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江养牛(养羊吗)

黔江养牛(养羊吗)

各位老铁们好,相信很多人对黔江养牛都不是特别的了解,因此呢,今天就来为大家分享下关于黔江养牛以及重庆的气候适合养牛,养羊吗的问题知识,还望可以帮助大家,解决大家的一些困惑,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黔江自驾游攻略

黔江自驾游攻略

黔江自驾游还是别有一番风味的,这里拥有很多古代遗留下来的建筑物,也是巴蜀地区的文化圣地,无论是人文景观还是自然景观都极度发达,给人无限激情和梦想,下面给大家分享黔江自驾游攻略。

黔江,这个渝东南的小城,在我心中有着极其深沉的份量。离开象牙塔后,我在这个峡谷峡江之城度过了我人生很重要的三年,这里的山水,这里的花草,这里的人事,都是心中放不下的眷念。有时候迷住人的不是什么情怀与回忆,而是一缕忘不掉的香,比如五月大街小巷的洋槐,八月拂面而来的桂香。不管你们信不信,每段记忆总得有一段味道才能鲜活地留存在脑海。黔江于我,就是五月的洋槐,八月的桂花.今天我想跟大家分享一下五一小长假的黔江行。

黔江素有“渝鄂咽喉”之称,虽离重庆主城较远,但交通网络发达,选择汽车飞机火车出行都很便利。

交通

汽车:四公里汽车枢纽站/龙头寺汽车站

火车:重庆北——黔江,班次很多,从早到晚任君选

飞机:武陵山机场规模不大,航线不太多,具体可在去哪儿、携程网查

自驾游:从重庆巴南收费站到黔江主城约248公里,沿包茂高速3个半小时车程即到,隧道较多,平原地区来的朋友可能不太习惯。不过也算是重庆特色了,

喀斯特地貌下的杰作,这边隧道群很多,隧道深长,也算是见识!

51小长假我安排得即为合理,30号晚上连夜赶回我的老家——郁山古镇,老家也是个很美的地方,与世无争,山清水秀,空气飘香。等我静下心来的时候会专门腾时间拍照写文,记录郁山这座千年古镇的点滴美好。

重点还是要说黔江,实话说黔江可以驻足玩耍的地方很多,情侣山上晒晒太阳打打牌,就能悠闲地过一个下午;跑马山上吃个农家饭,院里的太阳坝上搓个小麻将,又或是在石会的中元山上钓钓鱼赏赏花,日子便是细碎的美好。

濯水古镇风雨廊桥

濯水古镇位于黔江区东南角,地处乌江主要支流“塘岩河”(阿蓬江)畔,主要居民为土家族和苗族。濯水古镇距黔江主城26公里,渝怀铁路、渝湘高速公路、319国道公路都从这里交汇穿过,交通极为便利。

据了解,濯水古镇初称“白鹤坝”,元明时期属酉阳土司辖地,重要的商业地理位置,自古以来就是重要的驿站和商埠。清代后期起便成为川东南驿道、商道、盐道的必经之路。民国二十四年,人称濯水为“濯河坝”,已是商贾云集、店铺鳞次栉比的重要集镇。商贸的日益发达,迅速促进了当地与外界的物资交流,创造了最为繁荣昌盛的历史,甚至已居于同时期的黔江县城之上,与酉阳龙潭、龚滩合称“酉阳三大名镇”。PS:濯水是黔江的,黔江的,黔江的

(日常的风雨廊桥)

(白雪覆盖的风雨廊桥)

濯水古镇是黔江旅游着重打造的地方,在黔江的三年,濯水也是我常去的地方。这里最大的景是风雨廊桥,长303m,宽5m,现已更名为沧浪桥。风雨廊桥声名鹊起其实归咎于2013年11月28日一场突如其来的火灾,气势雄伟的廊桥一夜之间烧为乌有,新闻出来后霸屏新浪网易百度搜狐,网上一片惋惜遗憾之声

现在的沧浪桥就是修复重建后的廊桥,虽然同样的巧夺天空气势宏伟,但有的东西真的是一去不复返了,再好的它也不是过去的它了。所以,有想看的风景就要趁现在去旅游,有喜欢的人就要勇敢地告诉他,时光真的好不经用。

濯水古镇风雨廊桥桥身为纯木结构,建筑材料之间以榫头卯眼互相穿插衔接,直套斜穿,结构牢固精密。桥建有三层塔亭,两侧有约百扇可自由开合的雕花木窗,桥内摆放有红漆长凳。

濯水古镇四面环山,是武陵山区少有的土家水乡,是一个集土家吊脚楼群落、水运码头、商贸集镇于一体的千年古镇。历史为濯水古镇留下了众多的文化古迹和乡土文化遗产,巴楚文化、土家文化、大溪文化和华夏文明在这里相互交织,形成了濯水古镇独特的民俗、民族文化风情,吸引着众多的游客

(当地的绿豆粉)

(马打滚)

