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端养牛场建设,养牛行业的发展前景

高端养牛场建设,养牛行业的发展前景

各位老铁们,大家好,今天由我来为大家分享高端养牛场建设,以及养牛行业的发展前景的相关问题知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果可以帮助到大家,还望关注收藏下本站,您的支持是我们最大的动力,谢谢大家了哈,下面我们开始吧!

如何做到养殖肉牛零风险 肉牛养殖行情分析

如何做到养殖肉牛零风险 肉牛养殖行情分析

2017年养牛的行情怎么样?肉牛的养殖前景和发展趋势如何?养牛能赚钱吗?2016年的猪市给力,牛羊市场虽然比去年好些,但不及前几年“羊贵妃、牛魔王”时期。

一、养牛行情分析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猪肉消费国家,但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牛肉消费人群和消费量在逐渐增加,消费整体处于稳增态势。而由于牛养殖周期长,成本大等因素制约,我国牛肉供给至今仍处于偏紧状态。

根据2014年美国农业部公布的全球牛肉消费数据,我国人均牛肉消费5.2公斤,同世界其他国家平均水平8.6公斤相比还有3.4公斤差距。

当达到世界平均水平时,我国牛肉消费量将突破1100万吨,牛肉消费额将达到7000多亿元,相比现在有近40%的增长,需求上升潜力巨大。

从各国牛肉消费量来看,随人均收入上升及肉类消费结构升级,巴西、中国、印度、巴基斯坦等发展中国家消费量逐步上升,占全球总消费量的比例分别由11%、9.4%、2.3%、1.6%上升至2016年的14.7%、14.3%、4.4%、3.2%。

然而,近年来中国基础母牛每年的下滑幅度在15%-20%之间,有些地方甚至接近60%。全国牛肉产量从2010年的700多万吨下降到600多万吨,肉牛存出栏量近4年下降了1000多万头。养殖效益下降,2015年,出栏一头450公斤肉牛可盈利约1553元,同比减少334元。

肉牛存栏量不充裕,而消费需求量在逐渐增加,导致国内牛肉供应偏紧,价格居高,就促进了进口牛肉量的增加。

据美国农业部数据,2016年1-7月中国进口牛肉34.8万吨,同比增加51%。预计今年中国牛肉进口量将增长24%,达到82.5万吨,是2013年牛肉进口量的两倍。2016年中国牛肉年消费量预计为759万吨,国内产量将为679万吨。

历史数据显示,牛肉价格的波动较小,并未经历过重大波动,而且呈现出向上波动幅度大,向下幅度小的特点。长期以来牛肉需求稳定,供给偏紧的格局导致牛肉价格的波动特征。但是2015年以来,我国牛羊肉价格没有延续往年的大幅上涨态势,不涨反降。

从调查的情况看,目前国内生产的新鲜牛肉价格一般市场零售价格为30元/斤左右,但走私牛肉却只有十几元,如果这种廉价牛肉长期冲击国内市场,将会影响国内的肉牛产业。

一方面,国内居民对牛肉的需求在上升,另一方面,牛肉的生产周期长以及比较效益较低打击了养牛积极性。

我国是世界上第三大牛肉生产国,在品种上,专用肉牛品种较少,所养肉牛多为当地黄牛品种。肉牛养殖主要集中在农区,农区肉牛出栏占全国的80%以上,主要集中在河南、山东、河北等地;牧区肉牛养殖则主要集中在内蒙古、新疆和甘肃等地。

现阶段我国肉牛生产方式分为传统农牧户散养、专业户饲养、规模化饲养场饲养三种类型。今年肉牛养殖小散户处于退市、修复和观望的阶段,而规模养殖企业虽然有扩产布局,但需要一个周期。加之环保力度愈加严格,导致多数养殖主产区均出现限养、禁养,而且这个进程是全国范围内的,区域的重新布局导致生牛存栏恢复速度受到一定阻碍。

值得注意的是,当前我国肉牛行业社会资本强势注入,海外并购加剧,“互联网+肉牛养殖”等各式各样具有时代特色的肉牛产业模式也应运而生。为应对不断升级的挑战与压力,国内牛业企业创新思路,强化品牌效应,提升核心竞争力的意识日渐增强。

