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义务川养牛?贵州务川传统节日有那些特点

遵义务川养牛?贵州务川传统节日有那些特点

各位老铁们好,相信很多人对遵义务川养牛都不是特别的了解,因此呢,今天就来为大家分享下关于遵义务川养牛以及贵州务川传统节日有那些特点的问题知识,还望可以帮助大家,解决大家的一些困惑,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贵州务川传统节日有那些特点

贵州务川传统节日有那些特点

春节

春节,在贵州省遵义市务川仡佬族苗族自治县的民间俗称过年,是仡佬族最盛大、最热闹的传统节日。从农历腊月最后一天(除夕)起至正月十五止。腊月三十(月小二十九)称“过小年”,正月十四称“过大年”。

进腊月,就开始做“过年”的准备,杀年猪、熬麻糖、煮米酒(即甜酒),筹办年货。二十三日夜,礼送“灶神”上天,次日起打扫烟尘、清扫庭院、整理杂物家什。出门在外者,相继归家。三十日,具祭祀用伏纸、贴春联、门神、年画,或张挂锦屏条幅;接近天黑,到祖坟前放鞭炮,亮坟灯,称“上坟”(除夕到正月十五,每夜都要亮坟灯);吃饭前,具香烛纸帛、茶酒肴馔祭祖宗、敬天地,祭毕,合家欢聚吃“年夜饭”(亦称“团圆饭”)。有以饭或食盐水喂牛者,以示“过年不忘牛辛苦”;拜辞旧岁,人人洗脚,尊长赐“压岁钱”,围火守岁,塘火要旺,寓人丁兴旺;忌吹火,忌往外倒水,忌喝汤,忌剩饭菜,忌打骂小孩。正月初一子时,烧清茶,礼敬天地祖宗,开大门放鞭炮,称“烧开香”,开大门时念“财门大打开,金银财宝滚进来”;到水井旁燃絮磁纸敬“井神”,背(或挑)水宜早宜快,称“抢金银水”。晨,吃米籽、汤圆,具香纸到附近土地庙出行,乞求土地菩萨保佑出行平安,有的则在正月期间外出时在路上临时供奉;忌动铁器,忌扫地,忌推磨舂米。是日,整作衣冠,向尊长叩拜;平辈相见,互道“恭喜发财”,亲友互相拜年;新婚夫妇双双走拜四方亲戚,称“新客拜新年”,须“打发’’钱财。有“送银水”、“送柴(财)”、“送春帖”者,挨户说“吉利”,讨“打发”。很多村寨玩板凳龙、耍高台狮子、打蔑鸡蛋、唱花灯。

正月十四“过大年”,晚饭和除夕的“年夜饭”一样丰盛,晚饭前的祭祀,是过年期间的最后一次祭祖,时间比往天要早,吃完天还未黑。饭后,有的地方的男性老人带小孩去“喂树”,即一人手持柴刀在果树干上轻轻砍开一点树皮,随口喊道:“结不结(果)”另一人将一小片肉和一点豆腐块放进砍开的树皮中,答道:“要结(果)”;对方又问“落不落(果)?”答:“不落(果)”;此举近乎儿戏,却表达了仡家人的一种心愿。有的地方的小孩子们则弄来冬青叶烧“爆虼蚤”,燃一把火,将冬青叶置于火焰上,发出“噼哩啪啦”的响声,有如将“虼(跳)蚤”放进火里烧爆之声响,意味着要将过去残存的虼蚤烧尽,使新的一年不再有虼蚤出现。有的地方的孩童则玩“打耗子”的游戏,即用绳系草鞋倒拖作“耗子”(老鼠),众孩边追打边问答:“中柱大哥,檐柱二哥,草鞋鼻子倒拖,问你耗子落窝不落窝?”“不落窝。……不落窝要打落窝!”接着在一片喊打声中以棍追击草鞋,然后到主人门口讨要粑粑,再到下一家,一家一家走遍邻近村寨。

