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城县养牛群 阜城一日游

阜城县养牛群 阜城一日游

其实阜城县养牛群的问题并不复杂,但是又很多的朋友都不太了解安徽阜城旅游景点介绍作文 阜城一日游,因此呢,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分享阜城县养牛群的一些知识,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个问题的分析吧!

安徽阜城旅游景点介绍作文 阜城一日游

安徽阜城旅游景点介绍作文 阜城一日游

游览阜城湖作文450字

每个人都有家乡,每个人的家乡都各不相同。就说我的家乡吧,那里真是一个美丽的地方。

春夏之季,我最爱去的是柳湖公园。顾名思义,柳湖公园以“湖中柳,柳中湖”著称。

湖边的柳树垂下柔软如丝的枝条,在春风的吹拂下,远远望去像一团团随风飘动的烟。细细地柳丝上,不知从什么地方送来些嫩黄色,定睛看去,又说不定是嫩黄色,却有些绿的意思。它们的腰好柔软啊!清风将它们的下梢一顺地托起,姿势整齐而好看。默默之间,又一齐垂下了,彷佛小女孩梳齐的长发。

顺着羊肠小道来到湖边,你立刻就会被这里的景色吸引住。彷佛置身画中,这画好美!远处,天水一色,蔚蓝的天空和碧绿的湖水交相辉映,产生了一种宁静和谐的美。近处,湖面波光粼粼,天上的白云和湖畔的垂柳清晰的映入水中。微风拂过,长长的柳条飘洒在湖面上,溅起点点水花,或泛起一层层波纹。偶尔几只小鸟,叫着掠过湖面。

秋季,我最爱去南山公园。

我的家乡阜阳作文800字

阜阳位居豫皖城市群、大京九经济协作带,是中原经济区规划建设的东部门户城市之一,是东部地区产业转移过渡带。接下来我搜集了我的家乡阜阳作文800字,仅供大家参考,希望帮助到大家!

我的家乡阜阳作文800字篇1

我的家乡坐落在安徽省西北部,虽然她只是一个发展中城市,但是我爱我的家乡。在最近的这几年里,家乡阜阳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首先要说的是家乡的路,以前的街道又窄又脏,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记得刚上幼儿园大班的时候,妈妈给我买了双新球鞋,也真是巧,正赶上下雨。我打着雨伞向学校走去,雨越下越大,道路越来越泥泞。你可能不知道,我原来上幼儿园时的道路两旁堆的全是一些散沙,被雨水一冲,全流到路上来了,虽然是水泥路,可一下雨跟“黄沙路”差不多。我到幼儿园时,两只脚已经湿透了。一看,我那双白球鞋也变成了黑鞋,鞋边上还沾满了黄沙。

当时,我就想:这条路什么时候才能变成一条下雨时不会弄脏鞋的路呢?市长好象听到我的心声,第二年便把那条路重新整修了一番,现在的道路平坦又宽阔。并且在路的两旁还种着茁壮、挺拔的芭蕉树,它们一个个昂首挺胸,就像军容威武的战士那样,整整齐齐地守卫在路旁。现在每当我经过这条道路时,心情就象花儿沐浴着春雨一样舒畅。道路两旁,以前的低矮平房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一排排造型独特、错落有致的住宅小区、写字楼。家乡的路变了,环境也变了,变得更美了。

人们在工作之余,有了更多的休闲好去处。星期天邀上几个好友,到生态园、颍洲西湖、八里河、迪沟去转一转,玩一玩。那里的景色美不胜收。生态园中最漂亮的要数植物园了,春天到了,植物园里成了花的海洋,火红的石榴花、一串红,雪白的梨花、桔花,粉色的樱花、桃花,还有那好多叫不出名字的花儿,争奇斗艳、竞相开放。

观赏完了植物园的美景,我们再去颍洲西湖看看,感受一下湖的魅力。西湖的水面,微风吹拂,激起层层涟漪,忽闪忽闪的泛泛推开。在蓝天的映衬下显得格外湛蓝、空远,显得出奇的宁静。泛舟湖上,如在人间天堂。令人流连忘返。现在的家乡不仅环境美,人们的生活也美。家家有彩电、冰箱、空调,绝大部分家庭都添置了电脑,有的人家还买了私家车,一有空闲,便带着家人去兜兜风,别提多惬意了。

即使没有私家车,也不用为出行发愁了。现在交通四通八达,飞机、火车、汽车、出租车,各种交通工具任你选。日子过得真是芝麻开花——节节高。家乡的变化真是快,这都是党的政策好,党员干部带着家乡人们走上了富裕的小康大道。

这就是我的家乡——阜阳!我爱我的家乡!

