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城养牛场养殖基地(村里养殖有什么惠农政策)

运城养牛场养殖基地(村里养殖有什么惠农政策)

大家好,今天小编来为大家解答运城养牛场养殖基地这个问题,村里养殖有什么惠农政策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村里养殖有什么惠农政策

村里养殖有什么惠农政策

畜牧良种补贴政策

从2005年开始,国家实施畜牧良种补贴养殖业政策。2013年投入畜牧良种补贴资金12亿元,主要用于对项目省养殖场(户)购买优质种猪(牛)精液或者种公羊、牦牛种公牛给予价格补贴。生猪良种补贴标准为每头能繁母猪40元;奶牛良种补贴标准为荷斯坦牛、娟姗牛、奶水牛每头能繁母牛30元,其他品种每头能繁母牛20元;肉牛良种补贴标准为每头能繁母牛10元;羊良种补贴标准为每只种公羊800元;牦牛种公牛补贴标准为每头种公牛2000元。2014年国家将继续实施畜牧良种补贴政策。

畜牧标准化规模养殖扶持政策

从2007年开始,中央财政每年安排25亿元在全国范围内支持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小区)建设;2008年中央财政安排2亿元资金支持奶牛标准化规模养殖小区(场)建设,2009年开始中央资金增加到5亿元,2013年中央资金增至10.06亿元;2012年中央财政新增1亿元支持内蒙古、四川、西藏、甘肃、青海、宁夏、新疆以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肉牛肉羊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小区)开展标准化改扩建。支持资金主要用于养殖场(小区)水电路改造、粪污处理、防疫、挤奶、质量检测等配套设施建设等。2014年国家将继续支持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

动物防疫补贴政策

我国动物防疫补助政策主要包括以下4个方面:一是重大动物疫病强制免疫补助政策,国家对高致病性禽流感、口蹄疫、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猪瘟、小反刍兽疫(限西藏、新疆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等重大动物疫病实行强制免疫政策;强制免疫疫苗由省级政府组织招标采购,兽医部门逐级免费发放给养殖场(户);疫苗经费由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共同按比例分担,养殖场(户)无需支付强制免疫疫苗费用。二是畜禽疫病扑杀补助政策,国家对高致病性禽流感、口蹄疫、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小反刍兽疫发病动物及同群动物和布病、结核病阳性奶牛实施强制扑杀;对因重大动物疫病扑杀畜禽给养殖者造成的损失予以补助,补助经费由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共同承担。三是基层动物防疫工作补助政策,补助经费主要用于对村级防疫员承担的为畜禽实施强制免疫等基层动物防疫工作经费的劳务补助,2013年中央财政投入7.8亿元补助经费。四是养殖环节病死猪无害化处理补助政策,国家对年出栏生猪50头以上,对养殖环节病死猪进行无害化处理的生猪规模化养殖场(小区),给予每头80元的无害化处理费用补助,补助经费由中央和地方财政共同承担。2014年,中央财政将继续实施动物防疫补助政策。

洪河的历史

洪河的历史

1.洪河的介绍

洪河,淮河支流,位于河南省东南部,源出伏牛山,流经河南省东南部、安徽省北部边境,在洪河口入淮,洪河全长455公里,流域面积为12303平方公里。流域内最大支流为汝河,流域面积占洪河水系总面积的60%。因此也洪河也称洪汝河。流域形状上宽下窄,出流不畅,易成水灾。建国后在流域内修建了多处水库及蓄洪区,减轻了淮河洪水压力,保护了流域内的生产生活。

2.关于洪河的介绍有哪些

洪河发源于河南方城县东南,先向北流再转向南流,流至新蔡东面三岔口与南汝河汇合,继续向东流进淮河,全长312千米。

颍水是淮河最大的支流,它源远流长,上游支流众多。在周口市以上有三源,主流发源于中岳嵩山西南面,北源贾鲁河发源于荥阳与密县交界的大周山,南源沙河发源于鲁山县西的石人山。

贾鲁河在郑州以北一段靠近黄河南堤,黄河南堤决口常借贾鲁河的河道南流人淮,成了黄水侵淮的重要路线。三源在周口汇合后向东南流经阜阳,在正阳关以下汇人淮河,全长619千米。

涡河源出于河南开封西,流经朱仙镇、太康县、鹿邑县之后进人安徽境内,至亳县汇合惠济河,过涡阳、蒙城,最后在怀远县城东面流入淮河,全长382千米。西淝河发源于河南鹿邑县西北,上游称清水河,流至安徽风台县峡山口与干流汇合,行程265千米。

