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50年养牛趋势分析,在全球范围内造成哪些影响和伤害

2050年养牛趋势分析,在全球范围内造成哪些影响和伤害

大家好,关于2050年养牛趋势分析很多朋友都还不太明白,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分享关于在全球范围内造成哪些影响和伤害的知识,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

下个世纪昆虫就没有了第六次物种大灭绝来的多快

下个世纪昆虫就没有了第六次物种大灭绝来的多快

可怕的是,我们人类很难意识第六次物种大灭绝的危害程度,这些灭绝活动中的绝大多数被认为是没有记载的,因为该物种在灭绝时尚未被发现,或者尚未有人发现他们的灭绝。

换个角度说,也许物种灭绝的速度超乎我们的想象,我们或许都没有意识到它的威胁,但这种威胁的确存在。目前物种的灭绝速度估计是自然背景灭绝速度的100至1000倍。

第六次物种大灭绝包括大型冰川动物的消失。从上一个冰川期的末期开始,非洲大陆以外的大型动物并未与人类一起进化,事实证明它们对新的掠食者的增长具有高度敏感的特性,许多动物随着早期人类开始在地球上扩散和狩猎后不久就逐渐灭绝了。

昆虫正在以创纪录的速度灭绝。一项研究表明,全球约有40%的昆虫物种正在减少。今年早些时候发表的一项研究表明,地球上所有昆虫的总数量每年下降2.5%。如果这种趋势持续下去,到2119年地球可能根本没有任何昆虫了。

很多人也许觉得:世界上没有昆虫是个好事!但是我们需要意识到的是,昆虫的灭绝也会相应地影响到植物。

比如像蜜蜂,蚜虫和其他授粉媒介这样的昆虫,他们在水果,蔬菜等等的产生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另外,虫子是许多鸟类,鱼类和哺乳动物的食物来源,其中有些还是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食物。

举个例子,红柄亚室叶蜂曾经在英格兰,威尔士和苏格兰的部分地区广泛分布,但是其数量在1980年至2013年期间估计减少了42%。发表在《自然通讯》杂志上的另一项最新研究调查了英国的353种野生蜂等物种,发现三分之一的物种在1980年至2013年间经历了大衰退。

该研究的作者指出,蜜蜂等物种的地理范围下降了25%,每平方公里净损失约11种。主要原因是传粉媒介栖息地的减少。联合国最近的一份报告计算得出,预计野生蜂和其他授粉媒介种群的减少可能使全球农作物产量每年面临5770亿美元的损失。

这次物种灭绝,不止只是昆虫。在过去的50年中,由于致命的真菌疾病腐蚀两栖动物类,全世界有超过500种两栖动物物种在减少,其中90种已经灭绝。例如生活在巴拿马的巴拿马金蛙,濒临灭绝。

《科学》杂志上的一项最新研究描述了壶菌或者类壶菌的传播,以及它对世界各地的青蛙,蟾蜍和其他相似物种造成的破坏有多快。人类使真菌病传播的程度超出了其原本的范围,这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全球野生动植物交易而造成的。

根据该研究的作者,与壶菌相关的两栖动物死亡表明一种疾病可引起最大的生物多样性丧失。发表在《当前生物学》杂志上的另一项研究指出,两栖动物(不仅仅是青蛙)是最受威胁的动物群之一,估计至少有2000种物种处于灭绝的危险中。

甚至一个物种的丧失也可能导致“多米诺骨牌效应”在整个生态系统中蔓延,导致整个生态系统的崩溃。《科学报告》发表的一项2018年研究预测,科学家可能低估了多少物种容易灭绝。研究表明,一种物种的丧失会引起系统的突然转移,从而使更多物种消失(这种过程称为共灭绝)。

例如,没有依赖的授粉媒介,很多植物或花就无法生存。也就是说,物种灭绝就像多米诺骨牌,一旦开始倒了,就会一块一块倒下去。

2015年的一项对鸟类,爬行动物,两栖动物和哺乳动物的研究,得出的结论是,上个世纪的平均灭绝速度比正常情况高100倍。

《第六次灭绝》一书的作者伊丽莎白·科尔伯特(ElizabethKolbert)告诉《国家地理杂志》,75%的动物物种可能会在人类一生中灭绝。

在大约50年中,由于其自然栖息地不断缩小,将有1,700种两栖动物,鸟类和哺乳动物面临更高的灭绝风险。

“大量灭绝”这个短语,通常会让人联想到小行星坠毁的图像,这些撞击导致了恐龙的灭绝。那次撞击后,一块那块大约10公里宽的陨石在大西洋上引起了海啸,并在如今的美洲大陆引发了地震和山体滑坡。随后产生的热量席卷全球,恐龙以及地球上75%的物种灭绝了。

