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养牛条例,城市里适合养牲畜吗

江苏养牛条例,城市里适合养牲畜吗

大家好,江苏养牛条例相信很多的网友都不是很明白,包括江苏一待宰的羊被男孩拦下并将其喂养,城市里适合养牲畜吗也是一样,不过没有关系,接下来就来为大家分享关于江苏养牛条例和江苏一待宰的羊被男孩拦下并将其喂养,城市里适合养牲畜吗的一些知识点,大家可以关注收藏,免得下次来找不到哦,下面我们开始吧!

江苏一待宰的羊被男孩拦下并将其喂养,城市里适合养牲畜吗

江苏一待宰的羊被男孩拦下并将其喂养,城市里适合养牲畜吗

近日,江苏无锡一位善良的小男孩出现在了公众的视野当中,据了解是因为父母本来准备买一只羊做全羊宴吃,但是小朋友看到小羊非常的可怜,于是让爸爸妈妈不要杀羊把这只小羊留下来。

小朋友表示动物也是有生命的,如果杀掉小羊的话,小羊会非常可怜,作为父母来讲,看到自己的儿子这么懂事,自然也是支持儿子的做法,于是他们决定将这头羊圈养起来,并且会一直养到羊老死的那一天。这样的做法是非常让人赞赏的,首先每一个动物都有生命,确实也是万物皆有灵,其次自己杀小羊是确实有一点点残酷,这个和到饭店去吃是不一样的一种概念,父母用这样的方式既培养了孩子的善良爱心社会责任心,也尊重了孩子内心的想法,这对于孩子今后的成长来讲也是非常好的。

那你觉得城里适合养牲畜吗?

城里人口众多,所居住的环境也是比较接近的,房子之间相隔的距离都很近,不像农村有着很宽阔的田地,所以说在城市里面,根据城市市容和城市环境卫生管理条例规定,城市内是禁止养牛羊,鸡,鸭,鹅等家畜以及家禽。城市需要注重城市的一个市容以及环境卫生,家禽自然是不适合养在城市里面的。像一些家禽,比如鸡鸭,鹅猪羊兔等,它们会对城市的卫生造成极其严重的影响,会影响到城市的市容,整洁优美的城市环境。饲养家禽还是在农村比较适合,农村的环境也更适合家禽生长,农村面积比较宽,空气好,环境好,而且喂养家禽的食物也更适合。

平时如果养一点宠物狗,宠物猫,这些是可以的,但是家禽类的都不允许饲养在城市。

养殖场拆迁补偿标准

养殖场拆迁补偿标准

国务院《禽畜规模养殖污染防治条例》二十五条明确规定:“因畜牧业发展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乡规划调整以及划定禁止养殖区域,或者因对污染严重的畜禽养殖密集区域进行综合整治,确需关闭或者搬迁现有畜禽养殖场所,致使畜禽养殖者遭受经济损失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依法予以补偿。”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第四十七条 征收土地的,按照被征收土地的原用途给予补偿:

1、征收耕地的补偿费用包括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以及地上附着物和青苗的补偿费。征收耕地的土地补偿费,为该耕地被征收前三年平均年产值的六至十倍。征收耕地的安置补助费,按照需要安置的农业人口数计算。

需要安置的农业人口数,按照被 征收的耕地数量除以征地前被征收单位平均每人占有耕地的数量计算。每一个需要安置的农 业人口的安置补助费标准,为该耕地被征收前三年平均年产值的四至六倍。但是,每公顷被 征收耕地的安置补助费,最高不得超过被征收前三年平均年产值的十五倍。

2、征收其他土地的土地补偿费和安置补助费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参照征收耕地的土 地补偿费和安置补助费的标准规定。被征收土地上的附着物和青苗的补偿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规定。征收城市郊区的菜地,用地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缴纳新菜地开发建设基金。

3、依照本条第二款的规定支付土地补偿费和安置补助费,尚不能使需要安置的农民保持原有生活水平的,经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批准,可以增加安置补助费。但是,土地补偿费和安置补助费的总和不得超过土地被征收前三年平均年产值的三十倍。

国务院根据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在特殊情况下,可以提高征收耕地的土地补偿费和安置补助费的标准。

