库伦旗养牛政策 内蒙通辽市哪个旗或县最富裕

库伦旗养牛政策 内蒙通辽市哪个旗或县最富裕

其实库伦旗养牛政策的问题并不复杂,但是又很多的朋友都不太了解内蒙通辽市哪个旗或县最富裕,因此呢,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分享库伦旗养牛政策的一些知识,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个问题的分析吧!

美丽乡村资金申请报告

美丽乡村资金申请报告

美丽乡村资金申请报告

美丽乡村的建设需要一笔不少的资金,下面,就和我一起来看一看美丽乡村资金申请报告,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篇一:美丽乡村资金申请报告

统筹规划打造和谐美丽新奈曼

----奈曼旗美丽乡村推荐材料

奈曼旗位于内蒙古通辽市西南部,科尔沁沙地南缘,南与辽宁省阜新市和北票市毗邻,东与库伦旗连边,西与赤峰市敖汉旗和翁牛特旗接壤,北与开鲁县隔河相望。全境东西宽68公里,南北长140公里,总土地面积8,137.6平方公里,其中:耕地218万亩,林地431万亩,林木蓄积量320万立方米。全旗辖14个苏木镇、一个国有农场、363个嘎查村、12个社区居委会,总人口43.2万,其中农业人口37.6万,蒙古族人口16万。国家级贫困旗县。

2012年财政总收入60,044万元,财政总支出240,000万元,粮食总产达到33亿斤,创历史新高,牧业年度家畜存栏达到223万头只,禽类饲养量突破1,000万只,农民人均纯收入6,999元。

一、坚持规划先行,彰显特色绘蓝图

根据财政部文件(财农改【2013】3号)精神结合我旗城乡发展一体化的战略思想,以全旗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为统领,根据镇、村人口状况、自然资源、产业优势等基础条件,优化新农村空间布局,确定形成“一心两轴三片”、核心放射、网络发展的空间格局(一中心即以大沁他拉镇为核心,两轴即以省道和县道形成聚集轴,三片即在南部山区、中部沙区、北部平原区连片打造新农村示范村)。在全旗15个苏木乡镇场、363个嘎查村

按照“建设中心村、培植特色村、保护历史文化村”的原则,以苏木乡镇为单位,结合当地村情民俗,因地制宜地规划编制一批城郊社区型、移民搬迁型、生态文明型、旧村改造型、民族风情型、旅游服务型“六型”新农村,通过层层筛选和实地查看,选取了移民搬迁型的白音他拉村、舍力虎村,生态文明型的扎哈塔拉村,民族风情型的巴彦塔拉嘎查为2013年美丽乡村建设的试点嘎查村。

二、培育特色产业,增强美丽乡村建设的持久动力

白音他拉村是白音他拉苏木政府所在地,由白音他拉、耐日睦都、那木斯来甸子和卧风甸子四个自然村组成。总土地面积

5.1万亩,其中:耕地15,100亩,林地6,000亩,沙地27,000亩。全村771户、2,231口人,劳动力1,027人,2012年白音他拉村整体搬迁,住房砖瓦率达到100%,房屋建设规划合理、院墙整齐美观、街道平整宽广,村屯环境整洁大方。

白音他拉村立足于自身的交通、位臵、技术优势,着力于发展食用菌、黄牛养殖产业。发挥内蒙古亿佳鸿菌业有限公司的龙头带动作用,通过组建专业合作社,加强种植户技术培训,增加种植品种,新增食用菌大棚达到202座,发展种植户201户,户均增加收入1.3万元。培育黄牛养殖产业,组建养殖专业合作社,发挥合作社作用,引进新品种、新技术,增加养殖户经济收入。建设养牛小区3处,养殖基础母牛1,500头,建设标准化牛舍4,300平方米,采用“合作社+农户”的管理模式,集中饲养,

带动70余户增收,户均增收2.8万元。继续加大蛋鸡养殖产业,2013年新建保温鸡舍38栋,总数达到50栋,蛋鸡养殖规模达到25万只。通过农机合作社,把村内集中连片的1550亩耕地,在确保收益不变的'情况下从347户种粮农民手中依法流转过来,实行集约化、机械化耕作,开始尝试走土地集约化规模经营的道路。从土地流转中解放出来劳动力从事二、三产业,增加收入。

