饲料膨化养牛技术?用什么办法能用稻草发酵来养牛呢

饲料膨化养牛技术?用什么办法能用稻草发酵来养牛呢

今天给各位分享饲料膨化养牛技术的知识,其中也会对用什么办法能用稻草发酵来养牛呢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用什么办法能用稻草发酵来养牛呢

用什么办法能用稻草发酵来养牛呢

可以借用玉米秆的十大加工方法来加工即成!

一.青贮加工技术

属于生物处理技术,是山东省玉米秸秆饲料利用的主要方式。该项技术是将腊熟期玉米通过青贮收获机械一次性完成秸秆切碎、收集或人工收获后,将青玉米秸秆铡碎至1厘米~2厘米长,使其含水量为67%~75%,装贮于窖、缸、塔、池及塑料袋中压实密封储藏,人为造就一个厌氧的环境,自然利用乳酸菌厌氧发酵,产生乳酸,使大部分微生物停止繁殖,而乳酸菌由于乳酸的不断积累,最后被自身产生的乳酸所控制而停止生长,以保持青秸秆的营养,并使得青贮饲料带有轻微的果香味,牲畜比较爱吃。

二.微贮加工技术

这也是生物处理方法,把玉米秸秆切短,长度以养牛5厘米~8厘米、养羊3厘米~5厘米为宜,这样易于压实和提高微贮窖的利用率及保证贮料的制作质量。容器可选用类似青贮或氨化的水泥窖或土窖,底部和周围铺一层塑料薄膜,小批量制作可用缸或塑料袋、大桶等。秸秆含水量控制在60%~70%,其方法是在秸秆中加入微生物活性菌种,使玉米秸秆发酵后变成带有酸、香、酒味家畜喜食的饲料。微贮就是利用微生物将玉米秸秆中的纤维素、半纤维素降解并转化为菌体蛋白的方法,也是今后粗纤维利用的趋势。

三.黄贮加工技术

这是利用微生物处理玉米干秸秆的方法。将玉米秸铡碎至2厘米~4厘米,装入缸中,加适量温水焖2天即可。干秸秆牲畜不爱吃,利用率不高,经黄贮后,酸、甜、酥、软,牲畜爱吃,利用率可提高到80%~95%。

四.氨化加工技术

氨化是最为实用的化学处理方法,氨化法常用堆垛法和氨化窖法制取。先将秸秆切成2厘米~3厘米长,秸秆含水量调整在30%左右,按每100kg铡短的秸秆,用3kg尿素溶于60kg水中,分层均匀喷洒在秸秆上,逐层堆放,然后用塑料薄膜盖严密封,夏季氨化1周,春秋季2周,冬季4~8周。饲喂前取出后放阴凉通风处吹10小时以上直至无刺鼻味即可饲喂,开始不喜欢吃,需3~5天逐渐适应。氨化处理的玉米秸秆可提高粗纤维消化率,增加粗蛋白,且含有大量的胺盐,胺盐是牛羊反刍动物胃微生物的良好营养源。氨本身又是一种碱化剂,可以提高粗纤维的利用率,增加氮素。玉米秸秆氨化后喂牛羊等不仅可以降低精饲料的消耗,还可使牛羊的增重速度加快。

五.碱化加工技术

这也是一种化学处理方法,用碱性化合物对玉米秸秆进行碱化处理,可以打开其细胞分子中对碱不稳定的酯键,并使纤维膨胀,这样就便于牲畜胃液渗入,提高了家畜对饲料的消化率和采食量。碱化处理主要包括氢氧化钠处理(在1.5%氢氧化钠液中浸泡24小时后,捞出冲洗、沥干,即可饲喂。或100kg秸秆用1.5%氢氧化钠液30升随喷随拌,放缸内3~4天熟化后即可饲喂)和石灰处理等。以来源广、价格低的石灰处理为例,100升水加1千克生石灰,不断搅拌待其澄清后,取上清液,按溶液与饲料1∶3的比例在缸中搅拌均匀后稍压实。夏天温度高,一般只需30小时即可喂饲,冬天一般需80小时。或每100kg秸秆加3kg生石灰或9kg熟石灰,再加0.5~1kg食盐和150kg水,经浸泡12~24小时,捞出后即可饲喂。

