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鞅变法养牛(商鞅变法的措施对后世影响最深远的是什么)

商鞅变法养牛(商鞅变法的措施对后世影响最深远的是什么)

大家好,今天小编来为大家解答商鞅变法养牛这个问题,商鞅变法的措施对后世影响最深远的是什么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为什么说商鞅变法彻底毁了中国人

为什么说商鞅变法彻底毁了中国人

现代社会的很多问题,都不是现代的问题,而是中国传统文化与制度的问题。

中国文明的倒退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作家张宏杰认为,在中国封建历史上,春秋战国时代是中国人形象最好的时代。

那时候的中国人,个个都强悍好战,连吴越地区,也就是今天江浙上海地区,都是非常尚武的土地。那时不论男女,皆以高大健硕为美。当时的贵族,都能下马能文,上马能武,侠客遍地,武士横行,一言不合,就拔剑相斗。

从春秋到唐宋,再到明清,中国人的形象落差之大,让人不敢相信。春秋时期的中国人,品格清澈;唐宋时的中国人,雍容文雅;及至明清,中国人的品质却大幅劣化,麻木懦弱,毫无创造力。

春秋战国时代

在明朝万历年间到达中国的传教士利玛窦在写给罗马的信中说:“很难把中国的男子看作是可以作战打仗的人。他们彼此争斗时表现出来的,也只是妇道人家的愠怒,相互殴斗时揪头发。”

《南京大屠杀资料集》中,一个日本军人的回忆,成千上万的中国士兵,默然地经过如山的同伴尸群,走向死亡,而毫不反抗。

那个日本人百思不得其解,是中国人太容易驯服,或者是中国人对死亡悟得太透?日军以一百人小分队屠杀几千人,曾很担心中国军人反抗,但这种情况从来没有发生过。

是什么彻底改变了中国人?

这个改变从秦朝开始。在当时的七国中,秦国处于荒凉的西北高原,物产稀少,靠游牧和狩猎为生。

秦国自立国之初,就没有经历过充分中原化的过程,长期与戎狄杂处,因此染上了浓烈的蛮夷气质。草原文化中没有民主观念,没有权利意识,以绝对服从为天职,具有高度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因此,上下一心,很团结。

后来秦孝公变法,商鞅主政,迅速统一思想,提出了靠战争立国的发展思路。

秦国的文化与中原国家是非常不同的,他们认为穷要打、富要打,没有文人、商人的国家,国家一定强大,国富而不战斗,就会出现儒生、商人那样的国害,国家会羸弱下去。

商鞅画像

本来,夏商周以后,春秋战国时期,中国进入封建时期,各诸侯分封天下,爵位世袭,形成了一个贵族世代统治的体制。

进入春秋末期,平民阶层崛起,一个开放自由的社会形成。但是商鞅变法让秦国崛起,打破了这种平衡,也改变了中国人。

当时的中原文化经过长期发展,已经变得比较柔软,比较有宽容度,比较崇尚优雅和尊严。

但是秦国不同。在战国七雄中,秦国文化是最野蛮、最缺乏人道主义精神的。

商鞅从军爵制度开始,取消贵族世袭制度,收回特权,只有在战场上立下功劳、有军功战绩的,才能够重配爵序,列籍贵族。

平民百姓,不管出身贵贱,只要有军功战绩,都可以根据杀敌多少获得相称的爵位,获得功名富贵。有野心的人,通过打仗、杀敌,血腥的屠杀,获得人口和土地。

商鞅还企图统一国民思想,采取“愚民政策”,把文人、商人、工匠视为“国害”。他在渭河边论法,一次就屠杀了700多反对他执政路线的文人。商鞅不能容忍跟自己想法不同的人,把他们全部流放到偏僻的边境、穷山恶水中去,从此再也没有人反对他。

当时其他国家称秦国为“虎狼之国”。但打来打去,最后野蛮战胜了文明,秦国击败六国,统一了天下。

文人地位的陨落

春秋战国时期,中国社会虽然动荡、混乱、战争不止,但思想、文化和价值观却是百家争鸣,自由、开放、多元的。当时的知识分子,可以在不同的国家,施展自己的才华和抱负。

各国竞争,为了生存、发展,都拼命延揽有才能的人士。不同的思想和制度之间不断碰撞,让社会朝前发展。

春秋战国时期的知识分子,大都是理想主义者,他们不迷信权威,也没有思想禁区,以君王的师友自居,将自己的“道”凌驾于君王的“权”之上,合则留,不合则去。

孔子周游列国

孔子周游列国,不是为了高官厚禄,只是为了实行自己的政治主张。他最后感觉列国都不能行他的道,还坚持说“三军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志也”。

孟子的性格比孔子更张扬、更锋利。他说:“说大人,则藐之,勿视其巍巍然。”意思是,别太把国君当回事,就把他们当成什么都不懂的小孩。知识分子的这种言论、气概,在后代的知识分子身上看不到了。

等到秦始皇统一六国,各国的知识分子只能生活在一个皇帝之下,没有选择的机会,也没有逃亡的自由,只能为这一个政权服务。

秦始皇的暴政,尤其是“焚书坑儒”,排除不同的政治思想和见解,焚烧《秦记》以外的列国史记,连《诗》《书》等书也限期交出烧毁;禁止私学,杀死大批知识分子。

秦始皇确立了君宪制度,给专制制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这个专制制度建立得太强硬,剥夺天下的意图太明显,结果二世而亡。

焚书坑儒

汉朝吸取秦始皇的教训,给秦始皇建立的硬制度加上一层“软装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说要行王道、行仁政,给专制制度配上一个非常合适的意识形态体系。

汉代统一思想,对全国人民的大脑进行格式化删除,彻底剪掉了知识分子思想的翅膀,中国人的智力开始持续下降。

从汉武帝开始,直到今天,中国没能出现春秋战国那样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也没有再出现过与先秦诸子比肩的大思想家。