因此,牛肉价格不会出现大幅下跌现象,未来牛肉行情整体将继续居高不下,以稳中小幅上涨为主,上涨空间有限。

二、未来肉牛发展趋势

1)规模养殖发展是趋势

实施肉牛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建设等项目,支持规模养殖场进行基础设施标准化改造,提高牛肉综合生产能力。以饲草料加工、规模饲养、废弃物处理为重点,研发推广牛羊设施养殖配套装备,提高劳动生产率,增加养殖效益。

2)高端产品前景看好

随着国内消费升级的影响,人们更加注重产品质量、口感,中国牛肉消费存在着巨大的潜力,高端牛肉有市场需求和购买力支撑,特别是在人均可支配收入较高的一、二线城市。

很多初学者把钱花到养殖肉牛的圈舍上。极尽所能的将牛舍建的标准化,现代化。甚至为了以后方便管理,将牛舍建成了半自动化。这对初学养殖肉牛的朋友来讲,并不是好事。为什么呢?

我们国家耕地本身就紧张,为了保护退耕还林,为了保护环境和有效的耕地。圈养实际上是国家的一项强制性政策。不管是肉牛也好,肉羊肉驴等一些家畜也好,它们的本性本属于散养的动物,我们将牛舍建设的富丽堂皇没用,只能是强制性的改变了它们的生活习性,本身就已经将它们圈起来了,却又为了自己的省心方便而强加给它们更多的痛苦,如果技术掌握不到位,劝君莫乱花钱。

还有一点就是,要一步一步的学习探索才能掌握核心技术。你把牛舍都搞的自动化了,你如何在养殖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只有经过常年积累了丰富养殖肉牛技术的人才会这样去做。所以,脚踏实地的去积累经验才是正确的第一步,牛舍简易就好,把钱省下来多买几头牛,多买几车料更实惠。

靠养牛,年入25亿!最会玩的国民网红,还能拿捏多少中产

靠养牛,年入25亿!最会玩的国民网红,还能拿捏多少中产

文/金错刀频道

网红牛奶,越来越不受待见了。

上个月,网红牛奶麦趣尔被查出添加丙二醇,官方回应,是生产调制奶后的原料残留没有洗净,留在了纯牛奶里,网友吐槽:“闹了半天,公司连条成熟的生产线都没有。”

几天之内,麦趣尔市值蒸发1.55亿,很多喝了十几年麦趣尔的老粉都转黑了。

安全问题不断,让牛奶行业成了一个只有头部选手才玩得起的垄断市场。

但就在这样恶劣的环境下,另一家网红牛奶品牌,却把国内消费者哄得很开心,去年营收25.66亿,两年翻了3倍。

国内的很多大V、明星都是它的粉丝,就连一直被看成毒舌测评王者的“魏老爸”,也是它的客户。

这个品牌就是认养一头牛,成立不过6年,最近还准备要上市了。

但随着上市招股书的披露,很多人发现,它虽然擅长花式营销,赚钱能力却逐年下降,毛利率从2019年的超40%,降到了28.4%。

虽曾为行业里的鲶鱼,如今的认养一头牛,有点折腾不动了。

网红品牌,必不可少的是一个好故事。

认养一头牛的故事,来自给孩子人肉代购奶粉的奶爸,徐晓波。

2012年,徐晓波从香港买了8罐奶粉,却被海关怀疑走私,关了4个小时。

小黑屋激发起他的斗志,回家他就决定,要自己开公司卖牛奶。

此后两年,他走访了全球一百多家牛奶工厂,花了300多万。

2014年,他终于从房地产转行,砸下4.6亿,买了6000头澳洲荷斯坦奶牛,开了一家康宏牧场。

按照传统打法,卖牛奶得先在线下铺渠道,商超卖货是基本套路。

但徐晓波的品牌小,跟老字号硬刚就是死,他发明了一种“众筹养牛”的新玩法。

1、一年2999元,垄断一头牛

2016年,徐晓波与财经媒体人吴晓波合作,成立品牌“认养一头牛”。

他们卖的不是牛奶,而是奶牛的一年期使用权。

消费者只要花2999元,就能认养一头奶牛,每年有60箱牛奶送到家门口;如果花1万元,不仅能喝牛奶,还能跟公司一起分红,名额只有200个。

对消费者来说,这种规则直接看住了奶源,尽最大程度保证了牛奶的安全。

众筹项目刚上线1小时,认筹率就突破了200%,20天后达到了3300%。

只用一年,徐晓波就在公开发言中说:“认养一头牛累计覆盖了2亿人群,却没花一分钱广告费。”