六.酸贮加工技术

酸贮,也是化学处理方法,在贮料上喷洒某种酸性物质,或用适量磷酸拌入青饲料储藏后,再补充少许芒硝,可使饲料增加含硫化合物,有助于增加乳酸菌的生命力,提高饲料营养,并抵抗杂菌侵害。该方式简单易行,能有效抵御“二次发酵”,取料较为容易。此法较适宜黄贮,可使干秸秆适当软化,增加口感和提高消化率。

七.压块加工技术

利用饲料压块机将秸秆压制成高密度饼块,压缩可达1∶1.5~1∶5,能大大减少运输与储藏空间。若与烘干设备配合使用,可压制新鲜玉米秸秆,保证其营养成分不变,并能防止霉变。目前也有加转化剂后再压缩,利用压缩时产生的温度和压力,使秸秆氨化、碱化、熟化,提高其粗蛋白含量和消化率,经加工处理后的玉米秸秆成为截面30毫米×30毫米、长度20毫米~100毫米的块状饲料,密度达每立方厘米0.6千克~0.8千克,便于运输储存,适用于公司加农户模式,生产成本低。

八.粉粹加工技术

玉米秸秆粉碎成粉状,经发酵后饲喂牛羊,作为饲料代替青干草,调剂淡旺季余缺,且喂饲效果较好。凡不发霉、含水率不超过15%的玉米秸秆均可为粉碎原料,制作时用锤式粉碎机将秸秆粉碎,草粉不宜过细,一般长10毫米~20毫米,宽1毫米~3毫米,过细不易反刍。将粉碎好的玉米秸秆草粉和豆科草粉按3∶1的比例混合,整个发酵时间为1天~1.5天,发酵好的草粉每100升加入0.5千克~1千克骨粉,并配人25千克~30千克的玉米面、麦麸等,充分混合后,便制成草粉发酵混合饲料。

九.膨化加工技术

这是一种物理生化复合处理方法,其机理是利用螺杆挤压方式把玉米秸秆送入膨化机中,螺杆螺旋推动物料形成轴向流动,同时由于螺旋与物料、物料与机筒以及物料内部的机械磨擦,物料被强烈挤压、搅拌、剪切,使物料被细化、均化。随着压力的增大,温度相应升高,在高温、高压、高剪切作用力的条件下,物料的物理特性发生变化,由粉状变成糊状。当糊状物料从模孔喷出的瞬间,在强大压力差作用下,物料被膨化、失水、降温,产生出结构疏松、多孔、酥脆的膨化物,其较好的适口性和风味受到牲畜喜爱。

从生化过程看,挤压膨化时最高温度可达130℃~160℃。不但可以杀灭病菌、微生物、虫卵,提高卫生指标,还可使各种有害因子失活,提高了饲料品质,排除了促成物料变质的各种有害因素,延长了保质期。

玉米秸秆热喷饲料加工技术是一种类似的复合处理方法,不同的是将秸秆装入热喷装置中,向内通入饱和水蒸气,经一定时间后使秸秆受到高温高压处理,然后对其突然降压,使处理后的秸秆喷出到大气中,从而改变其结构和某些化学成分,提高秸秆饲料的营养价值。经过膨化和热喷处理的秸秆可直接喂养家畜,也可进行压块处理。

+.颗粒饲料加工技术

将玉米秸秆晒干后粉碎,随后加入添加剂拌匀,在颗粒饲料机中由磨板与压轮挤压加

成颗粒饲料。

谷壳粉碎可以养牛吗

谷壳粉碎可以养牛吗

稻壳饲料可以养牛.

