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屏养牛场?小学写家乡作文500字

锦屏养牛场?小学写家乡作文500字

大家好,感谢邀请,今天来为大家分享一下锦屏养牛场的问题,以及和小学写家乡作文500字的一些困惑,大家要是还不太明白的话,也没有关系,因为接下来将为大家分享,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解决大家的问题,下面就开始吧!

小学写家乡作文500字

小学写家乡作文500字

在日常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会接触到作文吧,作文是人们以书面形式表情达意的言语活动。一篇什么样的作文才能称之为优秀作文呢?以下是我收集整理的小学写家乡作文500字7篇,欢迎大家分享。

小学写家乡作文500字篇1

我的家乡在海西——福建省政和县,它位于闽北山区。

我的家乡农业发达,农副产品可丰富了。家乡有农副产品有毛竹、竹笋、板栗、茶叶、香菇。茶叶的品种很多,有红茶、白茶,特别是政和功夫茶,不仅清香飘逸,而且具有保健作用。听妈妈说,如今政和工夫已经远销东南亚和欧美等国家和地区,成为家乡一张响当当的名片。家乡还盛产各种各样的水果,有杨梅、桃子、梨、枇杷、西瓜等。有一年,我还跟爸爸参加了东平镇的“杨梅节”,又大又黑又甜的杨梅,可把我馋坏了。

家乡的工业也很发达,我的家乡工艺品很多,有竹胶板、木胶板、竹席等多样工艺品。它们销往全国各地,有的还进入了国际市场。

我的家乡风景优美,山清水秀,有杨源乡的洞宫山,锦屏村的千手观音树,镇前镇的鲤鱼溪,外屯乡的佛子山等。这其中,我最喜欢的还是外屯乡的佛子山,明朝诗人曾写过一首诗:倚马稠坑岭上望,分明狮子在高岗。孤峰回挺天光碧,巨石还依曙色苍。这首诗描绘的是外屯乡佛子山的雄奇景色。佛子山距政和县有20多千米。这里海拔1100多米,相对高度700多米,群山逶迤、奇兀立、峭壁如削。景区为佛子山、狮子岩、将军岩等栩栩如生的奇峰异石。三峰瀑、双级瀑、练带瀑等风情万种的泉流飞瀑,鹰嘴岩、银河倒挂、天柱峰、夫妻峰和大岩洞等十几种处佳景,处处峰迥景异。一年四季,山谷中云蒸霞蔚,雄伟的山峰与飘逸的云雾相互衬托,美不胜收。作为一名小学生,也是海西小主人,我真为我的家乡感到自豪。未来,我想要当一名画家,这样,我就可以把我的家乡点缀得更加美丽富饶。

小学写家乡作文500字篇2

现在的家乡多美丽呀,绿树成荫;现在的家乡多富裕呀,人人穿新衣;现在的家乡多繁华呀,街上车水马龙。

家乡的变化到底有多大呢?今天就来说说家乡的道路吧!婆婆告诉我,她上小学时的路都是土路,可没什么水泥、马路。那时候,最害怕下雨了,因为一个雨,土路就会变软、变滑,人走在上面,深一脚,浅一脚的,不光鞋子,也把裤子也给弄脏了,就把裤腿儿挽起来。遇到特别泥泞的道路,有些人还会把鞋子也脱下来,手拎着走。走路时害怕极了!稍不留神,就有滑倒的可能哦!

土路当然不平,就算不下雨,是个大晴天,也是坑坑洼洼。特别是晚上,如果前面有个坑都看不清,很有可能会摔下去。

妈妈告诉我,她上小学时,路就稍微好了一点,土路修得宽了一些,好多路都修成了柏油路或者水泥路,虽然路面还不是很宽阔但非常平坦,遇到阴天下雨再也不用那么担心脚下的路了。柏油路和水泥路在下雨天就不用像土路那样多此一举的担心——路会不会坑坑洼洼高低不平的了。

现在,变化更大了。土路,差不多没有了,全是些柏油路和水泥路。道路宽了许多,有快车道,还有慢车道,人行道。城市间修了高速公路,人们出行、旅游方便了许多。

设计道路的人也特别聪明,把中间修得高,两边做得稍微低一点儿,设置了下水道,这样,下雨时,雨水都会向两边流,除了路面湿漉漉的,不会见到有什么大的水坑,也不会弄脏鞋。

从家乡道路的升级,我看到了家乡的巨大变化,我爱我的家乡!

