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曲霉素在养牛中的危害?养牛脱霉剂的正确使用方法和用量

黄曲霉素在养牛中的危害?养牛脱霉剂的正确使用方法和用量

大家好,今天来为大家解答黄曲霉素在养牛中的危害这个问题的一些问题点,包括养牛脱霉剂的正确使用方法和用量也一样很多人还不知道,因此呢,今天就来为大家分析分析,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如果解决了您的问题,还望您关注下本站哦,谢谢~

养牛脱霉剂的正确使用方法和用量

养牛脱霉剂的正确使用方法和用量

脱霉剂的正确使用方法和用量

1、使用方法

将饲料中最容易发酵的玉米和麸皮等先行放入搅拌机中,然后加入脱霉剂一起搅拌大约5-8分钟左右,等到搅拌均匀后,再加入豆粕和预混料。这样不仅能够保证脱霉剂充分吸附霉菌毒素,同时可以保证脱霉剂不会吸附掉饲料中的营养物质(比如大分子蛋白质,维生素)。

2、使用量

一般情况下,每1000kg的饲料中添加1kg的脱霉剂,进行脱霉;如果是梅雨天气,或者饲料霉变比较严重,则每500kg的饲料中添加1kg的脱霉剂。需注意对于肉眼可见的发霉饲料不能使用脱霉剂,因为脱霉剂吸附霉菌毒素不是无限的,再加上脱霉剂的最大使用量一般为预防剂量的6倍量,二者最终导致对于霉变严重的饲料,脱霉剂无法吸附干净。

一年四季分别要如何养牛?

一年四季分别要如何养牛?

如何养牛?一年四季如何养?

养牛技术是很复杂的,需要掌握的知识也很多,重点掌握几个关键的环节。

如何养牛?

一、一般犊牛生下后一周就可随母牛在草场上放牧,开始学吃草,20天后就可学会采食,2月龄时能完全依靠牧草饲养,3月龄时即可进行断奶。同时,产后40天以后,每天哺乳一次,2月后将犊牛与母牛隔开饲养,增加母牛的精料,补充营养,恢复产后正常发情,改变犊牛与母牛长期共圈和断奶较迟的习惯,适时断奶,分圈饲养,促使母牛提早发情受胎。

二、要养好牛必须合理进行饲养管理,除应注意饲料的合理搭配和多样化,饲料中要有充足的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特别是冬季更应注意草料的储备和补料,保证牛的安全越冬,草料应进行氨化处理或青贮,以提高秸秆的营养价值,添加适量的松针叶,使牛冬季不掉膘。

三是必须在春秋季节进行预防接种,根据当地畜牧部门的防疫计划进行接种。

四、保持犊牛圈地面垫草保持干燥、卫生,用5%氢氧化钠喷雾消毒,每天刷拭牛体2次,从前向后、从上向下顺毛刷试。发现疾病应及时治疗,避免不必要的损失。

五、母牛的初配年龄,在农村,牛繁殖力低的因素之一就是初产期较晚。据调查,一般黄牛产犊初产期为4岁,因此,提早开产,缩短产犊周期较为重要,一般黄牛在8—15月龄时就可发情,2岁左右时就应配种。

六、适时出栏育肥90天后,育肥牛已经肥壮即可及时出栏。一般观察尾根、肋骨及颈侧部,如用手摸牛颈侧弯曲部肌肉感到充实丰满,肋骨上有肉、充足,以及尾根两侧的凹陷处很小或平,表示牛已经育肥,此时即可出栏。

一年四季如何养?春季

春天温度逐渐升高,万物开始复苏,草地上的牧草开始萌发。农村养的牛在冬季天寒地冻时转为圈养,饲养管理极其粗放,仅喂些未经处理且贮藏不当的农作物秸秆,到了春季有的牛骨瘦如柴。春季应采取各种措施使牛尽快复壮。

一、驱虫健胃寄生虫对耕牛的危害很大,它争夺牛体内的营养物质,造成牛体瘦弱,还可引起肠炎等疾病。因此,必须对耕牛进行驱虫,可使用抗蠕敏或敌百虫等药物。还要对耕牛进行健胃,以增加消化液的分泌、促进食欲、改善消化机能,可用橘子皮或生姜按每头牛30~60克煎水灌服,也可用人工盐、小苏打等药物。二、给牛进行预防接种,根据当地畜牧部门的防疫计划进行接种。