稻壳所含营养物质很少,且受农药残毒污染,不宜直接作饲料。如经过加工处理使纤维软化或酵解,可制成粗饲料。

国外利用稻壳水解制酵母,这是一种很有发展前途的产品。工业生产的饲料酵母在欧美一些国家产量在数万t以上,前苏联达到120万t。在美国,稻壳是制酵母的重要原料。我国用稻壳生产饲料酵母数量不大。

用稻壳粉制颗粒状混合饲料。此项产品在国外已有发展。稻壳不宜喂猪,但做牛、羊等反刍动物的补充饲料,具有一定的价值。

日本用膨化处理方法,使稻壳成为畜禽饲料。这种饲料有助于畜禽肠胃内有益的微生物活动。稻壳膨化时的高温、高压条件,杀菌比较彻底,是一种较好的加工方法。

以稻壳或稻草为基础原料应用生物技术生产单细胞蛋白质已是近代最引入注目的研究课题之一。

求提高饲料营养的技术

求提高饲料营养的技术

提高饲料利用率的方法

饲料成本约占整个养殖业的生产成本60-70%,尤其是随着饲料原料的短缺和价格的不断上涨,使得广大养殖户和饲料生产经营者不得不寻求一些提高饲料利用率的方法,降低饲养成本。

一.改进饲养方法:放养方式活动量大,消耗多,最好改为圈养,按照畜禽不同生理阶段给创造不同生活环境条件,以达到节省饲料、降低成本和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

二.改进饲喂方法:改熟喂为生喂,改喂稀料为喂稠料,甚至改为干料。另外饮水因为加水量过大,限制猪的进食量,降低干物质消化率和饲料利用率,若把稀料改为干料就可大大提高饲料利用率。

三.改进饲料加工方法:饲料加工方法不当,容易造成营养成分损失,降低饲料利用率,所以饲料加工方法改进对提高饲料利用率十分重要。以谷物为例:一般认为谷类饲料磨得越细,消化率就越高,但过细会使饲料粘附到胃粘馍上并引起胃炎,如能将粉碎的谷物饲料制成颗粒饲料饲喂,其饲料利用率可提高23%左右。另外,不同的饲料加工方法不同,如红苕、土豆等要煮熟喂;豆类要炒熟喂。因一般豆类饲料中,含有抗胰蛋白酶等物质,影响蛋白质的消化吸收,但经热处理后,可使胰蛋白酶失效。对饲料的加工有下面三类方法:

(一)物理処理法:包括

1.铡短、粉碎与压扁法:能缩小体积,增加牛羊瘤胃微生物对秸秆的接触面积,可提高进食量和通过瘤胃的速度。通常牛饲用秸杆长度为3~4厘米,羊用秸杆长度为2~3厘米。铡短粉碎对玉米秸和玉米芯很有效,与不加工的玉米秸相比,可提高采食量25%,提高饲料效率35%。但任何料都不可粉碎得过细(牛用粗料1~2厘米),牛大量吃进过细饲料后,会影响其瘤胃机能和反刍,或者尚未被微生物充分发酵就通过了瘤胃。若能把秸秆粉碎后再压制成颗粒料喂牛羊,其干物质采食量又可提高50%。并使饲料效果大大提高。若秸秆颗粒料中再配入精料,效果更佳。还可洒上淡盐水(盐水浓度0.5%)以增进食欲。也可用秸秆揉搓机揉搓成丝条状。对于各种谷类饲料,如大麦、玉米、高粱等,在饲喂前都要加以粉碎或压扁,尤其对于外壳坚硬的谷物,这道加工更为重要。因为这些硬壳谷物在家畜的消化道内,一般不能被完全消化,许多谷粒会随粪便排出,造成浪费。如果粉碎或压扁,不但家畜容易咀嚼,而且饲料中的营养物质与消化液的接触面积增大,提高了消化率,也便于和其他饲料混合应用。饲料的粉碎程度,应根据家畜种类而定:牛、羊的饲料可碎成2毫米;马、驴、骡的饲料可碎成4毫米。饲喂鸡时,应磨成粒状,但不宜太细。喂猪可再细点。

2.制粒:用饲料压缩机制成直径4~5毫米、长10~15毫米的颗粒。

3.膨化:用膨化机膨化。

4.高温高压処理法:一种是使秸秆经高温(1500C以上)、高压(10~20kg/平方厘米)処理后喷放,使秸秆膨化;另一种是蒸压秸秆(28kg/平方厘米),可使牛的采食量和日增重分别提高8%和6%。但这种処理设备复杂,成本高,其效果不如化学処理,很少采用。也可结合氨化进行热喷处理。