“三十夜的火,十四夜的灯”。入夜,道路、房舍、庭院、畜圈、谷物储藏仓库等地,掌灯点烛,彻夜通明。预兆在新的一年里,喜庆穗盈庭、六畜兴旺、五谷丰登。

二、祭山节

农历三月初三是“祭山节”。祭山节的主要活动是祭山或祭树,因此称“祭山节”或“祭树节”。

每年的这天下午,仡家的男女老少(除不能行动的老人外,连婴儿也要背着前去参加),携带活鸡、酒、肉、饭、菜,碗筷、桌凳等用品,从四面八方汇聚到山上或山脚的草坪上。下午两点左右,祭祀活动开始;祭祀时,先由自然首领将带来的十只活鸡(公鸡五只,母鸡五只,每年轮流由十户人家提供)杀*死,将鸡血滴在酒中,制成鸡血酒,然后长辈在前,小辈在后,面对郁郁葱葱的山林,跪伏在草坪上,敬奉“山神”和“秧苗土地”,祈求神灵庇佑仡佬族人五谷丰登,六畜兴旺,四季平安。

仡佬族的祭树活动,起源于对树木的远古崇拜。“仡佬先民走出洞穴,在相邻的树与树之间捆绑木排,离地数尺,登梯而上,以树荫或盖茅草遮风挡雨……”(《仡佬之源•务川仡佬族民居演变》),仡佬先民从洞穴走到树上,经受住了大自然的种种考验,繁衍生息,相传至今。是树木在关键的时期给先人们提供了栖息之所,是树木给先人们以庇护和温暖,在仡佬人心里,树木是庄严神圣的图腾。

“祭树节”这天,仡家人在族中长者的带领下,携带香烛、纸钱、鞭炮、糍粑、酒菜等祭祀用品,到村寨附近的古树下进行祭拜。走到树下,先摆放好酒菜、糍粑等祭品,然后前长后幼,依次排开,伏地叩拜。拜毕,焚香烧纸,燃放鞭炮,将酒菜撒在树周,再除草培土。祭树之后,各自归去,欢聚宴饮。

三、清明节

一年二十四节气中,仡家人特别重视清明节。清明节这天(或节前10日至节后10日),仡佬族人都要到野外扫墓、挂青。“扫墓”就是整修祖坟,包括清除杂草、培添新士等;这种行为一方面可以表达祭祀者对亡人的孝敬和关怀,另一方面,在仡家人的信仰里,祖先的坟墓和子孙后代的兴衰福祸有莫大的关系,所以扫墓是不可轻忽的一项祭奠内容。“挂青”就是将纸钱挂在竹(木)竿上,插在坟头或墓边,这既是对逝去亲人的祭奠,也是后继有人、子孙兴旺的标志,凡祭扫过的坟墓,纸幡飘飘,构成清明前后特有的景致。没有纸钱者,一般就是缺少后嗣的孤坟了。民间流传的《赌钱歌》中唱道:“有儿坟上飘白纸,无儿坟上草生青”即是此意。有的地方的仡家人在扫墓、挂青的时候,还要供奉祭品。有的地方的仡家人在清明节期间,采来清明草,制作清明粑,供奉祖先,也自己享用。

四、端午节

农历五月初五是端午节。在务川,端午节又称“端阳”,是仡家人十分重视的一个传统节日,在当地流传包粽子、插艾草、走亲戚等几种习俗。民间有“端阳不包粽,这里不痛那里痛”的说法。人们在端午节的前两天就采好粽叶,泡好糯米。五月初四,一边包粽,一边做过节的其他准备。五月初五,早晨吃粽子,晚餐食酒肉,祭献天地、祖灵牌位,家家户户门上插艾草、菖蒲、桃枝等,以期避毒驱邪求吉祥。民间传“端阳百草皆药”之说,有的仡家人,在端午节采来菖蒲、艾叶、千里光、葛根等,熬水沐浴,以防疥疮。过了端午节,人们带上鸡蛋、面条等素礼开始走拜亲戚,这叫“送端阳”。“送端阳”从五月初六开始,一直可以延续到月底,所谓“有心送端阳,六月都不迟”。

五、中元节

农历七月十五日,仡家人也称“月半”、“鬼节”、“过月半”或“烧月半”。月半是一个以祭祀为主的节日,其隆重程度,仅次于“过年”。

“七月半,鬼乱窜”。俗传,每年的七月十五,阎罗王都要打开冥府的大门,释放逝去的祖先到阳间来享受后人的供祭,同时,也要释放一批无人奉祀的孤魂野鬼到人间来逍遥。因此。每年的这一天,人们都要操办丰盛的酒宴,准备足够的纸钱冥财,来迎接和款待这些来自另外一个世界的亲人和无主孤魂。