我的家乡阜阳作文800字篇2

我的家乡阜阳历史悠久,名人辈出。阜阳是甘罗、管仲、鲍叔牙、吕蒙、刘福通的故里,,诗人嵇康的桑梓。同时还有中国文学史上著名的“唐宋八大家”中的欧阳修、曾巩、苏轼也曾在这里为官多年。区内古迹遍布,人文蔚盛,交相辉映。颍州西湖历史上曾与杭州西湖齐名,颍上县小张庄和八里河南湖公园先后被联合国环境保护署命名为“全球500佳”。

曾几何时,这里是最贫穷落后的地方。宋书记力推改革开放,却遭到些许人的心灵碰撞。为了成就梦想,他没有畏缩,没有迷茫,毅然决然的冲向前方。现如今阜阳新城貌美如画,响彻四方,全国美好城市评比指日可望,省长亲临也大加赞赏,房价正以飞人的速度上涨。蓦然回首他乡貌,方知改革得失长!

阜阳交通便捷,四通八达。京九铁路自北向南贯穿全境,与商阜、漯阜、青阜、阜淮四条铁路在境内构成“米”字型框架,直接与陇海、京广、京沪等铁路干线接轨,形成八线引入、五路交汇的铁路网,京九铁路阜阳编组站是京九线上最大的铁路枢纽。4c级阜阳民航机场可起落大中型客机,已开通合肥、北京、上海等航线。东连京沪高速、西接京珠高速的界阜蚌高速公路一期工程竣工,二期工程正在建设;山东东营至香港高速的重要组成部分阜六高速公路将于2006年建成通车;合阜高速公路也将在“十五”期间建成通车。境内淮河、颍河、泉河、茨淮新河等六条航道可入江达海,是中原通往华东的水运要塞。

阜阳气候适宜,资源丰富。这里气候温和,四季分明,雨量适中,光照充足。是国家大型商品粮、棉、油、肉生产基地,全国秸秆养牛示范基地和全国山羊板皮重点产地。境内煤炭、石油等矿产资源蕴藏丰富。

阜阳经济快速发展,综合实力逐年增强。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1992年以来,阜阳经济步入了快速发展的轨道,对外开放不断扩大,城乡面貌日新月异,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轻工、纺织、机械、化工、食品、医药工业等已成为阜阳经济崛起的支柱行业。优越的投资环境,使数百家“三资”企业、近千家内联企业如鱼得水,蒸蒸日上。

阜阳,一座生机勃勃的新兴城市。勤劳、朴素的阜阳人民将凭借东西结合部、南北过渡带的区位优势,承东接西、呼南应北,竭诚与海内外朋友和有识之士通力合作,携手发展,共创美好明天!

我的家乡阜阳作文800字篇3

皖西北大平原一颗璀璨的明珠,一座美丽的中等城市,它就是我的家乡——阜阳。

阜阳是全国交通的一个枢纽区,京九铁路纵贯东西,洛阜高速公路网四通八达,颍河、泉河在此交汇,水上运输方便快捷,飞机场于今年11月13日正式启用,短时间内将你送往全国各地。公交车辆遍布阜城的`每一个角落,出租车每天像小蚂蚁一般在繁华的城市穿梭来去,极大地方便了人们的出行。

家乡的小吃更是丰富。格拉条、枕头馍、拉面、板面、牛肉面,羊龙骨、螯子馍,牛肉汤、驴肉汤应有尽有,阜城向来有“三步中必定有家小吃店”的说法。“格拉条”和“枕头馍”是阜城2个最有名的特色小吃。先说这格拉条,名字虽不雅,外形又粗又长,不像拉面那样细腻,但它有着安徽北方土地上的粗犷风味,是种大俗的食物,有一种打动人心的原汁原味,是阜城人民的最爱。再说枕头馍,馍长1—1.5市尺,宽0.5—0.8市尺,厚0.3—0.5市尺,重约2—4斤,堪称“馍中之王”。其做工甚细,先选用精细白面揉和百遍,然后用铁锅以文火蒸制而成。馍焦金黄,馍瓣洁白,层层相包。吃在口中,香酥柔润,虽干不燥,耐嚼而又松软。