尽管也许对我们来说很难察觉,或者甚至有些难以相信,但今天又发生了另一次大规模灭绝事件,这是地球历史上第六次此类事件。随着海洋温度升高,森林砍伐和气候变化造成动物种群数量空前减少,这一趋势正在多方面灭绝全球动物群。

这些令人震惊的灭绝趋势是由一个关键因素驱动的:人类。根据2014年的一项研究,目前的灭绝速度是人类主动灭绝速度的1000倍。人类的行动现在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在威胁全球灭绝的物种。

该报告评估了地球的生物多样性状况,由于人类活动,数十万种动植物物种面临灭绝,其中许多物种在几十年内面临灭绝。最近的其他研究也得出了类似的结论:2017年的一项研究发现,世界各地的动物物种正在遭受“生物灭绝”,而我们目前的“生物灭绝事件”进展得比大多数人想象的还要快。

2017年的一项研究通过检查27,600种脊椎动物来研究了地球上的动物种群,这大约是我们所知道的总数的一半。他们发现其中超过30%的种群数量处于下降状态。

一些物种正面临着彻底的灭绝,而另一些物种的本地种群则在特定地区灭绝。由于研究作者说,这些局部灭绝是“物种灭绝的序幕”,这仍然令人感到震惊。

根据最近的分析,地球上第六次生物大规模灭绝正在加速。濒临灭绝的物种超过500种,可能在20年内消失;学家们说,如果没有人类对自然的破坏,这种损失速度将花费数千年,他们警告说,这可能是文明灭绝的转折点。

在分析研究了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濒危物种红色名录》和国际鸟类保护组织编制的2900种陆地脊椎动物的数据之后。目前确定的是世界上有515个动物种群数量低于1000,其中大约一半数量少于250。

濒临灭绝的陆地脊椎动物,数量不足1000的有苏门答腊犀牛,西班牙大乌龟和丑角蛙等等。这些物种中有77种的历史数据表明,上个世纪他们已经丧失了94%的数量。此外,在上个世纪,有400多种脊椎动物灭绝,在正常的进化过程中,灭绝的时间平均应该在一万年,这说明人类对其生存具有重要的影响。

目前,最为流行的理论是,物种的灭绝与人类的行为紧密相连。尽管存在关于人类过度捕食影响物种灭绝的理论,但某些物种的数量下降与人类活动直接相关,除了人类之外,气候变化可能是巨型动物灭绝的驱动因素。

那么让我们换个角度,从我们人类自己的角度来看问题。从生态学上讲,人类被认为是史无前例的“全球超级捕食者”,数以千计种类的动物,植物,都可以是我们人类的食物。顾名思义,超级捕食者是食物链的顶端,并在食物链中产生全球性影响。

但如今,每个陆地和每个海洋都有物种的灭绝:在非洲,亚洲,欧洲,澳大利亚,北美和南美以及较小的岛屿上都有许多著名的例子。总体而言,全新世的灭绝可能与人类对环境的影响有关。全新世灭绝一直持续到21世纪,肉食,过度捕捞和海洋酸化以及两栖动物数量的减少是世界性生物多样性减少的更广泛证据。人口增长和人均消费增加被认为是造成这种下降的主要原因。也就是说,物种的灭绝从某种角度讲和我们人类的活动轨迹息息相关。

联合国政府间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服务科学政策平台发布的《2019年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服务全球评估报告》认为,由于人类行为,数十万种动植物在几十年内将面临灭绝。

此外,物种是生态系统中的链接,随着它们消失,与它们相互作用的物种也可能消失。当一个物种灭绝时,地球维持生态系统服务的能力在一定程度上会受到侵蚀。人类需要相对稳定的气候,淡水流,农业病虫害和病媒控制以及农作物的授粉,随着第六次大规模灭绝的加速,这些必将受到影响。

美国斯坦福大学的保罗·埃里希教授和其中一位研究人员说:“当人类消灭其他生物时,是自断手脚,其实是破坏了维持我们人类自身的生命系统的一部分。应当将濒危物种的保护级别提高紧急状态。”