务川仡佬族的“月半”祭祀活动在七月十四日晚进行。七月初十起,相关的准备工作就开始了,家家户户整理房前房后打扫屋内屋外,先祖牌位前,备香案,献薄酒素食,连日供奉,以迎故祖。同时,一边舂谷子,磨豆腐,杀鸡宰鸭,筹办酒宴;一边准备“袱包”(把许多冥纸封在一个纸袋中,写上收者和送者的名字以及相应称呼)、纸钱等祭品。这期间,家人不许吵闹,不许赤身露体,凡在家中看到蛇蛙蝶鸟等,不但不能打死,还要焚香烧纸,说这些东西极有可能是祖先所变。十四日晚,美味佳肴准备停当,祭祀活动开始。摆好酒肉饭菜,全家老小按辈分依次到案前叩拜。拜毕,到屋外燃放鞭炮,焚烧“袱包”和纸钱。吃过晚饭(有的地方是在子时),还要到房舍附近的路边焚烧冥钱,将掺了水的饭菜泼在燃着的火堆里,献奉给那些无主的孤魂,仡家人把这一过程称做“泼水饭”。

有的地方的还有放水灯的习俗。所谓水灯,就是在一块小木板上扎一盏灯,大多用彩纸做成荷花状。人们把水灯放到水里(没有河、水塘、水田的地方。则用一大木盆盛水,将灯放到盆里),为故祖照明。按传统的说法,水灯是为返回冥府的故祖和孤魂野鬼引路的,灯灭了,水灯也就完成了把他们引过奈何桥的使命。

六、吃新节

“吃新”又叫“尝新”。在务川仡佬族传统节日中,“吃新节”是惟一没有确定日期的节日。其时间在农历七八月间,以早稻成熟为标志。仡家“吃新”的主要内涵,一是纪念祖先“开荒辟草”之劳绩;二是预庆丰收之到来。“吃新”及祭祀,曾经是以村寨为单位,在族中尊长的主持下聚族活动,现在一般多是分户进行,失去原有色彩。

“吃新节”这天,首要的一项活动是:由各家的家庭主妇带领儿媳和女儿,到附近的田地里采摘新粮和瓜豆。谷穗要选粒满穗长的,瓜豆要摘长得最好的,无论采摘了谁家的(包括外民族),不但不受干涉,主人家还因为所种的粮食和蔬菜能借此让“开荒辟草”的仡佬先民领受祭献,是一件既荣幸又吉利的事情。采回家以后,男主人从中精心挑选颗粒饱满的稻穗,捆扎成稻束,悬挂在门厅两旁,供奉在先祖牌位前的桌案上。“吃新”的餐席,以新米饭为主,还有茄子、南瓜、豆荚等时令蔬菜以及肉类。

有的地方是将选摘的谷穗放到甑子里蒸熟来祭献,一连供五至七天,然后将它挂在家中灶旁,逐年累积,以显示耕作的劳绩。有的在“吃新”这天,要带着新粮、新鲜瓜豆及其他祭品到田埂上向先人祷告。此时,要念叨一段长长的祷祝词,大意是:古老前人们啊,当初你们一穷二白,连耕耙都没有,竟然能开荒垦地,种植庄稼,饲养牲畜,让我们今天过上好日子,后代子孙向你们的开拓精神致敬,并给你们带来了今年的新粮和好酒好菜,你们慢慢享用,保佑来年丰收吧。

“吃新”这段时间,仡家的女婿要给岳丈家送些新粮,请岳父母品尝,一方面表示对长辈的孝心,另一方面,岳父母也借此来检验女婿的庄稼种得如何。

七、重阳节

农历九月九日,为传统的“重阳节”。“重阳”讲究的是吃,在吃的内容上,不能没有糍粑;在吃的形式上,有用糍粑粘“香面”(黄豆、花生、黑桃仁等炒熟后混合磨成的面)吃的,有粘蜂糖(蜂蜜)吃“蜂糖粘糍粑,大人细娃笑哈哈”。仡家人虽然平时喜欢糯食,但蜂蜜却不易多得,要想同时吃到这两样东西,大概也只有在一年一度的九九重阳了。

“重阳”这天,家家户户都要蒸糯米,打糍粑,即使当年糯谷欠收,没有糯米,也要向乡邻或亲朋借一些,以保证当天能有糍粑打,所谓“重阳不打粑,婆娘(妻子)不管家”。所打的糍粑,除了自家享用,还要作为“重阳”的特殊礼品,送一些给亲朋好友。

