岷县草原养牛,甘肃岷县的岷县概况

岷县草原养牛,甘肃岷县的岷县概况

这篇文章给大家聊聊关于岷县草原养牛,以及甘肃岷县的岷县概况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哦。

内蒙古伊利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社会责任

内蒙古伊利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社会责任

伊利集团一直持续的“健康中国”计划,长期致力于推动“社区、青少年、环境”三大核心目标的健康发展,实现健康文化与健康生活的和谐共融。关爱青少年成长开办全国最大规模的儿童安全公益项目——伊利方舟工程伊利方舟工程,是由伊利集团与中国西部人才开发基金会共同发起的目前国内规模最大的关注儿童成长安全的大型公益项目。该项目通过一系列的专家培训、案例分析、实地考察、安全演练,最终形成儿童安全问题的全景调研报告并提出因地制宜的解决方案,从而帮助全国地区建立起适应性、可持续的儿童安全建设模式。

与全国妇联合作开办365亲子故事会全国妇联心系系列活动组委会与伊利集团共同开办了“描绘中国梦滋养生命活力故事伴我成长”——“伊利牧场”进我家365亲子故事会活动,为孩子们营造更加快乐的成长环境,拉近家长与孩子的距离。

支持“伊利幸福厨房”,解决山区孩子午餐难题伊利支持由广东团省委、广东省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南方日报等共同发起的“幸福厨房”项目,纾解了贫困地区孩子的餐桌难题,为山区孩子送去了温暖。

发起伊利兴趣课堂,给山区孩子送去兴趣课程针对乡村小学的硬件设施落后、没有相关的兴趣课教师的情况,2012-2013年度,伊利发起“伊利兴趣课堂”公益活动。在伊利兴趣课堂上,志愿者定期为乡村贫困小学的孩子们带来美术课、体育课、舞蹈课、手工课、音乐课等兴趣课程,受到学校老师和同学的热烈欢迎。

为贫困小学捐建“伊利爱心图书室”伊利集团为呼和浩特五个旗县的贫困小学建立爱心图书室,2013年共捐书22.5万元。

发起“伊利光明行”,为400名学生免费配镜针对农村近视儿童配镜率低的情况,2013年,伊利集团发起“光明行”公益活动,已为内蒙古五个旗县的400名学生免费配镜,给他们创造一个清晰的学习条件。

建立青少年乳品科技创新基地,为青少年搭建创新和实践平台2013年7月22日,“青少年乳品科技创新基地”在伊利集团成立。“青少年乳品科技创新基地”是国内首个青少年乳品科技创新基地,该基地将为青少年提供学习乳品知识、参观乳品生产、开展乳品科研的机会。关心社区健康生活伊利和宗源营销感恩母亲节

2015年5月10日,又是一年一度的母亲节。一声妈妈,心中千头万绪涌起,有温暖,有心酸,有感动,有惭愧。在这个特别的日子里,伊利舒化奶携手宗源营销,进行了多渠道的公关式派发活动,给孝顺的子女提供了一个向父母表达爱意的机会。

开办欣活学院丰富老年生活2013年9月开学季,伊利和各地老年大学、社区学院一起,开办了伊利欣活学院,以打造“年轻”健康生活方式为办学理念,为中老年人量身设计了很多趣味十足而又实用的公开课程。尤其是为老年人建立了一个社交环境,让他们认识志同道合的同龄伙伴。

倡导科学母乳喂养开办科学母爱公益行2013年5月,伊利发起的“关注每一滴母爱——科学母爱公益行”大型公益活动,在石家庄、郑州、合肥、南昌五地开展,邀请著名儿童保健专家讲解育儿知识,并由专家与新手父母之间一对一交流,向全社会倡导科学的母乳喂养。

伊利牛村行送知识下乡伊利集团与内蒙古人民广播电台共同举办多场“养牛喜乐会伊利牛村行”活动,先后走进多个区县、乡村、牧场,把村民们喜闻乐见的“二人台”等文化表演,和先进的科学养牛知识带给牧场管理者们。

