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尔巴尼亚大型养牛场(古代欧洲有哪些民族)

阿尔巴尼亚大型养牛场(古代欧洲有哪些民族)

大家好,今天给各位分享阿尔巴尼亚大型养牛场的一些知识,其中也会对古代欧洲有哪些民族进行解释,文章篇幅可能偏长,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就马上开始吧!

古代欧洲有哪些民族

古代欧洲有哪些民族

欧洲各主要民族的祖先——日耳曼人

日耳曼人是欧洲最古老的民族之一,属欧罗巴人种。公元前5世纪起,以部落集团的形式分布在北海和波罗的海周边的北欧地区,古罗马人称之为日耳曼人。条顿人是古代日耳曼人中的一支,公元前4世纪时分布在易北河下游的沿海地带。

公元前2世纪下半叶,条顿人与日耳曼人中的另一支森布里人组成部落联盟,越过阿尔卑斯山脉侵入罗马帝国境内,从而揭开了日耳曼人与罗马人冲突的序幕,这是日耳曼人登上历史舞台的标志。此后,条顿人大举向亚平宁半岛北部推进,公元前102年被罗马军队击溃,条顿人从此淡出了历史舞台,但日耳曼人却在继续发展,在公元4~6世纪的民族大迁移时期,这一时期日耳曼人分为南北两大支系。北支系在北欧地区扩充领域,他们是现代瑞典人、挪威人和丹麦人的祖先。南支系又分为东西两支。东支包括哥特人、汪达尔人以及勃艮第人,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其族体和语言都融化在地中海沿岸各民族中。西支分为三个区域性集团:北海沿岸集团,包括巴塔维人、弗里斯人、考肯人、盎格鲁人和朱特人等。前两者是现代荷兰人的祖先,后三者融合成盎格鲁-撒克逊人;莱茵-威悉河集团,其中的卡狄人为黑森人的祖先,另外的部落在公元3世纪融合成法兰克人;易北河集团,其主体是斯维比人,斯维比人后演进为施瓦本人,这个集团的马科曼尼人和夸迪人最终成为巴伐利亚人。

日尔曼人在漫长的历史时期向各地浸透,几乎遍及欧洲各地,他们与当地的原居民结合,成为近代德意志、奥地利、卢森堡、荷兰、英吉利、瑞典、丹麦、挪威等族的祖先。

浪迹天涯的吉普赛人

遍及世界各地的流荡民族,又称吉卜赛人,据1995年统计,人口有900多万。自称罗姆,意为人。“吉普赛”一词系由“埃及人”一词讹传而成,西欧人误认为其发祥地为埃及,而称其为埃及人;东欧人和意大利人则称其为茨冈人(Atzigan),由Athinganoi(意为不可接触者)一词演变而成。吉普赛人大部分集中在东欧。属欧罗巴人种地中海类型,肤色黝黑,发黑而鬈曲,牙齿洁白,动作灵活,面部表情丰富。宗教信仰受所在国周围民族的影响,但却保留许多本民族古代信仰。使用吉普赛语,属印欧语系印度语族,吸取了不少希腊语、埃及语、土耳其语词汇。吉普赛人可分为三大群体:罗姆群,使用罗曼尼语;马努斯群,使用辛托语;卡洛群,使用卡洛语。

据考证,吉普赛人的发祥地在印度北部。有的研究者认为,他们由于遭到突厥人的入侵,可能于10世纪自印度迁出。迁移路线大致有两条:一条经波斯、土耳其进入南欧;另一条经亚美尼亚、俄罗斯到达东欧。他们出现于西欧的时间可以追溯到14世纪。吉普赛人自流浪以来,备受歧视和压迫,处于社会底层。从15世纪后半叶起,有关国家开始对他们采取限制措施,迫害他们的法令和条例层出不穷,仅在德意志和奥地利就有68条之多。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吉普赛人约有1/10死于纳粹集中营。从20世纪60年代起,吉普赛人的组织相继出现,影响较大的是1965年成立的罗姆人国际委员会和芬兰的罗姆人文化中心。吉普赛人通过这些组织开展斗争,迫使所在国政府承认其政治经济权利,生活状况逐渐有所改善。

吉普赛人的传统社会以血缘为纽带,长期保持部落组织。部落由类似氏族组织的克里斯组成,有立法、司法、仲裁、祭祀等职能,由酋长掌握司法大权。酋长之上有大酋长,负责同所在国政府联系。吉普赛人有其固有的婚丧习俗,禁忌甚多。一般禁止与外族通婚。妇女多从事占卜和巫术,能歌善舞。男子职业多为铁匠、贩马人、乐手等。有一部分人后来定居务农。据统计,定居者已占总数的3/4。定居后大多受当地文化影响,社会、经济、语言均已发生变化,通用所在国语言,有的甚至已与异族通婚。尚在流浪的吉普赛人虽然力图保持其传统生活方式,但也在发生变化,如有的已用汽车代替大篷车。

创造灿烂文明的希腊人

希腊人口中占多数的民族,据1995年统计,约有1003万人。人种属欧罗巴地中海类型,部分属阿尔卑斯类型。使用希腊语,属印欧语系希腊语族。文字分古希腊文和新希腊文。希腊人多数信奉东正教,少数信奉天主教和伊斯兰教。古希腊人曾在公元前4世纪以前,创造过丰富多彩的古典文化。

希腊是欧洲的文明古国,有3000多年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公元前5世纪为希腊的鼎盛时期。1832年宣布独立并成立希腊王国。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为德国占领。1944年10月15日全国解放,1974年改为共和国。

希腊人创造的神话、雕刻、哲学和自然科学标炳古今,更被称为海员国,航海业发达,拥有众多海员。希腊人热情好客,非常注重个人之间的友谊,喜爱喝咖啡,饮酒。酒喝得稍醉微熏被认为是社交的风范。

希腊大多数人信奉希腊正教。在希腊教堂里妇女应穿长裙,胳膊不可外露,而且妇女不得站到圣坛后面去。希腊是个大男子主义传统较深的国家,为避免受到男人骚扰,女性单独外出时最好乘坐出租车,在外面就餐时最好选择一些较高档次的餐馆。希腊人喜欢吸烟,商务谈判和社交活动中都喜欢吸烟,甚至吃饭的时候也吸上几口香烟。