后面的历朝历代,继续在专制的基础上添砖加瓦。

接下来隋炀帝、唐太宗完善了科举制度,把天底下所有的知识分子统一到科举考试上,从制度上有力地控制了知识分子的头脑。

宋代重文轻武,有意识地削弱了尚武精神,防止地方有能力对中央进行反叛。

到了明朝朱元璋时期,文化人连隐居山林的选择也没有了,凡不听从号令、不为朱家王朝服务的,全族被抄家,全家被杀掉。中国文人连“归隐田园”的可能性也没有了。

到了清朝,知识分子更惨,几代皇帝前赴后继,对知识分子大兴文字狱,动不动就满门抄斩,用暴力和恐怖在人们的思想大脑里建立监狱。

对知识分子实现特务恐怖,甚至清查文章里的隐喻,连谈历史的兴衰,借古喻今都成为罪证,彻底让一个民族停止了思考,变为一具僵尸。

清朝文字狱

在这样的专制下,清代的知识分子丧失了创造力。为皇帝服务的大臣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丧失尊严、人格,无思想、无操守,老老实实当奴才,卖命效力,以获得功名利禄。一有机会,他们就大肆贪污腐败,盗窃皇帝的家产。

历史即当下

当下发生的一些社会现象,在历史上都发生过。

打击贪污腐败、百姓冤屈上访、国家工程贪污,这些问题历朝历代都发生过,相似度高得惊人,好像那个时代的事物改头换面,换一件马甲又穿越回来了,像是时光倒流。

所以翻读历史的时候,渐渐发现,现代社会的很多问题,都不是现代的问题,而是中国传统文化与制度的问题,问题的根源都在历史上。

商鞅变法的措施对后世影响最深远的是什么

商鞅变法的措施对后世影响最深远的是什么

【商鞅变法】是指春秋时期秦国的孝公即位以后,决心图强改革,便下令招贤。商鞅自魏国入秦,并提出了废井田、重农桑、奖军工、实行统一度量和郡县制等一整套变法求新的发展策略,深得秦孝公的信任,任他为左庶长,开始变法。经过商鞅变法,秦国的经济得到发展,军队战斗力不断加强,发展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春秋以前,实行井田制。天子将土地分封给诸侯臣下,诸侯臣下对受封土地(即“井田”,又称公田)只有使用权,不得转让买卖。有些奴隶主贵族除了受封的公田外,还驱使奴隶开垦荒地,称为“私田”,私田主人控制私田上的产品,不向国君交纳。

到了春秋时期,随着铁农具的出现和牛耕的使用,生产力水平大为提高,因而私田开垦越来越多。春秋后期,鲁国规定,不论公田、私田,都要由国家按照田亩的实有数目收税。这就在实质上默认了私田主人对私田的所有权。此后,一些贵族把公田也化为私田,并逐渐改变了剥削方式,让种田的劳动者交出大部分产品,自己保留一部分产品,这样,奴隶主贵族逐渐转变成封建地主,原来耕种井田的奴隶转变成农民。这种新的剥削方式,就是封建地主对农民的剥削方式。

到了战国时期,封建土地私有制逐步代替奴隶社会的土地国有制,新兴地主阶级力量逐步强大,他们要求废除奴隶主贵族的特权,建立封建地主阶级专政,发展封建经济。在新兴地主阶级的推动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先后展开“变法”运动,其中,以秦国的商鞅变法效果最为显著。

商鞅(约前390-前338),战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

前365年左右,商鞅到了魏国,在相国公叔痤的门下任中庶子。公叔痤看中了商鞅的才能,向魏惠王举荐商鞅,但魏惠王未予理睬。

公叔痤死后,商鞅闻秦孝公征求“有能出奇计强秦者”,于是到了秦国。商鞅向秦孝公建议“变法修刑,内务耕稼,外劝战死之赏罚”,富国强兵,成就霸王之业。秦孝公赞成商鞅的意见,于前356年任命商鞅为左庶长,正式实行变法。

为了加强专制统治,商鞅首先施行了“连坐法”。主要内容是:将居民以五家为“伍”、十家为“十”为编制,登记入户籍,责令互相监督。一家有罪,九家必须连举告发。若不告发,则十家同罪连坐。此外,还下令“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为私斗争,各以轻重被刑”,以奖励军功而禁止私斗。规定爵位依军功授予,宗室非有军功不得列临公族簿籍。即“有功者显荣,无功者虽富无所荣华”。商鞅还推行了重农抑商的政策,即所谓“困末作而利本事”。他规定:凡努力于耕织而生产粟帛多的人,可以免除本身徭役;凡经营商业、图谋末利和因懒惰而贫穷的,将连同妻子儿女没入官府为奴婢。

通过初步变法,秦国“主以尊安,国以富强”,军事力量日趋增强。商鞅在秦孝公支持下,又进一步在经济、政治领域进行变法。

在经济上推行的重大政策是“为田开阡陌,封疆而赋税平”。所谓“阡陌”是指“井田”中间的灌溉渠道以及与之相适应的纵横道路,纵者称“阡”,横者称“陌”。“封疆”就是奴隶主贵族受封的井田的界限。新法规定开封疆阡陌,从法律上革除了井田制度。允许人们开荒,可以占为私有,自由买卖;赋税则按照各人所占土地的多少来平均负担。这样就破坏了奴隶制的生产关系,解除了对生产力的束缚,促进了新的发展。

在政治方面的重大改革是“集小都乡邑聚为县”,“凡三十一县”。县设县令、县丞、县尉等官吏。商鞅通过县的设置,将全国政权、兵权集中到了中央,从而巩固了中央集权的封建统治,削弱了豪门贵族在地方的权力。此外,商鞅在前344年,颁布了标准的度量衡器,统一了国内的度量衡。

为了便于秦国向东扩展势力,商鞅又经营了地处渭河平原中心而又物产丰富、交通方便的咸阳(今陕西咸阳东北)。公元前350年,秦将国都从雍迁到咸阳。

商鞅变法,遭到了保守贵族的顽强反抗。新法初行时,连太子驷也不遵守。商鞅“劓”、“黥”了太子的师傅公子虔和公孙贾,保证了新法的贯彻执行,终于使得秦国一跃而成为“家给人足”,“乡邑大治”,“兵革大强”,“诸侯畏惧”的强国。商鞅因功而受封得于(今河南内乡县东)、商(今陕西商县东南)之地15邑,号为商君。