说到美食的话,当地最出名的就是绿豆粉和马打滚了,价格都不贵,去了敞开吃就行!反正你也吃不了多少,濯水的青椒小鱼也是不错的,记得试试~

黔江小南海最美堰塞湖

黔江小南海原名小瀛海

,位于重庆市黔江区境内,与湖北恩施接壤,是国家AAAA级景区。小南海是一个融山、水、岛、峡等风光于一体的高山淡水湮塞湖泊景区。人称“深山明珠”、“人间仙境”。小南海是国内保存最完整的一处古地震遗址

黔江到南海班车很多,基本45分钟一趟,交通还是非常便利的~黔江到南海约32公里,大概1个小时车程,路况很好,全部都是硬化的柏油路;也可以选择高速路,建议走二级路,沿途风景秀丽,美不胜收。

清咸丰六年(1856)大地震中,谷口被湮塞而为大泽。大垮岩、小垮岩、断碉绝壁及岩石垒成的大坝等地震遗迹,于今仍清晰可见。小南海四周秀峰环列,湖口奇石竖立,溪水萦回,湖内港汊纵横,岛上茂林修竹。朝阳寺、老鹳坪、牛背三个岛屿,古松蔽日、茶花连云、茅舍竹楼、鸡鸣犬吠,一派田园风光。

在南海三岛中,最大、最美的是牛背岛。这不仅因为它产生了许多优美如歌的民间故事、神话传说,神秘隽永,滋味绵长,更因为它恬淡自然,深藏不露。它也是一岛松风,杂花生树,四时不绝。岛上有猴群、麝香园,还有鸡狗猪羊,茅舍竹楼。牛背岛后的倒牵溪虽不宽,

却很深,隔断了岛与陆地的联系。彼岸是龇牙咧嘴的断壁残岩,虎视眈眈地盯着这头入水的巨牛。

岛上有很多小吃,南海湖中的螃蟹都很是肥美,鱼儿亦同。烤鱼炸螃蟹还有烤虾子,都味道不错。南海是黔江人民的饮用水源之一,这里水质极好,鱼虾成群。泛舟湖上,也是特别惬意。

几年前我初去之时,小南海还非常的原生态,今年再去发现人行步道已然修好,安全性极大提升,如此不仅避免了游人的恣意踩踏,还让景区变得更为和谐~

五一天气很好,蓝天白云青山绿水,一路上都是满满的槐花香,吸一口感觉会醉!这里的野花也很多,如果你是乡里娃,这儿的原生态会唤醒你很多关于童年的记忆~

岛上也有很多恐龙模型,小孩来了也不会觉得无聊~翼龙霸王龙做得神气活现的,煞是逼真!还有恐龙蛋,可以供你拍照嬉戏~

因为时间的缘故,我没有登山观全景,小南海也是我在黔江经常去的地方,拍照野炊露营,这里都是绝佳选择。不管是夕阳西下的晚霞满天,还是日出之时的薄云雾霭,还是下雨之时的烟雾朦胧,小南海都是仙境般的存在。爱美景的你,不可错过!

土家十三寨安心之所在

小南海的美,人尽皆知。但在小南海的深处,还有一方世外桃源般的净土,它就是重庆黔江土家十三寨景区。这个鲜为人知的地方,有它难以言喻的魅力。十三寨女儿谷,一个适合修生养息的地方。在小南海有客车直达十三寨,7元车费。

门口停车场挨着的就是民族博物馆,对土家族苗族感兴趣的可以进去逛逛,能看到很多的土家民俗展示,逼真的蜡像以及苗族土家族服饰,苗族的银饰相当精美,制作也很考究!门票就是小南海的套票,68元。所以来了小南海,怎么遭也要去一趟十三寨啊,毕竟买了票的,不看白不看~

博物馆的对面是岩湾花海,现在数映山红开得火热,再过一阵子等所有的花都种好,那就别是一般景观了。

远远望去,还是美得很有层次。上面有很多纳凉的亭子,夏天入夜后坐在亭子里,嗅着不时飘来的阵阵花香,看着夜空中萤火虫的点点亮光,再有调皮的夜风轻拂长发,满满的心安,好像回到了幼时一家人在坝上纳凉仰望星空的光景~

花海和博物馆之间有条小河沟,搬螃蟹捉鱼虾,烧烤露营,你想怎么玩都可以。

忘了说,在这里你还可以租民族服装,更贴近这里的民风民俗。我这套还蛮好,艳丽的色彩和这大自然的清新之绿形成了较强烈的对比,所以拍照比较惹眼,主体很是突出,你们也可以这么玩~

我拍了几张相对来说还比较满意的照片,分享给你们~民族服装真的可以尝试,没准异族风情会让你耳目一新,让人眼前一亮呢!

我去的第一个寨子是龙须寨,寨子门口有棵古树深得我师傅欢心,所以他执意要来拍古树,我对树子无感,更喜欢放眼四周看山水花草。

有小姑娘在地里摘豌豆,这里的农家饭菜都是自产自销,纯天然无公害的。所以来了十三寨,你要放宽心地吃农家菜,这里的粉子饭、腊肉、还有各种素菜,都是土家人自己种出来的。你尽管吃,不新鲜找我!