希腊人对其古代多彩多姿的历史、古迹、哲学、艺术、政治深以为荣,因此对于同样具有悠久历史的中国人深有好感,但是谈话的话题应避免谈及希腊目前的国内政治以及希腊和塞浦路斯的关系,以免使自己陷入失言的困境。

爱好艺术的意大利人

意大利人是欧洲南部意大利全国人口中占多数的民族。据1995年统计,总共为5637万人。属欧罗巴人种阿尔卑斯类型和地中海类型。使用意大利语,为印欧语系罗曼语族。文字用拉丁字母拼写。大多数意大利人信仰天主教。罗马天主教曾是意大利的国教,1927年政教分开后,天主教的影响在年轻人中逐渐减弱。除天主教外,还有基督教,犹太教等。罗马境内梵蒂冈为教廷所在地。

公元前8世纪,意大利中部拉丁部落兴起,建立罗马城。后融入威尼斯人、利古里亚人、伊特拉斯坎人等,形成了意大利民族。5~13世纪,意大利人又同化了东哥特人、拜占廷人、伦巴德人、法兰克人、阿拉伯人、匈牙利人和诺曼人,形成了统一的标准语——意大利语。

意大利人朴素、豪迈、爽朗、乐观,爱好音乐、艺术。意大利俱乐部不论城市和乡村都很普遍。亲友之间互相跳舞联欢,生活非常艺术化,在历史上出现过许多伟大的艺术家。意大利是世界文明古国,文艺复兴运动的发祥地;意大利文化独具特色,文学艺术、刑事法典、建筑技术、雕塑绘画、军事科学、农业技术、地理科学、医学等多方面都达到了很高水平,名人辈出。但丁阿利格里(1265~1321年)的《神曲》,乔万尼薄假丘(1313~1375年)的《十日谈》、达芬奇(1452~1519年)的《最后的晚餐》、《岩间圣母》和肖像画《蒙娜丽莎》等极其有名。

严谨的英格兰人

英格兰人是在英国占多数的民族。据1995年统计,共有4594万人,占全国总人口的83%。主要分布在英格兰、威尔士,少数分布在苏格兰和北爱尔兰。属欧罗巴人种,大多为大西洋波罗的海类型。使用英语,属印欧语系日尔曼语族。其成员多数信奉基督教新教,也有少数人信奉天主教。

公元前3000~2000年左右,在不列颠岛上居住着来自比利牛斯半岛的伊比利亚人,他们以巨石文化著称。公元前6~1世纪,大批克尔特部落从今法国和比利时沿海地区来到不列颠。其中主要有不列颠人,还有别尔格人。他们同化了原岛上的土著居民,成为英格兰民族的最早基础。公元5世纪初,来自日德兰半岛南部和易北河口至莱茵河口沿海一带的盎格鲁人和撒克森人,另外还有朱特人和弗里斯人相互结合,共同形成盎格鲁—撒克森人。他们居住的地方称作“英格兰”,11世纪诺曼底人征服英格兰后,英格兰民族基本形成。其语言以盎格鲁—撒克森语为基础并吸收大量法语、拉丁语成分,形成中古英语,成为现代英语的前身。

英格兰人是工业发达的民族,农业人口很少。农业以畜牧业为主,主要养牛,其次养猪、羊及家禽;农作物有小麦、大麦、燕麦等谷物,城郊多种果木和蔬菜。17~19世纪,大量英格兰人向海外移居,成为美利坚人、英裔加拿大人、澳大利亚人、新西兰人等民族的主要成分。

英格兰人做事认真严谨,崇尚循规蹈矩,在某些方面又有些保守,但在人际交往上又很幽默诙谐。

引领时尚的法兰西人

法兰西民族是法国的主体民族。据1995年统计,约4800万人,占全国人口的82%。属欧罗巴人种。主要由高卢人的法兰克人结合而成,并含有阿基坦人、诺曼人等成分。在今天的法国地域内,最初的居民是克尔特人部落,罗马人称他们为高卢人。高卢人被罗马人征服后,逐渐与罗马移民形成了高卢罗马人。罗马统治时期,是法兰西民族形成的重要阶段。

高卢人在罗马社会影响下,改用拉丁语,形成古法语基础。后来,日耳曼人的一支法兰克人征服了大部分高卢,建立了法兰克王国。一部分日耳曼人逐渐被高卢罗马人同化,构成现代法兰西人的基础。9世纪中叶,进入法国西北的诺曼人也被同化,成为法兰西民族中的一员。查理曼帝国分裂后,莱茵河以西的罗曼语地区大部分划归西法兰克王国统辖,并开始成为“法兰西”。这是第一次在语言和地域上把法兰西和德意志分开。法国大革命是法兰西现代民族最终形成的阶段。法兰西人用拉丁字母拼写文字,居民多数信奉天主教,少数信奉基督教新教、东正教、伊斯兰教和犹太教。

法兰西人是文化极为发达的民族,他们拥有许多优秀的作家、思想家和艺术家。伟大的雨果、伏尔泰、卢梭、孟德斯鸠、罗丹等为世界人民所敬仰。法兰西人的建筑很富有艺术性,著名的凡尔赛宫是一座艺术宫殿,埃菲尔铁塔也举世闻名。法兰西是一个充满浪漫气息的民族,时装、香水、化妆品等蜚声世界,一直引领世界时尚潮流。

勤劳朴素的波兰人

波兰人是东欧波兰的主体民族,加拿大移民集团之一。有人口3763万人(1995年),主要分布在魁北克省、安大略省、马尼托巴省、艾伯塔省和不列颠哥伦比亚省。人种属欧罗巴地中海类型和中欧类型。使用波兰语,属印欧语系斯拉夫语族。波兰人绝大多数信奉天主教。教会对其社会生活、文化发展具有很强的影响力。