大沁他拉镇舍力虎村位于大镇西南20公里,京通、巴新铁路、国道111公路从村屯东部穿过,地理位臵优越、交通便利。全村119户、460口人。总土地面积11,630亩,其中:耕地面积3,289亩,林地面积3,290亩,畜禽总量5,000头只,有种植专业合作社4个,养殖专业合作社2个,农机专业合作社1个,其他专业合作社1个。

按照村屯规划的总体部署,结合本村实际,以打造“种植、养殖、林果、劳务”四大产业发展为主线,全村规划出了2,500亩的高产玉米种植区;200亩设施农业种植区、600亩果树种植区;600亩的综合养殖区;100亩的农副产品加工区。依托自然环境、田园景观、农耕文化、农家庭院和农业特色优势产业,发展以“吃农家饭、住农家屋、游农家景、享农家乐”为特征,集农业观光旅游、领略乡村风情、体验农耕文明于一体的“农家一日游”,带动其他产业发展,安臵闲臵劳动力,从而促进生态观光区、生活娱乐休闲区的功能发挥,加快村级经济社会健康发展。

扎哈塔拉村位于八仙筒镇西北4公里,省道开鲁至八仙筒公

路穿村而过,紧邻通辽市著名的孟家段水库旅游度假村。由2个村民小组组成,全村494户、1,540口人。总土地面积36,000亩,其中:耕地3,500亩,林地2,000亩,沙沼地30,500亩。

在产业发展方面:农业建设中,发展配套土壤墒情和气象监测、节水管灌与滴灌、农田作业路、农防林等建设;强化科、教、文、卫、保等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向上级争取项目资金,逐年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切实改善村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实现生产先进化、生活社区化、生态和谐化目标。

农作物种植方面,每年除种植传统高棵作物玉米以外,扩大了红干椒、万寿菊、以及曼沙西瓜等经济作物和特色种植面积,同时同甘肃沙漠水稻研究所签订了100亩沙漠沉膜有机水稻种植实验项目。

在规模化养殖、生态林果和劳务输出方面,进一步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强化科技信息服务、发挥农村合作组织、农业龙头企业的作用,提高农业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提升农产品品牌影响力和市场竞争力,促进农牧民收入稳步提高。村里还有两个村办企业,吸纳了本村大多数剩余劳动力,让他们一年四季不出村就有活干,有钱赚,促进了农牧民收入稳步提高。

巴彦塔拉嘎查是固日班花苏木政府所在地,距离高速公路入口20公里,大奈线油路和八青线油路穿村而过,该嘎查由南胡吉图、小胡吉图、巴彦塔拉三个村民小组组成,全嘎查225户708口人,总土地面积84,000亩,耕地面积14,360亩,林地面

积11,000亩,草牧场面积58,310亩。是一个以养殖业为主的民族村,养殖科尔沁黄牛为主。种植业主要种植玉米和优质牧草。现在嘎查有和谐养牛合作社一个,敖图嘎养牛公司一个,建有全旗最大的牲畜交易市场,最高日成交量5,000头,成交额达到5,000万元。该村的“沙漠怪柳”被联合国列入自然文化遗产,蒙古族烤全羊,蒙古族特色小吃,丰厚的民族文化和豪放纯朴的蒙古族风情,吸引了大批游客来这里体验民族风情。

三、突出工作重点,稳步推进美丽乡村建设

(一)以“宜居家园”为目标,实施“五化六有七配套”(村屯亮化、绿化、硬化、美化、砖瓦化;有党员活动室、图书室、计生室、警务室、卫生室、便民商店;水、电、路、厕、广场、宽带、有线电视配套)工程。示范嘎查村街道绿化项目已基本完成,栽植各类绿化树6.2万株;安装太阳能路灯300盏;改造危房769户;4个村级活动场所及村民文体活动广场;村屯改造砖化院墙32,000延长米;4个直播卫星户户通;通村公路建设项目全部完成。

(二)以环境优美为重点,积极开展“卫生环境整治”行动。以治理柴草乱垛、垃圾乱倒、粪土乱堆、污水乱泼、畜禽乱跑为重点,投资近10万元,出动3万人次,车辆500余台次;共清理街路2万多延长米,清理垃圾800多立方米,新建垃圾池2处,设垃圾箱50个,建沼气池52口;清理占道经营摊点25家,打造街道整洁,环境优美的新型农村。