每个寨子都是一个清新氧吧,群山围绕绿树成荫,这便是我最直观的感觉。

离开龙须寨的下一站是大王坪,挂牌古树是这里吸引我们的原因,几百年的树子依然枝繁叶茂~据说一方古树养一方人,有这种百年老树,寨子也才更祥和平安~

人家不是很多,典型的土家吊脚楼,请注意:这些都是原始风貌,并非后期翻修的面子工程。这里大多是土家族的原住民,随着时间的推移,不少的村户搬到了黔江城里或者是南海镇上,留下的大多数安土重迁~

这边自己养鸡鸭养牛羊,这里有斑鸠有竹鸡,来了有家禽也有野味,尝尝乡间野味也挺好。

坝上人家自己采摘茶叶,晾晒茶叶。来了记得喝老鹰茶,我很是喜欢!

每天的农耕生活,放牛锄地,生活虽然琐碎却又别有悠闲。不是每个人都有机会体验“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乐趣~很多脱离了农村小镇的人,多年后也会怀念以前夏天栽秧、放牛挖土的日子。那种无忧无虑的田园生活,也是一种幸福。

回来的路上还看到了杀猪,我不知道是不是全国各处都有吃泡汤的习俗。春节前后,酉秀黔彭一带经常干这事,以杀猪吃泡汤为周末主要的休闲娱乐。农家养的土猪,肉质更为细嫩,味道也跟养殖场出来的有所不同,来十三寨,你可以吃到土生土长的农家猪,吃货的心情你们应该懂。

随后又在何家寨停了一阵子,这里也蛮出名的,是侯天明的家。有一部电视剧叫《侯天明的梦》这里也是主要取景地。

这个励志轻喜剧,有时间你们也可以看看,还不错!

这里是山歌发源地,土家族善歌,苗族善舞,基本寨子里的人都能歌善舞,不管是须臾老人还是妙龄男女,都能唱上几首。六碗茶和送郎调,随口都能来上一首~我以前还玩驴行的时候也爱跟着大家唱!这边还流行山头对歌,你来我和,饶有趣味。

寨子里这位张奶奶是个土家山歌达人,你肯定想不到她已经七十好几了。不怕生也毫不怯场,喊唱就唱,淋漓响亮。若是客官有兴致,还可以跟她对歌,不过外地人一般都听不太懂这边的客家话,我也只能听懂大部分。

看这一口好牙,不知道秒杀了多少年青人。环境好,水好,才能养出一方人。

张奶奶是在这里卖零食的,油炸洋芋,我必须隆重推荐你们尝尝,调料做得特别好,吃起来洋芋喷喷香。

摆手寨的彩焕龙门

人口文化大院也是你来十三寨必须去的一个地方,这里有点像北方的四合院,说起来也是个土家四合院~古色古香的土家建筑风格,也是民俗的具体展示,里面住着土家人,看看他们的日常生活也是稀奇!

中间的坝子就是这里的土家摆手舞舞台。每逢有重大节日土家人就会在这跳起摆手舞,场面颇为壮观,可惜我来的时候没有遇到这个盛况!这是我在网上找的之前的图片,大家凑合看~

十三寨的人都还过着比较传统的生活方式,柴火饭做得很香,大簸箕用来晾晒茶叶、萝卜干、苞谷等农作物,还有石磨用来磨豆子打豆腐

这院子风水很好,据说很多人家都是生的双胞胎,图中就是一对弟弟。如果你也想有这个大幸运,不如来十三寨安安心心地住上一阵子,没准受益一地风水,也能怀上双胞胎呢,哈哈哈~

(自己炕的腊肉)

十三寨是非典型农家乐形式,你能在每个寨子找到吃饭的地方,都是农家饭菜,自己炕的腊肉;自己种植的新鲜蔬菜;南海里捕来的野生小鱼。

反正都是你在大城市里享受不到的味道。味蕾舌尖,偶尔也需要一点别的滋味,你说对么!

如果可以,我希望可以停下自己的脚步

如果可以,我希望你可以随我偏居黔江

如果可以,我希望我们能归隐在十三寨

袅袅炊烟里,我在吊

回乡创业养殖典型案例材料(2)

回乡创业养殖典型案例材料(2)

回乡创业养殖典型案例三

西门塔尔牛养殖帮残疾的他走上致富路

——记黔江区残疾人自强模范张云德

在外漂泊二十多年,因为右眼先天残疾,他受尽人白眼,仍没能圆了自己的创业梦。无奈之下他回到家乡搞起了肉牛养殖,没想到却从此走上了致富路。“去年养殖肉牛收入达到40万余元,被区残联局表彰为‘黔江区残疾人自强模范’,自己也成了镇上的肉牛养殖状元”,一家人共享天伦之乐,生活终于奔上了小康。”近日黄溪镇黄桥社区6组残疾人张云德乐呵呵的告诉记者,在外漂泊多年,他终于圆了自己的创业梦。

漂泊在外:尝尽人世心酸

张云德从小生活在农村,他的家位于黔江区黄溪镇出名的高山大盖—芭蕉盖,成里交通不便,祖祖辈辈都以务农为生。初中毕业后,迫于家庭经济压力,成绩名列前茅的张云德毅然放弃了学业,踏上了南下的列车,去广东追逐自己的梦想。