通过养牛玩法打开市场后,认养一头牛不仅在微信卖货,还上线到淘宝、京东等主流电商平台,连云集、贝店、淘小铺都有布货。

2、大V带货,一天卖出200万

线上渠道的另一个好处,就是可以走带货模式,用美妆种草的玩法卖牛奶。

第一次著名的出圈,发生在吴晓波的公众号上。

吴晓波发起了一场“社群互动计划”,粉丝进群后,徐晓波在社群里卖牛奶。

当天吴晓波收获10万+阅读量,徐晓波拿到200多万销售额。

此后,徐晓波还和丁香医生、十点读书等大V合作,众筹玩得越来越溜。

大V卖牛奶,玩的很高级。

徐晓波提前策划好视频和直播,有牧场小牛居住的小房子、吃的饲料,还有母牛产奶的部分过程,有时粉丝还能看到专家讲解怎么养牛。

在请罗永浩拍摄的短片里,老罗给牛写了封信:“听说你每天伙食费有80块,喝的是地下380米的天然井水,住得干净又宽敞,有博士专家做健康顾问,还能享受60天假期……”

故事讲得好,很快它就进入了薇娅等头部带货直播间,销量从2019年的2.32万吨,增长至2021年的11.37万吨。

但随着用户越来越多,有人发现了一个bug:声称拥有6万头奶牛的认养一头牛,却有2000万粉丝,是不是不够分?

最开始徐晓波也没想到,自己的牛奶品牌会发展得这么快。

因为牛不够分,他升级了养牛规则,提出“云认养”,消费者可以认养一头虚拟牛,还能给它起名字,在小游戏里跟牛互动。

粉丝只要线上养牛,就能领优惠券,还能买奶卡,换联名款牛奶,获得育儿指南。

但线上可以养牛,却不能产奶,多出来的牛奶需求要如何满足?

一个字:买。

2019年,认养一头牛花了1.09亿元买牛奶,随着销量的逐年走高,到2021年,它采购牛奶的投入翻了4倍,足有4.11亿,一年有4.36万吨牛奶是买的,占总量三成多。

一开始,热衷于游戏养牛的消费者,也没有注意到自己买的牛奶早就变了味。

买来的奶和自家奶源无缝衔接,产能没限制,认养一头牛将重心彻底放在卖货上。

想要获客多,最有效的办法就是拉人头。

2020年,它升级了养牛规则,消费者只要购买指定商品,就能成为“养牛红人”,如果还能推荐别人买2000元牛奶,再次升级为“养牛达人”,到5000元就成了“养牛合伙人”。

之所以要当“养牛人”,是因为这种身份能赚钱,买牛奶可以拿佣金,邀请朋友参加有奖励,最高抽成10%,级别越高,收益越高。

为了赚钱,很多人开始在朋友圈带货,认养一头牛逐渐染上了微商甚至传销的味道。

虽然越赚越多,但类似微商的玩法,还是伤害到了品牌形象,很多原本认为认养一头牛高端又健康的人,也对它望而却步。

对品牌形象影响最大的,自然是产品。

很快就有人发现,自己“养牛”换来的牛奶,其实没有想象中那么好。

比如同样是3.3g乳蛋白的纯牛奶,认养一头牛卖3.7元一盒,伊利卖4元钱,差别就只是每100ml少的那30mg的钙。

不仅如此,2020年3月,六安市食品监管局对当地乳制品进行了一次抽检,其中认养一头牛的法式碳焙酸奶、纯牛奶分别由君乐宝乳业和光明乳业代工。

图源:中国质量新闻网

认养一头牛将大部分投资都用在了牧场,唯一的一家加工厂,去年才开始建设。

牛奶是采购的,加工也交给别人做,产品还是大路货,“养牛”的故事,就这样不攻自破了。

在披露招股书之前,消费者还是很吃“养牛”这一套。

能在水泼不进的奶制品行业突出重围,很大一部分原因,是认养一头牛太了解消费者的需求。

毕竟奶源安全,是国内消费者最大的痛点之一,而养牛玩法也迎合了年轻人喜欢新事物的特点。

安全、有趣,是认养一头牛的两大吸引力。

但招股书就像一面照妖镜,刚一披露就让它现出了原形。

销量逐年飙升的认养一头牛,实际上在近三年的净利润就没怎么涨,2020年是1.47亿元,到2021年还少了3500万。

净利润下滑,最主要的原因,是“养牛”的营销玩法失效了,产品研发却又跟不上。

比如认养一头牛曾解释自己的生产模式:“对奶酪、奶粉等产品主要采用配方自主研发、成品定制加工的模式。”