前338年,秦孝公去世,太子驷即位,为秦惠文王。公子虔诬告商鞅谋反,惠文王派遣官吏捕拿商鞅。商鞅逃到自己的封邑——商,征兵反抗。不久,兵败被俘,被车裂而死。

商鞅在秦国掌权二十余年,他的新法在秦孝公的支持下,得到较为彻底的推行。惠王即位后,商鞅虽然遭车裂,但新法未变,最终实现了秦由落后变强盛的巨大飞跃。

1.经济繁荣,军力强大。

商鞅变法使秦国成为当时先进的富强国家。由于新法鼓励农耕,使秦国经济得到迅速的发展,生产水平显著提高,出现了“家给人足”的局面。范文澜在《中国通史简编》中说:“秦国新法十年,秦民大悦,路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乡邑大治,秦成为第一大强国”。同时,由于推崇战功,使秦国军队的战斗力大大增强。统一度量衡,使全国上下有了标准的度量准则,推动了商品交换。县制、爵制以及什伍连坐制等的推行,虽有压制人民的一面,但给民众带来某种安定,有利于发展生产,有利于富国强兵。

2.天下人才汇集于秦。

由于商鞅变法,秦国强大,经济繁荣,天下济世之才广集到秦。秦出现了吸收和使用外国人才的高潮,高级官员多由外国人才充任。比如武王、昭王两代先后为相者13人,其中12人非秦人。秦国还形成了一套吸收、使用外国人才的制度即客卿制度,造就了清明吏治。著名思想家荀况对此描写说,“百吏肃然,莫不恭俭敦敬,忠信而不”,朝廷“听决百事不留,怡然如无治者”。

3.军事胜利,领土扩张,国力增强。

商鞅变法使秦国的对外战争也取得了重大胜利,领土扩张,国力进一步增加,从而扭转了长期以来落后被动的局面。公元前355年,秦孝公与魏惠王在杜平相会,结束了秦长期“不与中国诸侯之会盟”的局面,提高了秦国在诸侯国之间的地位。

总之,商鞅变法在秦国发展史上是一个重要里程碑,使一个“移风易俗、民以殷盛、国以富强、百姓乐用”的新秦国,出现在中国西部大地上,对以后中国历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1,司马迁:“太史公曰:商君,其天资刻薄人也。迹其欲干孝公以帝王术,挟持浮说,非其质矣。且所因由嬖臣,及得用,刑公子虔,欺魏将昂,不师赵良之言,亦足明商君之少恩矣。余尝读商君开塞耕战书,与其人行事相类。卒受恶名于秦,有以也夫!”

2.苏轼在给宋神宗的上书中说:“惟商鞅变法不顾人言,骤至富强,亦以召怨天下……虽得天下,旋踵灭亡。”

秦朝短短15年时间造成哪些事功

秦朝短短15年时间造成哪些事功

秦王嬴政干了一件开天辟地的大事。

那就是在公元前221年,先后灭掉韩、赵、魏、楚、燕、齐六国的他称帝成为秦始皇。秦朝是我国第一个封建王朝,嬴政是第一个君王,自然是青史留名了,可是这个秦朝却很短暂。

其实封建王朝虽然一直延续2000多年,不过朝代更替一直就很快,秦朝虽然名气很大,可是却也只有短短的15年。

看见这个时间估计很多人都会纳闷一件事情,那就是秦王嬴政好不容易灭掉六国才统一的秦朝为何会这么短命了?

那是因为: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秦朝繁重的徭役、赋税制度不得民心。

秦朝是经过多次战争才统一的,人民饱受战争之苦,都等着秦始皇实行休养生息制度,可是秦始皇却只顾自己享乐。

秦始皇大修阿房宫和陵墓,又北筑长城、南戍五岭等等,这么多工程没钱没人力怎么办?那就只有拼命加重赋税和徭役了,人民苦不堪言,自然就纷纷响应陈胜、吴广的揭竿而起了。

所以说秦朝繁重的徭役和赋税制度,是秦朝迅速灭亡的最根本因素。

01,秦始皇统一六国称帝,好大喜功。

秦始皇统一六国很不容易,有秦孝公的商鞅变法去奠定基础,变法中就有可以在一定条件下免除劳役和赋税的规定。

更有秦始皇自己本人的雄才大略,更是有他一路苦苦征战才得到了天下。

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正式称帝成了我国第一个皇帝,可是登基后的他却好大喜功只顾享乐了,修建了很多工程。

我们熟悉的有阿房宫、长城,秦始皇陵墓等等。说到长城我就想到一个故事了,那就是孟姜女哭范喜良哭倒了长城。

这个故事是民间四大爱情故事之一,虽然也有夸张的地方,那就是哭倒长城似乎有点不可信,但是其他的情节却不是夸张的。秦朝的徭役制度的确很重了,秦朝统一的时候人口才2000多万,可是据说修建长城就动用了百万人口,修筑陵墓动用了七十多万人口。

修建阿房宫的时候就更荒诞了,公元前202年,陈胜、吴广已经起兵造反了,阿房宫还没有修建好,右丞相冯去疾、左丞相李斯、将军冯劫上书希望停止修建阿房宫,却被处死了。直到秦二世灭亡的时候才停止修建阿房宫,阿房宫也被烧了,为何烧?因为大家都是怒火中天。

秦朝的赋税和徭役实在是太重了,

大家早就想反了,就等着人振臂高呼了。

02,秦朝繁重的徭役制度。

刚才我们说了秦始皇没有实行休养生息政策,而是大修面子工程加重民众的疾苦。修工程需要什么了,需要大量的人力和财力了,刚才我就例举了秦始皇修几个面子工程需要的人力,可是秦始皇他又不是神仙不能自己变吧,那就只有加重徭役制度了,拼命抓人去服徭役了。

什么是徭役?是这样解释的:

古代统治者强迫平民从事的无偿劳动,包括力役、杂役、军役等。

这里有三个因素值得注意,第一是强迫的,意思就是不管你是否乐意,都会被抓起走,范喜良就没有跑掉;第二是无偿运动,就是说累死累活都是没钱的;第三是种类多,要去帮着修工程,要去朝廷官府打杂,还要去帮着打仗,哪里需要去哪里了,你说秦朝的百姓能乐意不?