那时候,进入电子厂,不仅干的活路比较轻松,比较体面,而且工资待遇也比较理想,可是,张云德进厂却碰到了一个大钉子——因为右眼残疾,几乎所有的厂都拒绝招收他。无奈之下,张云德只好放弃进厂谋一个体面的工作这样的想法,十八九岁的他,跟着叔叔伯伯们,到建筑工地做建筑,每天搬转,扎钢筋,和砂浆,手上的皮磨破了一层又一层。这样一干就是10多年,他完全记不得磨破了多少次皮,看着满手的茧,张云德有时候很无奈,面对生活给他的痛苦,他从来没有服输过,从来都坚信着明天会更好,累了,休息休息再干,生病了,吃一颗药,继续上班,不管多苦多累,都不告诉爸妈,怕的是让他们担心,他一个人默默的承受着,实在抗不过去了,就抽烟解闷,这样一下子就坚持了10多年。

这10多年里,张云德干过搬运,搞过建筑,做过清洁工,虽然又苦又累,可是他凭着那股永不服输的劲,硬是坚持了下来,逐渐的,习惯了这样的重体力劳动活,看着自己存折上逐渐增多的数字,张云德心里乐滋滋的,干起活来也不觉得那么的累了。

废品回收:赚到人生的第一桶金

2001年,张云德与朋友合伙在深圳开办了一个废品回收站,专门从事废品回收生意,张云德为人诚实、耿直,而且也比较辛勤劳动,逐渐的,他的废品回收生意越做越大,

通过十年的时间,他赚到了人生的第一桶大金,虽然从事的是在别人眼中毫不起眼的废品回收生意,但是,不管怎么说,他赚到钱了,还是自己当老板,跟着自己干的,还有10多号兄弟,每年,给他们开工资,都需要几十万。但是,张云德毫不吝啬,从不亏待员工,他宁愿自己少赚一点,也不能亏待了他们,由于张云德为人善良、坦诚、耿直、守信用、讲义气,他小小的废品回收生意越做越大,钱也越赚越多。包里的钱包鼓起来了,张云德在黄溪镇老家盖上了三楼一底的小洋房,全家人都住进了平房,生活乐滋滋的,还有很大一笔存款存在卡里。

但是,在外从事废品收购生意虽得心应手,收入也理想,而新的困难也随之而来:父母年老,子女上学,这是摆在眼前急需解决而又不能解决的燃眉问题。“2012年家人的一场大病,让我突然感觉到外面久了,该回家了”张云德说,“父母年龄大了,孩子上学也需要人好好照顾。”张云德经过认真的思考,最后,决定回老家创业,既能够照顾父母,又能够带动家乡的发展,这是不错的选择。

返乡创业:肉牛养殖帮他走上致富路

2013年9月,张云德回到黄溪镇老家,开始寻找项目,最终在多次咨询后选择了养牛,“你看,牛肉价格连年高,现在畜牧局的扶持政策也不错,而且我和老婆又能在家照顾父母和孩子。”张云德说。

张云德告诉笔者,回到家,他通过认真的观察,不断的分析总结,最后决定搞肉牛养殖。“近些年生猪行情波动比较大,而且养猪的比较多,养牛羊的人比较少,而且牛羊价格稳中有升,牛羊肉的市场消费也来越乐观,但是,养羊疫病防控相对投入要多,产品附加值相对于肉牛要少些,同样的见效慢,生长周期,肉牛养殖的效益要可观多了,而且,才开始搞养殖,自己没什么经验,肉牛养殖的风险相对也比较小些。”,经过再三的权衡,最后决定搞肉牛养殖,张云德一脸微笑的说。

目前,张云德的养牛场已投资60余万元,共有牛舍两栋,共占地面积1700余平米,通过一年的扩繁,现在存栏肉牛100余头。

“现在的牛好卖,由于这品种是优质西门塔尔肉牛,并且全是喂的自己种植的牧草和玉米秸秆等,牛肉质好,差不多是远销山东、湖南、广东一带,销路根本不成问题。”张云德说,今年9月份又可以卖掉一批,去年一年我卖肉牛和牛肉,产值45万元左右,今年我的目标是存栏200头,出栏肉牛100头,实现年产值100万元,比上年翻一番。

面对未来:做一位名副其实的残疾人自强模范

“野百合也有春天,残疾人当然也有我们的春天,我们只要自立自强,那么我们的春天一定是更加绚烂的。”张云德一边给牛拌料,一边笑呵呵的说,本来,肉牛养殖是富自己,党和国家就是好,还给予他颁发一个“残疾人自强模仿”、“肉牛养殖状元”,这更坚定了他发展肉牛养殖的信念,在今后的养殖过程中,他打算学习好肉牛饲养技术、母牛配种技术、疫情诊断技术,通过自繁自养,实打实的搞养殖,并且希望能够通过自己的养殖场来带动当地百姓致富,做一位名副其实的“残疾人自强模范”。

“张云德是一个值得敬佩的人,他干劲十足,通过两年的时间,他就已经把肉牛养殖推上了正轨,这不仅得力于他敏锐的生意头脑,更得力于他吃苦耐劳的精神,目前,他的肉牛养殖场存栏100多头,每年能够出栏40余头,年产值40余万,对于一个才开始发展的肉牛养殖场来说,取得的效益已经非常可观,相信在今后的发展中,那是不可预料的,张云德,当之无愧“残疾人自强模范”,也当之无愧“黄溪镇肉牛养殖状元”。