三、放牧,春季放牧一般早晨9点出牧,下午6点收牧,放牧9小时左右。放牧时每群20一30头,上午8一11点放牧饮水,11点至下午2点休息、反刍,下午3一6点放牧与饮水。每天放牧路程往返不超过8公里,放牧草地应轮牧,每块放牧地放牧5天左右后即应换新牧场,以利牧草再生,放牧地点附近应有充足的水源与乔木,以便牛饮水、乘凉、休息和反刍。每头牛每天供50克食盐进行自由舔食。

四、注意观察母牛发情,对没有怀孕的母牛进行人工诱情,使母牛都能怀孕。

五、早春放牧要注意防止牛跑青,早春在南方地区草坡、灌木林地时而有一些青绿色的牧草,牛容易往那个地方跑去吃草,但是没有多少能吃的青草,早春放牧要晚出早收,在低洼平坦草地进行放牧。

六、早春羊容易采食灌木林中的蕨类植物和杜鹃花嫩叶而引起羊中毒死亡,这是冬季、早春反刍动物放牧中毒死亡的主要因素,放牧时必须注意不要在蕨类植物和杜鹃花灌木林中放牧。

夏季

夏季气温高,牧草茂盛,是一年中牛增重最快的黄金季节。

一、放牧特点是早出晚归,夏季放牧一般早晨6点出牧,下午6点收牧,放牧11个小时左右。放牧时每群20一30头,上午8一11点放牧饮水,11点至下午2点休息、反刍,下午3一6点放牧与饮水。每天放牧路程往返不超过8公里,放牧草地应轮牧,每块放牧地放牧5天左右后即应换新牧场,以利牧草再生,放牧地点附近应有充足的水源与乔木,以便牛饮水、乘凉、休息和反刍。每头牛每天供50克食盐进行自由舔食。

二、当温度高于30度时就要注意防备牛中暑,

三、注意供给足够的清洁新鲜饮水。

四、牛圈要打扫干净及消毒。

秋季

入秋以后日照逐渐缩短,并且阴雨天气多,光照时间减少,牧草开始结籽,质量开始下降。

一、放牧与夏季相同。每头牛每天晚上补给混合精料500克以上。

二、秋季温度高,昼夜温差大,光照差,湿度高,易引起饲料受潮可导致流行曲木霉病的发生和黄曲霉毒素中毒,因此,秋季应抓好牛的预防注射和牛舍消毒工作,保持干燥,饲料应贮藏在干燥通风处随加工随喂,减少贮藏量,以免受潮霉变。

三、牛疥癣病一般是秋季感染,冬季流行严重,特别是阴雨天气,圈舍潮湿情况下蔓延最广,症状明显,顽固难治,而且影响健康生长,降低抗病力,往往造成大批死亡。防治疥癣病,必须进行综合防治,在药物治疗的同时,应彻底清除圈内垫草,对圈舍的墙壁、运动场、拦杆、用具等用0.5-1%敌百虫溶液喷洒或20%生石灰水加5%臭药水粉刷消毒处理以抑制本病的发展,才能收到显著效果。

四、青贮饲料的制作,青干草的晒制,冬季饲草的贮备。

五、注意观察母牛发情,对没有怀孕的母牛进行人工诱情,使母牛都能怀孕。

冬季

冬季日照短,气温低,食入的饲料主要用于产热,必须科学地饲养,精养巧管。

一、放牧与春季相同。

二、冬季应保证饮水,要给牛饮温水,不要饮用结冰水。

三、继续防治疥癣病。

四、每头牛每天晚上补给混合精料500克以上(玉米60%、菜籽饼20%、麦鼓或米糠20%),夜间每头牛补青草或氨化饲料5公斤。

五、保持犊牛圈地面垫草保持干燥、卫生,用5%氢氧化钠喷雾消毒,每天刷拭牛体2次,从前向后、从上向下顺毛刷试。发现疾病应及时治疗,避免不必要的损失。

母牛掉胎的补救方法有哪些?

母牛掉胎的补救方法有哪些?