支持家乡文化活动全情助力昭君文化节2012年7月13日,第五届中国民族商品交易会暨第十三届昭君文化节开幕式——“伊利情”大型文艺晚会在呼和浩特举办。这是伊利集团连续9年支持呼和浩特昭君文化节举办,让草原文化走向了世界。被呼和浩特市委、市政府授予“最佳支持单位市长特别奖”。

伊利金典奶全国巡回普及有机知识2012年6月8日开始,伊利在全国开展有机知识巡回讲堂,义务为消费者普及有机知识,倡导国际化的有机生活理念。特别邀请到国内有机行业中的权威组织的有机专业人士担任客座讲师,面对面地为全国消费者讲解有机知识和答疑解惑。关注环境可持续发展绿色发展模式三次获得联合国碳金奖作为中国乳业首倡“绿色产业链”的企业,伊利集团坚持“绿色生产、绿色消费、绿色发展”三位一体的发展理念,以对社会履责的实际行动贯穿企业发展始终。2011年、2012年,2013年,伊利凭借绿色产业链发展模式连续三届获得“国际碳金奖”,成为联合国和专业性国际组织评定下的“以低碳理念履行社会价值的最佳表现者”。

开展技术改造,切实节能减排伊利集团深刻了解节能减排对企业、对国家、对地球、对未来的深远影响,认真的将节能减排工作落到实处,在积极引进外部先进技术的同时,伊利集团还积极鼓励内部员工开展节能技术创新,积极实施烟气余热回收利用,电机变频控制,间接冷却水循环使用,锅炉冷凝水回收等节能技术改造。2013年伊利集团下属工厂共实施水、电、煤、汽等节能技改项目229项,总投资539万元,年收益2883万元。以2010年数据为基准,至2013年年底,伊利集团累计节约5.04万吨标准煤,减排CO2e12.35万吨。

优化排污系统,加强污水处理能力2012-2013年度,伊利集团通过加强源头控制,优化管路系统,提高装载、卸载时的自动排污能力等措施,极大减少原料损失,提高了企业污水处理能力,并有效控制了各污水厂的成本。截至2013年年底,集团自建污水处理厂(站)的日污水处理能力达11万余吨,年降解COD约3万吨。

推行绿色物流,降低废气排放2012至2013年度,伊利集团继续推行绿色环保物流的各项措施,让物流也讲究“绿效应”,为节能减排做出自己的贡献。由于货物运输量大,伊利特意采用了排污量小的货车车型、近距离配送、夜间运货,以减少交通阻塞、节省燃料和降低排放。其中,伊利与铁道部门共同创造的精确管理物流方式——“五定班列”尤其广为人所称道。伊利集团已经开通了呼和浩特市至广州、成都、上海、宁波,包头至广州、上海,东北至武汉、长沙,以及巴盟至成都等一系列“五定班列”。公益事业投入云南鲁甸地震2014年8月3日,云南省昭通市鲁甸县发生6.5级地震。伊利集团第一时间对外宣布,向云南昭通地震灾区捐赠价值500万元的物资和资金,其中包括牛奶、婴幼儿配方奶粉等灾区急需的食品。伊利集团另有300万的资金通过壹基金平台捐赠给灾区群众。

余姚水灾2013年10月7日,受台风“菲特”影响,浙江余姚遭遇新中国成立以来最严重水灾,70%以上城区受淹,主城区城市交通瘫痪。伊利集团在获悉余姚灾情发生后,第一时间紧急调拨3000罐伊利金领冠婴幼儿奶粉运往灾区,并搭建流动母婴服务站,提供灾区最急需的母婴服务,为婴幼儿送去口粮。

甘肃定西地震2013年7月22日7时45分在甘肃省定西市岷县、漳县交界发生6.6级地震,人员伤亡及财产损失较为严重。伊利集团第一时间启动企业社会责任应急预案,了解到受灾人群中,高龄老人和儿童偏多,紧急调集72000件伊利营养舒化奶和3000罐金领冠奶粉等救灾物资连夜送往灾区一线。在大灾大难面前,伊利又一次冲在了最前沿。