谈及黔江区残联和黄溪镇党委政府给予他的光荣称号,张云德笑呵呵的说,“这些荣誉代表着党和国家对他的关心,代表党和国家对发展畜禽养殖让百姓富裕的举止的重视,他在以后的路途中,一定会虚心学习耐心请假,学习好肉牛养殖的各种技术,实打实搞好肉牛

张云德说,本来,肉牛养殖是富自己,区残联还给予他颁发一个“残疾人自强模范”、“肉牛养殖状元”,这更坚定了他发展肉牛养殖的信念。谈及黔江区残联和黄溪镇党委政府给予他的光荣称号,张云德表示,他在以后的路途中,将实打实搞好肉牛养殖产业;待自己有一定的实力后,他将发展肉牛养殖专业合作社或家庭农场,让更多的乡亲参与进来,帮助他们实现小康梦。

回乡创业养殖典型案例四

养鱼亩产2500斤鳜鱼创养殖神话

2001年,中专毕业的李军,年仅19岁。他率先回村自学养殖特种鱼,成为当地水产行业最年轻的千万富翁。此外,他还发起成立了锦军水产专业合作社,带领200多户村民一起致富。他预计,3000多亩的养殖规模,今年年产值过亿元。

弃保安工作回家养鱼

2001年,中专毕业后的李军找不到理想工作,在一个居民小区当起了保安。一次,他和几个朋友到餐馆吃饭,要了一盘鳜鱼,价格100多元,“其实,这种鱼在我们村很常见,没想到这么贵?”这年,他辞掉工作,在华南海鲜市场做调查,并翻阅了一些养殖鳜鱼的书籍。

19岁的李军有了创业冲动。他决定回家养殖鳜鱼。事实上,他家乡的荷包湖农场水源充足,鱼塘多,具备鳜鱼养殖条件。他把想法跟父母和盘托出,“我的话还没说完,就遭到了父母的强烈反对。”但李军的哥哥李允表示支持。父母无奈,只得同意兄弟俩,并拿出了11万元积蓄予以支持。

第一年亏得血本无归

挖鱼塘,盖棚屋,找鱼苗,置增氧机,李军信心满满。2002年,他用16亩鱼塘养殖鳜鱼,并花了2个月时间,到汉江边找渔民收集了万余条小鳜鱼苗。曾养过鳜鱼的蔡师傅告诫他:“鳜鱼要吃小活鱼,死鱼不吃,饿了就互相残杀,且对水质要求很高,缺氧就死。”

李军从广东引进了300万条小麦鲮鱼作为活饵料养殖。但给鳜鱼喂多大的饵料鱼,又是一门学问,太大吃不下去,太小则增加了鳜鱼的捕食活动量,影响生长速度。7月的一天,离鳜鱼上市仅3个月。天气闷热无比,耐氧能力差的鳜鱼,纷纷浮出水面。浮头就意味着死亡,当李军开始抽水、转塘时,一切为时已晚,整塘鳜鱼瞬间全军覆没,损失达10万元,血本无归。

债主紧逼险些卖掉鱼塘

李军的失败,引来了村民们的嘲讽。“你搞这行不行,完全是瞎掰。”当时,在村民汪文学看来,李军成不了大事。

经朋友介绍,2003年,李军赴黄冈罗田县找郎正全师傅学技术,并一呆就是3个月。“你年纪这么小,有这个闯劲,让我佩服。”郎师傅将自己的鳜鱼育苗孵化、养殖技术,全部教给了李军。

李军不想放弃,回家后再借3万元钱,购了8000条鳜鱼苗。但这么多鳜鱼的“吃饭”难题,又让他栽了跟头。“饵料供应不足,只能眼睁睁地看着鳜鱼自相残杀。”

3年的时间,李军先后亏损20万元,债主无数。2004年春,李军家穷得连买米的钱都没有了。恰巧在这一年,哥哥李允患了肾病综合征,需要大量的钱治病。一些债主眼看李家无钱还债,甚至抱走他家的电视等值钱物件。

母亲哀求李军,“你把鱼塘卖掉吧。”那一刻,他哭了,“搞了几年的养殖,眼看就要成功了,要放弃我心有不甘。”在他困难时刻,李允的岳父出手,帮他解了燃眉之急。

亩产2500斤鳜鱼创养殖神话

2005年5月,连败三年的李军,放手一搏。他找亲戚、朋友再凑了5万元,购置了自动测氧机。实际上,此时的李军,其鳜鱼养殖技术,已是十分成熟,“何时下饵料,每亩下多少,何时换水、消毒,这一切我了然于胸。”