***

XXXX年XX月XX日

篇二:美丽乡村资金申请报告

***:

一、基本情况

***村位于**市***镇,紧邻**河是北岸,水利通畅,交通便利。全村274户,859人,耕地面积799亩,20XX年农民人均纯收入15478元。村内基础设施及环境面貌较好,特色优势明显;村“两委”班子健全、团结,战斗力强;干群关系密切,群众参与美丽乡村建设积极性高涨;有资金整合意愿和能力的。

二、特色产业优势

***村地理位置优越,地处**河冲积平原,土壤肥沃,村庄特色产业果树种植,全村种植苹果230多户,面积700多亩,苹果品质优良。

三、推荐理由及发展方向

北张寨子有优良的果树种植特色优势,目前正是建设美丽乡村的大好时机,但由于目前村庄内硬件公共设施跟不上等诸多因素,为了把北张寨子打造成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建成生态绿色美丽乡村,特申请将北张寨子实施“美丽乡村”立项建设,请求上级领导给予政策资金、规划设计的帮助。

***

XXXX年XX月XX日

篇三:美丽乡村资金申请报告

上杭县人民政府:

古田镇金湖村已列入县级美丽乡村试点村,为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落实省、市、县的决定部署,按照“村庄规划好、建筑风貌好、环境卫生好、配套设施好、绿化美化好、自然生态好、管理机制好”的“七好”要求,已制定了《古田镇金湖村“美丽乡村”建设实施方案》,请予以研究并批准。

妥否,请示复。

附:古田镇金湖村“美丽乡村”建设实施方案

***

XXXX年XX月XX日

;

内蒙通辽市哪个旗或县最富裕

内蒙通辽市哪个旗或县最富裕

通辽市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东部,松辽平原西端,科尔沁草原腹地,东临吉林省,南接辽宁省,属东北地区和华北地区交汇处。全市辖5旗1市1县1区和1个经济技术开发区,总土地面积6万平方公里。通辽市是以蒙古族为主体、汉族占多数的多民族聚居区,总人口310万,其中蒙古族138万,占全国蒙古族人口的1/4,是全国、全区蒙古族人口最集中的地区。

通辽市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这里是中华民族红山文化和富河文化的发祥地之一,至今,仍保留着燕国长城、金代界壕、辽代古墓壁画、元代佛塔和清代王府等历史文化古迹。这里是清代国母孝庄文皇后和清代名将僧格林沁、民族英雄嘎达梅林的故里,被誉为“中国安代艺术之乡”、“中国版画艺术之乡”、“中国民歌曲艺之乡”、“中国马王之乡”和“中国红干椒之乡”。

通辽市-城市简介

通辽市通辽市农牧业基础条件较好,有1400多万亩耕地和6800多万亩草牧场,年产粮食35亿公斤以上,商品量占50%多,主要农作物有玉米、高梁、小麦、水稻、蔬菜等,特产荞麦、红干椒、绿豆等。家畜饲养量1100万头(只),其中黄牛140多万头,是国家黄牛、生猪和绒毛生产基地。

通辽市的工业已形成了农畜产品加工、能源、医药化工、冶金建材四大支柱产业为骨干,具有一定基础、规模和地方特色的工业体系。中国五大露天煤矿之一的霍林河煤矿已形成年产1000万吨煤能力。通辽发电厂装机容量84.8万千瓦,年发电量53亿千瓦时,电力能源充足。蒙古王酒、通顺牌铝锭、通玻牌玻璃、通华牌蓖麻油、科尔沁乳品、科尔沁牛肉等品牌驰名国内外。

通辽市境内资源丰富,探明有煤炭、石油、硅砂等矿产40余种,其中,硅砂储量550亿吨,为国内最大的玻璃砂和型砂生产基地,煤炭储量133亿吨,石油储量8亿吨,开发潜力巨大。