当物种中的个体数量下降得太低时,其对生态系统功能和服务的贡献就变得不重要了,其遗传变异性和适应力将降低,对人类的贡献也可能最终消亡。

这方面的一个例子包括过度捕捞海獭,海獭是海胆的主要捕食者。在白令海峡,海胆数量激增对海带造成了严重破坏,导致以海带为食的海牛灭绝。

另一个是野牛,它是北美的主要物种。据估计,在200年前,野牛的数量有30到6000万,但是随着人类对野牛肉和野牛皮的过度需求以及侵占其栖息地使其数量大幅度减少。到1844年,只剩下325头。之后,随着人类的保护,它们的数量已恢复到4000头,并且有50万头圈养型野牛,但该物种尚未恢复其生态作用,其栖息地大草原已被大部分破坏。

在每次灭绝事件中,往往要花费数百万年的时间才能恢复与灭绝事件之前的物种数量相当的物种。因此,经过估算,每次灭绝事件会有2%的物种存活下来。但今天的物种灭绝速度比过去几千万年来的“正常”灭绝速度快数十万倍。

无论是合法还是非法的野生动植物贸易影响着许多濒危物种,并且对人类健康构成威胁,是物种灭绝的主要原因,并且正在侵蚀对我们的生态系统。

世界自然基金会科学主任马克·赖特(MarkWright)说:“虽然人类面对第六次物种大灭绝,但是,仍然有希望。如果我们停止在巴西这样的国家中进行毁灭性的森林砍伐,我们就可以开始改变生物多样性的丧失和气候变化的曲线。但我们需要全球各国团结一致才能做到这一点。”

人类的健康和福祉依赖生物多样性。最近发生的新冠病毒大流行就是干扰和破坏自然世界的一个危险例子。科学家敦促迅速解决人口激增,栖息地破坏,野生动植物贸易,污染和气候危机是解决第六次物种大灭绝的唯一办法。

机会之窗不是什么时候都可以打开的,我们做到我们所能做到的,否则就永远失去这样做的机会。如果我们继续破坏生态并进行野生动植物贸易,将来可能会爆发更多的流行病。人类和大多数生物的命运从此会受到严重威胁。

我们知道,为了避免最恶劣的气候变化,我们需要将全球升温控制在最高2摄氏度内。为此,本世纪世界必须摆脱石油等化石燃料,因为,燃烧化石燃料与砍伐各种森林正在使大气升温,这给整个自然界的各个角落造成了麻烦,从山脉到海洋,随着海洋变暖和变得更酸,珊瑚礁正逐渐减少。我们知道这是一个很高的要求,但是,我们可以利用风能,太阳能和核能等现有技术来做到这一点。

目前,全球范围内只有15%的土地和4%的海洋免受人类侵害,人们已经用掉了全球近40%的土地来饲养牲畜,其中很大一部分用于养牛。少吃肉或吃素食会占用更少的土地。

减少人口,计划生育,也是一个办法。听起来很残酷,但是更多的人意味着更多的食物,更多的土地和更多的资源。来自斯坦福大学的埃里希说,人口增长是地球灭绝危机的主要驱动力之一。联合国表示,1980年的人口约为40亿。目前为75亿,并且到2050年将迅速达到97亿。

当然,每个人都应有保护濒临灭绝物种的方式。例如,塑料正在填满全球的海洋。根据世界经济论坛的报道,每分钟一辆塑料垃圾车的垃圾被倒入海洋。一些研究人员预计,到2050年,海洋中塑料的重量比鱼类要多。因此减少使用塑料类制品也是一种有效的保护方式。

种种一切表明,物种灭绝是真实存在的,就发生在我们眼下,并且,它将是一场空前的灾难,不仅是对动植物,更是对我们人类。如果有一个事实是所有这一切的基础,那么也许这个事实就是这样:我们不再与自然相连。

我们人类的跨度也许很短,灭绝和气候变化等问题持续了数十年,数百年甚至是数千年。我们现在的行为或无所作为将持续数千年。可能会以往的灭绝事件对人类来说是个慢动作,但现在它将以数万倍的速度全力前进。你我或许不能改变世界,但是世界需要你我改变。