为了解决活饵料鱼供应问题,他将麦鲮养殖交给其他村民,然后以合适的价格收购。2005年,他承包的50亩鱼塘,收获了8000斤鳜鱼。当时,鳜鱼价30多元一斤,这年,他的毛收入近30万元,纯利润达15万元。2006年,李军扩大了养殖面积,承包的鱼塘面积达100亩,他拿出70亩养殖鳜鱼,此外,还用30亩养殖新品种黄颡鱼,实现多元化养殖,分担风险。“黄颡鱼可高密度养殖,耐低氧,抗病能力强,产量易保证,风险系数相对较小。”这一年,他的毛收入有200多万元,纯利润就有100多万元,鳜鱼养殖亩产达到2500斤。2009年,李军发起成立了锦军水产专业合作社,截至2011年4月,该社社员发展至200多人,养殖面积达3000余亩,预计年产值过亿元。

如今,李军扩大了养殖品种和规模,并承包了300多亩水域,养殖鸭嘴鲟、鲈鱼。目前,他正在通过中间商联系销售渠道。

与回乡创业养殖典型案例相关的文章:

1.返乡农民创业典型案例

2.农民返乡创业典型实例

3.农民返乡创业典型事例

4.回乡创业养殖致富事迹

5.返乡创业致富典型事例

重庆天友奶业的奶源在哪

重庆天友奶业的奶源在哪

年内天友形成7万头安全奶牛奶源基地,年产50万吨,40%销售到全国重庆晨报讯(记者聂玉虎)5月22日,重庆市农垦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与长寿区、渝北区、万州区、南川区等13个区县签订了合作协议,正式启动其下属公司重庆市天友乳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天友)7万头安全奶牛奶源基地建设计划。天友董事长王义昭说,“7万头安全奶源基地将投入资金13.8亿元,基地建成后天友乳业将形成50万吨年生产能力,跻身全国乳制品行业前五强,产品40%销到全国。”貌似荣昌有很多奶牛。华龙网讯(记者聂玉虎)昨日,天友乳业奶源基地计划首个项目―――长寿区双龙镇1000头规模生态循环安全养殖园区正式宣告成立。据了解,该园区是由一家房地产企业投资3000万元兴建。在天友的合作伙伴中,除了房地产行业外,在巫山县首期启动的2个500头规模的奶牛养殖示范基地,已确定由当地的煤矿老板投资建设。

三江:江畔侗家木楼一顿黄牛肉吃嗨了

三江:江畔侗家木楼一顿黄牛肉吃嗨了

人到中年,多半会变得口是心非。出差公干,尤其是往基层走,人家请几餐吃喝,吃着喝着就生出情来,你兄我弟的,恨不能让服务员去厨房拿刀来,当场剜出心来亮亮相,情状如同自幼走失的亲兄弟被找到手了。最经典的场面在饯行诉别之时,执手相顾,再三倾诉。此时有两句话必定要说,“这地方一定要再来,多来!”“到省城一定打个招呼,我来安排。”这些都是屁话,冲动过后就没这回事了,也没有谁非要当真,大家都是成年人。没准,下回在哪儿遇上,还要问声“贵姓”。

但前几天去三江,我确实真诚地跟各位新老朋友一一握手,真诚地说,我一定要多来。非为虚情假意,只为在此吃了一顿漂亮的黄牛肉火锅。要知道,这年头要痛痛快快吃顿好牛肉,可着实不容易。

三江是广西唯一的侗族自治县,地处桂北湘、黔、桂三省区交界。我是上街喝油茶,溜达回来时,发现有个馆子,打的招牌是独峒黄牛肉,心神一动。独峒乡在与贵州接壤的高寒山区上,海拔有八九百米,料想这地方水牛不多,不如抽空吃他一顿。南宁菜市场卖牛肉的小贩,摊摊都说自己卖的是黄牛肉,生牛肉我分不出是黄牛还是水牛,但做熟后水牛肉那种粗砺口感,还是很明显的。这么多年来,我大概也没买过几回真正的黄牛肉。在此遇上黄牛肉,岂不乘机饕餮一顿?

意思流露出来,一位三江小老弟就跟我说,要想吃黄牛肉,我来订地方,有个更好去处。晚上,他果然把我们带到县城边上浔江江畔,紧挨河滩,隔着条砂土路,有一座按侗族风格建的二层木楼,看模样还挺新,就是一家黄牛馆——这名字起得,让人摸不着头脑,我们是来吃黄牛肉,不是直接吃黄牛。浔江是珠江流域西江干流中游河段,上接黔江段下游,下连西江段上游。流到三江县城,江面已经很开阔。此地离人烟颇远,沙滩上走走,隔江看看远处的房子,欣赏一下木楼,很有一番静谧幽静的感受。

上得楼去,已经摆了几个菜了。除了青菜,都是从牛身上找来的。几乎都是生上,吃火锅。三江紧邻贵州,贵州的酸汤火锅很出名,酸汤猪脚、酸汤鱼、酸汤牛肉都很受欢迎,三江饮食很是受黔南尤其是侗族地区影响,这种酸汤火锅不少见,而且味道相当地道。这晚上的火锅,用了个鸳鸯锅,一半酸汤,一半牛肉汤。酸汤是一种野生小番茄发酵而成,红通通的,乍一看去以为和川、渝麻辣火锅一样辣,其实不怎么辣,徒有其表。相反,小番茄发酵而成的酸汤,味道淳厚,带着淡淡的柔和辣味,煮了牛肉后,夹杂了浓郁的鲜味。吃几口菜,就忍不住一个个盛汤来喝。有位南宁同去的同伴,以前没吃过这种酸汤火锅,这回是喝得过瘾,一碗接一碗,简直是从头喝到尾。清汤看起来很浓,但也还算清爽,味道鲜甜,牛的肉香真实浓郁,在南宁喝到的牛肉汤根本不可同日而语。