俗话说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

何坦野先生还特意在《秦朝徭役赋税制钩沉》中去对比了秦朝和商周时候的劳役量,发现秦朝的劳役是商周的35倍。

董仲舒在《限民名田疏》中提出秦朝徭役是古时候的30倍:

月为更卒,已复为正,一岁屯戍,一岁力役,三十倍于古。

虽然两个人的数据还是有点差异,但是一个事实却是,秦朝的劳役年限是44年(开始时间为16周岁,终期为60周岁),这数字就有点荒唐,16岁都还没有成年了,并且古时候人的寿命并不高了,可是却在年老的时候,都还是要被喊去给朝廷服劳役了,老百姓怎么不恨?

03,秦朝繁重的赋税制度。

秦始皇好大喜功到处修建面子工程,需要大量的人力和财力,刚才我们分析了秦朝繁重的徭役制度,秦始皇拼命抓人服徭役,可是光有人力还是不够的,还需要财力支持了。

你想,上万、几十万的贫苦百姓被抓去服徭役,虽然说都是无偿运动不需要钱,但是这些人的管理和吃喝拉撒还是要费用的,政府就要财力支持了。这些财力从哪里来?收赋税。

赋税是统治者为维护国家机器运转而强制征收的。

你看,这里又有一个关键的因素,那就是强制征收,不管你是否乐意都要缴。

赋税有田赋,意思就是你种各种农作物了都要交赋税。更为荒唐的是还有人头赋税,意思就是家里有几口人,就要交一定数量的赋税,我一直觉得人头税很荒唐可是清朝时才被取消。

家里有人也要交税这实在是荒唐,

汉朝的时候几岁的孩子都要交税。

7到14岁,每人每年都要缴纳20钱,这些还是少年儿童需要保护的好不好。所以别看汉武帝四处征战很威武,可是别忘记了这背后是需要财力支持的,财力哪里来?都是重赋于民来的。

不扯汉朝了,我们继续看秦朝的赋税。

秦朝实行焚书坑儒,关于赋税制度的记载又不多,我们只能从零星记载中去总结一下。

秦朝的赋税制度主要分为:田租和田亩附加税、口赋、户赋、关市之税及商品税、山海池泽之税。这些赋税的种类很多,但是说实话,有的还能理解有的听起来就觉得很荒唐了。

少府,秦官,掌山海池泽之税,以给供养。《汉书·百官公卿表》

还真的是,普天之下莫非王土了。

意思就是说山里海里的都要交税了,你去海里抓鱼鳖不好意思朝廷的交税吧;你去深山伐木不好意思朝廷的交税吧;你去深山抓捕鸟兽不好意思朝廷的交税吧;养猪养牛畜牧业、要开采盐铁等矿物质就就自然更不用说了继续交税吧......

秦朝的人头税也是有的,只是名称不同,在秦朝的时候叫口税,并且还分得很细了。15岁以上的成年男女交人头税叫算税,7岁到14岁这些未成年的宝宝们也要交人头税叫口钱。

刚刚我都说了,这些宝宝还需要抚养和保护了,要他们交税,实在是荒唐。你说秦朝这么拼命要钱,老百姓会不恨?

很多人估计又要问了,秦朝赋税重不重?

先去看看下面这段话吧,再说轻重。

至秦则不然,用商鞅之法,改帝王之制,田租、口赋、盐钱之利,二十倍于古。《汉书·食货志》

这段话啥意思了?最关键的就是看最后那句话了:田租、口赋、盐钱之利,二十倍于古。这应该很好理解啊,意思就是说秦朝的田租、人头税、食用盐等商品税收是以前的二十倍了。

整整二十倍了,大家想想是什么概念?假如以前战乱只要交5钱的,现在好不容易等来秦王统一六国了,可是却要交100钱了,老百姓那肯定是想不通了,估计还有人觉得以前更好了。

至于田亩税,那是各朝代都必须收的,秦朝怎么又会少了?

田租赋税是秦国家的重要经济来源。

田租的名称也许不同,但是要收田亩税那是肯定的。

公元前408年,秦简公实行田税改革,废除了井田制的"籍法"。当然所谓的改革只是修改了而已并非是取缔了,田亩税那是一定要收的,改了个名称叫“初租禾”,开始按照田地的面积来收取赋税,这是秦国按田亩科税制度的开始。

田亩附加税就是秦朝的刍、稿税。

刍、稿税很多人不明白是啥意思,其实就是指代那些农作物的秸秆。

狗马禽兽当食者多,度不足,下调郡县转输菽粟刍稿。《史记·秦始皇本纪》

啥意思了?意思就是说这些牲口吃得太多了,需要调运,为何能调用了?因为收了很多老百姓的,当然是随时可以调运。

秦朝不仅仅有山海池泽税、人头税(即口税)、田亩税和田亩附加税,还有户赋和关市之税及商品税了,这些都很好去理解,我就不一一例举了。只是关于是否有户税,貌似有争议,但是荒唐的口赋是一定有的。

综上所述,大家看看,秦朝的赋税制度是不是很繁重?这是不给秦朝的百姓活路了,你说秦朝的百姓还能安居乐业吗?

结束语:

秦朝只延续了短短的15年。

秦始皇是轰轰烈烈建国,声势浩大去修筑长城、阿房宫、陵墓等工程,可是最后却也灭亡很快了。先是有陈胜、吴广揭竿而起,后又有刘邦、项羽起兵抗秦,公元前206年,秦朝灭亡。

德政不修,失去民心。

说来说去,还是因为秦始皇和秦二世横征暴敛,徭役和赋税严重失去了民心才导致秦朝灭亡。也许有人要说秦朝法律严酷,这些都是事实,但是严刑峻法目的还是为了管制秦朝百姓。

秦始皇和秦二世管制百姓还是为了享乐,而享乐就需要财力支持,需要大建工程。所以我们说来说去都还是要回到徭役和赋税的身上来,繁重的徭役和赋税是秦朝迅速灭亡的根本因素。

一个开国皇帝为了自己的王朝长远点,其实都应该实行修养生息政策,轻徭薄赋的。因为国家刚刚建立,基本上都是刚刚结束战乱,老百姓饱受战乱之苦,自己都无法生存下去,再加重徭役和赋税那是压根就不给他们活路了,他们不会支持这个王朝,王朝还能长远吗?