雅安地震赈灾2013年4月20日8时02分四川省雅安市芦山县发生7.0级地震。地震发生后,伊利集团立即协调四川当地工厂资源进行5000箱的物资、2万双手套、近千顶帐篷和雨具送往一线。搭建多个流动母婴服务站为灾区母婴提供服务,将紧急捐赠200万元的婴幼儿奶粉分发到母婴手中。同时,伊利员工第一时间自发组织了献血,并自发捐助共计126万元,在灾后直接用于灾区学生安全教育和建设。

甘肃岷县的岷县概况

甘肃岷县的岷县概况

岷县,历史悠久,地理位置特殊,自古就是“西控青海,南通巴蜀,东去三秦”的交通要道,有“茶马互市”的传统和“陇原旱码头”的美誉。这里物华天宝,人杰地灵,交通便利,盛产238种中药材,素有“千年药乡”之称,尤以“岷归”闻名遐迩,是“中国当归之乡”、“中国花儿之乡”和“联合国民歌考察采录基地”。

地处陇中黄土高原、甘南草原和陇南山地接壤区,总流域面积3578平方公里,其中水域面积22万亩,森林面积97万亩。辖18个乡镇、310个村(社区)委会,总人口48.4万人,有回、藏、东乡、撒拉、裕固和满族等6个少数民族共1.5万人。总耕地面积62.7万亩,人均1.5亩。境内海拔2040—3754米,年平均气温5.7度,降水量600毫米。

岷县境内中药材、矿产、能源、畜草等特色资源丰富,盛产当归、红芪、黄芪、党参等中药材238种,尤以当归种植历史悠久、质量最佳、产量第一而闻名于世,被称为“岷归”。全县探明金、锑、铅锌、花岗岩、石灰石、大理石、红柱石等矿藏25种,位于禾驮乡的寨上矿点已探明金储量108吨,价值260亿元以上。境内有常年流水河22条,水能蕴藏量33.5万千瓦,其中黄河最大支流洮河流经岷县境内9个乡(镇)、83.5公里,沿洮河可开发梯级电站10余座。东山区部分地域开阔,日照时间长,风、光资源开发亦颇具潜力。全县有草场面积290万亩,累计人工种植岷山红三叶、猫尾草等多年生优质牧草12万亩,为全国健康养殖示范县和甘肃省养牛大县,黑裘皮羊、蕨麻猪、高原牦牛是地方特产。另外,还拥有以狼渡滩湿地草原、双燕生态景区为代表的自然生态景区和以中共中央西北局岷州会议会址、二郎山战斗遗迹为代表的红色旅游景点等各类旅游资源100多个。

地理位置:距省府兰州市267公里,距陇海铁路陇西火车站120公里,自古就有“西控青海,南通巴蜀,东去三秦”之说,是通往兰州、陇西、陇南、甘南和四川的必经之地,国道212线、省道306线的交叉连接使岷县处在一个经济相互促进、文化相互渗透、观念相互影响的“四区八县”经济增长带中心位置,是甘肃南部重要的商品集散地,享有陇上“旱码头”的美称。近年来,岷县紧紧围绕稳定解决温饱进而向小康迈进这一目标,按照把岷县打造成木寨岭以南地区区域经济发展平台,建设成甘肃南部特色经济强县和商贸中心的战略构想,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做大做强特色产业,全面提升药材、草畜、洋芋三大支柱产业,着力培育水电、矿产、旅游三大新兴产业,努力实施“产业富民、工业强县、城镇辐射、项目带动”四大战略,使全县经济建设和社会各项事业得到较快发展。

土地人口:全县土地面积3578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62.75万亩,草原面积290.3万亩,水域面积22.6万亩,林地72万亩,牧草地217万亩。

气候特征:岷县气候属于高原性大陆气候,年平均日照时数2214.9小时,年平均气候4.9℃--7.0℃,年平均相对湿度68%,年平均无霜90-120天,年平均降水量596.5毫米,最热7月份平均气温16℃,最冷1月份平均气温-6.9℃。