小学写家乡作文500字篇3

家乡的桥不像杭州湾大桥那样富丽堂皇,也不像赵州桥那样有着悠久的历史,闻名中外。家乡的桥只不过是用石板建成的普通的桥,跟其它桥相比它不显眼,人们甚至于把它当作废品,但人们往往只是看外表,或是在意它的价值,却很难发现它的实际可在——内在美才是真正的美!

温暖的春天,家乡的桥充满了生机。桥的“皱纹”里钻出了活泼可爱的小花,红的、蓝的……哦,差点忘了给小花衬托着的小草呢!瞧,小草摇着小脑袋,跳起了迪斯科,真有趣!在太阳光的照耀下,小花小草像闪闪发光的宝石,这可乐坏了村里的姑娘们,你摘一朵,我摘一朵……编成花圈,戴在头上,哟,把一只只蝴蝶都引,姑娘们笑得可欢喽!家乡的桥似乎也在笑,你听……

炽热的夏天,家乡的桥成了我们的避阳伞。村里的孩子们到桥洞钓龙虾,严热的夏天却感到一阵凉快,大伙们乐呵呵的,钓的龙虾当然也多,定然是家乡的桥功劳喽!

凉爽的秋天,来河边钓鱼的人多多,大家都在桥上悠闲钓着鱼,没过多久钓起好多活蹦乱跳的鱼,人们提着满满一水桶的鱼,从桥的着头走到桥的那头,好一幅丰收的场面。

寒冷的冬天,桥上铺着一层厚厚的雪,远看,还以为家乡的桥盖上了雪白的被子呢!

家乡的桥已经累了,我想它也应该休息休息了。瞧,走在桥上,凹凸不平,仔细一看,都是一个个形状各异的脚印,有大人的脚印,有小孩的脚印,有动物的脚印。我想家乡的桥可真坚强,这么多脚印印在它身上,它不疼痛吗?历尽沧桑的岁月,不知有多少人走过家乡的桥,它一点也不埋怨,因为它想:既然人们建造了它,它应奉献人们,如果不,那我又有什么意义呢?

我爱你,在我心中永远美丽的桥!

小学写家乡作文500字篇4

家乡的田野美丽、富饶。

春天到了,田野里的小草嫩绿嫩绿的,给大地披上了一条绿色的新衣。柳树长出了嫩芽。一阵风吹来,它像一位美丽的姑娘正在玩弄自己轻盈的长发,小鸟被她的美丽给吸引,不禁在枝头放声歌唱。淅淅沥沥的春雨滋润着大地。只见桃花浅笑、梨蕊含羞、樱花烂漫、吊兰清秀,真是各有千秋、难分高下。春,一派生气勃勃的景象。

夏天的田野,到处是绿油油的水稻,还有茂盛的桑树地。知了在树上“知知”的叫着,好象正在开盛夏的音乐会,青蛙也过来“呱呱”伴奏,好象在说:“穗苗啊,快快长大吧!”

秋天,沉甸甸的稻穗弯下了腰,金黄色的稻穗在秋风的推动下,卷起一层层“波浪”迷人的秋景,让我陶醉!

冬天,广阔的田野也不失“大家风范”!田野在寒风中,显得那么美,它无私的精神让人敬佩。虽然田野上是光秃秃的,但是在田野的泥土里,正孕育着新的生命。俗话说的好“宝剑锋从磨练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梅花她从不和百花争艳。只是在冬天,这个寒冷的季节里,默默的出现,她是纯洁、坚强、勇敢的象征。冬天的田野,真美啊!

田野也是人们的“聚宝盆”。农民们在田野上种地,辛勤的劳动后,在田野里收获丰硕的果实,再用果实换来金钱,养家糊口。还有人在田野上养牛羊,牛羊门吃着新鲜的野草,各各都身强力壮。瞧!不远处就有几只牛,正津津有味地吃着美餐呢!田野给人们带来了不少的收益。

我爱家乡的田野,它美丽、富饶,更是无私的为人们奉献!