通辽市地处中国东北和环渤海经济区之间,是东北地区的交通要塞,交通便利。境内有6条铁路交汇、4条国道贯穿,民航机场能起降大型客机,航班直通首都北京、呼和浩特等地。

通辽市自然、人文景观独特,民族风情浓郁,旅游资源丰富。有辽阔无垠的科尔沁草原,有浩瀚雄浑的大漠,有亚洲最大的沙漠水库莫力庙水库,有植物大全之称的大青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有劲秀挺拔的元代佛塔和殿宇巍峨的清代兴源寺、福缘寺、王府等众多旅游景点。

通辽市-旗县市区

通辽市的前身为哲里木盟,始建于清朝崇德元年(1636年)。1999年10月,撤销地级哲里木盟建制,成立地级通辽市政府,辖科尔沁区、霍林郭勒市、科左中旗、科左后旗、开鲁县、库伦旗、奈曼旗、扎鲁特旗。市政府所在地科尔沁区是全市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

通辽市

科尔沁区

科尔沁区是通辽市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内蒙古东部的商品物资集散中心。土地面积3175平方公里,总人口72.5万人。蒙汉回满朝等26个民族团结和睦,形成了勤劳、勇敢、豪爽的性格和热情好客的传统美德。

通辽市

科尔沁区地处东北、华北两大经济区的结合部,地理位置得天独厚,资源丰富,交通发达,通信便利。通辽火车站是全国十大编组站之一,每天从6个方向进出客货列车40余列,公路网四通八达,三条国道横贯全境,乡乡通油路,村村通班车。通辽民航机场可起降大中型客货机,是内蒙古东部最大的航空港。科尔沁区工业发达。依托丰富的资源,形成以农畜产品加工,能源、医药化工,建筑材料四大产业为支柱,以蒙古王、金锣、天蒙、宏桥、农机五大集团为构架的地方工业体系,产品饮誉海内外。

科尔沁区是著名的塞外粮仓,主导作物玉米年产8亿斤以上。科尔沁区是一座瑰丽的草原新城,城内高楼耸立,街市繁华。这里是诗的摇篮,歌的海洋,是国内外驰名的版画之乡。民俗风光旅游正在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科尔沁区是内蒙古综合经济实力最强的旗县(区)之一。2003年完成国内生产总值91.91亿元,财政总收入3亿元,地方财政收入2.1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472元,农牧民人均纯收入3502元。

科尔沁区是一座在改革开放中走向世界的城市。1986年被国务院批准为对外开放城市,拥有外贸进出口经营权。先后与五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经贸往来,文化艺术交流,经济技术协作关系。

霍林郭勒市是内蒙古自治区直辖的一座新兴的草原煤城。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西北部,大兴安岭南麓,东经118度17′46〃—119度46′12〃,北纬45度16'—45度46'。西北邻锡林郭勒盟的东乌旗,南接赤峰市的阿旗,西南与通辽市的扎旗相连,东北靠兴安盟的科右中旗及军马场,处于二盟一市五旗一场的交界处。总面积585平方公里。

霍林郭勒市

霍林郭勒市于1999年被国务院批准为内蒙古自治区直辖市,由通辽市代管。现辖1个苏木、1个镇、3个街道办事处、12个嘎查村。全市有汉、蒙、回、满等17个民族,总人口7万人。

霍林郭勒市处在科尔沁草原与锡林郭勒草原交汇地带,水草丰美,气候宜人,资源丰富,交通便利,是一块极富开发潜力的土地。从城市发展现状、资源、气候上分析,霍林郭勒市具备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煤炭城市。全市境内优质低硫褐煤储量131亿吨,高含量腐植酸5000万吨,全国闻名的五大露天煤矿之一的霍煤集团在本市境内,其生产能力已达到1000万吨。

二是草原城市。霍市位于科尔沁草原与锡林郭勒草原交汇处,是通辽市境内保持较为完好的原始草原,地上资源有野生动物30余种,野生植物20余种,药材120余种,年储量300万公斤。

三是避暑城市。霍市属于典型的寒冷,半干旱大陆气候,冬季漫长寒冷,夏季短促凉爽,风景怡人,属于良好的避暑胜地。

四是初具雏型的区域经济中心城市。经过建市十几年的开发建设,全市经济和社会事业取得了长足发展,城市基础设施初具规模,对周边地区具有较强的辐射和拉动作用,文化、教育、卫生等社会事业已形成体系,群众性娱乐设施齐备,有内蒙古自治区一流的体育馆,交通通讯相对便利,主要交通干线有304国道、呼——霍公路、霍市——乌兰浩特公路、霍市——天山公路、霍市——东乌旗公路和通——霍铁路。