两广人吃牛肉,喜欢吃新鲜牛肉,而不像北方那样,以炖、卤、酱为多。早上吃牛肉粉、牛肉面,多是现加鲜牛肉一起煮,很少有现切卤牛肉、熟牛肉另行添加的。但做牛肉很要点手艺,追求持鲜嫩不柴的口感,最常见的生炒牛肉,大部分人动辄炒老。要想吃到鲜嫩的牛肉,下火锅最保险,不容易走调。

我老家玉林一带,上世纪末起流行起吃牛料,牛肉和下水混着吃,就叫牛料。有两种吃法,一种是把牛肉片加一些黄喉、百叶、牛肠之类的下水(具体什么料可以自己选配,加起来往往数斤肉料),混在一起大火爆炒,再另炒一些豆芽或豌豆、韭菜之类素菜,垫在大圆盘底,把炒好的牛料铺在上面,连牛料加垫底的菜,起码三五斤,吃得极有气势。这种吃法,全看厨师手艺,吃起来除了诸种牛料混在一起合成的奇香外,奇怪的是每个店都能将牛料炒得非常脆口,很有嚼头,而且上菜很快,点菜后不到十分钟一大盘就能端上桌。

另一种吃法,就是烫火锅。也是自己选配牛肉、下水,以及牛肉丸子、牛红这类以牛为原料加工的菜,一煲清水下点姜、葱、红枣和枸杞,烧滚就可以将菜倒下去烫。牛肉和牛下水都是烫火锅的上品食材,所以玉林牛料很快传到了南宁,开了不少玉林牛料摊店。刚传入时,城管管得还不是很严,常有一些特色大排档开在简易房、临时建筑里,甚至摆到路边。冬天寒风冷雨飘着,人们顶着大遮阳伞或店家临时搭的蓬布,就在露天街道上哆嗦着吃牛料火锅,这种盛况持续了足足好几年,直到后来入室经营。

黄牛多是在天然环境放养,吃的是新鲜百草。所以肉质鲜嫩,比日本大阪进口来的冰冻雪花牛肉口感还要好,最好在宰杀后三四个小时内吃。玉林人来南宁开牛料店,为了表示自己的牛料新鲜,每个摊店都在显眼的地方挂着牛的遗体,真正做到想吃哪块肉就给你切哪块,牛下水、牛肉丸等也分门别类,装在托盘里摆在牛正面。黄牛个头小,每头牛可用的新鲜牛肉并不是很多,而下火锅的牛肉,对质地要求更高,一个店每天杀牛一两头,不是这样配着下水,还不一定够卖。

三江黄牛肉火锅的吃法和味道,只比玉林牛料火锅多了一道酸汤味,其他也是差不多的。而且,平时吃牛肉,炒也好涮也好,为了追求鲜嫩口感,往往要先码味腌一下。但无论三江还是玉林的牛肉火锅,都是点好单后切好装盘直接上桌,并不事先腌制,顶多在肉上面放点葱段、芹菜配饰。下锅后,不管煮多久,肉都不会发硬发柴甚至咬不动,我也很奇怪。

吃牛肉当然是吃黄牛肉后,肉质远胜水牛肉。以前无论水牛还是黄牛,价值更在于“役使”。很多朝代,明令禁止屠宰耕牛。过去的牛,有点像这些年疯炒的房子——既有使用价值,本身也是一笔大资产。所以,养牛的农户,非常珍惜自家的牛,有句话说,“再饿不杀耕地牛,再穷不杀看门狗”,说视为家庭成员也不为过。前些年广西农村盗牛之风不绝,很多养牛的人家,夜里要扛着铺盖到牛圈值守,甚至把牛拉回家里放。一些住木楼等干栏式住房的民族地区,一楼就是专门存放猪、牛等大牲畜的。在农村偷牛如被发现,会全村全寨的人追出去,往往循迹追到次日,一跑数十上百里路,捉住了偷牛贼,是要往死里打的,可见“牛”这笔财富在农民心目中的重要地位。

不过,随着农业机械化程度的不断提高,以及耕作方式的改变,用牛来协助耕作的农户越来越少,牛的价值渐渐从役使变为食用为重。甚至养牛的人也越来越少,肉用牛一般由养殖专业户、养殖场批量饲养,品种上也多以进口的优质肉牛为主,很少有专门养殖水牛、黄牛作为肉用。