小学写家乡作文500字篇5

今天,我们作文补习班进行了“换客活动”。你们知道这个“换客活动”是什么吗?要是不知道,我来告诉你们吧!这个“换客活动”就是:把你所带的东西与别人换,然后别人再与另一个人交换,就这样一直交换下去。

首先,我先介绍我带来交换的东西:它是一个削笔刀。这个削笔刀可不是普通、大个儿的削笔刀。这个削笔刀小而精致,表面绿色的,里面的其中一头是削笔,另一头是橡皮擦。再说说,其他人的物品中令我最喜欢的是陈老师的那个储蓄罐。因为实在太好看了,而且还能把自己的零花钱储存在这个“小银行”里。

换客活动开始了,我心里太激动了。陈老师问:“你们谁想第一个跟我换?”黄锦泉第一个举手。陈老师又问:“你想跟我换什么?”黄锦泉指着一个红盒子说:“我要这个。”陈老师犹豫了一会儿,最后答应了。

第二个是我,刚开始没换成功,我有些垂头丧气,心里十分失望,真想放弃这次活动。但我仍然硬着头皮,继续与陈老师交换。“耶!”第二次我交换成功了。我用自己所带来的东西和陈老师换一盒橡皮擦。这盒橡皮擦各种各样,有青苹果,有蘑菇,有西瓜……奇怪,我对这盒橡皮擦愈发喜欢,爱不释手。

换客活动仍在进行……客厅里喧闹声不断,惊讶声不断。

活动结束后,陈老师还让我们发表“收获”感言。原来,“换客”竟然如此有趣!我觉得:在这里,谦让就会失去机会,只有不断争取才能成功。我还懂得了:闲置物品可以再利用,这样可以节省能源,保护地球。

我非常喜欢这次活动,更喜欢换来的东西。

小学写家乡作文500字篇6

我的家在农村,村庄南面,有一条小河。我爱我的家乡,尤其爱这条小河。

春天,天气变暖,冰雪融化。小河岸边的小草钻出小脑袋瓜儿,为小河编织一条绿色的披肩。各色小花竞相开放,给小河戴上一个美丽的花环。河岸边的树木穿上绿色的新装,与小河里自己的倒影比赛谁打扮得更漂亮。小河里的水清澈而泛绿,微风拂过,在太阳的`照射下,小河波光粼粼、银光闪烁。

夏天,人们到小河洗衣服,孩子们在河里玩耍,白鹅伸长脖颈(gěng)高声歌唱,鸭子在水上追逐嬉戏……

秋天,树叶变黄,如一只只翩翩飞舞的彩蝶,舞姿优美地飘下,落在清清的水面,宛如一首别离的秋歌……

冬来了,小河的冰越结越厚。小河,又成了一些大胆孩子的溜冰场。甚至有的孩子竟然骑自行车在河面溜了一圈儿又一圈儿。我知道这是危险的,但从没听说哪个孩子掉下冰洞。孩子们,看似什么不懂,却是聪明的。他们不会拿自己的生命开玩笑。他们是在确定小河安全的情况下才上去的。

一年四季,小河都是庄稼地的灌溉水源。当庄稼都喝个饱后,小河里的水就寥寥无几了。这个时候,也是孩子们最开心的时候。因为水少了,大家就可以下到河里浑水摸鱼了。这天然的、没有吃一点饲料的小鱼儿虽然瘦,却味道鲜美。用面滚了下油一炸,美味,小的还不用吐鱼刺。

当然了,不必担心,河里的水很快又会涨满的。小河,日复一日默默奉献着自己,为我们带来便利和欢乐。我哪能不爱它,哪能不爱这么可爱的小河!

小学写家乡作文500字篇7

朋友,你认识我的家乡吗?我想,你可能不认识,因为它是只一个普普通通的小山庄,既没有桂林山水甲天下的美称,也没有苏杭二州的奇景。可是,它却以它那特有的爱,默默无闻地哺育着一代又一代的家乡人民。

我爱家乡,我爱家乡那些绿盈盈的草。夏天,我们躺在柔软的草地上,仰望蓝蓝的天空。噢!那蓝蓝的天,绿绿的地,红红的花,我们的心醉了……哼着无调的小曲,那美好的遐想啊,就像那飘忽不定的白云。

我爱家乡,我爱家乡的小河,虽然家乡的小河没有什么特别,但它毕竟陪伴我度过了童年的快乐时光。春天,河水清亮,甘甜,缓缓的流着,显得平静,诱人。河岸边草木发出新芽,开着各种野花。水里的鱼儿在游来游去,欢乐地吐着水泡,水中荡起一圈圈的波纹,在阳光的照耀下闪闪发光。夏天,只要下过几场暴雨,河水猛涨,河水的脾气会变的非常暴裂,汹涌的波涛冲击着河岸上的岩石,昏黑的河水裹着大量泥沙,就象一条巨大的黑龙。