但实际上它在2019年的研发成本几乎为零,2020年只有61.39万元,到2021年相关技术人员只有23人。

与少得可怜的研发经费相比,它在2021年花了4.14亿元搞营销,比三年前的7100万翻了4倍多。

用心做营销,却在研发上极尽敷衍,这才导致认养一头牛的利润增速越来越低。

根本原因在于品牌责任心。

曾经徐晓波打着让全国父母买到安全牛奶的名义办厂养牛,到如今只剩一句无力的空话。

类似的情况,同样出现在其他品牌身上。

比如最近网红奶麦趣尔翻车,并不仅仅是因为产品添加剂问题,更因为它甩锅给生产线,不主动承担责任。

此外,在高端认养的滤镜失效后,认养一头牛面临着和其他奶企一样的困境,产品同质化。

比如它旗下的高端产品娟姗纯牛奶,原价108元,活动期间69.12元/箱。

同等规格伊利旗下金典娟姗纯牛奶,原价100元,活动期间66.9元/箱,几乎一模一样。

越是扩大产品体系,就越跟传统牛奶品牌相似,它原本已经趟出了差异化的发展路线,现在却不知不觉走了回去。

新品牌最怕的,就是遇到瓶颈就退缩,原本是来改变市场的,却反被固有市场教育了一顿。

其实消费者的诉求和品牌正好相反:

安全是底线,营养和口味是加分项,故事的实际价值是最低的。

到如今,认养一头牛的故事依然很好,但它只是个故事。

产品如果不打动人,没有人会为空洞的故事埋单。

本篇作者|经旭

养牛行业的发展前景

养牛行业的发展前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牛肉需求量表现出逐年上涨的态势,然而我国牛肉供应量却难以满足牛肉需求量,供需缺口逐渐拉大。

1、资金问题

牛价虽然不错,但养牛依旧不是暴利行业,只能赚个辛苦钱而已,以育肥牛为例,一头育肥牛在养好的情况下只能赚2000~3000元,基础建设、引种购牛、饲养成本等各项投资却要达到2万元。现在农村青壮劳动力外出打工一年怎么也可以获得4~6万元的收入,养牛数量少不如外出打工收入多,养牛收入要想与打工收入持平至少需要养20头牛,这便需要40万元的投资,可以说不少准备养牛的创业者都会面临资金难题。

2、环保问题

根据相关法律及条例规定,养殖用地属于农业用地,在基本保护农田以外的耕地建设养殖场不再用按照建设用地或者临时用地进行审批。养殖用地虽然免了相关审批但是建场难度却更大了,因为近几年对养殖环保问题越来越重视,所建养殖场必须能通过环境影响评价才可以,这便要求养殖场必须远离村庄、饮用水源等禁养区,同时建设必须标准规范能够对粪污进行综合利用,这无疑增加了养牛户的投资,对农村中小养牛户来说十分不利。

3、草料问题

牛对草料的需求量非常大,一头400斤重的公犊育肥至1300斤重出栏,期间至少需要消耗5000斤干物质量的草料,如果换算成含水量60%的玉米秸秆便需要12500斤,差不多需要3~4亩地的玉米秸秆才可以,养20头牛便需要准备60~80亩玉米秸秆。

养牛数量较少只能依靠人力及一些小型设备来对玉米秸秆进行收割及加工,不过现在农作物收获季节越来越短,可能短短两三天的时间附近的玉米便会全部收获完毕,收完玉米大家就要整地了玉米秸秆便会直接粉碎到地里面,没有人等着养牛户去收割秸秆,可以说养牛户筹备草料的时间非常紧迫。

4、销售问题

牛肉供需缺口不断加大的情况下,商品活牛自然不用担心卖不掉的问题,然而售价却又是另外一回事了,养牛数量较多的情况下可以吸引屠宰场及外地牛贩子合作,自然可以卖出一个理想的价格,可农村中小养牛户由于养牛数量较少只能依靠当地牛贩子或个体屠宰户进行销售,有时候他们会联合起来进行压价,本来可以卖14元/斤,他们以各种理由只给13元/斤,这样一头牛便要少卖上千元,可到最后养牛户没有办法还得把牛卖给他们。

OK,关于高端养牛场建设和养牛行业的发展前景的内容到此结束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本站所发布的文字与图片素材为非商业目的改编或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权或涉及违法,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