波兰人移居加拿大的时间相对较早,1858年首批波兰人就定居在加拿大的马达瓦斯卡河流域,形成第一次移民浪潮。早期波兰人由于受歧视和感到寂寞,对宗教比较虔诚。他们到达加拿大之后,往往先建立宗教组织,然后才建立非宗教组织。最早的波兰人教区于1872年建立于安大略省。波兰人的组织都曾为维护波兰人的语言和文化起过重大的作用。他们通过学校、出版物、剧院、舞蹈队、体育活动、图书馆、合唱队和展览会来保持波兰人的语言和文化。近几年来,波兰人的语言和文化有被同化的可能。因为80%以上的波兰人居住在城市,而城市生活中主要使用英语和法语交往,所以使用波兰语的人数正在减少。目前仅有20%的家庭经常讲波兰语,并且这些家庭主要是居住在农村的家庭。目前波兰人的社会地位和经济地位得到了极大的提高。他们已进入加拿大社会的各个阶层。无论是高阶层的经济职务、行政管理、教授、白领工人,还是蓝领工人,服务行业和农业都有波兰人。他们正通过自己的努力在加拿大的各行各业中做出新贡献。

精明的德意志人

德意志人是中欧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德国。据1995年统计,约有7762万人,此外,尚有700多万人分布在美国、加拿大、前苏联和巴西等国。大多属欧罗巴人种北欧类型,部分属阿尔卑斯类型。使用德语,属印欧语系日尔曼语族。文字用拉丁字母拼写,书面语言以高地德语为标准。德意志人是由撒克逊人、法兰克人、巴伐利亚人等日尔曼人互相混合而成的,并吸收有科尔特人、西斯拉夫人、普鲁士人等成分。9世纪属法兰克王国,10世纪,德意志作为族名开始出现,1871年建立统一的德意志帝国。

德意志人比较注重礼节形式。在一般社交场合上,他们总乐于在打招呼时对方称呼他们的头衔。他们在与朋友相见或告别时,总习惯互相把手握了又握,似乎这样他们的心情会更高兴的。他们在握手时惯于坦然注视对方,以示友好。他们与熟人、亲朋好友相见时,一般惯施拥抱礼;情侣和夫妻间见面惯施拥抱礼和亲吻礼。德意志人不注重时装的花哨时髦和衣冠楚楚,但都很注重衣冠的整洁,即使是观看文艺演出,男的也要穿礼服,女的也要穿长裙。德意志人主要信奉基督教和罗马天主教,另有少数人信奉东正教和犹太教。他们忌讳“13”和“星期五”。认为“13”是厄运的数字,如“13”与“星期五”在同一日,就更为不吉利,恐怕那就要大难临头了。

德意志人是文化、教育水准极高的民族,对欧洲和世界文化有着重要影响。马丁路德、弗洛伊德、康德、黑格尔、费尔巴哈、马克思、恩格斯等大思想家都是德意志人,因此,德意志人有欧洲的“思想家”之称。莱辛、歌德、海涅的文学作品也享誉全球。

讲究穿着的俄罗斯人

俄罗斯人是欧洲东部俄罗斯主要民族。“俄罗斯”一词源于古代斯拉夫部落名。约12300万人(1995),大部分集中居住在俄罗斯联邦境内。人种属欧罗巴东欧类型。使用俄罗斯语,分南北两大方言,以莫斯科方言为标准语,属印欧语系斯拉夫语族。采用斯拉夫字母为文字。东正教影响很大,但也存有精灵崇拜、祖先崇拜和巫术等传统信仰。

良好的文化素质使俄罗斯人非常重视人的仪表,举止。在社交生活中,俄罗斯人总是站有站相,坐有坐姿。站立时保持身体正直,等候人不论时间长短,都不蹲在地上,也不席地而坐。同时,他们在社交场合还忌讳剔牙等不良动作。俄罗斯人的姓名,通常由本名,父名,姓氏三节构成。在社交场合,一般以握手礼最为普遍。握手时应脱掉手套,站直或上体微前倾,保持一步左右距离。若是许多人同时互相握手,切忌形成十字交叉形。亲吻也是俄罗斯人常用的重要礼节。在比较隆重的场合,男人要弯腰亲吻女子的右手背。俄罗斯人是非常讲究穿着的。服装不一定华丽高档,最重要的是干净整洁。在公共场所,除了极少见的醉鬼,找不到穿着脏衣服,鞋也不擦的人。朴素的衣服一经熨烫,再加上俄罗斯人昂首挺胸的气质,也倍显风采。对穿着的重视反映了莫斯科人维护自我形象和洁身自好的个性。出门前一定要擦鞋,拂去外衣上的细尘。

俄罗斯人的民间创作丰富多彩。雕刻、彩画、陶瓷、绣花以及金属或骨制品的艺术加工独具风格。口头创作有歌颂英雄的诗歌、历史题材的民歌、故事、传说、相声等。俄罗斯音乐舞蹈具有十分浓郁的民族色彩。俄罗斯也是一个音乐家辈出的国度,著名的柴科夫斯基就出生于这里。芭蕾舞以其独特的民族性和高超的艺术性闻名于天下。

坚忍不拔的芬兰人

芬兰人是北欧民族之一。据1995年统计,总共约有474万人。居住在芬兰的,约有442.5万人,其余则分布在挪威、瑞典、前苏联、德国、美国和加拿大境内。属乌拉尔人种,是蒙古人种和欧罗巴人种的混合类型。芬兰人使用芬兰语,属乌拉尔语系芬兰—乌戈尔语族。文字使用拉丁字母拼写。绝大多数人信奉基督教新教路德宗,少数人则信奉东正教。

在芬兰境内,早在1万年前便有原始人类居住。据考证,最早的居民为原始拉普人,他们在公元前4000年纪中叶创造了早期新石器文化。至公元前3000年纪,又有原始芬兰人迁入。原始拉普人一部分被迫北迁,一部分逐步被原始芬兰人同化。稍后,有少数波罗的部落和斯拉夫部落自南方跨海迁至芬兰南部,也逐渐与原始芬兰人发生混合。然而,现代芬兰人的直接祖先,是在公元初期从波罗的海南岸和拉多加湖一带进入芬兰境内的。至8世纪他们已分布到芬兰大部分地区,与原来的居民发生混合,形成3大部落联盟,即西南地区的苏奥米人、中部地区的哈梅人和东南地区的卡累利阿人。尔后在此基础上,于14世纪发展为统一的芬兰民族。12世纪中叶,芬兰人的社会仍处在原始公社制末期,尚未建立统一国家,此时便遭到瑞典人的入侵。1155年,瑞典人以在芬兰异教徒中传播基督教为借口,逐步吞并芬兰领土。1581年起,芬兰成为瑞典统治下的一个公国;1809年俄、瑞战争后,又成为俄国统治下的大公国,由沙皇兼任芬兰大公。至1917年12月始获独立。