北淝河发源于安徽省涡阳县的西北郊,向东南流经蒙城、怀远,在蚌埠市以东的沫河口汇入淮河。以上均是北岸汇人的支流。

东淝河发源肥西县大潜山北麓,下游注人瓦埠湖,在八公山进人淮河。公元383年,东晋有名的“淝水之战”就发生在这里。

3.洪河村的来历,

1、湖北省应城市汤池镇洪河村洪河村位于湖北省应城市汤池镇,洪河村有12个自然湾,1073人,国土面积3。

8平方公里。境内有得天独厚的自然和人文资源,著名的汤池温泉度假区核心景区座落于此。

古时应城有三宝,即“石膏、温泉、灵芝草”,其中的两宝“温泉、灵芝草”就产于这里。天然灵芝现已绝迹,但温泉犹在。

玉女汤温泉属全国五大高温高品位温泉之一,水温72~79℃,富含硫酸盐、碳酸盐、氟、钙、氡等48种矿物质,对风湿病和皮肤病有很好的疗效,与石膏、岩盐并称为现代应城“三宝”。早在春秋时代,汤池就已“闻名于江汉”。

“散下楚王国,分浇宋玉田。”(李白《安州应城玉女汤作》)表明这里是楚国大夫、诗人宋玉的封地,宋玉、景差都留有诗文。

公元730年,李白慕宋玉之风,从安陆白兆山来汤池游历,对温泉的疗养功效大加赞赏:“愈疾功莫尚”,并写下《安州应城玉女汤作》这光照千秋的游记诗篇。1937年,陶铸受周恩来、董必武的派遣,在汤池开办农村合作指导员训练班,实则是抗日大学,打响了鄂中游击抗战的第一枪。

此外,这里还有省级文物保护单位——5000年前的部落王城陶家湖古城遗址、鄂中革命烈士纪念馆和陈景润与由昆相识相恋的景润楼等人文景观。自汤池温泉开发以来,洪河村围绕旅游产业的发展,大力推进新农村建设,经济社会发展和村容村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他们高标准兴建居民点一处,引进仿古特色商业街一条,新建通村公路2。7公里,发展甲鱼养殖800余亩,开发了鳄鱼养殖新品种,直接从事旅游服务的从业人员有86人,每年创旅游纯收入120多万元,人平纯收入达到5200元,高出全镇农民人均纯收入12个百分点。

目前洪河村已发展成为初具规模的以温泉旅游和特种养殖为主的特色村。随着温泉旅游休闲区二期工程的大规模开发兴建,洪河村旅游产业将会有一个更大的发展。

按照规划,洪河村今后除依托温泉公司做好现有景点的开发利用外,还将建设一个现代农业观光园和一个旅游商品生产加工基地,建设统一的具有蒲阳民居风格的新农村,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营造舒适、和谐、幽雅、卫生、便捷、安全的居住环境,力争在五年内把洪河村建设成为经济发展、特色鲜明、产业结构合理、基础设施配套、人民生活富裕、社会协调发展的具有地方特色的全省旅游名村。2、安徽省安庆市太湖县刘畈乡洪河村位于太湖县城西南方向,东与天华镇连接,南与宿松县陈汉乡相邻。

全村有39个村民小组,664户,2800人,面积21平方公里,其中山场面1.8万亩,水田及可耕地900亩,河流两条均属南北流向汇入南阳河,是典型的山多地少的山区村,同时也是革命老区(1936年红二十八军高敬亭部在该村柴家山驻扎并召开军事会议),洪河支部于2000年率先在上海设立流动党小组,现经升级为党支部,为洪河人在沪劳务输出提供了组织保障。近年来在党的正确领导下,老区人民生产生活取得较好的变化,开发山场面积2000余亩,以杉木、毛竹、油茶、茶叶为主。

由于居住分散全村境公路30多公里,现铺设水泥路10公里,设全日制学校一所,教学点一处,村级企业有金龙电站。通信设施较为完善,90%农户通程控电话,移动通信站一所,虽然有所发展,但离新农村建设标准尚远,洪河人民深信有党的正确领导下,通过自身努力在新农村建设的道路上越走越好。

3、甘肃省庆阳市镇原县平泉镇洪河村洪河村位于平泉镇西北7.5公里川区,东邻姚川村、南接文洼村,西至坪边村,北靠开边镇的兰岔村。该村现有总农户257户,农业人口1214人,其中男624人,女599人,区域面积为17.64平方公里,总耕地面积为2.91平方公里。

该村原有9个自然村,分别是郑沟、郑山、柏树、安湾、当中、尖角、朱沟、古城、浅山。2004年村组合并后将郑沟、郑山合为郑沟自然村,将当中、尖角合为尖角自然村,现有7个自然村。