听到这您一定在溜口水,不过我下面还要向您介绍更多阜阳的美景。

置身于清颍公园中,您会感受到现代的活力与古代的优雅的完美结合。现代的活力主要在于川流不息的游客和疯狂的娱乐项目;古代的优雅则重点体现在优美庄重的景色和刻有历史故事的石碑上。畅游文峰公园,又会有另一种全然不同的感受。文峰公园依偎在护城河畔,幽雅别致的仿古建筑令游客留连忘返,而代表着阜城的文峰塔威然矗立在公园的中央。“平湖十里碧琉璃”的颍州西湖位于阜阳城西北一公里新泉河两岸,是古代颍河、清河、小汝河、白龙沟四水汇流处,因阜阳在北魏以后称颍州而得名,为唐、明、清历代名胜。宋朝大诗人苏轼曾在诗中将颍州西湖与杭州西湖相媲美,“大千起灭一尘里,未觉杭颍谁雌雄”,可见颍州西湖确实很值得一游。阜阳生态园坐落在阜城西北城乡结合部,景区占地1107亩,内有有果树种植示范区,水上乐园、动物园、农业科技示范园、热带植物园、恐龙园、大型游乐园集生态农业、旅游观光等于一体的阜阳生态园,于2006年挂牌国家4A级景区。走进阜阳生态园,环境优雅、风景秀丽的景色,让你在观赏中陶醉,身心愉悦,兴趣倍增,犹如置身天园乐府。这里是人与自然交流对话的最佳场所,是人们休闲娱乐的最佳去处。

阜阳历史悠久,文化古迹也很多。奎星楼,位于阜阳市老城东南城墙交结处,又称拐角楼。塔为全砖结构,七层八边形,高31.8米。据传晴日登楼可望霍山,故旧县志又称“望霍楼”,俗称“三篷塔”。康熙三十五年(1796年)于此建文峰塔,以振兴阜阳文风。

阜城不仅文明古迹较多,而且名人辈出。这里是春秋时期政治家管仲故里,诗人嵇康的桑梓。中国文学史上著名的“唐宋八大家”中欧阳修、曾巩、苏轼曾在这里为官多年。

这就是我的家乡,从古代到现代,它经历了多少沧桑巨变!我爱我的家乡——阜阳!

阜城八景公园观后感作文400字左右

经过一年多的紧张施工,目前八景公园已经初具雏形。大部分绿化工程已经结束,园内的道路及停车场等收尾工程正在加紧施工,行走其中,风景带内绿树婆娑,让人心旷神怡。

为把阜城这座千年古城绿化好,阜城县大力实施以“补植增绿、破硬还绿、拆违建绿、建园扩绿、密植造绿、见缝插绿”为主要内容的绿化工程。对广场、停车场等实施了破硬还绿工程,新增绿化面积2万多平米。新建和改造街头游园5个,新增绿化面积25.68公顷。公园、广场、游园是园林绿化的精品与窗口,也是居民休闲娱乐的主要场所。近年来,阜城县先后建成了阜丰公园、长安植物园等12个公园,成为我市公园拥有量最多的县城。省市级园林式单位、小区达60%以上。

河北省信用联社

河北省信用联社

河北省农村信用社始终围绕“以改革促发展,抓管理求稳定”这一中心,以服务“三农”为宗旨,坚持依法稳健经营,不断探索、大胆创新,创出一条独具特色的信合发展之路,为全省农村信用社经营效益的提高奠定了良好的基础。2004年6月10日,全辖各项存款突破2000亿元大关,余额达到2001亿元,较年初增加171亿元,各项贷款余额1304亿元,比年初增加119亿元,存贷款余额均居全省各金融机构之首,已成为全省存款数额最多,资产规模最大,营业网点覆盖面最广,服务最贴近农民的金融机构,为全省农村经济发展增添了无限生机。

2000亿元存款河北信合异军突起

河北省共有地(市)级农村信用联社3家,县(市)级农村信用联社153家,农村信用社2858家,信用分社及储蓄所1790家,信用代办站32067个,干部职工44690人,网点遍布全省城乡,是全省网点覆盖范围最广的金融机构。他们在进行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大上存款,增资扩股”的发展目标。从领导班子入手,更新理念、明确目标、精心谋划、大力组织存款,扩大资金实力。

原省信合办每年都制定存款增长计划,各地信用办、信用联社根据当地实际,分别出台了关于大力开展资金组织工作的计划、目标、考核办法和具体措施,抓住国家加大对“三农”的关注和支持力度、国有商业银行农村营业网点撤并等大好时机,组织各基层联社、信用社拉开了宣传大幕。他们利用当地广播、电视、报刊以及户外媒体,广泛宣传各项金融政策,塑造了农村信用社良好的社会形象。全省城乡还开设了不同规模、不同形式的宣传站、咨询台,万名信贷人员背包下乡,走村入户,张贴标语,到田间地头散发资料,解答咨询。仅2004年上半年,全省农村信用社先后出动宣传车26000多台(次),张贴和散发宣传材料达10亿份(条),解答群众咨询2.9亿人次。