在全球范围内造成哪些影响和伤害

在全球范围内造成哪些影响和伤害

全球变暖的影响有哪些

发布时间:2020-03-0911:24:57文/李飞

一、全球变暖的影响

(1)海平面上升,沿海低地国家和地区被淹。

(2)导致干旱、暴雨和洪涝等灾害事件增加。

(3)导致各国农业经济结构的变化。

(4)大量物种难以适应新的生存环境而灭绝,最终导致原有生态系统的变化。

二、全球变暖原因分析

人为因素

1.人口剧增因素

人口的剧增是导致全球变暖的主要因素之一。同时,这也严重地威胁着自然生态环境间的平衡。这样多的人口,每年仅自身排放的二氧化碳量就将是一惊人的数字,其结果就将直接导致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不断地增加,这样形成的二氧化碳温室效应将直接影响着地球表面气候变化。

2.大气环境污染因素

环境污染的日趋严重已构成一全球性重大问题,同时也是导致全球变暖的主要因素之一。21世纪,关于全球气候变化的研究已经明确指出了自上个世纪末起地球表面的温度就已经开始上升。

3.海洋生态环境恶化因素

海平面的变化是呈不断地上升趋势,根据有关专家的预测到下个世纪中叶,海平面可能升高50cm。如不采取及对措施,将直接导致淡水资源的破坏和污染等不良后果。另外,陆地活动场所产生的大量有毒性化学废料和固体废物等不断地排入海洋;发生在海水中的重大泄(漏)油事件等以及由人类活动而引发的沿海地区生态环境的破坏等都是导致海水生态环境遭破坏的主要因素。

4.土地遭破坏因素

造成土壤侵蚀和沙漠化的主要原因是不适当的农业生产。众所周知,良好的植被能防止水土流失。但到当前2014年

,人类活动由于为获取木材而过度砍伐森林、开垦土地用于农业生产以及过度放牧等原因,仍在对植被进行着严重的破坏。土地沙化,4.7万吨土壤被侵蚀。土壤侵蚀使土壤肥力和保水性下降,从而降低土壤的生物生产力及其保持生产力的能力;并可能造成大范围洪涝灾害和沙尘暴,给社会造成重大经济损失,并恶化生态环境。

5.森林资源锐减因素

在世界范围内,由于受自然或人为的因素而造成森林面积正在大幅度地锐减。

6.酸雨危害因素

酸雨给生态环境所带来的影响已越来越受到全世界的关注。酸雨能毁坏森林,酸化湖泊,危及生物等。20世纪,世界上酸雨多集中在欧洲和北美洲,多数酸雨发生在发达国家,一些发展中国家,酸雨也在迅速发生、发展。

7.物种加速灭绝因素

地球上的生物是人类的一项宝贵资源,而生物的多样性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但是地球上的生物物种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消失。

8.水污染因素

据全球环境监测系统水质监测项目表明,全球大约有10%的监测河水受到污染,本世纪以来,人类的用水量正在急剧地增加,同时水污染规模也正在不断地扩大,这就形成了新鲜淡水的供与需的一对矛盾。由此可见,水污染的处理将是非常地迫切和重要。

9.有毒废料污染因素

不断增长的有毒化学品不仅对人类的生存构成严重的威胁,而且对地球表面的生态环境也将带来危害。

自然因素

1.火山活动

2.地球周期性公转轨迹变动

地球周期性公转轨迹由椭圆形变为圆形轨迹,距离太阳更近。根据某科学家的研究地球的温度曾经出现过高温和低温的交替,是有一定的规律性的。

三、全球变暖会给人们带来什么样的危害

1.气候变得更暖和,冰川消融,海平面将升高,引起海岸滩涂湿地、红树林和珊瑚礁等生态群丧失,海岸侵蚀全球变暖的可怕后果,海水入侵沿海地下淡水层,沿海土地盐渍化等,从而造成海岸、河口、海湾自然生态环境失衡,给海岸带生态环境系统带来灾难。

2.水域面积增大。水分蒸发也更多了,雨季延长,水灾正变得越来越频繁。遭受洪水泛滥的机会增大、遭受风暴影响的程度和严重性加大,水库大坝寿命缩短。

3.水温升高可能会给南极半岛和北冰洋的冰雪融化。北极熊和海象将灭绝。

4.许多小岛将无影无踪;将感染疟疾等传染病……

5.因为还有热力惯性的作用,现有的温室气体还将继续影响我们的生活。”

6.温度升高,会影响人的生育,精子的活性随温度升高而降低…….