村主要粮食作物有小麦、玉米、糜谷等。年粮食总产量677吨,经济作物主要有烤烟、油料等。

主要土特产有杏,花椒,黄花等,养殖业以养牛、养羊为主,2006年全年人均收入为1695元。洪河小学位于柏树自然村境内,属六年制小学,现有在校学生118人,教师6人。

4.洪河村的来历,

1、湖北省应城市汤池镇洪河村

洪河村位于湖北省应城市汤池镇,洪河村有12个自然湾,1073人,国土面积3。8平方公里。境内有得天独厚的自然和

人文资源,著名的汤池温泉度假区核心景区座落于此。古时应城有三宝,即“石膏、温泉、灵芝草”,其中的两宝“温泉、灵芝草”就产于这里。天然灵芝现已绝迹,但温泉犹在。玉女汤温泉属全国五大高温高品位温泉之一,水温72~79℃,富含硫酸盐、碳酸盐、氟、钙、氡等48种矿物质,对风湿病和皮肤病有很好的疗效,与石膏、岩盐并称为现代应城“三宝”。

早在春秋时代,汤池就已“闻名于江汉”。“散下楚王国,分浇宋玉田。”(李白《安州应城玉女汤作》)表明这里是楚国大夫、诗人宋玉的封地,宋玉、景差都留有诗文。公元730年,李白慕宋玉之风,从安陆白兆山来汤池游历,对温泉的疗养功效大加赞赏:“愈疾功莫尚”,并写下《安州应城玉女汤作》这光照千秋的游记诗篇。1937年,陶铸受周恩来、董必武的派遣,在汤池开办农村合作指导员训练班,实则是抗日大学,打响了鄂中游击抗战的第一枪。此外,这里还有省级文物保护单位——5000年前的部落王城陶家湖古城遗址、鄂中革命烈士纪念馆和陈景润与由昆相识相恋的景润楼等人文景观。自汤池温泉开发以来,洪河村围绕旅游产业的发展,大力推进新农村建设,经济社会发展和村容村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他们高标准兴建居民点一处,引进仿古特色商业街一条,新建通村公路2。7公里,发展甲鱼养殖800余亩,开发了鳄鱼养殖新品种,直接从事旅游服务的从业人员有86人,每年创旅游纯收入120多万元,人平纯收入达到5200元,高出全镇农民人均纯收入12个百分点。目前洪河村已发展成为初具规模的以温泉旅游和特种养殖为主的特色村。随着温泉旅游休闲区二期工程的大规模开发兴建,洪河村旅游产业将会有一个更大的发展。

按照规划,洪河村今后除依托温泉公司做好现有景点的开发利用外,还将建设一个现代农业观光园和一个旅游商品生产加工基地,建设统一的具有蒲阳民居风格的新农村,加强基础设施建e799bee5baa6e79fa5e9819331333264646438设,营造舒适、和谐、幽雅、卫生、便捷、安全的居住环境,力争在五年内把洪河村建设成为经济发展、特色鲜明、产业结构合理、基础设施配套、人民生活富裕、社会协调发展的具有地方特色的全省旅游名村。

2、安徽省安庆市太湖县刘畈乡洪河村

位于太湖县城西南方向,东与天华镇连接,南与宿松县陈汉乡相邻。全村有39个村民小组,664户,2800人,面积21平方公里,其中山场面1.8万亩,水田及可耕地900亩,河流两条均属南北流向汇入南阳河,是典型的山多地少的山区村,同时也是革命老区(1936年红二十八军高敬亭部在该村柴家山驻扎并召开军事会议),洪河支部于2000年率先在上海设立流动党小组,现经升级为党支部,为洪河人在沪劳务输出提供了组织保障。

近年来在党的正确领导下,老区人民生产生活取得较好的变化,开发山场面积2000余亩,以杉木、毛竹、油茶、茶叶为主。由于居住分散全村境公路30多公里,现铺设水泥路10公里,设全日制学校一所,教学点一处,村级企业有金龙电站。通信设施较为完善,90%农户通程控电话,移动通信站一所,虽然有所发展,但离新农村建设标准尚远,洪河人民深信有党的正确领导下,通过自身努力在新农村建设的道路上越走越好。

3、甘肃省庆阳市镇原县平泉镇洪河村

洪河村位于平泉镇西北7.5公里川区,东邻姚川村、南接文洼村,西至坪边村,北靠开边镇的兰岔村。该村现有总农户257户,农业人口1214人,其中男624人,女599人,区域面积为17.64平方公里,总耕地面积为2.91平方公里。