引起孕牛流产的病因有很多,主要有传染性因素和非传染性因素.发生非传染性流产的因素主要有遗传因素,如胎膜异常(胎盘之间出现小胎盘,胎水过多,胎膜水肿),胎儿异常(畸胎,双胎怀于一个子宫角内),子宫异常(子宫内蛋白质,能量物质和离子异常,子宫粘连),内分泌异常(激素产生不足或不协调等);公畜精子因素(公畜本身是病原携带者);诱发因素(引起体温升高,呼吸难,高度贫血疾病的诱发);饲养因素(草料质量差,营养不全,有毒或有霉变);管理因素(管理失误造成机械性损伤,误诊,粗暴处理等)等.但临床上最多见的还是因微生物感染而引起传染性阒素导致的流产,这类流产症状复杂,不易确诊.现将引起孕牛流产的几种传染性疾病及部分非传染性病的剖检特征以及这些疾病引发母牛流产时的症状综述如下.1传染性疾病1.1微生物疾病1.1.1布氏杆菌病该病是南布氏杆菌引起的接触性人畜共患传染病.其潜伏期短者2周.30--△2006.04长者町达半年以上.多数病例为隐性感染.本病主要危害生殖器官.引起子宫,胎膜,睾丸的炎症.临床特征是流产,也可引起关节炎.布氏杆菌病引起的流产可发生于怀孕期的任何时期.但在怀孕后第5—8个月最多见.孕牛流产前数日会有明显的征兆:乳房肿大,流出类似初乳性质的乳汁或是带有凝乳絮状片的黄色液体,甚至乳房硬化,乳量减少或完全丧失泌乳能力;阴唇肿胀,荐部与肋部下陷:阴道粘膜.【有小米粒大的红色结节.阴道内有灰白色或灰色粘性分泌液.流产时,胎水一般比较清,但有时混浊并含有脓样絮状物;流产后常发生胎衣滞留.会在1~2周内从阴门内排出污灰色或棕红色,气味恶臭的分泌物;胎衣呈黄色胶冻样浸润.表面覆盖糠麸样纤维性絮片和脓汁;有的胎衣增厚,表面散布出血点:绒毛叶贫血呈苍黄色,有的覆盖灰色,黄绿色纤维絮片,有的覆盖脂肪样的渗出物.胎儿皮下呈出血性浆液性浸润.脐带肥厚.淋巴结,脾脏肿大.表面有坏死灶,肺内有散在的炎性病灶.真胃内有淡黄色或白色粘液.胃肠道,膀胱浆膜下有点状或线状出血:母牛的子宫粘膜和绒毛膜之间存在淡灰色污秽不沽的渗出物和脓块.绒毛膜上有多量出血点.1.1.2沙门氏菌病奶牛感染沙门氏菌后的主要症状是高热(40~42~C),食欲废绝,呼吸困难,剧烈腹痛,严重腹泻,粪便水样,恶臭.粪内含有血块,纤维素碎片.因沙门氏菌感染而引起的母牛流产,一般多发生于怀孕的第4~9个月,常见于第6个月.流产后常见胎衣滞留,并出现子宫炎,乳房炎,关节炎,肺炎等后续症状.1.1.3衣原体感染牛的衣原体感染比较少见.临床主要表现为肺炎症状.有时表现共济失调,流涎,腹泻等症状.流产后多伴有乳房炎,子宫内膜炎.因农原体感染而引起的流产多发生于怀孕后期,多集中在第6~9个月.个别奶牛发生于怀孕的第4~6个月.农原体感染引起的流产一般只发生一次.连续发生二次流产的情况很少见.流产后的胎儿呈血红色,皮下水肿,胸水呈淡红色;胎盘黄褐色,子叶坏死.绒毛水肿呈胶冻样.1.1.4钩端螺旋体病本病是由致病性钩端螺旋体引起的人畜共患和自然疫源性传染病.牛感染钩端螺旋体后临床表现多为短期发热.出现贫血,黄疸,出血,蛋白尿,血红蛋白尿等症状.病牛鼻镜干燥.甚至龟裂,常在1:3腔粘膜,耳部,头部,乳房和外生殖器的皮肤上出现坏死.母牛的流产一般多发于怀孕后期.流产前表现有明显的发热,贫血,黄疸等症状.并出现血尿,蛋白尿,尿毒症.粘膜瘀斑,因滑膜炎而出现严重的跛行等.也有的病牛没有其它任何症状.只有流产症状.有时流出的胎儿会出现皮肤粘膜苍白,黄染等.1.15李氏杆菌病牛的李氏杆菌病多为散发,病初体温稍有升高,不久即出现神经症状怀孕母牛发生李氏杆菌病后,一般都会流产.