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养牛的故事 河南洛阳养牛赚钱吗有补贴政策吗

洛阳养牛的故事 河南洛阳养牛赚钱吗有补贴政策吗

老铁们,大家好,相信还有很多朋友对于洛阳养牛的故事和河南洛阳养牛赚钱吗有补贴政策吗的相关问题不太懂,没关系,今天就由我来为大家分享分享洛阳养牛的故事以及河南洛阳养牛赚钱吗有补贴政策吗的问题,文章篇幅可能偏长,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先秦名人故事

先秦名人故事

历代名人---先秦

历代名人

远古

盘古氏神话传说中人物,“槃瓠”转音,义同神犬。

有巢氏神话传说中人物,汉族人民想像中的始祖,原始巢居的发明者。

燧人氏一称燧皇,神话传说中人物,原始人工取火的倡导者。

伏羲氏一作伏戏、宓牺、包(庖)牺,又号羲皇。相传从这时起,始结绳为网,进入渔猎经济生活。

神农氏一作烈山氏、厉山氏,神话传说中人物,原始农业的发明者。

太皞(hào)一作太昊、太皓,风姓,相传为东夷部族首领。与后起的少皞并称“两皞”。

少皞一作少昊,号金天氏。传说中继太皞而起的东夷首领,以鸟为图腾。

黄帝姬姓。神话传说中人物,轩辕氏(一作有熊氏)部落首领,后为炎黄部落联盟的组织者。

嫘祖传说中黄帝元妃,养蚕业的倡始者,被后世尊为蚕神。

仓颉一作苍颉,传说中黄帝时史官,汉字创造发明者。

炎帝传说中姜姓部落首领,与黄帝同出少典氏。

蚩尤传说中东方九黎族首领,“两皞”集团重要成员之一,后被黄帝擒杀。

颛顼(zhuānxū)号高阳氏,传说中炎黄联盟重要首领之一。在夺权斗争中击败共工氏。

共工传说中炎黄后裔的一支,黄帝时水官。被祀奉为社神。传说曾与颛顼争为帝,怒而撞折不周山。

帝俈(kù)一作帝喾,号高辛氏相传为炎黄联盟重要首领之一,继颛顼在夺权斗争中再次打败共工氏。

祝融一作祝诵、祝和,传说中颛顼后裔中一支。帝俈时任火正,后世尊为火神。

尧又称伊祁氏或伊耆氏,名放勋。传说中陶唐氏部落长,炎黄联盟首领。

丹朱传说中尧之子,母散宜氏。原名朱(一作絑),以居丹水,故名丹朱。

羲和远古时掌管天文、历象的专官。人数不一。尧时,羲仲、羲叔,和仲、和叔为两对兄弟。

许由一作许繇,古史传说中隐君子。

巢父古史传说中隐君子,与许由同时。

舜姚姓,一说妫姓,名重华,史称虞舜。传说中有虞氏部落长,炎黄联盟首领。

娥皇女英传说故事人物。相传是唐尧的两个女儿,同嫁虞舜为妃。

商均传说中虞舜之子。原名均,舜妃女英所生。因受封于虞,与商邻近,因得商均之名。

象舜的异母弟。多次谋杀舜,未遂,被舜流放。

皋陶一作咎繇,偃姓。传说中少皞氏支裔,东夷部族首领之一。虞舜时,曾任掌管刑法的士(狱官之长)。

鲧(gǔn)姒姓,原居于崇,号崇伯。传说中禹的父亲。

夏、商

禹姒姓。夏后氏部落长,炎黄联盟首领、夏朝建立者。

启禹之子,母涂山氏。夏朝国王。传子制度自此始。

伯益一作伯翳、大费。夏朝东夷族首领,嬴姓各支嫡系祖先。被禹立为继承人,但禹死后被启攻杀。

太康夏朝国王,启之子。继启继位。后被东夷族首领后羿夺去王位。

奚仲夏朝异姓诸侯。任姓,因擅长造车,曾任车正,薛国之始祖。

后羿一作夷羿,妘姓。夏朝东夷族首领,有穷氏部落长。后夺取太康王位。神话传说中的神箭手,曾射落九日。

嫦娥一作恒嫦、姮娥。神话传说中人物,后羿之妻。传说因偷服不死之药飘入月宫。

寒浞(zhúo)一作韩浞,东夷族寒氏的“谗弟子”。曾煽动族众杀害羿,后被少康攻杀。

少康夏朝国王。姒姓,相之子,母为有仍氏。攻杀寒寒浞,恢复夏统治,史称“少康中兴”。

杜康传为用高粱酿酒的发明者。

桀夏朝末代国王,著名暴君。名履癸。后败于商汤。

妹喜一作末喜、末嬉。夏桀宠妃。

关龙逢一作豢龙逢,夏桀时大夫,古代豢龙氏之后。因直谏被桀杀害。

简狄一作简易、简逷,传说中商始祖契之母,因是有娀氏女,又称娀简。

契一作偰、卨。母简狄氏,商部族始祖。

相土一作乘杜,契之孙,商汤十一世祖。相传发明以马驾车。

王亥商汤七世祖。卜辞称高祖亥、高祖王亥。亥,一作胲、垓、该、核。

上甲微商汤六世祖。王亥之子,又称殷候微。十干纪名从其开始。

汤卜辞作“唐”。商朝建立者。原名履、太乙,卜辞称太乙、高祖乙,子姓。灭夏后,又称武汤、成汤或成唐。

伊尹商汤辅佐。连保汤、外丙、中壬三朝,被称为阿衡。

太戊一作大戊、天戊。商朝国王,子姓。太庚之子,小甲、雍己之弟。

巫咸一作巫戊,卜辞称咸戊。商王太戊辅佐。传说长于占星术,发明筮卜。

祖乙商朝国王,子姓,河亶甲之子。卜辞称为中宗,与太乙、太甲并祭,合称“三示”。

