠礼乐奏箫诏,文山朝对仰碑高,地脉钟灵象凤飞”的诗句。

吴氏另有吴成德墓,地名是井尚(侗名),刊书为“生于乾隆54年六月初九日巳时生(己酉年1789年),孝男:吴绍文,吴绍元,孙:吴本河、吴本清、本湖、本海。中刊有:故恩考吴公讳成德之墓。殁于道光二十九年八月十一日丑时(己丑年1849年)。咸丰二年清明节立(壬子年1852年)。碑对联两副:“沙明开景运,水秀鼎英才”,“地脉培光德,英灵启后坤”的诗句。横联两副“龙盘虎踞”,另一副为“长发其祥”,规模之大,让人佩服。以上的名墓至今算来,非耗资万元以上是难以办到的。吴成德墓略次于杨明著、杨明德母坟和吴成德母坟,其实吴杨两家还有各次于成德墓的磨坟,由于篇幅问题,不再赘述。

清嘉庆十四年(1809年),以吴千角、吴廷用(成德父),吴廷璧、吴廷相、吴文贞、吴文汉等寨老组成建造3口水井的领导班子,以群众自愿捐银方式,开拓水井三口,一口在井闷(侗名),在大寨上冲内,己上右冲中,此水井四周都是青石板镶成长方形,石板厚10公分,四角为四根石柱,下是四方形,上端是圆椎形,石板每块重约800公斤以上,四周地坪都镶有青石板,板上刻有横格防滑用;另一口叫迫宰井,在回龙桥对面的山冲下,也全部是青石板镶成四方井,井宽2米见方,石板镶的面高1.5米(四周一样),石板厚10公分,每块重量上千斤,四周地坪均为横格条条,石板铺在地坪上,外面宽一丈五尺见方,上盖有木瓦房盖面,以防风雨渗透井内,也可为躲雨、日晒之用;第三口井,在现三组晒坝下坎,因当时小孩落井死亡,故今荒废填埋。

垫井闷井:清嘉庆乙亥年(1815年)合寨众等同修此井,井高两米以上,四周长宽都是1.5米,井门刊有一块青石如门式上圆下平的井门,石块厚10公分,重约千斤以上,1965年搞晒谷坪,取去一块好的,现存一块破的,后用水泥补上,现还保存原貌,井上刻有一幅对联:“滚滚源泉增发达,滔滔水德锡祯祥。”横联是:“永应一方”,右边刊有嘉庆乙亥年黄钟朔,左边刊有合寨众等同修字样。同年小寨还建一口顿闷井。原井开在现公路下坎,1985年改迁水井在顿闷中而建,以民族小学、杨光辉、吴国用、杨秀礼为主要带头人而扩建,并建立一个井亭,有刊碑为证。

道光十二年(1838年),黎平府辖古州、古州蛮夷长官司辖区境有寨头,三郎司辖区境寨头。

道光十七年,丁酉年(1837年),杨家首富杨明著、杨明德提倡:搞砖木结构房(过去名印子屋),吴家首富吴成铭、吴成德也积极响应,当年兴工,先树起木房子,后砌砖。结果杨家的搞成一栋5间两边有双枋的砖木结构房,四合天井,样式非常好看,六几年因县搞黎平国营饭店(原侗都饭店),发动群众担砖到黎平去,砖瓦全部撤销殆尽,现只剩地基可见。

吴家吴成铭、吴成德两兄弟也着手组建砖木结构楼房,只为杨家动工上前且只搞一栋,吴氏两兄弟准备搞两栋,便把地基整理好,镶好天井地板(现吴国用屋地基),木房也树立好,竖起了一栋五间二披厦二层高的房架,正待烧砖就砌,恰遇太平兴国滇军第一次入境,将全寨子抢劫一空,造印子屋之事就此搁下,最终不了了之。

道光十八年,寨头村大兴水利建设,拦河灌溉水田。修百旦拦河坝,百旦水沟,沟长约一公里,灌溉面积当时是二百余亩,沟宽二尺,埂宽一尺半,都是青石板镶两边沟,花劳动力上万数以上,至此,农业年年丰收,引水引进寨中,既是牲畜饮水,又是人用水,也是灌溉良田的主干水渠;后来陆续兴修孖得水沟,至坪安青寨地界,长度也达一公里,灌溉面积近五十亩,粮食渔业也有更大的发展。

道光廿年(1840年),寨头村开场交易,以农历“一、六”为场期。

道光廿四年(1845年),务堂(侗话,即上堂)吴现章、吴现祥两兄弟,曾乡试中过举人,兄弟吴现祥因此狂妄自大,自以为寨中无人能管他,而挖公地(寨上的公共地盘)造水塘,在地基中挖出一个圆红石,状如蛋,重约5斤,有人用锄头将之打破,里面竟跳出18个白青蛙,是年,务堂得堂竟有18位青年男子死去,从那以后,务堂得堂的人丁逐年衰退,发展不快。