秋天,河水逐渐消退,水也清亮了许多,河滩上的菊花白茫茫的一片,在秋风的吹拂下向远方飘荡。冬天,河水变小了,绿莹莹的像一条美丽的带子,透过清澈的河水可以看见河底的沙石,经过河水冲刷的石头有各种颜色和花纹,来游玩底人都要拣几个回去作纪念呢!

当北国大地冰封的时候,故乡便银装素裹,小河边柳树垂下柳丝,十里长堤,好似一座巨大的象牙雕塑,美得像一幅画,像一首诗,令人陶醉。许多人用笔赞美它,就连小小的我也按捺不住心中的喜欢,想去讴歌它。

家乡,我美丽的家乡!你是我成长的摇篮,幸福的乐园。

请问谁可以系统的介绍下连云港话万分感谢

请问谁可以系统的介绍下连云港话万分感谢

古典名著《西游记》描写的花果山下,有一座“烟霞散彩,日月耀光”的海港山城——这就是如今的连云港市。她像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祖国18000公里海岸线的脐部。

连云港市位于江苏省东北部,地理坐标:东经118.4`-119.48`,北纬34.7`-35.7`之间,东临黄海,西接中原,北扼齐鲁,南达江淮,素以“东海名郡”著称。总面积7444平方公里,人口约460万,其中市区面积880平方公里,市区人口65万。全市所辖4县3区,即东海、赣榆、灌南、灌云4县和新浦、海州、连云3区。连云港市依山而建,城市规划一市双城,中间有新墟公路相联,东西长40余公里。东部城区以墟沟为中心;西部城区以新浦为中心。

连云港古称海州,曾名新海连市、新海市、连云市,曾经属于山东省,即1949年到1953年,在1953年划归江苏省,1961年以港口名称更名为连云港市。连云港素有“淮口巨镇”、“东海名郡”之称,作为“亚欧大陆桥”的东方桥头堡和中国14个沿海开放城市之一,已被中国政府确定为华东地区新兴的工业、外贸、旅游、港口城市。早在五万年前,就有人类在此活动,锦屏山南麓的桃花涧,就是旧、新石器时代遗址。如今,连云港旧貌换新颜,经济发展明显加快,经济国际化水平已居江苏前列。

区号:0518

邮编:222000

位置:位于江苏省东北部,陇海铁路终点,东临黄海,北接山东,南连长江和淮河,背靠“东海第一胜境”——云台山。

面积:总面积7444平方公里,其中市区面积881平方公里。

人口:全市总人口465万。

区划:辖东海、赣榆、灌云、灌南四县和新浦、海州、连云三区及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其中,新浦区为全市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历史文化

连云港市古称朐县、郁州、海州,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自秦汉时起即成为中国重要的对外开放门户。秦始皇统一中国后,曾三次东巡至此。公元前212年,他在海州的孔望山下设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对海外开放的门户--秦东门,使连云港成为与嘉峪关、山海关、镇南关遥相呼应的四大开放关隘之一。

在中国的沿海港口城市中,连云港市的文化古迹最为丰富,历史最为久远。据考古发现,远在10万年以前,在连云港市的羽山附近就有人类活动。在4、5万年前的锦屏山地区也出现了古人类活动。1979年在它的南麓桃花涧及东海县附近的大贤庄,发现了迄今为止尚属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唯一的有明确地层关系的旧石器时代遗址。锦屏山一带新石器时代遗址也有10多处。其中,二涧遗址为中国原始农业最早开发地区之一,是5000年前中国东方民族的中心-少昊氏遗址。1986年在连云港市中云乡藤花落发现的史前城址遗存为典型的龙山文化遗迹,距今约5000年的历史。1979年发现的长20米、宽11米的“将军崖岩画”是我国沿海目前唯一反映原始农业部落生活的石刻岩画,它对研究中国的民俗学及美术史等有着极其宝贵的参考价值。在孔望山南麓,有一堵长15.6米,宽9.7米的摩崖造像。经专家鉴定,确认其为东汉时期的艺术珍品。它是中国最早的佛像摩崖造像,对研究中国的佛教史、外交史有着极其重要的价值。