盘庚一作般庚。商朝国王。汤第九代孙,继阳甲位立。

武丁商朝国王。盘庚弟小乙之子,在位五十九年。死后被祀为高宗。

傅说(yuè)商王武丁辅佐,与伊尹齐名。

纣即帝辛,名受。商朝末代国王,著名暴君。

妲己己姓。商王纣宠妃。

箕子商王纣之叔,官至太师,受封于箕。

比干商纣王之叔,官至少师。因直谏被纣王剖腹验心而死。

微子名启,一作开,商纣王庶兄。受封于微。宋国始祖。

武庚字禄父。商纣王之子。周灭商后,受封为殷君。后因叛周被杀。

商容商纣王时乐官。

崇侯虎有崇氏国君。受商封为侯。纣王的重要羽翼。

伯夷商末孤竹国君长子,名允。武王伐纣,与弟叔齐隐于首阳山,不食周粟而死。

叔齐商末孤竹国君少子,名致。父死,遗命立为啁君,与伯夷互让,相偕依周。武王代纣,与伯夷扣马而谏,后隐于首阳山,不食周粟而死。

西周

姜嫄一作姜原,姜姓,有邰氏之女,传说中周始祖后稷之母。

后稷周部族始祖。姬姓,名弃,姜嫄所生。舜时擢为农官,被后人祀为稷神。

古公亶父周文王的祖父,即周太王。

周太王即古公亶父。

泰伯一作太伯,周太王长子。因避争位纠纷,与弟仲雍等避往江南,被推戴为君长,号“勾吴”。

仲雍周太王次子。泰伯之弟。与泰伯同逃江南。泰伯被推为当地君长,死后由其继位。吴之始祖,称为吴仲。

季历一作王季、公季。周太王少子,文王之父。商王文丁时受封为“牧师”,因遭忌被杀。

姬昌姬氏,名昌,受商封为西伯,又称伯昌。西周奠基人。庙号文王。传其被囚羑里时,曾演《周易》。

周文王即姬昌。

姬发文王次子,西周建立者。定都于镐京,号称“宗周”。庙号武王。

周武王即姬发。

姬诵西周国王。即周成王,文王之孙,武王之子。

周成王即姬诵。

姜尚字望,一说字子牙。周初姜姓部族长。武五伐纣,任统兵的师氏(简称师),被尊为师尚父。成王时封于齐。传曾作兵书《六韬》。

太公望即姜尚。

姬旦西周初政治家。文王第四子,一称叔旦,因采邑在周,故称周公。

周公即姬旦。

伯禽一称禽父,周公旦长子。成王时封为鲁公,鲁国始祖。

姬奭(shì)一作邵公、召伯。西周初政治家。文王庶子,因采邑在召,故称召公。

召(shào)公即姬奭。

姬封名封,周文王少子。原封于康,史称康叔封。卫国始祖。

康叔即姬封。

姬虞名虞,字子干。周武王之子。史称唐叔虞。为晋国始祖。

唐叔即姬虞。

姬鲜一名关叔,名鲜。周武王弟。受封于管,周初三监之一。因叛周被杀。

管叔即姬鲜。

姬度名度。周武王弟。受封于蔡,周初三监之一。因叛乱被杀。其子胡为蔡国始祖。

蔡叔即姬度。

姬处名处,一说名武。周武王弟,受封于霍,周初三监之一。

霍叔即姬处。

散宜生西周开国功臣。

辛甲西周初年史官。

熊绎西周楚国建立者。熊盈族(祝融氏)鬻能后裔。

姬钊西周国王,即周康王。

周康王即姬钊。

姬满西周国王。昭王之子。传其曾西游至昆仑之丘,见过西王母。

周穆王即姬满。

徐偃王西周时徐国王。戎族偃姓。

造父西周著名御车者。受幸于周穆王。传其取良马八匹,献予王而御之,西行至昆仑,见西王母。以功封于赵,赵国始祖。

非子少皞氏支裔,嬴姓部落首领。以功封于秦,号曰嬴秦。秦国始祖。

熊渠西周楚国国君。熊绎四世孙,芈姓。

姬胡(?-前828)西周国王,夷王之子。贪狠好利,横征暴敛,曾激起“国人”暴动。

周厉王即姬胡。

共伯和西周共国国君。国人暴动,厉王出奔,被拥戴行天子事达十四年,史称“共和行政”。共和元年(前841年)为我国历史上准确纪年的开始。

姬靖西周国王,厉王之子。前828-前782年在位。

周宣王即姬靖。

姬友(?-前771)西周末年郑国建立者,周厉王少子,宣王之庶弟,史称郑桓公。前806-前771年在位。

郑桓公即姬友。

召(shào)伯虎一作召虎,召公奭后裔,周宣王辅佐。遗物有“召公簋”。

兮甲字吉父,一作吉甫,金文作兮甲、兮伯吉父。周宣王辅佐。又官名尹,称尹吉甫。遗物有“兮甲盘”。

尹吉甫即兮甲。

尹伯吉甫即兮甲。

仲山甫一作仲山父。周宣王时大夫,因封地在樊,又称樊仲、樊穆仲。

姬宫涅西周国王,宣王之子,前781-前771年在位。

周幽王即姬宫涅。

褒姒(sì)周幽王宠妃。姒姓,生子伯服(一作伯般)。传其曾烽火戏诸侯。

春秋

姬宜臼(?-前720)一名宜咎。东周第一代国王,幽王之子,前770-前720年在位。

周平王即姬宜臼。

秦襄公(?-前766)春秋初年秦国国君,嬴姓,名已失传。前777-前766年在位。

姬称(?-前677)春秋时晋国国君。曲沃庄伯之子。前710-前677年在位。

晋武公即姬称。

卞和春秋时楚国人。一作和氏。和氏璧的发现者。

曹刿(guì)即曹沫,一作曹翙。春秋时鲁国大夫。