芬兰人因长期受瑞典和俄国统治,其经济文化多受两国影响,但在许多方面仍保持本民族特点。16世纪中叶创制自己的文字,用以开展初等教育,至19世纪中叶,高等学校也采用芬兰语文进行教学。近年来,经济文化发展较快,全国普及9年制义务教育已无文盲。

和蔼可亲的奥地利人

奥地利人是奥地利的主体民族,约有784万(1995年)。另有部分散居在意大利、美国、瑞士、英国等国。属欧罗巴人种,大多为阿尔卑斯类型。国语为德语,口语有多种方言。奥地利人多为天主教徒,少数为基督教徒中的加尔文派。奥地利人主要由属于日耳曼部落群的阿勒曼尼人、巴伐利亚人、法兰克人结合而成,并吸收有斯拉夫人以及罗马化的土著居民的成分。他们虽与德意志人在族源和语言上有不少近似的地方,但具有自己独特的民族形成过程。

谈起奥地利,无人不知其音乐和歌剧。奥地利历史上产生了众多名扬世界的音乐家:海顿、莫扎特、舒伯特、约翰施特劳斯,还有出生德国但长期在奥地利生活的贝多芬等。这些音乐大师在两个多世纪中,为奥地利留下了极其丰厚的文化遗产,形成了独特的民族文化传统。奥地利萨尔斯堡音乐节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水平最高、规模最大的古典音乐节之一。一年一度的维也纳新年音乐会可谓世界上听众最多的音乐会。建于1869年的皇家歌剧院(现名维也纳国家歌剧院)是世界最有名的歌剧院之一,而维也纳爱乐乐团则是举世公认的世界上首屈一指的交响乐团。

奥地利人待人诚恳,和蔼可亲,善于与人交往。在经济上工农业都较发达。

刚柔相济的匈牙利人

自称“马扎尔人”,是东欧匈牙利的主体民族。加拿大的移民集团之一。主要分布在魁北克省、安大略省、马尼托巴省、萨斯喀彻温省、艾伯塔省和不列颠哥伦比亚省。属欧罗巴人种阿尔卑斯类型。操匈牙利语,属乌拉尔语系芬兰—乌戈尔语族乌戈尔语支。多信天主教,部分信基督教新教。

匈牙利人的先民系来自乌拉尔山和伏尔加河之间的马扎尔游牧部落,1000年建立封建制匈牙利王国。1526年后分属奥斯曼帝国和奥地利。1867年与奥地利组成奥匈帝国。1918年帝国解体,两次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加入轴心国,1945年获得解放。1946年建立匈牙利共和国。

匈牙利人移居加拿大的时间相对较早,据推测,早在公元1000年时,到文兰探险的成员中就有一名匈牙利人。1885年以后,在冒险家保罗埃斯特哈兹的影响下,大量的家庭或从美国,或从匈牙利直接移居加拿大。他们有的当农民,有的当矿工,干着最辛苦、最危险、最差的工作。到1914年时,加拿大约有5000匈牙利人。1921年到1931年,匈牙利人口继续增加,达到4万多人,并且人口向艾伯塔省、安大略省和魁北克省扩散。同时,匈牙利人还向城市转移。1921年时,城市人口只占11%,到1931年时,城市人口上升到30%,其中蒙特利尔是匈牙利人的生活中心。

匈牙利的男子穿粗麻布做的宽袖窄上衣,白色裤子,长筒皮靴;女子穿宽袖上衣,裙子,长筒皮靴,围绣花围裙。匈牙利人以酿制葡萄酒著称。

温文而雅的西班牙人

西班牙人是南欧西班牙的主体民族。操西班牙语,属印欧语系罗曼语族。多属欧罗巴人种地中海类型。16世纪曾大量向海外移民,成为构成拉丁美洲现代民族的族源之一。人口2740万人(1995年轻)。

西班牙的形成情况非常复杂。公元前9世纪凯尔特人从中欧迁入,公元前8世纪起,伊比利亚半岛先后遭外族入侵,长期受罗马人、西哥特人和摩尔人的统治。西班牙人为反对外族侵略进行了长期斗争,1492年取得“光复运动”的胜利,建立了欧洲最早的统一中央王权国家。同年10月,哥伦布发现西印度群岛。此后,西班牙逐渐成为海上强国,在欧、美、非、亚均有殖民地。1588年“无敌舰队”被英国击溃,开始衰落。1873年爆发资产阶级革命,建立第一共和国。1874年12月王朝复辟。1931年4月王朝被推翻,第二共和国建立。1939年4月佛朗哥夺取政权,实行独裁统治达36年之久。1947年7月佛朗哥宣布西班牙为君主国,自任终身国家元首。1978年宪法规定实行议会君主制。

西班牙人在过去大多从事农业生产,有些地方至今人保持传统的庄园经营方式。现在,旅游也非常发达。

西班牙人的斗牛和弗拉门戈舞举世闻名。西班牙制式的吉他是很有特色的民间乐器。建筑也独具风格。在文学上,有塞万提斯等一大批优秀的作家。

分析西开普省大西洋沿岸渔业资源丰富的原因

分析西开普省大西洋沿岸渔业资源丰富的原因

综合整理自全国高考地理备考专家数据库

谈到地中海,或许有人会有问,它位于欧洲、非洲和亚洲之间,虽然它名字里有海字,但它还算是海洋吗?其实,地中海是海洋,它属于陆间海。

什么是陆间海呢?