对气候的影响

将更多的二氧化碳和温室气体排放到大气中所造成的危害,谁也无法确切地说明将来会有多严重?科学家正在估算气候变化所带来的危害。按目前的技术水平计算,2004年才能阐明大气中二氧化碳形成和消解的机理,这样就能发现温室效应是如何产生的。2006年才能准确的预知因地球升温而造成的海平面上升。然而真正理解这一切要到2050年。显然,科学家和政治家都不会等到进一步的结果出来才采取防治措施,现在的观察和研究成果应该都让公众了解,才不至于使人们不得不在50年后自咽苦果。

温室效应自地球形成以来,它就一直在起作用。如果没有温室效应,地球表面就会寒冷无比,温度就会降到零下20℃,海洋就会结冰,生命就不会形成。因此,我们面临的不是有没有温室效应的问题,而是人类通过燃烧化石燃料把大量温室气体排入大气层,致使温室效应与地球气候发生急剧变化的问题。

温室效应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呢?由于矿物燃料的燃烧和大量森林的砍伐,致使地球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增加,由于二氧化碳等气体的温室效应,在过去100年里,全球地面平均温度大约已升高了0.3—0.6℃,到2030年估计将再升高1—3℃。

当全世界的平均温度升高1℃,巨大的变化就会产生:海平面会上升,山区冰川会后退,积雪区会缩小。由于全球气温升高,就会导致不均衡的降水,一些地区降水增加,而另一些地区降水减少。如西非的萨赫勒地区从1965年以后干旱化严重;我国华北地区从1965年起,降水连年减少,与50年代相比,现在华北地区的降水已减少了1/3,水资源减少了1/2;我国每年因干旱受灾的面积约4亿亩,正常年份全国灌区每年缺水300亿立方米,城市缺水60亿立方米。

由于气温升高,在过去100年中全球海平面每年以1——2毫米的速度在上升,预计到2050年海平面将继续上升30—50厘米,这将淹没沿海大量低洼土地;此外,由于气候变化导致旱涝、低温等气候灾害加剧,造成了全世界每年约数百亿以上美元的经济损失。

冰川融化

近年来,人们对从巴塔哥尼亚到瑞士的阿尔卑斯山地区的冰川因为“温室”气体的排放和普遍认为的南极冰川融化速度加快温室效应而融化的情况进行了观察。在南亚地区,问题并不是冰川是否在融化,而是融化的速度有多快?虽然全球变暖的许多不良影响可能要到21世纪末才会变得非常严重,但是尼泊尔、印度、巴基斯坦、中国和不丹等地的冰川融水可能很快就会给人们造成麻烦。

国际冰雪委员会(ICSI)的一份研究报告指出:“喜玛拉雅地区冰川后退的速度比世界其它任何都要快。如果目前的融化速度继续下去,这些冰川在2035年之前消失的可能性非常之大”。国际冰雪委员会负责人塞义德·哈斯内恩说:“即使冰川融水在60至100年的时间里干涸,这一生态灾难的影响范围之广也将是令人震惊的。”

位于恒河流域的喜玛拉雅山东部地区冰川融化的情况最为严重,那些分布在“世界屋脊”上的从不丹到克什米尔地区的冰川退缩的速度最快。以长达3英里的巴尔纳克冰川为例,这座冰川是4000万——5000万年前印度次大陆与亚洲大陆发生碰撞而形成的许多冰川之一,自1990年以来,它已经后退了半英里。在经过了1997年严寒的亚北极区冬季之后,科学家们曾经预计这条冰川会有所扩展,但是它在1998年夏天反而进一步后退了。

疾病肆虐

哈佛大学新病和复发病研究所的保罗.受泼斯坦注意到,植物也随雪线而移动,全世界山峰上的植物都在上移。随着山峦顶峰的变暖,海拔较高处的环境也越来越有利于蚊子和它们所携带的疟原虫子这样的微生物生存。

西尼罗病毒、疟疾、黄热病等热带传染病自1987年以来在美国的佛罗里达、密西西比、德克萨斯、亚利桑那、加利福尼亚和科罗拉多等地相继爆发,一再证实了专家们关于气候变暖,一些热带疾病将向较冷的地区传播的科学推断。

新冰河期

关于全球变暖的另一项研究结果更令人吃惊,由北极冰原融化,降雨量增加,以及风的类型的不断改变,大量淡水正汇入北西洋,从而对墨西哥湾暖流造成破坏。正是这些暖流把温暖的表层水从加勒比海带到欧州西北部,并使欧洲形成温暖的气候。而墨西哥暖流一旦因全球变暖被切断后,欧洲西北部温度可能会下降5-8℃之多,欧洲可能面临一次新的冰河时代!