5.打浆:将青绿饲料多汁的茎杆打成浆液,便于猪等的咀嚼,能减少用于消化饲料的能量消耗。

6.浸泡。浸泡可促使坚实的子粒吸水膨胀软化,提高消化吸收率。可采用水泥池或缸桶浸泡,一般料水比为1:2,泡后以手握饲料,指缝渗出水滴为宜。浸泡时间应随季节及饲料种类而定。夏季天气炎热,浸泡时间应短,以防饲料腐败变质。

7.蒸煮。适用于豆类饲料,如大豆经过蒸煮,可破坏其中的抗胰蛋白酶,有助于营养物质的消化和吸收。蛋白质含量高的饲料,蒸煮处理时间不宜太长,一般蒸汽冒气后不要超过15分钟,否则会引起蛋白质变性,降低利用率。

(二)化学处理法,包括

1.氨化法:对秸秆类用氨水、尿素处理喂牛羊。

2.碱化法对秸秆类饲料用碱化法对反刍家畜有机物消化率可增到70-75%,粗纤维消化率可增到80%。方法有氢氧化钠处理法(效果最好)、石灰处理法、氢氧化钾处理法(效果差)等多种。

甲.氢氧化钠(苛性钠)処理法用于处理农作物秸秆,制作碱化秸秆。

①“湿法”碱化法:用4%氢氧化钠溶液处理30小时,然后涝出用水清洗后的碱化秸秆饲喂绵羊,采食量可提高48%;干物质消化率由38%增加到54%;氮在体内每日沉积量可提高77.8%。为了继续使用碱液,可事先用试纸测定pH值,碱化后再加入一定量的4%氢氧化纳溶液,再测一次,使其pH值前后两次相近即成。该法缺点要清水冲洗,污水量大,且营养物质损失多,目前较少采用。改为浸泡法:用1.5~2.5%氢氧化钠水溶液,将秸秆浸泡12小时,然后用清水冲洗至中性后,湿喂或晒干后喂。也有用1.5%溶液,每100kg秸秆需1000kg1.5%的溶液,浸泡24~48小时的。捞出冲洗沥干后即可饲喂。也可将秸秆放入1.5%氢氧化钠水溶液中半小时至1小时之后不冲洗,但要贮放熟化3~6天后才直接饲喂。

②“干法”碱化法:用秸秆风干重的4~5%的氢氧化钠,配制成浓度为30~40%的碱溶液,喷洒在粉碎的秸秆上,堆积数日后,直接饲喂牛羊。但因粪中钠离子增多,长期使用该肥,可使士壤碱化。因氢氧化钠中含钠离子,要注意减少料中食盐用量。

③喷洒碱水快速碱化法:将秸秆铡成2~3cm,每kg秸秆喷洒5%的的氢氧化钠液1kg,撹拌均匀,经24小时后即可喂用。比不処理的增加采食量10~20%.

④喷洒碱水堆放发热处理法:给铡短的秸秆上喷洒1.5%氢氧化钠溶液(100kg秸秆需1.5%氢氧化钠溶液30升),随喷随拌,经3~4天堆放熟化后,即可饲喂。

⑤喷洒碱水封贮处理法:此法适于收获时尚绿或收获时下雨的湿秸秆。用25~45%浓度的氢氧化钠液,每吨秸秆需60~120kg碱液,均匀喷洒后窖内可保存1年。

⑥氢氧化钠与生石灰混合处理法:对原料含水率65~75%的高水分秸秆,整株平铺在水泥地面上,每层厚度15~20cm,用喷雾器喷洒1.5~2.0%的氢氧化钠和1.5~2.0%生石灰混合液,分层喷洒并压实。每吨秸秆需喷0.8~1.2吨混合液。经4~8天后,秸秆内温度达到50~550C,秸秆呈淡绿色,并有新鲜的青贮味道。处理后的秸秆粗纡维的消化率可由40%提高70%.即将切碎的秸秆压成捆,浸泡在1.5%的氢氧化钠溶液里,经浸渍30~60分钟捞出,放置3~4天后进行熟化,即可直接饲喂。有机物消化率提高20~25%。

乙.石灰处理法方法简便易行,投资少、效果好。但要注意

①先将楷秆切成3—5cm,然后用4.5%生石灰液(叫石灰乳),将秸秆浸入石灰乳中3~5分钟,再捞出放24小时后用清水冲洗一下,即可直接饲喂。如不冲洗,因石灰为氧化钙,易使含钙量超标。石灰乳可继续使用1~2次。