流产多发生于怀孕的第5-8个月.流产后胎衣滞留,出现子宫炎.因患李氏杆菌病而流产的母牛,子宫内膜充血.以至广泛性坏死,剖检可见脑膜充血,水肿,脑干变软,有小脓灶:因败血症死亡的病牛,除败血症变化外.可见肝脏坏死,胎盘子叶常见出血,坏死.1,1.6传染性鼻气管炎临床可见呼吸道型,角膜结膜型,生殖道型,流产型,脑膜脑炎型,肠炎型等.导致流产的多为流产型,多因病毒株侵害胎盘和胎儿引起的,一般不表现任何症状.流产多发生于怀孕后的第5-8个月.以头胎怀孕牛多见.有时也可发生于妊娠阶段的任何时期.一般流产后不表现胎衣滞留.主要特征是传染性脓疱性外阴道炎,阴道检查可见脓性分泌物积聚在阴户底部;阴户,阴道粘膜上有大量白色坏死的脓疱和烂斑:重症粘膜表面有弥漫性干酪样假膜;阴道,子宫粘膜上有点状,条纹状出m.附着大量脓性无臭分泌物;局部淋巴结肿胀.流产胎儿皮肤有水肿和出血:肝,肾和淋巴结有小坏死灶.1.1.7弯曲杆茵病叉称弧菌病,本病是弯杆菌属细菌引起的一种生殖道传染病.一般多发生于冬季.主要表现腹泻,叉叫"冬痢".病菌在感染后10-14天即可侵入子宫,输卵管内,在其中繁殖,引起子宫和输卵管的炎症.临床上以奶牛暂时性不孕,胎儿早期死亡,妊娠母牛流产以及发情不规律等为特征.患此病的母牛又称为母牛的弯杆菌性流产,流产多发生于怀孕后的第5-6个月.流产率为5~/c~20%.早期流产的胎衣可自行排出,5个月以后流产的,大多会出现胎衣滞留现象.流产后母牛发生子宫颈炎,子宫内膜炎,输卵管炎,阴道检查可见粘膜潮红,粘液增多.有时炎症可波及阴道.流产物的变化以胎盘水肿为显着特征.胎儿皮下组织广泛性胶样浸润,胸水,腹水量增多.多数脏器表面及心包有纤维索性粘连,肝脏浊肿,硬固,表面有淡黄色伪膜,有的肝脏有坏死灶.肺水肿.胎盘严重瘀血,水肿,出血.1.1.8赤羽病赤羽病叉称阿卡斑病,是由赤羽病病毒引起的虫媒性传染病.其特征为流产,死产以及产出先天性关节弯曲积水性无脑综合症胎儿.该病的流行具有区域性,季节性,地方性等特点.胎儿流产一般多发生在7个月以上或接近分娩的时候,流产无任何症奶牛养殖DairyCowHusbandry状.发生早产,死产的胎儿多数出现体型异常.特别是四肢明显弯曲.感染此病的奶牛在12月到翌年3月分娩时.其胎儿除出现体型异常外.大脑缺损的病例较多.这些症状也是该病与其它流产病的重要区别.1.1.9中山病中山病叉称牛异常分娩病,是由中山病病毒引起的.该病属呼肠孤病毒科环状病毒属.其特征是病犊吸乳能力丧失,视力减弱,眼球白浊,听力丧失,痉挛,旋转运动或不能站立等神经症状.这些症状是中山病与其它流产病的区别.感染此病的母牛胎龄约为125天,发病的高峰多在次年的1-2月问.自然感染的母牛无明显症状.病犊除少数病例头顶部稍突起外,体形及关节不见异常.这也是该病和赤羽病引起流产的最大区别.1.2寄生虫病1.2.1牛胎毛滴虫痛牛胎毛滴虫病是由毛滴虫属的牛胎毛滴虫寄生于牛的生殖器官引起的.侵入母牛生殖器的毛滴虫,首先在阴道粘膜上进行繁殖.继而经子宫颈到达子宫.引起炎症.牛胎毛滴虫在怀孕的子宫内,繁殖尤其迅速,先在胎液中繁殖,以后侵入胎儿体内,约经数日至数周即导致胎儿死亡并流产.母牛感染后,约经1天,阴道即发红肿胀,1~2周后,开始有带絮状物的灰白色分泌物白阴道流出.同时在阴道粘膜上出现小疹样的毛滴虫性结节.探诊阴道时,感觉粘膜粗糙,如同触及砂纸一般.当子宫发生化脓性炎症时,体温往往升高.泌乳量显着下降.