八、敬牛节

农历十月一日,是务川仡佬族的传统节日“敬牛节”。有的地方也叫“祭牛节”或“牛王节”。仡佬族对耕牛的崇敬由来已久,宋代朱辅著的《溪蛮丛笑》里,就有仡佬人把耕牛作神的记载。“敬牛节”的起源较早,据说,早在仡佬先民把野牛养成家牛时就形成了。由于野牛体壮力大,很难猎获和驯养,因此在捕前和捕后都要祭祀牛王菩萨,求它保佑捕牛驯牛利。而捕捉野牛,又以秋末最为适宜。久而久之,人们便把夏历十月一日定为牛王菩萨的祭祀日,后逐渐演变为牛的生日。

“敬牛节”这天,要杀鸡备酒,在牛厩门前点香、燃烛、烧纸钱。一是敬牛王菩萨,祈愿它保佑耕牛身躯健壮,无病无灾;二是为耕牛做寿,酬谢耕牛对仡家人所作的贡献。养牛人家,这一天都要停止使役,让牛在家休息,并把牛厩收拾得干干净净,垫上厚厚的软草,用最好的牧草和饲料喂牛。同时,还要用上等糯米打两个糍粑,分别挂在牛的两只角上,再把牛牵到水边(如果附近没有水塘、水田或水井,也要打盆水放在家门口)让它从水中照见自己的影子,然后取下糍粑,给牛吃掉。有的地方,还要放一串鞭炮,给牛披红挂彩,表示祝贺。没有养牛的小家,也要备办酒、肉、香、烛、纸钱等,到自家的田边或土里祭祀牛王菩萨,祈求它保佑自己早日买上耕牛或租借别人的耕牛使用时顺顺当当,乖乖地听使唤,耕起地来又快又好。

仡佬族认为耕牛十分珍贵,不仅用于耕地,还用于运输、推磨等劳作。仡家人对耕牛十分爱护。有些地方的仡家人不吃牛肉,使役时也不加鞭打。镇南镇桃符村,留存有清朝“禁止杀牛碑”一块。

除了上述节日,务川仡佬族还有“六月六晒衣服”、“八月十五人团圆”、“冬至吃羊肉”等传统节日,但影响程度不够深远。

仡佬族传统节日有哪些 民间活动是什么

仡佬族传统节日有哪些 民间活动是什么

仡佬族的传统节日

仡佬族节日一:春节

春节是仡佬族一年中最大的节日,从正月初一到十五,要举行各种娱乐活动,比较别致的有“打花龙”和“打篾鸡蛋”。花龙用细篾编成小球,内装碎碗片和一、二枚铜钱,使其相撞成声。打的时候,人们聚集在花龙坡上,两人一组对垒,男女老幼都可参加。

篾鸡蛋比花龙稍大,也是用竹篾编成圆球,里面塞有稻草。现在,节日里除这类传统的文娱活动外,各项球类运动和各种歌舞节目逐渐增多,群众的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农历十月初一过“牛王节”,届时做两块大糯米糍粑挂在牛角上,牵牛到水边,让牛看其影子,然后用糯米粑喂牛。

仡佬族节日二:祭山节

农历三月,春山明媚,春雨融融,春燕归来,万物复苏,是春耕生产的关键时刻,也是仡佬族祭山的日子。祭山一般在三月初三,也有的在三月首寅或首巳日。祭山的村寨为单位各自组织。一村只有一姓者,祭山由长房世袭主持;多姓杂处的寨子,则轮流主持,每年由数户共同当值,用拈阄方式确定当值者,主持人面对神树,恭恭敬敬地祭,呼请名山神来享受祭物,并祈祷山神保佑全寨清洁平安、五谷丰收、六畜兴旺、男子会犁牛打耙、女子会纺纱织布、多生子女。神树所在山坡被仡佬人视为神圣之地,备受爱护,人们不得放牛马去践踏,不得砍伐山上的树木,也不能随意进山砍柴割草,客观上起了封山育林的作用。

仡佬族节日三:仡佬年

农历三月初三,是仡佬族的春节。届时要准备鸡、酒、肉、饭等敬奉山神或秧苗土地。认为敬了这些神就会清吉平安。供品用过以后,就在山上或寨门前聚食。当地仡佬族人民叫做过年,俗称仡佬年。每年这天吃过早饭后,仡家的男女老少,都要身着崭新的民族服装,携带着仡佬族特有的五管芦笙等民族乐器和篾鸡蛋(用竹篾编成并用棉花等填充的实心小球)等民族体育器械,以及酒肉饭菜,从四面八方汇聚到埋葬有老祖先坟茔的草坪上。人到齐后,由本族中的首领点放鞭炮和鸣放火铳,表示过年开始。