同时,全省各地农村信用社积极采取各种形式的柜组承包,绩效挂钩考核制度,大规模、全方位开展资金组织工作。石家庄市农村信用联社强化服务、竞争意识,确保存款增长,截止2004年5月底,该社各项存款已达339亿元,比年初增加18亿元。沧州市农村信用联社,不断完善改革用人机制,建立健全了一整套内部管理和内控措施,加速电子化建设进程和企业文化建设,成为全省唯一一家连续四年盈利的地市级联社。到2004年5月底,该市农村信用社各项存款已达202亿元,比年初增加12亿元。一直被亏损困扰的唐山市农村信用社系统,坚持“安全为本,效益立社,夯实基础,稳中求进”的经营管理指导思想,在对劳动用工、信贷、财务等方面进行大胆改革的基础上,狠抓规模化管理,在减亏增效的道路上迈出了可喜的一大步。到2004年5月底,该市农村信用社各项存款余额达到248亿元,较年初纯增25.2亿元,同比多增14.06亿元,共实现利润3553万元,同比增加1925万元。

全省各地农村信用社瞄准劳务输出、个体经商户、农村种养殖大户等特殊客户群体,努力满足他们对存款“安全、方便、获益”的需求,将他们手中大量闲置资金吸收到农村信用社。保定市唐县农村信用联社掌握了本县外出务工人员多、收入高的信息后,多次派出得力人员到北京、山西等地,与工程队、包工头联系,通过提供周到、方便、细致的服务,将全县10余万人的务工收入引存到信用社,仅五个月此项就增存5000多万元。

全省农村信用社在不断巩固和完善传统业务的同时,加强硬件建设,大胆创新服务手段,实现了金融服务的新突破。大部分地区的农村信用社结合当地实际不同程度地开办了代收国(地)税、移动电话费、水电费、网通话费、代理保险、代发工资等一系列中间业务,增加了营业收入。部分地(市)与当地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银行、城市信用社积极开展合作,开办银行承兑汇票、结算、网上银行的代理业务,扩大了省辖特约电子联行网点覆盖面,部分开通了地、县范围内通存通兑业务,不仅大大加快疏通了支付结算体系,也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全省农村信用社的综合竞争力。截止2004年6月10日,在全省11个地市中,已有石家庄、保定、唐山、邯郸、沧州等五个地区的农村信用社各项存款分别突破了200亿元。存款的大幅增长,不仅壮大了河北省农村信用社的资金实力,为加大支农力度筹集了充足的信贷资金。同时,也标志着肌体健康丰满的河北农村信用社已经驶入了可持续发展的快车道,已成为全省经济发展的金融劲旅和不可缺少的支农生力军。

服务“三农”努力打造“信用工程”

全省农村信用社坚持定位农村、立足农业、服务农民,充分发挥纽带作用。2002年,河北省信合办结合全省实际出台了《河北省农村信用社推广小额信用贷款创建信用村(镇)工作实施方案》,要求各级信用合作管理部门进一步提高对“推广、创建”工作的认识,增强自身的工作自觉性,切实提高全员对这一工作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并将此项工作作为一项系统工程和政治任务,抓紧、抓实、抓出成效。

为真正解决农民贷款难,信用社放贷难的问题,他们依靠地方党政领导,引导农民树立正确的信用观念,倡导诚实守信的社会风气。并将完善农村信用体系作为“推广、创建”工作的突破口,层层下发文件,相继成立创建工作领导小组,指导辖内“推广、创建”工作的开展。同时,把信用户的评定、信用村(镇)的建设、农村信用体系建设纳入当地政府的工作目标和政绩考核管理。健全并完善了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的资金供给机制,实施了科学、合理的奖惩机制,调动了员工发放农村小额信用贷款的积极性。全省县、乡、村层层召开动员大会,提高各级领导和广大农民群众的思想认识,充分利用各种宣传工具广泛宣传创建工作的重大意义。并面对农村信用社服务农村经济发展实际,面对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实际,面对农民生产、生活实际,努力实现农户小额贷款向小额信用贷款转移,实现从以粮食为主的传统农业向商品化、产业化的高效农业转移,实现从单一的种养业向生产、生活的多元化需求转移。实践中,积极探索有效的防范风险手段,建立了小额信用贷款风险监督机制,强化了审计、稽核部门的监督功能,对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工作做到了事前、事中、事后全程稽核。根据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的额度、期限、对象和投向不同确定风险系数,建立预警机制,进行分类指导和管理,及时有效地实施了风险预警和防范,有效控制了小额信用贷款的风险。

2003年,河北省信合办依据省财政厅、省教委和中国人民银行石家庄中心支行联合下发的《河北省农村信用社生源地国家助学贷款办法》及相关要求,出台了《河北省农村信用社生源地国家助学贷款操作规程》,全辖当年发放助学贷款3817.5万元,帮扶贫困学生近8000名,产生了很大反响,也有力地推动和促进了全省“推广、创建”工作的开展。