养殖场拆迁一般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环境整治,因为养殖区域规划,对于禁止养殖的区域的养殖场需要关停或搬迁。二是大型工程项目建设用地的需要,要对征地红线范围内的养殖场进行拆迁。但是不管是环保搬迁还是项目用地拆迁,养殖场拆迁一般都有如下方面的补偿:

1、对养殖场的建筑物、附属设施等的补偿:我们所讲的建筑物,一般是指养殖场的禽畜圈舍、饲养人员的宿舍、养殖场的办公用房等等。附属设施则是指化粪池、遮凉棚、水井等等。

建筑物的补偿标准是根据评估来确定的,一般禽畜圈舍及附属设施根据建造成本价并结合成新来评估。人住的房屋如职工宿舍、办公用房等,因为具有住房属性,则要结合周边的房屋价格进行评估。

不少地方也对禽畜圈舍的拆迁补偿有制定标准,比如说山东省潍坊市公布的2017年禽畜舍补偿标准为砖混或砖木结构250-350一平,简易结构70-200一平,当然,一些规模化养殖场的禽畜圈舍建造较好,甚至建设有通风、保暖等设施,这个就应当进行评估,而不应当一刀切。

如果只是因环保关停,不拆除房屋和附属设施,则不涉及房屋和附属设施的补偿,但是也要警惕的是一些地方先以环保的名义把养殖场关停,然后再以养殖场的建筑物涉嫌违建来拆违,从而规避拆迁补偿的行为。

2、养殖场停产停业损失:一般来说,规模养殖场都是专业化养殖,办理了养殖证,有一些甚至是企业经营,有办理营业执照,而拆迁带来的就是生产经营的中断甚至是终止,面对这种情况,拆迁方应当基于养殖户停产停业损失的补偿。

停产停业的损失的补偿应该根据养殖场的经营收入、利润,停产停业的时间长短等因素来进行评估,比如说,现在一个养殖场要拆迁,该养殖场每个月产生利润10万元,预计恢复生产需要半年,那停产停业损失就应当补偿60万元,如果是永久停产,则应当考虑到养殖场转型和职工再就业的周期来核定停产停业损失的补偿。

对于企业,尤其是经营状况良好的企业,停产停业损失是非常重要的补偿点,但是呢,很多很多企业主往往比较重视房屋、设备设施等“硬件赔偿”,对停产停业损失等弹性空间较大的“软性补偿”重视不够,往往带来较大的损失。

3、对存栏禽畜的出清的补偿:遇到拆迁,但是圈里生猪还没有长成、鸡还没有长大,卖不上钱,而如果因为拆迁必须要处理,那这个损失应当由拆迁方补偿给养殖户,这就是存栏禽畜的出清补偿。

存栏禽畜的出清补偿,一般是结合禽畜的种类、大小、市场价格来确定,如仔猪多少钱一头,母猪多少钱一头,种猪多少钱一头,有一头算一头,有一只算一只,清点树木,确定价格之后,算出补偿金额。

4、养殖场搬迁补偿:对于专业化经营的养殖场,拆迁往往不代表终止养殖,而是需要重新物色新的位置,重建养殖场继续养殖,这个时候,就会涉及到养殖场的社保、物品搬迁到新的场所,在搬迁过程中存在损耗的问题,这就需要对设备搬迁和搬迁的损失进行评估补偿。

5、奖励:现在很多地方拆迁,都喜欢设置各种奖励,把奖励弄的比补偿本身还要高,其目的就是为了刺激被拆迁人积极签约,尽早搬迁。但是被拆迁人在拆迁过程中,既要看到奖励的激励性,也要看到补偿本身的合理性。

拓展资料

每个地方的补偿方案不一样,影响补偿金额的因素包括四个方面:

1、当地政府的财政状况;地方领导比较开明所得到的补偿会比较多。

2、养殖场是否具有完整合格的手续;经营证照齐全的实际养殖经营者,在经营期间遇到拆迁的,具体数额先协商,协商不成的,委托评估机构进行评估。

3、是否在当地政府规定的拆迁期限内;各种形式拆迁均会提到“在期限内”,超出规定期限内的不仅不会给予补偿,当地政府还会组织力量进行强制拆除。

4、养殖场环评是否过关;养殖场环评等手续过关,那会获得较高的补偿;如果不过关,则可能分文没有。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百度百科-畜禽规模养殖污染防治条例百度百科-拆迁