接着人们便自由组合,开始进行各种文娱活动。当人们尽情玩乐到下午两点左右,人们才集中在老祖先坟前祭祖。祭祀时长辈在前,小辈在后,由首领将带来的10只活鸡(公鸡5只,母鸡5只,每年轮流由10户人家带来)死,以血滴入酒中洒地祭奠祖先。祭奠时要用民族语言歌颂祖先“开荒辟草”的功绩,祈求祖先保佑子孙多福多寿。祭祖完毕,接着人们又按长幼次序转移到草坪上,面对山林,敬奉山神和“秧苗土地”。用民族语言祈求山神和“秧苗土地”庇佑仡佬族人民五谷丰登、六畜兴旺。

祭祀完毕后,便开始吃年饭。吃年饭时,根据人数分成若干桌,不论年纪大小,只要辈份相同的便坐在一桌。每桌十人,按辈份在草坪上围蹲成圆圈,辈份高的坐在前排,辈份矮的坐在后排,有几辈人就摆几排。每桌用木盆舀一盆鸡汤和一盆菜放在圆圈正中,每人互敬一杯酒后即开始吃年饭。吃完年饭后才各自回家。

仡佬族节日四:吃新节

农作物初熟,是仡佬族吃新季节,吃新节的时间,和地都不一样。吃新节前,男女盛装到村寨附近田埂上摘稻谷、毛稗,次日将谷、稗舂为米粒,集体宰牛1头。

第三日清晨以新米粒蒸饭,连同煮熟的牛肉一并祭祖,愐怀先祖开荒辟草之功。祭毕,大家一起分享祀物。所余牛肉各户均分带回,于第四回将其与新米饭一起置于反扣的簸箕上用手抓供各自祖先后,再全家食用。有的地方用六吊谷穗挂在灶角的吊板两边,板上垫着糯谷草,草上放直径约为一尺半大糯米粑及小粑若干,又用粑捏成的仓放板左,犁、耙、牛等放板右,大粑上摆碗、筷、酒杯,按辈分烧香纸跪拜,由家长念请各位祖宗来吃新米饭,保佑全家平安。有的地方的吃新活动是三天。

头天下午,各家祭食;次日下午全寨集中下田采谷,大家分工动手将新谷焙干舂为米,磨豆腐,宰牛,于寨内坝子中祭谷神后集体食用;第三日下午用剩余食物再会餐一次。吃新节所用谷物,大多数是从自己耕种的田地里采来的。

仡佬族节日五:牛王节

农历十月一日,是仡佬族的传统节日“牛王节”。居住在贵州仁怀、遵义一带的仡佬族,又称之为“敬牛王菩萨”或“祭牛王”。每到这一天,当地仡佬族人民便要杀鸡备酒,点香燃烛烧纸线,在牛厩门前敬牛王菩萨,祈愿它保佑耕牛身躯健壮,无病无灾。据仡佬族才人说,这一天是为牛做寿,酬谢耕牛对仡佬人民所作的贡献。养牛人的家,到了这一天都要停止使役,让牛在家休息,并把牛厩收拾得干干净净,垫上厚厚的软草,用最好的牧草和饲料喂牛。

同时,还要用上等糯米打两个糍粑,分别挂在牛的两只角上,再把牛牵到水边,让它从水中照见自己的影子。然后取下糍粑,给牛吃掉,说这是替牛祝寿。

有的地方,还要放一串鞭炮,给牛披红挂彩,表示祝贺。没有养牛的人家,也要备办酒、肉、香、烛、纸线,到自家的田或土边祭祀牛王菩萨,祈求它保佑自己早日买上耕牛,或租借别人的耕牛使用时顺顺当当,乖乖地听他使唤,耕起地来又快又好。

仡佬族节日六:八月节

仡佬族是中国的一个古老民族,早在唐宋史书中就有记载。仡佬族最隆重的传统节日莫过于八月节(八月十五至二十日)。节日的头天,全族老少都要穿上新装,齐集在寨子的地坪上。几个青年把一头头戴大红花的黄牛牵来,寨中最长者——“族老”开始祷告,祈求五谷丰登;乐队奏起“八仙”曲,同时鸣粉枪、放鞭炮。然后杀牛,割下牛心,每户一份,表示全族团结一心。