该村原有9个自然村,分别是郑沟、郑山、柏树、安湾、当中、尖角、朱沟、古城、浅山。2004年村组合并后将郑沟、郑山合为郑沟自然村,将当中、尖角合为尖角自然村,现有7个自然村。

村主要粮食作物有小麦、玉米、糜谷等。年粮食总产量677吨,经济作物主要有烤烟、油料等。主要土特产有杏,花椒,黄花等,养殖业以养牛、养羊为主,2006年全年人均收入为1695元。

洪河小学位于柏树自然村境内,属六年制小学,现有在校学生118人,教师6人。

5.洪河的干流概况

洪河,发源于伏牛山南部的河南省舞钢市,流经漯河市舞阳县,驻马店市西平县、上蔡县、平舆县,在新蔡县的班台(顿岗乡班台村)与主要支流汝河汇合。

班台以下分为洪河和洪河分洪道两股,流经淮滨县、安徽省阜南县,在豫、皖二省边界阜南县王家坝附近的洪河口注入淮河。洪河本干在班台以上称为小洪河,班台以下称大洪河。

小洪河与汝河在班台汇合,班台以上流域面积11740平方公里,占全流域面积的95%,班台以下分为洪河和洪河分道两股,出省境。小洪河,上游有滚河和淃河两支:滚河,在舞钢市境内,为洪河河源段,称呈西南一东北方向纵贯于舞钢市中部。

发源于杨庄乡东南部的龙王撞,向北经白石崖沟到孤山西脚下与灯台架和单头崖来水相汇,称三岔口,再北到大栗树折向西北,于袁门入库,缓流出山,西北流至水田折向东,入石漫滩水库区,至苏山向北进入平原地区,至田岗曲折流向东北,成为武功乡与枣林乡、安寨乡的界河。在小寺山入西平县境,至杨庄乡合水村与淃河相会。

舞钢市境内主河道长45公里,一般宽100米左右,流域面积335.18平方公里,境内流域面积329平方公里。多年平均流量3.13立方米/秒,安全行洪流量约1000立方米/秒。

平均坡降度1/200。淃河,发源于舞钢市庙街乡西南部的四头垴山,曲折向东北流经庙街水库,向北经八台,至彦张村西北入舞阳县境,再向北至朱耀环村转向东流,称三里河。

至枣林乡三里店成为舞钢市与舞阳县的界河。向东流至张营村入西平县,称小洪河,又称草河,向东南流至杨庄乡合水村,与滚河相会。

主河道长51公里,宽约30至50,流域面积327.7平方公里。多年平均流量2.7立方米/秒,年径流总量8502万立方米。

其中四头垴-奶母营段,长约21公里,流域面积87平方公里,多年平均径流量2367万立方米,年平均流量0.75立方米/秒。坡降度1/200。

两河东流,在西平县杨庄乡合水村相会,继续东流,中间有吉斗河注入,流经西平县城,在五沟营镇有淤泥河注入后转向东南流进入上蔡县。在上蔡县境内,干流段称小洪河,经西平县境注入,流经百尺、华陂、西洪、东洪、塔桥、沫湖、党店7个乡后注入平舆县,境内长度52.76公里,平均口宽40米左右,区间流域面积465.5平方公里,占全县总面积的31%。

在平舆县境内,从后刘乡殷浅村入县境,流经后刘、万家、射桥、玉皇庙、庙湾、高杨店、东皇庙、杨埠、双庙9个乡,至新蔡县。境内长53.7公里(1971年裁湾取直后为50.2公里),流域面积939平方公里,占全县总面积的73%。

在新蔡县境内,小洪河自李桥***镇入境,过十里铺乡、新蔡县城,在顿岗乡班台村与汝河汇合,始称大洪河(或洪河)。至此,小洪河全长300公里,流域面积4350平方公里。

(一说河长251.1公里,流域面积11663平方公里)河南省境内,洪河干流过新蔡县班台后,又分为两支:一支洪河干流,一支洪河分洪道,两河道并行,继续东南流,过练村镇,在淮滨县、安徽省临泉县、阜南县边界流过,最后入阜南县境。洪河干流,自方集镇任岗入阜南县境,沿张湾、方集、郑湾、洪河桥、洪集5个乡镇的南边缘至洪河口入淮河。