咸丰元年(1851年),寨头大寨鼓楼建立,高三丈九尺左右,五层楼,其中一保顶,是普通侗寨鼓楼式,中间四根大杉为主柱,柱直径都超过40公分以上,长三丈直至楼上,四周还配有边柱12根,古楼四周杉木枋交错接进中柱中,不用一钉一铆,现今尚存,古楼建筑距今己是154年之久,柱的原体尚保存完好。1992年重新扩建加两层,变七层,比原古楼高约一丈,都是群众集资扩建。

清同治十一年,壬申年(1872年)寨头组建万年台,坐北朝南,壬山丙向,戏台台上凹,凹处呈八卦形照顶,台约一丈五见方,两边双方走道,宽约八尺,长约六丈,作群众看戏之用,台上弯板镶边,台的四角飞翘,极为美丽,按当时,寨头村戏台属天甫一绝,也是黎平西路独一无二的戏台,也因文革时期受破坏全部无存,实时,也改建一个现在的戏台,并难以恢复原貌。

1880年,吴氏组建吴氏宗祠,宗祠三间两披厦木房,前院子天井砌砖,木房柱子都是上等杉圆木,直径30公分的主柱,祠中刊有樟木老祖像三座,状似威严勇武。也因文化大革命时期受破坏,现还存一块横匾,原地址在三组仓库地。

光绪十年(1885年),小寨古楼建立,不久因寨上失火被烧,于1890年重新建造,楼高三丈,三层一宝顶,保顶下镶有弯板,再下横格窗。后因文化大革命时期被破坏,割去上面一节,成个四方棚样,于1988年重新扩建至今。

民国元年,1912年,区境划为四个联保,即信义保、兴安保(器寨)、西靖保,明义保(票寨)。寨头隶属西靖保,开始联保驻地寨头小寨,后迁茅贡,民国二五年(1926年)黎平县下设六区,茅贡区录属六区,区驻地增冲,区下设保董,寨头村属六区管辖。

民国十年,1921年,吴国珍养有一头上好的耕牛,时年茅贡村的打牛,挂榜(无敌)三年之久,无牛能敌,名为“双抱杆”,本寨的吴文吉会看打牛,他看好茅贡的打牛后,又断言吴国珍的的疫牛能打败茅贡的牛,并一定要寨上的两个寨老牵此牛才能打胜,结果牵牛出圈,直冲寨门,飞奔亚己打牛场(寨头一斗牛场名),入场后,此牛竟直像箭一般一直往茅贡的打牛冲去,“嘣”的一声闷响,只见茅贡的牛当场倒地,气绝身亡——原来是颈部被碰断了三节骨。在场的从江县苗族众等前来看打牛的,并准备趁此机会物色最好的打牛买回平楼牛场对打,一见此景,执意要买此牛回去,并由主家开价,千块大洋也不还价,一次性成。

次年,民国十一年,1922年,吴国珍、吴祖兴二人为化首组建己上至高安冲(侗地名)的路,大寨中至己上坡顶的这一段陡坡都是用青石板铺成的千磴坎,平路就铺花街路,长达3公里,耗资数百万文银,捐款最多的是吴国珍三十七千八百文,还有一名因碑破损看不清也花几十千文,吴明魁二千零八文,吴国恩一千四百八拾文,吴祖兴、吴国明各捐1380文,杨正隆1350,杨正华1000文,杨正刚810文,吴培林480文(当时只14岁)等60余户捐银,于民国十二年(1923年2月2日)竣工,此事至今有高安冲的功德碑为证。

1924年其年受大水灾,洪水泛滥整个寨头大坝,冲垮许多房屋,良田被冲毁无数。

1925年,滇军第二次过境,经过寨头等地,往黎平方向去,历时十三昼夜,所到之处,抢劫财物,欺辱民女,人民深受蹂躏。

1926年,境内大旱,粮食歉收,次年寨头村内因缺粮,死亡人数几百人,还有一些死绝户,人口因此大量减少,在当时的150户人家,仅存七、八十户人家。

1927年,农田重新恢复,粮食大丰收。但由于上一年闹饥荒,民不聊生,民族隔阂严重,互相抢劫,当时六董的组织人马到三董(寨头村天甫乡一带)抢劫,各种粮食、金银被抢劫一空。

1927年,两寨族老议事,各自建立护寨城墙,墙高7尺,墙上都栽有刺和地吊,一是防止外界侵入本寨,二是防止牲畜糟蹋庄稼,大寨墙周长约1.3公里,有东西南北四个寨门,分布在四个方向,现仅存北门保持原貌,东门和南门基还存,其它都在文革时期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在当时,还设有放哨楼卡,银盘坡等预防应敌设居点。

小寨也一样,墙高与大一样,周长约1公里,也分为东南西北四个大门,现已全部被破坏。

1928年,以杨通海为主要发起人,组建飞山庙,里面刊有三个菩萨,画有一个大麒麟,活灵活现,样式威武壮观,也是因文化大革命时期破坏,原来还立有三块碑,现尚保存。是年下雪40余天,河溪冻结。