药材资源:岷县盛产当归、红芪、黄芪、党参、柴胡、大黄、贝母等中药材238种,素有“千年药乡”“中国当归之乡”只称,尤以“岷归”驰名中外,早在1700多年前就是极为珍贵的贡品,有很高的药用、食用价值,产量占全国总产量地70%。根据研究,“岷归”成分复杂,有挥发性和水溶性物质106种。因其质量最佳、含量丰富、产量最大、销量最广而驰名中外,远销东南亚、港澳台及欧美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欧洲人誉为“中国妇科人参”,是世界当归中的上品。全县年种植各类中药材25万亩,年产药材4.6万吨.其中当归1.3万吨。

草畜资源:岷县有天然草场290万亩,占全县总土地面积的72.5%,主要以岷山红三叶草、岷山猫尾草为民县两大特色优质草种。目前,全县累计人工种植多年生优质牧草12万亩,发展畜牧业条件得天独厚。岷县有黑紫羔羊、牦牛、存栏牛、羊、猪等牲畜50多万头。全县年产肉类总产量近2万吨,产牛羊皮15万张。2005年1---5月全县有十个乡镇养殖白鹅3万只,年底突破10万只。

水电资源:岷县水资源丰富,境内水系分长江、黄河两大流域,3个水系。有大小河流22条,年平均径流量42.09亿立方米。地下水总储量2.36亿立方米。水能蕴藏量32.56万千瓦,年发电量28.5亿度。其中,黄河上游最大的支流-----洮河流经县内13个乡83.5公里。可开发梯级电站6座,总装机容量可达10万千瓦。近年来,岷县各级党政在-理论和党的十五大精神指引下,全县上下共同努力,克服种种困难,顺利实现了“九五”计划主要奋斗目标,全县社会生产力、综合经济实力和人民生活水平发生了重大变化,精神文明建设等各个方面的工作都取得了显着成绩。到“九五”末的2000年,全县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了4.95亿元,比“八五”末增长68%,年均增长10。9%,略高于全省,全区经济增长速度,特别是二、三产业的增长速度明显加快,分别较“八五”末增长2倍和8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1.33亿元,增长40.8%;粮食总产量达到9.16万吨,增长53.6%;财政收入由1628万元增加到4207万元,增长2.6倍;固定资产投资总额达到2亿元,比八五期间增加1.9亿元,增长20倍.三大产业结构由八五末的61:19:20调整到55:23:22.扶贫攻坚取得决定性胜利,农业和农村经济得到全面发展,全县提前一年实现了整体基本解决温饱目标,农村贫困人口由1995年的20.43万人下降到0.85万人,贫困面由52.4%下降到0.1%,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200元,比八五末增加657元,年均增加131元,农民衣、食、住、行、用都发生了显着变化,部分条件较好地方的群众生活开始向小康迈进。

发展思路

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先导,以资源为基础,大力开发一条河(洮河),实施两项重点工程(退耕还林还草、梯田建设及小流域治理),落实“两洋(羊)一药”农村种养业结构调整战略,建设药材、畜牧、矿产、洋芋淀粉四大支柱产业,努力兴办农村五小经济实体(小林场、小牧场、小椒园、小鱼塘、小加工),继续走好种药、养畜、经商、开矿、办厂、劳务输转六条路子。

全面实施开放带动、结构调整、药材立县、水电强县、商贸活县、科技优先发展六大发展战略,大抓以水、电、路为主的基础设施建设,以退耕还林(草)为主的生态环境建设,以转移农村劳动力为主的城镇体系和小康村建设,以培育市场体系为主的岷州商贸中心建设等四大建设。着力提升和培育药材、畜牧、洋芋淀粉、矿产、旅游等五大产业,加速建设“一河两线”经济增长带(一河是指洮河沿岸,两线是指212国道和306省道岷县过境段),加速发展个体私营经济,加速农业主导型向工商业主导型转变,努力实施农民增收、职工增收、财政增收三大目标,走出一条具有岷县特色的超常规、跨越式发展路子。当归