经阜南县境长45公里,流域面积411.3平方公里,河床平均宽80米。洪河分洪道,自河南省班台始,上通洪河。

洪河班台水位达35.55米时,开始分洪以减轻洪河上游积涝和下游堤防负荷。最大流量为750立方米/秒。

流向东南,经临泉艾亭,自方集区邓郢入境,沿永店、方集、李集、地城等近岗地带,至张家岗与淮河分洪道合流。全程80公里,阜南县境内41公里。

两侧有唐沟、运城、肖坡、何寨及芦楼、地城、严湖等截岗沟与泅沟口排涝沟注入。1975年班台闸炸毁后,分洪失控。

洪河全长455公里(一说全长312公里),其中安徽省境内仅有56公里。上游为山区,洪水来势凶猛,中下游河道窄浅,排水能力很低,两岸坡水不易排出,常积涝成灾。

舞阳县杨庄至西平县五沟营河长36公里,河床比降1/5200;五沟营至上蔡县贺道桥河长48.9公里,河床比降1/6500;贺道桥至平舆县庙湾河长31.5公里,河床比降1/8000;庙湾至新蔡县丁湾河长55.4公里,河床比降1/9000~1/10000;丁湾至班台河长11.8公里,河床比降1/15000。洪河河床窄深,断面呈“V”字型,上游河宽仅50~60米。

自杨庄以下,始有河堤,堤距100~750米。

6.洪河的水文特征

20世纪50年代初,庙湾水文站最大流量200立方米/秒;1959年至1978年年均流量277.5立方米/秒,1975年8月1日最大流量为610立方米/秒,年均过水量5.34亿立方米。

洪河属山区河流、河道弯曲、陡窄,水位暴涨暴落,两岸多水灾。建国后在其上游河南省境内兴建四座水库,开挖分洪道,泄洪能力每秒750~950立方米,洪河流域的灾害方得到减轻。方集站实测最大流量为1956年6月11日的每秒7250立方米。1975年洪河发生特大洪水,实际流量缺测,从水标尺看大大超过7250立方米每秒。1959年和1960年曾出现断流。

7.龙泉驿区的历史沿革

龙泉驿区历史悠久,古为蜀国辖地。

唐代为东阳县、灵池县治地(《四川郡县志》《元丰九域志》《中国历史地图集》)。灵池县,以其县南分栋山边有一泉池曰“灵池”,故名。

宋天圣四年(公元1026年)又改为灵泉县,属成都府。分栋山亦随县名的改变而改称“灵泉山”,直至元代。

元时设陆路驿站。明代改称“龙泉”,于此设驿站,始称“龙泉驿”。

洪武六年(1373年),省灵泉县入简县,后置龙泉镇(《中国历史地图集》)。正德八年(1513年),置龙泉镇巡检司(《简阳县志》《四川郡县志》)。

同期,灵泉山亦随之改称“龙泉山”。清康熙六年(1667年),继续在四川大规模设置驿站,分为北、南、东、西4路,“东路起自简州之龙泉驿,至奉节之小桥驿(《四川通史》)。

此期的“龙泉驿”既是驿站名,也具有地理名称的含义。清末邮电业兴起后,驿站废置,“龙泉驿”则随之成为历史地名,并沿用至今。

民国初年改置简阳县行政分署。1956年1月,原简阳县为所属各区命名时,以区公所驻地名称为区名,称“简阳县龙泉驿区”。

1959年,划归成都市筹建新区时仍以区人民委员会驻地龙泉驿为区名,称“成都市龙泉驿区”。1959年简阳县的龙泉驿区与华阳县的大面、洪河、西河、青龙4个乡划入成都市筹建新的龙泉驿区。

1960年,经国务院批准建立成都市龙泉驿区。1976年简阳县的洛带区并入龙泉驿区;2005年4月龙泉驿区的黄土镇回龙村(包括金三角社区)划归成都市新都区管辖。

2009年,龙泉驿区辖12个街道、镇、乡,即龙泉街道、大面街道、十陵街道、同安街道、柏合镇、洛带镇、西河镇、黄土镇、洪安镇、山泉镇、茶店镇、万兴乡,共有81个村、54个社区、1274个村民小组、559个居民小组。1997年,面积558.7平方千米,人口45.1万,辖11镇8乡。

区***驻龙泉镇。1999年,龙泉驿区辖13个镇、6个乡:龙泉镇、大面镇、洛带镇、柏合镇、西河镇、洪河镇、同安镇、十陵镇、茶店镇、文安镇、义和镇、黄土镇、西平镇;龙泉乡、平安乡、万兴乡、清水乡、山泉乡、长安乡。