多年来,霍市已发展成为周边地区的生产物质、生活用品的供应地,农畜产品集散地及文化娱乐中心,辐射周边农牧区的功能已初步显现出来,是内蒙古东部重要的能源基地。

开鲁县

开鲁县位于内蒙古通辽市西部,在东经120°55′—121°52′北纬43°9′—44°10′之间。东与科尔沁区、科左中旗毗连,西与翁牛特旗、阿鲁科尔沁旗接壤,南与奈曼旗、库伦旗、科左后旗为邻,北与扎鲁特旗交界。全县总人口为38.9万人,土地面积4488平方公里。

开鲁地下石油储量丰富,其中陆家堡凹陷预测石油总储量1.2亿吨左右,目前辽河油田正在全面进行开发。开鲁土质肥

通辽市沃。开鲁还拥有广阔的麻黄草资源,全县麻黄草面积在10万亩以上,以麻黄草为主要生产原料的县制药厂产销两旺,产品打入国际市场。

2003年国内生产总值达31.01亿元,财政总收入0.8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0.7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5609元,农牧民人均纯收入3405元。

粮食产量12亿斤,商品粮8亿斤,主导产品以玉米、小麦、水稻、红干椒、豆类和蔬菜为主,粮食产量在全区名列前茅,是全国商品粮基地县。高效特色农业发展已初见成效。农区畜牧业、荒沼开发生态治理发展较快,该县已被列为全区发展高效特色农业示范县,自治区“双增双提”重点县,全国林业生态建设重点县。开鲁商贸流通活跃,市场繁荣,现有商业网点千余个,粮食、蔬菜、牲畜、红干椒等专业市场日益繁荣,其中道德红干椒市场以跻身东北地区较大红干椒批发市场,大米批发市场和苹果梨专业批发市场前景较好。

境内有元代佛塔、明代古榆等自然景观,是内蒙古自治区重点保护文物之一。有清真寺一座。距县城24公里的他拉干水库旅游区风景秀丽,环境优雅,年均接待游客5万余人次。

科左中旗

辽阔、富饶、美丽的科尔沁左翼中旗(简称科左中旗),地处内蒙古自治区东部,松辽平原的西端,科尔沁草原腹地。全旗总人口为52.7万人,是全国县级建制蒙古族人口绝对数最多的地区。旗政府所在地保康镇是全旗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通辽市这里历史悠久,是蒙古族的发祥地之一。公元1636年(清崇德元年)正式设治,为清政府的直辖旗,称科尔沁左翼中央旗,因扎萨克设于达尔罕王府,亦称达尔罕旗。这里民族文化底蕴丰厚,历史名人孝庄文皇后、嘎达梅林都出自这片神奇的土地。

这里有丰富的土地资源,辽阔的草牧场,是典型的农牧结合的经济类型区。科左中旗总土地面积9811平方公里,居东北经济区,地处内蒙古、辽宁、吉林三省交汇的金三角。科左中旗气候类型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春季回暖快,夏季雨热同步,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

全旗水资源充沛,有西辽河,新开河和乌力吉牧仁河三条主要河流。径流量为5.85亿立方米。旗内矿产资源极为丰富。现已探明宝龙山至架玛吐一带有1.5亿吨左右的长垌煤资源。石油、天然气开采前景可观,境内矽砂资源品质好、品味高,总储量为10亿吨左右。

科左中旗土地肥沃,是国家重点商品粮生产基地,年产粮食可达10亿公斤。是国家畜牧业生产基地、全国商品牛基地和全国秸秆养牛示范县(旗)。科尔沁黄牛、科尔沁细毛羊、“达尔罕”草原白鹅闻名全国,科尔沁肥牛肉畅销国内外。

科左中旗交通极其发达,境内有通——霍线、通——让线、平——齐线、大——郑线四条铁路线通过,境内里程达191公里。有通辽至海拉尔、通辽至长春、通辽至霍林郭勒三条国道通过,有四条区、旗(县)级公路,其中黑色柏油路面达400公里,已形成连接城乡、纵横交错、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