陆间海是指海域大部分都被陆地包围,只有狭窄的水道与外海相连。地中海有两个狭窄的水道,它的东边通过苏伊士运河与印度洋的附属海红海相连,西边通过欧洲与非洲之间的直布罗陀海峡与大西洋相连。像黑海和我国的渤海也都属于陆间海。

地中海的沧海桑田

作为夹在欧洲、非洲、亚洲之间的广阔海域,它深入欧亚大陆与非洲大陆内部,面积约250多万平方公里,相当于东海的三倍多,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陆间海。别看地中海看起来像在夹缝求生,但其海洋历史却比大西洋还要久远得多。大西洋虽然大,但它是从1.9亿年前才开始由美洲大陆和非洲大陆分开后才形成的海洋,而地中海却至少在2.3亿年前就已经形成了。而且地中海的深度却丝毫没有受到这些陆地的影响,平均深度1400多米,最深处可达5121米。

“一亿年”的时间造就了大西洋,那么拥有两亿多年历史的地中海又经历过怎样的“沧海桑田”呢?其间又发生了哪些变化?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下吧。

地中海不仅经历了沧海变桑田,而且还由桑田变回了沧海,“墨西拿盐度危机”与“赞克尔期洪水”正是发生在这期间的关键大事件。

在中生代的三叠纪晚期,欧亚板块与非洲板块会合,导致意大利半岛及其周边地区下沉,形成了最初的地中海(属于古特提斯海的边缘)最初的地中海面积很大,也未被陆地包围。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古特提斯海逐步被非洲板块边上的阿拉伯板块吞并,使地中海成为只有西部与大西洋连接的陆间海,大致形成了现在的雏形。此时大约是三千多万年前。

沧海变成桑田:墨西拿盐度危机

在地中海被陆地吞食一部分后,仅有西部与大西洋连通,期间欧亚板块不断地挤压地中海,终于在大约560万年前时,陆地彻底将直布罗陀海峡吞并,直布罗陀岩山隆起,地中海最后的出海口被切断。阳光剧烈的蒸发着地中海的水分,周边河流的淡水完全跟不上蒸发的速度,地中海的水在约数千年的时间里迅速蒸发殆尽,并在海平面以下形成一个深达3000多米,充满着盐结晶的巨大盆地。

在此期间,来自非洲的动物以及人类便可以穿越地中海荒凉的大峡谷,来到峡谷中的高山(岛屿)甚至是欧洲,最终在回填地中海的“赞克尔期洪水”到来之时,他们被永久的留在当地。

1970年,地质学家肯尼斯·J·宣德和威廉·B·F·瑞安就曾乘着“格洛玛挑战者号”海洋研究船进行了一次特别的航行,航行的目的是调查地中海的海底,并解决有关其地质历史的问题。调查发现,地中海无脊椎动物(无刺动物)大约在600万年前发生了突然的变化,这些动物大约在600万年前发生了突然的变化。尽管少数耐寒物种幸存下来,但大多数较老的生物几乎灭绝。少数的人类设法移居大西洋。

桑田重成沧海:赞克尔期洪水

在地中海被阻隔的几十万时间里,世界海平面被抬高了约10米左右,这种超高压力不断侵蚀着直布罗陀薄弱的岩山。因为潮汐、海啸等原因,从直布罗陀海峡崩解的小股海水在约60万年的时间里,不定时地为地中海补充极少量的海水(可能几万年一次)。直到约533万年前时期,直布罗陀岩山发生大面积断裂,导致直布罗陀海峡完全被打开。

这里大家可以想象一下,海水从3000多米的高度奔腾而下是何其的壮观!顷刻之间,大西洋的海水以每秒钟数亿立方米的速度向地中海倾泻,回填速度非常快,据说这是人类历史上最大的洪水。在开始的几天里,地中海的水为以每天10米的速度上升,越往上容积则越大,上升就越慢。前后大约花了2年左右得时间,地中海终于被灌满,水位和大西洋水位持平。

墨西拿盐度危机与赞克尔期洪水见证了古老地中海的沧海桑田,并在地中海里刻下岁月的印记。根据地质勘探,地中海的海底分布着大量的河流侵蚀痕迹,说明地中海曾经干涸过,并且流淌着河流。而在地中海海底的岩层下方还存在着大量的盐层,这些盐层的厚度最高可达10米。而有些地方的盐层则有好几层,每一层之间还夹扎着石英砂层,这说明地中海断水干涸期间,经历过几次小幅度补水。而在直布罗陀海峡内侧,至今也还残留着大水侵蚀过的痕迹。

地中海气候

本节例题的解题思路为:①根据经纬度,判断该地的气候;②根据纬度,分析气压带与风带的位置;③根据降水和径流,分析黑海的盐度。

地中海气候,主要分布在南北纬30°~40°的大陆西岸,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的控制,炎热干燥;冬季受西风带的控制,温和多雨,即“雨热不同期”。

在判断是否是地中海气候时,要注意两个问题:①南北半球的季节相反,北半球的夏季为6月~9月,南半球的夏季为12月~2月;②雨热不同期,即夏季高温但降水少,冬季较冷但降水多。但有一个例外的情况,加拿大西海岸的温带海洋性气候,也是有类似的气候特点(雨热不同期)。因此还要看纬度,是否位于30°~40°的大陆西岸。

图4地中海气候

附录:地中海气候的四性

1.气候特征的特殊性。

地中海气候的特点是:冬季受西风带控制,锋面气旋活动频繁,气候温和,最冷月均温在4~10℃之间,降水量丰沛。夏季在副热带高压控制下,气流下沉,气候炎热干燥,云量稀少,阳光充足。全年降水量300~1000毫米,冬半年约占60%~70%,夏半年只有30%~40%。冬雨夏干的气候特征,在世界各种气候类型中,可谓独一无二。

2.气候成因的典型性。

地中海气候的成因主要是冬季受西风带控制,锋面气旋频繁;夏季受副热带高压带控制,气流下沉。在世界十多种气候类型中,全年受气压带、风带交替控制的气候类型中,除地中海气候外,还有热带草原气候(赤道低压带与信风带交替控制)和热带沙漠气候(信风带与副热带高压带交替控制)。全年受西风带控制的气候是温带海洋性气候。分析可见,对地中海气候的成因考查,既考查了学生对副热带高压带(最大影响纬度范围是南北纬20-40度)和西风带(最大影响纬度范围是南北纬30-60度)分布状况的掌握情况,又考查了气压带、风带的移动问题。可以说,如果能对地中海气候的成因准确把握,则理解其他气候应该是轻而易举的事。

3.气候分布的广泛性。

地中海气候的分布规律是位于南北纬30-40度之间的大陆西岸。地中海气候是唯一的除南极洲以外,世界各大洲都有的气候类型。地中海气候的分布地区中,以地中海沿岸最为明显,其他地区如北美洲的加利福尼亚沿海、南美洲的智利中部、非洲南端的好望角地区和澳大利亚西南沿海等。