汉朝有400多年,很多人都骂开国皇帝刘邦,但是他对于秦朝灭亡看得很透彻,所以建国后就废除了秦朝的很多苛捐杂税和减轻徭役,实行休养生息政策,自然就得到了老百姓的拥护。

秦朝皇帝,只顾自己享乐不顾老百姓的死活,徭役和赋税这么重,最后只有16年就迅速灭亡那也是情理之中的事了。

参考文献如下:

《史记·秦始皇本纪》

《汉书》

《秦朝徭役赋税制钩沉》

《限民名田疏》

商鞅变法是成功了还是失败了为什么

商鞅变法是成功了还是失败了为什么

商鞅变法成功了。

经过商鞅变法,秦国经济上,改变了旧有的生产关系,废井田开阡陌,从根本上确立了土地私有制。

政治上,打击并瓦解了旧的血缘宗法制度,使封建国家机制更加健全,中央集权制度的建设从此开始。

军事上,奖励军功,达到了强兵的目的,极大的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发展成为战国后期最强大的封建国家,为秦的下一步的战略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为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

扩展资料:

商鞅变法的历史背景:

春秋战国时期是封建制度瓦解和中央集权制度确立的过渡时期。这一时期,铁制农具的使用和养牛的逐渐普及,导致了原有的土地公有制,并逐渐被土地私有制所取代,出现了地主和农民两个对立的阶级。

随着经济实力的增强,新的军事功勋地主阶级要求相应的政治权利,引起了社会秩序的变化。因此,他们要求进行政治改革,发展封建经济,建立地主阶级的统治。许多国家都掀起了变法运动,如魏国的李逵、楚国的吴起等。

战国初期,秦国井田制度的瓦解、土地私有制的兴起和税制改革落后于其他六国,社会经济发展落后于齐、楚、燕、赵、魏、韩。为了巩固秦国,使自己在诸侯国争夺霸权的斗争中处于有利地位,又不被其他国家所吞并,秦孝公引进人才,试图改造和巩固自己的国家。

商鞅变法后,旧的秦制被彻底废除,经济得到了发展。秦国逐渐成为战国七国中最强大的国家,这为后来秦朝统一天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公元前338年,秦孝公去世,秦惠文王即位。

这项改革受到贵族的强烈反对,因为它侵犯了贵族的利益。商鞅失去了对改革的有力支持。他别无选择,只能逃跑。最后,商鞅在秦军的追击中被杀,结果只以“车裂”收场。但改革仍在继续。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商鞅变法

中国古代农业发展史

中国古代农业发展史

一、中国农业的起源

中国是人类的发祥地之一。距今170万至1万年前,已有脱离动物界的原始人类生活在这片辽阔的大地上。当时尚末产生农业,原始人类依靠采集和渔猎为生,史称旧石器时代,相当于中国古代传说中的有巢氏“构木为巢”、燧人氏“钻燧取火”’和伏羲氏“以佃以渔”的时代。然而,随着人口的增长和采集渔猎的强化,人类常常面临饥饿的威胁。如何获得稳定而可靠的食物来源成了农业起源的动力。

距今1万至4000年前,也就是史称的新石器时代,生活在这块土地上的先人们创始了农业。一般认为,采集活动孕育了原始的种植业,狩猎活动孕育了原始的畜牧业。中国古代有关“神农氏”的传说就反映了原始农业发生的那个时代。

新石器时代我国原始种植业大体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即10000年至8000年前为原始刀耕或火耕阶段;8000年至5000年前为原始锄耕或耜耕阶段;5000年至4000年前为发达锄耕阶段。在生产工具上,这一时期完成了由“刀耕火种”向发达锄耕的进化;在耕作制度上,完成了由年年易地的生荒耕作制向连种三五年撂荒三五年的轮荒耕作制的转变,土地利用率较以前有了显著提高。作物种类有一定增加,北方旱作粟、黍常见,南方水稻籼、粳并存,大麻、苎麻成为人们衣着的主要原料,葫芦、白菜、芹菜、蚕豆、西瓜、甜瓜等也已开始栽培。因原始农业的发展,这一时期人们开始由以前游移和季节性的野营生活逐渐转入定居生活,男子在农业生产中渐居主要地位,从而实现了母系氏族公社向父系氏族公社的转变。

在原始畜牧业方面,经长期圈养驯化,家畜种类有所增加。河北武安磁山和河南新郑裴李岗遗址有家猪、家犬和家鸡的遗骨出土,说明七八千年前中原地区已有原始畜牧业。稍后的仰韶文化遗址中又有牛的遗骨出土。大汶口和龙山文化遗址中还发现马、山羊和绵羊的遗骸。至此,在我国北方马、牛、羊、鸡、犬、豕“六畜”俱全的畜牧业已具雏形。在中国南方,养猪之历史可上推至8000到10000年。浙江河姆渡遗址还出土有水牛和家犬的遗骨,说明六七千年前以饲养猪、狗、水牛为内容的南方畜牧业已初步发展。

1926年我国考古学者在山西夏县西阴村的新石器时代遗址中发现“一个半割的、似丝的茧壳”。1958年在浙江吴兴钱山漾遗址中又发现一批丝织物,说明早在五六千年前我国已开始养蚕缎丝,纺织技术已具相当水平。

三、粗放农业阶段

到了五六千年前,黄河流域的原始农业进一步发展,黄河中下游人口持续繁衍,逐渐成为中原经济文化的中心。夏、商、周王朝相继在这里建立了强盛的国家。夏、商、周属奴隶制时代,历时1300多年。这个时期的农业按原始农业有了一定的进步,但仍处于粗放农业阶段。