全省信合员工发扬“背包下乡,走村串户”的光荣传统,起早贪黑,顶烈日、冒严寒,晴天一身汗,雨天一身泥,到田间地头,走村串户开展摸底调查,评定农户信用等级,张榜公示,核发资信证,上门发放贷款。实行地、县两级领导成员包片、包村,信用社、站员工包户制度,他们将“推广、创建”工作与清非工作相结合、与吸储揽存相结合、与增资扩股相结合、与资信证年检相结合、与评先创优相结合,采取多种形式宣传信用社资金实力、办社方向及利润返还、股金分红等优惠政策,帮助农民算经济账,促使社员、农民到信用社入股、存款。他们还坚持把好村级领导班子关,把好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关,把好农民科技兴农意识关,把好信用关系和信用基础关,把好农民自愿关。做到成熟一个,发展一个,确定一个,不搞形式,不走过场,不搞“一刀切”。从而使这项活动搞得既扎扎实实,又轰轰烈烈。

随着全省“推广、创建”工作开展的不断深入,原省信合办精心安排,认真组织,积极引导,并将这一工作作为一项“信用工程”在全省范围内广泛展开。沧州市农村信用联社早在1999年,就开始了以小额贷款《资信证》为载体,以农业增产、农民增收、信用社增盈为目标的“进万家门、知万家忧、解万家难、助万家富”的信用工程创建和小额信用贷款发放活动。2002年,他们结合自身实际,又出台了一系列关于推广和创建工作的意见措施,自己编印了《信用工程创建专刊》,创办了《沧州信合》报,极大地推动了此项工作的开展。截止2003年5月,该市共发放《资信证》42万份,发放小额信用贷款2.05亿元,辖内321375个农户挂上了金光闪闪的“信用户”牌,1475个村树起了象征荣誉的“信用村”碑。该市大徘徊村原是个传统的农业村,农民苦于没路子,又缺乏资金,全村经济一直处于低迷状态。信用社会同村班子成员,共同分析村里的发展现状及自然条件,奔波于吉林、黑龙江等地考察,选准了风险低、市场好、见效快的肉牛养殖业。信用社在该村召开了现场贷款营销会,农民凭资信证与信用社现场签订的贷款合同,资金直接划入农民专户保存,农民可现场领牛。只需交纳一定的饲料费和饲养费,交给技术实力雄厚的养殖公司代养,省心又省力。目前,该村肉牛存栏多达300余头,靠养牛改变了村里贫穷落后的面貌。衡水市农村信用联社作为全省开展小额农户信用贷款工作较早的地区,他们制定并实施了小额信用贷款管理和考核办法,将发放小额信用贷款证和小额信用贷款作为全年经营工作的重要考核指标,收到很好效果。到2003年5月末,该社已在辖区内80%的村、30%的农户中,发放贷款证36.5万多本,累放小额信用贷款5.55亿元。阜城县在农村信用社支持下,已发展精品果园10万余亩,优质抗虫棉9万亩,新增优质小麦、高淀粉玉米10万亩,新增西瓜种植3万亩,支持獭兔养殖户6000户。仅2002年的全县农业产业化收入就达4.5亿元,农民收入增加860元。

“信用工程”如一缕春风吹绿了河北大地,激活了一方经济,一本本资信证为农民架起了致富的桥梁,一笔笔饱含信合人深情的小额贷款撑起了农村经济发展的蓝天。这项工作的开展不仅促使了农村信用体系的形成和完善,加深了地方党政、信用社与农民之间的鱼水关系,加速了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也使得全省农村信用社获得了较好效益。到2004年5月底,河北省农村信用社农户小额信用贷款余额已达40.7亿元,较年初增加5.9亿元,全省有90%以上的农村信用社开办了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和农户联保贷款,共有200多万农户获得了贷款支持。先后评出信用村4291个,占全省行政村的8.7%;评出信用乡(镇)49个,信用户达到248.8万户,占全省农户数的18%,贷款证的发放量已达248万份。国家及人总行、银监会的有关领导先后来河北考察指导,称赞河北省的推广和创建工作走在了全国前列。河北省委、省政府对此也分别作出指示,充分肯定了农村信用社系统实施了一项了不起的工程。

河北省农村信用社牢记服务“三农”的宗旨,大力促进结构调整和农业产业化进程。他们瞄准市场,把支持农业规模化经营和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作为工作的结合点和着力点来抓,将信贷资金投放重点放在优先支持“两高一优”农业及农业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和农业综合开发上。积极支持以自然资源优势、地理位置优势的项目及特色产业基地建设。

在农村信用社贷款支持下,全省已形成以蔬菜、药材、花卉、果品种植以及奶牛、羊、瘦肉型猪等为主要种养项目的绿色生态种植基地1000多个,扶持种养大户10万余户。至2004年5月底,全省信用社农业贷款余额为680.2亿元,比年初增加65.6亿元。有效解决了农民生产生活中的资金短缺问题,促进了全省“绿色农业”的发展,拉动了经济平稳增长。