2000年,龙泉驿区辖16个镇、3个乡。2003年1月13日,龙泉驿区文安镇更名为洪安镇。

2003年12月8日撤销西平、义和2个镇的建制。扩大部分镇的行政区域:将原西平镇的天和街社区居委会、天平村、黄连村、阙家村、大龙村、清水村全部及鹿角村2、3、4、5、6、7、11组,大林村1、2组及黄土镇的光大村9、10、11组,平安镇的清平村12组所属行政区域划归西河镇管辖。

将原西平镇的鹿角村1、8、9、10组所属行政区域划归黄土镇管辖。将原西平镇的大林村9、10、11组所属行政区域划归洛带镇管辖。

将原西平镇的大林村3、4、5、6、7、8组所属行政区域划归同安镇管辖。将原义和镇的西江村、洪福村、回龙村、长梁村、新拱桥村、洪安村、金三角社区居委会、宝滩社区居委会划归黄土镇管辖。

将原义和镇的三合村所属行政区域划归洪安镇管辖。2004年9月8日,撤销平安、龙泉、洪河、大面、十陵、同安、兴龙、金龙8个镇和清水乡。

原平安、龙泉、洪河、大面、十陵、同安6个镇所属行政区域,实行街道办事处管理体制,设置4个街道办事处。将原兴龙镇所属行政区域并入柏合镇;柏合镇***驻柏华路。

将原金龙镇所属行政区域并入洛带镇;洛带镇***驻五星街。原洪河镇并入大面镇,成立大面街道办事处。

将原清水乡所属行政区域并入万兴乡;万兴乡***驻万兴场。2004年,龙泉驿区辖4个街道(龙泉、大面、十陵、同安)、7个镇(洛带、西河、柏合、黄土、茶店、洪安、山泉)、1个乡(万兴),44个社区委员会、169个村委会;面积559平方千米,人口密度927人/平方公里。

2005年5月10日,将青白江区龙王镇的新谊、双柏、黄果、园林、石桩、长林6个村和龙泉驿区黄土镇的回龙村、金三角社区所属的行政区域划归新都区石板滩镇管辖。石板滩镇***驻石板滩场镇东风西街66号。

王志忠的事迹简介

王志忠的事迹简介

一、20年根植山区,一心为民办实事:巍巍大山,赋予他无私奉献的情怀

王志忠同志本可以走出大山,干一番惊天动地的事业,但是当他看到乡亲们无助的眼神、期盼的目光和求富的愿望,毅然根植山村,奉献群众,带领西村的父老乡亲团结一心,艰苦奋斗,开拓进取,为建设美好家园辛勤耕耘。

西村通往县城的羊肠小道12.18km,群众下山只能依靠步行,农林产品由于交通不便运不出去,只能眼睁睁看着烂在山上,孩子上学得走几个小时的山路,由于交通阻隔,群众得了重急病,更是得不到及时救治。王志忠同志认识到道路通、百业兴,要改变山区面貌,必须首先从解决交通条件入手。

2004年,他请县交通局技术人员来到山上规划,带上干粮和泉水带领村干部勘察地形,决心修通西村至县城的山区公路。

在修路时,正值数九寒冬。为了看守工地,王志忠在距村好几里地远的一座废弃窑洞里安营扎寨。当劳累一天的村民纷纷回家时,他却吃着开水泡馍,忍受着刺骨的寒冷,孤独的守在工地上,为大家看平车、洋镐,一守就是1个多月。

山区修路,劳力少,投资大,群众经济基础条件差,在没有一分钱的情况下,他发动党员干部带头捐款。他个人带头拿出5000元存款,在他的带动下,短短一个月时间,全村共集资30万余元,修路工程提前动工。要修这样一条山区公路,得投资165万元,资金缺口130万元,如果资金不到位,整个工程就会搁浅。他便积极向县职能部门取得联系,争取上级支持,多次上运城、太原争取专项资金,在跑项目期间,他舍不得花集体一分钱,住的是十几元钱的小旅馆,吃的是饼子夹大葱,喝得是自带塑料杯随处打来的冷水,甚至不惜用自己的房产作抵押贷款。妻子担心地说:“我看你再干下去,连老婆孩子都要搭进去啦!”