夏代是原始公社开始解体并逐渐走向奴隶社会的时代。私有财产已经萌发,土地制度由农村公社制蜕变为奴隶主国家所有制。国王拥有全部土地,并将其分封给诸侯和臣属,最后由“庶民”进行耕种,即所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由于国家统治形式的确立及分层分区管理,从而在制度上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夏代政府机构中设立有专门掌管水利灌溉的官职。有组织的奴隶劳动为水利工程的建设提供了必不可少的人力。因此,夏代大规模治河导水及沟洫体系的建设,对当时农业生产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大禹治水的故事便是这一历史的生动写照。夏代人民还首开天文科学,并根据农耕经验,结合农事发展,制定了指导和规范农业生产的历书和历法。当时谷物酿酒业已形成,成为农产品加工的先声。陶器的发明为谷物食料的处理提供了有效方法,也为金属冶炼创造了基本条件。夏代后期,青铜器已经出现,对后来农业生产工具的变革产生了划时代影响。

商代是奴隶制的鼎盛时期,它持续了600多年,是我国历史上存在时间最长的一个王朝。商代的社会经济和科学文化都有长足发展,农业已成为社会主要生产部门,农具制作较夏代更为精细。商后期农具除木、骨、石器外,已有少量青铜农具。商代还开创了井田制,以630亩地划为9区。1区70亩为公田,其余8区各授一家,借8家之力助耕公田,私田不再纳贡。这一赋税形式,对解放奴隶生产力无疑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公元前11世纪,西周取代商朝,中国步入一个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的大转变时期。西周继续实行分封政策,促使封国户口增殖,田地扩大,富源开阔,农业生产有了长足的进步。

西周继承夏代沟洫和商代井田体系,施行井疆沟洫制。木制农具和青铜农具均有大量增加。随着中原人口的增加,作物种类也日趋多样化。除谷、豆、麻之外,蔬、果种植发展迅速。蔬菜品种有直根类、薯芋类、嫩菜类、葱类、柔滑及香生菜类多种。果树有落叶果树带和落叶常绿果树混交带果树品种40余种。

在畜牧业方面,西周已发明了马匹去势术,牲畜内外科病症的治疗也积累了初步经验。在林业方面,西周时注重用养结合,设有“虞人”,专司护林工作,并对树木采伐年龄及采伐季节作了规定。

西周时代国家上层建筑已相当完备。各级组织均有首长领其事,如闾师、闾胥、族师、乡大夫、乡师等。他们经常的工作就是向村社农民传达政府命令并组织农民从事生产活动。

第二节北方传统农业的形成与发展

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在社会制度上实现了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的演变,在农业生产方面则开始了由粗放农业向精耕农业的转变。由于春秋战国至魏晋南北朝时期我国主要农业区在秦岭和淮河以北,全国70%以上的人口居住在黄河流域,因此,本节着重阐述北方地区传统农业的形成与发展。

一、精耕细作农业传统的奠基

中国农业最显著的特别就是建立在小农经济制度之上,以提高土还生产率为目的的精耕细作。这一特点的发生始于春秋战国时代。

公元前770年周朝东迁后,国力日趋衰弱,不再有控制分封诸侯的力量,从而出现了大国争霸的局面,而井田制的瓦解和土地私有制的发展催化了奴隶制向封建制的嬗变。战国时期,“七雄”不断进行兼并战争。为了能在兼并战中取得胜利,他们进行了一系列变法和改革。在政治上,奴隶主贵族世卿世禄制度被废止或削弱,封建地主阶级逐渐登上政治舞台。在土地制度上,长期沿袭的井田制逐渐消亡,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迅速发展。在赋役制度上,奴隶主贵族的“贡、助、彻”被废除,代之以按地亩征税的赋役制度。在经营方式上,改“千耦其耘”为个体经营。所言这一切极大地调动了农民从事生产的积极性,促进了农业经济的发展。

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已进入铁器时代,铁制农具的使用已较普遍。与铁犁相配,牛马被用于农业,从而实现了农业动力上由人力耦耕向畜力耕作的革命性变迁。铁犁与牛耕并举,相辅相成,使这一时期农业生产力有了突破性发展。如《吕氏春秋�6�1上农》所言:“一人治之,十人食之,六畜皆在其中矣。”这些进步均为封建制度的最终确立创造了必不可少的物质条件。

铁器的应用和推广也为大型水利工程的兴建和井灌提供了有效手段,一些大型水利工程应运而兴。如中国最早和最大的陂塘蓄水工程“芍陂”、魏国修建的漳水渠、秦国李冰主持修建的综合性水利枢纽工程都江堰及我国古代最长的人工灌溉渠道郑国渠等,为保障当时农业的稳产高产发挥了重要作用。

这一时期,人们对土壤和农作物有了更多的认识。“五谷”的概念已经形成,并注意到了开展农业生产要因地制宜。人们认识到“地可使肥,又可使棘”,给庄稼施肥可增加产量;种庄稼要深耕、熟耰(碎土)、易耨(除草),才能获得好的收成。周时的起亩作垄技术至战国时因犁耕有了发展,形成“畎亩法”、即在高燥田里将庄稼种于垄沟以防旱,在低温田中将庄稼种在垄青以防涝。由于积累了这些经验,西周时那种垦种休闲交替的易田制渐被废弃,耨地实行连种,一年一熟,部分发达地区还试行复种,两年三熟,从而实现了耨作制度上的重大转变。

这一时期,园艺业也有了较大发展,周以前虽然也有蔬菜和果树栽培,但多作为农业的补充而存在。春秋战国时,农圃已经分工。当时栽培果树有20种以上,食用蔬菜有40余种,其中人工栽培者十余种。由此,独立的园艺业初步建立。

此期畜牧业也有相当大的发展。在西部游牧区,牧业渐成规模,战争中俘获的牲畜常以万甚至10万计。在广大中原地区,因战事、犁耕和积肥等多种需要,六畜被普遍饲养。以外形来鉴别家畜优劣的相畜术已具相当水平。名传千秋的相马专家伯乐和相牛专家宁戚就活跃在这一时代。为了保障畜牧业的发展,政府还设立了专门的牧业机构和“牛人”、“羊人”、“校人”等畜牧官员,同时还制定了各种畜牧法规。湖北云梦出土的战国“厩苑律”竹简堪称世界最早的畜牧法规。