针对民营经济发展迅速的实际,河北省农村信用社系统加大对农牧渔及农副产品深加工项目优先支持;对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守信用的农村“能人”优先扶持;对科技含量高、市场前景好的项目优先支持,工作中,既扶优扶强,又扶困帮贫。据不完全统计,唐山、承德、邯郸的矿业;衡水、张家口的无公害蔬菜基地建设;沧州的管件基地建设;承德的旅游业开发;保定的石刻业几乎都有农村信用社信贷资金的注入。巨额的资金投入,为河北农村经济的发展增添了无限生机,实现了农民增收,信用社增盈的目标。

为简化贷款手续,及时满足农户、个体私营企业贷款需求,他们采用有价证券质押和不动产抵押以及联户联保贷款的方式,采取“建立档案、完善手续、一次核定、限额控制、周转使用”的信用等级管理办法,解决了一些规模较大的种养户和企业的贷款难、手续多、等待时间长等难题,做到了及时、快捷,深受农民欢迎。

河北信用联社

河北信用联社

河北省农村信用社始终围绕“以改革促发展,抓管理求稳定”这一中心,以服务“三农”为宗旨,坚持依法稳健经营,不断探索、大胆创新,创出一条独具特色的信合发展之路,为全省农村信用社经营效益的提高奠定了良好的基础。2004年6月10日,全辖各项存款突破2000亿元大关,余额达到2001亿元,较年初增加171亿元,各项贷款余额1304亿元,比年初增加119亿元,存贷款余额均居全省各金融机构之首,已成为全省存款数额最多,资产规模最大,营业网点覆盖面最广,服务最贴近农民的金融机构,为全省农村经济发展增添了无限生机。

2000亿元存款河北信合异军突起

河北省共有地(市)级农村信用联社3家,县(市)级农村信用联社153家,农村信用社2858家,信用分社及储蓄所1790家,信用代办站32067个,干部职工44690人,网点遍布全省城乡,是全省网点覆盖范围最广的金融机构。他们在进行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大上存款,增资扩股”的发展目标。从领导班子入手,更新理念、明确目标、精心谋划、大力组织存款,扩大资金实力。

原省信合办每年都制定存款增长计划,各地信用办、信用联社根据当地实际,分别出台了关于大力开展资金组织工作的计划、目标、考核办法和具体措施,抓住国家加大对“三农”的关注和支持力度、国有商业银行农村营业网点撤并等大好时机,组织各基层联社、信用社拉开了宣传大幕。他们利用当地广播、电视、报刊以及户外媒体,广泛宣传各项金融政策,塑造了农村信用社良好的社会形象。全省城乡还开设了不同规模、不同形式的宣传站、咨询台,万名信贷人员背包下乡,走村入户,张贴标语,到田间地头散发资料,解答咨询。仅2004年上半年,全省农村信用社先后出动宣传车26000多台(次),张贴和散发宣传材料达10亿份(条),解答群众咨询2.9亿人次。

同时,全省各地农村信用社积极采取各种形式的柜组承包,绩效挂钩考核制度,大规模、全方位开展资金组织工作。石家庄市农村信用联社强化服务、竞争意识,确保存款增长,截止2004年5月底,该社各项存款已达339亿元,比年初增加18亿元。沧州市农村信用联社,不断完善改革用人机制,建立健全了一整套内部管理和内控措施,加速电子化建设进程和企业文化建设,成为全省唯一一家连续四年盈利的地市级联社。到2004年5月底,该市农村信用社各项存款已达202亿元,比年初增加12亿元。一直被亏损困扰的唐山市农村信用社系统,坚持“安全为本,效益立社,夯实基础,稳中求进”的经营管理指导思想,在对劳动用工、信贷、财务等方面进行大胆改革的基础上,狠抓规模化管理,在减亏增效的道路上迈出了可喜的一大步。到2004年5月底,该市农村信用社各项存款余额达到248亿元,较年初纯增25.2亿元,同比多增14.06亿元,共实现利润3553万元,同比增加1925万元。

全省各地农村信用社瞄准劳务输出、个体经商户、农村种养殖大户等特殊客户群体,努力满足他们对存款“安全、方便、获益”的需求,将他们手中大量闲置资金吸收到农村信用社。保定市唐县农村信用联社掌握了本县外出务工人员多、收入高的信息后,多次派出得力人员到北京、山西等地,与工程队、包工头联系,通过提供周到、方便、细致的服务,将全县10余万人的务工收入引存到信用社,仅五个月此项就增存5000多万元。