随后,“族老”还率众捧着小猪、老鸡、大鹅三牲,到菩萨树下祭祀。礼毕,全族欢聚一堂会餐,直到天黑。次日,各户举行家宴后,妇女们偕儿带女回娘家送礼;男人们串街会友,唱歌、谈天。据说,青年男女的歌舞活动一直延续到节日的最后一天。

仡佬族节日七:吃虫节

而每年的农历六月初二,是仡佬族的“吃虫节”。这一天,家家饭桌上都摆着几盘别的风味的菜--油炸蝗虫、腌酸蚂蚱、甜炒蝶蛹、烧炒蚜米泥鳅等。

还有一些地区把“祭树”称为“祭山”,因为仡佬族世世代代生活在山区,热爱山、尊崇山是完全可以理解的。“祭山”的具体对象也是村寨附近高大茂盛的一棵古树,它是顽强的生命力的体现。祭祀以村寨为单位,只许成年男子参加。除贡祭品外,巫师要唱《祭山歌》求山神保佑村寨平安,五谷丰登,人畜兴旺。

仡佬族节日八:敬雀节

“雀鸟”为仡佬族民族图腾,每年的农历二月初一是仡佬族传统的“敬雀节”节日,进行祭祀仪式、表演传统民间技艺等。为保护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和仡佬族民族文化,尧上在这一天举办2010年“尧上仡佬族敬雀节”。“敬雀节”是仡佬先民世代流传下来敬奉雀神的崇拜综合性民俗活动,为仡佬族百姓祈祷子孙发达、家业兴旺、五谷丰登的一种祭祀活动。据尧上邓氏家谱记载,敬雀节至少有300多年历史,“敬雀节”以“敬雀”为核心,包括了敬雀保存的生态环境居民建筑和动态民俗文化的内容。

敬雀节上,仡佬族同胞向游客展示魅力独具的活动内容:举行敬雀节祭祀、唱拦路歌、敬拦路酒,表演长号唢呐、仡佬毛龙、仡佬婚俗、山歌对唱、印象尧上等。开展斗牛、拉牛、抵杠、掰手腕、抵牙巴劲、捉放活鸡等独具乡村特色的民族民间竞技活动。

仡佬族节日九:抢春水

遵义县和务川道真仡佬族苗族自治县的仡佬人,有“抢春水”的习俗。

春季农历“立春”的头一天,家家户户把房屋打扫得干干净净,把水挑足,并准备好鞭炮。“立春”这天,不洗衣服,认为洗衣服会把春水搞脏,也不扫地,不挑水。“抢春水”的人是由家中未婚男子或女子担任。如家中有几个未婚男子或女子,那就由家长指派其中既诚实、能干,又机智、勇敢的人担任;如果家中没有未婚男女,就要向亲戚或邻居借一个并在头一天晚上请到家中居住。

鸡叫头遍,“抢春水”的人悄悄起床,提上装水的工具摸黑走到水边,不出声,也不能响动,否则认为会惊动“春水”。然后用碗轻轻舀水,一般舀十二碗(闰月舀十三碗)。舀完以后就开口大叫一声“抢春水了!”接着点燃鞭炮,震得全寨子噼噼啪啪作响,谁家的鞭炮先响,就说明那家抢着“头水”,那家的娃娃勤快。人们纷纷到水井或泉水边提水,在回家的路上还要高喊着“春水到我家,到我家……”回到家立即烧水,把“春水”烧开。然后烧一罐茶待全家起床后,每人喝一盅“春水”香茶,再喝一盅蜂蜜米花茶,吃元宵,祝福全家人平安。

仡佬族节日十:六合宴

所谓“六合”,是指“团结、忍让、宽容、诚和、善处、礼敬”,这是仡佬先民和仡佬人的行为规范和道德准则,是仡佬文化中最具特征的精神依赖。

那么,为纪念仡佬的先民开荒劈草、倡“和合”、兴“七规”(仁、义、礼、忠、孝、敬、让),每年喜庆或者年末时,人们就会拿出自家最好的饭菜,聚集在村中祠堂斗酒斗菜,共叙一年的辛勤耕耘、共庆一年的丰收喜悦,这就是仡佬族传承至今的“六合宴”。

好了,本文到此结束,如果可以帮助到大家,还望关注本站哦!

本站所发布的文字与图片素材为非商业目的改编或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权或涉及违法,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