②用1%生石灰液,或3%的熟石灰液浸泡,按溶液与饲料3:1的比例在缸中搅拌均匀后稍压实。冬季80小时、夏季30小时后,涝出沥去水液并冲洗后即可直接喂用。石灰水可继续使用,但需在每100kg石灰水中再加0.5kg生石灰。当石灰水呈褐色有臭味时,则须新配石灰水液。小麦秸秆经生石灰(氧化钙)水溶液碱化处理后,粗纤维消化率提高20%-25%,采食量提高20%-45%。100kg碱化秸秆搭配其他饲料喂牛,幼牛每天可提高增重100-150g,乳牛多产奶1-1.5kg。

③先取相当于秸秆重量的3~6%生石灰(生石灰的氧化钙含量为90~95%)放入窖内,再放入秸秆,然后加适量水到池中,使秸秆在潮湿状态下浸透3~4昼夜,取出放置数小时后即可饲喂。用这种方法処理的秸秆喂牛,可使消化率达到中等干草的水平。

丙.石灰食盐混合处理法:每吨秸秆用生石灰30kg,并先放入2.0~2.5吨清水中进行熟化,然后再添加10~15kg食盐,最后用澄清液浸泡切碎的秸秆,经24小时后,把秸秆捞出,溢出水分,再放24~36小时后饲喂。这种方法营养价值可提高0.5~1倍。

石灰法処理的秸秆易发霉,如同时加入1%的氨,可防止秸秆发霉,因氨是一种防腐剂,能抑制霉菌生长。为了调节这类饲料钙磷平衡,对未清洗的秸秆可考虑按0.5%量加入脱氟磷酸盐(如脱氟磷肥)。

丁.盐水软化法:用0.5%的食盐水浸泡软化1天左右,拌入少量精料后饲喂。

(三)生物发酵法:

1.黄贮:黄贮是利用干(黄)秸秆做原料,经机械揉搓粉碎后,加适量水和生物菌剂,压捆以后再装袋贮存的一种技术。黄贮加入的高效复合菌剂,在适宜的厌氧环境下,将大量的纤维素、半纤维素,甚至一些木质素分解,并转化为糖类。糖类经有机酸发酵转化为乳酸、乙酸和丙酸,并抑制丁酸菌和霉菌等有害菌的繁殖,最后达到与青贮同样的贮存效果。由于黄贮不受秸秆含水率限制,一年四季都可以做,是非常有推广价值的饲料贮存技术。

2.青贮:青贮技术近几年在我国发展很快,它是将收割的鲜(青)秸秆粉碎或切短后直接窖贮、装袋或打捆包裹贮藏的一种技术。青贮料经压实密封,在适宜的湿度条件下,自身所含有的微生物乳酸菌厌氧发酵,产生乳酸,使贮料内部的pH值降到4.0~4.2。此时,大部分微生物都会停止繁殖,最后乳酸菌也被自身产生的乳酸所控制而停止生长,从而达到青贮的目的。

3.糖化处理。籽实类的饲料,含淀粉多,为改善适口性,提高利用率,可进行糖化处理。经糖化后的饲料,含糖量提高8--12倍,具体处理方法简单,就是将粉碎的籽实类精料,装在桶内盆内,厚度20--30厘米,然后用80--90℃的热水倒入桶盆内(1份精料兑2--2.5份水)拌匀后糖化3--4小时。糖化温度最好保持在55--60℃。饲喂猪时,将糖化的精料与青粗饲料混合使用,喂育肥猪效果特别好。

4.籽粒芽化。是将籽粒饲料进行发芽。发芽后的饲料维生素、胡萝卜素、核黄素含量增高,适口性好,增值效果明显。特别是冬春季节,青绿饲料比较缺乏,使用发芽饲料是缓解这一矛盾的好方法,而且又提高了饲料利用率,其方法是将籽粒饲料用清水淘去杂质,然后放入缸内或较大的桶内,用30--40℃温水浸泡24小时,中间换1次热水,待籽粒膨胀捞出滤去水滴,摊开进行催芽,厚度不超过5厘米,上面盖纱布保持湿润,温度在15--25℃之间,每天早晚用15℃清水淋1次,3--5天即可出芽,在刚出芽尚未盘根以前,要揭开纱布,翻1--2次,6--7天芽长到10厘米左右,这时维生素含量最高,用来喂猪利用效率高。