全省农村信用社在不断巩固和完善传统业务的同时,加强硬件建设,大胆创新服务手段,实现了金融服务的新突破。大部分地区的农村信用社结合当地实际不同程度地开办了代收国(地)税、移动电话费、水电费、网通话费、代理保险、代发工资等一系列中间业务,增加了营业收入。部分地(市)与当地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银行、城市信用社积极开展合作,开办银行承兑汇票、结算、网上银行的代理业务,扩大了省辖特约电子联行网点覆盖面,部分开通了地、县范围内通存通兑业务,不仅大大加快疏通了支付结算体系,也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全省农村信用社的综合竞争力。截止2004年6月10日,在全省11个地市中,已有石家庄、保定、唐山、邯郸、沧州等五个地区的农村信用社各项存款分别突破了200亿元。存款的大幅增长,不仅壮大了河北省农村信用社的资金实力,为加大支农力度筹集了充足的信贷资金。同时,也标志着肌体健康丰满的河北农村信用社已经驶入了可持续发展的快车道,已成为全省经济发展的金融劲旅和不可缺少的支农生力军。

服务“三农”努力打造“信用工程”

全省农村信用社坚持定位农村、立足农业、服务农民,充分发挥纽带作用。2002年,河北省信合办结合全省实际出台了《河北省农村信用社推广小额信用贷款创建信用村(镇)工作实施方案》,要求各级信用合作管理部门进一步提高对“推广、创建”工作的认识,增强自身的工作自觉性,切实提高全员对这一工作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并将此项工作作为一项系统工程和政治任务,抓紧、抓实、抓出成效。

为真正解决农民贷款难,信用社放贷难的问题,他们依靠地方党政领导,引导农民树立正确的信用观念,倡导诚实守信的社会风气。并将完善农村信用体系作为“推广、创建”工作的突破口,层层下发文件,相继成立创建工作领导小组,指导辖内“推广、创建”工作的开展。同时,把信用户的评定、信用村(镇)的建设、农村信用体系建设纳入当地政府的工作目标和政绩考核管理。健全并完善了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的资金供给机制,实施了科学、合理的奖惩机制,调动了员工发放农村小额信用贷款的积极性。全省县、乡、村层层召开动员大会,提高各级领导和广大农民群众的思想认识,充分利用各种宣传工具广泛宣传创建工作的重大意义。并面对农村信用社服务农村经济发展实际,面对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实际,面对农民生产、生活实际,努力实现农户小额贷款向小额信用贷款转移,实现从以粮食为主的传统农业向商品化、产业化的高效农业转移,实现从单一的种养业向生产、生活的多元化需求转移。实践中,积极探索有效的防范风险手段,建立了小额信用贷款风险监督机制,强化了审计、稽核部门的监督功能,对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工作做到了事前、事中、事后全程稽核。根据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的额度、期限、对象和投向不同确定风险系数,建立预警机制,进行分类指导和管理,及时有效地实施了风险预警和防范,有效控制了小额信用贷款的风险。

2003年,河北省信合办依据省财政厅、省教委和中国人民银行石家庄中心支行联合下发的《河北省农村信用社生源地国家助学贷款办法》及相关要求,出台了《河北省农村信用社生源地国家助学贷款操作规程》,全辖当年发放助学贷款3817.5万元,帮扶贫困学生近8000名,产生了很大反响,也有力地推动和促进了全省“推广、创建”工作的开展。

全省信合员工发扬“背包下乡,走村串户”的光荣传统,起早贪黑,顶烈日、冒严寒,晴天一身汗,雨天一身泥,到田间地头,走村串户开展摸底调查,评定农户信用等级,张榜公示,核发资信证,上门发放贷款。实行地、县两级领导成员包片、包村,信用社、站员工包户制度,他们将“推广、创建”工作与清非工作相结合、与吸储揽存相结合、与增资扩股相结合、与资信证年检相结合、与评先创优相结合,采取多种形式宣传信用社资金实力、办社方向及利润返还、股金分红等优惠政策,帮助农民算经济账,促使社员、农民到信用社入股、存款。他们还坚持把好村级领导班子关,把好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关,把好农民科技兴农意识关,把好信用关系和信用基础关,把好农民自愿关。做到成熟一个,发展一个,确定一个,不搞形式,不走过场,不搞“一刀切”。从而使这项活动搞得既扎扎实实,又轰轰烈烈。