岷县有六大资源。一是药材资源。盛产当归,红芪、黄芪、党参、大黄、贝母等中药材238种,素有“当归之乡”、千年药乡“之称,尤以”岷归“驰名中外,被子欧洲人誉为”中国妇科人参“,岷县年种植当归、红芪、黄芪、党参等各种中药材20多万亩,是重点外贸产品。二是畜牧业资源。有集中连片草场面积219万亩,草丰水茂,无污染,发展畜牧业,开发畜产品条件得天独厚,年产牛羊皮15万张,年肉类总产量1.6万吨,其中尤以黑紫善羔羊和蕨麻猪闻名省内外.三是矿产资源。已探明金属非金属矿30种,矿点、矿化点40多个,其中金、锑、铅、锌、锰、花岗岩、汉白玉、大理石、硅石、泥炭等矿储藏量大,开发前景广阔。四是水力资源。境内有大小常年流水河22条,水能蕴藏量33.5万千瓦,其中黄河最大支流洮河流经岷县境内13个乡(镇)、83.5公里,沿洮河可开发梯级电站5座。五是农副产品资源。盛产洋芋、蚕豆、油料等农副产品和草莓、虫草、沙棘、蕨菜、蕨麻等野生”绿色食品”,开发前景十分可观。

岷县二郎山国家级森林公园集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于一体,与城北玉女峰遥遥相对,山上三峰插天、绿树成荫。1935年、1936年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突破“天险腊子口”两次到达岷县,召开了0中央西北局岷州会议,随后3000名岷州儿女参加红军。现园内建有“红军战役纪念塔”和“三千红军烈士纪念碑”,是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的好基地。县城东部的沙金自然林区,总面积36万亩,有大小旅游景点20多处,怪石林立,溪水多色,令人流连忘返。

岷县文物殊多,古迹遍地,主要有“彩陶之乡”马家窑文化、寺洼文化、齐家文化等文化遗迹6处。明代建于县城的真武庙至今保存完好。岷县又称“花儿”故乡,在省内外颇有名气,是我国民间文化的一支奇葩,质扑敦厚,明快生动,每年花儿会期间,商贾云集,商贸活跃。被誉为中国“四大名砚”之一归一砚“闻名中外,1997年,甘肃省政府作为特殊礼物,赠给香港物别行政区政府珍藏。独具地方特色的”窗花“、版面填色、单色剪纸、彩色拼贴、下班衬影、书写绘画等民产艺术源远流长。岷县新旧八景尤为壮观,其中以“东坡晚照”,“岷山积翠”、”洮水流珠”、“叠藏长虹”、“金童古钟”、“狼渡牧野”、“山村药圃”、“碧波红莲”独具特色。工业生产项目:碳酸钙粉生产线,彩色绒面生产线,肥力高生物菌肥生产线,当归嫩肤水生产线,钢铝塑门窗生产线,岷肥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西北高原特有植物种类及沙棘油、当归油等系列产品项目,全营养颗粒高效有机肥生产线,新建蜂窝煤生产线,中药材抽氧真空包装生产线,150吨马铃薯金粉、60吨马铃薯膨化食品,山野菜加工生产项目,岷县腐植酸混合肥料厂。

电力建设项目:古城电站、清水电站、坎峰电站、冰桥湾电站建设,刘家浪至10KV线路改造,城关至南川送变电工程、城关至十里送变电工程,10KV及10KV以下农村电网改造工程,电网通信及调度自动化系统工程。

水利水保建设项目:修复西川灌区南北总干渠,梅川农业高效节水灌溉工程,洮河护岸河堤,迭藏河护岸河堤,电力提灌工程兼乡村供水工程,纳纳河、耳阳河河堤建设,集雨节灌工程,水平梯田建设,植被建设,沟道建设,节水灌溉工程,板达口至北门桥洮河护岸工程,岷山板达沟小流域综合治理,茶埠耳阳沟小流域治理,岷山朱家沟流域综合治理,梅川马厂沟流域治理。

矿产开发项目:碳化硅生产线,花岗岩板材,洮砚加工项目。

城市建设项目:城区重点防洪工程,城区污水工程,城区道路修建工程,头渠河防洪工程,城区上水工程,城区排水工程,城区垃圾处理工程,粮油市场排水硬化路面,农村小城镇建设。

农业建设项目:以当归为主的中药材重点支柱产业开发项目,以当归为主的支柱产业综合示范园区建设,洋芋产业化开发,当归产业化建设,红、黄芪产业化建设,岷县农业高科技示范园区建设,建设专用型洋芋加工品种基地,洮河沿岸川台区日光温室蔬菜生产基地建设,千亩红、黄芪育苗生产基地建设项目,全国重点生态建设县,建立千亩农业科技综合示范区,种子工程。