4.试题设计的多样性。

从表现形式看,地中海气候的表示主要有气候要素图表法和气候分布图示法。进一步划分,前者又包括气温降水曲线柱状图(例1上海题)、气温降水点阵图(例1广东题)以及气候要素列表等,后者又包括经纬坐标海陆轮廓图(例2)和地理事象抽象推理图(例3)等。从相关自然要素看,既可考查气候的分布、成因和特征,又可考查相关的地形、水文、生物、土壤等。至于从社会经济方面,如工业、农业、交通等进行设题,更是多不胜举。

除对地中海气候的分布、成因、特点等重点掌握外,还须注意以下几点。

1.掌握各地区地中海气候分布差异的原因。

首先是地中海沿岸地区。地中海是位于亚欧非三洲之间的一个面积较大的陆间海,由于海水的热容量比陆地大,冬季水温比陆地高,因此宜于低气压的发展;加上地中海沿岸无南北走向的山脉,西风气流能直接进入地中海沿岸,海上水汽供应充足,气旋活动比较频繁,冬雨区较广。夏季海水温凉,宜于高气压的发展,使得地中海及其沿岸大范围地区都在高压控制下,盛行下沉气流,干旱区域也就特别广大,这就是地中海沿岸地区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的地中海气候最为典型的原因。

其次是北美洲的加利福尼亚沿海和南美洲的智利中部地区。由于美洲大陆西部科迪勒拉山系的阻挡,使西风气流无法越过山脉向东推进,加上山脉逼近海岸,使得该地区地中海气候的分布范围比较狭窄。

第三是非洲南端的好望角地区和澳大利亚沿海地区。由于这些地区位于南纬30-40度之间的陆地面积较小,受大陆面积的限制,地中海气候仅出现在南端一隅。

2.掌握地中海气候区的植被特征。

地中海气候冬季温和多雨,夏季炎热干旱。因此植物的叶子是常绿的,而且有一系列对干旱的适应。典型植被是亚热带常绿硬叶林,林中植物的叶片与阳光成锐角,以躲避阳光的灼晒,叶子坚硬而有锯齿,叶片不大或变成尖刺状,叶片表面没有光泽而常有茸毛,常有分泌芳香油的腺体,以减少水分蒸腾。

3.注意相关知识的联系。

地中海介于亚欧非之间,西出直布罗陀海峡通大西洋;东南经苏伊士运河出红海,进入印度洋。东北经土耳其海峡与黑海相通,在交通和战略上均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地中海周围共有18个国家和地区,除了政区外,主要还有:

①沿岸重要海港:直布罗陀、巴塞罗那、马赛、亚历山大、阿尔及尔等。

②航海问题:由于盐度不同导致轮船吃水线深浅的变化(盐度高,轮船吃水浅);航行方向不同、季节变化等对航行速度的影响(顺风顺水航行较快);苏伊士运河对轮船吨位的要求(可通过吨位不超过20万吨的轮船)等。

③地质问题:地中海将不断缩小(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相互挤压);位于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等。

④农业问题:本区是希腊和罗马古代文明的所在地,农业开发历史悠久。耐旱的农作物、木本经济作物与饲养牲畜相结合是地中海地区农业的特征。农作物中,主要是小麦和大麦,其次是燕麦和玉米。葡萄、木本作物油橄榄,以及无花果是该地区广为种植的经济作物。受欧洲经济的影响,市场需求量大的蔬菜、水果生产受到极大刺激,许多地区传统的多样化农业已被专业的商品性农业所替代,为市场提供商品的园艺农业占据重要地位。

⑤环境问题:运输船的排污、漏油,地中海北岸多为发达国家,工业、生活污水排放多等。

地中海气候,又称作副热带夏干气候,由西风带与副热带高气压带交替控制形成的,是亚热带、温带的一种气候类型。其分布于中纬度大陆西岸,包括地中海沿岸、黑海沿岸、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澳大利亚西南部伯斯和南部阿德莱德一带,南非西南部,以及智利中部等地区,因地中海沿岸地区最典型而得名。

地中海气候特点

亚热带地中海气候特征是: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是十三种气候类型中唯一一种雨热不同期的气候类型。冬季受西风带控制,锋面气旋频繁活动,气候温和,最冷月气温在4-10℃之间,降水量丰沛。夏季在副热带高压控制下,气流下沉,气候炎热干燥少雨,云量稀少,阳光充足。全年降水量300-1000毫米,冬季半年约占60%-70%,夏季半年只有30%-40%,冬季降水量多于夏季。如果将地中海地区全年降水量制成条形统计图,就会发现它会形成一个盆状弧线。

温度特点

夏季温度在沿海和内陆有较大区别,沿海受冷洋流影响,温度较低,最热月在22℃以下,空气比较潮湿,多雾,称为凉夏型。在内陆距海较远,海洋调节较小,空气干燥,暖热,最热月温度在22℃以上,称为暖夏型。

植被特点

亚热带地中海式气候的特点概括起来说就是高温时期少雨,低温时期多雨;这种不协调的配合,对植物十分不利。在生长季节,植物必须经过炎热干燥的锻炼,为了减少水分的蒸发,叶片一般较厚,植被的叶子上长有一层厚厚的蜡质层,叶小,很硬,故地中海的植被类型被称为亚热带常绿硬叶林或副热带常绿硬叶林。

地中海气候分类

1、凉夏型副热带夏干气候:临近大洋的地中海气候区域,因为沿岸有寒流经过,受到海陆风的影响,夏季凉爽,少日照而多雾,最热月在22℃以下。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2、暖夏型副热带夏干气候:离大洋稍远的地中海气候区,夏季受不到寒流的调节,在副高的控制,夏温很高,最热月在22℃以上。日照较多,年较差比凉夏型的要大。

分布位置

亚热带地中海气候主要分布在亚热带大陆西岸,如地中海沿岸,南北美洲纬度30°-40°的大陆西岸,澳大利亚大陆和非洲西南角等地,以地中海沿岸分布面积最广、最典型。以北半球为例,夏季副热带高压带北移,为高压控制,这里受副热带大陆气团影响,天气晴朗干燥炎热少雨;冬季副热带高压带南移,受西风带影响,温暖多雨,自然植被是常绿硬叶阔叶林和常绿灌木林。