云南省西双版纳州勐海县位于哪个市哪个区

云南省西双版纳州勐海县位于哪个市哪个区

属于:云南省西双版纳州勐海县

勐海县总面积5511平方千米。总人口30万人(2004年)。县人民政府驻勐海镇,邮编:666200。代码:532822。区号:0691。拼音:Menghaixian

行政区划

勐海县辖6个镇、5个乡(其中3个民族乡):勐海镇、打洛镇、勐混镇、勐遮镇、勐满镇、勐阿镇、勐宋乡、勐往乡、格朗和哈尼族乡、布朗山布朗族乡、西定哈尼族布朗族乡;黎明农场。

历史沿革

2000年,勐海县辖2个镇、12个乡:象山镇、打洛镇、勐海乡、勐遮乡、勐混乡、勐宋乡、勐往乡、勐阿拉祜族乡、勐满拉祜族哈尼族布朗族乡、勐冈哈尼族布朗族乡、格朗和哈尼族乡、西定哈尼族乡、巴达布朗族哈尼族乡、布朗山布朗族乡。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全县总人口314068人,其中各乡镇人口(人):象山镇31280打洛镇24897勐海乡24500勐宋乡21906勐阿乡24897勐往乡13701勐混乡27114格朗和乡15641布朗山乡18358勐遮乡60330勐满乡19862西定乡14137巴达乡9957勐冈乡7488。

2004年,勐海县撤销西定哈尼族乡和巴达哈尼族布朗族乡,合并设立西定哈尼族布朗族乡。新设立的西定哈尼族布朗族乡管辖原来西定哈尼族乡和巴达哈尼布朗族乡的行政区域,隶属关系不变,乡政府驻原西定哈尼族乡政府驻地。

勐海是闻名中外“普洱茶”的故乡和我国产茶最早之地,有1700年前的野生“茶树王”和800余年前的人工栽培型茶树。四季适宜水稻生长,盛产优质米,自古有“滇南粮仓”之称,是国家级粮食生产基地和糖料基地。境内热带亚热带风光秀丽,民族风情浓郁。打洛是通往缅甸、泰国重要的省级口岸,边贸、旅游发展前景广阔。

概况

位置面积勐海县位于云南省西南部、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西部,地处东经99°56’~100°41’、北纬21°28’~22°28’之间。东接景洪市,东北接思茅市,西北与澜沧县毗邻,西和南与缅甸接壤。国境线长146.6公里。东西最长横距77公里,南北最大纵距115公里,总面积5511平方公里,其中山区面积占93.45%,坝区面积占6.55%。县城勐海镇距省会昆明776公里,距州府景洪40公里。

历史沿革

汉代前,隶属昆明、嵩部落,是“西南夷”的一部分。西汉,隶属益州郡。东汉光和年间,划归永昌郡。唐南诏时,隶银生节度。宋淳熙七年(1180年),境内设九勐土司地。元朝,属车里路军民总管府。明朝,隶属车里军民宣慰使司。明隆庆四年(1570年),宣慰使召应勐将辖区划为十二版纳,本县境内设四个版纳。清朝,沿袭明制。清顺治十八年(1661年),境内重置九勐土司地。民国元年(1912年),改设勐海、勐遮、勐混3个区。民国二年(1913年),境内设勐遮、勐混(实驻勐海)两个区。民国十六年(1927年),改区设佛海县、南峤县、宁江设治局。1950年2月17日,境内解放。1951~1958年,建制几经变动。1958年11月,勐遮、勐海两县合并为勐海县至今,隶属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

行政区划2003年,辖6个镇,6个乡。即打洛镇、勐海镇、勐混镇、勐遮镇、勐阿镇、勐满镇、勐往乡、勐宋乡、格朗和哈尼族乡、布朗山布朗族乡、西定哈尼族乡、巴达布朗族哈尼族乡。全县12个乡镇下设个85村民委员会、3个居民社区。