历史上,多少文人雅士在连云港这块古老的土地上留下宝贵的遗迹。据《左传》记载,鲁昭公17年(公元前525年)秋,孔子“问官于郯”,孔望山因孔子登临观海而闻名,如今孔望山上尚存“问官台”。秦始皇出巡至朐县,在朐山(现名锦屏山)立石秦东门。秦代方士徐福为赣榆县徐福村人,受秦始皇派遣,东渡日本。吴承恩晚年以云台山为背景写成神话小说《西游记》。李汝珍晚年在海州写成传世名著《镜花缘》。其他如晋代的陶渊明,唐代的李白,宋代的苏东坡、石曼卿、沈括、李清照、辛弃疾,元代的张叔夜,清代的吴敬梓、林则徐,近代的朱自清等等,大都遗迹犹在,遗篇留芳。

旅游

连云港市地处黄海之滨,集“海、古、神、幽、奇、泉”之美于一体,境内自然风景得天独厚,历史古迹和人文景观荟萃,是极富魅力的著名风景旅游胜地。全市有风景区18个,各类景点200多处。东西连岛是江苏省最大海岛,连岛景区集山、海、林、石、滩及人文景点于一体,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云台山景区的重要组成部分,特殊的地理位置使连岛度假区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气候四季宜人。连岛还盛产黄鱼、鲈鱼、鲳鱼、对虾等数十种海特产,使连岛真正成为游大海、尝海鲜、度假观光的旅游胜地。花果山是吴承恩《西游记》的取材地,是“四季花果不绝”的人间仙境。游览花果山如再读《西游记》,其主要景点有水帘洞、老君堂、仙人桥、南天门、唐僧家世碑、照海亭、懒汉石等。连云港境内还有我国最早反映原始社会东夷部落的将军崖岩画,有古代人类旧石器时代晚期的桃花涧遗址,东汉时期的艺术珍品孔望山佛教摩崖石刻造像以及秦代方士徐福的故里。这里还有奇石林立的东磊石海、飞瀑不绝的渔湾山水、清爽怡人的东海温泉等。

近年来,连云港市以“唱响山海经,打好旅游牌”为战略,大力发展旅游产业。现已相继推出春季赏花、夏季游海、秋季登山、冬季观民俗和温泉休闲度假的“连云港四季游”。目前全市已有各类旅游饭店、宾馆千余家,其中二星级以上50余家,日接待能力达3万多人次,注册旅游社近40家,并开发了市区一日游游专线。从1995年以来,来连旅客以年均30%的速度增长。1999年来连游客达290万人次,旅游收入18.7亿元。“到孙悟空老家-连云港看大海”的口号叫响海内外。

连岛海滨旅游度假区:连岛距市区30公里,距港口5公里,总面积7.57平方公里,是江苏省最大海岛。该景区集山、海、林、石、滩及人文景观于一体,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云台山景区的重要组成部分。连岛海滨浴场是江苏省最大的天然优质海滨浴浴场,是海内外游客的避暑胜地,更是开展水上运动、水上娱乐的绝佳去处。

优势产业

工业是连云港市经济的主体,1999年工业国内生产总值达117亿元,占全市国内生产总值的41%。初步形成了以化工、轻工、医药、纺织、电子、机械、皮塑、建材、粮油、建筑、工艺美术等行业为支柱的工业体系。1999年全市有乡镇以上工业企业40000多个。其中国有大中型企业近60个。2005年,全民生产总值为527亿元,到2010年,地区生产总值将超过1000亿元。

在整个工业体系中,化学工业独领风骚;其中连云港碱厂为中国三大碱厂之一,年产量为80万吨;淮北盐业集团是中国四大盐场之一,年产量280万吨。

新近崛起的医药业中抗癌药、中成药、药用包装材料领域均处于全国领先水平,其中恒瑞医药、中金药用包装材料、康缘制药、正大天晴集团均为全国高科技企业,发展潜力巨大。

丝织工业正向现代化奋进,已初步形成了棉纺、毛纺、丝纺、化纤纺、针纺、服装、纺机制造等门类基本齐全,丝、织、染、服装加工配套的工业体系。连云港钟山氨纶有限公司年产量为3500吨,为中国最大的氨纶丝生产厂,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轻工业中,以江苏三得利食品有限公司、江苏汤沟酒业有限公司、连云港王府葡萄酒业有限公司为龙头的酿酒业在全国颇有名气,产量、质量均居江苏前列。