因战乱和连年滥伐,原始林遭到严重破坏,迫使政府不能不重视森林的养护和种树。当时设有“山虞”和“林衡”等林官。严禁滥伐,严防山火,将植树造林已作为利国利民的长久之计。

二、北方传统农业的形成

秦汉时期,我国农业在春秋战国开始的道路上进一步发展,精耕细作的优良传统逐渐形成。

秦灭六国后,结束了诸侯纷争割据的局面,于公元前221年统一全国,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在全国范围内统一货币和度量衡,统一车轨和文字,大规模移民西北和五岭,修筑堤防,疏浚河道,这一切对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秦汉王朝继承了春秋战国时的农本思想,将重农思想推向一个新的高峰,实行轻徭薄赋、垦荒实边、兴修水利、奖励力田、劝业农桑等一系列重农政策,较大地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因汉武帝对水利事业的重视,汉代农田水利建设蓬勃发展。仅国都所在的陕西关中就兴建了六辅渠、龙首渠和灵轵渠等水利工程(图9-2)。山西引汾水和黄河水,河南汝南和安徽西部引淮水,山东引巨定泽水和汶水,等等。井渠法传到新疆以后逐渐发展成为一种独特的地下灌溉渠道—坎儿井,解决了干旱地区开渠塌方或沙土漏水和蒸发量大的难题。此外,这一时期还创造了放淤压碱,成为后来治理盐碱地的重要手段之一。

由于冶铁业的迅速发展和冶铁工艺水平的提高,此期铁农具的种类大为增加,质量也有较大提高,农具已完全铁器化。犁壁的发明使犁在破土松土的同时增加了翻土、灭茬、压草、开沟、作垄的功能,使得耕作更有效率。秦汉时牛耕得到进一步推广。搜粟都尉赵过在陕西关中推行“代田法”时,用的就是“二牛三人”的牛耕。铁犁的广泛应用和牛耕的大力推广是汉代农业发展的两项重大措施,对我国农业精耕细作水平的提高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汉代我国还发明了世界最早的条播机—耧车。它改原先的撒播为条播,将开沟、下种甚至施肥等作业合而为一,不仅大大提高了劳动效率,而且播种均匀且节省种子。《齐民要术》称之为“省力过半,得谷加五”。耧车18世纪传入英国,经塔尔改进后成为当时通行于欧洲的畜力条播机。

秦汉时期,在耕作技术方面,进一步改进垄作法,经济有效地利用土壤的保水保肥能力,逐渐形成了耕、耙、磨、压、锄相结合的防旱保墒耕作技术体系,创造了用力少而得谷多的旱作农业传统。因冬麦的推广,汉代时轮作复种制初步发展。在施肥方面,也创造了基肥、种肥、追肥等一系列施肥技术。秦汉时期,二十四节气与七十二候已完全成形并广泛用于指导农业生产。

此期,园艺事业也有较大发展,出现了一些有相当规模的果园和菜圃,栽培和管理技术也明显提高。

畜牧业方面,相畜术、畜禽良种的选育、牲畜杂交和杂交优势的利用,以及畜禽的饲养管理均有一定进步。在中兽医方面,脉学和症治、阉割去势、本草学方面都有进展,并且制定了一些防疫制度。养蚕业与蚕桑技术继续发展,中国的丝织品和养蚕技术通过“丝绸之路”传至西亚。

此期,人工养鱼和人工造林也进一步发展,渔业和林业逐渐成为农业中独立的生产部门。

总之,秦汉时期我国精耕细作的农业传统无论从经营思想、农学理论,还是技术体系均已基本形成。

三、北方传统农业的发展

公元2世纪末,黄巾大起义使东汉王朝濒于瓦解,各地义军乘势而起,中国从此进入了分分合合、混战不已的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战乱频频、政局动荡、人口逃亡、耕地荒废,使社会经济遭到严重破坏。但客观上战乱所造成的人口大迁徙也促进了各地区各民族的融合及农业文化的交流。在这一历史进程中,更多的民族逐步卷入以种植业为主的洪流中来。由于各族劳动人民的共同努力,中国传统农业经受住了历史的考验,在秦汉成就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土地制度仍然是秦汉封建土地所有制的继续。但此期国军事的需要,屯田制有较大发展,如曹魏时期的军屯与民屯和南北朝的屯田。无论军屯还是民屯,土地所有权都属国家。屯田按军事组织进行,屯垦工作与军事活动相结合。

这一时期,因豪强割据,水利事业废多兴少。但南朝各代比较重视水利建设,宋、齐、梁、陈相继修复了芍陂堤堰,溉田万顷。

随着钢铁冶炼和加工业的发展和提高,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铁农具的种类大大增加,性能有较大改进。后魏《齐民要术》中记载的农具有20余种,不少是汉代未见记载的。从出土农具看,这些农具全都通过白口铁柔化而制成。

这一时期传统农学理论有了进一步的发展。“谷田必须岁易”,连作“莠多而收薄”等记载说明当时人们已经认识到合理轮作的必要性。合理轮作不仅有利于消灭杂草,减轻病虫的危害,而且有助于提高农作物的产量。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我国已经从野生绿肥作物的利用发展到有意识栽种绿肥作物,并且将绿肥作物纳入轮作体系,开创了绿肥作物轮作制。《齐民要术》记述了谷、瓜、葵、葱等多种作物与绿肥作物的轮作复种,称之为“美田之法”。为了获得更多更好的良种,这一时期还创建了“种子田”,进行良种繁育。单种单收、精心管理、防止混杂,较汉代“穗选法”有了一定的进步,奠定了我国传统选种和良种繁育的基础。据西晋郭义恭《广志》记载,粟的品种有11个,稻的品种有13个。《齐民要术》中粟的品种增至86个、水稻品种为24个。

在植物保护方面,农业防治增加了作物抗虫品种的选育及轮作防病等新内容。对寄生性天敌昆虫的认识进一步深化,并总结了利用捕食性天敌昆虫黄猄蚁防治柑橘害虫的经验,开创了“以虫治虫”的生物防治新篇章。