人口民族2003年,全县总人口为29.61万人,男15.15万人,女14.46万人;非农业人口4.68万人,农业人口24.93万人。有傣族、哈尼族、拉祜族、布朗族、回族、佤族、汉族等23个民族,少数民族人口25.56万人,占总人口的86.32%。其中:傣族11.55万人,占39.02%;哈尼族5.94万人,占20.06%;拉祜族3.74万人,占12.63%;布朗族3.20万人,占10.8%,是全国布朗族人口最多的县。

地理气候勐海地处怒山山脉向南延伸的余脉部,属滇西南山原地貌区的西南边缘。境内山峰、丘陵、平坝相互交错,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四周高峻,中部平缓。最高点在县境东部勐宋乡的滑竹梁子主峰,海拔2429米,属州内第一高峰。最低点为县境西南的南桔河与南览河交汇处,海拔535米。有大小河流159条,总流长1832.3公里,属澜沧江水系。有大小盆地(坝子)15个,5万亩以上的有勐阿、勐海、勐混、勐遮4个,其中勐遮坝23万亩,是西双版纳州最大的盆地,是水稻、甘蔗、鱼类主产地。打洛、勐板、勐往、勐满4个热区盆地盛产橡胶。属热带、亚热带西南季风气候,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年温差小,日温差大,依海拔高低可分为北热带、南亚热带、中亚热带气候区。年平均气温18.7℃,年均日照2088小时,年均降雨量1341毫米,全年有霜期32天左右,雾多是勐海坝区的特点,平均每年雾日107.5~160.2天。

经济与社会发展新中国成立初期,勐海县的经济社会发展缓慢。1978年后,各项事业蓬勃发展。2003年,全县国内生产总值10.91亿元,比1952年、1980年分别增长58.7倍和6.06倍;工农业总产值10.09亿元,比1952年、1980年分别增长了55.6倍和32.4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99亿元;地方财政收入6477万元;人均占有粮食526公斤;各项存款余额16.3亿元。产业结构结构趋向合理,一、二、三产业结构比重由1995年的45:27:28调整为2003年的40:19:41。2003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6934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720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99亿元;集市贸易成交额1.5亿元;城镇居民人均住房面积21平方米,农村人均住房面积24平方米。电视、摩托等一批高档消费用品进入广大农民家庭,有3.07万贫困人口解决了温饱问题。

农业1949年,勐海县农业总产值2364万元。1956年,开展和平协商土地改革和山区直接过渡,废除封建领主制,解放了生产力。1980年9月,勐海县率先在全州推行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农业的发展,当年全县农业总产值就达1.16万元;粮食总产量9.77万吨,平均亩产189公斤。90年代后,通过结构调整,形成以粮、茶、蔗为骨干产业,畜牧、水产、蔬菜、水果等全面发展的格局。改革开放后的24年间,农业总产值连年以6.41%的平均速度增长。被国家列为商品粮生产基地县、茶叶出口基地县、农业综合开发示范区、电脑农业示范区、糖料生产基地县和农业机械化示范县,被省列为养牛综示区、良种猪综示区。2003年,全县农业总产值6.7亿元;粮食面积44.6万亩,产粮13.1万吨,孔雀牌“201”、“408”、“502”优质米享誉省内外;茶叶面积21.5万亩,产茶8202吨;甘蔗面积24.5万亩,产蔗120.6万吨;蔬菜面积8.0万亩,产菜3.2万吨;生猪存栏17.2万头,肥猪出栏8.6万头;大牲畜存栏8.3万头,牛肉产量0.123万吨;水产品3990吨;农村经济总收入8.9亿元,乡镇企业总收入2.49亿元。