以重型平板运输车、水表、流体装卸机、卸车机等港口装运机械为优势的机械工业,已形成集团化的生产规模。

连云港市的电子工业、皮革塑料业、建筑材料工业、工艺美术业等都有一定的规模和基。

连云港目前已建成一市四县一体化的地方电话网。光纤通讯、数据通讯、声控服务等先进服务手段已普遍运用,全蛲?00、1800已全部开通,电视电话、特快专递、邮政储蓄等新业务正在发展,目前城乡电话总容量已达到57.6万门,区外长途电话线路3222条,实现了“全国通”、“全球通”。

连云港除山、海、田、盐等资源外,初步探明储量大的有水晶、石英、白云石、蛇纹石、蛭石、大理石、玄武石、瓷岩等,矿产资源12大类53种都有较高的开采价值。据初步探明,在黄海大陆架海底石油含量丰富,已探明的储量达亿吨以上,国家正拟在21世纪开采。此外,还有浩瀚的海水可以发展海洋经济,这是一个巨大的宝库。

经济发展

连云港市是中国首批对外开放的14个沿海城市之一,是中国49个重要旅游城市和江苏省4大国家风景名胜区之一,是举世瞩目的新亚欧大陆桥的东方桥头堡。连云港市一纵一横国家干道通车之后,连云港将成为全国45个公路枢纽中心之一。连云港市有开往北京、上海、宝鸡、武汉、广州、济南、南京等火车班次,交通便利。连云港市空中航线1987年开通。目前,已通航的路线有连云港-广州;连云港-厦门;连云港-沈阳;连云港-大连;连云港-成都;连云港-温州;连云港-上海。连云港海港建于1933年,已有64年的历史。目前已建成泊位36个。其中万吨级以上的泊位28个,设计停靠能力为3.5万吨,实靠能力已达7-8万吨,随潮10万吨级进出顺利。港口目前年吞吐能力可达8500万吨,港口已与1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630多个港口有贸易往来。到2008年,港口吞吐量将首次超过1亿吨。

建国前,经济基础相当薄弱,人民生活极端贫困,1949年连云港全市人口163.8万人,国民生产总值1.16亿元,工农业总产值3.9亿元(90年不变价),其中:农业总产值占87.2%,粮食总产量27.8万吨,财政收入721万元。经过50年的建设和发展,连云港市已从传统的农业经济时代进入经济基础日益雄厚、产业结构不断优化、科技实力逐步增强的工业经济阶段,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发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变化,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工业生产规模不断扩大,1998年,工业经济对国民经济的贡献率达到58.8%。经过50年的努力,全市已建成了化工、医药、电子、纺织、机械、建材、食品等比较齐全的工业门类,国有大中型企业已有半数建立了现代企业制度,国有中小企业改制面已超过70%,更多的城乡企业走上了投资主体多元化和资本经营的道路,加强了公有资产的控制力,所有制结构也由单一向多元化发展,国有、集体、个体、私营、股份制、联营、港澳台投资和外商投资等多种经济成份竞相发展。农业生产条件显著改善,抗御自然灾害能力增强,农业产业结构逐步优化,多种经营发展迅速。全市已在水产品、果品、木业、棉花、蔬菜、肉类加工等领域形成了贸工农一体化、产加销一条龙的产业化经营雏形。

城市功能日臻完善,养老、医疗、住房、失业等多项社会保险制度正在不断完善,企业转变机制的外部条件有了较大改善。解放前,连云港城市基础设施十分落后,道路满目疮痍,解放后的50年累计投资近40亿元,进行大规模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居住环境明显改善。公用事业全面发展,供水、供电、供气和居住环境飨愿纳啤?现代化立体交通网络初步形成,公路主枢纽城市地位开始确立,邮电通讯快速便捷,信息产业飞速发展。连云港作为新亚欧大陆桥的东桥头堡,将发展为以集装箱国际多式联运为特色的现代化、综合性、多功能的国际性港口。