姜小白(?-前643)春秋时齐国国君,即齐桓公。襄公之弟。前685-前643年在位。春秋五霸之一。

管夷吾(?-前645)字仲,一字敬仲,颖上人。春秋初年政治家,任齐国上卿四十余年,使齐桓公成为春秋时期第一个霸主。现存《管子》七十六篇,多为后人伪作。

管仲即管夷吾。

鲍叔牙春秋时齐国大夫。齐桓公欲任为上卿而不受,力劝释管仲之囚,以代己位。管鲍知交为朋友相交之典范。

隰(xí)明春秋时齐国大夫。征战途中缺水,他根据蚂蚁冬居山阳之习惯,觅得水源,人称“多智”。

宁戚春秋时齐国大夫。一作宁武,原为卫国人。怀才不遇,桓公识之,任为大田(农官)。

陈完春秋时陈国公族。厉公之子。字敬仲(一说敬是谥号)。后奔齐任工正,改陈氏为田氏。传九世至田和而代齐。

田敬仲即陈完。

易牙春秋时齐桓公嬖臣。一作狄牙,即雍巫。擅长调味,性谄媚。后与竖刁等诛群吏,饿死桓公,立公子无诡。

竖刁春秋时齐桓公嬖臣。刁一作刀、貂。官为寺人。

姬辟疆(?-前635)春秋时卫国国君。后改名毁,前659-前635年在位。

卫文公即姬辟疆。

子兹甫(?-前637)春秋时宋国国君。前650-前637年在位。春秋五霸之一。

宋襄公即子兹甫。

骊姬(?-前677)春秋时骊戎之女,晋献公爱妃,一作丽姖。生奚齐。

姬申生春秋时晋献公太子,以孝行见著。后被骊姬被逼自杀。

姬重耳(前697-前628)春秋时晋国国君,前636-前628年在位。献公妃狐姬所生。春秋五霸之一。

晋文公即姬重耳。

狐偃春秋时晋国卿,重耳舅父。字子犯,史称舅犯,一作咎犯。

先轸(?-前627)春秋时晋国正卿,因采邑在原,又称原轸。

介之推春秋时晋国人。一作介子推、介推。曾随重耳长期流亡。重耳即位而携母隐居山林。传说文公欲使出山,放山焚山,他抱木而死,寒食节因此而来。

嬴任好(?-前621)春秋时秦国国君,前659-前621年在位。春秋五霸之一。

秦穆公即嬴任好。

百里奚春秋时秦国大夫。一作百里傒。少以养牛谋生,后为虞大夫,被楚人所执。秦穆公以五张黑牡羊皮赎回,故号“五羖大夫”。向穆公推荐蹇叔,共襄国政。

孟明视春秋时秦大夫,百里奚子。一说即百里奚。

宫之奇春秋时虞国大夫。一作宫奇、宫子奇。曾劝虞君勿假道于晋,不从,乃率族人出奔西山。

由余春秋时秦国大夫。一作繇余。献计穆公,而霸西戎。

伯乐春秋时相马家。一作孙阳。一说他乃赵简子御者,善相马,字子良,又称王良。

九方皋春秋时相马家。一作九方堙。伯乐荐之于秦穆公。

弦高春秋时晋国商人。曾假托君命献牛于秦兵犒师而救晋。

芈(mǐ)旅(?-前591)春秋时楚国国君,即楚庄王,又称荆庄王。旅,一作吕、侣。前613-前591年在位。春秋五霸之一。

楚庄王即芈旅。

斗榖於菟春秋时楚国令尹,斗伯比之子。传其母生而弃之云梦,虎乳而不死。楚人谓“乳”为“榖”,“虎”为“於菟”,因而得名。三仕三黜,不形于色。孔子评以为忠。

令尹子文即斗榖於菟。

蒍敖春秋时楚国令尹,字孙叔,一字艾猎。辅佐楚庄王大败晋军,代晋称霸。

孙叔敖即蒍敖。

臧孙辰春秋时鲁国正卿。臧孙乃复姓。历事庄、闵、僖、文四朝。

臧文仲即臧孙辰。

展获鴈时鲁国大夫,即柳下惠。字禽,食邑柳下,一称柳下季,“惠”是谥号。

柳下惠即展获。

庆父(?-前660)春秋时鲁国公族。庄公之弟,一作仲庆父、共仲。惯于制造内乱,故有“庆父不死,鲁难未己”之说。

季孙行父(?-前568)春秋时鲁国正卿。

季文子即季孙行父。

季孙夙(?-前535)春秋时鲁国正卿。名夙,一作宿,季文子之子。

季武子即季孙夙。

荀林父春秋时晋国正卿。字伯。

中行桓子即荀林父。

赵盾春秋时晋国正卿。赵衰之子。

赵宣子即赵盾。

董狐春秋时晋国史官,一称史狐。孔子以其“书法不隐”,赞为“古之良史”。

士会春秋时晋国正卿。士蒍之孙,字季,因食邑在随、范,又称随会、范会、随季。

范武子即士会。

魏绛春秋时晋国卿。

魏庄子即魏绛。

郤缺(?-前597)春秋时晋国大夫。郤芮之子,因随父食邑于冀,又称冀缺。

郤成子即郤缺。

华元春秋时宋国大夫。任右师。

养由基春秋时楚国大夫。一作养游基。食邑于养,善射。

向戌春秋时宋国大夫。任左师,食邑在合,一称合左师。

韩厥春秋时晋国正卿。以抵制屠岸贾,营救赵氏孤儿闻名于时。

韩献子即韩厥。

士匄(gài)春秋时晋国正卿。文王之子,武王之孙。著《刑书》。

范宣子即士匄。

羊舌肸(xī)春秋时晋国卿,即叔向,一作叔响。因封邑在杨,又称杨肸。提倡尊贤使能,不以貌取人,为孔子所赏识。

叔向即羊舌肸。

晏婴(?-前500)春秋时齐国正卿。字平仲。执政五十余年,以节俭力行、谦恭下士著称于时。战国中叶,有人集其言行,编成《晏子春秋》。