怀孕后不久,胎儿死亡并流产;流产后,母牛发情期的间隔往往延长,并有不妊娠等后遗症.2006.0431■l奶牛养殖DairYCowHusbandry1.2.2新孢子虫病新孢子虫的生活史尚不完全清楚.已知犬是它的终末宿主.其在|犬的肠L皮细胞内进行球虫型发育时.此阶段对宿主无明显危害;而在中间宿主,其它哺乳动物和犬体内的有核细胞内都可进行肠外期发育,对宿主的危害较大,可造成孕牛流产,死胎,早产或新生犊牛神经系统疾病,对奶牛的危害尤其严重.患牛呈现四肢无力,弯曲,关节拘谨,后肢麻痹,运动失调,头部震颤明显,头盖骨变形,眼睑及反射迟钝,角膜轻度混浊.孕畜发生流产或产死胎;即使能产下胎儿,体质也较虚弱.若在胎儿期间已感染新孢子虫,当这种犊牛发育至成年牛时,这种感染可能消除或恶化,或转为隐性感染;但这些牛在妊娠期时可将新孢子虫经胎盘传给胎儿.母牛从妊娠3个月到妊娠期结束这一段时期均可发生流产,大部分由于新孢于虫病引起的流产多发生在妊娠5-6个月时.牛新孢子虫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在牛群中流产呈局部,散发性或地方性流行.同一母牛可能反复发生流产.先天感染的犊牛出生时体重比正常犊牛轻且体重增加缓慢.新孢子虫感染的犊牛一生下来就表现神经症状,严重的则不能站立,四肢虚弱或僵直.或者临诊表现正常,但在1-2周后出现神经症状.1.2.3奶牛附红细胞体病奶牛附红细胞体病是由立克氏次体引起的一种热性,溶血性疾病.病原体附着在红细胞表面,或频繁运动在血浆中,大量破坏奶牛红细胞.影响孕牛的常血液免疫功能,红细胞的携氧功能和对疾病的抵抗能力.使母牛发热,贫血.机体不断消瘦.最终引起母牛生理紊乱而发生流产.同32△2006.04时,附红细胞体还可通过胎盘屏障进入胎儿血液,破坏胎儿血液红细胞.使胎儿出现贫血,缺氧以及生长发育受阻最终导致死亡.从而出现胎儿性流产.2非传染性疾病2.1维生素缺芝病2.1.1维生素A缺乏症维生素A缺乏症主要影响动物视色素(对牛影响视红紫质)的正常代谢,骨骺的生长和上皮组织的维持.严重缺乏的母畜,更可影响胎儿的正常发育.维生索A能保证胎盘上皮的完整性,缺乏时,能使子宫粘膜和绒毛膜卜皮细胞角化和脱落.母牛的受胎作用虽未必受到影响.但胎盘变性,可导致流产,死产或产弱胎及胎盘滞留.2.1.2维生素E缺乏症维生素E是一种抗氧化剂.具有抑制或减慢不饱和脂肪酸被氧化的功能,日『以保护细胞膜的脂质不受损害.维生素E的缺乏可导致奶牛的不育和不孕,卵巢机能的降低.性周期发生异常以及死产或流产等现象.2_2微量元素缺乏病妊娠母牛缺锌时性周期紊乱,不易受胎,胎儿畸形,易发生早产,流产,死胎,不育等;缺碘时性周期紊乱,胚胎发育受阻,产期拖延,易于流产.并出现死胎,怪胎和胎衣不下等症状.新生胎儿水肿,厚皮,毛粗糙且稀少,甚至亦有尢毛者;缺锰时发情期延长,不易受胎,早期发生原因不明的隐性流产,死胎和不育:缺钴时发情次数减少,怀孕率F降,流产等.2.3中毒性病孕牛食盐中毒时易发生流产.分娩后易引起子宫脱垂:酒糟中毒,马铃薯中毒,黄曲霉毒素中毒以及蓖麻子中毒时均易引发孕牛流产

好了,本文到此结束,如果可以帮助到大家,还望关注本站哦!

本站所发布的文字与图片素材为非商业目的改编或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权或涉及违法,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