科左后旗

科尔沁左翼后旗(简称科左后旗)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东南部,在东经121°31′至123°43′,北纬42°40′至

通辽市43°42′之间。全境南与辽宁省康平、彰武、昌图三县交界,东与吉林省双辽市接壤,北和西依次与通辽市科尔沁区、科左中旗、开鲁县、奈曼旗、库伦旗相连。旗政府所在地甘旗卡镇是全旗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全旗总土地面积1.15万平方公里,总人口39万人,其中蒙古族占72%,全旗人口以蒙古族为多数,蒙汉回满等十一个民族杂居。

全旗特产自然植物麻黄草和山杏,生长区域1000万亩,麻黄草最高年产1500万斤,山杏核200万斤;探明矽砂开采储量2亿吨,远景储量350亿吨以上;优质长焰煤远景储量1.3亿吨,开采储量1.13亿吨;草炭远景储量7100万立方米,开采储量1000万立方米;探明石油储量1.6亿吨。

全旗农业总播面积300万亩,粮豆总产稳定在10亿斤,其中玉米100万亩,总产5.3亿斤,优质水稻23万亩,总产2亿斤;草牧场1050万亩,其中可利用草牧场650万亩,优质牧草10万亩,家畜存栏100万头只口,其中黄牛28万头,“科尔沁黄牛”品牌载誉国内外。

全旗形成了以新三维肉类加工、康源药业、马王酒业、维尔肉鸡四大有限公司和矽砂采掘业及建设中年产120万吨的金宝屯煤矿为骨干的农产品加工、能源、建材、医药四大支柱产业。较大规模企业为:新三维肉类加工有限公司,牛肉产品按照欧盟标准组织生产,生产能力10万头;康源药业有限公司血栓通输液系列产品被国家列为“两高一优”重大开发项目产品,国内销售市场份额占50%,年销售额达亿元。

以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大青沟为主的旅游业形成规模,年接待旅游观光、科考人员近20万人次。一批独具民族特色旅游项目正在开发建设,旅游业已初步形成为通辽市西部开发的重点旅游区域。

库伦旗

独享“安代艺术之乡”、“荞麦之乡”美誉的库伦旗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东部,通辽市西南约140公里处,属环渤海经济区和东北经济区。全旗土地面4645平方公里,总人口17.5万人。

处于辽西山地与科尔沁沙地相接处的特殊地理位置,全旗构成了中南部丘陵沟壑密布,北部沙沼坨甸相间的地形地貌。号称“八百里瀚海”的塔敏查干沙带横贯境内东西,总面积可达30万亩。全旗有大小河流22条,分布着大小山头720多座。国家确定的水土保持八大重点治理区之一的柳河流域在全旗境内就有429万亩,风蚀面积26.85万亩。

库伦旗历史悠久,人文景观较多,旅游资源十分丰富,民族文化颇具特色。主要文物古迹有辽代古墓、清代庙宇以及辽代黑城遗址等。其中兴缘寺、福缘寺、象教寺等三大寺均为自治区重点保护文物。农历每月初一、十五的庙会和草原古朴民风更增添了浓郁的民族风情。作为民间歌舞“安代”发祥地的库伦旗于1996年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全国“安代艺术之乡”。由旗乌兰牧骑创作并演出的歌舞剧《安代传奇》被国家文化部认定为新剧种--科尔沁蒙古剧。

库伦旗地上地下资源较为丰富,开发利用前景广阔。境内树种丰富。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复杂多变的地形地貌,既为多种作物的生产提供了条件,又蕴藏了丰富的地上地下资源。特别是库伦荞麦以其种植广、产量高、质量优,其内在含量集营养、保健、药用价值为一体而享誉海内外,被誉为“荞麦之乡”的美名,年产量在3万吨以上。

开放的库伦、纯朴各族人民,以其特有的民族风情,特定的优惠政策,竭诚欢迎海内外各界人士前来投资,共同开发这块宝地。

奈曼旗

奈曼旗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西南部,科尔沁沙地南缘。旗境东西宽68公里,南北长140公里,土地面积8120平方公