对外贸易规模不断扩大,至1999年底,全市共批准外资项目2000余项,几十家国际著名公司纷纷在连云港投资开发。实行改革开放20年来,全市外贸出口大幅度增长,出口创汇每年递增20%以上,1999年,完成出口商品供货总值4.19亿美元。全市利用外资规模不断扩大。1999年利用外资合同额21.06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额1.62亿美元。对外经济技术合作稳步发展,1999年新签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合同额7176万美元,完成外经营业额6831万美元。连云港正面临着加快发展的良好机遇。国家《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要加快建设新亚欧大陆桥经济带;《中国21世纪议程》将新亚欧大陆桥沿线列入可持续发展首批优选项目;《中国海洋开发计划》明确把连云港列入三大海洋特殊开发区域这一,并加快了连云港市的海洋经济发展。根据国家对连云港市的发展计划,在不久的将来,连云港将建成为经济繁荣、科技发达、生活富裕、法制健全、社会文明的区域性的国际贸易中心,环境优美的旅游中心,现代化交通枢纽和国际性海港城市。

连云港市地处太平洋西岸,中国沿海的中部,为具有季风特点的海洋性气候,温和湿润,寒暑相宜,四季分明。境内地形地貌多样,高山大海齐观,河湖滩涂具备,土地肥沃,资源丰富,历来有“享山川之饶,受渔盐之利”的美称。这为发展农业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连云港市是全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之一,1999年总产量达到280万吨,油料总产量达到2600吨。人均粮食600公斤,居江苏省前列。连云港市加速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已建成粮食、油料、烟草、林果、茶桑、出口蔬菜、肉禽蛋奶、对虾养殖、紫菜生产加工等基地100多个。其中东海县名列全国肉类百强县,是全国秸秆养牛示范县;赣榆、灌云成为省级秸秆养牛示范县;灌云县棉花生产居全省前列,被誉为“白云之乡”;灌南县因其泡桐生产量居江苏之首,被称为“泡桐之乡”。此外,连云港市紫菜生产和海蟹育苗量分别占全国总量的1/2和2/3,而成为中国的“紫菜之乡”和最大的海蟹育苗基地。农工贸一体化经营有了很快发展,兴办了中日合资味之素如意有限公司、中韩合资金五食品有限公司、中日合资雅玛珂紫菜有限公司、东海果汁厂等一批贸工农一体化的龙头企业,形成了种养殖、加工、贮藏、运输、贸易相配套的新体系。1997年连云港如意集团在深交所上市,成为中国股市中第一支农业概念名股。产于云台山的云雾茶为江苏三大名茶之一,珊瑚菜及金镶玉竹是江苏珍稀名特产。海州湾是全国八大渔场之一,前三岛海区为江苏省唯一的海珍品基地。

改革开放以来,连云港市的社会经济迅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1999年全市实现国内生产总值284.99亿元,财政总收入17.12亿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6392元,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981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3051元。“十五”期末,连云港市将建立起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运行机制,经济发展实现由工业化初期向中期的过渡,人民生活实现由低水平小康向比较宽裕小康的转型升级。到2010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日趋完善,产业结构更趋合理,经济发展进入工业化中后期,接近江苏省平均水平,经济增长方式实现两个根本性转变,科技成为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力,人民的生活水平明显提高,实现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

投资环境

连云港港是中国著名八大海港之一,一直是中原和西北地区最便捷的进出口岸,是陇海经济区实施对外开放的东大门。港口现有泊位40多个,年吞吐能力达3500万吨,与世界上1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近千余个港口有贸易往来,承担了90%的大陆桥过境集装箱业务量,已被国家确定为办理亚欧大陆桥过境集装箱的主要口岸和基本港,并着手建立第三代、第四代集装箱码头。1993年,港口建成中国最长的拦海大堤,总长6700米,形成30平方公里的优良港池,可建成100个万吨级以上的深水泊位,为建设亿吨大港打下坚实的基??