林业建设项目:岷县封山育林建设,岷县造林育苗建设,森林旅游项目建设,岷县国营林场人工促进天然林更新建设,洮河流域林果园基地建设,岷县洮河流域生态公益林建设,岷县云杉瘿蚊及鼠害防治,岷县千亩优质种苗示范基地建设,岷县退耕还林(草)建设项目。

畜牧业建设项目:(1)草地生态体系建设:退耕还林,人工种草,退化草场综合治理,优质牧草草籽繁育基地建设,草地鼠虫病害综合防治项目,草地生态保障体系。(2)畜禽良种繁育体系建设项目:良种羊繁殖场,十里乡仔猪繁育场。(3)畜牧兽医站技术推广服务体系:乡兽医站拆迁(扩)重建设项目。(4)市场建设:畜产品专业市场。(5)商品基地建设:肉牛育肥基地建设,肥育羊基地建设,畜牧联营体建设项目,渔业基地建设。(6)饲料加工体系:配合饲料加工厂,草粉加工点。

交通建设项目:虎砖公路改建工程,梅堡公路改建工程,城马公路改建工程,闾新公路改建工程,徐合公路(茶埠至砖塔寨)改建。

卫生建设项目:卫八项目(银行贷款),卫支持项目(英国赠款),美国中华基金会赠款项目,省妇儿工委项目(母婴安全项目),岷县中医院综合楼建设项目。

文化建设项目:岷县综合影视大楼,岷县博物馆大楼,岷县秦剧团影池房屋维修,岷县文化馆儿童文化活动中心,岷县图书馆大楼。

广播电视建设项目:乡乡建成有线电视,城区有线电视传输网络改造,建成“岷县人民广播电台”。

教育建设项目:小学义务教育工程,初中义务教育工程。

技改项目:刘家浪电厂机组扩容改造,岷海制药有限责任公司,水泥生产线改扩建,印刷厂彩色胶印及电脑排版生产线,电石厂技术改造,岷县清真冷库扩建项目,畜产品公司制革生产线,综合汽修车间改造,岷县城区给水改造工程项目。

“陇上旱码头”岷州

奔腾不息的洮河之水孕育了勤劳善良的岷州儿女,孕育了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位于洮河之滨的“陇上旱码头”——甘肃岷县,凝聚着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的灵性,积淀了博大精深、令世人赞叹的文化底蕴。

沧桑巨变,时代变迁,在这片广袤的土地上生息的优秀岷州儿女,正在用自己的聪明智慧续写着同自然、同命运抗争的不朽篇章!用他们的汗水、双手弹奏出乡村变化的时代最强音!

岷县,历史悠久,地理位置特殊,自古就是“西控青海,南通巴蜀,东去三秦”的交通要道,有“茶马互市”的传统和“陇原旱码头”的美誉。

这里物华天宝,人杰地灵,交通便利,盛产238种中药材,素有“千年药乡”之称,尤以“岷归”闻名遐迩,是“中国当归之乡”、“中国花儿之乡”和“联合国民歌考察采录基地”。

近年来,岷县紧紧围绕稳定解决温饱进而向小康迈进这一目标,按照把岷县打造成木寨岭以南地区区域经济发展平台,建设成甘肃南部特色经济强县和商贸中心的战略构想,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做大做强特色产业,全面提升药材、草畜、洋芋三大支柱产业,着力培育水电、矿产、旅游三大新兴产业,努力实施“产业富民、工业强县、城镇辐射、项目带动”四大战略,使全县经济建设和社会各项事业得到较快发展。

《今日岷州》植根于岷县大地,开辟了不同的栏目,反映新时期的岷县变化,讴歌为岷县变化做出贡献的优秀人物,描绘岷县风土人情。作为代表先进文化的重要阵地,宣传岷县,让世人了解岷县,为岷县的经济文化的发展,尽绵薄之力!

关于岷县草原养牛,甘肃岷县的岷县概况的介绍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本站所发布的文字与图片素材为非商业目的改编或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权或涉及违法,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