杞梁(?-前550)春秋时齐国大夫。一作杞殖。战死,传其妻孟姜哭夫十日,城墙为之倒塌。后人编造“孟姜女哭长城”故事,误其为万杞良或范杞梁、范喜良。

孟姜春秋时齐大夫夫杞梁之妻,姜姓。相传杞梁战死,她哭夫尽哀,十日不绝声,城墙为之崩塌。后世以讹,编造“孟姜女哭长城”故事。

田穰苴(rángjū)春秋时齐国大夫。即司马穰苴。田姓,司马是官名。其用兵之书,后人整理为《司马穰苴兵法》。

司马穰苴即田穰苴。

蒍掩春秋时楚国大夫。一作远掩。

老聃(dān)春秋末年思想家,道家创始人。老氏,名聃。一说姓李,名耳,字伯阳,“聃”是谥号。其思想载于《道德经》(即今本《老子》)

老子即老聃。

孔丘(前551-前479)春秋末年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创始人。字仲尼。其生平言行散见于《左传》、《国语》和诸子著述中。现存《论语》二十篇,记孔子师徒问答实况。

孔子即孔丘。

少正卯(?-前498)春秋末鲁国“闻人”,少正是复姓。其论与孔子相反。后孔子为鲁司寇,将其诛杀。

颜回春秋末鲁国人。字子渊,一作颜渊,孔子得意门人,以德行见称。后人称为“复圣”。

仲由(前542-前480)春秋末鲁国卞人,字子路,孔子得意门人,以政事见称。

子路即仲由。

曾参(shēn)(约前505-前435)春秋末鲁国人。字子舆,曾点之子,孔子得意门人,以孝行见称。后世称为“述行”。

端木赐(前520-?)春秋末卫国人,字子贡,端木是复姓,孔子得意门人,以言语见称。

子贡即端木赐。

冉雍春秋末鲁国人。字仲弓,孔子得意门人。以德行见称。

卜商(前507-?)春秋末晋国人,一说卫国人。字子夏,孔子得意门人。以文学见称。李悝、吴起皆出其门下。

子夏即卜商。

言偃(前506-?)春秋末吴国人,字子游,孔子得意门人。以文学见称。

子游即言偃。

冉求(前522-前489)春秋末鲁国人。字子有,又称冉有。孔子得意门人。以政事见称。

子有即冉求。

颛孙师(前503-?)春秋末陈国人。字子张,面面孙是复姓。孔子得意门人。

子张即颛孙师。

宰予春秋末鲁国人。字子我,又称宰我。以言语见长。

子我即宰予。

阳虎春秋末鲁国季孙氏家臣。又称阳货。专权克主。

赵鞅春秋末晋国正卿。即赵简子,后名志父,史称赵简主。

赵简子即赵鞅。

子驷(?-前563)春秋时郑国正卿。穆公之子,名騑。

公孙侨(?-前522)春秋时郑国正卿。字子产,一字子美。明确提出“天道远,人道迩,非所及也”观点,对发展我国古代无神论思想作出重要贡献。

子产即公孙侨。

游吉(?-前507)春秋时郑国正卿。继子产执政。

子太叔即游吉。

邓析(前545-前501)春秋末思想家,郑国人,“形名之学”的倡始者。

蘧(qú)伯玉春秋末卫国大夫。名瑗。相传他行年五十,而知四十九年之非。

史鱼春秋末卫国史官。名鰌,字子鱼,以正直著称。临死嘱家人不要“治丧正室”,以劝戒卫灵公进贤(蘧伯玉)去佞(弥子瑕)。史称“尸谏”。

姬僚(?-前515)春秋时吴国国君。一名州于,吴王余昧之子。前526-前515年在位。

吴王僚即姬僚。

季札春秋时吴国公族,吴王诸樊之弟,即公子札。受封延陵、州来,史称延陵季子或延州来季子。

专诸春秋末吴国堂邑人。一作鲊设诸。曾以匕首置鱼腹中,刺杀吴王僚。

姬光(?-前496)春秋末吴国国君,即吴王阖庐,一作阖闾。吴王诸樊之子。前514-前496年在位。

吴王阖庐即姬光。

孙武春秋末军事家。所著《十三篇》为我国最早的兵法,后人整理为《孙子兵法》。

孙子即孙武。

伍员(?-前484)春秋末吴国大臣。字子胥。受封于申,故又称申胥。

伍子胥即伍员。

申包胥春秋末楚国公族。以申为氏,即王孙包胥。包胥,一作鲍胥、勃苏。因是蚡冒后裔,又称蚡冒勃苏。

欧冶子春秋末著名冶匠。传为越国人,工于铸剑,与干将齐名。

干将春秋末著名冶匠。传为吴王阖庐时人,曾著雌雄双剑干将、莫邪。

莫邪传为吴王阖庐时人,干将之妻。

姬夫差(?-前473)春秋末吴国国君。姬姓,吴王阖庐之子。前495-前473年在位。

吴王夫差即姬夫差。

伯嚭(pǐ)春秋末吴国大臣,一作帛喜、白喜,楚大夫伯州犁之孙。夫差时任太宰,又称“太宰嚭”。为人谄佞,曾陷害伍员致死。

越王勾践(?-前465)春秋末越国国君。越王允常之子。前496-前465年在位。以卧薪尝胆名传后世。一说春秋五霸中有越王勾践。

范蠡春秋末越国大夫,字少伯。佐越王勾践灭吴。传其化名“鸱夷子皮”,离越适齐,治产获千万,受任为齐相,后弃官散财,间行至陶,再度致资千万,号陶朱公。《计然篇》为其代表作。