在园艺方面,北方黄河流域栽培果树的种类与汉代相比变化不大,但南方栽培果树有显著增加,如柚、枇杷、频婆子(又名凤眼果)、韶子(又名毛荔枝)、海枣、古度树、枸橡等,而且出现了一些大面积果园。栽培的蔬菜种类也从东汉时期的20多种增加到30多种。蔬菜栽培技术发展了留“本母子瓜’作种、大蒜“条中子”及促使莲子早发芽等方法。窖藏鲜菜的技术较汉代进一步完善。

在畜牧兽医方面,因征战、驿传及农副业生产的需求旺盛,促使养马业蓬勃发展;家畜远缘杂交产生了骡子;相马术已有成套标准,相牛、相猪也积累了更为丰富的经验;家畜的阉割和兽医内外科均有一定进步,尤其是北魏时期对猪的阉割法的改进,使出肉率显著提高。

这一时期我国蚕丝生产在农业中仍占较大比重。敦煌为丝绸商业交易之地,南方蚕丝业发展更为迅速。这时人们认识到了孤雌生殖现象;学会了用低温控制蚕卵化性;发明了盐渍杀蛹储茧法。

我国很早就认识到蜂的用途,3000多年前已开始食蜜。有关蜜蜂的人工饲养最早见于西晋文献。张华《博物志》记载了人工养蜂蜂种的来源及收取蜂蜜的时间和方法。

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渔业生产仍以捕捞为主,但已经试行人工养鱼。南北朝墓葬出土有养鱼的陶器涌。《齐民要术》也介绍了养鱼致富的经验,包括鱼的习性、鱼池规模、放养量、雌雄鱼的比例及鱼池蓄水的深度。

第三节南方传统农业的形成与发展

中国经济重心一向在黄河流域。长江以南广大地区公元3世纪时依然地广人稀、文化落后,农业生产基本上仍然是“火耕水耨”的粗放经营。虽经汉、晋、南朝的持续开发,经济渐成规模,但与同时代的北方相比,仍逊色许多。这种状况直到隋唐五代时始有改变。

一、南方传统农业的兴起

唐朝初期,社会经济曾有过一段空前繁荣的时期。但唐中叶以后,土地兼并盛行,均田崩溃,社会矛盾日渐突出。历时7年的安史之乱使北方社会生产遭受严重破坏。南方因未受战乱直接侵害,社会生产相对稳定;而大量北方人南下,带来了高素质的劳动力和中原先进的农业技术,使得南方农业迅速发展,中国经济重心逐渐南移。

西汉以前我国的灌溉工程大都在北方,东汉后开始向南方推进。南北朝时北方陷于破坏停滞状态,南方则进一步发展。中唐以前,南方灌溉工程仅23起、防洪排涝工程3起、运输工程3起。中唐以后,灌溉工程猛增至938起、防洪排涝工程7起、运输工程8起。水利建设极大地促进了江南农业的发展,江南日益繁荣,出现了“赋出天下,江南居十九”的局面。

在农具方面,曲辕犁和筒车的发明,标志着我国南方水田耕作技术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曲辕犁又称江东犁,它增加了犁评,可调节深浅,犁壁与犁铧面不连续,可以起到碎土和翻土的作用。中国犁自此基本定型。曲辕犁的出现和耖耙的推广,促进了耕作技术的发展。经长期实践,逐渐形成了耕、耙、耖、耘、耥相结合的水田耕作技术体系。这一时期,随水田冬作的发展,一年两熟制在南方初步发展。

在园艺方面,此期我国从国外引进了不少果树和蔬菜品种;嫁接理论与技术有了新的发展;创造了蜡封果蒂的保鲜贮藏技术;开始了食用菌的人工培养;茶叶生产及茶叶栽培技术具有世界性的影响。

在畜牧业方面,相畜术进一步发展;创立了马籍和马印制度;引进了大宛马、康居马和波斯马等国外优良畜种。在兽医方面,创建了世界上最早的兽医教育机构,仅太仆寺中就有600余位专职兽医。解剖、针灸、脏腑学说及兽医外科等方面均有进展。

隋唐时期,我国蚕桑业相当发达,生产中心也从黄河流域移至南方。

二、南方传统农业的发展

宋元时期,全国经济重心进一步南移。东南太湖地区已成为国家经济命脉,农业生产水平远远超过北方。唐代后期,南粮北济最高年额不过300万石,北宋则超过700万石。

南方农田水利建设持续发展。宋代人口高峰时全国人口约1亿。因耕地不足,出现与山争地、与水争田的现象,导致梯田、圩田的迅速发展。出现了芜湖万春圩田40万亩,江东络官圩80万亩。

宋元时期农具的发展在历史上是空前的。这主要表现在新农具的大量涌现和农具所具备的各种特点上。可以说,传统农具到这时已基本完备且趋于定型。

宋元时代,多熟制迅速发展,双季稻种植面积扩大,部分地区出现了三季稻。农业内部生产结构也有了新的变化,主要作物种植范围扩大。麦在南方长足发展,有不减“淮北”之势,成为稻田的主要冬作。因大豆需求增加,大豆种植日渐普遍,以至王祯《农书》称之为“济世之谷”。棉花的发展突出。北宋时期中棉栽培仅限于两广和闽滇地区,非洲棉也多在新疆和陕西栽培。但宋末元初,中棉已扩展至江淮流域。因植棉比之蚕桑,“无采养之劳,有必收之效”;比之种麻,“免绩缉之功,得御寒之益”,倍受人们喜爱,种植范围不断扩大。

此期土壤肥料的理论与技术也有一定突破,创立了“地力常新”论。肥源进一步扩大,肥料积制方法不断改进,施肥技术有了明显的提高。

园艺方面,原来主要在岭南种植的橙、橘、香蕉、荔枝、龙眼等,在宋元时分别向闽、浙、赣、川、苏等地推移,扩大了种植区域。

畜牧业在宋代北方汉族地区远不如汉唐,但元代有一定发展。南方畜牧多养牛、羊、猪、鸡,并以猪、鸡最多。此期,优良品种“湖羊”培育成功,淡水养鱼业也有较快发展。

。。。。1000字真的概括不来

好了,本文到此结束,如果可以帮助到大家,还望关注本站哦!

本站所发布的文字与图片素材为非商业目的改编或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权或涉及违法,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