随着全省“推广、创建”工作开展的不断深入,原省信合办精心安排,认真组织,积极引导,并将这一工作作为一项“信用工程”在全省范围内广泛展开。沧州市农村信用联社早在1999年,就开始了以小额贷款《资信证》为载体,以农业增产、农民增收、信用社增盈为目标的“进万家门、知万家忧、解万家难、助万家富”的信用工程创建和小额信用贷款发放活动。2002年,他们结合自身实际,又出台了一系列关于推广和创建工作的意见措施,自己编印了《信用工程创建专刊》,创办了《沧州信合》报,极大地推动了此项工作的开展。截止2003年5月,该市共发放《资信证》42万份,发放小额信用贷款2.05亿元,辖内321375个农户挂上了金光闪闪的“信用户”牌,1475个村树起了象征荣誉的“信用村”碑。该市大徘徊村原是个传统的农业村,农民苦于没路子,又缺乏资金,全村经济一直处于低迷状态。信用社会同村班子成员,共同分析村里的发展现状及自然条件,奔波于吉林、黑龙江等地考察,选准了风险低、市场好、见效快的肉牛养殖业。信用社在该村召开了现场贷款营销会,农民凭资信证与信用社现场签订的贷款合同,资金直接划入农民专户保存,农民可现场领牛。只需交纳一定的饲料费和饲养费,交给技术实力雄厚的养殖公司代养,省心又省力。目前,该村肉牛存栏多达300余头,靠养牛改变了村里贫穷落后的面貌。衡水市农村信用联社作为全省开展小额农户信用贷款工作较早的地区,他们制定并实施了小额信用贷款管理和考核办法,将发放小额信用贷款证和小额信用贷款作为全年经营工作的重要考核指标,收到很好效果。到2003年5月末,该社已在辖区内80%的村、30%的农户中,发放贷款证36.5万多本,累放小额信用贷款5.55亿元。阜城县在农村信用社支持下,已发展精品果园10万余亩,优质抗虫棉9万亩,新增优质小麦、高淀粉玉米10万亩,新增西瓜种植3万亩,支持獭兔养殖户6000户。仅2002年的全县农业产业化收入就达4.5亿元,农民收入增加860元。

“信用工程”如一缕春风吹绿了河北大地,激活了一方经济,一本本资信证为农民架起了致富的桥梁,一笔笔饱含信合人深情的小额贷款撑起了农村经济发展的蓝天。这项工作的开展不仅促使了农村信用体系的形成和完善,加深了地方党政、信用社与农民之间的鱼水关系,加速了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也使得全省农村信用社获得了较好效益。到2004年5月底,河北省农村信用社农户小额信用贷款余额已达40.7亿元,较年初增加5.9亿元,全省有90%以上的农村信用社开办了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和农户联保贷款,共有200多万农户获得了贷款支持。先后评出信用村4291个,占全省行政村的8.7%;评出信用乡(镇)49个,信用户达到248.8万户,占全省农户数的18%,贷款证的发放量已达248万份。国家及人总行、银监会的有关领导先后来河北考察指导,称赞河北省的推广和创建工作走在了全国前列。河北省委、省政府对此也分别作出指示,充分肯定了农村信用社系统实施了一项了不起的工程。

河北省农村信用社牢记服务“三农”的宗旨,大力促进结构调整和农业产业化进程。他们瞄准市场,把支持农业规模化经营和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作为工作的结合点和着力点来抓,将信贷资金投放重点放在优先支持“两高一优”农业及农业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和农业综合开发上。积极支持以自然资源优势、地理位置优势的项目及特色产业基地建设。

在农村信用社贷款支持下,全省已形成以蔬菜、药材、花卉、果品种植以及奶牛、羊、瘦肉型猪等为主要种养项目的绿色生态种植基地1000多个,扶持种养大户10万余户。至2004年5月底,全省信用社农业贷款余额为680.2亿元,比年初增加65.6亿元。有效解决了农民生产生活中的资金短缺问题,促进了全省“绿色农业”的发展,拉动了经济平稳增长。

针对民营经济发展迅速的实际,河北省农村信用社系统加大对农牧渔及农副产品深加工项目优先支持;对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守信用的农村“能人”优先扶持;对科技含量高、市场前景好的项目优先支持,工作中,既扶优扶强,又扶困帮贫。据不完全统计,唐山、承德、邯郸的矿业;衡水、张家口的无公害蔬菜基地建设;沧州的管件基地建设;承德的旅游业开发;保定的石刻业几乎都有农村信用社信贷资金的注入。巨额的资金投入,为河北农村经济的发展增添了无限生机,实现了农民增收,信用社增盈的目标。

为简化贷款手续,及时满足农户、个体私营企业贷款需求,他们采用有价证券质押和不动产抵押以及联户联保贷款的方式,采取“建立档案、完善手续、一次核定、限额控制、周转使用”的信用等级管理办法,解决了一些规模较大的种养户和企业的贷款难、手续多、等待时间长等难题,做到了及时、快捷,深受农民欢迎。

END,本文到此结束,如果可以帮助到大家,还望关注本站哦!

本站所发布的文字与图片素材为非商业目的改编或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权或涉及违法,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