在他的努力下,争取回资金135万元,为工程施工提供资金保障。经过三个月苦干,动土石方120多万方,拓宽修通了西村通往县城12.18km的油路,成为全县山区农村通油路里程最长的村,此举加强了山区与外界的沟通,为提高群众生活质量创造有利条件。他又带领群众抢抓村通工程之契机,对全村24条大街小巷2公里多道路全部水泥硬化,并进行了巷道绿化,美化和亮化,使全村实现“春有花,夏有荫,秋有果,冬有青”。

“只要能干实事,有愚公移山的精神,办法总比困难多。”正是这样一种无私奉献的情怀,使共产党员王志忠从来没有停止过进取的脚步。

二、一肩挑起五幅重担,提升品味乐百姓:巍巍大山,赋予他务实苦干的精神

2004年8月,王志忠同志根据通峪村人民的愿望和要求,挑起了通峪村党支部书记的担子。2005年6月,他又肩负起西村岭联村党总支书记,在第七届村民委员会换届选举中,一肩挑起西村、通峪两个村的党支部书记和村委主任的重任,全岭5个行政村16个自然村近3000群众的发展融入自己的政治生活之中,他要把西村的成功经验在全岭推广。

他因地制宜,根据群众意愿,全力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推进西村岭更快更好地发展。在他的努力下,很快完成了通峪村巷道硬化11公里,梨树坪村3.5公里,南岭村4.1公里,下庄村3.4公里村通工程和巷道硬化。他更把彻底改变全岭交通条件当作自己的奋斗目标并付诸实施,抓紧落实。他多次召开村干部群众会议,规划村通蓝图,多方筹集资金,全面完成5个村31公里的通村油路,实现全岭村通“联网”。

修路期间,最怕下大雨。每次下雨,人家都是往家里跑,王志忠却往工地跑。他要赶到工地察水势,指挥群众挖排水沟,往往在雨中一干就是一两个小时。有一次,路基出现塌方,他和乡亲们在雨里搬石头护路基,足足干了好几个小时。

他日夜奋战,除了参加工程劳动外,还要跑外争取工程资金。全岭村通和巷道硬化共投资420余万元,仅他一人就向上面争取回资金300余万元,群众称他是“开路先锋”。

为丰富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他又在全岭展开了文化活动中心和体育休闲广场建设工作。先后投资160余万元,建设了占地10亩的、2100余平方的文体中心,成立了图书阅览室、农民夜校,安装了体育健身器材,并投资30余万元,对古窑洞进行了修复开支,建设了钓鱼池,进一步提升了农村的品位,丰富了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让山区群众享受了城市居民的现代生活。在重视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同时,王志忠也十分注重发展农村教育事业,先后投资70万元,建起了占地1600平方米的高标准的小学一所,校内设施先进,集学校、园林公寓于一体,使全省山区农村小学的一面旗帜,受到中央、省、市领导的肯定。

三、从造福西村到造福大山,推进发展富百姓:巍巍大山,赋予他开拓创新的胆略

王志忠同志心存高远,他的眼光不光局限于山庄窝铺的改观,而放眼于全岭经济社会的又快又好发展,放眼于让群众过上更加殷实的生活。

他先后多次到周边省市参观学习,实地取经,并组织村党员干部和群众代表到山东、河南等地参观,带领群众建设“双千亩枣药间作”生态立体种植基地,发展远志、黄芩等中药材和沾化冬枣间作1100亩,创建了“西村中药材科技生产合作社”,为群众提供技术保障,畅通药材销路,亩均收入2300元。仅此一项人均增收600元。组织有经济头脑的党员外出务工创业,带动岭上5村500多名有志青年外出就业,每年可纯赚回250万元现金。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推行“四议两公开”工作法中,他严格要求充分结合村里的实际,认真落实各项工作,如: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完成村循环路500亩枣树基地改建成大型新品种核桃基地;完成占地10余亩,建筑面积2000平方米的新品种肉牛养殖基地的建造,并组织协调投入使用。在创先争优活动中争当模范党支部为民办实事,在他的带领下,积极组织协调好相关企业合理利用资源节省开支,开始实施通往县城12.18km道路拓宽工程。

几年前,西村岭上除了几棵柿子树,再没有别的树木,满山光秃秃的。面对这样的环境,王志忠执意要种树,建设生态经济园林村。果、林、杏、柿等经济林500亩,荒山造林1200亩,栽植速生丰产林210亩,累计栽植各种树木60万株;如今,西村共栽植以国槐、刺槐、毛白杨为主的经济林1000多亩,建起一个拥有25万株树木,人均500棵的“绿色银行”。全村24条小巷两侧全部栽满观赏林木,村民们还自发地在庭院里种植了苹果、山楂、葡萄等果木,达到“大街绿化成景,小巷绿化成荫,庭院花卉点缀、中心游园添趣”,实现了硬化、绿化、美化、净化和亮化。

他又引导村民改进生产、生活方式,组织实施了沼气富民工程。此举既清洁了居住环境,又节省了用电、用煤的开支,一户一年至少节支600余元。绿化和沼气工程,彻底改善了西村的经济状况和生态环境,并由此赢得了“中条山上生态经济园林村”和“中条山上绿色氧吧”的美誉。