连云港市辖赣榆、东海、灌云三县为对外开放县,三县的16个乡镇为对外开放的重点工业卫星乡镇。以连云港经济技术开发区为核心的一批国家级、省级开发区已初具规模,国家级连云港经济技术开发区规划面积45平方公里,目前建成区面积达10平方公里。国家《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又提出要加快建设新亚欧大陆桥经济带;《中国21世纪议程》将新亚欧大陆桥沿线列入可持续发展首批优选项目;《中国海洋开发计划》明确把连云港列入三大海洋特殊开发区域之一,并加快了连云港市的海洋经济发展。兴办的省级高新科技园区中,东海县外向型农业综合开发区、赣榆县经济技术开发区、海州湾旅游度假区和连岛商贸旅游区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趋势,成为吸引外资的热点区域。至1999年底,全市共批准外资项目2000余项根据国家对连云港市的发展计划。

行政区划

2005年,连云港市辖3个市辖区、4个县。

连云港市面积7446平方千米,人口468万人(2004年)。

新浦区面积259平方千米,人口36万人。邮政编码222003。区人民政府驻民主路343号。

连云区面积506平方千米,人口18万人。邮政编码222042。

海州区面积159平方千米,人口13万人。邮政编码222023。

赣榆县面积1408平方千米,人口107万人。邮政编码222100。县人民政府驻青口镇。

灌云县面积1834平方千米,人口107万人。邮政编码222200。县人民政府驻伊山镇。

东海县面积2251平方千米,人口114万人。邮政编码222300。县人民政府驻牛山镇。

灌南县面积1029平方千米,人口73万人。邮政编码222500。县人民政府驻新安镇。

少数民族的奶茶是怎么做的

少数民族的奶茶是怎么做的

蒙古阿巴嘎奶茶

内蒙古大草原好像绿色的大海,星星点点的蒙古包,好像是大海中的风帆。在蒙古草原,无论你走进哪一座蒙古包,你都会受到热情的招待,无论你走进哪位蒙古同胞的家,你都一定能喝到喷香的奶茶。但是,内蒙古的千种万种奶茶,最好喝的是阿巴嘎奶茶。

(一)配料

砖茶、纯碱;小米、炒米、牛奶、奶皮子、黄油渣、绵羊尾巴油、稀奶油、盐巴。

(二)基本程序

煮阿巴嘎奶茶的基本程序有捣茶、洗锅、熬茶、过滤、再烧茶、搅拌配料、加料等七个步骤。

(三)解说词

阿巴嘎奶茶是风情迷人的内蒙古锡林郭勒草原牧民们最爱喝的奶茶,同时也是他们招待贵宾时必不可少的饮品。奶茶的馥郁和魅力都缘于原料和制作。熬制阿巴嘎奶茶要有超群的煮茶技艺,并按如下程序操作:

1.捣茶

煮优质奶茶,要有优质茶砖,在煮茶前,应把茶砖研碎备用。

2.洗锅

煮奶茶最好备两个锅,锅一定要清洗干净,并要用新打来的清水熬茶,否则茶会褪色变质。两口锅都洗净后,一口专门用于烧开水,另一口用于煮茶。

3,熟茶

熬茶时应先把水烧开,然后倒入研碎的砖茶熬3分钟左右即可。熬茶时火候和时间都要掌握好,要用硬火熬。时间太短,茶不出味,时间太长则会破坏维生素并使茶香散失。

4.过滤

即把熬好的茶汁滤去茶渣备用。

5.再烧茶

把锅烧热后,用切碎的羊尾巴油炝锅,倒入少量茶汁,再放人一勺小米,将其煮到开花,然后倒入全部茶汁并放人炒米和黄油丑盐巴。

6.搅拌配料

把牛奶、稀奶油、奶皮子、黄油渣、黄油等配料按比例混合后放人一个专门的搅茶桶中不断搅拌,直到混合物中分离出一层油为止。

7.加料

待到锅中的茶汁烧到浓开时,加入搅拌好的配料,并再搅拌片刻,这样一锅热香四溢、美味可口的阿巴嘎奶茶就算熬好了。

8.敬茶

奶茶是蒙古族饮食文化中动人的诗篇,奶茶养育了体魄强健的蒙古族人民。在内蒙古喝奶茶是一日不可或缺的生活小事,但同时又是十分注重礼节的大事。在敬奶茶时应根据蒙古人“祟老尚德”的优良传统,把第一碗奶茶先奉给在场年纪最大的人,然后再依次敬茶。敬茶时每碗茶都不可倒得太满(不应超过八分碗),敬茶要躬身双手托举茶碗举过头顶,再献给客人。客人也应双手接碗,接过碗后即在嘴边咂一口,以示回敬。头一碗礼过,客人落座后即可自由喝茶了。

好了,关于锦屏养牛场和小学写家乡作文500字的问题到这里结束啦,希望可以解决您的问题哈!

本站所发布的文字与图片素材为非商业目的改编或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权或涉及违法,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