分布地区

1、地中海沿岸及黑海沿岸地区,包括欧洲南部,非洲北部沿海和西亚少数地区。

2、北美加利福尼亚沿岸。

3、非洲南部的西岸,即南非西南部和纳米比亚南部(称开普区或好望角区)。

4、南美智利中部及西南地区。

5、澳大利亚西南和东南沿海(虽为东南部,但属西海岸,是阿德莱德四周地区,而不是悉尼一带)。

该气候类型分布还具有广泛性,是唯一的除南极洲以外,世界各大洲都有的气候类型。

地中海气候成因

亚热带地中海气候区由西风带和副热带高压带及信风带交替控制。冬季时,西风带南移至此气候区内,西风从海洋上带来潮湿的气流,加上锋面气旋活动频繁,因此气候温和多雨。而夏季时,副热带高压或信风向北移至此气候区内,气流以下沉为主,再加上沿海寒流的作用,不易形成降水,因此气候干燥炎热。

在世界十多种气候类型中,全年受气压带、风带交替控制的气候类型中,除地中海气候外,还有热带草原气候(赤道低压带与信风带交替控制)和热带沙漠气候(信风带与副热带高压带交替控制。全年受西风带控制的气候是温带海洋性气候。

代表城市地区

欧洲:罗马(意大利)、米兰(意大利)、威尼斯(意大利)、佛罗伦萨(意大利)、摩纳哥(摩纳哥)、马赛(法国)、谭老师地理工作室综合整理巴塞罗那(西班牙)、巴伦西亚(西班牙)、里斯本(葡萄牙)、地拉那(阿尔巴尼亚)、雅典(希腊)、塞瓦斯托波尔(乌克兰)、索契(俄罗斯)、伊斯坦布尔(土耳其)梵蒂冈(梵蒂冈)。

亚洲:安塔利亚(土耳其)、巴统(格鲁吉亚)、尼科西亚(塞浦路斯)、大马士革(叙利亚)、贝鲁特(黎巴嫩)、特拉维夫(以色列)、耶路撒冷(以色列)。

非洲:亚历山大港(埃及)、的黎波里(利比亚)、突尼斯(突尼斯)、阿尔及尔(阿尔及利亚)、拉巴特(摩洛哥)、卡萨布兰卡(摩洛哥)、开普敦(南非)。

大洋洲:珀斯(澳大利亚)、阿德莱德(澳大利亚)。

美洲:旧金山(美国)、洛杉矶(美国)、圣迭戈(美国)、圣地亚哥(智利)、瓦尔帕莱索(智利)。

地中海气候和亚热带气候区别

地中海气候与亚热带季风气候都属于亚热带气候类型,两者由于形成原因不一样造成气候特点的差异。地中海气候是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而亚热带季风气候则是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暖少雨。二者主要区别在于降水的季节差异上,地中海气候属于冬雨型,而亚热带季风气候属于夏雨型。

地中海气候:位于南北纬30度到40度大陆西岸。夏季受副高影响炎热干燥,冬季受西风带影响温暖湿润,主要分布在地中海沿岸、非洲南部、澳洲西南部,还有南北美洲30度到40度大陆西岸。

亚热带季风气候:为于大陆东岸南北回归线至南北维35度附近,成因是由于海陆热力差异,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全年降水量较多,主要分布于亚洲东岸(我国面积最大,此类气候也最为典型)。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2011年7月以来,“非洲之角”遭遇最近60年不遇的罕见旱情,持续数月的粮食危机不断恶化,大面积饥荒引起国际社会广泛关注。我国政府向非洲之角国家提供了紧急粮食和现汇援助。

材料二:左图为地中海地区冬雨率等值线图(注:冬雨率为冬季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的百分率,单位:%),中图为“非洲之角”示意图,右图为甲、乙两地气温和降水统计图。

(1)根据左图所示信息,分析图中等值线的分布特征,并分析原因。

(2)说明甲、乙两地气温和降水的差异,并从气压带、风带的移动规律分析产生上述差异的原因。

3)地中海沿岸盛产柑橘、葡萄等水果,试评价该地区生产这些水果的有利自然条件。

【答案】

答案1

(1)等值线呈东西走向。南部受西风带影响时间短,北部受西风带影响时间长。(6分)

答案2

(1)特点:自西北向东南冬雨率递增。

原因:西北部纬度较高,受西风影响时间长,距大西洋较近,降水季节分配较均匀;东南部纬度低,受副热带高压影响时间长,距大西洋远,受大西洋影响小,冬季降水较多。

(2)降水:甲地降水多,主要在冬半年;乙地全年降水少。

气温:乙地全年高于甲地;乙地年较差大于甲地。甲地夏季受副热带高压控制,冬季受湿润的西风带控制;乙地常年受副热带高压或信风控制。(8分)

(3)地中海沿岸为地中海气候,冬季温和多雨,有利于果树越冬;夏季高温少雨(炎热干燥),热量日照充足,昼夜温差大,有利于果实糖分的积累;该地以山地丘陵地形为主,排水、通风、采光条件好。

【解析】

(1)读图,根据图中的等值线分析即可知其走向。南部受西风带影响时间短,所以冬雨率低;北部受西风带影响时间长,所以冬雨率高。

(2)读图可知,甲地降水量多于乙地,甲地降水主要集中在东半年,乙地全年降水较少;乙地的气温全年高于甲地。原因是甲地冬季受湿润的西风带控制,降水量较多,乙地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和信封袋控制,降水少。

考点:该题考查气温和降水差异,及气压带和风带对气温和降水的影响。

地中海农业

地中海气候又称亚热带夏干气候,主要分布在地中海沿岸和南北纬30°~40°大陆西岸。其特点是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这些地区夏季晴日多,光照充足,热量丰富,有利于作物的生长,但是对作物生长而言水分不足;而冬季降水集中,约占全年的70%,水分又显得相对过多。因此在地中海气候条件下形成了独特的地中海农业地域类型。

该地农作物以耐旱的品系(品系在遗传学上指来源于同一祖先,性状表现大致相同的一群个体)为特征,主要是小麦和大麦,其次是燕麦和玉米。油橄榄、葡萄、无花果等多年生作物是地中海农业的标志作物,而水果、蔬菜的生产则是地中海农业的传统特色;牧业有欧洲阿尔卑斯山的山地与滨海平原季节迁移放牧和澳大利亚以农促牧、农牧并重的生产方式。