5.精饲料发酵:是养猪和养牛常用的调制方法之一。它是利用专业饲料发酵剂(如金宝贝饲料发酵剂)中所含有的功能微生物,使饲料在适当的温度、湿度和空气条件下,分解碳水化合物,产生乳酸、醋酸、乙醇等,成为具有芳香和微酸的发酵饲料。饲料经发酵后,可以改善适口性,提高消化率和粗蛋白的利用率,并增加维生素B族的含量。精饲料经过发酵之后,对于家畜食欲、健康、繁殖和饲料的利用均具有良好的作用。

四.科学配制日粮:不同畜禽甚至同一畜禽不同生长阶段对各种营养成分需求也不一样。

应根据不同畜禽不同生理阶段要求而配制不同饲料。因为饲喂配合饲料(即全价饲料)要比单一饲喂可提高饲料报酬20%以上,而有些农户认为饲喂单一饲料成本低,其实这样饲喂某种营养成分相对过剩而某种营养成分还不足,甚至缺乏。实行科学配制日粮是节省饲料利用率最有效办法。另外,在配制饲料时,应注意饲料的多样化,尽量多用几种饲料原料进行配制,这样可以充分发挥各种原料之间的营养互补作用,以保证营养物质的完善,有利于提高饲料的消化率和营养物质的利用率。再次,选择原料配制时,要注意原料的品质和适口性,如果饲料品质不良或适口性差,即使在计算上符合营养需要,而实际上并不能满足动物的需要。对于那些有不良特性和适口性差的饲料原料如血粉、皮革粉、羽毛粉、棉粕(饼)、菜粕(饼)、芝麻饼、草粉、糟渣等要事先进行加工处理并限制其在饲料中的使用量。

五.更换日粮应逐渐过渡:要避免突然更换饲料,如果要更换应逐渐过渡,即先更换1/6-7,再换1/4,后换1/3,直至全部换完,全程以5~7天为宜,因为突然更换饲料适口性可能下降,甚至几天不吃而影响生产性能。

六.合理利用饲料添加剂:畜禽日粮配比中,添加一些氨基酸、维生素、矿物质、驱虫保健药物、消化酶类等成分,不仅能完善配合日粮的全价性,而且对减少疾病,保证畜禽健康生长发育,提高饲料利用率具有明显促进作用。

七.搞好饲料的贮藏与保管,减少损失:饲料保管不善不仅降低营养价值,而且极易发生饲料中毒,而造成畜禽发病或死亡。饲料贮存过久也会使营养水平降低,虽然不霉变,也会因脂肪变质而使营养成分降低,其中维生素A、D、E也易氧化而降低效力。尤其是粉碎后的饲料如果长时间贮存,其营养价值就会大大下降,所以每次配饲料不要配制过多,在不长时间内喂完。还要加强库存饲料的管理,还要注意遮光,防止生虫或被老鼠偷食,以节省饲料和提高饲料的利用率。

八.创造最适宜的环境条件,也能影响饲料转化效率。如产蛋鸡的最佳温度是18℃~20℃,当温度降低,采食量增加,饲料能量中的大部分将用于产热,而不是产蛋。如果温度太高,采食量减少。湿度、通风、有害气体、光照等的变化也会影响饲料利用率。

九.选用良种,充分利用杂种优势:畜禽的生长力越高,耗料就越少,成本就越低,近年来随着良种不断培育和引进,特别是充分利用杂种优势对提高饲料利用率效果也十分显著。例如世界奶牛数在逐年减少的情况下,产奶量却有增无减。利用杂交优势,也是节省饲料的又一项有效方法,一般一头杂交猪,可比纯种猪提高日增重10%~30%,节省饲料10%~15%左右。

文章分享结束,饲料膨化养牛技术和用什么办法能用稻草发酵来养牛呢的答案你都知道了吗?欢迎再次光临本站哦!

本站所发布的文字与图片素材为非商业目的改编或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权或涉及违法,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