文种春秋末越国大夫。原为楚国人,字伯禽,一作子禽,即大夫种。

西施春秋末年越国人。我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施姓。以家住苎萝浣纱村西得名。越王勾践将她献之于吴王夫差。传吴亡后与范蠡同隐五湖,不知所终。

白公胜(?-前497),春秋时楚国公族。以白为氏,即王孙胜,楚平王之孙。

沈诸梁春秋末楚国大夫。字高,沈尹戌之子。因封地在叶,故称叶公。曾问政于孔子。

叶(shè)公即沈诸梁。

姜杵臼(?-前490)春秋时齐国国君。庄公的异母弟。前547-前490年在位。

齐景公即姜杵臼。

田常春秋时齐国正卿。一作陈恒、陈成子。

田成子即田常。

赵无恤(?-前425)春秋末晋国正卿。即赵襄子,赵鞅之子。

知瑶春秋末晋四卿之一。即智襄子。一称荀瑶。

知伯即知瑶。

豫让春秋末晋知氏家臣。曾漆身吞炭,谋刺赵襄子。

公孙般春秋末著名木工匠。即公输子,名般,一作班。鲁国人,故称鲁班。

鲁班即公孙般。

战国

魏斯(?-前396)战国初魏国建立者。前445-前396年在位。

魏文侯即魏斯。

乐(yuè)羊战国初魏国将领。一作乐阳。乐毅即其后裔。

李悝(kuī)(前455-前395)战国初政治家,法家代表人物。魏国人。著《法经》六篇,第一次用成言把封建法权固定下来。

李克即李悝。

西门豹战国初政治家、朴素的无神论者。魏国人。曾投巫于水,废止河伯娶妇陋习。

姬显(?-前376)战国初鲁国国君,前407-前376年在位。

鲁穆公即姬显。

孔伋(jí)(前483-前402)战国初思想家,鲁国人,孔鲤之子,孔丘之孙,字子思。其思想见于《礼记》中。

墨翟(约前468-前376)春秋、战国之际思想家,墨家学派创始者。宋公族目夷氏(墨台氏)之后。其思想学说见于《墨子》。

墨子即墨翟。

杨朱战国时思想家。魏国人,又称杨子、阳生、阳子居。

跖(zhí)春秋、战国之际奴隶起义领袖。一作蹠。在先秦古籍中被诬为“盗跖”和“桀跖”。

聂政(?-前397)战国时韩国轵人,有侠名。刺杀韩相侠累。

熊疑战国时楚国国君,前401-前381年在位。

楚悼王即熊疑。

吴起(?-前381)战国时军事家,卫国左氏人。初为鲁将,后遭谗赴魏。武侯时受旧旧势力排挤,出奔楚国。

韩昭侯(?-前333)战国时韩国国君,前358-前333年在位。

申不害(约前385-前337)战国时思想家。韩昭侯时任相十五年。

嬴渠梁(前381-前338)战国时秦国国君,献公之子,前361-前338年在位。

秦孝公即嬴渠梁。

公孙鞅(约前390-前338)战国中期政治家,法家代表人物。出身卫国公族,后在秦国主持变法改革达二十年之久。

商鞅即公孙鞅。

卫鞅即公孙鞅。

尸佼(约前390-前330)战国时思想家,魏国人,一说鲁国人。明于刑名之术,被称为“尸子”。

田因齐(?-前320)战国时齐国国君,桓公之子。前356-前320年在位。任用邹忌、田忌、孙膑,开展“百家争鸣”。

齐威王即田因齐。

邹忌战国时齐国大臣。自荐为齐国相,曾献计围魏救赵。

孙膑战国时军事家。齐国人,孙武后裔。著有《孙膑兵法》,亦称《齐武子》。

田婴战国时齐国宗室大臣。威王少子,田文(孟尝君)之父。封于薛,称薛公,号靖郭君(一作静郭君)。

匡章战国时齐将。又称匡子、章子。

淳于髡(音kūn)战国时齐国大臣。

魏罃(前400-前319)战国时魏国国君,武侯之子。前369-前319年在位。

魏惠王即魏罃。

梁惠王即魏罃。

庞涓(?-前342)战国时魏国将领。曾对孙膑施以毒刑,后兵败自杀。

惠施(约前370-前310)战国时名辩思想家。宋国人,曾任魏惠王相。在名辩思想上,其基本思想是“合同异”。

张仪(?-前310)战国时纵横家。魏国人,游说入秦,首创连横。惠王以为相,封武信君。

公孙衍战国时纵横家。阴晋人。一称犀首。提倡合纵抗秦,曾身佩楚、韩、赵、魏、燕五国相印。

陈轸战国时纵横家。

白丹战国时水利家、经济思想家。字圭。东周洛阳人,一说魏人。修建闻名后世的白渠(白公渠)。

田辟疆(?-前301)战国时齐国国君,威王之子,前319-前301年在位。

齐宣王即田辟疆。

夏商周的故事

夏商周的故事

一、商汤和伊尹

黄河下游有个部落叫商。传说商的祖先契在尧舜时期,跟禹一起治过洪水,是个有功的人。后来,商部落因为畜牧业发展得快,到了夏朝末年,汤做了首领的时候,已经成为一个强大的部落了。夏王朝统治了大约四百多年,到了公元前十六世纪,夏朝最后的一个王夏桀在位。