这项研究是位于阿伯丁的苏格兰海洋实验所分析了设在兰群岛海域到法罗群岛海域之间自1893年以来的1.7万多次海水盐度测量结果得出的。在过去的每20年中,流向南部的深层海水盐度变得越来越小,浓度越来越低,这表明有更多的淡水从大西洋北部汇入了该地区。这些新数据第一次充分证明了德国科学家在大约3年前设计的计算机模型。

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的含量急剧升高,而世界人口将在2050年之前达到100亿。“我们的世界正在朝着由人造设施来代替现有免费自然资源的方向发展”,明尼苏达大学的戴维·蒂尔曼说。但是,我们还没有掌握自然生态系统的有关知识。在2.45亿年前的二叠纪大灭绝中,96%的物种灭亡了。后来随着许多新物种的出现,地球上终于恢复了丰富的种群,但是这个过程足足经历了一亿年。威尔逊说:“一些人认为,自然界会复兴人类所毁灭的一切”。谚语云:“只要有足够的时间,万物皆可应运而生。”或许自然界真的能够恢复一切,但这个漫长的过程对于现代人类无论如何是没有意义的。

马克·吐温曾经说过,天气最动人的特质就在于它的变化多端。1个多世纪过去了,我们仍然在为准确预报天气情况而努力,在控制气候方面却收效甚微;然而,对环境的破坏却是史无前例的。

1.生态

首先,全球气候变暖导致海平面上升,降水重新分布,改变了当前的世界气候格局;其次,全球气候变暖影响和破坏了生物链、食物链,带来更为严重的自然恶果。例如,有一种候鸟,每年从澳大利亚飞到我国东北过夏天,但由于全球气候变暖使我国东北气温升高,夏天延长,这种鸟离开东北的时间相应变暖,再次回到东北的时间也相应延后。结果导致这种候鸟所吃的一种害虫泛滥成灾,毁坏了大片森林。另外,有关环境的极端事件增加,比如干旱、洪水等。

2.政治

限制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就等于是限制了对能源的消耗,必将对世界各国产生制约性的影响。应在发展中国家“减排”,还是在发达国家“减排”成为各国讨论的焦点问题。发展中国家的温室气体排放量不断增加,2013年后的“减排”问题必然会集中在发展中国家。有关阻止全球气候变暖的科学问题必然引发“南北关系”问题,从而使气候问题成为一个国际性政治问题。

3.气候

全球气候变暖使大陆地区,尤其是中高纬度地区降水增加,非洲等一些地区降水减少。有些地区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厄尔尼诺、干旱、洪涝、雷暴、冰雹、风暴、高温天气和沙尘暴等)出现的频率与强度增加。

4.海洋

随着全球气温的上升,海洋中蒸发的水蒸气量大幅度提高,加剧了变暖现象。而海洋总体热容量的减小又可抑制全球气候变暖。另外,由于海洋向大气层中释放了过量的二氧化碳,因而真正的罪魁祸首是海洋中的浮游生物群落。

5.农作物

全球气候变暖对农作物生长的影响有利有弊。其一,全球气温变化直接影响全球的水循环,使某些地区出现旱灾或洪灾,导致农作物减产,且温度过高也不利于种子生长。其二,降水量增加尤其在干旱地区会积极促进农作物生长。全球气候变暖伴随的二氧化碳含量升高也会促进农作物的光合作用,从而提高产量。

6.人体健康

(1)全球气候变暖直接导致部分地区夏天出现超高温,心脏病及引发的各种呼吸系统疾病,每年都会夺去很多人的生命,其中又以新生儿和老人的危险性最大。(2)全球气候变暖导致臭氧浓度增加,低空中的臭氧是非常危险的污染物,会破坏人的肺部组织,引发哮喘或其他肺病。(3)全球气候变暖还会造成某些传染性疾病传播。

END,本文到此结束,如果可以帮助到大家,还望关注本站哦!

本站所发布的文字与图片素材为非商业目的改编或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权或涉及违法,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