在地中海农业中,农业、果木和牧业的生产地域空间上是彼此分离的。种植粮食作物的农田大多分布于平地和缓坡上,葡萄园和油橄榄、无花果多种植在丘陵地,高处的山坡是放牧的场所。由于牲畜放牧与农业在地区上分离,厩肥不能用于补充农田的营养元素,农田多依靠休耕来恢复地力。

地中海农业主要分为两种类型:

1.地中海沿岸型

地中海沿岸型以埃及、阿尔及利亚、突尼斯、西班牙、意大利、土耳其、以色列等地中海沿岸国家为代表。多年生经济作物和棉花种植居统治地位,埃及的长绒棉享誉全球。因劳动力多,人均耕地少,山地面积广,以小农场经营为主,广泛使用中小型农机具,为提高单产,大量增施化肥、农药,并重视生物技术应用,农业经营集约程度高,园艺栽培投入劳动力是种植业的几倍,表现为精耕细作的“劳动密集型”农业。二十世纪以来,随着现代交通运输、冷藏技术和城市化的发展,法国、西班牙、以色列等国农业生产走向专业化,成为花卉、蔬菜、水果等“时鲜业”的大规模生产基地,产品主要面向欧美城市市场,并逐渐走向世界。

2.非地中海沿岸型

非地中海沿岸型包括美国加州、智利中部、非洲和澳大利亚西南部。以种植业和畜牧业为主,多年生经济作物园艺栽培业不突出。美国加州农业现代化水平高,水利灌溉条件好,农场规模大,农业人口少,主要使用大型农机具,农业生产全面实现机械化、专业化,化肥的使用量也是最高的,属于“能量密集型”农业。智利中部是智利主要农业经济区,作物除小麦、玉米、水稻外还有马铃薯、燕麦等。非洲和澳大利亚西南部受殖民经济影响,发展特色不明显,是小麦和牧羊相结合的混合农业地域,人口少,土地广,农机具少,粗放经营。

地中海农业在世界农业经济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其耕地面积约占世界耕地面积的8%,农业人口约占世界农业总人口的2%,但是这里几乎生产了世界全部橄榄和无花果,葡萄占世界总产量的大部分。同时农产品加工工业提供了大量原料,世界著名的法国葡萄酒工业就是以地中海农业为基础的。

试题链接:

(四川省2017届高三12月巴蜀黄金大联考)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地中海式农业是种植业和畜牧业并重的混合农业。意大利北部的波河流域石灰岩广布,是典型的地中海式农业分布区。该地区种植业以种植小麦为主,畜牧业则以牧羊为主,很少养牛,牲畜往往要进行冬、夏山地牧场的转场活动。与美国小麦种植业的竞争,该地区完全处于劣势,小麦种植业逐渐萎缩。

(1)指出图示地区地中海农业的空间分布特征。

(2)分析图示地区以牧羊为主的原因。

(3)试分析该地区的小麦种植业在与美国的竞争中处于劣势的原因。

(4)试分析大规模发展山地畜牧业可能对水城威尼斯带来的不利影响。试分析其原因。

参考答案:

(1)种植业主要分布于波河平原及山前冲积扇地带,畜牧业主要分布于阿尔卑斯山区和亚平宁山区。(6分)

(2)山地地形崎岖,空间有限,草场资源也较为有限,不利于牧牛业发展(3分);山地转场中,羊群更有利于转场。(3分)

(3)该地区人多地少,土地价格高;地形较为破碎,平原面积小,不利于机械化操作,生产效率低;石灰岩土壤,土壤贫瘠;水热组合条件差。(任答3点,6分)

(4)过度放牧,植被破坏严重(2分);雨季降水多且集中,加上地形崎岖,地面坡度大,导致了严重的水土流失,使威尼斯水城河道泥沙淤积加剧(2分);污染水源,影响威尼斯水质。(2分)

例题

图3例题

答案:(1)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2)冬季受盛行西风带控制,西风强劲;(3)黑海附近降水多且蒸发少,河流注入较多;降水和径流会稀释表层海水,海水中盐分矿物质下沉,导致下层海水盐度较高。

精讲精析:(1)分析伊斯坦布尔的气候。①伊斯坦布尔位于北纬40°左右,且位于地中海沿岸,因此应该为地中海气候;②由于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的控制,冬季受西风带的影响,因此伊斯坦布尔的气候特点为: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2)分析气压带与风带的移动。①气压带与风带的位置,会随着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而移动,冬季向南移动5°;②黑海西北部的纬度为45°N左右,冬季副热带高气压带的范围为25°N±5°,副极地低气压带的范围为55°N±5°,则冬季西风带的位置为30°N~50°N,即黑海西北部冬季受到西风带的控制,西风强劲,吹动着海水。

(3)分析黑海盐度较低的原因。①影响海水盐度的主要因素为降水量、蒸发量、径流,黑海地区降水较多,且蒸发较少(温度较低),并且有多条河流汇入黑海,导致黑海的平均盐度明显低于大洋;②由于多条径流汇入黑海,稀释了表层海水的盐度,并且海水中的盐分矿物质会下沉,因此下层海水的盐度高于表层海水。

例1、某地气候要素图中,各点的标点表示月份。读图回答:

(1)该地的气候类型是___________.

(2)该气候类型的形成原因是___________.

(3)在太平洋沿岸的城市中,气候状况与该图接近的两个著名城市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地中海气候(2)全年受副热带高压带和西风带交替控制(3)洛杉矶、旧金山。

例2、读下图,回答。

(1)夏季两地气候的突出差异,表现为A地___________,B地___________.B地气候的形成原因是受___________控制。

(2)B地区的___________是世界最大的高新技术产业区,A地区最大的工业城市是___________市。

参考答案:(1)A地高温多雨,B地高温少雨,B地受副热带高压控制(2)硅谷、上海。

例3、下图为世界地图上的一段纬线。P点以西为海洋,Q点以东为海洋,PQ为陆地。此时北京正处于一年中雨量最多的季节,据图判断X地()

A.每月降水量在10mm以下

B.盛行东北季风

C.时逢干季

D.气旋活动频繁

参考答案:D。

(温馨提醒:由于微信改版,打乱了发布时间,为了保证大家可以及时看见谭老师的推送,可将“谭老师地理工作室”设为星标就可以第一时间看到谭老师的推送哦)

关于阿尔巴尼亚大型养牛场到此分享完毕,希望能帮助到您。

本站所发布的文字与图片素材为非商业目的改编或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权或涉及违法,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