水牛几乎只能在南方养殖,因为水牛能够游泳,耕水田非常的好用。黄牛则南北方均有,但以北方为多,主要是黄牛耕水田不如水牛给力,但耕种旱地水牛就比不上黄牛来劲。而肉用的话,黄牛肉质更受欢迎。经育肥后的黄牛,屠宰率可以达到60%以上,其肉颜色一般呈棕红色或暗红色,脂肪为黄色,肌肉纤维较粗,肌肉间无脂肪夹杂。吃起来,黄牛肉肉质细腻,脂肪分布好,肌肉结实、柔细、油润,皮下有少量黄色脂肪,肌肉间也夹杂少量脂肪,因而滋味鲜美,肉味浓而不腥膻,肉骨比例高,肉体脂肪比例低。而水牛一般是用淘汰的老残牛屠宰肉用,肉色暗淡,有紫色光泽,肌肉纤维粗而松弛,干燥而少粘性,很耐煮,不易煮烂,肉质很差,远不如黄牛肉。因此,水牛肉价格要低于黄牛肉。

黄牛肉性温热,滋补作用较强,尤其擅长补气,是气虚者食养食疗的首选肉食。明韩懋所著综合性医书《韩氏医通》认为,“黄牛肉补气,与绵黄芪同功。”清汪绂所辑《医林纂要》也强调:“牛肉味甘,专补脾土。脾胃者,后天气血之本,补此则无不补矣。”唐陈藏器著《本草拾遗》更指出,黄牛肉补气、健脾,对虚弱之人可以助其健壮,对脾虚水肿的人,则有“消水肿,除湿气”的良好功效。现代医学也认为,黄牛肉高蛋白、低脂肪的特点,有利于防止肥胖,而且不致摄入过多胆固醇,有利于补充足够营养而又预防动脉硬化、高血压和冠心病。所以,要吃牛肉、喝牛肉汤补养,应选黄牛肉才算对症。

按道理,水牛肉来源远较黄牛肉少,但奇怪的是,南方菜市里吆喝卖纯正黄牛肉的,买回家一做,眼睁睁地吃出了水牛味,比老母鸡变鸭还要神奇。后来想想也就释然了,现在的贩子,能将牛肉边角废料甚至鸭肉、猪肉粘合成一整块牛肉。网上叫卖的牛扒,大半斤重,十块钱都不用。两相比较,有水牛肉吃都还不错了,总比吃奸商们的创新成果。所以,到三江能吃上一顿纯正的美味黄牛肉,恐怕是自己积德有余。

这顿黄牛肉火锅,除肥、瘦牛肉外,还点了牛骨髓拼牛脑、牛血、牛肉丸、牛蹄各一份,牛百叶两份。瘦牛肉之细嫩鲜甜自不必说,有一种入口无渣的感觉。我们平时在外点个炒牛肉,吃碗牛肉粉,用的牛肉多是筋头巴脑或库藏冻牛肉,绝无好肉可言,算算菜市卖多少钱一斤,盘里碗里有多少块肉,心下就清楚了。肥牛肉的肥肉部分,嚼起来竟有脆的口感,瘦的部分则柔软细腻,嚼着一脆一软,口感妙不可言。尤其意外的是,点了一盘牛蹄,我从未吃过这东西,早早放锅里打底,开吃时小老弟先给我们每人碗里布了一块。一口咬下去,我就被那口感倾倒。这东西胶原蛋白非常丰富,我不相信吃胶原蛋白能美容,也无此需求,但胶原蛋白丰富的东西,口感非常美妙,要费心地一点点把近乎软骨的肉啃下来,再细嚼时又非常弹牙。想起以前闻说,有人拿牛蹄假冒熊掌,如今一试,觉得牛蹄是有这资质的。牛肉丸子几乎是纯牛肉做的,加生粉不多,吃起来也没有传说中的弹牙劲力,但是味道真的不错,就当吃了块好牛肉。

重庆的气候适合养牛,养羊吗

重庆的气候适合养牛,养羊吗

重庆的气候适合养牛,养羊。

重庆市年平均气温16~18℃,长江河谷的巴南、綦江、云阳等地达18.5℃以上,东南部的黔江、酉阳等地14~16℃,东北部海拔较高的城口仅13.7℃,最热月份平均气温26~29℃,最冷月平均气温4~8℃,采用候温法可以明显地划分四季。重庆市年平均降水量较丰富,大部分地区在1000~1350毫米,降水多集中在5~9月,占全年总降水量的70%左右。重庆市年平均相对湿度多在70%~80%,在中国属高湿区。年日照时数1000~1400小时,日照百分率仅为25%~35%,为中国年日照最少的地区之一,冬、春季日照更少,仅占全年的35%左右。重庆市的主要气候特点可以概括为:冬暖春早,夏热秋凉,四季分明,无霜期长;空气湿润,降水丰沛;太阳辐射弱,日照时间短;多云雾,少霜雪;光温水同季,立体气候显着,气候资源丰富,气象灾难频繁。

重庆气候温和,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重庆多雾,素有“雾重庆”之称。重庆雾多,是由于重庆地理环境形成的。重庆年平均雾日是104天,有世界雾都之称的英国伦敦年平均雾日只有94天,远东雾都的日本东京也只有55天。重庆是名副其实的“雾都”,而重庆壁山区的云雾山全年雾日多达204天,堪称“世界之最”。

关于黔江养牛,重庆的气候适合养牛,养羊吗的介绍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本站所发布的文字与图片素材为非商业目的改编或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权或涉及违法,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