通辽市里。

全旗总人口为43.1万人。2003年,全旗国内生产总值完成24.78亿元,财政总收入完成7667万元,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298元,农牧民人均纯收入1780元。

奈曼旗人民政府驻地大沁他拉镇,是全旗经济、政治、文化中心。全镇工业企业发展较快,现有木材深加工企业13家,以型砂为原料的灰砂砖产品已达三大系列、30多个品种。

奈曼旗交通、通讯十分方便,电力供应充足,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基本完善。

奈曼旗工业经济发展迅速。近年来,建材工业已成为全旗的主导产业之一,境内矿产资源丰富,现已发现30多种,主要有:麦饭石、石灰石、大理石等,其中高品位石灰石储量2.2亿吨,天然硅砂储量150亿吨,功效神奇的麦饭石储量430万吨。

畜牧业是奈曼旗的传统产业。该旗被列为全国4个重点产毛旗(县)之一,享有“绵羊之乡”的美称。全旗家畜存栏100万头(只),牛羊肉年产330万公斤以上,猪肉2400万公斤以上。

全旗总面积中林地431万亩,天然草牧场150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26.67%,林木蓄积量352万立方米。被称为“奈曼三宝”的甘草、麻黄草、蒲苇草年产量分别达到10万公斤、300万公斤、200万公斤。

奈曼旗旅游资源独特。境内所发现的各个朝代的遗物遗迹等约有300余处,数以千件。奈曼西湖、舍力虎、孟家段水库以及山沙风光成为人们旅游、休闲、娱乐的圣地。

扎鲁特旗

富饶而神奇的扎鲁特旗,位于内蒙古通辽市西北部,东经119°14′至125°57′,北纬43°50′至45°50′。

扎鲁特旗总人口30.3万人,由蒙、汉、回等13个民族组成。全旗土地面积1.7万平方公里。

全旗现有耕地160万亩,优质草牧场1773万亩,年人均产粮食1045公斤,是国家商品粮基地。牲畜稳定在150万头(只)以上,属全国牧业大旗,年产白山羊绒154吨,绵羊毛960吨,各种皮张35万张。被自治区列为绒山羊、山杏中药材、粮食、畜副产品四大基地。

扎鲁特旗地下资源十分丰富。已探明矿点84处。罕山神泉水含有丰富的有益人体健康的微量元素,日涌量500吨以上。

野生动物有马鹿、黄羊等150多种。野生植物有金针菜、木耳、蘑菇、蕨菜等200多种。各种中草药材有西洋参、麻黄草等170多种。

工业生产初具规模,发展潜力很大。重工业以煤炭工业为主导,现已探明总储量为20多亿吨,年生产原煤100万吨。其中:塔拉营子煤矿开采的隐晶质石墨作增炭剂,用于炼钢生产每吨可代替生铁5—12吨,提高炉温10—28℃。1990年通过部级科技成果鉴定,填补了国内空白。

扎鲁特旗历史文化悠久,民族风情浓郁。这里有新石器时期的“红山文化”和“富河文化”的遗址,有春秋战国时期的石皿石器,有明、清时期的庙宇亭台,有金代界壕又称“金长城”。还有乌兰哈达仙人洞、罕山神泉、嘎亥吐镇金门山等68处天然景区星罗棋布在一望无际、景色绚丽的草原上,具备了发展旅游事业得天独厚的条件。

内蒙古有多少个民族

内蒙古有多少个民族

内蒙古的民族很多。全区共居住有49个民族。人口在100万以上的有汉族、蒙古族;人口在10万以上的有回族和满族;人口在l万以上的有朝鲜族、达斡尔族、鄂温克族;人口在1000以上的有鄂伦春族、壮族、锡伯族、俄罗斯族;人口在1000以下的有藏族、维吾尔族、彝族、布依族等38个民族。2001年,汉族人口1843.7万人,蒙古族人口404.08万人,满族人口48.1万人,回族人口20.8万人,达翰尔人口7.5万人,鄂温克人口2.6万人,鄂伦春人口0.4万人,其他少数民族人口共40.66万人。

好了,关于库伦旗养牛政策和内蒙通辽市哪个旗或县最富裕的问题到这里结束啦,希望可以解决您的问题哈!

本站所发布的文字与图片素材为非商业目的改编或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权或涉及违法,请联系我们删除。