夏桀是个出名的暴君,他和奴隶主贵族残酷压迫人民,对奴隶镇压更重。夏桀还大兴土木,建造宫殿,过着荒淫奢侈的生活。大臣关龙逄劝说夏桀,认为这样下去会丧失人心。夏桀勃然大怒,把关龙逄杀了。百姓恨透了夏桀,诅咒说:“这个太阳什么时候才会灭亡,我们宁愿跟你同归于尽。”

商汤看到夏桀十分腐败,决心消灭夏朝。他表面上对桀服从,暗地里不断扩大自己的势力。那时候,部落的贵族都是迷信鬼神的,把祭祀天地祖宗看作最要紧的事。商部落附近有一个部落叫葛,那儿的首领葛伯不按时祭祀。汤派人去责问葛伯。葛伯回答说:“我们这儿穷,没有牲口作祭品。”

汤送了一批牛羊给葛伯作祭品。葛伯把牛羊杀掉吃了,又不祭祀。汤又派人去责问,葛伯说:“我没有粮食,拿什么来祭呢?”汤又派人帮助葛伯耕田,还派一些老弱的人给耕作的人送酒送饭,不料在半路上,葛伯把那些酒饭都抢走,还杀了一个送饭的小孩。

葛伯这样做,激起了大家的公愤。汤抓住这件事,就出兵把葛先消灭了。接着,又连续攻取了附近几个部落。商汤的势力渐渐发展了,但是并没引起昏庸的夏桀注意。商汤妻子带来的陪嫁奴隶中,有一个名时伊尹。传说伊尹开始到商汤家的时候,做个厨司,服侍商汤。

后来,商汤渐渐发现伊尹跟一般奴隶不一样,商汤和他交谈以后,才知道他是有心装扮作陪嫁奴隶来找汤的。伊尹向汤谈了许多治国的道理,汤马上把伊尹提拔做他的助手。商汤和伊尹商量讨伐夏桀的事。伊尹说:“现在夏桀还有力量,我们先不去朝贡,试探一下,看他怎么样。”

商汤按照伊尹的计策,停止了对夏桀的进贡。夏桀果然大怒,命令九夷发兵攻打商汤。伊尹一看夷族还服从夏桀的指挥,赶快向夏桀请罪,恢复了进贡。过了一年,九夷中一些部落忍受不了夏朝的压榨勒索,逐渐叛离夏朝,汤和伊尹才决定大举进攻。

自从夏启以来,同姓相传已经四百多年,要把夏王朝推翻,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汤和伊尹商量了一番,决定召集商军将士,由汤亲自向大家誓师。汤说:“我不是敢进行叛乱,实在是夏桀作恶多端,上帝的意旨要我消灭他,我不敢不听从天命啊!”他接着又宣布了赏罚的纪律。

商汤借上帝的意旨来动员将士,再加上将士恨不得夏桀早早灭亡,因此,作战非常勇敢。夏、商两军在鸣条(今山西运城安邑镇北)打了一仗,夏桀的军队被打败了。最后,夏桀逃到南巢(今安徽巢县西南),汤追到那里,把桀流放在南巢,一直到他死去。

这样,夏朝就被新建立的商朝代替了。历史上把商汤伐夏称为商汤革命,因为古代统治阶级把改朝换代说成是天命的变革,所以称为“革命”。这和现在所说的革命完全是两回事。

二、盘庚迁都

商汤建立商朝的时候,最早的国都在亳(今河南商丘)。在以后三百年当中,都城一共搬迁了五次。这是因为王族内部经常争夺王位,发生内乱;再加上黄河下游常常闹水灾。有一次发大水,把都城全淹了,就不得不搬家。

从商汤开始传了二十个王,王位传到盘庚手里。盘庚是个能干的君主。他为了改变当时社会不安定的局面,决心再一次迁都。可是,大多数贵族贪图安逸,都不愿意搬迁。一部分有势力的贵族还煽动平民起来反对,闹得很厉害。

盘庚面对强大的反对势力,并没有动摇迁都的决心。他把反对迁都的贵族找来,耐心地劝说他们:“我要你们搬迁,是为了想安定我们的国家。你们不但不谅解我的苦心,反而发生无谓的惊慌。你们想要改变我的主意,这是办不到的。”

由于盘庚坚持迁都的主张,挫败了反对势力,终于带着平民和奴隶,渡过黄河,搬迁到殷(今河南安阳小屯村)。在那里整顿商朝的政治,使衰落的商朝出现了复兴的局面,以后二百多年,一直没有迁都。所以商朝又称作殷商,或者殷朝。

从那时候起,经过三千多年的漫长日子,商朝的国都早就变为废墟了。到了近代,人们在安阳小屯村一带发掘出大量古代的遗物,证明那里曾经是商朝国都的遗址,就叫它是“殷墟”。

三、姜太公钓鱼

盘庚死后又传了十一个王,最后一个王叫做纣(音zhòu)纣原来是一个相当聪敏,又有勇力的人。他早年曾经亲自带兵和东夷进行一场长期的战争。他很有军事才能,在作战中百战百胜,最后平定了东夷,把商朝的文化传播到淮水和长江流域一带。

在这件事上,商纣是起了一定作用的。但是在长期战争中,消耗也大,加重了商朝人民的负担,人民的痛苦越来越深了。纣和夏桀一样,只知道自己享乐,根本不管人民的死活。

他没完没了地建造宫殿,他在他的别都朝歌(今河南淇县)造了一个富丽堂皇的“鹿台”,把搜刮得来的金银珍宝都贮藏在里面;他又造了一个极大的仓库,叫做“钜桥”,把剥削来的粮食堆积起来。他把酒倒在池里,把肉挂得像树林一样。他和宠姬妲己过着穷奢极欲的生活。