1931年,茅洞开始设区,为黎平县第八区,辖12乡,寨头驻地设天甫乡,乡下辖17寨:寨头、八朵、寨母、流芳、高近、己炭、蚕洞、青寨、坝寨、连洞、蒲洞、路团、锦团、乜洞、外构、内构、额洞17寨。

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区驻地复迁茅贡,将12乡1镇调为4个联保,计118寨,天甫联七保21寨,驻地仍在寨头。

民国三十一年(1942年)四月,全县废除8个区,设两个督察区公署,茅贡乡隶属铜关督察区公署,原属地划为3个乡23个保,茅贡乡辖7保,寨头村属5保(包括寨俄、寨南)。

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十一月,黎平县政府令,将茅洞更名茅贡,寨头村改属茅贡区管辖。铜关督察公署原属地划为3个乡,23个保,3个乡为赖洞乡、茅贡乡、器寨乡。民国23年器寨乡迁路团,改称路团乡。茅贡乡辖7保,一保茅贡、高近;二保地扪;三保腊洞、登岑、罗大、罗伍;四保流芳、寨母,五保寨头、寨俄、寨南(保驻地寨头),六保青寨、连洞;七保己炭、蚕洞、额洞。

1950年12月26日,茅贡区解放,废除民国建制,建立区、乡人民政府,茅贡划为黎平县第四区,下设三个乡,即茅贡乡、路团乡、爱众乡,寨头村属路团乡。

1952年,经省政府批准,县政府同意,寨头村组建全省第一所民族小学,牌子是“贵州省黎平寨头民族小学”。1958年开始设初中班,1959年7月正式批准设代帽初级中学。1960年8月撤销,文化大革命中期取消民族小学,于1982年恢复民族小学,1983年上级拨款30万元准备扩建。

1953年8月,茅贡区由三个乡调为12个小乡,即:茅贡,锦团、路团、寨头、地扪、己炭、器寨、爱众、高寅、贡寨、大榕和九潮乡。其中寨头乡设在寨头见井闷,地点杨通辉田路边。

1956年,茅贡区由12个小乡合并为7个乡,即锦团、路团合并一个乡,驻地路团。爱众一个乡,住爱众。大榕、九潮一个乡,驻九潮。寨头为一个乡,驻寨头。器寨为一个乡,住器寨;茅贡、地扪、己炭并为一个乡,驻地茅贡;顺寨、高寅、贡寨为一个乡,住地顺寨;同年全区建立35个高级社,寨头村辖红星社、红旗社(青寨)、翠华社(连洞)3个社。

1957年将村更名为社(即农业生产合作社)。

1958年元月下旬,复置茅贡区,同时恢复7个乡,9月份又撒区并社,将区内39个高级社合并为两个人民公社。即乘风人民公社(包括九潮、爱众、顺寨乡境的高级社,驻地九潮)和破浪公社(包括茅贡、寨头、坝寨、器寨乡境的高级社,驻地茅贡),11月5日又将两个社并为一个社,即一区一社,称为乘风人民公社,驻地茅贡,同年恢复茅贡区,将7个乡改为7个生产管理工区:即顺寨、爱众、九潮、茅贡、寨头、路团和器寨工区。寨头工区辖寨头、青寨、寨南、寨母、流黄、高近、己炭、蚕洞、额洞。

1959年4月,路团乡的蒲洞划归德凤区,同年将乘风人民公社更名为茅贡人民公社,还将7个生产管理区(即顺寨、爱众、九潮、茅贡、寨头和器寨工区、下设35个大队,其中:寨头工区辖寨头(包括青寨、寨头、宰南、寨母、流芳)、己炭、蚕洞、额洞四个大队。

1961年8月,路团工区驻地从路团迁入坝寨、同年将7个工区合并为4个公社,即:茅贡、九潮、坝寨、顺寨公社,寨头工区属坝寨公社管辖。

1962年6月撤销茅贡区。1963年1月又设茅贡区,增设寨头、器寨、爱众三个公社。寨头公社辖寨头、寨母、寨南、流黄、高近、己炭、蚕洞、登岑、罗大九个大队。

1967年,区、社均改称革命委员会。

1968年11月,全县撤区并社,茅贡区并为3个公社,即茅贡、坝寨、顺寨公社(顺寨公社后迁九潮)。

1970年恢复茅贡区和7个公社,同年建立公社和卫生院。

1980年区革委会改为区公所,公社革命委员会改为公社管理委员会。

1982年寨头公社改造木房为砖木结构楼房,1984年竣工,此砖木结构房,七间三层楼房中间宽5米,其余间4米,深10.5米,是全县各乡设计较理想的乡政府楼房,右边还有一披边厦作灶房、保管室等。

1984年公社管理委员会改称乡人民政府,生产大队称为村民委员会,小队为村民小组。

1992年又撤区并乡,茅贡区改为三个乡,即九潮乡、茅贡乡、坝寨乡,村按原建制不变,生产队改称村民小组至今。寨头村隶属茅贡乡。

关于贵州省太平养牛场到此分享完毕,希望能帮助到您。

本站所发布的文字与图片素材为非商业目的改编或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权或涉及违法,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