工业新中国成立初期,仅以制茶为大宗,另有制樟脑、纺织、造纸、制伞、制陶、铁农具、银饰品加工等作坊。到2003年,已建成制茶、制糖、制樟、采煤、发电、建材、食品加工等工业门类,全县工业总产值3.4亿元,分别比1952年、1980年增长736倍和11.2倍。主要工业产品中,食糖12.95万吨,精制茶1861吨,发电量10326万千瓦小时,原煤0.5万吨,黄金113.88公斤。勐海茶厂生产的产品先后获国优、部优、省优奖38个,普洱茶、红茶为重要品牌,“红碎一号”曾获国优银质奖,“七子饼”荣获全国保健产品“金鹤奖”。该厂已形成集种植、原料采购、成品加工、销售服务为一体的企业,产品有红茶、绿茶、普洱茶、紧压茶4大类107个花色品种,年生产规模7500吨。勐阿糖厂生产的“甘林牌”白糖多次荣获省部级奖,产品畅销四川、贵州、江苏等省市,出口缅甸、老挝、俄罗斯等国家,1996~2000年,实现利润居全省同行业首位。

旅游、边贸充分发挥旅游资源丰富的优势和旅游产业链条长、辐射面广、带动力强的特点,以打洛口岸为切入点和带动点,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地进行对外开放,促进旅游业的发展。2003年,共接待国内外游客98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2.47亿元,其中办证出境游客14.8万人次;实现边贸总额3.88亿元,边境经济技术合作700万元,边民互市2.1亿元,边境小额贸易1.4亿元。在中缅经济合作中,勐海县帮助缅甸第四特区以茶、粮、蔗、橡胶等经济作物及商贸、旅游替代罂粟种植,创造了绿色禁毒工程—替代种植“勐海模式”,产生了良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增进了中缅友谊和合作,得到国际社会的高度评价。

社会事业2003年,全县共有各级各类学校218所,其中:普通中学18所,职业中学1所,职业高中1所,教师进修学校1所,小学194所,幼儿园3所;有教职工2928人,在校学生4.99万人;适龄儿童入学率98.56%,巩固率99.15%,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医药卫生事业迅速发展,县、乡、村三级医疗防疫保健网建设得到了加强,各类医疗机构中,县属卫生单位17个,乡镇卫生院10个,拥有病床654张,每千人拥有2.2张;全县卫生技术人员581人,其中正高职1人,副高职4人,中职74人,乡村医生302人;各种传染病已下降至431.55/10万,疟疾发病率由1953年的12110.65/10万降至2003年的4.87/10万,全县基本实现了人人享有初级卫生保健的目标。计划生育工作完善了县、乡、村、社网络建设,2003年,全县计划生育率达91.36%,人口自然增长率为2.37‰。科学技术对经济的贡献率达40%,1997年被国家科技部评为全国“科技先进县”,“九五”期间,科技投入累计439万元,获科技奖39项。有图书室41个,藏书量4.6万册;有专业文化工作者84人,固定表演厅(场)30个,各种文化娱乐场所30个,业余文艺演出队134支。全民健身运动蓬勃开展,体育事业发展迅速,全县12个乡(镇)已有11个乡(镇)达到“云南体育先进乡镇”。广播电视人口覆盖率分别达到92.7%和90.5%。

精神文明与民主法制建设在创建文明单位、文明村镇和“十星级文明户”活动中,全县涌现出省级文明单位(文明村)11家,州级文明单位(文明村)46家,县级文明单位(文明村)143家,“五好”文明家庭2181户;12个乡镇中有103个村7043户农户开展了“十星级文明户”创建活动。各级组织认真贯彻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条例,依法行政。广大农村建立健全了乡规民约,民主意识、法律意识不断增强。持续开展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层层签订了《责任书》。不断加大禁毒工作力度,及时开展“严打”专项斗争,全县社会稳定,人民安居乐业。

2021年1月,《小康》杂志社推出2021中国春季休闲百佳县市榜单,勐海县位列第9位。

2020年11月18日,2020年中国茶业百强县排行榜出炉,勐海县位列第8名。

2019年8月27日,云南省人民政府将勐海县列为云南省“一县一业”示范县,代表产业为茶叶产业。

2019年8月,2019年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名单出炉,勐海县在列。

2018年8月16日,勐海县获得第四批全国法治县市区创建活动先进单位殊荣。

2018年2月22日,勐海县上榜2017年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市、区)名单。

江苏养牛条例和江苏一待宰的羊被男孩拦下并将其喂养,城市里适合养牲畜吗的问题分享结束啦,以上的文章解决了您的问题吗?欢迎您下次再来哦!

本站所发布的文字与图片素材为非商业目的改编或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权或涉及违法,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