他还用各种残酷的刑罚来镇压人民。凡是诸侯背叛他或者百姓反对他,他就把人捉起来放在烧红的铜柱上烤死。这叫做“炮烙”的刑罚。纣的残暴行为,加速了商朝的灭亡。这时候,在西部的一个部落却正在一天天兴盛起来,这就是周。

周本是一个古老的部落。夏朝末年,这个部落在现在陕西、甘肃一带活动。后来,因为遭到戎、狄等游牧部落的侵扰,周部落的首领古公亶父(亶音dǎn)率领周人迁移到岐山(今陕西岐山县东北)下的平原定居下来。

到了古公亶父的孙子姬昌(后来称为周文王)继位的时候,周部落已经很强大了。周文王是一个能干的政治家。他的生活跟纣王正相反。纣王喜欢喝酒、打猎,对人民滥施刑罚。周文王禁止喝酒,不准贵族打猎,糟蹋庄稼。他鼓励人民多养牛羊,多种粮食。

他还虚心接待一些有才能的人,因此,一些有才能的人都来投奔他。周部落强大起来,对商朝是个很大的威胁。有个大臣崇侯虎在纣王面前说周文王的坏话,说周文王的影响太大了,这样下去,对商朝不利。纣王下了一道命令,把周文王拿住,关在羑里(在今河南汤阴县一带,)地方。

周部落的贵族把许多美女、骏马和别的珍宝,献给纣王,又送了许多礼物给纣王的亲信大臣。纣王见了美女珍宝,高兴得眉开眼笑,说:“光是一样就可以赎姬昌了。”立刻把周文王释放了。周文王见纣王昏庸残暴,丧失民心,就决定讨伐商朝。

可是他身边缺少一个有军事才能的人来帮助他指挥作战。他暗暗想办法物色这种人才。有一天,周文王坐着车,带着他儿子和兵士到渭水北岸去打猎。在渭水边,他看见一个老头儿在河岸上坐着钓鱼。大队人马过去,那个老头儿只当没看见,还是安安静静钓他的鱼。

文王看了很奇怪,就下了车,走到老头儿跟前,跟他聊起来。经过一番谈话,知道他叫姜尚(又叫吕尚,“吕”是他祖先的封地),是一个精通兵法的能人。文王非常高兴,说:“我祖父在世时曾经对我说过,将来会有个了不起的能人帮助你把周族兴盛起来。您正是这样的人。我的祖父盼望您已经很久了。”说罢,就请姜尚一起回宫。

那老人家理了理胡子,就跟着文王上了车。因为姜尚是文王的祖父所盼望的人,所以后来叫他太公望;在民间传说中,叫他姜太公。太公望是周文王的好帮手。他一面提倡生产,一面训练兵马。周族的势力越来越大。有一次,文王问太公望:“我要征伐暴君,您看咱们应当先去征伐哪一国?”

太公望说:“先去征伐密须。”有人反对他,说:“密须国君厉害得很,恐怕打不过他。”太公望说:“密须国君虐待老百姓,早已失去民心,他就是再厉害十倍,也用不到怕。”周文王发兵到了密须,还没开战,密须的老百姓先暴动了。他们绑着密须的国君归附了文王。

过了三年,文王又发兵征伐崇国(在今陕西省沣水县)。是商朝西边最大的一个属国。文王灭了崇国,就在那里筑起城墙,建立了都城,叫做丰邑。没过几年,周族逐渐占领了大部分商朝统治的地区,归附文王的部落也越来越多了。但是,周文王并没有完成灭商的事业。在他打算征伐纣王的时候,害了一场病死了。

四、奴隶倒戈

周文王死了以后,他儿子姬发即位,就是周武王。周武王拜太公望为师,并且要他的兄弟周公旦、召公奭作他的助手,继续整顿内政,扩充兵力,准备讨伐商纣。第二年,周武王把军队开到盟津(今河南孟津东北)地方,举行一次检阅,有八百多个小国诸侯,不约而同地来到盟津会师。

大家都向武王提出,要他带领大家伐商。但是武王认为时机未到,检阅结束后又回到丰京。这时候,纣的暴政越来越厉害了。商朝的贵族王子比干和箕子、微子非常担心,苦苦地劝说他别这样胡闹下去。

纣不但不听,反而发起火来,把比干杀了,还惨无人道地叫人剖开比干的胸膛,把他的心掏出来,说要看看比干长的是什么心眼儿。箕子装作发疯,总算免了一死,被罚作奴隶,囚禁起来。微子看见商朝已经没有希望,就离开别都朝歌出走了。

大约在公元前十一世纪的一年,武王听到探子的报告,知道纣已经到了众叛亲离的地步,认为时机已经成熟,就发兵五万,请精通兵法的太公望做元帅,渡过黄河东进。到了盟津,八百诸侯又重新会师在一起。周武王在盟津举行一次誓师大会,宣布了纣残害人民的罪状,鼓励大家同心伐纣。

在武王进军的路上,一天,有两个老人挡住了大军去路,要见武王。有人认出来,这两人本来是孤竹国(在今河北卢龙)国王的两个儿子,哥哥叫伯夷,弟弟叫叔齐。孤竹国王钟爱叔齐,想把王位传给他,伯夷知道父王的心意,主动离开孤竹:叔齐不愿接受哥哥让给他的王位,也躲了起来。

在周文王在世的时候,他们两人一起投奔周国,定居下来。这回听到武王伐纣,就赶来阻止。周武王接见他们时,两人拉住武王的马缰绳说:“纣王是天子,你是个臣子。臣子怎能讨伐天子,这可是大逆不道的事啊。”武王左右将士听了这些话,非常生气。有的把剑拔出来,想杀他们。