为了延长产业链条,多方增加农民收入,他又结合新农村建设,实施了“农家乐”旅游综合开发工程,开发“垂钓园、风俗居、农家饭、自助游、土特产”等绿色产业,组织群众织土布、养土鸡,投入旅游开发当中,从而有效地增加了群众的收入,提升了经济发展活力。

2009年7月,投资40万元,发展肉牛专业养殖100头,50%群众参加,户均增收2000元,人均纯收入达到5000元。口袋富起来之后,他又积极筹划富裕群众的“脑”袋,培训新型的新农村当家人,培育新农村的新文化。为农民群众安装了程控电话、有线电视、远程网络,并积极组织群众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开展农业科技、实用技术、致富项目等的培训和教育,进行精神文明创建竞赛活动,形成了良好的村风、民风。

为了将远程教育向农村党员致富能力培养工程延伸。他围绕推动在农村开展的党员致富能力培养工程,坚持把远程教育网络由村级活动场所、小学向中药材专业合作社,以“产业+农户+基地+远程教育”为模式,结合农村科技素质培训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引导农民群众网上进行咨询,聆听专家网上解答,破解致富难题;网上参加培训,获取各类致富信息和实用技术。为了保证培训效果和达到培训预期目的,还邀请了科技局、山西运城农学院教授等有关领导及专家授课。课堂上,专家们分别作了《山西省中药现代化发展情况》、《药用植物引种驯化技术》、《中药材规范化种植中的关键技术》、《科技养牛实用技术》、《电脑实用技术》等专题培训。新农合每年每人30元由村里统一缴纳,公用电费和水费全部免交,年终每人发放麻花、油、面等物资。群众热情地称他为“西村岭上的铁脊梁”。

四、从当前发展到长远发展,以民为本献忠诚:巍巍大山,赋予他无私耿直的秉性

人生最大的痛苦是被亲人误解,被亲人责怪,被亲人痛斥。2006年7月,为了提升西村的品位,经村民代表会议讨论决定,对村中的主街道进行拓宽,建设文体中心。这需要拆迁沿街19家房屋,这其中也包括他的弟弟和他的妹妹。

工作难度可想而知。他逐家逐户上门做工作,有一户群众跑到他父亲那里,表情激动地说,如果你娃敢拆我的房,我就死在你面前。善良憨厚的老父亲后来当着忠的面泪流满面,苦苦相劝。

为了群众的利益,他还是决定从他妹妹家拆起。妹妹家房屋是刚盖不到一年,总共花费了8万多元。当哥哥上门做工作时,妹妹一家抱成一团哭成了泪人,并怨恨地说,你为了个人的荣誉要拆亲妹妹的房子,你给我滚出去,我永远没有你这个哥哥。此时,军人出身、从未流过泪的硬汉,却忍不住失声痛哭。难道就这样放弃了吗?不,他强忍着被众亲怨恨的心痛,经村民代表会议表决,只给妹妹补偿了3万元,硬把妹妹的新房全部拆掉。之后,他白天忙设计、规划,晚上又一户一户、一遍一遍地做工作,短短一个月,道路也拓宽了,花园也建起了,他整个人却瘦了30多斤。最终,换来的是群众的赞许,这其中也包括他的妹妹。

百姓心中有杆秤。在西村,提起王志忠的大公无私,村民们有口皆碑。村民祁葫芦至今还清楚地记得,村里修砂石路的时侯,他在工地上突然犯了阑尾炎,疼痛难忍,是王志忠开着车将他送到山下的卫生院,并拿出300元钱为他治病。困难户张狗娃的妻子去世后,是王志忠拿出200元钱帮忙买菜,并跑前跑后,主持丧葬仪式。

村民们至今还记得,在翻修学校时,为将原来高低不平的地基推平,王志忠搭上自己的推土机,一口气干了半个多月,为集体节省了1万余元。王志忠的三轮车还先后为村里无偿拉树苗30多次,而别人的车上下山一趟,要运费30元……

通峪村张家古垛自然村村民、年近六旬的张福贵说:“人家有本事,头件事就办在我们心坎上。别看忠娃不是我们村的人,可人家一心扑在我们村的发展上,好党员可是全体百姓的福气啊!”村民组长张随恩说:“王志忠白天黑夜为村里的事忙碌,群众打心眼里拥护!”

关于本次运城养牛场养殖基地和村里养殖有什么惠农政策的问题分享到这里就结束了,如果解决了您的问题,我们非常高兴。

本站所发布的文字与图片素材为非商业目的改编或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权或涉及违法,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