太公望知道这两人不过是两个书呆子,吩咐左右将士不要为难他们,把他们拉开。哪知道这两个人想不开,后来,竟躲到首阳山(在今山西永济西南)上,绝食自杀。周武王的讨纣大军士气旺盛,一路上势如破竹,很快就打到离开朝歌仅仅七十里的牧野(今河南淇县西南)。

纣听到这个消息,立刻拼凑了七十万人马,由他亲自率领,到牧野迎战。他想,武王的兵力不过五万人,七十万人还打不过五万吗?可是,那七十万商军有一大半是临时武装起来的奴隶和从东夷抓来的俘虏。他们平日受尽纣的压迫和虐待,早就对纣恨透了,谁也不想为纣卖命。

在牧野战场上,当周军勇猛进攻的时候,他们就掉转矛头,纷纷倒戈,大批奴隶配合周军一起攻打商军。七十万商军,一下子就土崩瓦解。太公望指挥周军,趁势追击,一直追到商都朝歌。商纣逃回朝歌,眼看大势已去,当夜,就躲进鹿台,放了一把火,跳到火堆里自杀了。

周武王灭了商朝,把国都从丰搬到镐京(今陕西西安市西),建立了周王朝。为了巩固周朝的统治,从周武王起,把自己的亲属和功臣分封各地,建立诸侯国,像太公望被封在齐国;他的弟弟周公旦被封在鲁国,召公奭被封在燕国。据说从武王到他的儿子成王,一共封了七十多个诸侯国。

商朝虽然灭亡了,但是它留下的贵族和奴隶主在社会上还有一部分势力。为了安抚这些人,武王把纣王的儿子武庚封为殷侯,留在殷都,又派自己的三个兄弟管叔、蔡叔和霍叔去帮助武庚。名义上是帮助,实际上是监视,所以叫做“三监”。

五、烽火戏诸侯

中国西周末代君主。姬姓,名宫湦(湦一作涅、湼)。在位时,各种社会矛盾急剧尖锐化,政局不稳,地震、旱灾屡次发生。周幽王变本加厉地加重剥削,任用贪财好利善于逢迎的虢石父主持朝政,引起国人怨愤。

又听信宠妃褒姒的谗言,废掉王后申后及太子宜臼(申后之子),立褒姒为后,立褒姒之子伯服为太子。申后与宜臼逃回申国。公元前772年,申侯联合缯国和犬戎举兵入攻西周,各地诸侯拒不救援,幽王惨败,带着褒姒、伯服等人和王室珍宝逃至骊山,后被杀。犬戎攻破镐京,西周遂亡。

只为了褒姒一笑,周幽王点燃了烽火台,戏弄了诸侯。公元前781年周宣王去世,他儿子即位,就是周幽王。周幽王昏庸无道,到处寻找美女。大夫越叔带劝他多理朝政。周幽王恼羞成怒,革去了越叔带的官职,把他撵出去了。这引起了大臣褒响的不满。褒响来劝周幽王,但被周幽王一怒之下关进监狱。

褒响在监狱里被关了三年。其子将美女褒姒献给周幽王,周幽王才释放褒响。周幽王一见褒姒,喜欢得不得了。褒姒却老皱着眉头,连笑都没有笑过一回。周幽王想尽法子引她发笑,她却怎么也笑不出来。礁石父对周幽王说:“从前为了防备西戎侵犯我们的京城,在翻山一带建造了二十多座烽火台。

万一敌人打进来,就一连串地放起烽火来,让邻近的诸侯瞧见,好出兵来救。这时候天下太平,烽火台早没用了。不如把烽火点着,叫诸侯们上个大当。娘娘见了这些兵马一会儿跑过来,一会儿跑过去,就会笑的。您说我这个办法好不好?”周幽王眯着眼睛,拍手称好。烽火一点起来,半夜里满天全是火光。

邻近的诸侯看见了烽火,赶紧带着兵马跑到京城。听说大王在细山,又急忙赶到细山。没想到一个敌人也没看见,也不像打仗的样子,只听见奏乐和唱歌的声音。大家我看你,你看我,都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周幽王叫人去对他们说:“辛苦了,各位,没有敌人,你们回去吧!”

诸侯们这才知道上了大王的当,十分愤怒,各自带兵回去了。褒似瞧见这么多兵马忙来忙去,于是笑了。周幽王很高兴,赏赐了礁石父。隔了没多久,西戎真的打到京城来了。周幽王赶紧把烽火点了起来。这些诸侯上回上了当,这回又当是在开玩笑,全都不理他。

烽火点着,却没有一个救兵来,京城里的兵马本来就不多,只有一个郑伯友出去抵挡了一阵。可是他的人马太少,最后给敌人围住,被乱箭射死了。周幽王和礁石父都被西戎杀了,褒似被掳走。

诸侯及大臣共同拥立被废的太子直臼为天子,即周平王。平王将都城迁至洛阳。历史上将迁都前称为“西周”,其后称为“东周”。东周始于公元前770年。东周名存实亡,诸侯分争,先后有春秋、战国两个阶段。

河南洛阳养牛赚钱吗有补贴政策吗

河南洛阳养牛赚钱吗有补贴政策吗

养牛首先告诉你挣钱是挣得,政策补贴也有。

洛阳市洛宁县补贴一个牛最多5000一年,一个牛一年挣钱2000-4000一头。做这个前提是有场地,懂的牛饲料的来源和牛草的储存方式以及防止牛疾病的防护工作。家畜里面牛算是不容易生病好养活的了,祝挣钱路越走越好!

关于洛阳养牛的故事的内容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本站所发布的文字与图片素材为非商业目的改编或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权或涉及违法,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